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会第03册教案(人教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130989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社会第03册教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社会第03册教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社会第03册教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资源描述:

《小学社会第03册教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社会第03册教案(人教版)(4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一单元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人类居住地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上的海陆分布情况。了解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2、使学生知道地球上的五带和地球上的不同的生活环境。3、使学生知道我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我国的人口、疆域、海域等情况。4、培养、激发学生了解祖国国情的热情和热爱祖国的情感。5、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和使用地球仪的技能。课时 : 四课时 第一课 地球人类的家园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居住地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了解地球为人类提供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2、培养学生热爱人类家园、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意识。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科学家张衡推测地球形状的年代以及我国指南针对世

2、界航海事业的作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教具准备:1、地球的照片、祖国地形图;2、“高原”景观图。板书设计:形状球体 大小赤道周长4万千米 平原:居住、农田、农作物地形 高地:草原牧场 牲畜 海洋 树木 水 河流 山地:森林、矿山 矿产 湖泊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 带领学生学习社会课,先浏览一下本学期的课本目录,了解学习内容。二、学习课文1、概括上期学习内容。这一册,我们要了解一下最大的社区概况。我们生活在一个看不到边的天空,望不到头的大地,很大很大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呢?有多大,你们知道吗?2、讲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你们知道

3、地球是什么样的吗?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老师相应地出示地球照片,白色的是什么呢?蓝色的是什么,黄色的是什么呢?小结:经过了几千年的探索,研究,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交通等事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民认识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地球有多大呢?让学生读书,形象、具体的从感性认识入手。提问:假如你想步行绕地球一圈,每天走100千米,大约要走多长时间?(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去计算。得出要一年多时间。)3、讲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引导学生看图,这些图表现了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人们在这些自然环境中从事什么活动,给人们提供了什么资源?(学生分小组讨论)小结:这些都是土地资源,水资源。读书上的句子,勾

4、出重点句。三、巩固练习1、讨论书上说一说的内容。2、把今天学的内容中的重点编成一首儿歌。地球地球是球体,最大纬圈四万千米,球上有水和土地,人们生存不能离。第二课 地球与地球仪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2、使学生知道地轴、两极和赤道在地球仪上的位置,知道地球仪上有经线和纬线。3、使学生能在地球仪上查找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七大洲和四大洋。教学重难点:1、了解什么是地球仪及其简单结构。2、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查找。3、记住本课的基本概念。教具准备:地球仪 、 两半球地图及世界政区图。板书设计:第二课 地球与地球仪 七大洲: 亚、欧、非、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四大洋: 太平洋

5、、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抽人读自己编的地球歌2、人类在宇宙中,居住在哪里?地球是什么形状?二、学习新课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大得我们无法直接看到它的形状,为了便于我们观察,人们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出示地球仪)叫什么?(板书课题)2、观察地球仪。什么叫地球仪?为什么要制作它?引导学生读书,勾出重点句子。3、仔细观察地球仪,认识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带领学生在地球仪上查找,并简单地讲讲这些概念的常识)小结:本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正确的运用,把这些知识记住。读课本上第二、三、四段。4、地球上的海陆分布。观察地球仪,蓝色的表示什么?被海洋包围的黄棕绿

6、色表示什么?(学生读书后,讨论)全世界有几大洲,几大洋?出示东西半球图,带领学生查找七大洲,四大洋。边找边认识最大的和最小的洲、洋。三、巩固练习1、完成课后作业2、在地球仪上查找我国的位置3、背洲、洋歌 亚、欧、非、大洋洲,北美、南美、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对部分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平时的知识,讲一讲经线和纬线的作用和划分的知识第三课 地球上不同的生活环境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由于太阳光的照射情况不同,地球上出现了热量差异的五带。2、知道五带的分界线,简单了解五带的气候特征。教学重难点:理解太阳光的直射和斜射与地面冷热的关系。教学准备:地球仪或两半球图。板书设计:太阳把光、热

7、带给地球 地球上的五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认识了地球仪后,今天我们要在地球仪上认识五带以及地球上的不同生活环境。二、学习新课1、地球上的五带指导学生观察课文三幅图,看一看谁在什么环境中干什么?(学生分小组说,再抽人说)引导学生从人影的长短来观察阳光的照射情况。学生举例,说出太阳的直射和斜射引起气温变化的现象,说明阳光与地面热量的关系。观察地球仪,认识五带。它们以哪条纬线做为分界线?小结:五带的界限是人为划定的,实际上,地球表面上的热量是逐渐变的,没有显著的界线。2、人类生活的不同地带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哪一个洲位于寒带,气候怎样?热带有哪几个洲,气

8、候如何?温带有哪几个洲,气候怎样?(学生边看地球仪,边小组合作学习)小结:学习了这部分,知道了南极洲大部分在寒带,那里经常冰雪覆盖,欧洲、亚洲、北美洲大部分在温带,四季分明,非洲、南美洲大部分杂热带,大洋洲北部也在热带,这里终年炎热,没有寒冬。讨论:我们生活的地方属于哪个带?气候有什么特点?三、巩固练习1、做游戏 老师说一个带,学生抢答分界线名称2、读五带歌地球光热太阳来,照在球面分五带。中间直射光线多,终年炎热称热带。两头斜射太厉害,寒带最冷冰雪盖。热、寒带间是温带,四季分明好自在。第四课 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国土面积和人口数。知道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和海域。2、

9、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我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了解我国的位置、人口、国土面积、疆域和海域。2、查找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我国的临海、主要大岛。教具准备:两半球图 、 中国政区图。板书设计: 第四课 世界东方的大国中国全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 960万平方千米人口 12亿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疆域和海域 辽阔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会唱龙的传人这首歌吗?听录音 龙的传人指什么人?二、学习新课1、世界中的中国 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地球村,其中居住着50多亿的地球村民,其中有1/5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全称叫什么?齐读,读得自豪。 指导学生看图,读书,了解我

10、国的国土、人口。(学生边读边勾画)祖国在地球的哪半球?(东半球 也在北半球)我国在哪一洲的哪部分?(亚洲的东部)在哪一个洋的哪一岸?(太平洋的西岸)我国处在五带中的哪个带?(大部分在北温带,一小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讨论:这样的地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呢?小结:广阔的海域,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处于温带,一部分处于热带,适宜种植多种农作物,发展经济。2、疆域和海域。我国辽阔的国土包括疆域和海域。疆域指大陆部分,海域指海洋和岛屿部分,我国的疆域和海域有多大呢?学生看书本,自读。读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出示拼图,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师生一起拼图,边拼边说说在什么

11、位置)我国的海域主要大陆的什么方向?(东方)从北到南我国大陆濒临哪几个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的主要岛屿(台湾岛 海南岛)3、了解我国的国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加深控制人口,保护资源的紧迫感。三、巩固练习师生对口赛:老师说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第二单元 我国的行政区划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知道台湾省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2、使学生学会在中国政区图和省级行政区简表上查找省级行政区及省级行政中心。3、使学生了解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以及北京的改革新貌,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课时: 三课时。第一课 查找省级行政

12、区教学目的:1、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知道我国有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2、使学生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查找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及省级行政中心。3、使学生会在“省级行政区的全名、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简表”上,查找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4、使学生知道台湾省、香港、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知道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教学重难点:1、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知道台湾省、香港、澳门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学会在中国政区图和省级行政区简表上查找省级行政区及省级行政中心。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放大挂图、小黑板。板书设计:中央 省(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三级县(

13、自治县、市) 乡(镇)教学过程:一、做游戏引入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订正后,指出我国的行政区域,分省、县、乡三级,自治区、自治县是民族自治的地方。学生结合自己家里的亲人说说他们在什么行政区。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查找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出示中国政区图挂图。认识怎样看各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和各个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学生自己分小组认识,说一说每个行政区的行政中心)2、学生在图上查找自己家乡所属的位置以及行政中心。互相交流,特别是有部分学生是外来的,让他们说说自己家乡的位置。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查找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学生看着书上的图,自己查找与自己家乡相邻的省级行政区,说出他们各在家乡的什么方向。

14、(老师巡视学生的活动,指导学生认地图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1、己读一读这部分内容,你知道了什么?把你认为重点的地方勾出来。抽学生汇报自学情况。直辖市有哪几个?自治区有哪几个?你的家乡简称什么?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最东,最西、最北、最南的省级行政区,并找出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学生比一比看谁找得最快)五、巩固练习做游戏:老师说行政区,学生对行政中心,老师说全称,学生说简称。活动课 拼图游戏教学目的:1、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初步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和相互的位置。2、培养学生学习地图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记住4个直辖市、5个自

15、治区。2、学会拼图。教具准备:拼图玩具 、中国政区图。教学过程:一、检查学习用具准备情况,各种颜色的拼图块。二、指导学生拼图在拼图前,要求学生看书,记住各个方向的行政区域有哪些。1、巧记形状。学生自己编儿歌记。2、学生自己拼图提出要求:不讲话,要安静。对照书上的图做底图。第一次拼好后,拆掉又拼。在拼图的过程中记住几个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名称。(学生在拼图中,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个别辅导)三、评选优胜组,四、小结通过拼图,我们了解到我国幅员辽阔,是个伟大的国家,台湾是我国神圣的领土,香港和澳门也回归了祖国。我们只有了解了祖国后,才能建设好祖国。第二课 首都北京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首都北京是我

16、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3、使学生了解首都北京改革开放的新貌。4、通过让学生收集风貌照片,培养学生收集社会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的中心。2、北京改革、开放后的新貌。教具准备:中国政区图、北京旅游图、有关北京风光的景观照片。板书设计: 政治中心首都北京 文化中心 祖国的心脏 国际交往中心 外贸 衣 食 住 行 改革新貌 城市建设 优美 清洁 现代化腾飞 电子 高科技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你们去过北京吗?他有哪些引人注目的地方?(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自由发言)二、学习课文1、看书上的照片,讨论

17、:天安门在天安门广场的哪一面?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历史博物馆各在天安门广场的哪一面?(学生结合书上的平面图找)你知道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在哪里召开吗?2、学习祖国的心脏。为什么把北京比作祖国的心脏?学生自读书本理解。再说说你还知道北京有哪些大学。小结:北京是我国伟大的首都,他是全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的中心,人们把北京比喻成祖国的心脏。3、学习历史悠久的古城。你知道北京年龄有多大?(3000多年的历史不衰的城市)指导学生看书上的照片,你能说出照片上的这些名胜古迹的名字吗。你游览过其中的什么地方,给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分小组学习)小结;举世闻名的名胜古迹和古代建筑不仅使

18、我们知道北京是个历史悠久的古城,而且显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4、学习改革新貌。学生自己读课本,体会祖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三、总结四、活动:你收集了有关北京的哪些图片,向大家介绍。把这些图片贴在教室里。第三单元 祖国的壮丽山河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地形概况,初步学习读祖国地形图。2、使学生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我国主要的山脉、河流和湖泊。3、使学生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知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知道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4、使学生知道家乡所在县、市的主要山脉、河流和湖泊,了解它们与家乡人们生活、生产的关系。课时 : 四课时。第一课 我国的地形教学目的

19、:1、使学生知道我国地形主要特征。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的高度表判断某地海拔。3、培养学生初步读地形图示意图的能力。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用“三个阶梯”“一张统计图”来阐明我国地形三个主要特点。教具准备:祖国地形图。 板书设计 : 第一课 我国的地形地形图 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海拔我国的地形特征1、三级阶梯 西高东低2、五种地形齐全 平原 高原 山地 盆地 丘陵3、山地多 平原少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抽学生说祖国行政区以及行政中心二、学习新课1、认识祖国地形图。抽人指出国界,我国的国土上有几种颜色,

20、主要的颜色是什么。(学生自己看地形图,找出三种主要颜色)这三种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呢?提示:这三种颜色分别表示不同的海拔。海平面是有规定的,我国的海平面是指黄海平均海平面。2、了解三级阶梯。看书上的地形图,认识四种颜色表示的海拔。(对照高度表找)深褐色的地区大约4000米以上。黄色地区大约2000-1000米绿色地区大约500米以下小结:由此看来,我国的地势高低起伏像什么?与我们平时的台阶有什么不同?哪边高,哪边低?(三级台阶 西高东低)3、一张统计图。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小组学习)抽学生汇报交流学习情况。我国有哪五种地形,它们各占我国总面积的多少。哪种面积最大?这些情况说明

21、什么?(要特别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三、巩固练习。1、完成33页的练习,在做之前先在地图前指出所在位置。四大高原 :青藏、内蒙古、黄土、云贵四大盆地 :塔里木、准葛尔、柴达木、四川三大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2、读地形图例歌低地、平原用绿色,高原、山脉黄棕色,、大雪山用白色,江、河、湖、海用蓝色,图上小点是沙漠。 第二课 多山的国家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我国东西向、东北西南向、弧形的九列山脉。2、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3、了解我国多山地不利耕作一面,也看到山区多宝藏的一面。培养学生全面地、客观地看问题的方法。4、培养学生识图、读图、使用图的能力。5、了解我国登山健儿首次从北坡

22、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查找九列主要山脉,知道珠峰。2、了解山地多宝藏。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收集祖国名山的图片、照片。板书设计:第二课 多山的国家九列山脉 勇登珠峰 山地多宝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 读地形图例歌。抽几个学生在图上指出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二、学习新课1、出示中国山脉图,从这幅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么多的山,怎么找呢?(教师在图上演示,按山脉的延伸方向去找,这样方便一些。)2、学生在图上自己查找山脉。(指导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查找九列山脉,老师巡视,个别辅导)3、了解喜马拉雅山脉。 指导学

23、生看图,认识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山脉,其中7000米以上的高峰有40多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1座,平均海拔6000米。在图上找出最高山峰。叫什么名字,有多高。(学生自己查找) 学生找到后,自己读一读36页的第一段,看插图,结合今年的5月我国的登山健儿又登上珠穆朗玛峰的事例,学习他们的精神。4、4、学习山地多宝藏 山地多有什么好处和不利之处呢?(学生读书后,小组讨论)你知道书上这几个地方在哪里,你还去过哪些旅游胜地?(学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图片互相交流)三、总结四、把收集到的图片张贴出来,各小组进行评比。 第三课 众多的河湖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河湖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河湖在人们生活中

24、的重要作用。2、使学生了解长江和黄河对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3、培养学生查找地图的能力,看图表分析问题的能力。4、对学生进行保护自然环境的教育。教学重难点认识社会的角度了解河湖与人们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关系,具体讲述长江和黄河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有关的水利图片、收集长江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第三课 众多的河湖河湖与生活 长江 第一大河 黄河 第二长河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是多山的国家,多山有什么有利条件?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水方面的知识。二、学习课文(一)河湖与生活1、我们家乡有些什么河,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方便?(学生联系实际,自由发言

25、。引出长江、嘉陵江)学生说后,读一读书本上的句子。边读边勾画出主要内容,从而知道河湖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知道人们生活离不开水。2、查找我国大江、大河和著名湖泊的名字。(指导学生在地形图上找。找到河流后画成一条线,湖泊勾画一个圈。老师边巡视,边指导)学生第一次找到后,第二次同桌再找,边找边说名字。主要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看看哪条河最长。3、你还知道哪些大江大河的名字。(二)长江和黄河1、长江和黄河发源在哪里?流向哪里?学生看图,在图上找出发源地,是从哪边流向哪边?为什么这样流。学生结合前面的地形知识,交流)2、学生读课本上的句子,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质疑)“大河”和“长河”有什么区别?看图表

26、:主要从长度、年入海水量、流域面积、支流几个方面去区别。长江:6300公里,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公里。黄河: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南方的珠江不如黄河长,但流水量是黄河的7倍,但还是不能算长河。3、长江和黄河对我们祖国做出了贡献,我们常用什么字眼来赞美它。读书上的句子。说说我们开发的水利资源有哪些?看书上的图,了解长江和黄河上的水利工程。特别是今年三峡蓄水135米后的巨大变化。(三)综合治理长江、黄河以前发生过什么灾难,怎么治理的。 防洪、合理开发与利用、灌溉、发电、航行、水产2、你还知道长江、黄河的什么知识,和同学互相交第四课 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教学目的:1

27、、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并知道京杭运河在历史上和当前起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认识河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2、培养学生读图、查图的能力。3、了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了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了解从历史至今所发挥和即将发挥的作用,运河的起止点、流经的地区,连接的大河及沿岸的名城,进一步认识河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教具准备:中国地形图、三大运河对比表。板书设计:第四课:世界上最早最长的人工河隋朝大运河 : 北京洛阳杭州 最早 最长京杭运河 : 北京杭州 南水北调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我国第一大河是什么,第二长

28、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人工河。二、学习新课人工河与长江、黄河有什么不同?(人工河是人们利用自然环境、改造自然环境方面的另一件骄傲的工程。长江、黄河是自然界中天然的河湖)(一)中华民族的骄傲1、读书上的第一段,想为什么说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学生边读边勾画出重点词。)2、找一找:在地图上查找京杭运河的起止点及流经省区。说说为什么叫京杭运河,在找时边画出全程路线。学生分小组说,再抽人说。3、读课文第二段讨论:为什么说大运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出示世界上的三大运河对比表,从表中增强民族自豪感。(二)隋朝大运河1、在1389年前,科技不发达、工业不先进的情况下,人们为什么要去开凿运河呢?(学生自己读书,

29、看隋朝运河图)小结:为了将江淮地区粮食、丝绸运往京城。当时的人民为了修建大运河,不知有多少人无家可归。读一读48页的句子。2、元朝的运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要这样变?(看书上的京杭路线图,比较一下) 这条运河连接了哪几条大河,沿岸有哪几座名城?大运河裁弯取直后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什么功劳?学生讨论后得出:贯穿南北的大动脉,沟通南北交通,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沿岸城市繁荣和发展。3、简介清朝后期的运河情况。由于这时南北的海上运输、黄河的改道、北京到汉口、天津到南京的铁路建成,京杭运河渐渐被人们冷落。4、京杭运河立新功说说南水北调工程三、巩固练习读儿歌赞京杭大运河四、总结 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

30、祖先和早期文明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2、使学生知道元谋人和北京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皇帝、炎帝是华夏族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3、通过这些社会常识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他们进行爱民族、爱祖国的思想教育。4、使学生知道一点公元纪年的知识和中国古代主要朝代的大致顺序。课时 : 四课时。 第一课 中国的远古先人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祖国历史非常悠久,从元谋人算起,已经有100多万年了。2、使学生知道元谋人和北京人是目前已知道的我国较早的先人。3、使学生知道北京人的劳动和生活,使学生了解北京人的聪明智慧。教学重难点:1、介绍元

31、谋人的北京人的发现,讲清中华民族的历史始于何时。2、利用彩图讲北京人的劳动和生活,使学生了解北京人的聪明才智。教具准备:各种图片板书设计 : 祖国的远古先人 元谋人 北京人 历史悠久(170万年) (70万年) 制造、使用工具 聪明才智 懂得用火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祖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知道了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并引以为自豪。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民族的历史,学习历史,同样会使你引以骄傲的。二、学习新课(一)元谋人和北京人的发现。(学生自由读课本,边读边看图中的化石。)学生交流元谋人距今有多长的历史?(170万年)北京人距今有多长历史? (70万年)这些推测是怎么

32、来的? (头盖骨、牙齿的化石)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什么?(我国的历史悠久,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组织学生讨论;北京人的头骨化石复员像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差别?(脸比较短、有细毛、额头低、嘴巴长,有些像猿)(二)北京人的生活 最早的北京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呢?读课文,边读边看图。2、说说你从图上看出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从灰烬堆、兽骨、石器可以看出北京人已经开始了人类的生活。3、学生讨论。课后的3个问题小结:北京人的石头工具是靠砸石头形成的石刀,有时火也可以烧裂石块,形成石刀。(见教材)三、总结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元谋人、北京人在很早以前就开始着人类生活。他们懂得用火,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

33、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息,劳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所以说中华民族又是聪明智慧的民族。每个中国人都引以为自豪。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从元谋人、北京人到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我国先民所取得的巨大进步,知道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对祖国文化的贡献。2、使学生知道元谋人和河姆渡遗址在长江流域,北京人和半坡遗址在黄河流域,黄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学重难点:1、了解河姆渡原始居民创造了长江流域的早期文明。2、从元谋人和半坡遗址,使学生知道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教具准备:图片、黄河、长江流经图。板书设计: 黄河流域 半坡居民中华民族的摇篮 长江流域 河姆渡居民 创

34、造早期文明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祖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元谋人、北京人,很早以前就开始人类生活,他们懂得制造工具,利用天然火,在祖国的大地上生息劳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那距今6000多年前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是怎样生产和生活的。二、学习课文(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思考:长江和黄河流域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己看书,看图。老师指导学生认图。(见教参)学生说图,了解黄河、长江流域土地宽广,人口稠密,有发达的经济和文化。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学生自己读课文,人们为什么要赞美黄河、长江。 (边读边勾画出重要词句)黄河、长江的早期文明是谁创造的?见教参86

35、页的说明 (学生读课文,边读边看图理解。)学生讨论: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在衣食住和生产方面,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从学生的讨论中,要了解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能经过磨制的石器和骨器等农具,从事农业生产,还懂得建造房屋,烧制陶器,能够纺织麻布,制作衣服,并且能够饲养牲畜,从事原始畜牧业,逐渐过上定居的农业生活,创造了代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三、巩固练习 学生通读全文后,再次讨论:为什么说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结合前面的知识,板书内容说)四、总结第三课 我们的祖先黄帝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黄帝、炎帝是华夏族也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2、使学生知道黄帝及其周围能人的发明创造,知道我国

36、在黄帝时代已具备相当高的文明水平。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中几个生疏的词语意思。知道黄帝及其周围能人的发明创造,感受祖国文化的悠久历史。教学准备:各种图片、收集古人的发明创造。 板书设计:中华民族祖先黄帝 文明之祖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每年的清明节,你们都要去给哪些人扫墓?在陕西有个黄帝陵,每年都有许多人到那里去扫墓,还有一些海外华人也要回来参加这个盛典,是为什么呢?二、学习课文(一)黄帝1、学生自读第一部分内容。边读边想:我国古代历史传说中的黄帝,他生活距我们现在大约多少年? 当时黄河流域上的两个著名的部落是什么部落?(学生读书后,回答)2、黄帝是怎样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老师简单讲述有关内容

37、 见教参89页(二)黄帝的发明1、学生读第二部分内容,边读边看图。讨论:黄帝为什么被尊为文明之祖?黄帝发明了些什么?学生讨论后抽人汇报。(据古书记载,黄帝还发明了锅、踢球、车子、宫室)黄帝周围的人也发明了许多的东西。(挥和牟夷发明了弓箭、伯余发明了衣裳,巫咸发明了鼓,尹寿发明了镜子,巫彭发明了医学,隶首发明了算术。)小结:黄帝的许多故事,虽说属于传说,但距现今考古发现,在大约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的确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文明水平。所以说黄帝被中华民族尊为文明之祖,是我国古老文明的象征。读一读:学生自由读。三、总结学生学习了这课内容后,讨论课后的两个问题。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黄帝、炎帝是华夏族

38、、中华民族的祖先,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我们要感到自豪,要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四、课外活动调查自己家乡所在地方的历史。做好记录。 活动课 公元纪年和中国主要朝代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简单的公元纪年法和简单的年代计算法。2、使学生知道中国历史上主要朝代的大致顺序。教学重难点: 知道简单的公元纪年法和年代计算法。知道历史上的主要朝代的顺序。板书设计: 主要朝代夏 商 西周 东周(春秋、战国) 秦 汉(西汉、东汉) 三国 晋(西晋、东晋) 南北朝 隋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教学过程:一、公元纪年法 1、老师讲公元的来历。(见教参91页)2、学生看公元纪年图示。了解100年为一个世纪

39、,10年为一个年代。看图示,说说50年前是公元多少年,公元元年发生的事距今有多少年,有件事距今有2008年,那是哪一年?(学生在小组说,再抽人交流)3、讨论:今年是公元哪一年,你出生在公元哪一年,你今年多少岁?你父母出生在哪一年,你怎么计算他们的年龄。二、中国主要朝代1、看书上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图,观察主要朝代和先后顺序。(指导学生看图,认识表上的刻度是每100年)2、看图说课后的3个问题。学生在小组里说,抽人汇报3、读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让学生自由读,最好能背诵。三、用自己做的纸块,写上每个朝代的名字,互相排列顺序。 第五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对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的秦

40、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郑成功、康熙等各民族历史人物,以及他们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发展、巩固作出的主要贡献。2、使学生通过学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的一些历史常识,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3、使学生知道现在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大家庭的一些简单情况。4、使学生认识到祖国大家庭内各民族团结平等的关系和相互尊重彼此生活习俗的重要性。5、通过活动课和课文中的说一说,培养学生收集社会信息、分析资料的初步能力。课时:五课时 第一课 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秦始皇、汉武帝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汉武帝对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

41、成所作出的贡献。2、了解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时代秦汉时期。教学重难点: 1、秦始皇统一中国。他是第一个统一中国的人。 2、汉武帝组织反击匈奴的战争,开拓了多民族国家的疆域。 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与国家的统一之间有什么关系,起什么作用。教具准备:秦统一六国地图;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挂图;秦长城图。板书设计:秦汉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秦始皇、汉武帝 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修筑万里长城 二、汉武帝开拓疆域 建立机构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我国多民族国家是在秦朝和汉朝前逐渐形成的,而秦朝的秦始皇和西汉的汉武帝对这多民族国家的弱统一和发展最为突出,所以我们的第一课先介绍他们在民

42、族国家的形成方面所做出的杰出的贡献。二、学习新课(一)秦始皇统一中国 秦始皇姓嬴名政,原来是战国末年秦国的国王,那时,我国分裂为7个国家,有齐 楚 燕 韩 赵 魏,七国之间,年年战乱,人民特别盼望祖国能早日统一。1、出示公元纪年表算一算,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到现在有多少年了。(221加2003,就是2224年了)2、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个开始使用皇帝这个称号,为什么呢?(读69页第一段,看图片) 皇帝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全国的一切权利都由他一人掌握。当年他叱咤风云,虎视天下,横扫六国,统一天下的气魄和神威。不但秦始皇君临天下,不可一世,就连他的卫队也是十分威武雄壮,勘称举世无双。

43、3、看兵马佣图片(学生自己观察,读书上的句子,有的学生去旅游过,谈自己的感受)老师简介西安兵马俑 见教参118页4、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做了哪些大事。读69页的句子,看图片学生讨论:统一文字有什么好处,如果各地文字不统一,其情形将是怎样的?小结: 文字、货币、度量衡的统一,便于国家征收租税,推行法令,还可以促进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些都有利国家的统一。5、秦长城 读书,介绍秦长城。见教参118页。(二)汉武帝开拓疆域1、简介汉武帝 见教参118页。2、读书讨论:汉武帝时,在哪些地区扩展了疆域?三、课堂总结 第二课 唐朝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唐太宗、松赞干布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唐朝统一的多民

44、族国家有了进一步发展,唐太宗实行了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各族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密切。2、使学生知道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开明皇帝。3、使学生知道松赞干布是吐蕃的杰出首领和文成公主入藏,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的经济文化作出了贡献。教学重难点:1、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是唐朝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联姻,为唐蕃友好和发展的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3、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板书设计:唐朝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唐太宗、松赞干布一、唐太宗是开明皇帝:减轻百姓负担 善于用人,能够听取不同意见尊重少数民族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统一吐蕃 加强汉藏团结 发展藏族经济文化教

45、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中国历史上,是谁第一个统一了中国?2、外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什么时期形成的?(老师介绍唐太宗和松赞干布 见教参119页)二、学习课文(一)唐太宗尊重少数民族学生自读课文,说说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学生读书后,在书上勾出概括唐太宗的句子)1、开明的皇帝 从哪些方面看出他很开明。(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不随便修宫殿。)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从京杭大运河说起。读他对太子说的话。(学生交流这句话的意思)2、善于用人运用学习第一部分的方法自己学习。(读、勾、想、交流。)通过学习这一部分,让学生明白他大胆用魏征的原因。任人唯贤,任人为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3、尊重少数民

46、族学生自学,你从哪里看出他尊重少数民族? 找出关键词:一视同仁、天可汗读74页的句子,理解他这样做的作用。(二)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你知道松赞干布是谁。(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见教参119页1、看图,认识布达拉宫。教参120页2、看图,认识文成公主3、学生讨论:松赞干布为什么要娶文成公主呢?(读76页第一段)看插图4、汉、藏通婚有什么意义。学生读课文,勾出重点句。读一读。小结: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两兄弟般的情谊沟通了中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在老师上功不可没。1300多年过去了,但藏族人民一直怀念她。在大昭寺内有她与松赞干布的塑像。藏族人民还

47、编写了民歌、戏剧歌颂她。三、读西藏民歌学生自由读。 第三课 元朝的大统一成吉思汗、忽必烈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历史功绩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2、使学生知道忽必烈建立元朝、再次实现祖国的大统一,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3、使学生认识元朝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大的强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使学生认识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教学重难点: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统一全国。教具准备:成吉思汗、忽必烈统一全国的过程地图。板书设计 元朝的大统一(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各部的混乱 1227年 灭西夏2、铁木真统一蒙古 1234年 灭金(二)忽必烈统一

48、全国 1253年 降服吐蕃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 1256年 征服大理疆域最广大的朝代 1271年 建立元朝2、元朝的民族融合 1276年 攻下临安 1279年 灭南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唐太宗叫什么名字,为什么说他是开明的皇帝。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通婚,对发展西藏经济文化作出了什么杰出贡献?(引出我国的老师不光是汉族创造的,少数民族也为祖国的历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介绍成吉思汗)二、学习课文(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思考: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前,蒙古各部落是什么样子?(学生读书想象当时的情景。)2、人民在这种情况下,最期望什么?(学生根据蒙古民谣想象出他们最期望早日统一)3、是谁能统一蒙古。

49、(读书,进一步了解成吉思汗。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4、讨论:铁木真统一蒙古有什么有利的条件?(从他的性格、勇敢、坎坷的经历、训练有素的骑兵队伍)5、说一说为什么蒙古人民一直很尊敬成吉思汗?(学生讲自己的认识,讲成吉思汗的意思和汗国。统一几个分裂的政权)(二)忽必烈统一全国1、忽必烈是什么人。(学生可讲自己知道的知识,老师补充。见教参121页)2、看图,了解忽必烈统一全国的经过。(学生边看图,老师边讲解)3、元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学生读书后讨论)三、总结: 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曾经遭受过分裂的磨难,但由于各民族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祖国的统一。从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经过80多年的时间,终于结

50、束了分裂的局面,建立了幅员广大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不仅是蒙古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而且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第四课 明清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郑成功、康熙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简单情况,使学生懂得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郑成功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光辉的一页。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2、使学生知道康熙帝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是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正义斗争。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1、郑成功收复台湾。2、康熙帝组织雅克萨战役,抗击沙俄。教具准备:历史挂图板书设计: 明清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一、郑成功

51、收复台湾民族英雄1、荷兰殖民都侵占台湾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建设台湾发展农业 重视教育二、康熙帝抗击沙俄 1、康熙帝维护祖国的统一 2、雅克萨之战的胜利:1685年1686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在16世纪,有一个朝代疆域非常辽阔,是什么朝代?是公元多少年的事,由什么族建立的。2、16世纪后,我们祖国曾几次遭到外来侵略,各族人民团结战斗,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二、学习课文(一)郑成功收复台湾1、介绍郑成功 见教参122页2、介绍台湾 很久以前,台湾和大陆是陆地相连的,后来由于地壳下沉形成台湾海峡,台湾才和大陆分开。3、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和台湾人民反抗 荷兰殖民者在17世纪(16

52、24)侵占了台湾,在台湾凡在7岁以上的人,都要交人头税,还将一些人运到南洋去当奴隶。人民不堪忍受,不断起来反抗。4、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 学生看书,看历史地图了解经过。5、讨论:台湾人民为什么至今仍尊敬郑成功?(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和自己了解的知识讲)重点要从板书的几个方面去谈。(二)康熙帝抗击沙俄侵略者1、读课文,看图,了解康熙皇帝。(学生可结合最近才看的电视剧讲)2、看图,了解沙俄入侵历史。3、雅克萨之战。学生读书后要明白这次战斗是谁领导的,为什么要进行这场战斗,结果怎样?三、巩固 今天我们有了解了几位历史人物,他们是谁,都做了什么事?你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四、总结 祖国的领土,

53、绝不能让外来侵略者占领,每个中国人都有捍卫自己祖国领土主权不受侵略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向民族英雄郑成功学习,坚决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同时,我们也要记住康熙皇帝在反对外国侵略者时是很坚决,很有功的 第五课 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教学目的1 知道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共有56个民族。2 知道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他们开创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局面。教学重点 1 我国是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2 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的民族习俗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1 如何理解各民族不分大,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2

54、各民族相互尊重彼此民族习俗的重要性。教具 挂图 图片 小黑板教学过程复习检查1、 17世纪的明末清初时期,谁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2、 清朝谁组织了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导入新课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引入新课) 板书 第五课 团结友爱的多民族大家庭,共有56个民族。 一 多民族大家庭,提问 谁知道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多少个民族?板书 共有56个民族看各民族的挂图并介绍情况让学生朗读88页开头的一段歌词,一共用了三个比喻。比喻为星座、花、兄弟(学生讨论三个比喻的关系汇报总结教师总结为何打这样的比喻)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8889页,找出里面所包含的内容包括:1人口在400万以上的民族有

55、那些?2 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几,其他少数民族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几?3 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哪些地区?(并看中国政区图指出各民族,引出二、团结友爱的各民族)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找出党的民族政策包含哪些内容让同学畅所欲言。提问:1、党制定这麽具体的民族政策说明什麽?2、 果没有如此英明的民族政策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3、 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对什么有利?4、 在党的民族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是什么?板书:各民族一律平等少数民族的代表参政议政,共同商讨国家大事,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这说明什么?充分说明,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读一读89页最后一段并

56、看89页的照片。他们都穿着色彩绚丽的本族服装说明什么?看他们的表情和动作得出什么结论?板书 祖国大家庭充满欢乐参看90页的照片教师讲解祖国大家庭是如何充满欢乐的?这些图片都说明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都过着幸福的生活,祖国大家庭充满欢乐。要想使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能够不断巩固和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板书 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为何各族人民要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这样做有何重要意义?找同学说一说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读一读91页第三自然段,讨论我们遇到不同的民族生活习俗该怎摸办?课堂小结。第六单元第一课 大教育家孔子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大教育家孔

57、子对古代教育的主要贡献。2、使学生认识到孔子的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学重点:1、孔子对古代教育的主要贡献。2、孔子教诲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孔子的教诲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具准备: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图、杏坛-孔子当年讲学的地方。一、导入新课早在2400多年前春秋时期,我国已经是人才辈出,其中有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就是孔子。由于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大教育家孔子。孔子:第一课大教育家孔齐读课题。二、讲授新课学生解题:你对课题是怎样理解的?生:“大”是指伟大、杰出、优秀、了不起的意思;“子”是

58、古人对品行高尚,才学超群的男子的尊称,也是对老师的尊称。出示孔子画像学生介绍孔子。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生:这位神态安祥1和蔼可亲的老人就是孔子。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的鲁国人。鲁国位于现在的山西省,孔子的家乡在山西省曲阜县。孔子祖上原是宋国的贵族,不过到孔出生时,家世已经败落了。因此,孔子自幼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低下,但是由于孔子从小就认真读书,勤学好问,遇到不懂的事情,总是虚心向别人请教,才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教师进一步讲述:孔子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他曾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者”,意思是说,自己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而是通过学习才有了知识的。他对自己“学而不厌”,就是说他特别爱学习,从来都不感到厌倦。他还提倡“每事问”,“不耻下问”就是每件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有不懂的问题,虚心向别人求教,即使别人比自己年龄小或地位低,也要向他学习。正是由于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多闻,多见,多问,才逐渐成为知识广博的大学者。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的就教育活动。下面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