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微距摄影附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125814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4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形形色色的微距摄影附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形形色色的微距摄影附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形形色色的微距摄影附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形形色色的微距摄影附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形色色的微距摄影附件(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形形色色的微距摄影附件微距摄影的魅力在于,除了可以使用专业的微距摄影镜头外,还可以通过附加各种微距摄影附件,形成一个完整的微距摄影体系,获得更大的微距放大倍率、更高的拍摄自由度和更多发挥创意的玩法,令微距摄影充满了探索的魅力和无穷的乐趣。这些附件主要包括:近摄皮腔、近摄镜片、近摄接圈、镜头反接环、增距镜、微距闪光灯等,下面我们就来探个究竟。 一、 近摄皮腔 近摄皮腔就是一段可以拉长或缩短的不透光的空腔,两端有卡口,一端接机身的镜头卡口,另一端接镜头或其他微距附件,包括再接一段近摄皮腔。它的作用是延伸机身和镜头之间的距离,也就是增加像距,因此可以获得更高的微距放大倍率,而且其放大倍率是连续可调的

2、,这是其他任何附件都不能做到的。但使用近摄皮腔时,会有比较明显的场曲现象和桶形畸变,不适合用来翻拍平面物体,同时镜头的AF功能将失效,而且近摄皮腔的价格不菲,不过其适用性、灵活性以及连续可调的惊人的放大倍率都是微距镜头望尘莫及的。 1Nikon的近摄皮腔 Nikon的近摄皮腔实际上是一套由多个配套使用的相关部件所组成的硬件体系,其应用方式参考下图: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伸缩对焦皮腔PB-6,它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其它的配件组合使用。应用PB-6时,先将照相机镜头取下,将近摄皮腔接至机身,再将镜头拧在皮腔上的卡口处,通过扭动PB-6的旋钮,就可以随意使镜头延伸,其延伸范围为连续可调的48208m

3、m,也就是说,当使用50mm镜头时,其放大倍率可在0.964.16:1之间浮动;如果使用28mm镜头,则放大倍率可以高达1.717.43:1。PB-6可以配套使用的附件包括延伸皮腔PB-6E、幻灯片翻拍接腔PS-6、微距翻拍架PB-6M、伸缩腔分隔片PB-6D、双接口快门线AR-7/AR-10等。 2Canon的近摄皮腔及配套镜头 佳能的近摄皮腔叫做自动皮腔器(Auto Bellows),运用自动皮腔器连接FD Macro20mm f/3.5和FD Macro 35mmf/2.8这两只专用微距镜头,可以获得更大的连续可调的微距放大倍率,是专业微距摄影的得力由于佳能的自动皮腔器是早期产品,采用F

4、D卡口,所以要在EOS相机上使用,必须使用F D - E O S微距镜头安装转换器,其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佳能自动皮腔器专用的两只微距镜头FD Macro20mm f/3.5和FD Macro 35mm f/2.8非常特别,它们是专门为自动皮腔器设计的,无调焦机构,也不能单独使用。 佳能公司还为自动皮腔器设计生产了一系列有用的附件,主要有重拍架、卷片架、复像器、幻灯片复制附加环、微距架、对焦轨、显微照相附件、手提架等。 3Minolta的近摄皮腔及配套镜头 美能达公司先后生产了多款皮腔器(Bellows)、自动皮腔器(Auto Bellows)及其适配镜头,美能达皮腔器由于没有光圈拨杆,不能实

5、现自动光圈,必须手动控制,给测光和实际使用带来不便,而美能达自动皮腔器则改进设置了较长的光圈拨杆,可以实现自动光圈控制,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美能达近摄皮腔设计精密,使用灵活,有的甚至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镜头的移轴控制,不过由于都是采用M C / M D 卡口,只能适配美能达的手动调焦相机,在推出采用A 型卡口的AF相机后,就陆续停产了。 美能达公司为其近摄皮腔生产了一系列配套专用镜头,这些镜头结构简单,没有调焦机构,对焦、透视控制等都在近摄皮腔上进行调控,而且有显微镜头(Micro)和微距镜头(Macro)之分,其区别就在于显微镜头比微距镜头能提供更高的微距放大倍率。 二、 近摄镜片 近摄镜片

6、是通过在镜头的前端加入一片或一组类似于放大镜的镜片改变镜头的光路从而缩小物距、提高放大倍率。近摄镜片的正面向外凸起,背面微微凹进,其使用方法如同使用滤光镜一样,直接安装在镜头前即可,如果镜头口径与近摄镜片口径不一致,则可以通过转接环进行连接。近摄镜片有不同的曲率,配合不同的镜头可以达到不同的放大倍率,镜头焦距越长,放大倍率越高。近摄镜片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可以单片使用,也可以将多个近摄镜片叠加使用,以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而且使用近摄镜片不会改变镜头的通光量,不需要进行曝光补偿,相机仍然可以实现TTL测光和自动曝光功能。其缺点主要是镜头成像质量会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大光圈时成

7、像较差,镜头无穷远点也会无法合焦。 1Nikon的近摄镜片 目前Nikon生产六只近摄镜片,其外观、型号参见下图 编号为0、1、2的近摄镜片,适合焦距为55mm的镜头使用,直径为52mm; 编号为3T、4T的近摄镜片,最适合焦距为85mm200mm的镜头使用,直径同样为52mm; 编号为5T、6T的近摄镜片则适合焦距为70mm210mm的镜头使用,直径为62mm。 Nikon在其所有的近摄镜片前均涂有SIC超级综合涂膜,尤其是3T、4T、5T、6T均由两片消除色差镜片组成,可以有效加强影像的反差和减小耀光,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此外将6T近摄镜片用于AF 70-180mm f/4.5-5.6DE

8、D Macro镜头后,可以使其放大倍率达到1:1,具有很高的性价比和实用性。 2Canon的近摄镜片 佳能目前销售的有三种型号的近摄镜:250D、500D和500。其中250D和500D属于高端产品,采用两片高质素低色散玻璃镜片,能有效地减低色散,尽量减少镜头光学质量的损失,维持影像的高质素。500为普及型号的近摄镜,只用了一片镜片,故价位较低,适合一般用途。另外250D有52mm和58mm两种口径,推荐用于焦距38 -135 mm的镜头,5 0 0 D和5 0 0有5 2 m m、5 8 m m、7 2 m m和77mm四种规格,适用于焦距在75300mm的镜头。 3Minolta的近摄镜片

9、 美能达的近摄镜在市场上比较少见,它有49mm和55mm两种口径的产品,其中49mm的近摄镜分No.0、No.1和No.2三种型号,55mm的近摄镜只有No.1和No.2两种,它们的区别在于屈光度数不同。 此外像日本的图丽、保谷、法国的高坚、德国的B+W等也都生产制造不同规格型号的近摄镜片,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购。 三、 近摄接圈 近摄接圈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同近摄皮腔基本相同,其原理就是接在镜头与机身之间,延伸它们之间的距离,因此增加了像距,最终可以获得更高的放大倍率,而区别在于近摄皮腔的放大倍率是连续可调的,近摄接圈的放大倍率则是固定的或整级调节的。其放大倍率根据所用镜头焦距以及接圈

10、延伸长度的不同而不同:镜头焦距越短、接圈延伸长度越长,组合后的放大倍率就越高。 近摄接圈实际上就是一个或一组金属圆筒,其结构非常简单,靠一个金属拨杆来进行镜头与机身的光圈联动以实现自动曝光控制。近摄接圈一般都是成套出售,由3到4个不同长度的接圈组成,通过自由组合这些不同长度的接圈就可以实现不同的放大倍率,虽不及近摄皮腔的无级调节那样完美,但却具有灵活、便携、廉价和耐用等优点。使用近摄接圈的缺点主要是镜头的AF功能和通光量将受到影响,如果加用近摄接圈后相机的自动聚焦困难,此时最好改为手动聚焦,此外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像场弯曲现象,应用范围将受到一定局限。 1Nikon的近摄接圈 N i k o n目

11、前生产4种规格的近摄接圈:P K - 1 1 A(8mm)、PK-12(14mm)、PK-13(27.5mm)和PN-11(52.5mm),其外观如下图所示: 通过单独或组合使用这些不同型号的接圈,可以提供8/14/22/27.5/35.5/41.5/52.3/60.3/66.3/79.8mm共10种不同的延伸长度,也就是说可以提供10种不同的放大倍率。其中P N - 1 1是N i k o n专门为老款M F - A I S105mm f/2.8 macro镜头设计的,使其最大放大倍率可以从1:2提高到1:1。PN-11的最大特点在于它具有三脚架接环,接圈可以在三脚架接环中自由转动,方便用户

12、使用三脚架稳定构图。 2Canon的近摄接圈 佳能为其EF镜头设计了两款近摄接圈,型号是EF 12和EF 25,这两款近摄接圈可以配合大部分的EF镜头使用,EF 12可使像距延伸12mm,EF 25可延伸25mm,使镜头具有更近的工作距离和更高的放大倍率,但对于焦距超过200mm的镜头几乎不起作用。比如EF 28-105mm f/3.5-4.5 USM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为1:5.26,加用EF 12近摄接圈后的最大放大倍率为1:1.89,而加用EF 25后则可达1:1.33。 此外,Yashica、Contax、Ricoh、海鸥、凤凰等厂家也生产过近摄接圈,用户可根据自己手中相机的卡口形式选购

13、。 四、 镜头反接环 通过反接镜头,可以使镜头的有效焦距变短,从而实现更高的放大倍率,比如将50mm标准镜头反接,就可以提供1:1的微距放大倍率,不失为一种廉价的微距摄影方式。而要将镜头反接,就必须使用镜头反接环。 镜头反接环一面与机身的镜头卡口连接,另一面则与镜头的滤光镜螺纹接口连接。使用镜头反接环后,光圈不能连动,调焦环也基本不起作用,要靠前后移动机身来调焦,另外在大光圈时有明显的场曲现象和枕形畸变,使用中需谨慎。 Nikon的镜头反接环及附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镜头反接环BR-2A:可以将具有52mm滤光镜接口的标准及广角镜头反接在机身上,以获得更高的微距放大倍率; 镜头反接环适配器BR-

14、5:它实际上是一个62mm至52mm接口的转换装置,可以将具有62mm滤光镜接口的镜头通过BR-5先转换成52mm接口,再通过镜头反接环BR-2A反接在机身上,扩大了BR-2A的镜头适用范围; 镜头卡口适配器BR-3:可以将反接镜头的卡口变为一个标准的52mm螺纹环滤光镜接口,方便用户安装各种滤光镜和遮光罩,增加了反接镜头进行微距摄影的创作乐趣。 此外,一些第三方厂商也生产过适配某些卡口型号的镜头反接环,比如日本的奇能Kiron公司就生产过能适配Nikon F、Canon FD、Minolta MD、Yashica/ContaxY/C、Pentax K、Ricoh PK等卡口的镜头反接环,在一

15、些地方的市场上还能够买得到。 五、 增距镜 在普通摄影镜头和机身之间使用增距镜,可以使镜头原来的焦距增加相应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组合镜头焦距=镜头焦距增距镜倍率,比如使用2增距镜,镜头焦距为50mm,那么组合镜头的焦距就是100mm。微距镜头也可以像普通镜头那样加接增距镜,除了同样可以提升微距镜头的焦距外,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可以提高镜头的微距放大倍率,计算公式为:组合镜头最大放大倍率增距镜倍率:微距镜头放大倍率,比如一只最大放大倍率为1:2的50mm微距镜头,加上一只1.4X增距镜后,就成为一只最大放大倍率为1:1.43的70mm微距镜头,而加用2增距镜,则成为最大放大倍率为1:1的

16、100mm微距镜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加用增距镜后,组合镜头的光圈镜头光圈x增距镜倍率,比如镜头的最大光圈为f/2.8,使用2X增距镜,组合镜头的最大光圈就是f/5.6,镜头的实际通光量将减少两级,同时还将带来解像力和反差的降低等不利影响。 增距镜的外观虽然同近摄接圈类似,但它们的内部结构是截然不同的,近摄接圈实际上就是一个中空的金属圆筒,没有任何光学结构,而增距镜的内部如同一只真正的镜头,通常有多组光学镜片,并且严格按照镜头的工艺标准加工生产,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得多,其价格也要比近摄接圈贵很多。 在微距摄影中,增距镜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和近摄接圈配合使用,其组合方式可以分为:镜头近摄接圈增距

17、镜机身或者镜头增距镜近摄接圈机身两种,由于前者容易获得更大的放大倍率,故大多数人乐意采用这种方式。 1Nikon的增距镜 市场销售的Nikon增距镜主流型号有五种:AF-ITC-14E、AF-I TC-20E以及专门配合最新的AF-S尼克尔镜头推出的AF-S TC-14E II、AF-S TC-17E II和AF-S TC-20E II型增距镜,其外观参见下图: AF-I TC-14E的镜片结构为5组5片,尺寸6624.5mm,重量220克,具有1.4倍放大倍率;AF-I TC-20E的镜片结构为6组7片,尺寸6655mm,重量355克,具有2倍的放大倍率,可将镜头焦距增加100%,镜头的光圈

18、会减低两级,只有配合具有最大光圈f/2.8或更大光圈的AF-S和AF-I尼克尔镜头方可实现自动对焦。而AF-S TC-14EII、TC-17E II和TC-20E II则是专门为AF-S和AF-INikkor镜头而设计的,外观配合更加融洽,内部的光学结构和尺寸则与原来的AF-I TC-14E和TC-20E增距镜完全一样。此外,Nikon公司还生产过TC-200、TC-201、TC-300、TC-301、TC-14A、TC-14B等手动调焦增距镜。 2Canon的增距镜 佳能公司早期为其EF镜头配套生产了两只增距镜EF 1.4x和EF 2x,但并不是所有的EF镜头都能适配,一般来说,只有L头才可

19、以使用。此外,佳能公司为配合EOS-1V和新型的IS防水超长焦镜头推出了其第二代防水型产品,型号是EF 1.4x II和EF 2x II。它们全部采用全天候设计,前后卡口都增加了防水材料,内部采用新型的防反射镜筒构造,改善了在强烈逆光条件下的反差,能够完全支持具有IS影像稳定器的防抖动镜头。EF 1.4x II的光学结构同旧款一样,而EF 2x II则采用了全新设计的光学系统,提供更加卓越的性能表现。 美能达公司的增距镜由于机械设计和有效光圈的问题,使得它们只能与部分G系列大光圈定焦镜头配合使用。美能达较早生产的第一代自动聚焦增距镜AF 1.4XTele Converter Apo和 AF 2

20、X Tele Converter Apo已经停产,但并不影响它们在新型自动聚焦镜头上的使用,然而当将II型自动聚焦增距镜用于老款的自动聚焦镜头上时,却会引起自动聚焦的速度降低,另外,美能达AFTele Macro 200mm f/4 APO G和AF 80-200mm f/2.8 Apo G镜头不能使用这几款增距镜,选购时要注意。美能达早期生产的MD卡口手动聚焦增距镜MD 2XTele Converter 300-S和MD 2X Tele Converter 300-L,分别采用7片6组和5片3组光学结构设计,适用于300mm以下和300mm以上的美能达手动聚焦镜头。 另外,基本上每一家能独立

21、制造镜头的相机厂商都在制造增距镜,如宾得、奥林巴斯、理光、康太时、雅西卡、徕卡、适马、腾龙等,有些增距镜只能用在自家的部分产品上,有些则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以适用于不同卡口的产品,给了用户更多的选择。 六、微距闪光灯 在微距摄影中,由于拍摄距离很近,使自然光量大幅减少,而要获得较大的景深又往往必须使用f/16以下的光圈值,在缩小光圈的同时就必须降低快门速度,因此无法凝固活动的主体,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导致拍摄失败,此时如果使用微距闪光灯来补光, 既可收缩光圈,又可用高速的快门同步速度,而且配合闪光灯的使用,可以用人造光及自然光来控制前景、用自然光控制背景,可以自由控制背景的曝光值从正常曝光到很

22、暗、甚至全黑,使主体更加突出,拍摄富有创意的照片。因此,在微距摄影中,闪光灯的作用是极其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1Nikon的微距闪光灯 Nikon公司推出的微距闪光灯主要有TTL环型微距闪光灯SB-21A(F3专用)、SB-21B以及最新推出的SB-29。由于前两种闪光灯已经停产,故下面主要介绍SB-29微距闪光灯。 SB-29是Nikon公司主推的专业微距闪光灯。这是一架具有TTL自动闪光功能的环型微距闪光灯,由两部分组成:控制器部分和闪光灯主体部分。使用时将控制器安装在机身的热靴上,主体部分套在镜头的前面,其内部装有两个闪光灯管,两者可以同时闪光输出,也可以单独闪光,还可以手动控制闪光输出量

23、。闪光指数在全光输出时两个灯管为11,单一灯管为12,随机配有三个镜头适配环,直径为52mm、62mm和72mm,适用于不同口径的摄影镜头。 此外,Nikon公司还设计生产了一系列闪光系统配件,主要有无线从属闪光灯控制器SU-4、TTL遥控线SC-17、多重闪光同步接线SC-18/SC-19、多重闪光连接器AS-10、同步终端控制器AS-15、系统托架SK-7、高性能电池箱SD-8A等配件,灵活应用可以构成功能更加强大的闪光摄影系统。 2Canon的微距闪光灯 佳能公司推出的专用于微距摄影的闪光灯共有三种型号:ML-3、MR-14EX和MT-24EX,它们的参数对比祥见图表: 佳能还配套生产了

24、一系列闪光摄影附件,包括闪光灯信号发射器ST-E2、TTL闪光灯插座转换器、遥控闪光灯插座转换器、TTL配电盘以及多种型号的外接电池组等等,通过灵活组合这些附件,可以配置一套完全专业化的TTL/E-TTL自动闪光控制系统,获得完美的微距闪光摄影照片。 3Minolta的微距闪光灯 美能达的专业微距闪光灯主要有Macro Ring FlashR-1200微距环形闪光灯和Macro Twin Flash T-2400微距双灯闪光灯,它们都是由独立的闪光灯头和控制单元组成的,这个控制单元是通用的,可以配置不同的微距闪光灯头。 七、其他微距附件 1直角取景器 微距摄影中,直角取景器是非常有用的附件。使

25、用时,把它插入机身的接目镜上,就可以将平视取景变成俯视取景或任意角度取景,方便低角度拍摄和翻拍操作。尼康、佳能、美能达、雅西卡、康太时、海鸥等厂家都生产过这种实用的微距附件,比如佳能的直角取景器有B型和C型两种,将它们装在接目镜上后,可以360度任意旋转至合适的取景角度,通过直角取景器内棱镜的折射,能显示清晰、明亮的取景影像。特别是最新的C型直角取景器,配有橡胶眼罩,内置曲光度调节旋钮,附带两种型号的接目镜转换接口,可以适配绝大多数的佳能EOS相机和手动调焦相机。最重要的是,它具有两档可调节的取景放大倍率:1.25x和2.5x,置于1.25x可以看清包括曝光参数在内的所有取景信息,而当置于2.

26、5x时,则仅将接目镜中央区域的图像放大,特别适合微距摄影时做精细调焦,方便之极,花费不多,却能享受到极大的乐趣,值得每一位微距摄影爱好者拥有。 2接目镜放大器 微距摄影中,由于景深极小,调焦的精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成败,所以有一个接目镜放大器将大大提高微距摄影的成功率。这种接目镜放大器尼康、佳能、美能达、康太时等都有生产,将其装于机身的接目镜上,可以将取景器中心区域成倍放大,便于用户确认焦点,精细调焦。 此外,各种型号的有线/无线遥控器和电子快门线,可以使按动快门的干扰减小为0,有利于微距拍摄;还有像便于精细调焦的明亮对焦屏、防雾目镜、接目镜增距器、微距摄影支架、幻灯片翻拍架、迷你三脚架等,都是专业微距摄影的有力武器,在微距摄影时大有用武之地。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微距摄影器材是一个庞大而系统的体系,各个部件分工合作,相辅相承,向人们展示着一个个奇妙的微观世界,成为人们探索自然奥秘的有力武器。本文只是将这些优秀的产品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微距摄影专业工作者和广大微距摄影爱好者选购器材提供一定的帮助,而微距摄影真正的无穷魅力还得靠您自己去亲身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