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庞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124486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4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庞勇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庞勇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庞勇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资源描述: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庞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庞勇(1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广西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针灸教研室 庞庞 勇勇针灸学 第六章 治疗总论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掌握针灸治疗原则与治疗作用掌握针灸治疗原则与治疗作用;掌握针灸处方的概念要素及选穴的原则、掌握针灸处方的概念要素及选穴的原则、配穴的方法;配穴的方法;掌握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掌握各类特定穴的临床应用。【概述】【概述】针灸治疗,就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针灸治疗,就是根据阴阳、脏腑、经络学说,运用运用“四诊四诊”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进行八纲、诊察疾病以获取病情资料,进行八纲、脏腑、经络辨证,对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析脏腑、经络辨证,对临床上各种不同证候进行分

2、析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所在部位、疾归纳,以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疾病所在部位、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标本缓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病的性质和病情的标本缓急,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的配穴处方,依方施术,或针或灸,或针灸并用,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脉,行其气血,或补或泻,或补泻兼施,以通其经脉,行其气血,调和脏腑,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调和脏腑,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病的目的。第一节第一节 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 针灸治疗原则就是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针灸治疗原则就是运用针灸治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必须

3、遵循的准绳。针灸治疗原则可的基本法则,是必须遵循的准绳。针灸治疗原则可归纳为归纳为:补补 虚虚 泻泻 实实清清 热热 温温 寒寒治治 病病 求求 本本三三 因因 制制 宜宜 补虚泻实的基本概念补虚泻实的基本概念 “虚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弱,“实实”是指邪是指邪气偏盛。邪正的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实是气偏盛。邪正的盛衰决定着病变的虚实,虚实是区别人体病性的两大纲领。区别人体病性的两大纲领。补虚补虚就是就是扶助正气扶助正气,增强脏腑器官功能,补,增强脏腑器官功能,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益人体的阴阳气血以抗御疾病。泻实泻实就是就是驱除邪驱除邪气气,以利于机体正气的恢复。

4、,以利于机体正气的恢复。一、补虚泻实一、补虚泻实灵枢灵枢经脉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针灸在针灸临床上补虚泻实原则有其特殊的含义。临床上补虚泻实原则有其特殊的含义。1 1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 “虚则补之虚则补之”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就是虚证采用补法治疗。针刺治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疗虚证用补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针刺手法的补法和的补法和穴位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陷下则灸之陷下则灸之”,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属于虚则补之的范畴,也就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

5、原则是是说气虚下陷的治疗原则是以灸治为主以灸治为主。2 2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 “实则泻之实则泻之”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就是实证采用泻法治疗。针刺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治疗实证用泻法主要是通过针刺手法针刺手法的泻法、的泻法、穴位穴位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的选择和配伍等而实现的。“菀陈则除之菀陈则除之”,就是对络脉瘀阻之类的病,就是对络脉瘀阻之类的病证采用清除瘀血的证采用清除瘀血的刺血疗法刺血疗法等。等。3 3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不盛不虚不盛不虚”,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并非病证本身无虚实可言,而是脏腑、经络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主要是而是脏腑、经络

6、的虚实表现不甚明显。主要是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由于病变脏腑、经脉本身的病变,而不涉及其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他脏腑、经脉,属本经自病。治疗应按本经循本经循经取穴经取穴。在针刺时,多采用。在针刺时,多采用平补平泻平补平泻的针刺手的针刺手法。法。二、清热温寒二、清热温寒 “清热清热”就是热性病证治疗用就是热性病证治疗用“清清”法;法;“温寒温寒”就是寒性病证治疗用就是寒性病证治疗用“温温”法。正如法。正如灵枢灵枢经脉经脉所说:所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这是针对热性病证和寒性病证制定的清热、温寒的治疗原则

7、。寒的治疗原则。“热则疾之热则疾之”: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即热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浅刺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疾出或点刺出血,手法宜轻而快,可以不留针或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针用泻法,以清泻热毒。“寒则留之寒则留之”: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即寒性病证的治疗原则是深刺而久留针(加用艾灸),以达温经散寒的目刺而久留针(加用艾灸),以达温经散寒的目的。的。“热则疾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寒则留之”三、治病求本三、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就是在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就是在治疗疾病时要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根本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标本标本是一

8、个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各种病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以说明各种病证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矛盾双方的主次关系。本,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标,是事物的次要矛盾。1.1.急则治标急则治标 一般情况下,治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一般情况下,治本是一个根本法则。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标病处于危急时,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标病处于危急时,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时,应按治疗时,应按“急则治标急则治标”的法则,先治的法则,先治其标病,后治本病。其标病,后治本病。(例例)2.2.缓则治本缓则治本 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

9、或虽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本病病情稳定,或虽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证候出现,或表可引起其他病变,但无危急证候出现,或表本同病,表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本同病,表病经治疗缓解后,均可按“缓则缓则治本治本”的原则予以处理。这个法则对于指导的原则予以处理。这个法则对于指导慢性病的治疗更有意义。慢性病的治疗更有意义。(例例)3 3标本同治标本同治 病有标本缓急,所以治有先后。若病有标本缓急,所以治有先后。若标本并重,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标本并重,标病与本病处于俱缓或俱急的状态时,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急的状态时,均可采用标本兼治法。(例例)在临床上标本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标在临床上标本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

10、,标本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本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所以临证时,要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所以临证时,要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抓注意掌握标本转化的规律,以便始终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做到治病求本。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做到治病求本。四、三因制宜四、三因制宜 即即因时因时、因地因地、因人因人制宜,是指治疗疾制宜,是指治疗疾病时,要根据病时,要根据季节季节(包括时辰包括时辰)、地区以及人、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体的体质、年龄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年龄的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法。小结:小结: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原则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

11、本兼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补虚泻实补虚泻实: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驱除补虚就是扶助正气;泻实就是驱除 邪气。邪气。清热温寒清热温寒: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第二节第二节 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作用 针灸治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针灸治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和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针刺和艾灸,通过经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代医家在长期的络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的作用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

12、具有的作用:疏疏 通通 经经 络络调调 和和 阴阴 阳阳扶扶 正正 祛祛 邪邪一、疏通经络一、疏通经络 为什么要疏通为什么要疏通经络经络?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在正常情况下,经络“内溉脏腑,外濡腠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理”,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体,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如果一旦经络气血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如果一旦经络气血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活动,进而引功能失调,影响人体正常功能活动,进而引起疾病的发生。所以疏通经络,可促使气血起疾病的发生。所以疏通经络,可促使气血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疏通经络的治疗方法疏通经络

13、的治疗方法 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针灸疏通经络主要是根据经络的循行,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出血、梅花针叩刺、拔罐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气血运行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例)例)二、二、调和阴阳调和阴阳为什么要调和阴阳?为什么要调和阴阳?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调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调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理阴阳,使失调的阴阳向着协调方面转化,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法复阴阳的相对平衡,这是中医治疗学的基本法则

14、。则。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基本上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例)(例)三、三、扶正祛邪扶正祛邪为什么要为什么要扶正祛邪扶正祛邪?素问素问刺法论篇刺法论篇说:说:“正气存内,邪不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干”。素问素问评热病论篇评热病论篇说:说:“邪之所凑,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气必虚”就说明了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相对不就说明了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正气相对不足,邪气相对强盛所致。足,邪气相对强盛所致。在临床上扶正祛邪就是通过在临床上扶正祛邪就是通过补虚泻实补虚泻实原则来实原则来实现的,而针灸的补虚泻实作用,主要是通过

15、现的,而针灸的补虚泻实作用,主要是通过针灸针灸手法和腧穴的配伍手法和腧穴的配伍两个方面实现的。两个方面实现的。(例)(例)小结:小结:针灸治疗作用针灸治疗作用 疏通经络疏通经络 运用针灸方法运用针灸方法 使经使经络通畅,促使气血的络通畅,促使气血的正常运行,达到治疗正常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疾病的目的。调和阴阳调和阴阳运用针灸方法调节阴运用针灸方法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从而阳的偏盛偏衰,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运用针灸方法扶助正运用针灸方法扶助正气,祛除病邪,达到气,祛除病邪,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治疗疾病的目的。泻其有余泻其有余补其不足补其不足 第三节第

16、三节 针灸处方针灸处方 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腧穴进行针刺或针灸治疗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腧穴进行针刺或艾灸来完成的,作为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艾灸来完成的,作为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配穴处方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配穴处方的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因此,针灸处方是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坏。因此,针灸处方是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选取适当的腧穴,采用正确的刺灸的重要环节。选取适当的腧穴,采用正确的刺灸方法,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本节着重介绍方法,是针灸处方的主要内容。本节着重介绍穴穴位的选择与刺灸法的选择位的选择与刺灸法的选择。一、穴位的选择一、穴位的选择

17、选穴原则是根据什么而提出的?是依据腧穴的选穴原则是根据什么而提出的?是依据腧穴的治疗作用治疗作用而提出的。而提出的。(一一)选穴原则选穴原则 在循经取穴原则的指导下,常用的选穴原则有:在循经取穴原则的指导下,常用的选穴原则有:近近 部部 取取 穴穴 远远 部部 取取 穴穴 辨证对症取穴辨证对症取穴1 1近部选穴近部选穴 就是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就是在病变局部或距离比较接近的范围选取穴位的方法。近部取穴这一原则是根据腧取穴位的方法。近部取穴这一原则是根据腧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是指穴普遍具有近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是指在病症或病变的局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在病症或病变的局

18、部或邻近部位选取穴位,又称又称“局部取穴局部取穴”。(例)(例)2 2远部选穴远部选穴 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就是在病变部位所属和相关的经络上,距病位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这一原则是根据腧穴较远的部位选取穴位的方法。这一原则是根据腧穴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通常以肘膝关节以具有远治作用的特点提出来的。通常以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为主,所以又称下的穴位为主,所以又称“远道取穴远道取穴”。远道取穴在临床具体应用时,根据病证的不同,远道取穴在临床具体应用时,根据病证的不同,又可分为又可分为本经循经取穴本经循经取穴,表里经取穴表里经取穴,同名经相应同名经相应取穴取穴等方法。等方法

19、。3 3辨证对症选穴辨证对症选穴 辨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辨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这一这一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和腧穴主治功能而提出的,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病因病机出的,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的取穴方法。而选取腧穴的取穴方法。(例)(例)(二二)配穴方法配穴方法 配穴方法配穴方法就是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针对就是在选穴原则的指导下,针对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等,选取主治作用相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机等,选取主治作用相同或相近,或对于治疗疾病具有协同作用的同或相近,或对

20、于治疗疾病具有协同作用的腧穴进行配伍应用的方法。腧穴进行配伍应用的方法。历来配穴方法很多,历来配穴方法很多,可归纳为两大类,即可归纳为两大类,即按经脉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1 1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 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为基础而进行是以经脉或经脉相互联系为基础而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本经配穴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2 2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 是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是结合身体上腧穴分布的部位进行穴位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配伍的方法,主要包括:上下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前后

21、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左右配穴法。左右配穴法。二、刺灸法的选择二、刺灸法的选择 刺灸法是针灸处方的第二组成要素,包括疗刺灸法是针灸处方的第二组成要素,包括疗法的选择、操作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法的选择、操作方法和治疗时机的选择。1 1疗法的疗法的选择选择 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是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而确立的治疗手段。如是用毫针疗法、灸疗法、况而确立的治疗手段。如是用毫针疗法、灸疗法、火针法,还是用拔罐疗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火针法,还是用拔罐疗法、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等。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等。2 2操作方法的选择操作方法的选择 当确立了疗法后,要对疗

22、法的操作进行说明,当确立了疗法后,要对疗法的操作进行说明,如毫针疗法用补法还是泻法,艾灸用温和灸还是如毫针疗法用补法还是泻法,艾灸用温和灸还是瘢痕灸等。尤其是对于处方中的部分穴位,当针瘢痕灸等。尤其是对于处方中的部分穴位,当针刺操作的深度、方向等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时,要刺操作的深度、方向等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时,要特别强调。此外,针刺治疗疾病可每日特别强调。此外,针刺治疗疾病可每日1 1次或每日次或每日2 2次等,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次等,应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而定(要量化,可要量化,可重复重复)。)。3 3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时机的选择 治疗时机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方面。一般来治疗时机是提高针灸

23、疗效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针灸治疗疾病没有特殊严格的时间要求。但说,针灸治疗疾病没有特殊严格的时间要求。但是,临床上针灸治疗部分疾病在时间上有极其重是,临床上针灸治疗部分疾病在时间上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痛经在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针灸,要的意义。如痛经在月经来潮前几天开始针灸,直到月经过去为止;女性不孕症,在排卵期前后直到月经过去为止;女性不孕症,在排卵期前后几天连续针灸等等,这样都能大大地提高疗效,几天连续针灸等等,这样都能大大地提高疗效,因此,也应在处方中说明。因此,也应在处方中说明。小结:小结:穴位的选择穴位的选择.选穴选穴原原则则 近部取穴:近部取穴:是指选取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是指选取

24、病痛的所在部位或邻近部 位的腧穴。位的腧穴。远部取穴:远部取穴: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是指选取距离病痛较远处部位的腧 穴。穴。辨证对症选穴:辨证对症选穴: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是指针对某些全身症状或疾病 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的病因病机而选取腧穴。配穴方法配穴方法.按经脉配穴法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穴法:本经配穴法: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 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表里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相即某一脏腑经脉有病,取其相 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表里经腧穴组成处方施治。同名经配穴法:同名经配

25、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腧穴相互配 合的方法。合的方法。上下配穴法:上下配穴法:是指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是指将腰部以上腧穴和腰部以下 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前后配穴法:前后配穴法: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前指胸腹,后指背腰。选取前 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后部位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前后配穴 法。法。左右配穴法: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 合应用的方法。合应用的方法。配穴方法配穴方法.按部位配穴法按部位配穴法刺灸法的选择刺灸法的选择疗法的选择疗法的选择操作方法的选择操作方法的选择 治疗时机的选择治

26、疗时机的选择第四节第四节 特定穴的应用特定穴的应用 什么叫特定穴:什么叫特定穴: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特定穴是指十四经穴中具有某某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种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名称的腧穴。因分布、特性和作用的不同,特定穴各有不同因分布、特性和作用的不同,特定穴各有不同含义和命名。特定穴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在选含义和命名。特定穴的临床应用范围较广,在选穴配伍上也有一定的特点。穴配伍上也有一定的特点。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一、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五输穴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五输穴是十二经穴中井、荥、输、经、合5类腧穴的简称类腧穴的简称,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膝,这些腧穴均分布在四肢肘

27、、膝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以下的部位,其分布特点是以四肢末端依次按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井、荥、输、经、合的次序向肘、膝部位排列。每经每经5穴,十二经共有穴,十二经共有60穴。穴。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所载:所载:“所出为井,所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经经脉之气的流注运行与自然界水之流动相似,即由脉之气的流注运行与自然界水之流动相似,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流注于江河,汇聚于海洋,小到大,由浅入深,流注于江河,汇聚于海洋,用以说明经气在流注运行中所过部位的浅深不同,用以说明经气在流注运行

28、中所过部位的浅深不同,其具有的作用也不同。其具有的作用也不同。五输穴不仅分属于十二经脉,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输穴不仅分属于十二经脉,而且具有自身的五行属性。五输穴五行属性按五行属性。五输穴五行属性按“阴井木阴井木”、“阳阳井金井金”的阴阳五行学说归类。的阴阳五行学说归类。1 1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按五输穴主病特点选用 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五输穴是十二经脉之气出入之所,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故在全身腧穴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故在全身腧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古代文献中对五输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古代文献中对五输穴主治作用的记载不尽相同:主治作用的记载不

29、尽相同:灵枢灵枢邪气藏府病形邪气藏府病形;灵枢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顺气一日分为四时;难经难经六十八难六十八难。2 2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按五行生克关系选用 根据根据难经难经六十九难六十九难“虚者补其母,实者泻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其子”的理论,五输穴按五行属性以生我者母,的理论,五输穴按五行属性以生我者母,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我生者为子的原则进行选穴,即虚证选母穴,实选穴,即虚证选母穴,实证选用子穴。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子母补泻取穴证选用子穴。这就是临床上所称的子母补泻取穴法。法。本法包括本法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本经子母补泻”和和“他经子母补他经子母补泻泻”两种取穴法。两种取穴法。另外,还可用另外,

30、还可用相表里经的子母穴进行补泻。相表里经的子母穴进行补泻。如肺实证,取相表里的手阳明经的子穴二如肺实证,取相表里的手阳明经的子穴二间,因二间属荥水、泻之可用于肺实证;间,因二间属荥水、泻之可用于肺实证;肺虚证,可取手阳明经的合穴曲池,因曲肺虚证,可取手阳明经的合穴曲池,因曲池属合土,补之可用于肺虚证。池属合土,补之可用于肺虚证。以上两法常同时应用,以加强疗效以上两法常同时应用,以加强疗效。此外,此外,难经难经七十五难七十五难指出指出“东方实,西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方法。的治疗方法。3 3按时选用按时选用 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天人相应是中

31、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容,经脉的气血运行和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气血运行和流注也与季节和每日时辰的不同有密切的关系。切的关系。难经难经七十四难七十四难云:云:“春刺井,夏春刺井,夏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刺荥,季夏刺输,秋刺经,冬刺合。”这实质上这实质上是根据手足三阴经的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是根据手足三阴经的五输穴均以井木为始,与一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选穴法。另外,年的季节顺序相应而提出的季节选穴法。另外,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子午流注针法则是根据一日之中十二经脉气血盛衰开合的时间,而选用不同的五输穴,本针法在衰开合的时间,而选用不同的五输穴,本针

32、法在附篇中介绍。附篇中介绍。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二、原穴、络穴的临床应用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原穴是脏腑的原气输注经过留止的部位。每一每一脏腑各有脏腑各有1个原穴,故有个原穴,故有“十二原十二原”之称,其分布之称,其分布均位于腕、踝部附近。均位于腕、踝部附近。难经难经六十六难六十六难说: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原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也,主通行原气,经历于五脏六腑。”三焦为原气三焦为原气的别使,三焦之气导源于肾间动气,输布全身,调的别使,三焦之气导源于肾间动气,输布全身,调和内外,宣导上下,关系着脏腑气化功能,而原穴和内外,宣导上下,关系着脏腑气化功

33、能,而原穴就是其留止之处,故无论虚实均可取之。因此,对就是其留止之处,故无论虚实均可取之。因此,对于脏腑之疾,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即所谓于脏腑之疾,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即所谓“五脏五脏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六腑之有疾者,皆取其原也”。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也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是表里两经联络之处。十二经脉各有十二经脉各有1个络个络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穴,皆位于肘、膝关节以下。十二络脉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十二经脉中表十二络脉的主要功能是加强十二经脉中表里经之间的联系,故里经之间的联系,故络穴在临床上具有主治络穴在临床上具有主治表里两经有关病证的作用。

34、表里两经有关病证的作用。附:十二经原穴、络穴列表附:十二经原穴、络穴列表 原络穴的临床应用:原络穴的临床应用:1 1原穴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原穴的临床应用主要表现在诊断和治疗诊断和治疗两两个方面。个方面。2 2络穴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络穴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表里经病证的治表里经病证的治疗疗。3 3原、络穴原、络穴配伍配伍应用应用(本法在临床上应用原本法在临床上应用原则有二)则有二)先病者为主,则取其原穴,后病者为客,则取先病者为主,则取其原穴,后病者为客,则取其络穴,其络穴,如肺经先病,则取其原穴太渊为主,大肠如肺经先病,则取其原穴太渊为主,大肠经后病,则取其络穴偏历为客。反之,大肠经先病,经后病

35、,则取其络穴偏历为客。反之,大肠经先病,肺经后病,则取大肠经原穴合谷为主,肺经络穴列肺经后病,则取大肠经原穴合谷为主,肺经络穴列缺为客。缺为客。(2)根据病变的脏腑)根据病变的脏腑 病变的脏腑取原穴为主,相表里的脏腑取络病变的脏腑取原穴为主,相表里的脏腑取络穴为客。穴为客。如肝病导致视力模糊,可取肝经原穴太如肝病导致视力模糊,可取肝经原穴太冲为主,胆经络穴光明为客。冲为主,胆经络穴光明为客。(1 1)根据脏腑经络的先病与后病)根据脏腑经络的先病与后病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三、背俞穴、募穴的临床应用 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合称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合称。俞穴是脏腑之气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

36、于背腰都,故又称背俞穴;募穴输注之处,均位于背腰都,故又称背俞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均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均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募穴。俞为阳,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募为阴,俞为阳,是阴病行阳的重要处所;募为阴,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是阳病行阴的重要处所。(详见表详见表)俞募穴的临床应用:俞募穴的临床应用:诊断诊断疾病疾病 治疗疾病治疗疾病 (1)俞、募穴)俞、募穴单独应用单独应用 (2)俞、募穴)俞、募穴配伍应用配伍应用 俞、募穴的俞、募穴的区别要点区别要点 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四、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八脉交会穴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八脉交会穴指奇

37、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的 8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个腧穴,又称交经八穴,均分布于腕踝部上,均分布于腕踝部上下。下。八脉交会穴在临床的应用,既可以治疗各自八脉交会穴在临床的应用,既可以治疗各自所属经脉的病证,也可以治疗所相通的奇经的病所属经脉的病证,也可以治疗所相通的奇经的病证。具体的配合分法是:证。具体的配合分法是:公孙与内关公孙与内关,足临泣与足临泣与外关外关,后溪与申脉后溪与申脉,列缺与照海列缺与照海。五、八会穴的内容和应用五、八会穴的内容和应用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八者精气会聚的腧穴称八会穴。聚的腧穴称八会穴。八会穴首载于八会穴首载于难

38、经难经四十五四十五难难曰:曰:“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经言八会者,何也?然,腑会太仓(中中脘脘),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脏会季胁(章门),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血会膈俞,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宜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宜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这八个腧穴,除了原有的功能外,与脏、腑、这八个腧穴,除了原有的功能外,与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生理功能还有着气、血、筋、脉、骨、髓的生理功能还有着特殊特殊的关系的关系。八会穴表八会穴表 脏会脏会 腑会腑会 气会气会 血会血会 筋会筋会

39、 脉会脉会 骨会骨会 髓会髓会 章门章门 中脘中脘 膻中膻中 膈俞膈俞 阳陵泉阳陵泉 太渊太渊 大杼大杼 绝骨绝骨 八会穴的临床应用八会穴的临床应用一般各以其所关而取治,如血一般各以其所关而取治,如血病取膈俞,气病取膻中,筋病取阳陵泉,脉病取大病取膈俞,气病取膻中,筋病取阳陵泉,脉病取大渊等。此外,渊等。此外,难经难经四十五难四十五难又说:又说:“热病在内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者,取其会之气穴也”。说明这八个穴位还可以用。说明这八个穴位还可以用来治疗某些热病,特别是脏腑、经脉、气血、骨髓来治疗某些热病,特别是脏腑、经脉、气血、骨髓病变而产生的内热。病变而产生的内热。六、郄穴的临床应用六、郄

40、穴的临床应用 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十二经脉各有各有1 1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也各有1 1个郄穴,共计有个郄穴,共计有1616个郄穴。个郄穴。郄穴的临床应用:郄穴的临床应用:1诊断疾病诊断疾病 2治疗疾病治疗疾病 郄穴一般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郄穴一般多用来治疗本经循行所过部位及所属脏腑比较严重或顽固性疾患,近代则过部位及所属脏腑比较严重或顽固性疾患,近代则常用于急症。常用于急症。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七、下合穴的临床应用 下合穴是指六腑合于下肢三阳经的下合穴是指六腑合于下肢三阳经的6个

41、腧穴,故又个腧穴,故又称称“六腑下合穴六腑下合穴”。胃、胆、膀胱三腑的下合穴与。胃、胆、膀胱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同名同位,大肠、小肠、三焦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同名同位,大肠、小肠、三焦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不同名不同位。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不同名不同位。素问素问咳论篇咳论篇说:说:“治府者,治其合治府者,治其合”。灵枢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邪气脏腑病形载:载:“合治内腑合治内腑”,概括了,概括了下合穴的主治功能,说明下合穴在临床上主要用来下合穴的主治功能,说明下合穴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六腑病证治疗六腑病证。如胃痛取足三里,痢疾肠痈取上巨。如胃痛取足三里,痢疾肠痈取上

42、巨虚,胁痛、口苦取阳陵泉,癃闭取委中等。虚,胁痛、口苦取阳陵泉,癃闭取委中等。此外此外,在临床上也常根据疼痛的位置选取下合在临床上也常根据疼痛的位置选取下合穴。例如:穴。例如:胃合于足三里,用于以中脘为中心的胃区疼痛;胃合于足三里,用于以中脘为中心的胃区疼痛;大肠合于上巨虚,用于以天枢为中心的大肠腑病;大肠合于上巨虚,用于以天枢为中心的大肠腑病;小肠合于下巨虚,用于以脐为中心的疼痛;小肠合于下巨虚,用于以脐为中心的疼痛;胆合于阳陵泉,用于以胁肋痛为主的疼痛;胆合于阳陵泉,用于以胁肋痛为主的疼痛;膀胱合于委中,用于膀胱区和来自膀胱的疼痛;膀胱合于委中,用于膀胱区和来自膀胱的疼痛;三焦合于委阳,用

43、于腹痛无定处,窜行无常者。三焦合于委阳,用于腹痛无定处,窜行无常者。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八、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称交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交会通过的腧穴,称交会穴。会穴。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部位为主,一般阳经与阳交会穴的分布以头身部位为主,一般阳经与阳经相交,阴经与阴经相交。经相交,阴经与阴经相交。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对交会穴对交会穴的记载已颇为详细。的记载已颇为详细。交会穴可用于本经和与其交会穴的经脉及其所属脏交会穴可用于本经和与其交会穴的经脉及其所属脏腑病的治疗。腑病的治疗。如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又是足三阴经如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又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故既

44、可治疗足太阴脾经和脾脏病证,又可的交会穴,故既可治疗足太阴脾经和脾脏病证,又可治疗足三阴经及其脏腑的病证;百会属督脉,又是足治疗足三阴经及其脏腑的病证;百会属督脉,又是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所以可治疗这些经脉所引起的头痛头晕经的交会穴,所以可治疗这些经脉所引起的头痛头晕。交会穴列表(略)交会穴列表(略)小结:小结:五输穴:五输穴: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是指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穴。每经荥、输、经、合穴。每经5穴,十二经共有穴,十二经共有60穴。临床穴。临床主要具有治疗十

45、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主要具有治疗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病变的作用。俞募穴:俞募穴: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和募穴。临床上一般而言脏病、虚证多取俞个背俞穴和募穴。临床上一般而言脏病、虚证多取俞穴;腑病、实证多取募穴。穴;腑病、实证多取募穴。原络穴:原络穴: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每一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有位,每一脏腑各有一个原穴,故有“十二原十二原”之称。之称。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

46、脉各有一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别出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络穴,加上任、督两脉的络穴,和脾之大络,共计个络穴,加上任、督两脉的络穴,和脾之大络,共计为十五络穴。临床上对于脏腑之疾,可取相应的原穴为十五络穴。临床上对于脏腑之疾,可取相应的原穴治疗。络穴主要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治疗。络穴主要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八脉交会穴八脉交会穴: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是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相通的8个个腧穴,临床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用。腧穴,临床具有主治奇经病证的作用。八会穴:八会穴: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是指人体脏、腑、气、血、筋、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骨、髓之气所聚会的8个腧穴。这个腧穴。这8个腧

47、穴均对各自个腧穴均对各自相应的脏腑组织等病证具有特殊治疗作用,临床应相应的脏腑组织等病证具有特殊治疗作用,临床应用时常作为治疗这些病证的主穴。用时常作为治疗这些病证的主穴。郄穴: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经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经络各有络各有1个郄穴,加上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个郄穴,加上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各有跷脉各有1个郄穴,共计个郄穴,共计16个郄穴,临床上郄穴常用个郄穴,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下合穴:下合穴: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是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个腧穴

48、。临床上对于六腑病证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下合穴治临床上对于六腑病证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下合穴治疗。疗。交会穴: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临床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临床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作用。具有治疗本经和交会经病证的作用。思考题:思考题:1何谓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治疗作用?何谓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治疗作用?2简述针灸的取穴原则及配穴方法。简述针灸的取穴原则及配穴方法。3什么叫五输穴、俞募穴、原络穴?分别举例什么叫五输穴、俞募穴、原络穴?分别举例 说明在临床上的应用。说明在临床上的应用。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1.近治作用是近治作用是 主治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远治作用主治所具有的共同

49、特点,远治作用是是 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2.2.八脉交会穴是八脉交会穴是 与与 相通的相通的8 8个穴位。个穴位。3 3太渊既是输穴,又是太渊既是输穴,又是 穴,还是穴,还是 穴。穴。4 4大肠经的输穴是大肠经的输穴是 ,原穴是,原穴是 。5 5八会穴中的脏会是八会穴中的脏会是 。肝的募穴是。肝的募穴是 。6 6下合穴是下合穴是 下合于下合于 的的6 6个穴位。个穴位。7 7内关穴既是内关穴既是 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穴,又是八脉交会穴,通于 。一切腧穴一切腧穴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十二经脉十二经脉 奇经八脉奇经八脉 原原 八会八会 三间三间 合谷合谷章门章门 期门期门 六腑

50、之气六腑之气 足三阳经上足三阳经上 络络 阴维脉阴维脉课堂作业课堂作业二、单选题二、单选题 1.1.肺经的郄穴是肺经的郄穴是()()A A列缺列缺 B B孔最孔最 C C尺泽尺泽D D曲泽曲泽 E E太渊太渊2.2.大肠募穴位于大肠募穴位于()()A A手阳明大肠经上手阳明大肠经上 D D距前正中线距前正中线4 4寸寸 B B足阳明胃经上足阳明胃经上 E E距前正中线距前正中线6 6寸寸 C C足太阴脾经上足太阴脾经上3.3.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 A内关内关 B B少冲少冲 C C通里通里D D神门神门 E E足临泣足临泣 B B B B A A

51、4.4.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是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是()()A A少冲少冲 B.B.中冲中冲 C C关冲关冲D D少府少府E E少泽少泽5.5.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A A会宗会宗 B B温溜温溜 C C梁丘梁丘D D跗阳跗阳E E大钟大钟6.6.三焦的下合穴在三焦的下合穴在()()A A胃经上胃经上 B B胆经上胆经上 C C膀胱经上膀胱经上D D三焦经上三焦经上E E大肠经上大肠经上 7.7.小肠的募穴是小肠的募穴是()()A A中极中极 B B关元关元 C C气海气海D D神阙神阙E E中脘中脘 D D E E C C B B 三、是非题三、是非题 1 1每条经脉上都有

52、单独的原穴。每条经脉上都有单独的原穴。()2 2心包经的郄穴是阴郄。心包经的郄穴是阴郄。()3.3.腧穴分为经穴和经外奇穴两类。腧穴分为经穴和经外奇穴两类。()4 4输穴多用于治疗发热病证。输穴多用于治疗发热病证。()5.5.治疗胃腑病证采用俞募配穴常选取胃俞、天枢相配合。治疗胃腑病证采用俞募配穴常选取胃俞、天枢相配合。()()6.6.根据补泻原则,泻肺经实热,可取鱼际穴。根据补泻原则,泻肺经实热,可取鱼际穴。()四、名词解释四、名词解释 募穴募穴 络穴络穴 角法角法 郄会配穴郄会配穴 上下配穴法五输穴辨证对症取穴上下配穴法五输穴辨证对症取穴五、简答题五、简答题 1 1何谓八会穴何谓八会穴?临

53、床如何运用临床如何运用?2.2.什么叫原络配穴法什么叫原络配穴法?临床如何运用?临床如何运用?3 3何谓八脉交会穴何谓八脉交会穴?临床如何配合使用?临床如何配合使用?4 4下合穴在临床中有哪些应用下合穴在临床中有哪些应用?5 5根据五行与阴经五输穴的配应关系,试解释根据五行与阴经五输穴的配应关系,试解释“井井 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 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标标 本本 鉴鉴 别别 表表 正邪关系正邪关系 病因与症状病因与症状 病变部位病变部位 发病先后发病先后标标 邪气邪气 症状症状 体表体表 后病后病本本 正气正气

54、 病因病因 内脏内脏 先病先病 但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时非主要矛盾上升为但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有时非主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或者旧的矛盾未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了。主要矛盾,或者旧的矛盾未解决,新的矛盾又出现了。因而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本主次不同,治疗因而在复杂多变的病证中,常有标本主次不同,治疗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分。上就有先后缓急之分。例如肝病患者,出现腹水胀满,呼例如肝病患者,出现腹水胀满,呼吸喘促,二便不利的危急症候时,治吸喘促,二便不利的危急症候时,治疗应先解决标证的腹水,使腹水消退,疗应先解决标证的腹水,使腹水消退,再治肝的本病。再治肝的本病。如肺结核病人若是由于阴虚肺燥,常见如

55、肺结核病人若是由于阴虚肺燥,常见午后发热、咳嗽等症。治疗时,不应把重午后发热、咳嗽等症。治疗时,不应把重点放在退热以治标,而应着重于滋阴润肺点放在退热以治标,而应着重于滋阴润肺以治本。解决了阴虚肺燥,发热、咳嗽也以治本。解决了阴虚肺燥,发热、咳嗽也就自行消除了。就自行消除了。如外感热病过程中,因于里实热不解而阴如外感热病过程中,因于里实热不解而阴液大伤,表现为腹满硬痛,大便燥结,身热,液大伤,表现为腹满硬痛,大便燥结,身热,口干唇裂,舌苔焦燥等正虚邪实,标本俱急口干唇裂,舌苔焦燥等正虚邪实,标本俱急的症候,就当标本兼顾,泻下与滋阴两法同的症候,就当标本兼顾,泻下与滋阴两法同用,清泻实热以治本,

56、滋阴增液以治标,可用,清泻实热以治本,滋阴增液以治标,可达到邪去液复之目的。达到邪去液复之目的。1因时制宜因时制宜 含义: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治含义: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的特点,制定适宜的治 疗方法。疗方法。运用运用 春夏春夏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浅表,病邪伤阳气升发,人体气血趋向浅表,病邪伤 人多在浅表,针刺宜浅,少用灸法。人多在浅表,针刺宜浅,少用灸法。秋冬秋冬阴气渐盛人体气血潜藏于内,病邪伤人阴气渐盛人体气血潜藏于内,病邪伤人 多在深部,针刺宜深,可用灸法。多在深部,针刺宜深,可用灸法。2因地制宜因地制宜 含义: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制定适宜的含义: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特点,制

57、定适宜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运用运用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病多风寒,治地势高而寒冷,病多风寒,治 宜多灸,而温阳散寒。宜多灸,而温阳散寒。东南地区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潮湿,病多湿热地势低而温热潮湿,病多湿热 或温热,治宜清热化湿。或温热,治宜清热化湿。3 3因人制宜因人制宜 含义:含义: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强弱、生活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强弱、生活习惯以及精神状态的不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习惯以及精神状态的不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运用运用 年龄年龄 老人:气血多虚,治宜补法,实邪须攻,老人:气血多虚,治宜补法,实邪须攻,应兼顾扶正,针刺不宜强刺激。应兼顾扶正,针刺不宜强刺

58、激。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针刺宜小儿: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针刺宜浅刺不宜留针。浅刺不宜留针。性别性别妇女应注意经带胎产等疾患。妇女应注意经带胎产等疾患。体质体质有强弱、偏寒偏热及对针刺的耐受性不有强弱、偏寒偏热及对针刺的耐受性不 同,针刺时应有所区别。同,针刺时应有所区别。经络是五脏六腑和体表肌肤、四经络是五脏六腑和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九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肢、五官九窍相互联系的通道,具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有运行气血、沟通机体表里上下,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调节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作用。例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例如:阳明经气偏盛引起的身热、口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

59、热止渴;再渴、可取阳明经内庭、曲池泻热止渴;再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而致呕吐,及清如足阳明胃经浊气上逆,而致呕吐,及清气不升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均可取足阳气不升引起的腹胀腹泻等症,均可取足阳明经穴足三里泻之;肢端麻木用三棱针点明经穴足三里泻之;肢端麻木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刺出血。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在正常情况下,人体中阴阳两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保持人体中各组织、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的器官、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的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偏衰,就会使阴阳失去平衡,发生偏盛偏衰,就会使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从而引起疾病脏腑经络功能活动失常

60、,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的发生。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胃火炽盛引起的牙痛,属阳热偏盛,治宜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火,取足阳明胃经穴内庭,针刺泻法,以清泻胃热泻胃热;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肾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属阴虚阳亢证,本着亢证,本着“阳病治阴,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治的原则,治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经穴太溪,补之;取足厥宜育阴潜阳,取足少阴经穴太溪,补之;取足厥阴肝经穴行间,泻之,以协调阴阳。阴肝经穴行间,泻之,以协调阴阳。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所谓正气,即是指人体的机能活动和其抗病能力。邪气是与

61、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力。邪气是与正气相对而言,即泛指对人体有害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瘀血和积食等。各种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痰饮、瘀血和积食等。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着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邪双方在斗争中有着消长的变化,一般地说,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病痊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正气增长则邪气消退而病痊愈;若邪气增长则正气衰退,而病情加重。衰退,而病情加重。既然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既然疾病的过程就是邪正相争的过程,所以治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疗疾病就是要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对比,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所以,的力量对比,

62、使之有利于向痊愈方面转化。所以,扶正祛邪是临床针灸治疗的重要法则。扶正祛邪是临床针灸治疗的重要法则。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法范畴,有扶正大凡针刺补法和艾灸,属补法范畴,有扶正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属泻法范畴,有祛邪的作用;针刺泻法和放血属泻法范畴,有祛邪作用。作用。虚脱症,治宜回阳固脱,取关元、神阙,大虚脱症,治宜回阳固脱,取关元、神阙,大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艾炷灸之,并取足三里,针刺补法。外感高热神昏,治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外感高热神昏,治宜泻热开窍,取十二井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再取大椎、曲池针刺泻法,二者相配可达泻热、开窍、启闭之功

63、。二者相配可达泻热、开窍、启闭之功。不同的腧穴(包括经穴、经外奇穴)各有不同的主不同的腧穴(包括经穴、经外奇穴)各有不同的主治作用,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治作用,但归纳起来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局部治疗作局部治疗作用和远端治疗作用用和远端治疗作用。凡腧穴均能治疗它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凡腧穴均能治疗它所在部位局部及邻近组织、器官器官的病症,谓的病症,谓局部作用局部作用。人体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人体十四经所属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不但可以治疗经穴所在部位的病变,而膝以下的腧穴不但可以治疗经穴所在部位的病变,而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

64、、组织且还能治疗本经循行所过处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谓器官的病症,谓远端作用。远端作用。此外,在临床上还有压痛点选穴,就是以压痛点作此外,在临床上还有压痛点选穴,就是以压痛点作为取穴和施术的部位,又称为取穴和施术的部位,又称“阿是穴阿是穴”。因此因此 据此,脏腑病和经络病均可取其所属经脉上据此,脏腑病和经络病均可取其所属经脉上的经穴进行治疗。所以说选穴的基本原则是循的经穴进行治疗。所以说选穴的基本原则是循经取穴。这也是根据经取穴。这也是根据“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而来的。的原理而来的。四总穴歌四总穴歌中的中的“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

65、列缺,面口合谷收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也阐明了针灸也阐明了针灸处方选穴的基本法则是循经取穴。处方选穴的基本法则是循经取穴。鼻病:取迎香、巨鼻病:取迎香、巨髎髎、上星、上星 眼病:取睛明、瞳子眼病:取睛明、瞳子髎髎、球后、攒竹、球后、攒竹 耳病:取耳门、听宫、翳风、风池耳病:取耳门、听宫、翳风、风池 口齿痛:取大迎、承浆、颊车、下关口齿痛:取大迎、承浆、颊车、下关 肩痛:取肩肩痛:取肩髃髃、肩、肩髎髎、天宗、天宗 膝痛:取梁丘、犊鼻、阳陵泉膝痛:取梁丘、犊鼻、阳陵泉 本经取穴本经取穴:是指经脉循行的部位(包括脏腑,:是指经脉循行的部位(包括脏腑,各组织器官和体表诸部位)发生疾病,就可在各组

66、织器官和体表诸部位)发生疾病,就可在其经脉上选取穴位进行治疗,故称之为其经脉上选取穴位进行治疗,故称之为“本经本经取穴取穴”。阳明头痛,治取头维、合谷等穴;阳明头痛,治取头维、合谷等穴;少阳头痛,治取率谷、中渚等穴;少阳头痛,治取率谷、中渚等穴;太阳头痛,治取天柱、申脉等穴;太阳头痛,治取天柱、申脉等穴;厥阴头痛,治取百会、太冲等穴;厥阴头痛,治取百会、太冲等穴;表里经取穴表里经取穴: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官发生病变,取其相表里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称其为表里经取其相表里经脉上的腧穴进行治疗,称其为表里经取穴。取穴。鼻病鼻病属手阳明经病变,常选取本经腧穴合谷,配属手阳明经病变,常选取本经腧穴合谷,配手太阴肺经腧穴列缺;手太阴肺经腧穴列缺;咽喉咽喉病变属手太阴经病,常选用本经经穴少商,病变属手太阴经病,常选用本经经穴少商,再配以手阳明经腧穴合谷;再配以手阳明经腧穴合谷;胃痛胃痛本属足阳明经病变,常选用本经腧穴足三里,本属足阳明经病变,常选用本经腧穴足三里,配足太阴经腧穴公孙配足太阴经腧穴公孙。同名经相应取穴同名经相应取穴:某经或其所属的脏腑器:某经或其所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