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

上传人:干*** 文档编号:17132837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7.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朱元璋鸭绿江诗暗藏天机唐代中叶,地理学家贾耽道里记有“海行至鸭渌江口”之说,史学家杜佑通典解释说“鸭渌江,源出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之后,“鸭渌江”基本成为正规称谓,出现在历朝历代的皇帝实录、正史记载、诗词歌赋之中,可到了明代,官方记载的“鸭渌江”却突然变成了“鸭绿江”,“渌”字的三点水不知何故被蒸发,这究竟是人们的误读还是另有玄机呢?目前,很多研究者认为,鸭渌江之所以被误读为鸭绿江,其始作俑者应该是杜佑,他的“水色似鸭头”几个字让人们想起了鸭头的绿色,所以渌自然就应该变成绿了。可宋史中的“宋大中祥符二年,契丹主隆绪伐高丽,渡鸭渌江,高丽败保铜州”、元史中“水有出靺鞨之白山者,号鸭渌江

2、”以及辽史中的“冬十月戊申,钩鱼于鸭渌江”等记载让人坚信,唐代以后,官方并没有听信杜佑的一家之言,依然保留了“鸭渌江”三个字的原始风貌,鸭渌江的“渌”字一点水也没有少。明代的鸭渌江是否涛声依旧?看明史记载,的确渌变绿,少了三点水,但这似乎不可信,因为明史是清朝官方组织编纂的,并不能说明“渌”字的三点水是在明朝消失的。而要弄清三点水何时时蒸发,必须从建文元年(1399)官修的明太祖实录中寻找答案。洪武三十年(1397)春正月,明太祖实录记载了朱元璋的一份诏书,这道诏书要求天下保护耕地,不许放牧,并将军民屯种田地的禁牧区进行了划片。朱元璋在敕中提到东边的界线时,就用了“又东至鸭绿江”的字眼,其他关

3、于“鸭渌江”的记载也都无缘无故地变成了“鸭绿江”。既然是实录所记,不排除鸭绿江名字的诡异奇变是由朱元璋一手策划的。那么,这一说法是不是还有其他旁证呢?洪武二十九年,朝鲜因“奏请印信、诰命状内引用纣事,尤为无礼”而引起朱元璋的极大反感,三月,朱元璋先是扣留了朝鲜国王李成桂派来“奏请印信”的艺文春秋馆大学士郑总等人,接着要求必须把撰写校正人员尽数发来,否则不放郑总。撰写人员押到京师后,朱元璋当廷“讯其所以”,并下令“勿遣其还”。这几个被朱元璋扣留的朝鲜儒生中,有一个李朝初期著名的朱子学家权近,他用汉语与朱元璋交谈,解释表笺失误时态度谦虚而实在,他说:“小国事大,不可不用表笺。臣等生长海外,学不通,

4、方使我王忠诚不能明白以达,是实臣等之罪,非我王所知。”朱元璋听罢情况说明,才“怒稍解”,勅权近留文渊阁,命游观三日,令其赋诗二十四篇,用来欣赏,朱元璋读后非常满意,随及赐御制诗三篇以赠。这三首诗中,其中就有朱元璋的御制诗鸭绿江,诗中曰:“鸭绿江清界古风,强无诈息乐时雄。逋逃不纳千年课,礼仪威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载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情怀造到天心处,永世无波戍不攻”。这首诗在明代吕毖的明朝小史中有记载。可以看出,是朱元璋亲手将鸭渌江的渌改成了绿。那么,前朝几代的皇帝都没有改变的东西,朱元璋为什么要拿鸭渌江的渌说事儿呢?朱元璋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别人没有相信唐代杜佑的“水色似鸭头

5、”,朱元璋岂会无知地轻易相信。从史料记载看,朱元璋没有到过鸭绿江,江水的颜色是不是就是鸭头绿,他也说不清,如果说朱元璋相信杜佑的话,似乎不通。看来,朱元璋拿鸭渌江的三点水说事,一定另有玄机。洪武年间,鸭绿江两岸是北元、高丽与大明王朝的争夺之地。洪武二十年(1387),朱元璋打败北元将领纳哈出,收回元朝统辖的辽东地区。当时,高丽王辛祸却要求将这一区域划归高丽,朱元璋坚决拒绝,指出:高丽地壤旧以鸭绿江为界,从古自为声教。辛祸不服,于洪武二十一年侵入辽东,双方关系恶化。后来,李成桂发动兵变,废黜辛祸,虽然改善了与明朝的关系,但这一段历史却给朱元璋的心头撒上了一把盐。鸭绿江两岸的动荡,让朱元璋心生介蒂

6、,他想到了天意。开国创业之初,朱元璋非常信奉火德,为了应兆天命,他的一言一行无不与火结下良缘。据明代刘辰国初事迹记载:“太祖以火德,五色尚火,将士战袄,战裙,壮帽皆用红色”。按照五行相克的学说,水克火,看来,朱元璋应该是非常讨厌水的。鸭绿江两岸之所以出现你争我夺的局面,朱元璋一定想到了前人史料中提到的鸭渌江的“渌”字,这里的三点水,应该是个罪魁祸首。以此分析令人相信,朱元璋应该是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强行将鸭渌江中的渌的三点水去掉,换成绿色和平的绿,这么一变,其中的天机不言而喻:祈祷上天保佑鸭绿江两岸的和平。不管怎样,鸭绿江在明代的官方称谓中闪亮登场,将原来“渌”中的三点水一笔勾消,这个不为人知的天机连同唐代杜佑的误解,让后人对鸭绿江的称谓有了无尽的误读。其实,鸭渌江是满语Yaluula的音译,满语含意是“边界之江”。据此看,“渌”字与“绿”字相比,渌在读音上尊重了满语的原音,更加符合历史原貌,而绿的读音并非读lu,杜佑和朱元璋虽然附合了“绿”字其他含义,但显得可笑而无知,并且远远偏离了鸭绿江的历史本源。追根溯源,中朝两国的这条界河,她的正规名字应该是鸭渌江,这里的三点水似乎一点也不能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