第八章瘿讲稿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71432176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8.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八章瘿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八章瘿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八章瘿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第八章瘿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瘿讲稿(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瘿概论【概述】概念 瘿是颈前结喉两侧肿块性疾病的总称,学的甲状腺疾病。刘熙释名曰:“瘿,婴喉也。”其特点是颈前结喉处或为漫肿,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历史沿革 在古代文献中按脏腑归属有五瘿之分,如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 五-瘿瘤证治中记载:“坚硬不可移者曰石瘿,皮色不变者曰肉瘿,筋脉露结者 曰筋瘿,赤脉交结者曰血瘿,随喜怒消长者曰气瘿。”临床上气瘿、肉瘿、石瘿 仍较常见,而血瘿与筋瘿多属颈部血管瘤、颈部动脉体瘤,或因肿大的甲状腺压 迫深部静脉引起颈部浅表静脉扩张的并发症。西医范围 古代文献无瘿痈病名,因其具有局部肿胀疼痛等痈的特点,与西医学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相对应而定名。桥本氏甲状腺

2、炎尚未归纳在上述瘿病分类之中。【脏腑经络归属】颈部经络所属与任、督、肝、肾经络有一定的联系。瘿病发于颈前结喉两侧,颈 前属任脉所主,任脉起于少腹中极穴之下,沿腹和胸部正中线直上,抵达咽喉,再上至颊部,经过面部进入两目;颈部也属督脉之分支所过,盖督脉其循少腹 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任督两脉皆系于肝肾,肝肾之经脉皆循喉咙临床上瘿病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而发病,而肾阴不足,肝失所养,冲任不调,又可出现月经紊乱、心悸多汗、两手震颤等症状。在瘿的辨证过程中,结合病位 的经络所属辨证施治,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病因病机】瘿病的病因与情志失调、水土因素、禀赋遗传、外感六淫等有关。在致病因素的 作用

3、下,导致脏腑经络功能失调,气滞、血瘀、痰凝结于颈部,是其主要病机。如外科正宗-瘿瘤论所说:“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世 n滞所成。”1. 气滞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常,则形成气滞。气郁日久,积聚成形, 或与外来或内生致病因素合邪为病,即可导致瘿病的发生,如气瘿。2. 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气滞日久必致血瘀,形成癥结肿 块,如石瘿。3. 痰凝肝气郁滞,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或因外邪所侵、体质虚弱等,多能使气机阻滞,津液积聚为痰,痰凝成核,如肉瘿。4. 外感风温风火客于肺胃,积热上壅,热毒灼津为痰,痰火凝聚,搏结而成,如瘿痈。5. 冲任失

4、调禀赋不足,劳损伤正,冲任失调,肝木失养,肾阴亏虚,可引起瘿病,伴心悸、烦热、多汗及月经不调等相应症状发生。阴损及阳,可致脾肾阳虚。检查方法】1. 体格检査(1)望诊检查者位于患者对面观察两侧甲状腺大小是否对称,有无肿块隆起等。(2) sssss ssss.0D期s.ssssssks- SSSSMSMi M.5Ssssss FT3.FTP T3, T4 ) JUME4B:KIKK (TSH sss TPOAb( flisisff 旨 TGAb( 4emmi - sss, 4i - SSBS 1 ss ts4i3iss - FNAC )。【幣】9iB3iH牌、SI审79。B8!M4ist、ss塞

5、sSSSSSINSMSSO 313 -sssssisffl .ssss .is ss.Ks sm assp xal=再iasM s, a丹賈s, j甑萨n i as.2. 活血祛肿块日久,或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肌肤甲错,舌紫 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沉细。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赤 芍、丹参、三棱、莪术、泽兰、乳香、没药、土鳖虫、血竭等。3. 化痰软坚肿块按之坚实或有囊性感,咽喉如有梅核堵塞,胸闷不舒,苔薄腻,脉滑。用海 藻玉壶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海藻、昆布、夏枯草、海蛤壳、海浮石、生牡蛎、半 夏、浙贝母、黄药子、山慈菇、白芥子等。4. 清热化痰颈部肿胀疼痛

6、,伴有头疼、发热、舌红、苔黄、脉弦数。多属痰火郁结,用柴胡清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夏枯草、梔子、浙贝母、青皮、黄苓、海蛤粉、瓜萎仁、天花粉、连翘等。5. 调摄冲任气瘿漫肿,面色无华,腰酸肢冷,月经量少色淡,甚或闭经,舌淡,苔白,脉沉 细。多属冲任不调、肾阳虚衰,用右归饮加减。常用药物有熟地黄、仙茅、淫羊 蕾、杜仲、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肉桂、附子等。第一节 气瘿病例刘某,女性,45岁。发现双侧颈前肿大和结节3年。生气及劳累时颈部憋闷,无明显其他不适,间断服中药治疗。B超检查双甲状腺多发囊实性结节。甲状腺功能正常。【概述】气瘿是指颈前结喉部漫肿伴结块,按之柔软,是最常见的瘿病。因其肿块可随

7、喜怒而消长,故称为气瘿,俗称“大脖子病”。其临床特点是女性多见,好发于高,生长缓慢。如诸病源候论-瘿候记载:“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病机】气瘿的形成,多由于所居之地的水源及食物中含碘不足,加之情志不畅、冲任失 调等导致。如诸病源候论瘿候所言:“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亦曰饮沙 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1. 肝郁痰凝情志不畅,忧怒无节,气化失调,营运阻塞,导致气滞、痰凝,结于颈部。2. 肝郁肾虚青春期、妊娠期妇女等,气机不畅,肾气亏损,冲任失养,亦可引发 本病。3.饮食因素饮食中缺碘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食盐

8、加碘后缺碘致病减少。西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与甲状腺激素原料(碘)的缺乏、甲状腺激素需要量的激 增及甲状腺素合成和分泌障碍等有关。辨病】1. 诊断(1)临床表现女性多见。颈前结喉处漫肿,一侧或两侧可及多个结节,光滑,质 软不痛,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如甲状腺肿块较大时,可压迫气管、食管和喉 返神经等而引起各种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不利、声音嘶哑等。辅助检查B超检查甲状腺增大,甲状腺内多发囊性、实性或囊实性结节。颈 部X线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有无气管受压、偏移。2. 鉴别诊断(1) 肉瘿甲状腺肿块多为单个,呈球状,边界清楚,质地柔韧。(2) 瘿痈有急性发病史;甲状腺肿痛,质地较硬,伴发热、吞咽疼痛等全

9、身症状。石瘿气瘿增长迅速、质地变硬时需警惕癌变,通过B超和甲状腺细针穿刺相 鉴别。【治疗】一般采用内治法,以疏肝解郁、化痰软坚为主。1. 辨证论治(1)肝郁痰凝证 证候:颈前结喉处漫肿、结块,边缘不清,随喜怒消长,皮色如常,质软无压痛; 伴急躁易怒,善太息;舌质淡红,苔薄,脉沉弦。治法:疏肝解郁,化痰软坚。方药:四海舒郁丸加减。常用海带、海藻、昆布、海螺蛆、海蛤壳、木香、陈皮、 郁金、夏枯草、半夏、白芥子、土贝母等。气短、便澹者,加黄民、党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有结节者,加赤芍、三菱、莪术、山慈菇、黄药子等活血散结(2)肝郁肾虚证证候:颈前结喉处漫肿、结块;伴有腰酸头晕,神疲乏力,月经不调;

10、舌质淡,脉沉细。治法:疏肝补肾,调摄冲任。方药:四海舒郁丸合右归饮加减。常用海藻、昆布、木香、陈皮、夏枯草、土贝 母、菟丝子、山茱萸、当归、鹿角胶等。2. 其他疗法(1) 中成药可口服夏枯草制剂及小金丹制剂。(2)手术巨大气瘿,压迫症状明显者,应手术治疗。预防与调护】1. 在缺碘地区,坚持食用加碘盐,多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皮等。2.怀孕期因碘需求量增加也应多补充含碘食物。3. 保持心情舒畅,勿郁怒动气。第二节肉瘿概述】肉瘿是指瘿病中结喉肿块较局限而柔韧者。其临床特点是颈前喉结一侧或两侧结 块,柔韧而圆,如肉之团,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发展缓慢。好发于中青年女 性。本病相当于西医学

11、的甲状腺腺瘤【病因病机】s.ssss-gssssss 2。$4。ME宦。mffislasass 泉B谦、si、ssss、si、$盼WK。 4ssm HiM3sts- *3ivsi, s. 3 - S93SBW.iss B SSSSSBS、BJmnsISB図、ffs sfi s? sssss. . s ?M.SS【黔】saaB SJS, saas.8n证候:颈前结喉一侧或两侧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质地柔韧;一般无明显全身 症状,如肿块过大可有呼吸不畅或吞咽不利;苔薄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方药:逍遥散合海藻玉壶汤加减。常用海藻、陈皮、贝母、连翘、昆布、半夏 青皮、川萼、当归、海带

12、、夏枯草、黄药子、三棱、莪术等。(2) 气阴两虚证证候:颈部结喉处肿块,质地柔;伴有急躁易怒、汗出心悸、失眠多梦、消谷善饥、形体消瘿、月经不调、手部震颤等;舌红,苔薄,脉弦治法:益气养阴,软坚散结。方药:生脉散合消瘿丸加减。常用党参、麦冬、五味子、玄参、贝母、牡蛎、白芍、当归、陈皮、龟板、鳖甲、莪术、夏枯草。失眠者,加茯神、珍珠母等镇心 安神;急躁、手抖者,加生石决明、钩藤等平肝息风。2. 外治疗法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或桂麝散外敷。3. 其他疗法结节较大,内服药治疗 3 个月以上无改善者,或伴有甲亢,或近期肿块增大较 快,有恶变倾向者,应考虑手术治疗。囊内出血者可在 B 超引导下行穿刺抽吸 治疗

13、。【预防与调护】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郁怒。2.注意观察肿物大小和质地变化,如短期甲状腺结节明显增大,除外囊内出血后, 应警惕癌变。第三节 瘿痈病案 张某,女,32 岁。右侧颈前肿痛1周。1周前感冒后出现右侧颈前肿块疼痛, 伴同侧耳后、头额部疼痛,午后开始发热,晨起热退。体温385CO查体右侧 甲状腺可及 2.5cm结节,质韧,触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概述】 瘿痈是指结喉处突然出现肿块伴疼痛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结喉处结块、肿胀疼痛,伴有发热,起病急骤。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病因病机】初期外感风热火毒和风温疫毒之邪侵入肺卫,致卫表不固,加之内伤七情,情志不舒,肝郁化火,灼津,导

14、致风热夹痰上攻,壅滞于颈前。后期热病伤阴耗气,可致气阴两虚或阴损及阳,日久阳气亏虚【辨病】1. 诊断 (1)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在 3。5。岁,发病前常有感冒、咽痛等病史。颈结喉处突然出现肿胀疼痛,疼痛牵引至同侧头部、耳后枕部,活动或吞咽时加重,皮色不变,按之质地坚硬压痛明显。肿块可由颈部一侧发展至另一侧。伴有口干咽 痛,发热以午后为甚。发展进程中可见心悸、心烦、失眠、双手颤抖,急躁易怒; 女子可见月经不调、经量稀少。病程日久也可见肢冷肿胀、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等症。ssssamtt T3, T4 S.9 4fssKm 3WS3S.ss- mffissslslHXS issss.24ESISS9

15、SS. 、nwaaffi、sfZIOTF、sss【幣】8nms旨 3,黑雹a臾 $ Ms.Sa, s, si.薔a、営 E s, MssaB ssas営皿貝賈=9m*】sssasIs.S331口3出出第书】州红少苔或苔薄黄,脉弦数。治法:疏肝清热,佐以养阴。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常用柴胡、牛旁子、连翘、黄苓、当归、赤芍、生地黄、 天花粉、象贝母、僵蚕、沙参、麦冬等。(3) 气虚阳虚证证候:颈前结块及疼痛消失;畏寒肢冷,腹胀纳呆,面目浮肿,乏力气短;舌淡, 苔薄白,脉沉。治法:益气温阳,健脾化痰。方药:阳和汤加减。常用熟地黄、炮姜、鹿角胶、白芥子、黄民、党参、白术、 茯苓、半夏、甘草等。2. 外

16、治疗法金黄散、四黄散等水调外敷于颈部肿大处,每日12次,具有清热消肿、散结 止痛作用。3. 其他疗法后期出现甲减时可以补充小剂量甲状腺激素。预防与调护】1.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保持心情舒畅,少食辛辣之品。第四节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病案 王某,女性,6。岁。颈部增粗 3年,近1个月出现乏力、困倦、怕冷、肿胀、腹胀、纳呆、便秘等不适。查体:无明显黏液性水肿,双甲状腺 II 度肿大,质、SSSSHS、llumEH事、3S.【nHtll】SB0M.SVSSBS ttis slffi ls ffiss】 SM農醫 BSS .i$W.93SS31 5lx3a

17、SW393A 】1 器、ass、lnl_ttaasR。s. s3wBSSHM3ass ssffsssssl.【善ss+、ss、si、s. SMSS ss、s*B裨 l isa 畜 I &.TPOAFTGAb ssawsm- 4SSSmsi、blEE4BR、sx- B ttssssH、ss、lss. 43wissHSSS9sw.2gi8SIB4S4SS、339、siwp【幣】s: isssssfl、&SSS ss、ssg 目:2SSPxaB囂,p s, i s, s.ss. suma证候:颈前肿块质地坚韧,或有结节感,局部闷胀不适,有咽喉阻塞感及其他压 迫感,轻度疼痛;纳差,便秘;舌质暗或有瘀斑

18、,苔微黄,脉沉细或弦滑。治法:活血祛瘀,化痰散结。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桃仁、红花、当归、赤芍、三棱、莪术、夏枯草、 半夏、香附、瓜萎等。(3)气阴两虚证证候:颈前肿块质地中等或质韧,有轻度压迫感;可见眼突,神疲乏力,心悸气 短,怕热,多汗,易怒,口渴,食多,便澹,失眠多梦,形体消瘿;舌质红,苔 少,脉细数无力。治法: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方药:生脉散合消瘿丸加减。偏阴虚火旺者宜养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党参、麦冬、五味子、玄参、贝母、牡蛎、夏枯草、生黄民、知母、沙参等。(4) 脾肾阳虚证证候:颈前肿块质韧,有咽部梗阻及压迫感;形寒肢冷,神疲懒言,乏力气短, 肢体肿胀,腹胀纳差,腰膝

19、酸软,女子月经不调;舌质胖嫩,边有齿痕,苔白, 脉沉细弱。治法:温补脾肾,散寒化瘀。方药:金匮肾气丸合阳和汤加减。常用附子、肉桂、山茱萸、熟地黄、牡丹皮、 茯苓、泽泻、鹿角胶、白芥子、半夏、黄民、党参等。2. 外治疗法可外贴冲和膏或阳和解凝膏。3. 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需要可配合西药治疗,如甲减服用左甲状腺素(L-T4 ),甲亢者给予抗 甲状腺药物治疗。第五节石瘿 病案 刘某,女性,3。岁。体检发现左甲状腺结节2周,无明显自觉不适。B超:左 甲状腺 1.5cmX1.7cm 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边缘不规则,结节内多发点状 强回声影;左颈部多个肿大淋巴结,皮髓质分界不清。甲状腺功能正常。概述】 石

20、瘿是指瘿病肿块坚硬如石者,属于恶性病变。其特点是结喉处结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所说:“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 瘿。”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甲状腺癌。本病是由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则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上 逆于颈部而成。亦有由肉瘿等日久转化而来。手术或病变转移复发等可耗伤正气, 导致虚损。1. 痰瘀内结情志内伤,肝郁脾虚,导致气滞、痰凝、血瘀,互结颈前而成。2. 瘀热伤阴痰瘀结聚颈前,加之素体虚弱或病久耗伤正气,或手术和放射治疗等耗气伤津,导致阴液亏损与痰瘀互结同时存在,虚实并见。3. 气阴两虚禀赋不足,年老体弱,术后耗伤正气等,导致气阴两虚。西医学认为

21、,本病的发生与遗传、核辐射、自身免疫功能失调、高碘饮食等因素有关。辨病】1.诊断(1) 临床表现多见于3。4。岁女性,多为颈前结喉处单个肿块,质地坚硬如石,表面凹凸不平,推之不移。若肿块压迫,可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容易出现颈淋巴结转移。少数患者原有其他瘿病。(2) 辅助检查甲状腺同位素扫描显示甲状腺肿物为冷结节;超声和 CT 检查显示 甲状腺肿物质地不均,内有沙粒样钙化,边缘不清。穿刺细胞学或活组织病理检 查可确诊。2.鉴别诊断肉瘿甲状腺肿物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甲状腺同位素扫描显示甲状腺肿物多为温结节或凉结节。超声和CT检查显示甲 状腺肿物质

22、地均匀、边缘光整,或为囊性。【治疗】首选手术治疗。术后或不能手术者配合中药治疗。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可加用 解毒散结等抗肿瘤中药辨病治疗。1.辨证论治(1)痰瘀内结证证候:颈部结喉处肿块坚硬如石,高低不平,推之不移;颈部憋闷或疼痛,全身症状可不明显;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治法:解郁化痰,活血消坚。方药:海藻玉壶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常用海藻、当归、木香、青皮、白花蛇舌 草、三棱、莪术、山慈菇、夏枯草、石见穿、黄药子等。(2)瘀热伤阴证证候:结喉处肿块坚硬,或伴有颈部他处发现转移性结块;口干咽燥,声音嘶哑, 咳嗽少痰,形倦体瘿;舌紫暗,或见瘀斑,脉沉涩。治法:化瘀散结,和营养阴。方药:通窍活血汤合养

23、阴清肺汤加减。常用川萼、桃仁、红花、生地黄、麦冬 玄参、象贝母、牡丹皮、白芍、莪术、山慈菇、露蜂房等。(3) 气阴两虚证证候:颈前结节有或无;神疲气短,心慌心悸,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弱治法:益气养阴,扶正固方药:生脉饮加味。常用党参、麦冬、五味子、沙参、黄民、黄精、当归、白芍、 丹参、夏枯草、半夏、白花蛇舌草等。2.其他疗法 (1)中成药可配合小金丹及夏枯草制剂口服。(2)手术治疗一旦确诊,宜早期手术切除。术后I治疗有清除残留甲状腺及病灶的作用。TSH抑制治疗术后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以预防甲状腺机能减退及抑制甲 状腺癌复发。【预防与调护】1. 避免接触放射线物质。积极治疗良性甲状腺病,预防癌变。2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甲状腺BjS、甲状腺球蛋白等。避免劳累和情志过极, 保持心情舒畅。【复习思考题】1. 气瘿、肉瘿和石瘿三者如何鉴别诊断?2. 瘿痈风热痰凝证的证候表现有哪些?如何运用中医药治疗?4. 含碘中药治疗瘿病应注意哪些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