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上传人:daj****de 文档编号:17121237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30.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安阳供水配套工程 02 标(合同编号:NSBD-AYPT/SG-02)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南水北调安阳供水配套丄程 02标项目部二O四年五月编 写:审核:批准: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1一、引言 1由于沉井在下沉施丄过程中对原状土的扰动,沉井周边土体受力结构发 生改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沉井及周边建筑物(房屋、线杆)等设施 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会可能会发生水平位移和垂直方向的倾斜变形。为了 保证沉井下沉过程中施丄安全,特制订沉井施丄沉降位移观测方案。本 方案主要从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精度要求、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影响 分析几个方面对沉井施丄过程中周

2、边建筑物沉降位移变形做出说明。. 1二、丄程概况 1本标段位于安阳市境内,输水管道起点位于37号输水管线汤阴县城内中 华路与新横一路交叉处西南角,终点位于 37 号输水管线穿越石武高铁 工程西侧,桩号5+20011+526.140,全长为6326.140m,管材为PCCP 管,其中桩号5+2005+308之间的管径为DN1600,桩号5+308 11+526.140之间的管径为DN1400;另外还包括汤阴二水厂支管线,桩 号 B0+000B3+151.464, 全长为 3151.464m,管径为 DN800,管材为PCCP 管。 1原设计的汤阴二水厂支线管道紧沿G107京深线汤阴县东环段(中华

3、路) 东侧布置,设计采用明挖沟槽直埋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进场后发现由 于中华路拓宽,原设计的汤河倒虹吸工程已位于汤河桥下。拓宽后的中 华路为汤阴的主要交通要道,南至鹤壁,北至安阳,兼有汤阴的形象功 能。原设计管线基本位于拓宽后中华路的慢车道上,管线施工范围内已修建绿化带、路灯、电缆及雨污水管道,中华路 2012年10月新建,如 果开挖施丄,将影响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2013年 12月河南省 南水北调中线丄程建设管理局批复了本段设计变更报告,2014年1月设 计单位正式下发了施丄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布置,在该段范围内 共计布设12座作业井,其中工作井6座,接收井6座,工作井为165m

4、*4m的矩形结构,接收井为5m*3m的矩形结构。1由于该作业井距离房屋、线杆等设施比较近,为了施工安全,特制定沉井沉降位移观测方案,对沉井及周边设施进行观测。 2三、编制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GB 0026-2007); 2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 23、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2四、沉降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 2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及相关设计文件对沉降位移观测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 我标段拟选择变形测量的三级标准作为本项沉降位移观测工作的精度指标,详见下表。 2变

5、形测位移观测主矍适用議期观测点貫站 髙建中俣差观测点塑 标中谋蔓(mmj一级(L IS地址业曲设计揃申级的建彊的嘅吧剧 陋聲喲古建雄和特大型币政桥槃等二飯0,53-fl地歴歴醴悅计为甲.石辍阁理筑的变 呢圜it;场地淆坡刮扯;蚩要管线的变 痒测虽:地下王程施工汕逗营中变形洌 大型市政桥显变罢测散镣三级1.510+O地基捱础设计为乙、内墩的確歸的变 幣测惟地表、遭路及一般營餓黔变形 测耻,申力型市哦桥樂变形测樣零五、沉降位移观测的资源配置沉降位移观测是丄程建设中精度较高的测量丄作,仪器设备、布设路线、 观测方法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都会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 3根据本丄程特点及采用三级技术标准的要求,

6、我标段对沉井施丄过程中 沉降位移观测人员和仪器设备进行了合理筛选,拟投入测量人员 3名, 其中组长一名,测量员两名,拟采用测量仪器为全站仪一台(拓普康GPT3002N,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12mm+08mm/Km*D),水准仪一台(DSZ2)。拟投入测量人员和仪器情况见下表: 3 六、沉降位移观测的丄作流程61、观测点的埋设 4( 1)基准点的设置 4 观测参照点以本标段沿线的首级控制点和加密控制点为基准,局部通视条件较差或出现基准点损坏现象,应补充加密点埋设。 4页脚内容5补充基准点标石应采用不锈钢的金属标志,外侧用混凝土包封做为控制点。其埋设位置安全牢固,在施丄过程中不易移动。 4(2)

7、观测点的设置 4观测点的设置分为两项内容: 4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 4第一: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沉降和倾斜 4 由于沉井主要是靠自重下沉,因此,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由于 底部刃角下土体受力不均导致沉井下沉过程中出现倾斜。该类沉降观测 点设置布置在沉井的外侧墙体上,自上而下每隔50cm布设一组沉降观 测点。该观测点的布置首先是首先自上而下将沉井外壁等分(间距50cm), 然后做出标记,并用沿标记将水泥钉分别订于墙体的外侧,端头露出 2cm作为观测的点位。4该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图如下:5图1-1沉井侧墙观测点的布置 5第二: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 5沉降观测点围绕沉井四周布设,距

8、离沉井周边每隔1m布设一组,5I 屮I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56图1-2沉井周边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6 位移观测点的设置6位移观测点包含两项内容: 6第一: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倾斜位移观测点 6 该倾斜位移观测点布设于沉井侧墙墙体上,沿沉井四周中心线分别将沉 井外墙体中心标示出来,然后标示的中心线将水泥钉分别订于墙体的外 侧,端头露出2cm作为观测的点位。每侧边墙做一组观测点,每组5个 点位,沿沉井外墙自上而下均匀布置,并作特殊标记。 6第二: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位移观测点 6 该类位移观测点布置于建筑物上,如该建筑物为房屋的,则在房顶或者 房角布置一组观测点,每组2个点位,每个点位选择直径8

9、mm的钢筋作 为标示,每个点位均应固定安全牢固,施丄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动。如该 建筑物的线杆或者其他类型的,则在线杆上选择目标观测点,如线杆上 的避雷针等尖细的物体,如没有则自行布置观测点,布置模式和房屋一致。 66.2、沉降位移的观测方法 7(1)基准点的观测 7 由于基准点采用沿线的加密控制点,因此基准点的观测采用加密控制点 的测量方法。如沉井周边加密控制点满足要求,则不必进行基准点的观 测,直接采用原加密控制点观测即可;如沉井周边原有加密控制点破坏 或不通视,则需对其进行重新观测并平差计算。新补测加密点平面控制 采用GPS静态观测或者导线测量模式进行,水准测量采用三等水准测量 模式进行,在

10、原有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观测并平差计算,待其精度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7(2)沉井位移点的观测71)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观测 7沉井下沉过程中由于自重及取土位置顺序的影响,下沉过程中会出现不 均匀沉井的现象,其观测方法如下: 7 分别在沉井前、后、左、右四面架设DSZ2水准仪水准仪并后视基准页脚内容8点; 7 分别在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上立尺并记录其观测值; 7 分别计算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 7 对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四个高程的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认为沉井下沉均匀,否则,根据高程大小调整下沉方向。 7

11、重复观测,直至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偏差满足要求为准。8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井下沉完毕。 82)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8 分别在沉井前、后、左、右四面假设DSZ2水准仪水准仪并后视基准点; 8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在前、后、左、右四面的沉降观测点上立尺并记录其观测数值,直至将每个小组的观测值完整准确的记录完毕为止; . 8 分别计算每个小组中各个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8 间隔固定时间,重复观测并分别计算同一小组中同一观测点的高程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 8 对每一小组中每个点位的高程单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进行分析,如果满足要求,则继续下沉施丄,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立即停止施丄并采用有效的安

12、全应急措施。 8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降安全下沉完毕为止。 83)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倾斜位移观测 8 用全站仪架设于其中一个观测基准点上,后视另外一基准点8并检查其精度; 8 分别观测沉井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上中心点的平面坐标8并记录; 8 间隔一定时间重复观测并记录同一高度上中心点的平面坐标; 9 对同一高度上不同观测时段内每个点位的平面坐标进行比较并求解出偏差值和点位误差值,然后计算累计偏差值。 9 对每个点位的单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进行分析,如果满足要求,则 继续下沉施丄,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 9 重复观测并进行比较,直至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13、 9 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降安全下沉完毕为止。 94)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倾斜位移观测 9 用全站仪架设于其中一个观测基准点上,后视另外一基准点9并检查其精度; 9 分别观测同一建筑物上一组位移观测点平面坐标并记录; 9 间隔一定时间重复观测并记录该建筑物上观测点的平面坐标; 9 对同一建筑物上不同观测时段内每个点位的平面坐标进行比较并求解出偏差值和点位误差值,然后计算累计偏差值。 9 对每个点位的单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进行分析,如果满足要求,则继续下沉施丄,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立即停止并采取安全应急措施。 9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降安全下沉完毕为止。 96.3、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资料整理

14、9沉降位移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作为沉井施丄技术档案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9(1)沉降观测资料的内容: 9对沉井及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按规范规定,及时整理沉降观测资 料,其内容为:10 根据水准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标高和其逐次沉降量 10 根据建筑物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位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10沉降量与延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及沉降量分布曲线图; 10 水准点的平面布置图,测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资料; 10 施丄时沉井及周边建筑物标高的水准测量记录及晴雨气象资料; 10 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10(2)位移观测资料的内容:10 根据平面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平面坐标和其

15、逐次变化量; 10 根据每次点位平面坐标的变化值和累计变化值绘点位变化值与延10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及位移变化量分布曲线图; 10 位移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测量位移变化的全部原始资料; 10 每个建筑物及沉井自身位移观测的所有原始数据; 10 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位移观测分析报告。 10(3)沉降位移观测记录填写要求: 10对每个沉井及周边建筑物的观测记录都必须认真准确填写、记录,结果 进行分析整理并及时上报项目部领导。在发现数据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有 效控制措施。10所有施丄期观察项目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观测记录填写应清晰、整洁, 每进行一次观测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监理部、 建

16、管处汇报。10七、沉降位移观测的周期11根据丄程测量规范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等规范并结合本标段施 丄情况,沉井施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沉井下沉的速度,尤其是针对房 屋和线杆等主要建筑物距离沉井比较近的地方,增加观测次数,每天观 测23次;每次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观测,包含沉井的不均 匀沉降和倾斜以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位移观测。 11针对沉井周边相对比较开阔的区域可适当减少观测次数,但须严格遵守 每下沉50cm至少观测一次的要求。施工过程中观测周期随之施工下沉 进度可做适当调整。11八、沉降位移观测的注意事项11(1)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采用相同的路线和观测方法观测,仪器和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检

17、定,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11(2)每次观测应遵守“四固定”原则,即:观测所用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 11(3)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50m,同一方向位移观测过程中每次架设仪器尽可能在同一基准点上。11(4)观测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根水准尺。沉降观测时,水准尺应和地面垂直,不得倾斜。 11(5)观测时间及环境:不在日出前后1小时、中午时分进行观测,更不能在大风或有雾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11(6)保证水准尺气泡稳定居中,扶尺员快速稳定地竖直标尺,提高观测效率。 12(7)要有很好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怕麻烦的测量精神。

18、12(8)及时检查测量记录表、填写记录总表和绘制变形曲线;如变形有异常情况或超过所规定的限值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12沉井施工沉降位移观测方案一、引言由于沉井在下沉施丄过程中对原状土的扰动,沉井周边土体受力结 构发生改变,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沉井及周边建筑物(房屋、线杆)等 设施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会可能会发生水平位移和垂直方向的倾斜变形。 为了保证沉井下沉过程中施丄安全,特制订沉井施丄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本方案主要从观测点的布设、观测精度要求、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影 响分析几个方面对沉井施丄过程中周边建筑物沉降位移变形做出说明。二、丄程概况本标段位于安阳市境内,输水管道起点位于37号输水管线汤阴

19、县城 内中华路与新横一路交叉处西南角,终点位于 37 号输水管线穿越石武 高铁工程西侧,桩号5+20011+526.140,全长为6326.140m,管材为 PCCP管,其中桩号 5+2005+308之间的管径为 DN1600,桩号 5+30811+526.140之间的管 径为DN1400;另外还包括汤阴二水厂支 管线,桩号 B0+000B3+151.464,全长为 3151.464m,管径为 DN800, 管材为 PCCP 管。原设计的汤阴二水厂支线管道紧沿G107京深线汤阴县东环段(中华路)东侧布置,设计采用明挖沟槽直埋的方式进行施丄。施丄进场后发 现由于中华路拓宽,原设计的汤河倒虹吸丄程

20、已位于汤河桥下。拓宽后 的中华路为汤阴的主要交通要道,南至鹤壁,北至安阳,兼有汤阴的形象功能。原设计管线基本位于拓宽后中华路的慢车道上,管线施工范围 内已修建绿化带、路灯、电缆及雨污水管道,中华路2012年 10月新建 如果开挖施丄,将影响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2013年 12月河南 省南水北调中线丄程建设管理局批复了本段设计变更报告,2014年1月 设计单位正式下发了施丄图纸。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布置,在该段范围 内共计布设 12 座作业井,其中丄作井 6 座,接收井 6 座,丄作井为 16.5m*4m 的矩形结构,接收井为 5m*3m 的矩形结构。由于该作业井距离房屋、线杆等设施比较近

21、,为了施丄安全,特制 定沉井沉降位移观测方案,对沉井及周边设施进行观测。三、编制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GB 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3、建筑基坑工程检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5、国家三角测量规范(GB-T17942-2000);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7、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8、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施工测量实施规定(2012-12-11);9、设计图纸及相关招投标文件。四、沉降位移观测的技术要求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0026-2007)和

2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页脚内容2(JGJ82007 )及相关设计文件对沉降位移观测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特点,我标段拟选择变形测量的三级标准作为本项沉降位移观测丄作的精度指标,详见下表。表1-1 建筑变形测量的级别、精度指标及其适用范围沉观测位移现测竄测点测站 髙茬中俣差Cnrm)标中谋冷(mmj一级士a 15曲址基曲设计为甲级的建筑的龜彩测 觅要朗古建笛和特大型市政桥槃等二绒土広5土上打迪歴歴母设计为甲.巴鞭刖座筑附变 形圜駅;场地福皱测倉;塗要管线的变 举测鈕;地不王程施工汕逗营中娈形测 蠻大型市政桥瘵变瑕测虽辭三级士 1,5士 16 0地基堆础谏计为乙、内墩的铿筑的噬 砖测険丄地表、遭路

23、及一般營线的变形 側耻F中外型市敢桥梁婕形测燃導五、沉降位移观测的资源配置沉降位移观测是丄程建设中精度较高的测量丄作,仪器设备、布设 路线、观测方法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都会影响观测数据的精度。根据本丄程特点及采用三级技术标准的要求,我标段对沉井施丄过 程中沉降位移观测人员和仪器设备进行了合理筛选,拟投入测量人员 3 名,其中组长一名,测量员两名,拟采用测量仪器为全站仪一台(拓普 康GPT3002N,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1.2mm+0.8mm/Km*D),水准 仪一台(DSZ2)。拟投入测量人员和仪器情况见下表:表 1-2 拟投入测量人员信息表姓名职务工作年限备注石银鹏组长6年赵海刚测量员8年肖志

24、勇测量员1年表 1-3 拟投入测量仪器信息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单位备注拓普康全站仪GTS-3102N1台配备对应的反射棱镜等苏光水准仪DSZ21台配备黑红木尺、尺垫等六、沉降位移观测的丄作流程6.1、观测点的埋设(1)基准点的设置观测参照点以本标段沿线的首级控制点和加密控制点为基准,局部 通视条件较差或出现基准点损坏现象,应补充加密点埋设。补充基准点标石应采用不锈钢的金属标志,外侧用混凝土包封做为 控制点。其埋设位置安全牢固,在施丄过程中不易移动。(2)观测点的设置观测点的设置分为两项内容: 沉降观测点的设置第一: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沉降和倾斜由于沉井主要是靠自重下沉,因此,在沉井下沉过程中必然

25、会 存在由于底部刃角下土体受力不均导致沉井下沉过程中出现倾斜。 该类沉降观测点设置布置在沉井的外侧墙体上,自上而下每隔 50cm 布设一组沉降观测点。该观测点的布置首先是首先自上而下将沉井 外壁等分(间距50cm),然后做出标记,并用沿标记将水泥钉分别订 于墙体的外侧,端头露出2cm作为观测的点位。该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图如下:Tir./lim.riBm-i图 1-1 沉井侧墙观测点的布置第二: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围绕沉井四周布设,距离沉井周边每隔 1m 布设一组,具体位置如下图所示:图 1-2 沉井周边沉降观测点的布置iE 位移观测点的设置位移观测点包含两项内容: 第

26、一: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倾斜位移观测点该倾斜位移观测点布设于沉井侧墙墙体上,沿沉井四周中心线分别 将沉井外墙体中心标示出来,然后标示的中心线将水泥钉分别订于墙体 的外侧,端头露出 2cm 作为观测的点位。每侧边墙做一组观测点,每组 5 个点位,沿沉井外墙自上而下均匀布置,并作特殊标记。 第二: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位移观测点该类位移观测点布置于建筑物上,如该建筑物为房屋的,则在房顶 或者房角布置一组观测点,每组 2 个点位,每个点位选择直径 8mm 的钢 筋作为标示,每个点位均应固定安全牢固,施丄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动。 如该建筑物的线杆或者其他类型的,则在线杆上选择目标观测点,如线 杆上的避雷

27、针等尖细的物体,如没有则自行布置观测点,布置模式和房 屋一致。6.2、沉降位移的观测方法(1)基准点的观测由于基准点采用沿线的加密控制点,因此基准点的观测采用加密控 制点的测量方法。如沉井周边加密控制点满足要求,则不必进行基准点 的观测,直接采用原加密控制点观测即可;如沉井周边原有加密控制点 破坏或不通视,则需对其进行重新观测并平差计算。新补测加密点平面 控制采用GPS静态观测或者导线测量模式进行,水准测量采用三等水准 测量模式进行,在原有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加密观测并平差计算,待其 精度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2)沉井位移点的观测1)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不均匀沉降观测 沉井下沉过程中由于自重及取

28、土位置顺序的影响,下沉过程中会出 现不均匀沉井的现象,其观测方法如下: 分别在沉井前、后、左、右四面架设DSZ2水准仪水准仪并后视基准点; 分别在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上立尺并记录其 观测值; 分别计算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 对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四个高程的偏差值在允许范围内,则认为沉井下沉均匀,否则,根 据高程大小调整下沉方向。重复观测,直至同一高度的观测标点的高程偏差满足要求为准。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井下沉完毕。2)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分别在沉井前、后、左、右四面假设DSZ2水准仪水准仪并后视基准

29、点; 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在前、后、左、右四面的沉降观测点上立尺并记录其观测数值,直至将每个小组的观测值完整准确的记录完毕为止 分别计算每个小组中各个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间隔固定时间,重复观测并分别计算同一小组中同一观测点的高程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 对每一小组中每个点位的高程单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进行分 析,如果满足要求,则继续下沉施丄,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立即停止施丄 并采用有效的安全应急措施。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降安全下沉完毕为止。3)沉井自身下沉过程中的倾斜位移观测 用全站仪架设于其中一个观测基准点上,后视另外一基准点并检查其精度; 分别观测沉井前、后、左、右四面同一高度上中心点的平面坐标并记

30、录; 间隔一定时间重复观测并记录同一高度上中心点的平面坐标; 对同一高度上不同观测时段内每个点位的平面坐标进行比较并求 解出偏差值和点位误差值,然后计算累计偏差值。 对每个点位的单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进行分析,如果满足要求,则继续下沉施丄,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重复观测并进行比较,直至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降安全下沉完毕为止。4)沉井下沉过程中周边建筑物的倾斜位移观测 用全站仪架设于其中一个观测基准点上,后视另外一基准点并检查其精度; 分别观测同一建筑物上一组位移观测点平面坐标并记录; 间隔一定时间重复观测并记录该建筑物上观测点的平面坐标

31、; 对同一建筑物上不同观测时段内每个点位的平面坐标进行比较并 求解出偏差值和点位误差值,然后计算累计偏差值。 对每个点位的单次下沉量和累计下沉量进行分析,如果满足要求,则继续下沉施丄,如果不满足要求则立即停止并采取安全应急措施。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沉降安全下沉完毕为止。6.3、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资料整理沉降位移观测资料应及时整理和妥善保存,作为沉井施丄技术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沉降观测资料的内容:对沉井及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按规范规定,及时整理沉降观 测资料,其内容为: 根据水准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标高和其逐次沉降量 根据建筑物平面图绘制的观测点位置图,根据沉降观测结果绘制沉降量与

32、延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及沉降量分布曲线图; 水准点的平面布置图,测量沉降的全部原始资料; 施丄时沉井及周边建筑物标高的水准测量记录及晴雨气象资料; 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沉降观测分析报告。(2)位移观测资料的内容: 根据平面测量得出的每个观测点平面坐标和其逐次变化量; 根据每次点位平面坐标的变化值和累计变化值绘点位变化值与延 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及位移变化量分布曲线图; 位移观测点的平面布置图,测量位移变化的全部原始资料; 每个建筑物及沉井自身位移观测的所有原始数据; 根据上述内容编写的位移观测分析报告。(3)沉降位移观测记录填写要求:对每个沉井及周边建筑物的观测记录都必须认真准确填写、记录, 结果进

33、行分析整理并及时上报项目部领导。在发现数据异常时应及时采 取有效控制措施。所有施丄期观察项目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观测记录填写应清晰、 整洁,每进行一次观测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监理部、建管处汇报。七、沉降位移观测的周期根据丄程测量规范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等规范并结合本标 段施丄情况,沉井施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沉井下沉的速度,尤其是针 对房屋和线杆等主要建筑物距离沉井比较近的地方,增加观测次数,每 天观测23次;每次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一次全面的观测,包含沉井的 不均匀沉降和倾斜以及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位移观测。针对沉井周边相对比较开阔的区域可适当减少观测次数,但须严格 遵守每下沉

34、 50cm 至少观测一次的要求。施丄过程中观测周期随之施丄下 沉进度可做适当调整。八、沉降位移观测的注意事项(1)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采用相同的路线和观测方法观测,仪器 和设备在使用前进行检定,符合要求方可使用;(2)每次观测应遵守“四固定”原则,即:观测所用仪器固定;观 测人员固定;观测路线固定;观测环境和条件基本相同。(3)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50m,同一方向位移观测过程中每次架设仪器尽可能在同一基准点上。(4)观测中,前后视必须采用同一根水准尺。沉降观测时,水准尺 应和地面垂直,不得倾斜。(5)观测时间及环境:不在日出前后1小时、中午时分进行观测, 更不能在大风或有雾的情况下进行观测。(6)保证水准尺气泡稳定居中,扶尺员快速稳定地竖直标尺,提高 观测效率。(7)要有很好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怕麻烦的测量精神。(8)及时检查测量记录表、填写记录总表和绘制变形曲线;如变形 有异常情况或超过所规定的限值时,应及时向上级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