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7119851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17.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杂质对聚合反应的影响(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聚合反应异常现象及原因分析TBC微量水杂醇丁二烯浓度低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三厂顺丁橡胶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聚合反应对原材料 及催化剂各项指标要求较高,当系统中由于各种原因带入微量杂质并累计到一定 量时就会造成聚合反应的波动。1 顺丁橡胶装置简介BR-9000镍系溶液聚合技术是以来自丁二烯装置的1, 3丁二烯为单体原 料,以炼厂重整抽余油的6090C馏分为溶剂,以环烷镍酸、三异丁基铝、三 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进行溶液聚合。聚合反应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生成的 胶液靠压差进入胶罐中储存。胶罐中的胶液经喷胶泵喷入凝聚釜中,利用水吸法 将胶液中的溶剂油和未反应的丁二烯回收,并将胶液凝聚成胶粒,再经过挤压脱

2、 水、膨胀干燥,得到成品胶。2 各种杂质对聚合体系的影响聚合体系中的杂质来源于原料、各种助剂、回收溶剂油和丁二烯中杂质的 积累。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各种杂质带入聚合体系后聚合反应的现象及对产品 质量的影响。2.1 丁二烯中 TBC 对合体系影响2.1.1 TBC 加入系统的作用TBC 化学名称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在丁二烯生产过程中加入,目的是 防止丁二烯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产生自聚物,堵塞设备管线引发安全事故。2.1.2 TBC 对聚合体系的影响对于聚合反应来说TBC却是阻聚剂,工艺指标要求丁二烯中TBC含量小 于5ppm。当丁二烯中TBC含量大于5 ppm时,随着TBC含量的增加聚合反应 首先

3、体系在聚合反应弱,但提高AL、Ni、B整体配方聚合反应强度及转化率可 以维持。如果丁二烯中TBC含量大于20ppm时,聚合首釜温度快速下降,提高 AL、Ni、B整体配方至1.5倍仍不能维持,造成聚合不聚。在成品胶门尼可控的 前提下,TBC超标对成品物性扯断伸长率、拉伸强度、300%定身应力、凝胶含 量无较大影响,不影响凝聚系统过料。2.1.3 TBC 加入量的稳定与控制监控自抽提粗丁二烯 TBC 指标在工艺指标范围之内。 稳定循环丁二烯塔顶 TBC 的加入量。 稳定丁二烯脱阻聚剂塔操作。2.2 微量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在顺丁橡胶生产中,通常所说的加水量是指丁二烯通过加水罐的量,也就是聚合体系中

4、加入的含饱和水的丁二烯的量。2.2.1 微量水在聚合体系中的作用水能水解AL,降低AL对Ni的还原能力。水能破坏 AL-Ni 反应产物,使之褪色、沉淀而失活严重。水加在Ni 中,虽然水与Ni不起化学反应,但当AL与含水的Ni相遇时, AL 便失去活性。水能与 B 络合并起化学反应,促进活性中心的形成。 因为水在聚合体系中的特殊作用,也称水为第四种催化剂。2.2.2 水加入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聚合体系的含水量应当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当聚合系统不加水或加水量偏少时,聚合反应体现为首釜反应较弱,冷丁油进料阀打不开,进料温度高,首 釜温度偏低,转化率不够,后两釜温度偏高需开充油以降低温度,也就是反应后

5、 移。表 加水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加水量/m3 h-1进料温度/c首釜温度/c2#釜温度/c3#釜温度/c02564.9971010.201867971010.301268961010.35-16896101当系统中水值小于20 ppm,随着加水量的增加,聚合反应逐渐增强,AL用 量和 AL/B 增加。当系统中水含量大于 20PPm 时,聚合反应明显变弱,催化剂 用量显著增大,聚合门尼迅速降低,甚至导致胶粘无法做样。表 加水量对聚合门尼的影响配方加水量/m3 - h门尼首釜 末釜NiAL -B1.020.330.920.201.020.330.920.251.020.330.920.301.02

6、0.330.920.351.020.330.920.402.2.3 系统水值偏高原因分析及对策正常生产时,由于系统水值偏高导致聚合反应变弱,首先应降低丁二烯加 水量,提高AL、Ni、B整体配方及AL用量,结合化验的分析数据,判断水是 来自原料丁二烯还是溶剂油,然后分析其产生原因。操作问题导致的 ,加强工艺管理及操作。设备泄漏导致的,进行设备堵漏。2.3 杂醇对聚合体系的影响杂醇通常是由于系统中盐水换热器漏带入系统的。醇类在系统中积累,当 OH/AL (摩尔比)大于1时,聚合体系活性迅速下降。2.3.1 聚合反应现象生产波动情况分析、 生产波动过程描述橡胶装置聚合反应强度从2 月 14 日开始波

7、动,2 月 22 日开始 转弱,成品胶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不合格。我厂一直组织各相关专 业人员,围绕影响聚合反应的原材料、催化剂及助剂、溶剂油和工艺 操作等各个因素进行分析、排查和调整。在排查过程中发现溶剂油中 碘值超标,2月15日将T-403开起来排除轻组分杂质,19日溶剂油 碘值降到合格指标;2 月 23 日由于 T-401 塔顶压力调节阀 PRC-401 堵,使溶剂油碘值再次升高, 2 月 24 日对 T-401 塔顶压力调节阀 PRC-401 进行停车清理,投用后溶剂油碘值恢复正常;在排查过程中 加大了 T-403、404、406、407 各塔的杂质排放量,尽快降低装置内 轻、重组分杂

8、质含量。由于胶液质量降低, 2 月 23 日凝聚系统频繁 堵泵,多次清理颗粒水泵出入口短接和横管,2月26日对凝聚B、C 线进行清釜处理。3 月 2 日 T-405 塔底水值突然升高,经过排查确认 T-405 塔底再沸器列管漏,将 T-405 切除处理, 3 月 5 日堵漏结束后 投用。二、生产波动状态描述1、聚合温度和电流波动情况聚合反应强度从2 月 14日开始波动, 22 日开始转弱,首釜中部 温度能够稳定控制,但 2#釜电流由 95A 降至 85A, 3#釜电流由 130A 降至110A, 2#釜中部温度由92C降至89C, 3#釜中部温度由96C降 至90C,2#、3#釜反应变弱,转化

9、率降低。(见图一、二)系列1为AR101中部温度趋势系列2为AR102中部温度趋势系列3为AR103中部温度趋势系列1 系列2 系列3图一 聚合A线温度变化趋势图1201101 nn100-a90807060 电流值A502月15日2月16日2月17日2月18日 2月19日 2月20日2月21日2月22日2月23日2月24日系列1为AR101电流趋势系列2为AR102电流趋势系列3为AR103电流趋势图二聚合A线电流变化趋势图2、产品质量波动情况2 月 22 日开始成品胶质量达不到合格品指标。主要体现在成品 胶拉伸强度由 15.0Mp 以上降到 14.1Mp 以下,扯断伸长率由 385%以aa

10、上降至 370%以下。同时凝胶含量增加至4%以上,正常在1%以下,成 品胶分子量降到16 万正常应在 22 万以上。(见图三、四、五)扯断伸长率%= 扯斷伸长率变化曲静圄凝聚含量%时间Hfe3 日43 日 CR3 0002 日h42 0062 日 aR2 日 02H6n2 H4fa2 日日 ga2 日CK2图四凝胶含变化超勢图分子量(万)日 OC8K2日 c.s6R:日 c-052日右2_日 022日 052日CK23、凝聚单元波动情况凝聚单元从2月23日开始泵堵料频繁,于2月26日对凝聚B、C 线进行停车清釜,打开后发现首釜釜壁挂胶严重。三、已采取的措施为了扭转装置生产的被动局面,分厂组织各

11、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分 析,从能够影响聚合反应催化剂及助剂、丁二烯、溶剂油和工艺操作 等各个环节入手,进行分析调整。主要做了以下调整工作:(一)催化剂及助剂、原材料的排查1、催化剂系统的排查 从催化剂入厂批次上进行分析, 2 月 12 日使用的三种主催化 剂中,环烷酸镍是1月 5日换罐使用至今,三氟化硼是1月 10日换 罐使用至今,三异丁基铝是2月 1日换罐使用至今。在时间上可以排 除催化剂的影响。 2 月 18 日将环烷酸镍和三异丁基铝进行重新配制,投用后就 聚合反应未见好转。3月 4日将铝配制罐中的铝再次退出系统,用1 月份剩余的部分三异丁基铝进行重新配制。调整后聚合反应未见变 化。 为了防止

12、因催化剂加入流量表指示不准,导致催化剂加入量产 生偏差,从而影响聚合反应。车间用计量泵入口的计量桶,对催化剂 流量计多次进行标定,标定结果证明催化剂流量计指示准确。 为了保证反应强度和成品物性指标,将催化剂配方整体提高, 三异丁基铝配方由 0.30 提高至 0.45,环烷酸镍配方由 0.88 提高至1.2,三氟化硼配方由0.78 提高至1.0,三种催化剂用量整体提高后 反应仍不正常,2#、3#釜中部温度较低。 为了进一步检验装置所加入催化剂质量情况,3月3日经公司 中心化验室对三氟化硼和环烷酸镍的质量指标进行全面化验分析,分 析数据均在合格范围内。(分析数据见附表 1-2)2、各种助剂的排查为

13、了检验装置所加入各种助剂质量情况, 3月 3日对聚合以外的 所有助剂的质量指标,委托公司中心化验室进行全面化验分析,分析 数据均在合格范围内。(分析数据见附表 3-6)3、原材料的排查 将2009年11、12月与2010年2月份,装置接收管输丁二烯 的纯度和炔烃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指标均在合格范围之内。从比较看 丁二烯的纯度和炔烃质量指标有变化(见图六、七、八,数据取自化 一所报数据)。并且在2010年2月 17、 19、 24、 25日和3月 4日化 一丁二烯来料化验分析中,炔烃峰值上有不明杂质峰(分析结果见附 件 7-11 )。化一来料情况统计趋势如下图:EA值 PPM+系列1 亠系列2系列

14、1为11月1日至12月31日EA值系列2为1月1日至3月1日EA值图七化一来料EA分析数据图Iunn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51545760il 订图八化一来料VA分析数据图系列1为11月1日至12月31日VA值 系列2为1月1日至3月1日VA值1系列1 -系列2VA值 ppm0.90.80.70.60.50.410.30.210.100(-0.1 03 装置2月份共接收正己烷5车179吨;通过分析数据入厂指标全部合格。(进厂溶剂油分析数据见表一)表一: 2月份入装置溶剂油分析数据日期2月2日2月6日2月9日2月21日2月21日密度(20C)Kg/m3660-6

15、80669668665667668水含量 mg/kg=2004345374042碘值 gI/100g=0 40.090.090.080.090.08酸度mgK0H/100ml=636666666565干点C=716968696868 分厂为进一步检验溶剂油的质量,对溶剂油系统质量指标进行 化验分析,由于我厂化验车间分析能力有限,2 月 22 日联系大庆化 工研究中心对溶剂油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见附件-12)。 车间为防止丁二烯中带有水溶性杂质,于3月4日将丁二烯水洗 系统投入运行。(说明:丁二烯水洗系统是2007年改造后新建设备, 主要是因为当时橡胶装置大量使用外购丁二烯,而外购丁二烯中

16、含有 水溶性杂质,常常影响橡胶产品的质量。增加丁二烯水洗系统就是为 了脱出外购丁二烯中的这部分杂质。没有外购丁二烯时是不需要运行 丁二烯水洗系统的。 车间将罐区溶剂油和丁二烯的原料罐进行切换使用。3月4日 将精溶剂油储罐 V-507 由 A 切换到 B 使用,同时,将粗溶剂油储罐 V-506由A切换到B使用,在切换V-507初期聚合反应强度迅速增强, 维持1小时后,聚合反应恢复切换储罐前的状态,通过3月 5、6日 切换储罐观察,均存在此现象,所以怀疑装置的回收溶剂油中可能存 有杂质,并且连续进入系统中,但杂质的来源不明。3月 2日将装置 的回收丁二烯单独进入 V-501A 中,化一来料丁二烯则

17、单独进入 V-501B中,送到回收丁二烯精制系统精制后,供聚合单元使用。(二)装置内部的排查1、丁二烯加水置换将聚合单元丁二烯加水罐中原有脱盐水全部排净,重新加入脱盐 水,多次置换了丁二烯加水罐中脱盐水。聚合反应未见好转。联系化 肥厂确认脱盐水质量,化肥厂分析结果合格。2、系统排放量的控制聚合反应波动后,怀疑有不明杂质的影响,为了能够将杂质排出系统。2月15日开始将T-403、404、406、407等能够向外排出杂质 的各塔,加大排轻排重量,至今未见效果。3、对装置的精溶剂、精丁二烯馏出口进行排查 从2月14日开始,对精丁二烯、溶剂油和E-421、T-411的丁 二烯、溶剂油进行全分析,发现精

18、溶剂油碘值含量为1.19gl/100g,2 控制指标为小于0. 4 gI/100g。2 车间为减少溶剂油中的轻组分杂质,降低精溶剂油中的碘值含 量。于2月15日开T-403塔(工艺控制指标:当T-401进料C含量5大于2%时,开T-403脱轻,而2月11、12、13、15日T-401进料C5 含量分别为0.5%、 0.38%、 0.38%、 0.38%,均不超过2%), 2月 19日 精溶剂油碘值恢复正常,含量为0.1 gI/100g。2 2月23日化验分析T-404塔顶溶剂油碘值最高2.9 gI /100g。2当时T-401塔顶压力0.34Mp (正常控制指标为0.27土0.03 Mp )一

19、 aa直无法降低,分析认为 T-401 塔顶压力调节阀 PRC-401 阀芯被自聚物 堵塞,导致T-401压力超高,使T-401塔底轻组分脱出效果变差,轻 组分进入T-404塔中,使T-404塔顶精溶剂油采出碘值超标。2月24 日 10: 0015: 30 对 T-401 进行停车处理 PRC-401 调节阀,处理后压 力调节正常,T-404塔顶溶剂油碘值降至0.32 gI /100g以下。(T-4012压力变化见图九、溶剂油碘值变化见图十)压力MPa0.350.343 2 133 3 3 - o o o9 82 2日 日 0.62 日l5月 H42 日c3月 日 O2K2 Hi2 hq2 日

20、 c92 日 0u2 H7ta2 日 0.6 2 日 L52 H4fa2 日c3月o图九T-4 0 1塔顶压力趋势图T401塔停车处 理好,压力恢 复正常值BK8PZH44PZ HteRpzH4QZ 多次对E-421 (精丁二烯米出)和T-411 (精溶剂油米出)进 行加样分析,未见异常指标。从 3 月 2 日开始对两处馏出口每 8 小时 进行丁二烯和溶剂油的全分析。丁二烯炔烃有杂质、T-411初馏点低(大庆化工研究中心对此组分进行分析未发现异常),其他指标未见 异常。(化验监控数据见表二、表三)表二:E421 丁二烯加样全分析数据记录0年3月时间纯度水值TBC胺二聚物DMF炔烃M99.5pp

21、mW20ppmW5ppmWlppmWlppm检不出W5ppm VAWlppm2日 0: 0015.8112日 8: 007.111.22日 10: 0099.427.111.2010有杂质2日 19: 0099.3219.5114.1000有杂质3日 0: 0099.5613.3114.1000有杂质3日 8: 0099.710.9710.2000有杂质3日 16: 0099.6311.89.06000有杂质4日 0: 0099.7218&6000有杂质4日 8: 0099.5513.216.7010有杂质4日 16: 0099.7312.8213.10.0100有杂质5 日 0: 0099.

22、6212.211.9000有杂质5 日 8: 0099.6814.7610.10000有杂质5 日 16: 0099.618.924.7000有杂质6 日 0: 0099.573.06000有杂质表三:T-411精溶剂油加样全分析数据记录2010年3月时间水值碘值组成馏程C4C5C6初馏点干点W20ppm0.4g|/100g2%(wt98%(wtM62C87 C)2 日 10:0013.10.1100.0599.9556772 日 16:0014.110.1000.0199.9957733 日 8: 0012.210.160.010.0299.9757773 日 16:0018. 150.11

23、0.29099.7157764 日 0: 0018.80.120.14099.8658764 日 8: 0013.30.010.01099.9959764 日 16:0011.70.110.170.0499.8157755 日 0: 0014.10.100.020.0499.9456755 日 8: 0017.60.080.030.0199.9657755 日 16:0010.50.0300.0299.9858766 日 0: 0012.760.0400.0299.9857764、系统窜料的排查为了防止精丁二烯与粗丁二烯、精溶剂油与粗溶剂油之间的物料互窜。首先,检查V-507B到V-506B压

24、料线,之间有盲板隔断;V-502 与V-501B之间的压料线也有盲板隔断。其次,检查回收单元E-421 和E-411出口去V-501和V-506阀门无内漏,并将此两处阀打上铅封, 防止岗位人员误开,造成窜料。(三)系统泄漏点的排查1、为了防止系统换热器泄漏,造成系统水值超高而影响聚合反 应。2月份多次对E-421出口和T-411出口水值进行加样分析,分析 数据未见异常。(分析数据见表四)表四:E421、T411水值统计表日期E421 水值(ppm)T411 水值(ppm)W20ppmW20ppm1日6.911.62日16.57.43日16.97.84日6.86.85日11.76.86日7.26

25、.27日7.75.88日6.85.59日7.86.410日7.95.511日6.97.312日7.4&613日9.77.914日7.813.215日6.415.916日13.4&117日17.014.218日12.516.219日11.19.120日9.4&121日10.1&822日&87.823日9.29.424日9.0412.325日14.918.826日7.112.027日9.410.528日10.810.22、为防止在化验采样人员未采集到水值高的物料。多次将E-411、E-421 切除,将精溶剂油和丁二烯直接送入储罐,供聚合使用。聚合反应不见好转。对进入E-411的T-404塔顶水值和

26、E-411出口水值、 对进入E-421的T-413出口水值和E-421出口水值,进行加样分析, 分析结果全部合格。(水值分析结果见表五、表六)时间E421T413W20ppmW20ppm3 月 2 日 18: 3019.9416.3920: 0014.2512.85表五进出 E-421 物料水值值时间T-404塔顶E-411 出口W20ppmW20ppm2 月 26 日 20: 0020.151922: 0022.0620表六 进出 E-411 物料水3、3月2日8: 00化验分析数据显示,T-405 (回收丁二烯脱水塔) 塔底水值174ppm(正常应小于20ppm)超标,经过多次确认T-40

27、5塔底再 沸器列管漏,车间立即在3月2日20: 00将T-405切除系统,进行检修 堵漏, 3月5日22: 30投入运行,聚合反应没有变化。(四)凝聚单元的清理情况凝聚单元从2 月 23 日开始泵堵料频繁,多次清理泵的出入口管 线。2月26日凝聚B、C线无法运行,对凝聚B、C线进行停车清釜, 打开后首釜釜壁挂胶严重。四、橡胶装置目前现状装置目前仍然维持T-403、404、406、407大量排轻、排重,目的 是排出轻重组分杂质物料。同时,继续坚持馏出口的8小时监控措施, 便于及时发现馏出口的异常波动。1、聚合单元首釜温度平稳,2#釜温度达到91C, 3#釜温度达到 93C,聚合釜的搅拌电流均有所

28、提高,通过各项参数观察,聚合反应 趋势有所好转。2、橡胶成品的物性指标有所提高,特别是扯断伸长率最高达到 401%。但扯断强度依然不合格。3、3月1日-3月5日凝聚单元过料平稳,堵泵次数有所减少,能 够维持胶罐较低液位运行。4、回收单元运行平稳,各塔的工艺指标在合格范围内,馏出口 产品质量合格。5、3月5日将聚合配方提高后,聚合反应强度变强。但由于配方 提高使聚合反应链转移反应速度加快,凝胶含量增加,橡胶产品的物 性变差,3月6日开始凝聚单元堵泵频繁,现已将聚合配方整体降低。五、导致聚合波动的理论依据从聚合反应状态看,聚合首釜反应强度较强,温度控制稳定,而 聚合2#、3#釜反应强度较弱、温升较

29、小、催化剂配方较高、转化率低, 说明系统中有不明杂质影响催化剂活性,抑制聚合物链增长。通过查阅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顺丁橡胶生产技术、中 国石化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合成橡胶工艺学和黄健、何连生编著 由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镍系顺丁橡胶生产技术等专业书 籍,了解到影响聚合反应的杂质为:1、水与Al发生反应,破坏Al与Ni的反应产物,“杀死”活性种,消耗催化剂。2、胺主要是“杀死”活性种聚合活性迅速下降,转化率降低。3、炔烃对聚合反应有较强的影响,参与聚合反应,形成支化度 较高的聚合物,改变聚合物分子结构,含量高时能降低转化率和分子 量。4、CO对聚合反应有影响,当CO/Al大于0.0

30、4时,随CO含量增加, 聚合活性下降;当CO/A l大于0.2 4时,只能得到少量的聚合物。5、DMF能破坏催化剂,“杀死”活性种,使聚合活性明显下降。6、羰基化合物(包括醛、烯酮、醇、醚)对聚合反应有一定的 影响。六、初步原因分析及下一步措施(一)初步原因分析通过对丁二烯、溶剂油和系统控制的分析,系统中含有 CO、 EA 和不明杂质。由于现有的化验分析手段限制,具体是那种杂质影响的 聚合反应,还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仍在组织分析。(二)下一步措施1、根据以上原因分析,车间将继续加大T-403、404、406、407排轻、排重量,争取尽快减少系统中不明杂质的含量。2、继续关注馏出口的质量指标

31、,每8小时对精丁二烯和精溶剂油 产品质量进行采样分析。3、控制和监控好催化剂及助剂、丁二烯和溶剂油入厂指标,通 过原料罐的切换使用,进一步减少杂质对系统的干扰。2011年 5月生产波动情况分析一、生产波动现象1、聚合反应状态5月9日聚合A/B线7m3/h生产。聚合A线,AL配方为0.28, 镍配方为1.09,硼配方为1.04;聚合B线,AL配方为0.29,镍配方为1.08,硼配方为0.92。聚合A线首釜电流70左右,聚合B线首釜 电流83左右;后两釜温度A线95C、97C,聚合B线97C、99C。 零点班聚合 A/B 线门尼见下表:表(一)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聚合反应的强度和转化率都够,甚至反应

32、偏强,但聚合首末门尼偏低。2、成品胶物性5月9日至13日成品胶物性列于下表表(二)时间时凝胶含量偏高。3、凝聚运行状态凝聚系统过料不好,釜间泵、颗粒泵频繁堵料,平均每班堵料达20 多次,多的甚至达到40次。从凝聚釜视镜看,胶粒较大,分散效 果不好。二、原因分析 根据聚合反应状况以及聚合反应在外购丁二烯混兑后变化比较明显的特点,车间联系大庆石化研究中心对A级丁二烯罐车、V501C罐、V501A、A线BD-1.3进行丁二烯中杂质组成分析,数据列于表(三)。表(三)9日送样分析数据10日送样分析样品名称罐车A级82785V-501CA线BD-1.3A线BD-1.3下午V-501A下午成分含量()含量

33、()含量()含量()含量()2-甲基戊烷0.00010.00030.00020.00010.00013-甲基戊烷0.00010.00060.00040.00010.0001正己烷0.00090.00390.00310.00070.0007甲基环戊烷0.00020.00050.00040.00010.0001甲苯0.01160.01270.01130.00220.0009乙烯基环己烯0.03740.04670.01150.00190.0014分析数据显示,5月9日罐车、V501C、A线BD-1.3中丁二烯中 二聚物含量超标, 5 月 10 停止外购丁二烯混对后聚合来料丁二烯二 聚物含量有所下降。

34、根据聚合反应状态仍未好转,凝聚单元仍然频繁堵料的实际情况车间又联系大庆石化研究中心对E421、T405塔顶、T406塔顶三个点进行丁二烯中杂质组成分析,数据见表(四)。表(四)样品名称E-421T-405T-406成分含量(w%)含量(w%)含量(w%)2-甲基戊烷0.00010.00270.00213-甲基戊烷0.00010.00530.0016正己烷0.00060.04320.0163甲基环戊烷0.00010.00450.0024甲苯0.00190.00190.002乙烯基环己烯0.01430.01410.0114异丁烷0.00090.22320.1852正丁烷0.00010.01060.

35、0103反丁烯-20.05090.76190.7323异丁烯顺丁烯-21, 3-丁二烯0.00130.187399.74210.06092.623796.20790.05961.812897.1286数据显示,E421、T405塔顶、T406塔顶丁二烯中二聚物含量仍 然超标,说明系统已被杂质二聚物污染。三、调整措施依据研究中心分析数据,结合聚合反应状态,车间判断本次生产 波动是由于外购丁二烯中带入了二聚物杂质并在系统中持续积累造 成的。为了尽快去除系统中的二聚物杂质,稳定装置运行,车间采取以 下措施:1、停止外购丁二烯的卸车和混兑,循环丁二烯单送V501D罐供ABS 车间使用。2、聚合操作优化

36、配方,加水量依照正常量降低0.15m3/h,AL/B比提高 0.1,以提高聚合首末釜门尼。3、聚合反应异常的胶液进V201B、C、D罐,混兑使用,聚合反 应趋于好转后进V201E、F,直进直喷。四、总结与经验这次生产波动是由于系统中引入了丁二烯二聚物杂质造成的,在聚合过程中,二聚物对聚合活性、转化率几乎没有影响。由于二聚物 对链转移有促进作用,影响聚丁二烯的数均分子量,使聚合物门尼黏 度下降,影响凝聚效果,造成凝聚单元频繁堵料。本次生产波动现象明显,值得吸取的经验较多,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1、严把原材料入厂关,对于聚合反应来说原材料质量是最主要的, 只有原材料质量得到保证聚合反应才能更平稳,也有利于回收和凝聚 单元的平稳运行。2、对各单元的质量指标密切关注,发现异常要及时分析原因、采 取措施。3、与化验车间密切沟通。本次生产波动是由于二聚物引入系统并 长期积累造成的,而在化验分析数据中却没有得到体现,最后造成了 生产波动的被动局面,值得我们深思!橡胶聚合车间 2011年5 月 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