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基本工作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7129893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48.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测量的基本工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测量的基本工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测量的基本工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测量的基本工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的基本工作(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要点一、教学内容1)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 2)点的平面位臵的测设方法; 3)已知坡度线的测设。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臵测设数据计算和测设方法;2)难点点的平面位臵测设数据计算。三、教学要求掌握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臵测设数据计算和测设方法,已知坡度线 的测设方法。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五、作业1测设的基本工作有哪几项?测设与测量有何 不同?要在坡度一致的倾斜地面上测设水平距离为126.000m的线段,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 = 30 m 一 0.007 m + 1.25 x 10 -5

2、(t 一 20 。 C) x 30 m预先测定线段两端的高差为+3.60m,测设时的温度为10 C,试计算用这把钢尺在实地沿倾斜地面应量的长 度。3欲在地面上测设一个直角Z AO,先用一般hi方法测设出该直角,在用多个测回测得其平均角值为9000,54,又知OB的长度为150.000m,问在垂直于OB 的方向上, B 点应该向何方向移动多少距离才能 得到90。的角?4建筑场地上水准点A的高程为138.416m,欲 在待建房屋近旁的电杆上测设出0 的标高,0 的 设计高程为139.000m。设水准仪在水准点A所立水准尺上的读数为1034m,试说明测设的方法。5测设点的平面位臵有哪些方法?各适用于

3、什 么场合?各需要哪些测设数据?6 A、B 为建筑场地已有的控制点,已知 aB=30004, A 点的坐标为七=1422m, yA=86.71m; P 为待测设点,其设计坐标为 xP=42.34m, yP=85.00m, 试计算用极坐标法从A点测设P点所需的数据。第一节 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测设测设就是根据已有的控制点或地物点,按工程 设计要求,将待建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点在实 地标定出来。因此,首先要算出这些特征点与控制 点或原有建筑物之间的角度、距离和高差等测设数 据,然后利用测量仪器和工具,根据测设数据将特 征点测设到实地。测设的基本工作包括已知水平距离测设、已知 水平角测设和

4、已知高程测设。一、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是从地面上一个已知点出1=*I:*发,沿给定的方向,量出已知(设计)的水平距离 在地面上定出这段距离另一端点的位臵。1钢尺测设 (1)一般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不高时,从已知点开始,沿给定的方向,用钢尺直接丈量出已知水 平距离,定出这段距离的另一端点。为了校核,应再丈量一次,若两次丈量的相对误差在1/3000 1/5000 内,取平均位臵作为该端点的最后位臵。(2)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应使 用检定过的钢尺,用经纬仪定线,根据已知水平距离 D经过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后,用式 (10-1)计算出实地测设长度 L。L D A

5、l A l A ldth(10-1)然后根据计算结果,用钢尺进行测设。现举例说明测 设方法。如图10-1所示,从A点沿AC方向测设B点,使水平距离D=25OO0m,所用钢尺的尺长方程式为: 30 m + 0.003 m + 1.25 x 10 5 x 30 mx (t 20 o C) 测设时温度为t 30 o C,测设时拉力与检定钢尺时拉 力相同。1)测设之前通过概量定出终点,并测得两点之间的高差hAB = +1.000 m。2)计算L的长度。Al0.003 mAl = D =x 25 m = +0.002 md l30 m0Alt = a (t - 10)D = 1.25 x 10 -5 x

6、 (30。C一 20。C) x 25 m = + 0.003h 2(+1.000 m) 2Al = = = 0.020 mh 2D2 x 25 mL = D Al Al Al = 25.000 m 0.002 m 0.003 m (0.02 dth3 )在地面上从 A 点沿 AC 方向用钢尺 实量25.015m 定出 B 点,则 A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正好是已知值 25.000m。2光电测距仪测设法由于光电测距仪的普及应用,当测设精度要求较 高时,一般采用光电测距仪测设法。测设方法如下:(1) 如图10-2所示,在A点安置光电测距仪, 反光棱镜在已知方向上前后移动,使仪器显示值略大 于测设的距

7、离,定出C点。(2) 在C点安置反光棱镜,测出垂直角a及斜 距E(必要时加测气象改正),计算水平距离D = Lcos a,求出D与应测设的水平距离D之差D = D-D。(3 )根据 D的数值在实地用钢尺沿测设方向将 C改正至C点,并用木桩标定其点位。(4)将反光棱镜安置于C点,再实测AC距离, 其不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次进行改正,直至 符合限差为止。图 10-2 用测距仪测设已知水平距离二、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已知水平角的测设,就是在已知角顶并根据一个 已知边方向,标定出另一边方向,使两方向的水平夹 角等于已知水平角角值。1一般方法当测设水平角的精度要求不高时,可采用盘左、ni盘右分中的方法

8、测设,如图 10-3所示。设地面已知方 向OA, O为角顶,B为已知水平角角值,OB为欲定的方向线。测设方法如下:(1) 在 O 点安臵经纬仪,盘左位臵瞄准 A 点,使水平度盘读数为OOOOO :(2)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恰好为B值,在此视线上定出B1点。(3) 盘右位臵,重复上述步骤,再测设一次, 定出B点。(4) 取和B的中点B,则ZAOB就是要测设 的。角。2精确方法 当测设精度要求较高时,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测设 (如图 10-4 所示):i图 10-4 已知水平角测设的精确方法(1) 先用一般方法测设出B点。(2) 用测回法对ZAOB观测若干个测回(测回数 根据要求的精度而定),求

9、出各测回平均值 打 并计 算出AP =P-P 1(3) 量取O歹的水平距离。( 4)用式( 10-2)计算改正距离。APBB = OBtan AP OB一P(10-2)(5) 自B点沿OB的垂直方向量出距离BB9,定 出B点,则Z AOB就是要测设的角度。量取改正距离时,如 p为正,则沿OB,的垂直 方向向外量取;如厶p为负,则沿OB,的垂直方向向 内量取。三、已知高程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是利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根据已知水准点,将设计高程测设到现场作业面上。hi1在地面上测设已知高程1=1如图 10-5所示,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 45.000m , 附 近 有 一 水 准 点 BM.3

10、, 其 高 程 为 H=44680m。现在要求把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3设到木桩 A 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测设方 法如下:(1)在水准点BM.3和木桩A之间安置水准仪, 在 BM.3 立水准尺上,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测得后视 读数为1556m,此时视线高程为:44.680 + 1.556 = 46.236m( 2)计算 A 点水准尺尺底为室内地坪高程时的 前视读数:b = 46.236 一 45.000 = 1.236m3)上下移动竖立在木桩 A 侧面的水准尺,直i=i至水准仪的水平视线在尺上截取的读数为1.236m时,紧靠尺底在木桩上画一水平线,其高程即为 45.000m。2高程传

11、递当向较深的基坑或较高的建筑物上测设已知高程点时,如水准尺长度不够,可利用钢尺向下或向上引测。图 10-6 高程传递如图10-6所示,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使其I:*高程为H。地面附近有一水准点尺,其高程为H。设R测设方法如下:1)在基坑一边架设吊杆,杆上吊一根零点向下的钢尺,尺的下端挂上10kg的重锤,放入油桶中。(2)在地面安置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 R 点所立水准尺上读数为叫,在钢尺上读数为片。(3)在坑底安臵另一台水准仪,设水准仪在钢 尺上读数为 a2。2(4)计算B点水准尺底高程为H时,B点处水设 准尺的读数应为:b应=(Hr + a 1)- a?) - H设(10-3)用同样的方法

12、,亦可从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 的点。第二节 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方法点的平面位臵的测设方法有直角坐标法、极坐标12*法、角度交会法和距离交会法。至于采用那种方法, 应根据控制网的形式、地形情况、现场条件及精度要 求等因素确定。一、直角坐标法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 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臵。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控 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 建筑施工场地。如图10-7所示,I、II、III、IV为建筑施工场地 的建筑方格网点, a、 b、 c、 d 为欲测设建筑物的四个 角点,根据设计图上各点坐标值,可求出建筑物的长 度、宽度及测设数据。建筑物的长度 =y

13、一 y = 580 00 m 一 530 00 m = 50.00 m ca建筑物的宽度 =x 一 x = 65000 m 一 62000 m = 3OO0m ca测设a点的测设数据(I点与a点的纵横坐标之 差):人X = Xa - X1 = 620 00m- 600 00m = 20-00mA y = y 一 y = 530 O0 m 一 500 0O m = 30.00 ma I2点位测设方法(1) 在I点安置经纬仪,瞄准IV点,沿视线方 向测设距离3000m,定出m点,继续向前测设5000m, 定出 n 点。(2) 在m点安置经纬仪,瞄准V点,按逆时针 方向测设90角,由m点沿视线方向测

14、设距离2000m, 定出a 点,作出标志,再向前测设30e00m,定出b点, 作出标志。(3) 在n点安置经纬仪,瞄准I点,按顺时针 方向测设 90角,由 n 点沿视线方向测设距离 2000m, 定出d点,作出标志,再向前测设3000m,定出c点, 作出标志。( 4)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 90,各边长是否 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测设上述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二、极坐标法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臵。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且待测 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A图 10-8 极坐标法1计算测设数据 如图10-8所示

15、,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其坐标值分别为 A(xA, yA)、 B(xB、 yB), P 点为建筑物 的一个角点,其坐标为P (xp. yp)现根据A、B两 点,用极坐标法测设 P 点,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AB边的坐标方位角aB和AP边的坐标方位角a按坐标反算公式计算。APa A厂 arCtana AP - arctan注意:每条边在计算时,情况,判断该边所属象限。(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A yABA x ABAyAPAxAP应根据Ar和的正负卩-a AB - a AP(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 = . (x 一 x )2 + (y 一 y )2 =、;Ax 2

16、 + Ay 2 APPAP AAPAP例 10-1 已知 xP=370000m, yP=458000m, xA=348758m,yA=433570m,叫b=10348,48,试计 算测设数据p和dap。解a AP = arctanAy458 .000 m - 433 .570 m, “込=arctan= 48。59r 34A x370 000 m 一 348 758 mAP卩=a AB -a AP = 103 4848一 48 59 9 34 = 54 49 914D廿=、(370 000 m 一 348 758 m) 2 + (458 000 m 一 433 570 m)2 = 32.32点

17、位测设方法(1) 在A点安置经纬仪,瞄准B点,按逆时针 方向测设角,定出AP方向。(2) 沿AP方向自A点测设水平距离D,定出APP 点,作出标志。( 3)用同样的方法测设 Q、R、S 点。全部测设 完毕后,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 90 ,各边长是否 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同样,在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 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三、角度交会法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 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1计算测设数据a)图 10-9 角度交会法如图10-9a所示,A、B、C为已知平面控制点, P为待测设点,现根据A、B、C三点,用角度交会法 测设P点,其测设数

18、据计算方法如下:(1)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a、a、a、AB AP BP%和%。(2)计算水平角几、B2和卩3。2点位测设方法(1)在A、B两点同时安置经纬仪,同时测设水 平角久和B2定出两条视线,在两条视线相交处钉下一 个大木桩,并在木桩上依AP、BP绘出方向线及其交 点。(2)在控制点C上安置经纬仪,测设水平角fi3, 同样在木桩上依 CP 绘出方向线。( 3)如果交会没有误差,此方向应通过前两方 向线的交点,否则将形成一个“示误三角形”,如图 10-9b 所示。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示 误三角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P的最终位置。测设片、p2和必时,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一般方 法和

19、精密方法。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 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1计算测设数据如图10-10所示,A、B为已知平面控制点,P为bi待测设点,现根据 A、 B 两点,用距离交会法测设 P 点,其测设数据计算方法如下:根据 A、 B、 P 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 DAP 和 D 。BP2点位测设方法1)将钢尺的零点对准 A 点,以 D 为半径在AP地面上画一圆弧。2)再将钢尺的零点对准 B 点,以 D 为半径BP在地面上再画一圆弧。两圆弧的交点即为 P 点的平面位臵。(3) 用同样的方法,测

20、设出 Q 的平面位臵。(4) 丈量P. 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长度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第三节已知坡度线的测设在道路建设、敷设上下水管道及排水沟等工程 时,常要测设指定的坡度线。已知坡度线的测设是根据设计坡度和坡度端点的设计高程,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将坡度线上各点的设如图10-11所示,A、B为坡度线的两端点,其水 平距离为D,设A点的高程为H,要沿AB方向测设A一条坡度为 i 的坡度线。测设方法如下:AB(1)根据 A 点的高程、坡度 i 和 A、 B 两点间AB的水平距离D,计算出B点的设计高程。=Ha+ iABD2)按测设已知高程的方法,在 B 点处将设计高程H测设于B桩顶上,此时,AB直线即构成坡度B为iAB的坡度线。AB(3)将水准仪安臵在 A 点上,使基座上的一个脚螺旋在 AB 方向线上,其余两个脚螺旋的连线与 AB 方向垂直。量取仪器高度i,用望远镜瞄准B点的水准尺,转动在 AB 方向上的脚螺旋或微倾螺旋,使十 字丝中丝对准B点水准尺上等于仪器高i的读数,此 时,仪器的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4)在 AB 方向线上测设中间点,分别在 1、2、 3处打下木桩,使各木桩上水准尺的读数均为仪器 高i,这样各桩顶的连线就是欲测设的坡度线。如果设计坡度较大,超出水准仪脚螺旋所能调节 的范围,则可用经纬仪测设,其测设方法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