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基础会计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127706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267 大小:994.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基础会计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67页
最新基础会计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67页
最新基础会计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67页
资源描述:

《最新基础会计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基础会计学(26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 本章学习目的 1、了解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2、了解会计的概念的相关内容 3、掌握会计的目标、对象和要素 4、掌握会计法规的相关内容 5、掌握会计的核算方法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起源于生产实践,它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活动,是为管理好生产而起作用的。一、我国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 1、原始社会末期-会计萌芽 2、西周-出现“会计”一词 3、春秋战国末期-“入”和“出”作记账符号 -“籍书”和“簿书”4、唐宋时期-“四柱清册”5、明末清初-“龙门账”6、清末-引进“西式簿记”7、新中国成立后-迅速发展 -国际趋同 二、西方会计产生和发展概况 1、

2、15世纪-近代会计产生,算数、几何与比例概要 2、18世纪到19世纪-出现成本计算 -外部审计 -独立的执业会计师 3、20世纪初-出现“公认会计原则”4、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管理会计及其他新领域 三、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依据 1、会计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 2、会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3、会计的功能随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扩展 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客观要求而产生和发展的。生产越发展,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就越重要。第二节 会计的涵义及特点 一、会计的涵义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和程序,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

3、统地核算与监督,目的是提供经济信息和提高经济效益,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连续、系统、综合、全面的记录和计算 3、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相结合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及作用 一、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 2、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会计职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提高重新分化组合 二、会计的作用 1、加强经济核算,及时、正确地提供经济信息。2、反映和监督企业对国家有关方

4、针、政策、法令、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维护国家财经纪律。3、考核、分析预算和财务计划的执行情况,积极参与拟订经济计划。4、加强经济核算、完善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第四节 会计的对象和要素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会计的一般对象: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主要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资金投入资金分配与退出资金循环和周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工业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图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购进过程销售过程资金投入资金分配与退出资金循环与周转商品流通企业资金循环与周转图 二、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上为了便于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

5、、计量、记录和报告,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概念将会计对象加以分类。这种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做的最基本的分类,通常称之为会计要素,即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计的六大要素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一)静态要素 1、资产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1)资产的特征 资产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资产的确认条件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3)资产的分类 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

6、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2、负债 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1)负债的特征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2)负债的确认条件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3)负债的分类 按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通常情况下,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其他暂收以及应付款项等。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

7、券等。3、所有者权益 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1)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企业清算时,只有在清偿所有的负债后,所有者权益才返还给所有者;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用来核算它们的账户的名称分别为实收资本(股本)、资本

8、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三要素之间存在下列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动态要素 1、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1)收入的确认条件 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2)收入的分类 一般工业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2、费用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1)费用的确认条件 费用

9、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2)费用的分类 一般性工业企业的费用主要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1)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2)利润的组成 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主要包括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三者

10、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第五节 会计的目标与方法 一、会计的目标 包括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基本目标: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基本目标一致,即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二)具体目标:集中地表现为会计工作在提供信息资料方面所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1、向谁提供信息:概括起来,主要局限于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群体(包括企业本身),具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2、为何提供信息:目的是为了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3、提供什么信息:主要包括盈利能力、资产结构、变现能力、负债水平和分配关系等方面的信息。4

11、、以何种方式提供信息:财务会计报告的形式,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等。二、会计的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分析的方法和会计检查的方法。(一)会计核算方法 就是在记账、算账、报账时应采用的方法。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一)设置帐户(二)复式记账(三)填制和审核凭证(四)登记账簿(五)成本计算(六)财产清查(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交易或事项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设置账户和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二)会

12、计分析的方法 是在详细占有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对会计要素中的各项指标进一步计算、分析和比较。(三)会计检查方法 是指由会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和有关制度法规,对会计核算的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进行检查。第六节 会计法规体系 一、我国现行的会计规范体系 根据立法法规定,我国的法规体系通常由四个部分构成,一是法律;二是行政法规;三是部门规章;四是规范性文件。1.会计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目前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2.会计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主要包括2000年6月21日颁布,自2001年1月1日执行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1990年12月31日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3.会计部门规章由财政部部长

13、以部长令形式签发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属于这一层次。4.规范性文件以财政部文件形式印发。我国企业会计具体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属于规范性文件,分别于2006年2月15日和2006年10月30日以财政部文件形式印发。二、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一)基本准则的作用 基本准则在会计准则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统驭具体准则的制定。二是为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具体准则尚未规范的新问题提供会计处理依据。(二)基本准则规范的主要内容 1.财务报告目标 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报告

14、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2.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基本准则规定,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在这一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的因素,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

15、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通过按期编报财务报告,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4)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计量,反映会计主体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个假设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一切会计事项均能用货币计量,即货币可作为计量的共同尺度;二是假定货币币值是稳定不变的。3.会计基础 (1)权责发生制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既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例:某企业3月份销售产品一批,售价共500

16、00元,双方约定5月份付款;另外该企业3月份支付水电费20000元,其中本月15000元,上月5000元。请问:该企业3月份收入和费用各多少?答案:收入:50000 费用:15000 (2)收付实现制基础 它是以收到或支付货币资金的时间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目前我国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企业会计统一要求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4.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1)可靠性。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

17、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2)相关性。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者预测。(3)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4)可比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一是对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在附注中说明。二是对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

18、也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使不同企业按照一致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要求提供会计信息。(5)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6)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如果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7)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也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8)及时性。及时性

19、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从而可以把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及时使用和决策。5.会计要素及其确认原则 基本准则对各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修改和完善,突出了经济利益的核心特征,建立起了会计要素确认体系,规定会计要素在确认时,均应满足相应条件,即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者流出企业;该经济利益流入或者流出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6.会计要素的计量 基本准则规范了会计要素的计量原则,规定会计要素在计量时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1)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又称实际成本或原始

20、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又称现行成本或现时投入成本,是指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3)可变现净值。可变现净值是指预计资产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现金流入扣除为取得该现金流入而支付的现金流出后的净额。(4)现值。现值是指资产或负债形成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价值。(5)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7.财务报告的基本规范 基本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其中,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

21、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考虑到小企业规模较小,外部信息需求相对较低,基本准则规定小企业编制的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基本准则突出了附注的作用。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分类核算的项目。二、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一)(一)必须结合会计对象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对象的内容。(二)(二)会计科目的设置既要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三)会计科目应按会计准则的规定统一编号,以便编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电算化。(四)会计科目名称力求简明扼要,内容确切。三、会计科目的分类(一

22、)按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损益类、成本类 1、2、负债资产流动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库存商品原材料等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资产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应付利息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资产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3、4、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5、共同类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工具 6、(二)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明细科目又

23、可分为: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 例: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紫檀花梨木水曲柳高密度板辅助材料油漆水胶钉子第二节 会计账户 一、会计账户的概念(一)概念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结构,用来全面、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或事项,反映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情况和结果的一种工具。(二)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名称相同 2、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 3、会计科目是设置会计账户的依据 4、会计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区别:1、会计科目只有名称,没有结构;会计账户既有名称,又有结构 2、会计科目一般由会计制度统一规定;会计账户除统一规定外,其结构可

24、根据单位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二、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上述帐户结构,教学上用简化了的“丁”字形或“T”形帐户表示:年月 日凭证号数 摘 要 借 方 贷 方 借或贷 余 额会计科目(账户名称)借方 会计科目(帐户名称)贷方期初余额 *发生额(减少数)*发生额(增加数)*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增加合计)(减少合计)期末余额 *资产类和成本、费用类帐户 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借方 会计科目(帐户名称)贷方发生额(减少数)*期初余额 *发生额(增加数)*本期发生额(减少合计)

25、*本期发生额(增加合计)*期末余额 *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类帐户 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费用类帐户借方记增加,贷方记减少,资产类帐户余额一般出现在借方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和收入类帐户借方记减少,贷方记增加,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帐户余额一般出现在贷方 三、三、会计账户的分类 (一)(一)会计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等六大类账户。(二)(二)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分类 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盘存账户、结算账户、资产负债共同账户

26、、资本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损益增加账户、损益减少账户、财务成果账户、调整账户和计价对比账户等。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甲公司 应收账款乙公司 应收账款丙公司200054008000 30002000540050002000 30005400800012400第三章 复式记账原理第一节 复式记账及其原理 一、复式记账的概念 所谓记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原理,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将所发生的经济业务登记到账户中去的一种手段。会计实务中采用的记账方法有两种,即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单方面登记的方法。复式记账法,就是对于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

27、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二、会计恒等式的性质与复式记账原理 (一)静态会计恒等式 资产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二)动态会计恒等式 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三)会计恒等式关系分析 1、向供货单位购入原材料50 000元,货款暂欠 原材料(资产+50000)=应付账款(负债+50000)+所有者权益 2、以银行存款归还短期借款200 000元 银行存款(资产-200000)=短期借款(负债-200000)+所有者权益 3、按原价出售固定资产20 000元,账款暂欠 应收账款(资产+200

28、00)固定资产(资产-20000)=负债+所有者权益 4、向甲单位借入应付账款30 000元,偿付应付乙单位的应付票据30 000元资产=应付账款(负债+30000)应付票据(负债-30000)+所有者权益 5、公司将盈余公积10 000元转为实收资本资产=负债+盈余公积(所有者权益-10000)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10000)6、投资人投入银行存款50 000元银行存款(资产+50000)=负债+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50000)7、投资人收回投资银行存款20 000元银行存款(资产-20000)=负债+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20000)8、公司准备向投资者分红利3 000元资产=应付股利

29、(负债+3000)+利润分配(所有者权益-3000)9、某企业将本公司所欠货款100 000元转做对本公司的投资资产=应付账款(负债-100000)+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100000)归结起来,有四大类,九小类:1、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增加 2、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双方同时等额减少 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 1、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3、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4、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5、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6、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

30、减少 7、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8、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9、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最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仍旧成立 (四)会计恒等式与复式记账原理 各类型的经济业务,或者引起等式两边同增或同减相同数额,或是引起等式一边一增一减相同数额,也就是说,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然在会计恒等式中导致双重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带来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但它们增减变动的结果永远不会破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这是会计恒等式最重要的性质,也是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因为复式记账法就是把这种客观存在的资金增减变动的必然现象,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

31、户记录下来,然后再用这种恒等关系检查记录的结果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 借贷记账法是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在账户中记录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二、特点 (一)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二)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三)记账结果自动平衡 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期初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四)账户不进行固定分类 三、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 (一)账户的对应关系及对应账户 因经济业务发生

32、,按借贷记账法在有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借记和贷记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二)编制会计分录 1、概念 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会计事项)指出应登记的帐户和记账方向与金额的一种记录。2、种类 可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只涉及两个账户,由一个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个账户的贷方相对应而成。复合会计分录涉及两个以上的账户,由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外几个账户的贷方或者一个账户的贷方与另外几个账户的借方相对应构成。例:某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材料一批,价值20 000元 借:原材料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某企业购买材料一批,价值20 000

33、元,其中15 000元已付清,5 000元暂欠 借:原材料 20 000 贷:银行存款 15 000 应付账款 5 000 举例(借贷记账法下账务处理的一般程序)1、编制会计分录 某企业6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A、上级主管部门投入资本金20 000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实收资本 20 000 B、企业以银行存款10 000元偿还银行短期借款 借:短期借款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C、企业以应付票据1 000元,偿还应付账款 借:应付账款 1 000 贷:应付票据 1 000 D、企业开出5 000元转帐支票一张,购买原材料 借:原材料 5 000 贷;

34、银行存款 5 000 2、过帐 记账凭证 账户 3、编制试算平衡表过帐 某企业2008年5月31日总帐各帐户余额单位:元资产类科目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 库存现金 500银行存款 20 000应收账款 1 500 原材料 71 000固定资产 70 000短期借款 33 000应付账款 10 000实收资本 120 000 总计 163 000 总计 163 000库 存 现 金期初余额 500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500银 行 存 款期初余额 20 000 (2)10 000 (1)20 000 (4)5 000本期发生额 20 000 本期发生额 15 000期末余额 25

35、000应 收 账 款期初余额 1 500 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1 500 原 材 料期初余额 71 000(4)5 000本期发生额 5 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76 000固 定 资 产期初余额 70 000本期发生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70 000短 期 借 款(2)10 000 期初余额 33 000本期发生额 10 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23 000应 付 票 据(3)1 000本期发生额 1 000期末余额 1 000本期发生额 应 付 账 款(3)1 000 期初余额 10 000本期发生额 1 000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 9 000实 收 资 本

36、期末余额 120 000(1)20 000本期发生额 20 000期末余额 140 000本期发生额 某企业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 2000年6月30日 单位:元 会计科目期初余额 本期发生额 期末余额借 方 贷 方 借 方 贷 方 借 方 贷 方库存现金 500 500 银行存款 20 000 20 000 15 000 25 000 应收账款 1 500 1 500 原材料 71 000 5 000 76 000 固定资产 70 000 70 000 短期借款 33 000 10 000 23 000应付票据 1 000 1 000应付账款 10 000 1 000 9 000实收资本 120

37、 000 20 000 14 000合计 163 000 163 000 36 000 36 000 173 000 173 000第三节 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其平行登记 一、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是按照会计要素的类别,根据总分类科目来设置,提供各种总括分类的核算资料的账户。它的特点是提供的核算资料比较总括,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依据。明细分类账户,简称明细分类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提供各种具体详细的分类核算资料的账户。它是根据某一总分类账户的核算内容,按照实际需要所作的更加详细的分类和补充说明。在会计核算中,并非所有的总分类账户都需要开设明细分类账户,但大多数的总分类

38、账户需要开设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核算内容是相同的,只是提供的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总分类账户提供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资料,明细分类账户则提供总分类账户的具体资料,它对总分类账户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所以一般称总分类账户为统驭账户、控制账户,称明细分类账户为辅助账户、被统驭账户或被控制账户。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平行登记 所谓平行登记,是指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一方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总括的登记,另一方面还要在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详细具体的登记。(一)同时期登记。(二)同方向登记。(三)同金额登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所产生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

39、表示如下: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初)余额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初)余额合计第四章 工业企业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第一节 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 一、主要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和内容(一)主要经营过程核算的意义(二)主要生产经营过程核算的内容 二、成本计算的意义和内容(一)成本计算的意义 成本计算是对应计入一定对象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1.成本计算是真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基础 2.成本计算是确定耗费补偿尺度的重要方法 3.成本计算的结果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二)成本计算的内容 1、

40、收集、整理成本计算资料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3、确定成本计算期 4、确定成本项目 产品成本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项目 5、归集和分配各种费用 有些生产费用发生只同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有关,应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这些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称为直接费用。有些费用发生同几个成本计算的对象有关,就要按一定的标准在几个成本计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这些须经过分配才能计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称为间接费用。6、设置和登记有关账户 7、编制成本计算表第二节 资金筹集的核算 一、筹集资金核算所需要设置的主要帐户(一)“实收资本”或“股本”帐户(1)实际收到投资人投入的资本(2)

41、盈余公积、资本公积转增的资本实收资本的减少所有者或股东拥有的资本总额(二)“短期借款”帐户(三)“长期借款”帐户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归还的各种短期借款尚未归还的各种短期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借款归还的各种长期借款尚未归还的各种长期借款(四)“财务费用”帐户(五)资本公积企业为筹集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手续费等)主要起转帐作用 资本公积的增加数资本公积的减少数资本公积的结余数(六)“应付债券”账户应付债券的增加应付债券的减少尚未偿还的债券账面价值 例:1、收到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股款200 000元,

42、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2、某单位投入企业全新运输汽车一辆,经投资各方确认价值为250 000元 借:固定资产 250 000 贷:实收资本 250 000 3、某单位接受某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210 000元,资本金已存入银行。该单位的注册资本为2 000 000元,该投资者应享有的份额为10%借:银行存款 210 000 贷:实收资本某投资者 200 000 资本公积 10 000 4、由于季节性储备材料需要,企业临时向银行借入50 000元,存入银行,期限6个月,年利率6%,利息每季度支付一次 借款时 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短期借款

43、50 000 1月末 借:财务费用 250 贷:应付利息 250 2月末 借:财务费用 250 贷:应付利息 250 3月末 借:财务费用 250 应付利息 500 贷:银行存款 750 4月末 借:财务费用 250 贷:应付利息 250 5月末 借:财务费用 250 贷:应付利息 250 6月末 借:财务费用 250 应付利息 500 短期借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750 5、因购置生产设备需要向银行借入35 100元,借款期为2年 借:银行存款 35 100 贷:长期借款 35 100 借:固定资产 35 100 贷:银行存款 35 100 6、为生产经营按面值发行企业债券2

44、 000张。每张面值为100元,票面利率为6%,期限为2年,到期还本付息 借:银行存款 2 000 000 贷:应付债券面值 2 000 000 第三节 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帐户(一)“在途物资”帐户购入材料物资的买价和采购费用月末结转入库的原材料实际采购成本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二)“原材料”帐户(三)“应付账款”帐户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材料发出、减少的数额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企业因采购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实际归还的款项尚欠供应单位的款项(四)“应付票据”帐户(五)“应交税费”帐户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数额到期归

45、还的商业汇票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企业应上缴的各种税金企业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企业尚未缴纳的各种税金“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帐户企业购进货物实际已支付的进项税额企业销售货物应交纳的销项税额企业应上缴的增值税(企业多上缴的增值税)例:1、向外地某单位购入甲材料4 000千克,每千克8元;乙材料2 000千克,每千克4元;共计40 000元,进项增值税税率17%,计6 8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商业汇票付讫 借:在途物资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800 贷:应付票据 46 800 2、向本地某单位购入丙材料5 000千克,每千克10元,计50 000元,进项增值税税率17

46、%计8 5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在途物资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 500 贷:银行存款 58 500 3、以银行存款支付甲、乙、丙三种材料运输费用1 760元,以现金支付装卸费440元 借:在途物资 2 200 贷:银行存款 1 760 现金 440 4、商业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归还外地某工厂材料款46 800元 借:应付票据 46 800 贷:银行存款 46 800 5、月末结转三种材料实际采购总成本92 200元 借:原材料 92 200 贷:在途物资 92 200 二、物资采购成本计算(一)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 1、买价 2、运杂费(运输费

47、、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3、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4、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挑选整理中发生的工资支出和必要的损耗,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5、购入物资负担的税金和其他费用(二)分摊共同运杂费(按重量)每千克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为:2200/(4000+2000+5000)=0.20 甲种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0.20 4000=800(元)乙种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0.20 *2000=400(元)丙种材料应分摊的运杂费:0.20 *5000=1000(元)(三)登记三种材料的在途物资明细帐“在途物资”明细分类账物资名称或类别:甲种材料 年月日凭证 摘 要号码借 方 金 额买 价 采购费用

48、 合 计贷方金额 结余金额1购入4 000千克8.00 32000 32000 320003分摊运杂费 800 800 32800 结转实际采购成本 32800 发生额和余额 32000 800 32800 32800 *“在途物资”明细帐物资名称或类别:乙种材料 年 月 日凭证 摘 要号码借方金额买 价 采购费用 合 计贷方金额 结余金额1购入2 000千克 4.00 8000 8000 80003分摊运杂费 400 400 8400 结转实际采购成本 8400 发生额和余额 8000 400 8400 8400 “在途物资”明细帐物资名称或类别:丙种材料年月 日凭证号码摘 要借 方 金 额

49、买 价 采购费用 合 计贷方金额 结余金额1购入5 000千克 10.00 50 000 50 000 50 000 分摊运杂费 1 000 1 000 51 000 结转实际采购成本 51 000 发生额和余额 50 000 1 000 51 000 51 000 (四)编制在途物资成本计算表在途物资成本计算表编制单位:*工厂 *年*月 单位:元成本项目甲种材料 乙种材料 丙种材料 总成本 单位 总成本 单位 总成本 单位(4 000千克)成本 (2 000千克)成本 (5 000千克)成本1、买价 32 000 8.00 8000 4.00 50 000 10.002、采购费用 800 0

50、.20 400 0.20 1 000 0.20物资采购成本 32 800 8.20 8 400 4.20 51 000 10.20第四节 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生产过程核算需要设置的帐户生 产 成 本月份内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 应结转的完工产品的实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生产过程中尚未完工的在产品实际生产成本制 造 费 用月份内发生的各种间接 分配结转的制造费用(间接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 企业为筹集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利息支出、汇兑损失、手续费等)月末一次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 财务费用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数和福利费的提取数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数和福利费应

51、付未付的工资和福利费数累 计 折 旧折旧的计提增加数减少的固定资产已提折旧数现有固定资产已提折旧的累计数 二、生产过程中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例:1、从仓库领用甲、乙、丙材料各一批价值55 000元,用以生产A、B两种产品和其他一般耗用。借:生产成本 49 600 制造费用 5 000 管理费用 400 贷:原材料 55 000库 存 商 品已经完工验收入库的各种 已经出售的各种产品的实际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库存产成品的实际成本材料领用情况表项 目甲材料 乙材料 丙材料 合计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 数量 金额(千克)(元)(千克)(元)(千克)(元)(千克)(元)制造A产品耗

52、用 1 000 8 000 600 2 400 2 000 20 000 30 400制造B产品耗用 1 000 8 000 300 1 200 1 000 10 000 19 200小 计 2 000 16 000 900 3 600 3 000 30 000 49 600车间一般耗用 500 4 000 100 1 000 5 000管理部门耗用 100 400 400合 计 2 500 20 000 1 000 4 000 3 100 31 000 55 000 2、结算本月份应付职工工资24 000元,其中:制造A产品工人工资14 000元,制造B产品工人工资6 000元,车间管理人员

53、工资1 600元,厂部管理人员工资2 400元 借:生产成本 20 000 制造费用 1 600 管理费用 2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 000 3、从银行提取现金24 000元,准备发放工资 借:现金 24 000 贷:银行存款 24 000 4、以现金24 000元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24 000 贷:现金 24 000 5、按职工工资总额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 20 000*14%=2 800 制造费用 1 600*14%=224 管理费用 2 400*14%=336 贷:应付职工薪酬 24 000*14%=3 360 6、以银行存款支付行政管理部门办公费、水电费

54、1 600元 借:管理费用 1 600 贷:银行存款 1 600 7、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计提本月固定资产折旧12 600元,其中车间固定资产折旧8 000元,行政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折旧4 600元 借:制造费用 8 000 管理费用 4 600 贷:累计折旧 12 600 12、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14 824元转入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 14 824 贷:制造费用 14 824 13、本月A产品100台全部制造完工,并已验收入库,按其实际生产成本56 736.8元转帐 借:库存商品 56 736.8 贷:生产成本 56 736.8 三、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一)产品制造成本计算应归入的成

55、本项目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制造费用(二)分配间接生产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每元工资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14824/(14000+6000)=0.7412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14 000*0.7412=10 376.8(元)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6 000*0.7412=4 447.2(元)(三)登记A、B产品生产明细分类帐户“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产品品种或类别:A产品 年月 日凭证 摘 要号码借方(成本项目)直接 直接 制造 合 计材料 人工 费用贷 方借或 余 额贷6生产耗用材料 30 400 30 400 借 30 4007分配工资及福利费 15 960 15 960

56、 借 46 36017分配制造费用 10 376 8 10 376.8 借 56 736.818结转完工产品生产 成本 56 736.8 平 本期发生额和余额 30 400 15 960 10 376.8 56 736.8 平 (四)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产品品种或类别:B产品 年月 日凭证 摘 要号码借方(成本项目)直接 直接 制造 合 计材料 人工 费用贷方 借或 余 额贷6生产耗用材料 19 200 19 200 借 19 2007分配工资及福利费 6 840 6 840 借 26 04017分配制造费用 4 447.2 4 447.2 借 30 487.2 本期发

57、生额和余额 19 200 6 840 4 47.2430 487.2 借 30 487.2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单位:元成本项目直接材料 30 400 304.00直接人工 15 960 159.60制造费用 10 376.8 103.768A 产 品总成本(100台)单位成本产品生产成本 56 736.8 567.368第五节 销售过程及利润和利润分配核算 一、销售过程需要设置的主要帐户主 营 业 务 收 入销售产品、提供劳务等已取得的收入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主 营 业 务 成 本已销售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销 售 费 用月内发生的各种销售费用期末转入

58、“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营业税金及附加按规定税率计算应负担的各种税金及附加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应 收 帐 款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债权收回的销货款期末尚未收回的销货款应 收 票 据 企业因销售商品等而收到的 到期收回票款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 二、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例:1、向本市某工厂出售A产品100台,每台售价921元,计92 100元,产品已经发出,货款尚未收到。该项产品应交纳消费税,税率10%,并应交纳增值税17%借:应收帐款 107 757 贷:主营业务收入 92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 657 2、计算已销A产品应交纳的消费税

59、,按销售收入的10%计,税金为9 21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9 21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9 210 3、以银行存款支付A产品包装费用148元 借:销售费用 148 贷:银行存款 148 4、结转已销A产品100台实际生产成本53 552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53 552 贷:库存商品 53 552 5、以现金支付销售部门业务费300元 借:销售费用 300 贷:现金 300 二、利润和利润分配的核算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

60、本 利润和利润分配核算需要设置的主要帐户其 他 业 务 收 入本期各项其他业务收入的发生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其 他 业 务 成 本本期各项其他业务支出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发生数 的数额管 理 费 用本期发生的各项管理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费用 的数额 营 业 外 收 入企业发生的各项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入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 营 业 外 支 出企业发生的各项与生产 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支出 数额 投 资 收 益企业对外投资发生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发生的收益(企业对外投资发生的净损失)企业对外投资发生的净收益 应 付 股 利应付给投资者

61、的利润数实际支付的利润数尚未支付的利润数所 得 税 费 用 本期按规定应从损益中 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 扣除的所得税 盈 余 公 积盈余公积的提取数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用掉的盈余公积盈余公积的结存数本 年 利 润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营业外支出(亏损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利 润 分 配净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股利未分配利润 例:1、出售材料一批,价值3 500元,应交销项增值税税率17%,计595元,款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4 095 贷:其他业务收入 3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62、销项税额)595 2、结转出售材料的实际成本3 00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 3 000 贷:原材料 3 000 3、以现金支付自办职工子弟学校经费450元 借:营业外支出 450 贷:现金 450 4、没收逾期未退的包装物的押金150元 借;其他应付款 15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28.21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1.79 收取押金时 借:现金(银行存款)150 贷:其他应付款 150 150 /(1+17%)=128.21(元)4、计算并结转本期利润总额 借:主营业务收入 92 100 其他业务收入 3 628.21 贷:本年利润 95 728.21 借:本年利润 78 760 贷

63、:主营业务成本 53 552 营业税金及附加 9 210 其他业务成本 3 000 销售费用 448 管理费用 11 500 财务费用 600 营业外支出 450 5、按利润总额16 968.21元计算和结转应交所得税(所得税率为33%)借:所得税费用 5 599.51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 599.216、将“所得税”帐户余额结转“本年利润”帐户 借:本年利润 5 599.51 贷:所得税费用 5 599.217、期末,将税后净利润11 368.70元(16 968.21-5 599.51)转入利润分配 借:本年利润 11 368.70 贷:利润分配 11 368.708、按税后净利润

64、11 368.70元的10%提取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 1 136.87 贷:盈余公积 1 136.87 9、期末,企业应计算支付给投资者利润4 000元 借:利润分配 4 000 贷;应付股利 4 000本年利润53 552 92 100 9 210 3 500 3 000 128.21 44811 500 600 450 5 599.51 16 968.21 11 368.70利润分配11 368.70 1 136.874 0006 231.83第六节 资金调整和退出核算 一、归还借款 二、固定资产出售固定资产清理固定资产净值以及在 收回出售固定资产的价款、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 残料价值和变

65、价收入等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 加:企业出售汽车一辆,原价100 000元,已提折旧20 000元,售价70 000元,价款已收到。借:固定资产清理 80 000 累计折旧 20 000 贷:固定资产 100 000 借:银行存款 7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70 000 借:营业外支出 1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 00080 000 70 00010 000固定资产清理营业外支出10 000 加:企业出售房屋一栋,原价200 000元,已提折旧120 000元,售价100 000元,价款已收到。借:固定资产清理 80 000 累计折旧 120 000

66、贷:固定资产 200 000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2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20 000固定资产清理80 000 100 000 20 000营业外收入20 000 例:1、经上级批准,出售机器一台,计价30 000元,原值40 000元已提折旧10 000元,价款已收到 借:固定资产清理 30 000 累计折旧 10 000 贷:固定资产 40 000 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000 三、福利费支出 4、以现金购入医药用品600元,支付职工困难补助费400元 借:应付职工薪酬 1 000 贷:现金 1 000 四、上交税金 5、应交税金帐户应上交的消费税9 210元以银行存款付讫。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9 210 贷;银行存款 9 210第四章 商品流通企业主要经营业务得核算第一节 主要经营过程和需要设置的主要帐户一、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过程二、核算需要设置的主要帐户1、“物资采购”帐户物 资 采 购核算商品的采购成本 验收入库商品的采购成本在途商品的采购成本 二、“库存商品”帐户 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