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观澜河综合整治河流健康影响评估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7122547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圳观澜河综合整治河流健康影响评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深圳观澜河综合整治河流健康影响评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深圳观澜河综合整治河流健康影响评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深圳观澜河综合整治河流健康影响评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观澜河综合整治河流健康影响评估(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圳观澜河综合整治河流健康影响评估毛雪慧;黄凌;黄奕龙;刘雪朋【摘 要】根据河流健康的评估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观澜河健康评价指标体 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对观澜河综合整治前后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整治前观 澜河上游和中游处于“不健康”状态,下游处于“亚健康”状态;整治后上游和下游 处于“亚健康”状态,中游处于“健康”状态.观澜河经过综合整治后,河流生态系统 呈现正向演替趋势;但观澜河水环境状态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期刊名称】水资源保护年(卷),期】2015(031)001【总页数】7页(P80-85,98)关键词】 观澜河;健康评价;层次分析法;评价指标作 者】 毛雪慧;黄凌;黄

2、奕龙;刘雪朋【作者单位】 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广东深圳518000;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 中心,广东深圳518000;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广东深圳518000;深圳市水务规划 设计院,广东深圳518000正文语种】 中 文中图分类】 X824河流健康评价是指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对河流水文、生物、生境等状况进行 充分理解和综合评估,从而为河流适应性管理提供基础资料和信息反馈,促进河流的 可持续发展1。自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以来, 生态健康评估理论、方法、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各大流域机构在借鉴国外河 流健康研究的基础上,开

3、展了河流健康评价研究工作,如黄河、长江、珠江流域的健 康评估2-6。虽然河流健康研究水平日益提高,但以下方面仍存不足:至今尚无公 认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近年来,城市河流的综合整治已在多地开展,整治后 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7-10,但针对城市河流综合整治前后河流健康评 价体系及其河流健康对比评价的研究很少。本文基于层次分析法,从流域的可持续 发展和水生态健康管理的角度出发,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对观澜河整治前后的健 康状况进行定量评价,以期为河流的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观澜河流域位于深圳市中北部,是东江水系石马河的上游段,发源于民治街道大脑壳 山(海拔385.4 m)的牛咀水库鸡

4、公头一带启南向北,流经民治、龙华、大浪、坂田、 观澜街道及光明街道白花村,在观澜企坪以下进入东莞市境内,深莞交界断面以上集 雨面积189.3 km2,河长22.56 km(包括河流主源油松河)河流平均比降0.212%。 观澜河区位及研究断面布设详见图1 2。观澜河干流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于2009年实施,该工程主要措施包括:沿河两 侧建设截流系统,将旱季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解决点源污染;将雨 季初、小雨水截流到初雨调蓄池进行调节处理,扩建龙华和观澜污水处理厂处理截 流系统截流的旱季污水,解决面源污染;清除河道污染底泥,解决内源污染; 对河道和岸坡进行绿化,建设河岸生态廊道;建设沿河补水

5、系统,将污水厂尾水 补充到河道,进行生态补水。根据河流生态健康的评价方法和观澜河生态系统的特征,构建了3个层次的观澜河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第1层次是目标层,反映观澜河健康程度;第2层次是准则层,包 括水文特征、物理结构、水体理化特征、水生生物特征和社会服务功能指标体系, 反映河流生态系统的水文特征、生境特性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之间的矛盾,同时 反映人类活动所带来的河流生态问题;第3层次是指标层,反映引发河流健康变化的 主要影响因素和河流健康变化趋势11。根据观澜河生态环境特点,共选取18个指 标进行评价(图3)。3.1 权重的赋予 在既要减少主观随意性、提高权重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又要具有灵活性

6、和可操作性 的原则下,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观澜河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进行权重赋值 12-13。观澜河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值分别见图3和表1。3.2 评价标准 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14-18,结合观澜河的实际情况,运用专家咨询的方法 对观澜河健康评价指标标准进行了分级(表2)。3.3 评价模型河流健康评价分为指标层评分、准则层评分以及河流健康综合评分3个模块: 指标层评分,选取适宜方法采集河流数据,依据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评价,获得河 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层指标;准则层评分,将准则层下设指标层指标值 相加,并根据准则层类别进行加权;河流健康综合评分,将5个准则层指标加 和,得

7、到河流健康综合指数。观澜河健康评价标准见表3。 根据指标标准化计算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定量计算。分别对观澜河干流各河段的评 价指标给出评分结果。采用观澜河健康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及权重进行运算,得到 观澜河各河段健康的综合评价结果,如表4和图49所示。4.1 水文特征评价 从空间上看,观澜河从上游依次往下游各个断面的流量和流速呈逐步加大趋势(除整 治后的E2断面外)。造成上游河段水文特征评分结果较低的原因是,观澜河整治工 程将支流进行了总口截污,支流污水截入箱涵内后,河流上游段未进行河道补水,而补 水工程起点为龙华河支流的华为污水厂(即E2断面下游1 000 m),致使上游E1断 面仅有少量水流(

8、为油松河支流通过上游橡胶坝溢流的部分污水),而E2断面没有水 流,河道断面形成了断流。从时间上看,河流整治前水文特征评分结果为42.5 100,整治后水文特征评分结果 为078,整治后水量和流速比整治前均有所减小,减小幅度为30%左右。这是由于 整治前河道呈自然状态,未受到水利工程的干扰,从上游依次往下游各个断面均有支 流河水汇入干流,干流的水量逐渐增多,且下游河道形态多样化,使其下游的流速多样 和流量较大。而整治后,支流河水、沿河漏排污水和初期雨水均截流进入沿河箱涵 工程中河道水量仅靠补水工程补水,而观澜河补水工程一期水量仅为30万m3/d, 河道补水量不满足河道的生态需水量;观澜河补水工程

9、二期实施后,补水总量为75 万m3/d,可以满足河道的生态需水量。4.2 物理结构评价从空间上看,观澜河物理结构各断面评分结果大小依次为:E6 E3 E5 E4 E2 E1,说明上游受干扰最大,中游其次,下游受干扰最小。各断面存 在差异性的原因是,上游采样点为人工堤岸区受人为破坏严重;中下游部分岸坡为土 壤植被护坡,存在一定的防洪隐患,且河岸带两旁堆积了许多垃圾,多处工厂和居民楼 沿河而建,河边的绿化带杂草丛生,河岸环境差;下游处于城郊处,两岸分布着原始山丘, 原始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较好。从时间上看,观澜河整治前物理结构特征各断面评分结果为27.8 70.8,整治后上游 断面物理结构特征评分比

10、整治前有所减小,其余断面均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20%左 右。同时,观澜河整治前河岸稳定性受到的干扰相对较大,而整治后河流护岸形式和 河岸植被带宽度均受到较大的干扰。观澜河综合整治后,将河道底质进行了清淤,底 质从泥质变成了砂质,并对河道护岸进行了改造,将不稳定的浆砌石或泥土堤岸改造 成石笼、直立挡墙混凝土、三维土工网植被等多种样式的护岸。同时,拦截支流的 河水进入截污箱涵,从而减少了干流河底的淤积量。最后,河岸带两旁新种植了大面 积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使缓冲带的宽度和植被覆盖度均有所增加,随着生境的 恢复,野生植物也随着生长起来,植物的多样性增加,从而使物理结构各项指标比整治 前有所提高。

11、4.3 水体理化特征评价 从空间上看,观澜河中游断面水体理化特征评分结果高于上游和下游断面评分结果, 说明上游和下游受干扰较大,中游受干扰较小。观澜河清湖湿地公园位于中游 E3 断 面附近,该公园将净化后的皿类水体排入河道中,使该段面水体水质较好。从时间上看,观澜河整治前水体理化特征评分结果为0 16.7,整治后水体理化特征 评分结果为0-45.92,整治后水体理化特征评分比整治前有所增加壇加幅度为70% 左右。整治前后各指标层受干扰程度差异较大:整治前 DO 指标受干扰程度较 小COD、BOD5、NH3-N、TP、TN指标均受干扰程度大;整治后BOD5、COD 指标受干扰程度较小,DO和TP

12、指标受干扰程度次之,NH3-N和TN指标受干扰程 度大。其原因是,河流整治前水体来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水中含有 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致使水体黑臭,整条河流的水体污染程度严重,且水体处于劣V类 标准。观澜河整治后,旱季河水的来源大都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尾水的水质标准为 级A标准,虽然TN和TP的浓度高,但有机污染物浓度低。同时,暴雨时期河道箱 涵的部分污水和支流总口截污橡胶坝的部分河水会溢流进入河道,而这些水体大都 为劣V类水体,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干流后,会沉入干流的底泥中。整体来说, 河道整治后的补水水质良好,水体透明度、气味和有机污染物改善效果明显。4.4 水生生物特征评

13、价 从空间上看,观澜河水生生物特征评分结果大小依次为:上游断面大于中游断面大于 下游断面,相对而言下游受到的干扰程度大。静止的水体相比流动的水体更有利于 水生生物的生存。观澜河上游水体水量较小,流速缓,甚至没有水流,使其生物多样性 大于中下游水体。从时间上看,观澜河整治前水生生物特征评分结果为 25.0-37.5,整治后水生生物特征评分结果为37.562.5,整治后水生生物特征评分比整治前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50%左右。整治前后底栖动物多样性受到的干扰程度最大。观澜河整治前,河道内 未发现底栖动物的存在,仅发现了藻类和浮游动物,且藻类的多样性单一,可能是由于 水体黑臭严重,透明度差,河道底质含

14、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不适合底栖动物的生 存,导致观澜河整治之前的生态系统破碎化严重,生物链断缺,水生生物系统不健康,水 生生物特征评分结果较低。观澜河整治后,河道内发现了耐污性强的底栖动物和浮 游动物存在,还发现了大量的藻类生长,且藻类的多样性比整治前丰富,可能是由于水 体 DO 指标的增大以及水体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水体水生生物的生长。4.5 社会服务功能评价 从空间上看,观澜河社会服务功能评分结果大小依次为:中游断面大于下游断面大于 上游断面,但上中下游的干扰程度差异性不大,其差异性主要受到防洪指标和公众满 意度的干扰。相比上游断面,中下游断面河道水质较好,河岸带多为植被缓坡护岸,河

15、道两旁设有湿地公园、休闲公园等景观设置,这些条件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亲水娱 乐环境。从时间上看,观澜河整治前社会服务功能评分结果为10.02 15.36,整治后社会服务 功能评分结果为19.14 28.46,整治后社会服务功能评分比整治前有所增加,增加幅 度为 50%左右。从公众满意度的调查问题看出,人们对观澜河整治前的意见主要集 中在河道内水体黑臭 ,气味难闻等水质较差方面,公众满意度受到的干扰程度较大。 经过综合整治后,观澜河河道堤岸多为混凝土、浆砌石和石笼护岸,抗冲刷能力增强, 河道新建设了2座调蓄池增加了河道的防涝能力,并且沿河建设了景观绿化带,设置 了坐凳、景观灯、休闲平台等河道景观设

16、置,更加方便市民来河道边休闲娱乐。但 是,从公众满意度的调查问题看出,人们对观澜河整治仍存在一些意见,如堤岸过于人 工化,不方便人们去河道亲水游玩;河道树木少,不利于人们在河边散步遮阴,河边灌木 从中悬挂的垃圾较多,岸坡环境人性化方面较差等等。4.6 河流健康综合评价由图9可知,观澜河整治前,上游E1、E2和中游E3、E4断面呈现不健康状态,下游 E5、E6断面呈现亚健康状态;整治后,上游E1、E2和下游E5、E6断面呈现亚健康 状态,中游E3和E4断面呈现健康状态。整体上来说,观澜河整治前生态系统健康状 况为不健康,整治后变为亚健康,说明整治效果明显,但离健康的河流水平还有一些差 距。观澜河

17、经过综合整治后,除河流水文条件变差外,其余指标都向正向发展,河流的河岸 带、水体理化指标和水生生物指标均有较大的改善,且恢复效果好。影响观澜河现 状生态系统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是河流水文指标和水体理化指标,其中又以水量和 总氮指标影响最大。这可能与河流支流筑坝导致观澜河自然生境破碎化,河流形态 多样性下降有关,也可能与河流水生植被单一对水环境变化反映相对敏感有关。说 明由于筑坝、补水等人类活动,满足不了河流的生态需水量,弱化了河流水生植被的 恢复,影响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基于层次分析方法,以水文、物理、水体理化、水生生物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准则建 立河流健康评估指标体系,对观澜河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价,评

18、价结果如下。a. 从指标层计算结果来看,观澜河河流水文指标和水质理化指标值相对较小。b. 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观澜河整治前E1、E2、E3和E4断面均处于不健康状态,E5 和 E6 断面处于亚健康,整体上是处于不健康状态;整治后 E1、E2、E5 和 E6 断面均 处于亚健康状态,E3和E4断面处于健康状态,整体上处于亚健康状态。说明观澜河 经过综合整治后,河流生态系统向正向恢复,但观澜河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人为干扰,且 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调控能力,但可通过人工或自然恢复对其进行改善。根据以上内容,建议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确保观澜河生态系统健康的受损 情况降到可控范围之内。具体建议如下:上游加

19、强河道补水水量和提高补水水质标 准;中游加强排污口管理、构建河道水生植物、构建多样的河流形态,强化自净能力; 下游原位修复底泥污染、增设河道泛洪区、完善鸟类栖息环境。1 杨荣金,傅伯杰,刘国华,等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原理和方法J.生态学杂志, 2004,23(3):103-108.(YANG Rongjin,FU Bojie,LIU Guohua,et al.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ecosystemJ.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04,23(3):103-108.(in Chines

20、e)2 李国英黄河治理的终极目标是“维持黄河健康生命”J.人民黄河,2004,26(1):1-3.(LI Guoying.“Keeping healthy life of the Yellow River”:an ultimate aim of taming the Yellow RiverJ.Yellow River,2004,26(1):1-3.(in Chinese)3 刘晓燕,张建中,张原锋黄河健康生命的指标体系J.地理学报,2006,61(5):451-460.(LIU Xiaoyan,ZHANG Jianzhong,ZHANGYuanfeng.Indicators of the h

21、ealthy Yellow River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6,61(5):451-460.(in Chinese)4 吴道喜,黄思平健康长江指标体系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07(12):1-3.(WU Daoxi,HUANG Siping.Indicators of the healthy Changjiang RiverJ.Express 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Information,2007(12):1-3.(in Chinese)5 林木隆,李向阳,杨明海珠江流域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人民珠江,2006(4

22、): 1-3.(LIN Mulong,LI Xiangyang,YANG Minghai.Probe into th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health of the rivers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J.Pearl River,2006(4): 1-3.(in Chinese)6 任东红对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订的认识J.海河水利,2006(5):1-3.(RENDonghong.To understand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Haihe water comprehensive planJ.Hai

23、he Water Resources,2006(5):1-3.(in Chinese)7 王绍斌,林晨从凉水河干流综合整治工程看城市河道的生态设计J.北京水利,2005(1):14-16.(WANG Shaobin,LIN Chen.Rehabilitation project LiangshuiRi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river eco-designJ.Beijing Water Resources,2005(1):14-16.(in Chinese)8 喻刚河道治理工程中的新思路J.上海水务,2008(1):51-52.(YU Gang.Ne

24、w thinking of the river remediation projectJ.Shanghai Water,2008(1):51- 52.(in Chinese)9 陈雁,冯效毅,田炯内秦淮河水环境整治方案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0,139(3):34-36.(CHEN Yan,FENG Xiaoyi,TIAN Jiong.Project discuss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control of the internal qinhuai riverJ.Jiangsu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0,

25、139(3):34-36.)(in Chinese)10 宁旨文,朱闻博,李毅.昔日“臭水沟”今日清水流 深圳福田河生态景观整治与提升J.风景园林,2011(4):38-41.(NING Zhiwen,ZHU Wenbo,LI Yi.From a ditch to a new clean river landscape renovation of Shenzhen FutianRiverJ.Landscape Projects,2011(4):38-41.)(in Chinese)【相关文献】11 王铭南亚热带大型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研究:以东江为例D.广州:暨南大学,2013.12 海热提,王文

26、兴.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13 T L萨蒂.层次分析方法:在资源分配、管理和冲突分析中的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 社,1986.14 BARBOUR M T,GERRITSEN J,SNYDER B D,et al.Rapid bioassessment protocols for usein streams and wadeable riversR.Washington D.C.: US EPA,1999.15 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16 US EPA.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

27、nt of great river ecosystems (EMAP-GRE) R.Washingtan D.C: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06.17 吴阿娜河流健康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8 蔡守华,胡欣河流健康的概念及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 , 28:23-27.(CAI Shouhua,HU Xin.Concept of river health and index system for its evaluationJ.Advanc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Water Resources,2008,28(1):23- 27.(in Chinese)19 水利部水资源司河流健康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试点工作用)R.北京:水利部,20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