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

上传人:d****2 文档编号:17127735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本工程施工现场拥有较多的机械设备、材料及各种仪器,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防护 和安全保卫工作。建立一套完备的消防保卫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项目经理任消防及保卫负责人,并逐级建立防火责任制,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现场 设保安联防队,负责工地的保卫和消防工作,职责明确,确保施工安全。第一节消防体系及措施坚决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北京市有关消防的管理规定,坚持消防工作“预 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作到专业消防与全员消防相结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落实 到人,确保本工程不发生火灾事故的消防目标,以保证该工程的顺利完成。(1)定期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消防意

2、识。会同有关部门对特种作业 人员进行消防安全考核。(2)编制季、月消防工作计划和安全管理制度。(3)工地建立防火责任制,职责明确。按规定设专职防火干部和专职消防员。(4)按规定建立义务消防队,有专人负责,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和管理办法。(5)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图、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均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6)施工现场根据实际情况总体布置消防设施体系。有条件的地方采用高压给水系统, 其次采用低压给水系统,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7)施工现场须明确划分易燃可燃材料堆放、仓库、废品集中站和生活等区域。(8)施工现场道路须畅通无阻;夜间按规定设照明灯,并加强值班巡逻。(9)重点部位必须建立有关规定,有专人

3、管理,落实责任。按要求设置警告标志,配 置相应的消防器材。(10)酸碱、泡沫、二氧化碳灭火器由专人检查、维修、保养,定期调换药剂,标明换 药时间,确保灭火器效能正常。(11)加强电器管理,避免电器火灾发生。(12)灭火器材的配备 现场内消防水源的进口不少于两处。 室外消防栓应沿消防车道或堆料场内交通道路的边缘设置,消防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 于 50m。 低压给水系统,管道内的压力在消防用水量达到最大时,不低于0.1Mpa ;采用高压给水系统,管道内的压力须保证两支水枪同时布置在最远和最高处的要求,水 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3m,每支水枪的流量不应小于5L/s。 仓库和堆料场内,须分组布置酸碱、泡沫、

4、二氧化碳等灭火器。每组灭火器不少于四 个,每组灭火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30m。 机具间等每25配置一种类合适的灭火器。 临时设施区,每100配备两个10L灭火器,总面积超过1200 的,备有太平桶、积水桶、黄沙池等器材设施。第一节保卫体系及措施加强职工思想教育,提高职工自保能力,建立工地治安联防队,积极配合当地公安部门, 作好工地治安和保卫工作,积极维护好安定的社会环境。(1)建立严格的施工现场保卫制度,配备足够训练有素的专职保卫人员。(2)制定并实施严格的现场出入管理制度,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3)落实治安保卫责任制,项目经理对治安保卫负全面责任,并与专职保卫人员、门 卫人员签订治安保卫责任

5、书,责任明确,落实到人。(4)执行治安保卫教育制度,所有施工人员登记造册,对进场施工人员进行治安保卫 教育,提高自我保护和维护治安的能力。(5)所有施工人员办理进出现场的出入证,出入证的格式、印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 出入证标明工程名称、证号、性别、姓名、职务、所属单位及持有人照片等,出入证加盖印 章并塑封,防止伪造。出入证每人两张。(6)门卫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作好交接班和值班记录;本工程施工人员及车辆进 出现场凭出入证,外部人员及车辆进入现场必须经过保卫负责人批准,并严格按要求登记。(7)进出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经过严格检查,出场设备、材料必须经过现场负责人批 准。(8)施工人员外出执行请销

6、假制度,说明外出地点和原因、外出时间,经领导同意后 外出,外出人员要按期返回,返回后销假。(9) 建立并执行治安保卫奖罚制度,对预防治安事件发生或有突出表现的人员进行奖 励,对造成治安事件的人员进行处罚,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维护治安的积极性。(10) 加强施工人员的日常管理,避免酗酒闹事、打架斗殴事件的发生。(11) 专职保卫人员定期对驻地、施工场地及周围情况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切实作好治安保卫工作。(12) 保卫部门加强与附近派出所联系,定期汇报现场治安情况,以求得指导和支持, 严格按照有关管理部门关于治安保卫要求对施工驻地、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进行管理。第一节健康体系及措施14.3.

7、1 健康体系编制依据(1) 国家经贸委2001 年第 30 号公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2)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3)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4) GB672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5) 0HSAS18001: 199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14.3.2 职业安全健康目标(1) 杜绝死亡事故、重伤和职业病的发生;(2) 杜绝火灾、爆炸和重大机械事故的发生;(3) 轻伤事故发生率控制在千分之三以内;(4) 创建文明安全工地。14.3.3 健康体系组织机构按照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与安全保证

8、体系要求,组建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 工程师、劳动保护、医务人员为副组长,全员参加的本标段健康保护体系,确保全体施工人 员的施工安全和身体健康,组织机构见附图【14.3.3-1 健康体系组织机构图】。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职工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 才能使职工有充足的体力参加工作,也会减少单位的医疗开支。因此,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保证职工的心理健康,这样就会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也体现了单位“以人为本”的企业原则。14.3.4 职能分配 为贯彻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 案,并依此进行职责分工和资源配置,落实各项管理

9、措施。14.3.5 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北京市政府有关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有关规 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岗后和施工过程中定期检查,建立健康档案,随时掌握每个人的 健康状况。(2)按照劳动保护的有关要求,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劳动条件、劳动强度,为施 工人员配备劳动保护用品,并由劳动保护人员检查施工中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3)劳动保护人员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选定、对施工机械状况的使用情况进行检 查,对不符合劳保和健康要求的作业有权停止施工。(4)医务人员在施工现场准备一定数量的药品和医疗器械,并与附近条件较好的医院 签订接诊协议,保证施工人员能及时就诊。(5)加强施工人员

10、住宿条件管理,配备必要的娱乐设施,生活区种植花草,保持清洁, 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人员的休息效果。(6)加强高空作业及特殊工种施工人员的健康和职业病检查,对有高血压、心脏病、 恐高症等疾病人员,不安排其从事不适应的工作。所有特殊工种施工人员严格进行岗前培训, 持证上岗。(7)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严格限制对身体、对环境有危害的材料进场,避免误用对 人员身体造成伤害。根据作业环境,提供充分的劳动保护用品,保证作业环境达到健康要求。(8)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按照营养学的要求,为职工准备花样多、品种全、营养丰富 的饭菜,保证职工体能消耗得到及时补充。(9)坚决杜绝使用童工,积极保证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11、。(10)无特殊原因不得延长职工的工作时间,保证职工的正常休息和休假日。14.3.6 专项管理措施施工尘埃控制 为降低粉尘浓度,采用湿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施工场地及道路按规定硬化,适时洒水,减轻扬尘污染。 土、石、砂、水泥等材料运输和堆放进行严密遮盖减少尘埃污染。施工噪音控制 对空压机进行封闭,内墙使用吸音材料。 电动葫芦设置隔音罩等消音设施。 在噪音大的设备处设立隔音墙。体检制度 组织员工进行全面体检,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对患有职业病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积 极治疗和妥善处置。劳保用品发放使用 按时发放劳保用品,指导职工正确使用。经常检查作业工人劳动保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如注浆、喷涂防水隔层

12、、振捣、混凝土操作者,要穿胶鞋、戴胶皮手套和特殊口罩。喷射混 凝土的操作人员作业时,必须戴防尘口罩、防尘帽等防护用具。施工场地和生活区卫生环境 建立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名单上墙,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 保持现场无臭味。 保持宿舍清洁、干爽、整洁有序,桌床、衣柜尺寸统一。 工地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须有健康证,食堂生、熟食操作须分开,熟 食须设置防蝇罩,禁止将非食用塑料袋用作食品容器。 施工作业面保证良好的通风,设置茶水桶。 在现场设置医务室,随时为职工提供医疗服务。 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施工面的废料必领做到随做随清,集中袋装,及时清运,并 倒往有关单位指定的地点。 聘请专业的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现场和工程进行防疫和卫生专业检查和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