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苷类化合物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1404679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3章苷类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3章苷类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3章苷类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第3章苷类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苷类化合物(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来源:来源: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生产物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初生产物一、概述一、概述糖类、核酸、蛋白质、脂质糖类、核酸、蛋白质、脂质植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四大类化合物。活动所必需的四大类化合物。糖类定义:碳水化合物糖类定义:碳水化合物 CX(H2O)Y作用:作用: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和骨架。作为植物的贮藏养料和骨架。第一节第一节 糖类化合物糖类化合物二、糖的结构和分类二、糖的结构和分类定义:单糖(monosaccharides)是多羟基醛或酮,是组成糖类及其衍生物的基本单元。从3C糖至8C糖天然界都有存在。以5C糖和6C糖最多。(一)单糖的绝对构型 (二)单糖的相对构型 单糖成环后新形成(即C1)的一 个

2、 不 对 称 碳 原 子 称 为 端 基 碳(anomeric carbon),生成的一对端基差向异构体(anomer)有、二种构型。(三)单糖的环氧结构 五元氧环的称呋喃糖(furanose)六元氧环的称吡喃糖(pyranose)CHOCH2OHOD-葡 萄 糖游离状态时用Fischer式表示苷化后成环用Haworth式表示(四)糖的分类糖的分类单糖低聚糖 29单糖多聚糖 10个以上单糖 (1)五碳醛糖(aldopentoses)(2)六碳醛糖(aldohexoses)(3)六碳酮糖-D-果糖果糖 CH2OHOOHCH2OHOOHCH2OHCH2OH1单糖(4)甲基五碳醛糖-L-鼠李糖 OH

3、OHOHOHCH3(5)氨基糖(amino sugar)单糖的一个或几个醇羟基置换成氨基。OOHONH2OHNH32-氨基-2-去氧-D-glucose(6)去氧糖(deoxysugars)单糖分子的一个或二个羟基为氢原子代替的糖。D-毛地黄毒糖OCH3OHOHOH(7)糖醛酸(uronic acid)单糖分子中的伯醇基氧化成羧基的化合物叫糖醛酸。D-葡萄糖醛酸OCOOHOHOHHOH,OH(8)糖醇 单糖的醛或酮基还原成羟基后所得的多元醇称糖醇。植物体内常见糖的哈沃斯(植物体内常见糖的哈沃斯(Haworth)投影式结构:)投影式结构:D木糖(xyl)D核糖(rib)L阿拉伯糖(ara)L鼠李

4、糖(rha)D葡萄糖(glc)D 半乳糖(gal)D 葡萄糖醛酸 D 半乳糖醛酸 H,OHOOHOHCOOHHOOOHOHOHCOOHH,OHOOHOHOHOHH,OHH,OHOOHOHOHHOOO HO HO HH,O HOO HO H O HH,O HOOHOHOHH,OHOO HO HO HCH3H,O HD-glucuronic acidH,OHOOHCH3HOONH2OHOOHH,OHHOOO HOHH(O H)C H2O HD果糖(fru)D洋地黄糖 2氨基2去氧D葡萄糖 (digitoxose)(2-amino-2-deoxy-glucose)OOHOHOHCH3OOHOHOHO

5、H,OHOOHOHOHOHOOHOHOHOH,OH芸香糖(rutinose)龙胆二糖(gentiobiose)OH,OHOOOHOHHOOOHOHCH3HH,OHOOHOHOHOHOOOOHOHH新橙皮糖(neohesperidose)槐 糖(sophorose)2、低聚糖(oligosaccharides)(1)定义:由29个单糖基通过苷键键合而 成的直糖链或支糖链的聚糖。(2)按单糖个数量:分二糖、三糖、四糖等(3)按还原性分:还原糖:有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即分子 中有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 非还原糖:两个单糖都以端基脱水缩合,分子中无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槐糖:D-葡萄糖 12-D-葡萄糖OO

6、OH,OHC1成苷键的为取代基121蔗糖(sucrose)D-葡萄糖l2-D-果糖OOO123456重要的双糖重要的双糖:蔗糖(sucrose)蚕豆糖(vicianose)龙胆二糖(gentiobiose)麦芽糖(maltose)芸香糖(rutinose)槐糖 (sophorose)低聚糖的化学命名方法:低聚糖的化学命名方法:麦芽糖(-D-葡萄糖(14)-D-葡萄糖)或(4-O-D-葡萄糖-D-葡萄糖)3、多聚糖(polysaccharides)(1)定义:由10以上的单糖基通过苷键连 接而成的。(2)性质:(其性质不同于单糖)失去甜味和还原性 溶解性改变(3)分类分类 均多糖:由一种单糖组成

7、的多糖 杂多糖:由两种以上单糖组成的多糖植物多糖菌类 多糖 动物多糖 按来源分按来源分 按组成分按组成分 按溶解性分第二节:苷类化合物第二节:苷类化合物 苷的含义糖和糖的衍生物(如氨基糖、糖醛酸等)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结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又称为配糖体,苷中的非糖部分称为苷元或配基。以葡萄糖为例。OOHOHOHORO1H23456苷键原子 苷元苷键端基碳原子D葡萄糖苷 苷的结构分类苷的结构分类1、氧苷:依苷元羟基的类型分为 醇苷:毛茛苷、红景天苷 酚苷:天麻苷、白藜芦醇苷 酯苷:山慈姑苷A、B 氰苷:苦杏仁苷 OOHOHOHOOHOOHOHOHOCHCNOO HO HO HOHO

8、HO红景天苷(醇苷)苦杏仁苷(氰苷)OOHOHOHOOHCH2OHOCH2R R=H,山慈姑苷A R=OH,山慈姑苷B CH2OHOglcCHOHOHOCHglc白藜芦醇苷(酚苷)天麻苷(酚苷)2、硫苷:黑芥子苷、白芥子苷(P392)CH2CHCH2CNSOSO3Kglc黑芥子苷(硫苷)NNNNNH2OOHOHHO CH2OOHOHOHOHOOOHOHCH2OHH腺苷(氮苷)芦荟苷(碳苷)巴豆苷(氮苷)3、氮苷:腺苷、巴豆苷等。4、碳苷:芦荟苷.其他分类方法n按苷元类型:黄酮苷、蒽醌苷、香豆素苷n按植物体内存在状态:原生苷、次生苷n按苷特殊性:皂苷n按生理作用:强心苷n按糖的种类和名称:木糖苷

9、、葡萄糖苷n按单糖基的数目:单糖苷、双糖苷n按糖链的数目:单糖链苷、双糖链苷、三糖链苷 第二节:苷的性质第二节:苷的性质 一、性状:形态:均为固体,含糖基少 可成结晶 含糖基多 无定型粉末,有引湿性 颜色:取决于苷元(共轭系统的大小及助色团的有无)气味:一般无味;个别对黏膜有刺激性(皂苷)二、旋光性:苷都有旋光性,且多呈左旋,糖为右旋。三、溶解性 水 甲(乙)醇 乙醚(苯)石油醚苷元(亲脂性)-+(-)苷(亲水性)+-OOHOHOHOHORHOOHOHOHOHHOROOHOHOHOHHOOHOHOHOHOHHOOHOHOHOHH2+2+H+-ROHOH-HH,OH苷键原子质子化苷键原子质子化

10、苷键断裂苷键断裂 阳碳离子溶剂化阳碳离子溶剂化 脱去氢离子脱去氢离子 酸水解难易的关键酸水解难易的关键(酸水解、碱水解、酶解、乙酰解、氧化开裂法等)(一)酸水解:反应机理(以葡萄糖苷为例)四、苷键的裂解 苷键原子周围的电子云密度(电子云密度大,易于接受质子,水解容易)空间环境(有利于接受质子,水解就容易)酸水解的规律 1与苷键原子有关:N苷 O苷 S苷 C苷 (是否易于接受质子)(无孤对电子)2 呋喃糖苷(酮糖)吡喃糖苷(醛糖)(分子平面性,张力大)3 吡喃糖:五碳糖苷 甲基五碳糖苷 六碳糖苷 七碳糖苷 糖醛酸苷(空间位阻小)(空间位阻小大)4 2氨基糖苷 2羟基糖苷 2去氧糖苷 脂肪族苷(苷

11、元供电性)影响苷键原子质子化的因素影响苷键原子质子化的因素难水解的碳苷 苷元结构不太稳定的氧苷(皂苷)氧化开裂法 Smith降解法;两相酸水解法(样品+酸水+苯/氯仿)获得真正苷元 OOHOHOHOHOROOHOHCCH2OHOOHIO4-OROHCORCH2OHBH4-H+CH2OHCHOHCH2OH+CHOCH2OHROH-D-葡萄糖苷 过碘酸 二元醛 四氢硼钠 二元醇 稀酸室温 苷元(O-苷)(氧化邻二醇)(还原)(稳定性差)(温和)OOHOHOHOHRIO4IO4-BH4-H+123CH2OHCHOHCH2OHCHOHCH2OHR-R-CHOHCOOH-D-葡萄糖苷(C-苷)带醛基的苷

12、元(二)碱水解(二)碱水解 n苷键的缩醛结构(苷键原子的负电性)对稀碱(OH-)稳定,故苷很少用碱水解,而酯苷、酚苷、与羰基共轭的烯醇苷、吸电子基团的苷类易为碱水解。(三)酶水解:酶水解的特点及意义(三)酶水解:酶水解的特点及意义 高度专属性:苷酶 苷 (麦芽糖酶 水解 -葡萄糖苷键)专属性高苷酶 苷 (苦杏仁酶 水解-葡萄糖苷键 和其他六碳糖的苷键)专属性较差 意义:获得真正苷元,判断糖的类型、苷键构型(、)条件温和(水、3040)获得真正苷元 难水解或不稳定的苷(四)乙酰解(四)乙酰解多糖苷多糖苷 乙酐乙酐+酸(浓硫酸、高氯酸、酸(浓硫酸、高氯酸、Lewis酸)酸)乙酰化单糖、乙酰化单糖、

13、乙酰化低聚糖乙酰化低聚糖 选择性水解选择性水解 1,6-苷键苷键 1,4-苷键和苷键和1,3-苷键苷键 1,2-苷键苷键 依鉴定结果依鉴定结果+裂解规律裂解规律 推断多糖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推断多糖苷中糖与糖之间的连接位置 鉴定鉴定 薄层色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反应机理:反应机理:与酸催化水解相似,以与酸催化水解相似,以CH3CO+(乙酰基,乙酰基,Ac-)为进攻基团。)为进攻基团。Smith裂解法是常用的氧化开裂法裂解法是常用的氧化开裂法1.反应过程:反应过程:适用范围:某些采用酸水解时苷元结构易于发生改变的苷类(如人参皂苷)或者是难于水解的C苷类,使用Smith降解水解,可以避免

14、采用剧烈的酸水解条件,而获得完整的苷元,这对苷元的结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试剂:过碘酸钠(NaIO4)、四氢硼钠(NaBH4)、稀酸(五)氧化开裂反应(五)氧化开裂反应OOHOHOHOHOROOHOHCCH2OHOOHIO4-OROHCORCH2OHBH4-H+CH2OHCHOHCH2OH+CHOCH2OHROH-D-葡萄糖苷葡萄糖苷 过碘酸过碘酸 二元醛二元醛 四氢硼钠四氢硼钠 二元醇二元醇 稀酸室温稀酸室温 苷元苷元(O-苷)苷)(氧化邻二醇)(氧化邻二醇)(还原)(还原)(稳定性差)(稳定性差)(温和)(温和)OO HO HO HO HRI O4I O4-B H4-H+123C H2O

15、HC H O HC H2O HC H O HC H2O HR-R-C H OH C O O H-D-葡萄糖苷(葡萄糖苷(C-苷)苷)带醛基的苷元带醛基的苷元 2Smith降解特点:水解条件温和。适应于苷元不稳定的苷(如皂苷)以及C-苷的水解。此方法不适用于苷元上也有1,2-二元醇结构的苷类。第三节第三节 苷的提取分离苷的提取分离提取:苷的存在状态 苷与酶共存 提取目的(原生苷、次生苷、苷元)原生苷 (科研、生产)溶解性差异 酶解 次生苷、苷元 (生产)提取原生苷提取原生苷 提取次生苷、苷元提取次生苷、苷元 设法抑制酶的活性(加热、拌无机盐、醇)避免与酸、碱接触 极性溶剂(甲醇、乙醇、沸水)提取

16、 利用酶的活性(加水、3040、2448)加酸水解或碱水解、预发酵等 有机溶剂(醇、苯、氯仿、石油醚)提取 提取液 浓缩浓缩液(含大量极性杂质)溶剂法(溶剂沉淀-少量水或甲醇液加丙酮或乙醚;溶剂萃取法-乙酸乙酯、正丁醇)大孔树脂法(先水洗-无机盐、糖、肽类,逐步增加乙醇洗脱苷类)分离:分离:色谱色谱方法方法为主为主 反相硅胶色谱:Rp-18、Rp-8(极性成分适用);水-甲醇或水-乙腈为流动相葡聚糖凝胶色谱:Sephedex LH-20(有机相适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为洗脱剂各种单体成分 初初步步精精制制苷类物质苷类物质第四节第四节 苷的检识苷的检识 苷 水 解 糖 +苷元 (鉴别特点和意义)菲林

17、试剂 阴性(-)阳性(+)(-)还原糖特有多伦试剂 阴性(-)阳性(+)(-)还原糖特有Molish反应 阳性(+)阳性(+)(-)苷与苷元的鉴别(-萘酚、浓硫酸)MolishMolish反应:反应:样品样品 +-+-萘酚萘酚 +浓浓H H2 2SOSO4 4 棕色环棕色环多糖、低聚糖、单糖、苷类多糖、低聚糖、单糖、苷类MolishMolish反应反应=?!?!二色谱检识二色谱检识 1 薄层色谱(分配原理)薄层色谱(分配原理)硅胶正相色谱硅胶正相色谱 硅胶反相色谱硅胶反相色谱固定相固定相 硅胶表面吸附的水硅胶表面吸附的水 Rp-18、Rp-8展开剂展开剂 正丁醇正丁醇-乙酸乙酸-水(水(4:1

18、:5,上层),上层)氯仿氯仿-甲醇甲醇 氯仿氯仿-甲醇甲醇-水(水(65:35:10,下层),下层)甲醇甲醇-水水 (三元系统)(三元系统)(二元系统)(二元系统)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大多数苷(极性偏大)大多数苷(极性偏大)极性较小的苷极性较小的苷 n固定相固定相 水水n展开剂展开剂 正丁醇正丁醇-乙酸乙酸-水(水(4:1:5,上层),上层)n 正丁醇正丁醇-乙醇乙醇-水(水(4:2:1)n 水饱和的苯酚水饱和的苯酚2纸色谱(分配原理)纸色谱(分配原理)苯胺苯胺-邻苯二甲酸试剂,间苯二酚邻苯二甲酸试剂,间苯二酚-盐酸试剂,盐酸试剂,三苯四氮盐三苯四氮盐试剂(试剂(TTC试剂),双甲酮试剂),双甲酮-磷酸试剂等磷酸试剂等(薄层、纸层均薄层、纸层均可可)茴香醛茴香醛-硫酸、间苯二酚硫酸、间苯二酚-硫酸、硫酸、-萘酚萘酚-硫酸硫酸、酚、酚-硫酸试硫酸试剂等剂等(仅薄层适宜仅薄层适宜)(主要针对苷及糖的显色,针对苷元的显色见各章节)(主要针对苷及糖的显色,针对苷元的显色见各章节)3显色剂显色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