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的特点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132868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未成年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未成年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未成年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未成年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成年的特点(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 幸福,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未来的发展。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 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凶残化等新的犯罪特点。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我们 所面临的大事。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未成年人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比率较高。究其原因,可分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主观上讲,是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客观上讲,有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面的因素。1、未成年人犯罪的自身因素。心理发育不成熟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本原因。未成年人正处于 生理和心理发育阶段,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引诱,从而形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2、进 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具体而言,一是享乐至上的幸福观;二是哥们义气的友谊观;三是 亡命称霸的英雄观;四是淡薄模糊的法制观。2、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滋生未成年人犯罪的土壤。第一、生活贫富不均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很多未成年人以“有钱”为荣,把“吃喝玩乐”作为人生的信念。社会上拜金主义、贫富差 别的影响,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当他们没有或失去享受的物质基础时,就会 采取盗窃、抢劫、绑架等手段获取钱物,从而走向犯罪深渊。第二、社会管理力度不够,社 会没有专门机构,负责对离开学校的这部分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他们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在社会上放任自流,思想苦闷,精神空虚,一遇不良因素的诱惑就会

3、误入歧途。第三、不良 的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暴力、色情、黑社会等内容的游戏卡、网卡、 书刊杂志、影视作品在各种影视厅、网吧、电子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到处都有。未成年人长期 沉迷于这些场所,自然产生模仿心理从而走向犯罪。3、家庭教育的失当,为未成年人犯罪推波助澜。一是家庭结构缺损,对未成年人产生消极影 响。在单亲家庭中,未成年人由于缺少正常的父母之爱,感情受到创伤,生活缺乏保障,再 加上同龄孩子的歧视、欺负,内心极度痛苦,精神忧郁,从而形成孤僻、冷淡的性格,甚至 会走向极端,变得冷酷、残忍。而这种家庭中的父母往往忽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培养,放任 自流,孩子像脱缰的野马,无拘无束,一

4、旦有犯罪诱因出现,就会铤而走险,实施犯罪。二 是家庭成员不和睦,造成未成年人人格不健全。未成年人生活在没有感情的家庭中,心灵封 闭,感情冷漠,逆反心理强,待人接物缺乏热情,处事方式固执、偏激。一旦遭受挫折和打 击,或受外界因素的刺激,就会突然爆发,不计后果,实施犯罪。三是家庭教育失当,导致 未成年人犯罪。许多家长忙于工作,疏忽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对孩子不管不问,放任自流, 使之逐步走向犯罪;有的家长只注意孩子的智力开发,放弃了思想品德教育,只注重学习成 绩,其他一切都无所谓,导致孩子人格上的畸形,容易产生犯罪;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值太 高,教育方式又过于简单、粗暴,孩子的一言一行处处受家长支配,

5、稍有过错,就会被训斥 或打骂,使未成年人心灵受到创伤,产生恐惧心理,常常会远离家庭,在同学、同龄人、同 经历的人群中寻找同情和温暖,一旦遭到坏人的引诱,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有的家长对孩 子过于溺爱,使之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他们是非观念模糊,骄傲自大, 任性自私,自我意识过于强烈,一旦遇到挫折则又变得非常脆弱,悲观失望,自暴自弃,从 而走上犯罪道路。四是家长自身行为不当,误导未成年人犯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极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如果父母行为失当,或 者品行不端,甚至劣迹斑斑,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诱发其犯罪。五是,家长不了解孩 子的

6、生理、心理发育过程、规律和特点,缺少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并由此导致了子女养 育的盲目性、非理性,从而使未成年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4、学校的教育失衡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传统的教育观念使一些学校领导重视的是生源、 荣誉,老师拼命地抓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理想、道德、法制的教育或者法制教 育流于形式,出现了“教书不育人”的状况;有的学校责任心不强,对校规校纪抓得不严,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未成年学生,无人过问,使他们无故逃学。一旦流入社会,结伙成群, 互相传染不良习性,加之学校没有及时发现与制止。久之,使他们胆大妄为,蔑视校规,从 而走向犯罪;有的学校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等,区别对待,在

7、未成年学生中人为地形成 身份地位差异和不平等,导致心理严重失衡,最终使思想差、学习差的学生破罐子破摔,走 向犯罪。个别教师素质不高以及学校缺乏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也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 因。总之,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很多,我们只有找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从根本上减少和 预防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1、规范娱乐场所,清理整顿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产生危害的娱乐场所,国家进行了规制。 但是,有些娱乐场所的经营者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仍有令不行。比如网吧,我国法律对未成 年人出入网吧以及网吧设立的位置等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但是还有些网吧老板为了利润明 知而违反规定。因此,如何使娱乐场所为我们的社会发

8、展及日常生活带来益处的同时,将其 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就需要我们在管理上下大力气,从而真正把未成年人堵在不健康的 娱乐场所之外。同时,要加大对有可能诱发色情活动的经营场所进行综合治理,做到不要让 污泥浊水侵蚀我们的下一代。2、农村保障体系急待建立。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基本都建立起了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居民 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如低保户。相对而言,在农村目前还是非常薄弱的,在农村生老病死没 有任何保障,加上有些人违背计划生育多子多女。一旦生活陷入困境,很容易引发其未成年 子女犯罪。因此,应尽快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家庭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石。未成年人的家长们应当主动学习法律常识、德育知

9、识和 育儿知识等;要用律已正已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有正确的成才 观、人才观;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育孩常识和方法;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对 有生理缺陷,曾犯过错误的孩子不要揭短,注意给孩子留面子,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 自信心;要多留意孩子的变化,在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要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要重视家庭环境建设,发挥家庭养育与教育的双重功能4、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学校 教育自身并非是至善至美的,必须加强和改进。否则,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加 强和改进学校教育,首先,要求学

10、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切实将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 上来。面向全体学生,促使其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其次,要大力加强和改善学 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建设,帮助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业 务素质和教育水平,切实改变只教书不育人的状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再次,要大力加 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纪教育,时刻注意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变化,对学生中已经出现的哪 怕是极其微小的不良苗头要采取切实措施,及时加以教育和引导,防患于未然。此外,应积 极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校对每一个学生都有强大的吸引力。总之,把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综合治理,同时加强未

11、成年人的自身修 养,和谐发展,以达到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 高度关注,探寻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从而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此, 我们就来谈一谈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一、未成年人犯罪原因犯罪原因,是指处于犯罪原因系统中,具有较大致罪力量,能够相对独立地引起犯罪结 果发生和犯罪现象变化的现象及过程,但“犯罪行为是一系列因素的表现,这些因素既是个 别的,又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交织在一起,如果孤立地看待这些因素,一定会歪曲其 性质。”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过程就是不良的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 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12、、思想、教育、道德以及未成年人生理、心理、性格的变化 等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根据调研结果,下面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未成人犯罪的原因。(一)主观因素未成年人正处于多塑性这个阶段,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步增强,对人生、对自己的未来设 计有一定的主见,但由于他们自身生理、心理发育不成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模糊, 法制观念淡薄,所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够,生活阅历浅,辨识别力差,易在不良社会风 气和现象的影响下,禁不住诱惑,以求自身欲望的满足,放任自己的行为,将自己推上犯罪 道路。1、思想价值观方面看。他们道德观混乱,法制观念淡薄,有的还有一套流氓哲学。如吃 喝玩乐的享乐主义、亡命称霸的英雄主义、人

13、生如梦的悲观虚无主义、哥们义气为重的“交 谊主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利己主义等等,都程度不同地在他们身上体现。有的犯 罪团伙甚至自成一套思想、意识等行为规范体系。2、从心理方面来看,他们性格粗野、任性,具有畸形的好奇心,反常的需求心,强烈的 虚荣心,霸道的好胜心,冒险的侥幸心,虚幻的侠义心等,存在心理和生理之间的矛盾,粗 浅的认知判断能力和较广泛的交际能力的矛盾等等,当他们遭遇困难、挫折时,易产生愤世 嫉俗、精神低糜、空虚、偏激固执的思想倾向。这些不良心理问题侵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 损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也为将来的违法犯罪埋下了伏机。3、从文化素养和不良习气等方面看。未成年人犯罪中不少

14、人文化水平低,缺乏应有的社 会常识和是非辨别力,缺乏正确的理想和志向,没有进取心和事业心,好逸恶劳,自身散漫, 总希望不劳而获,但是自身的经济来源拮据,满足不了要求,易引发盗窃、抢劫、伤害等刑 事案件的发生。(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必然与周围客观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孟母三迁”说的也正 是这个道理。客观因素作为条件通过内因起作用。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成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反之,则不利于、甚至有害其健康成长,将其引向歧途。未成年人犯罪的客观原因主要有家 庭原因、学校原因和社会原因等。1、家庭原因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父 母的

15、过分溺爱、教唆、遗弃和家庭的分裂,在不同程度上都将成为未成年人越轨的诱发因素。 同时父母法律意识水平低下,家庭教育不当,也是诱发部分未成人违法犯罪的家庭因素中的 主要原因,这主要有几种情况:(1)家庭残缺。经济的发展冲击着人们的婚姻意识。近几年来,离婚案件出现上升趋势, 而孩子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他们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亲人的照顾时,便在社会上寻找“归宿” 和“保护”。当他们寻找的“归宿”和“保护者”能够引导其朝着正确的人生道路成长时,就 会有着正常的人生,如果选择不当,如与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在一起鬼混,加入犯罪团伙。(2)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孩子出现了问题不是说服教育、正常引导,考虑孩子 的

16、自尊心,而是采取打骂等体罚方式,使其产生逆反心理,造成感情隔膜,而孩子与父母较 劲,采取逃学或出走,从而失去必要的管理和教育。这样的孩子一旦犯罪,便会凶恶地报复 社会,危害性极大。(3)对孩子过分溺爱。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娇宠袒护,使孩子从小就处于 养尊处优的地位和不良习气及品德,在其受挫折或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失控,走向邪路。(4)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总认为“树大必然直,树大必然高”,对孩子管理 放任自流,这些孩子的辨别是非和自控能力差,容易误入歧途。(三)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 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学校是传授

17、知识、培养人才的场所,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我 国也早确立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但是很多学校出现片面追求升学率,重 智育、轻德育,缺乏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一些学生不知法、不懂法,缺 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四)社因因素社会不良现象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容忽视。街头巷尾的低级文化市场侵害腐蚀着未成年 人健康心理。游戏机室、舞厅、录像厅、网吧室鳞次栉比,一些营业主利欲熏心,门口挂着 “少儿不准入内”的牌子,但大量接纳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沉湎于淫秽色情的“黄色污 染”和激情的网络游戏中,心灵深受毒害,思想被扭曲,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有人感叹“课 堂教育一个钟头,不如录像厅一

18、个像头。”二、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 罪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运用政 治的、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实行综合治理,齐抓共管, 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一)加强家庭预防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家庭教育的好坏,对子女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养不教,父之过”。作为家长, 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不论是言行举止,还是生活方式,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子 女的榜样和表率,同时讲

19、究科学的管教方式,不专横也不纵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 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注意观察孩子在干什么、想干什么,要象朋友一样与他们谈心, 倾听他们的烦恼,化解他们的忧虑。不要随意训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在良好的家庭氛围 中,促进未成年人健康的成长。(二)加强学校预防 学校要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一是抓好素质教育和品德教育。学校要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 育的转变,紧紧围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目标,切实加强未成 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情操。二是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要大力宣传未成 年人

20、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建立法制教育阵地和多种形式式的法制教育活动,使 学生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三是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认真做好教育转化 工作。对“差生”不能一棒子打死,应针对其个人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耐心教育和 帮助,使其向正确的方向转化。(三)加强文化娱乐市场的清理整顿,为未成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淫秽、暴力、恐怖书刊、音像制品、电子游戏等是未成年人犯罪之源之一。公安、工商、 文化等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清理整顿学校周边及附近其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文化市 场和娱乐市场,坚决取谛那些带有色情内容的游戏厅、录像厅、网吧等,严禁出版和发行、 出租不健康内容书报、

21、录像制品等,减少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条件。学校在课余加强学习的思想教育和动脑、动手能力训练,增大学生的课余爱好,使学生 既学好文化知识,同时又在一定条件下丰富其课外活动,使其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辩 别是非善恶和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同时,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资金,建设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如建立少年宫、文化宫,举 办科技展、绘画展及各种知识竞赛活动,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活动吸引青少年,陶冶他 们的情操,使未成年人自觉远离游戏厅、歌舞厅、录像厅、网吧等,以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四)建立、健全司法制度,预防和减少犯罪 我国刑法、刑诉法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处理问题在运用法律上有一些别于成年人犯罪的规 定,

22、如“讯问不满18 岁未成年人时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已满 14 周岁不满16 周岁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已满16 周岁不满18 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般不公 开审理”、“已满14 周岁不满18 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还有在辩护制度上也 作了一些规定。这些法律规定对保护未成年的讼权利起着很好的作用。各级司法机关要严格 按照这些法律法规搪法,在办案中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做到程序合法、适用法律合法,以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另外,建议在建立健全司法制度上做好以下几点:1、正确适用刑罚针对未成年人年纪小、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实施各种行为比较轻率、主观恶性

23、小的特点,在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时,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以教育为主、惩罚为 辅的原则,对偶然犯罪、危害程度较轻、有悔罪表现的,一般从轻、减轻处罚,对同时具有 从重和从轻情节的,都优先考虑从轻处罚,以体现刑法从宽的精神。2、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法律制度。在对犯罪的未成年人羁押、缓刑、假释、减刑、附加刑方面,我国法律都有别于成年人 的规定,在适用法律时司法机关均应适用未成年人的法律规定。从保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自尊心和改过自身的信心及社会效果考虑,应贯彻特殊的刑事政策,完善之方面的刑 事法律: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扩大缓刑的适用范围,放宽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对 未成年被告人应尽量进行法

24、庭教育,同时责令家长或监护人及学校、社区加强管教和教育, 收容教养等;未成年罪犯应当与成年犯罪分开关押、改造,防止交叉感染,以利于他们刑 后的回归社会、重新做人。(五)加强帮教,对未成年人实施“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未成年人再次犯罪比率较高,对未成年人要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用真诚的爱心感化、 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同时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帮教工作。司法机关加强回访、考察, 在失足未成年人居住地设置帮教机构,落实帮教措施。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关心 失足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要积极帮助不起诉、免除刑事处分和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 教育或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的复学、升学、就业,真正把教

25、育关怀的情感送给他们,使其自 我悔悟改造后自食其力,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当前,未成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年龄结构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组织形式团伙化等 新特点,应当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鉴于上述问题,笔者以某县人民法院 2004 年2009 年度审结的所有未成年人审理卷宗为调查对象,对其中的相关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而 了解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特点并积极探究解决对策。?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其特点?根据近五年来审理未成年犯罪案件的统计资料显示,该类型案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04年到 2009年,共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213人。其中2004年 21人,2005年 26人,2006 年 3

26、2 人,2007 年 39 人,2008 年 44 人,2009 年 51 人。其基本特点是:?(一)从年龄结构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 90 年代有所提前,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抢劫、聚众斗殴 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日益增多。如,发生在某县影响比较大的?16 岁高中学生许某某抢劫 一案。许某某因经常上网吧,欠下债务。2006 年 4 月 30 日,回家路过某一超市时,见只有 一个老奶奶在门市,遂产生了将其杀死后抢钱的念头。5 月4日晚10点多钟,许某某来到该 超市,先与受害人汤某某(女,71 岁)闲聊,后在汤准备关门时将

27、其推倒在地,用水果刀在 汤的腹部、颈部以及头部刺砍数包,将汤杀死后抢走超市内现金300余元以及南京香烟8 包。 许某某作案后逃至其学校。5 月 13 日,许在其父的带领下到县公安局投案自首。后许某某被 某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二)从犯罪手段来看,未成年人罪犯作案手段呈现凶残等成人化趋向。有的未成年人在 作案时不计后果,残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如,顾某故 意杀人一案,2007 年 11 月 7 日中午放学时,顾某因琐事被顾某某等人殴打,顾某回家后找 到一根钢管,对顾某某进行了殴打。2007年11月8日 22时许,初三学生嵇某、顾某某、皋 某、路某等人找

28、到顾某,并与顾某发生口角继而发生缠打,在缠打过程中,顾某用随身携带 的水果刀将顾某某、皋某刺伤,致顾某某肝破裂、皋某血气胸。经法医鉴定,顾某某、皋某 均构成重伤,顾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4 年六个月。?(三)从犯罪类型来看,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和性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 根据五年来审理案件的统计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中暴力犯罪、侵财犯罪和性犯罪所占比 例分别为:故意伤害(致死)为23.4%、绑架为 4.6%、抢劫为 24.1%、抢夺为7.3%、聚众斗 殴为 19.1%、盗窃为13.7%、强奸为 14.4%、寻衅滋事为3.8%。?(四)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看,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表

29、现形式。当前,未成年 人犯罪中 60%是团伙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 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如,某县公安干警 曾侦查一起盗窃案,发现 13?岁的王某为作案人,并以此为线索破获了涉及20 多名少年的重 大盗窃犯罪同伙。?该团伙在一年时间内作案50多起,盗窃总价值达15000 余元,盗窃现金和赃物所得80% 挥霍在游戏厅。?(五)从文化程度上看,文化程度普遍偏低。35 名未成年罪犯中初中(含初中中专)以下 占80%。同时,未成年人犯罪中,农民及城镇无业人员所占比例较大。?二、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分析?(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内

30、部因素。1、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 和生理发育期,可塑性很强,拒腐蚀的能力较差,如果受到外部条件的不良诱惑和熏染,就 容易走向反面,形成孤注一掷、偏激浮躁、报复仇视等心理,甚至沦入违法犯罪的深渊。2、 价值观念扭曲。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影响,部分未成年人价值观畸形,他们总认为老实吃亏, 维我独尊,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如,16 岁的罪犯赵某辍学在外流浪中结识一帮“小兄 弟”,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很快沆瀣一气,扭曲的价值观、人生观最终使他们走上结伙抢劫 犯罪道路。3、自制力差。少数未成年人面对书刊、光碟、网络上四处泛滥的黄色淫秽读物、 图片及视频作品,难予以有效的抵制,在

31、迷乱中沉沦,走上性犯罪的道路。4、爱虚荣,遇事 冲动,不计后果。如,2007 年 10 月,某职业高中在校学生李某与同学王某同时喜欢上了一 名女同学,由于李某人多势众经常以各种借口找茬,王某认为使他丢了面子,为此,王某购 买了水果刀并随身携带,在李再次与其发生争执时,王某持水果刀将李某刺死。?(二)未成年犯罪的外部因素。1、学校原因。学校是未成年人除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生活、 学习场所,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以起到导向标的作用。但是,现在的个别学校在对待学生 教育方面却存在一些问题,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一是 部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偏移,忽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我国素质

32、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不 少学校还是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不顾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出现教书不育人状况,引起了部分学生的抵触情绪和无拘 无束心理;二是法制教育流于形式。从近五年审理的在校学生犯罪案件来看,他们的法律知 识基本是空白,通过办案人员的法制教育才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已的行为是犯罪;三是个别 教师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如有的教师责任心不强,把差生视作“包袱”冷眼相看,少 数教师体罚或辱骂未成年学生,侵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四是在具体教育中联系实际缺乏, 盲目的超越阶段,忽视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接受能力,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五是缺乏与家长 的

33、沟通,没有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情绪变化,无法及时对学生的不良“苗头”性问题进行 抑制。2、家庭原因。家庭是人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举 止言行和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翻开所有少年犯的案卷, 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大多数未成年犯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均存在误区。一是家庭经济 贫困,部分未成年人辍学。以某县为例,现就读高中除正取生外均要缴纳择校费,多则二万 余元,少则 20000 元左右,加上生活费等,一名高中学生一年的费用在几万元以上。这对农 村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笔较大的开支;二是畸形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 一方面,畸形家庭使

34、许多未成年人在性格上变得孤僻、内向,不善交往,容易做出一些偏激 的事情;另一方面,该类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又因丧失了父母的爱抚和管理,逐渐与其父母感 情淡薄,从而控制他们的力量减少了,这时只要有人稍加引诱,就会滑向犯罪的深渊;三是 不履行好法定的监护义务。少数家庭不关心子女,任其发展,不闻不问,未成年人在这种不 良的家庭环境耳濡目睹,久而久之,使他们孤独、自卑、怨恨、狂妄,极易被坏人所利用, 走上犯罪道路。3、社会原因。当前,受高消费意识盲目膨胀,追求物质欲望的思潮影响,严 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扭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诱使他们为获取不义之财而疯狂 作案。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中出现的某些拜金

35、主义思潮,扭曲了一些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思 想,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向犯罪;二是随着互联网、影视文化等大众媒体的普及传播,各种文 化思潮令人目不暇接,过多的选择使身心都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难以抉择。一些不健康的传媒 宣扬享乐主义,渲染暴力凶杀色情等信息,严重误导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是缺乏有力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组织机构。未成年人为弱势群体,当他们因种种原因 失学和无法就业时,缺乏有效的监管,使之处于“学校不管了、家庭管不了、社会没人管” 的状态,成为犯罪的生力军。?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与建议?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和未成年人自身。因此, 预防未成年

36、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强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 社会责任。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希望,必须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才能健康成长, 社会应尽可能的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优良的成长环境,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一代健康 成长的良好氛围,从根本上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这应作为全社会义不容辞的共同责任。建议 把城市义务教育提高到高中阶段,同时,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规模,拓宽办学思路, 中央和地方在宏观指导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降低办学门槛。俗话说最坏的学校也胜过最好 的监狱,只有在数量上放开,让各种性质的学校各显神通,这

37、样一方面可以让适龄青少年有 书可读,读得起书,不致过早流入社会,增加犯罪机率。另一方面,也可形成竞争,优胜劣 汰,逐渐产生一大批有质量的好学校。?(二)大力实施学校、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工程。要优化家庭环境,提高 家庭精神生活质量,切实转变教育观念,重视素质教育。要加强学校与家长及所在社区的沟 通,做好对失学未成年人的管理。要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 教育,让学校、家庭、社区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三道防线。?(三)落实刑事政策,做好犯罪预防。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应认真贯彻落实未 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实行“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

38、为辅”的 原则,寓教于审,惩教结合,使其认罪悔罪,重新做人。对办理未成年人涉嫌犯罪案件,应 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特点,从有利于教育、挽救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对于犯罪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并可能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初犯、偶犯或胁从犯、 从犯,只要其主观恶性不深,犯罪后能真诚悔过,家庭具有监护能力,有较好社会帮教条件, 同时具有一些法定从轻、减轻条件的,如过失犯罪及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共同犯罪中 的从犯、胁从犯和具有自首、防卫过当、紧急避险过当等情形的,经征询被害人同意,在不 违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适用缓刑或免予刑事处罚。要结合办案做好帮教感化,激 发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的悔罪心理。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过程中,要在查清犯罪事实、 核准证据的基础上,着重实施帮教感化,激发他们的悔罪心理,树立其改过自新的信心。一 是查找犯罪原因,选准感化点。二是因人施教,分类帮教感化。针对未成年人形象思维优于 抽象思维的特点,采取具体化、形象化的说服方法,引导他们深刻的认识犯罪的危害性,认 罪服法。要开展好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要不定期的深入到学校、社区等,对在校 学生或有违法犯罪倾向的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同时,要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多种媒 体,通过以案释法、法制论坛等多种形式,在未成年人中开展法制教育,使“有法必依”、“违 法必究”等法制观念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