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7134568 上传时间:2020-11-10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7.9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资源描述:

《《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络腧穴学总论》PPT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经络腧穴学总论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 目的和要求 ( 一 ) 经络学总论 1、 掌握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 。 2、 了解经络的发现及形成发展 。 3、 熟悉十二经脉的命名及分布规律 、 表里络属 。 4、 熟悉十二经脉的走向及相接规律 。 5、 熟悉奇经八脉的概念及作用 , 掌握任 、 督二脉 循行规律 , 了解奇经八脉中其他六经循行特点 。 6、 掌握经络的生理作用 , 熟悉经络学说的应用 。 7、了解经络学说的现代研究。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 目的和要求 ( 二 ) 腧穴学总论 1、 掌握腧穴的基本概念及腧穴的分类 。 2、 了解腧穴的命名 。

2、 3、 了解特定穴的含义和用法 。 4、 掌握腧穴的定位方法 。 5、 了解腧穴的主治规律 。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 1、经 络 ( Th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 经络 是经脉和络 脉的总称,是人体 运行气血,联络脏 腑,沟通内外,贯 串上下的径路。 (一)经络学总论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 2、经络系统 经络系统 把人体 的脏腑、组织、器 官联结成一个有机 的整体,使人体各 个部位的功能活动 保持相对的协调和 平衡。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6 3、经络学说 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 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

3、关系的学说, 使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灵枢 .经脉云: “ 经络者,所以 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7 4、经络的发现 A、 体表反应点 和 针刺感应现象 的归纳 B、 穴位主治性能的总结 C、 解剖生理知识的综合 D、 气功 锻炼中 “ 行气 ” 现象的总结 E、 病候诊断和治疗的综合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8 体表反应点 指前人在临床实 践中诊察到某一内脏或 某一部位有病时,有时 会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出 现压痛等感觉,或在皮 肤上出现结节以及色泽 变化等表现。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9 针刺感应现象

4、 当针刺一定部位时,会有酸胀的 感觉沿着一定的径路放散,温灸 时也会有热感由施灸部位向远处 扩散,推拿时也会产生温热、酸 麻等感觉沿一定的经路传导。 “ 得气 ” 、 “ 行气 ” 、 “ 针感 ” “ 为针之要,气至而有效。 ”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0 气功 古称 “ 导引 ” 、 按跷、行气。 “ 恬淡虚无 ,真气从之。 ” “ 气蓄丹田 ” “ 小周天 ” “ 大周天 ”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1 5、经络学说形成和发展 A、 关于经脉 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足臂十一脉灸经 内经十二经脉 难经奇经八脉 B、 经脉与腧穴的关系 内经记载 160个 针灸甲乙

5、经发展到 349 个 针灸大成 359个 现代 361个 C、 病候学方面:经脉辨证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2 6、经络系统的组成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奇经八脉 经脉 十五络脉 浮络脉 孙络脉 络脉 经络 脏腑 内部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外部 连属部 经 络 系 统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3 经 脉 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奇经八脉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4 ( 1)十二经脉 (十二正经) 手三阴经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三阴经 足太阴脾经 足三阳经 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

6、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5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6 1 内为阴,外为阳 2 脏为阴,腑为阳 3 上为手,下为足 A、 十二经脉命名原则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7 阴经(属脏) 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行于内侧,阳经行于外侧) 手 太阴肺经 阳明大肠经 上肢 前部 厥阴心包经 少阳三焦经 中部 少阴心经 太阳小肠经 后部 足 太阴脾经 阳明胃经 下肢 前部 厥阴肝经 少阳胆经 中部 少阴肾经 太阳膀胱经 后部 B、 十二经脉名称分类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8 1四肢 阴经(脏) 阳经

7、(腑) 循行部位 手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上 肢 前线 中线 后线 足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下 肢 前线 中线 后线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 -四肢部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19 手三阴经均起与胸部, 手三阳经经过肩部,颈部而上达头面 胸腹部第一侧线 足少阴肾经 胸腹部第二侧线 足阳明胃经 胸腹部第三侧线 足太阴脾经 胁、腰侧面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躯干部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0 六条阳经经脉,皆上循头面 手足阳明经脉 头面部 手足

8、少阳经脉 侧头部 足太阳经脉 头顶部, 手太阳经脉 头颊部 十二经脉分布规律头面部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1 C、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 “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 ”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2 头 胸 手 腹 足 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3 D、 十二经脉流注次序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4 E、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阳明胃经 足

9、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 -足太阳膀胱经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5 ( 2)十二经别 十二经脉别出的正经。 起于四肢,循行体内脏腑深 部,上出颈项浅部。 作用: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 联系的两经之间的联系,并 能通过达到某些正经未能达 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来补 充正经之不足。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6 ( 3)奇经八脉 任 脉 督 脉 冲 脉 带 脉 阴 维 脉 阳 维 脉 阴 跷 脉 阳 跷 脉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7 奇经八脉的作用 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8 1)督脉

10、 循行: 起于胞中,下 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 行,至项后风府穴处进 入颅内,络脑,并由 项 沿头部正中线,经头顶, 额部,鼻部上唇,到上 唇系带处。 基本功能: 阳脉之海,总督一身阳气 与脑,脊髓,肾关系密切。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29 2)任脉 基本功能 阴脉之海,总任一身之阴经。 任主胞胎,与女子妊娠有关。 循行 起于胞中,下出会 阴,经阴阜,沿腹部和胸 部正中线上行至咽喉,上 行至下颌,环绕口唇,沿 面颊,分行至目眶下。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0 3) 冲脉 循行: 起于胞中,下 出会阴后,从气街步起 与足少阴经相并,挟脐 上行。散布于胸中,再 向上行

11、,经喉,环绕口 唇,至目眶下。 基本功能: 十二经脉之海,调节十 二经脉气血;冲为血海, 同妇女的月经有关。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1 4)带脉 循行 起于季 (侧胸部 11, 12 肋),斜向下 行, 绕身一周。在腹 面的带脉下垂到 少腹。 基本功能 约束纵行诸脉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2 5) 阴跷脉 阳跷脉 基本 功能 : 濡养眼目,司 眼睑开合和下 肢运动之功 。 “分主一身之 阴阳”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3 6) 阴维脉 阳维脉 基本 功能 : 阴维脉 “维络诸 阴”, 主一身之里。 阳维脉 “维络诸 阳”, 主一身之表。 20

12、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4 ( 4) 络脉 十五络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加之躯干 部的任脉(身前)督脉(身后)各一条络脉, 及脾之大络(身侧),总称十五络脉。 概念: 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功用: 加强表里阴阳两经的联系与调节。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5 十五络穴 手太阴肺经之络 列缺 手阳明大肠经之络 偏历 手少阴心经之络 通里 手太阳小肠经之络 支正 手厥阴心包经之络 内关 手少阳三焦之络 外关 足太阴脾经之络 公孙 足阳明胃经之络 丰隆 足少阴肾经 大钟 足太阳膀胱经之络 飞扬 足厥阴肝经之络 蠡沟 足少阳胆经之络 光明 任脉之络

13、 鸠尾 督脉之络 长强 脾之大络 大包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6 ( 5)经筋与皮部 十二经筋 : 是十二经 脉循行分布于筋肉关节 的体系。其作用是约束 骨骼,维护关节的运动 的功能。 十二皮部 : 是十二经 脉在体表皮肤的一定部 位的分区,十二经脉的 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7 经络的生理功能 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2、运行气血,营养脏腑组织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机能平衡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8 经络学说的应用 1、阐释病理变化 2、指导疾病的诊断 3、指导疾病的治疗 4、用于疾病的预防 2020/1

14、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39 经络的现代研究 1、经络与生物电 2、经络与脉管 3、经络与神经节段 4、经络与神经 体液系统 5、经络与中枢神经 6、经络与控制论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0 1、腧穴 腧穴 是人体脏腑 经络之气输注于 体表的所在 ,也是 针灸推拿及其它 一些外治法的部 位 。 (二)腧穴学总论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1 2、腧穴的分类 ( 1) 十四经穴 ( 2)经外奇穴 ( 3)阿是穴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2 指分布于 十二经脉和任 脉 、 督脉上的 腧穴 。 ( 1)十四经穴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

15、3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4 ( 2)经外奇穴 指有一 定穴名和位 置,但不列 入十四经系 统的腧穴。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5 ( 3)阿是穴 又称 “天应穴” ,是指患病时, 在身体上暂时出现的压痛点或反应点。 “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 若里当其处,不问空穴,即得便快,或痛处,是 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 ”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6 3、腧穴的命名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7 4、腧穴的作用 远治作用 特殊作用 近治作用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8 5、腧穴的定位 ( 1)体表标

16、志法 ( 2)骨度分寸法 ( 3)手指比量法 ( 4)简便取穴法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49 A 固定标志 人体 五官、毛 发、爪甲、乳头、 脐窝、骨骼等 皆有 一定的位置,可以 作为取穴的标志。 ( 1)体表标志法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0 B 活动标志 指各部关节、 肌肉、肌腱皮肤随 患者活动而出现的 空隙、凹陷、皱纹、 尖端等 。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1 ( 2)骨度分寸法(骨度折量定位法) 以骨节为主 要标志测量周身 各部的大小、长 短,并依其尺寸 按比例折算作为 定穴的标准。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2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3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4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5 ( 3)手指同身寸法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6 足三里 ( S36 ) 足阳明胃经 犊鼻 穴下 3寸 ,胫骨前 嵴外一横指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7 犊 鼻 屈膝,在 髌骨下方, 髌韧带外侧 凹陷中取穴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8 ( 4)简便取穴法 在第一、二 掌骨之间,约当 第二掌骨桡侧之 中点取穴 合 谷 2020/11/10 经络腧穴学总论 5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