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习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138876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习题11)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温室气体 B需要能量驱动C不依赖于水 D具有全球性 解析: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和能量流动关系密切,需要能量驱动。在碳循环过程中产生温室气体CO2。碳循环过程中,大气中CO2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中的有机物可通过细胞呼吸返回大气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都依赖于水。答案C (1)解析:本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1)对物质循环概念的理解(2)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的应用(3)对物质循环的特点考察(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的理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1)物质循环概念;(2)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3)

2、物质循环的特点;(4)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本题考查的能力点:(1)记忆、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从所给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变式训练:2)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角度看,人体内碳元素的根本来源是()A大气中的CO2B生产者C分解者 D消费者解析:人体内的碳元素来源于食物中的有机物,而有机物来源于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碳的来源是大气中的CO2。答案:A(2)一轮复习:3)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能通过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B

3、只能最终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无机环境C都能通过燃烧返回大气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解析在氮循环中,N2可通过根瘤菌等进入生物群落,消费者、生产者都可以产生CO2进入无机环境,矿质元素通过燃烧不一定产生气体而返回无机界,物质可反复利用,因此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循环流动的。答案D变式训练: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物质在整个生物圈的循环C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没有任何联系答案:D2.1)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

4、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解析::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进行传递,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则以CO2形式进行循环。无机环境中的碳进入哪一营养级,哪一营养级即是生产者,而生产者、消费者均指向的那一营养级应为分解者,且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均有指向无机环境的箭头(即它们靠细胞呼吸产生CO2)。答案A(1)解析:本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1)对物质循环概念的理解(2)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的应用(3)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存在的形式的理解和应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

5、1)物质循环概念;(2)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3)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存在的形式。本题考查的能力点:(1)记忆、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从所给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变式训练: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A为大气中的CO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DBC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图中含有的最长的食物链是DFEBCD图中的过程所代表的都是呼吸作用解析:从图中可看出D是生产者

6、,C是分解者,分解者不构成食物链。答案:C(2)一轮复习操作: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双选)()A.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的主要途径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解析:结合图可以看出,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过程可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类群丙正常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生态系统中,营养结构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答案:CD变式训练:4)右图是生态系统中

7、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解析:由图示可知,D为生产者,A、B、E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C为大气中的CO2,所以碳元素由D传到A和F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所以图中只有DABE一条食物链;因为F为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环节,所以与B之间不存在竞争或捕食关系。答案:B3. 1)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死亡会A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B使大气中臭氧增加C使

8、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D使海洋表层含氧量减少解析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利用大量的CO2,并产生氧气,增强水溶氧量。 由于大量海洋浮游植物死亡,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分解浮游植物尸体,产生大量的CO2,从而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A (1)解析:本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1)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形成原因的理解(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的理解(3)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和缓解措施的应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1)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的形成原因(2)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增加的原因(3)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和缓解措施本题考查的能力点:(1)记忆、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

9、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从所给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变式训练:2)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是因为()A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B物质循环具有单向性C能量流动具有循环性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解析:温室气体CO2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即具有物质循环的全球性特点,所以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答案:A4. 1)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通过过程,碳由无机环境中的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2)图1过程

10、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设过程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 kJ。(3)过程表示作用。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4)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解析:(1)图示中过程表示光合作用,通过该过程碳由无机环境中的CO2转变为有机物。(2)图1中过程代表食物网,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图2中若E的能量为5.8109 kJ,B的能量为1.3108 kJ,D

11、的能量为1.5108 kJ,按10%传递效率计算,A的能量应为5.810910%(1.51081.3108)10%3.0107 kJ。(3)过程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该系统中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4)碳循环的特点是“带有全球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1)CO2有机物(2)高3.0107(3)分解者的分解群落(4)带有全球性的循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解析:本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1)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特点及相互关系。(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1)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过程特点及相互关系。(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

12、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本题考查的能力点:(1)记忆、理解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分析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2)获取信息的能力能从所给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变式训练:2)图514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图514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2)分析AE和DB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3)若生产者有10000kg,按能量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可增重 (4)据测定,生产者在黑暗中每小时释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每小时释放64mg的02,经过10小时可积累葡萄糖 mg。(5)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答案:(1)EFDB(2)AE是以C02形式,DB是以含碳有机物形式(3)80(4)600(5)产生温室效应(C02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