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71154382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104.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单元教学设计5 守株待兔教学目标:1. 认识折、冀等 5 个生字,学写守、株、待等 9 个生字。指导写好 株、耕两个字,木和耒做偏旁时最后一笔变成点。2. 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3.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 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 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教学准备:教师:搜集图片,制作课件。学生:预习寓言。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1. 同学们,学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

2、点?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 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设计意图:从学生已知寓言故事出发,通过看图片猜寓言故事名称 从而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调动课堂积极性。】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古人写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 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咱们都了解过,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 事的。(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提问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藏在课文里,请你打开课本,结合注音,借助课 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请五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句。师随机正音

3、。预设点:(1)折颈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动作,提手旁。“颈”,应读三声。 (2)“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为宋国笑。出示: wi 1.做,行,做事 2.当做,认做 3. 变成 4.被 wi 1.替,给 2.表目的 3.对,向。师提问:在本句中,“为”读哪个音?读一读。【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换偏旁等方法来识记生字。 多音字根据不同的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 学生知识宽度。】三、复习生字,指导写字1. 课件出示生字,自由练读。2. 生字组词,巩固识字。3. 指导书写“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提示“株、 待

4、、耕、折、颈、释”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指导书写“守”和“宋”。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字的异同。第二课时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1.再读课文(1) 结合注释再读课文(2) 在读文的过程中,你能读懂哪个问题?出示:谁在等兔子,为什么守着树桩等兔子,等到了吗?2.学习第一句(1) 谁在等兔子?(2) 这个宋国人是干什么的?3.学习第二句(1) 图中除了有农夫还有什么?(2) 课文中是怎么说的?4.学习第三句(1) 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为什么会被农夫得到?(2) 为什么兔子会撞到树桩上?(3) 强调颈字读音,再读一读。(4) 从哪个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5.学习第四句(1) 白白捡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

5、农夫是怎么做的呢?(2) “耒”字教学。这句话里 ,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图片, 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头,它是翻土用的农具。想一想你认识的字中, 哪个是以耒做偏旁的?(随机板书耕耘)观察字形,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你发现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 和什么有关?【设计意图:现在的学生对于“耒”这种工具较为陌生,通过耒的图 片教学帮助学生熟悉,拉近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同时通过耒字演 变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宽了知识的宽度,体现 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特点。】(3) 耒的字意已经了解了,释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说的?(因释其 耒而守株,冀复得兔)(4)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6、读懂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出来。 为了肥美的兔子,这个农夫不吃饭、不喝水,他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谁来帮帮我?农 夫却寒风呼啸,地里的庄稼仿佛在哭泣:我们要冻死啦,谁来救救我?这 个农夫仍然【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读好断句,同时理解 农夫的懒惰、不劳而获。】(5)出示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像这样读一读。 6.学习第五句(1) 他这样一直等,有什么收获吗?(板书:收获)(2) 课文里怎么说的?7.疏通课文(1) 让我们把这几句话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读一读。(2) 谁能试着像读第四句一样读出节奏感?(配音乐)三、写话表情,总结寓意1.读了这则

7、寓言,你想对农夫说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老师也有两句话想送给他,(补充板书)谁来读一读。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兔子是经常撞在树桩上吗?所以还有一句话,想要送给农夫,谁来 读一读。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四 指导背诵,拓展阅读1.背诵课文(1)课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诵。宋人( )。田中( )。兔走( ),折颈( )。因( ) 而( ),冀( )。兔( ),而( )。(2) 出示五幅图片,看图片背诵。(3) 闭眼感受,配乐背诵。【设计意图:因学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进行背诵,分层、 逐步进行,最终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2.拓展阅读(1) 生读南辕北辙,先读通顺。(2

8、) 根据问题再读文,南辕北辙中坐车的人犯了什么错误? 坐车的人想去( ),( )在( ),他却往( )走。 小结: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它告诉我们, 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 ),也不要做南辕北辙 这则寓言中那个( )的人。其实,像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 多很多。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 获。板书设计: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6 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 会认陶、罐等 10 个生字。会写骄、傲等 11 个生字。直到书写傲、 虚两个字,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能正 确读写 谦虚 傲慢 懦弱 代价等词语.2. 读懂课文

9、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用自 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 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 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2-9 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 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备课 件。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生字入手,导入新课1.师板书“缶”字。(出示缶的图片)(1) 大家想一想,这节课中哪几个字带有缶?

10、(2) 教师随机板书。2.大家见过陶罐吗?(1) (屏幕出示陶罐图片)陶罐就是用陶制作的,口小肚子大的 罐子。(2) (屏幕出示铁罐图片)手指屏幕,这是?3.这节课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1) 陶罐和铁罐。(2) 生随教师板书课题(补充缶)。师指导“罐”的写法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将难读的词语画出来,多读几遍。(1) 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2) 出示词语,个别检查。争辩 恼怒 御厨 羞耻 懦弱 陶罐 奚落 轻蔑掘开 朴素 流逝 宫殿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预设点:(1) 重点指导懦弱、 轻蔑、 奚落、朴素的读音(2) 虚,陶、罐的缶字书写要窄一些。(3) 出示和睦

11、相处: ch 1.居住 2.存在 3.跟别人一起生活 4. 决定,决断 ch 1.地方 2.点、部分 3.机关部门师提问:在和睦相处中“处”读哪个音?(3)生齐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多音字根据不同的 意思来辨别在此处的读音,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宽学生知识宽度。】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讨论。(2) 出示课件,补充课文内容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铁罐仗着坚硬,常常( )陶罐。 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 ),而铁罐却( )。三、再读课文,画出对话1. 找一找,陶罐和铁罐一共发生了几次对话?1. 生找到对话画

12、出来,读一读。1. 将画出的对话多读几遍,尝试画出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四、指导书写 回归文本1学生随机交流表示人物神态和动作的词语。2.指导“骄傲谦虚懦弱”的书写。提示傲是“攵”而不是“夂”,虚字第三笔是横钩。3.把词语送回到对话中读一读。第二课时一、 复习巩固 品读对话1.(出示图片),经过上节课的学习,请你观察人物的表情和神态, 说说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1) 生自由交流(2) 课文哪一处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3) 原文中铁罐是怎么奚落陶罐的?【由你“对陶罐和铁罐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问题切入复习导入新课, 学生回答后顺势进入对话,帮助学生更好的品读。】2. 出

13、示对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不敢,铁罐兄弟。”“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 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 说 ”“住嘴!”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 会变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1) 小组分工朗读课文,注意读出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语气。 (2) 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的不同特点。(3) 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预设点:(1) 你觉得铁罐有什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2) 你觉得陶罐有什

14、么特点?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设计意图:本处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 陶罐的谦虚克制,同时在朗读中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 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 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二、 随堂练笔 整体感悟1.出示对话“何必这样说呢?”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 碎片!”(1)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 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出示:“陶罐( )地说”“铁罐( )地说”(2)在书本上写

15、写,读读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2.出示完整对话 整体感悟(1) 同桌自由练习对话(2) 全班男女生分角色朗读(3) 个别展示朗读(戴头饰)三、以读代讲 总结寓意1.课件显示第 10 自然段,“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 (1)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 (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2.生快速默读课文 11-17 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1)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洁、朴素、美观。(2)连铁罐的影子都没见到。3.你想对陶罐和铁罐说些什么呢?(1)陶罐,我想对

16、你说 (2)铁罐,我想对你说四、链接阅读1. 读通课本 20 页北风和太阳2. 说说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小结:人们都说,预言是现实生活的投影,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 以帮助我们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陶罐和铁罐以及太阳 和北风两篇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发现别人的( ), 正视自己的( )。这两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 课多读一读,相信你们收获更多。板书设计:6 陶罐和铁罐陶罐 谦虚而不懦弱铁罐骄傲自大7.狮子和鹿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 同态度,这是课文学习的重点。3.

17、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体会故事中所讲述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态度。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故事中的寓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光图外表 的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1. 课件展示:在大森林里,有一美丽的小鹿。同学们,你们喜欢 它吗?最喜欢它的什么?2. 这头鹿也认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经历了一件事,使它改变 了一些看法,咱们先来听听它自己是怎么说的?(放音,出示句子) “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 逃生。”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个句子。3. 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还得从狮子和鹿的故事说

18、起, 板书课题,生齐读题。好,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二、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1. 你想想自己读一读课文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文吧!(课件 出示自读要求。)2. 老师要看看同学们读书时认不认真,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些词语, 你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词语)A、同桌互相读。B、开火车读。C、生齐读。3.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根据提示说一说。 三、深读课文,体会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态度改变的原因。 1.师:故事到底怎么向我们展开呢 ?让我们一起慢慢走进课文 ,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 1-3 段,想一想小鹿 认为自己的角怎么样。板书鹿角2.小鹿认为自己的角怎么样?

19、(美丽)板书美丽小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1)学生朗读,师在屏幕上出示句子,齐读。A. 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珊瑚)出示珊瑚图,感受读B. 小鹿,小鹿,你发现自己的角如此美丽,你心情如何?是怎么想 的?(兴奋、惊讶)C. 同学们,现在你就是这只漂亮的鹿,谁快来夸夸自己?(2)带着你的满足,带着兴奋再次来读一读这句话3.正在小鹿得意洋洋的时候,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 纹。鹿的视线往下一移,看到了自己的腿,请你读一读课文的第四段,找一找它怎么评价自己的腿?板书鹿腿A. 它认为自己的腿怎么样?(难看)板书难看B. 小鹿为什么会认为腿是难看的?(太细、配不上自己的鹿角) C.你从哪些地方

20、可以看出它特别不满意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师:看起来它十分不满意自己的腿啊!小鹿,小鹿,撅起嘴,皱 起眉头,把你的抱怨告诉大家吧!课件出示句子: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能配得上这两只美丽 的角呢?个别读、齐读4.师:就在小鹿抱怨的时候,危险也向它逼近了,看,你看见了 什么?(狮子)小鹿,你心里怎么样?(害怕)多么紧张,多么危险的时刻啊,带着你的害怕和紧张,谁来读 一读第 5 段?(1) 师:狮子正向小鹿逼近,多么危险啊,我们都很想知道, 鹿能脱险吗?它又是靠什么脱险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课文第 六自然段。(2) 反馈,小鹿靠什么逃离狮子的追赶 ?(腿)这是怎样的腿 ?(有 力

21、的腿)从哪儿可以看出腿的有力?(读课文第六段的第一句)(3) 那美丽的角是不是也帮了它很大的忙 ?(没有,差点害了它) 朗读剩余部分,读出危险(4)幸好有惊无险,鹿最终逃脱了狮子的追捕 ,这让我们长长的舒 了一口气,小鹿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 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四、师生共同总结,提示寓意,拓展延伸。1.好了,学习到这里,我想你一定有很多收获,你懂得了什么? 2.师总结:很高兴同学们从这则寓言里悟出这么多道理来,在生活中,任何事物不可能完美无缺,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板书)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 而否定

22、他的长处。不要光图美丽,更要讲实用和它的存在价值。3.小鹿经历这样一件事,它也懂得了许多。现在,它又一次来到小溪边,看见了自己的角和腿,它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请你拿笔写 下来板书设计:狮子和鹿鹿角美丽差点送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鹿腿难看逃生8* 池子与河流教学目标:1. 认识淘、涯等 9 个生字。读好应这个多音字,区分尊和遵这两个 同音字。2. 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分角色朗读课诗歌。3. 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教学重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意思。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个?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视频,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教学时数:1 课

23、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1. 同学们,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都是寓言故事,有文言文的寓言故 事,也有童话版的寓言故事。知道吗,寓言故事也可以用诗歌的形式 来表达。2板书课题。(1)知道池子指的是什么吗?(2) 出示“池子”在词典中的解析:池塘;浴池;舞池; 寺庙中烧香的香池。(3) 诗歌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去诗歌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借助课后生字表,自由朗读课文。并标出这首诗歌有多少个小节。 2.结合上下文,想一想本课中的池子指的是什么?【设计意图:“池子”一词的理解有一定难度,平时习惯说“池塘” “水池”。为学生出示词典中的注释,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来准确理解 池

24、子的意思,有意识的促使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以提高自 学能力。】3.请九名学生接读课文,每人一小节。师随机正音。预设点:(4) “应”字正音。出示:应验、应该。(5) “池子”到底指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池子”就是指池塘。 (6)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 三、角色朗读,初识观点1. 分角色朗读池子与河流的对话。2. 学习池子说的话。(1)自由朗读第 1-5 小节,想一想:池子要河流抛弃怎样的生活? (2)池子为什么提议河流抛开原有的生活?(3)全班交流。从河流的语言中可以感受到自己很满意如今安逸、 清闲、平静的生活。3.学习河流说的话。(1)自由朗读第 6、7

25、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 (2)“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河流遵 循的是什么自然规律?4.池子与河流最后的结局分别是怎样的?四、辨析观点,总结寓意1. 你觉得池子与河流谁说的话更有道理?说说理由。2. 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像池子与河流这样的人吗?3.思考:你从这首诗歌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活与学习中,我们又该 怎样做呢?板书设计8.池子与河流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只能换来以后的毁灭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教学目标:1. 激发积极上进争当班干部的热情。2. 激励现任班干部做好本职工作的动力。2. 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和

26、想法。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大胆真实地表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学会倾听别人 的意见和想法。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准备:现任班干部准备一份工作总结的发言稿。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请现任班干部上台读事先准备好的发言稿2. 现任班干部谈一谈工作中的收获和困惑。3. 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发言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二、畅所欲言1. 说出你心目中的优秀班干部是什么样的?指名说。2. 假如你来当班干部打算怎么做?三、小组合作,制定方案大屏幕小组合作出示要求(1) 现任班干部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2)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3) 若该,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制定出认为可行的实施方案。若不行,也请说出充分理由,并对现任班

27、干部提出中肯的意见。 (4)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边听边思考,想想别人说的是否有道理。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5) 每组选出一个代表,统一整理组里的意见(6) 每组代表上台发言,根据绝大多数同学的意见,制定本班班干 部制度。四、总结发言班主任总结发言:班干部是一个班的灵魂和核心,班干部团队直 接影响到班级的成长与发展。希望班干部同学真正起到带头和榜样的 作用,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让我们的班级一步一个台阶,越来 越辉煌!板书设计: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该 不该? ?模范带头作用服务意识班干部 老师和学生的桥梁、纽带 语文园地二教材解析: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 4 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的主

28、题是整理寓言故事,这一板块有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回顾自己学过的寓言故事,能进行简单的复述。二是明确寓言故 事中所蕴含的道理。三是将寓言故事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这三个 方面层层推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提升语文素养。“词句 段运用”包括三部分,一是积累“AABC”和“ABAC”式的词语。二是 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三是学写通知这一应用文。这一板 块从词语到句子,再到段落,体现了学习程度的由浅入深。“书写提 示”列举了 4 个上下结构的字和 4 个左右结构的字。揭示了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例和距离。“日积 月累”安排了 9 个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

29、每个寓言故事都包含 着深刻的道理。与本单元品味寓言的主题遥相呼应教学目标: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可按照板块依次进行教学,注意每个版块内容 难度方面的梯度上升特点,注重实践运用。梯度上升特点:从整体上看,本次语文园地学习内容按照课内知 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段落这样的一种梯度上升 的。从每个版块内容看,其难易程度也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实践运用:1.“交流平台”的第三个环节是“读了寓言,我想到 了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可以让学生再列举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 事情来说明寓言故事中的道理。2.“书写提示”要求学生先看后写再 对照,给与学生充足的书写时间。交流平台1. 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

30、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复述。 2.结合自身生活说明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设计意图: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是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感悟出来的, 又是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加以强化的。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 语表达能力和概括整理能力,还能让学生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 法。】词句段运用1. 能正确掌握“AABC”和“ABAC”格式的词语特点,并能进行独 立列举,如:“依依不舍”、“津津有味”、“无法无天”、“无影无踪”。1. 积累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句子,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熟练 使用。3. 了解通知这一应用文的书写规范,并能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写作。 书写提示:1.了解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

31、即在左右结构的字 中,偏旁在左侧,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如“艳、植、睛”。上下 结构的字,偏旁在上方,整个字要写得上小下大,如“霜、害、最”。2. 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书写时要先考虑好这些笔画的长短比 例和距离。2. 养成先看后写再对照的写字习惯。日积月累1. 能正确认读这 9 个成语,做到读准字音,读熟词语。2. 了解这些成语背后所隐含的寓言故事。3.了解这些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设计意图: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会读会写这 9 个成语,还要帮助学 生了解它们所指向的的寓言故事及其道理,这样学生知识的宽度无形 中被拓展了。】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能正确书写通知。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相关

32、 PPT。学生回顾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搜集 “日积月累”中 9 个成语所包含的寓言故事。教学时数: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熟读精思,品读寓言1.布置预习,自主回顾回想一下自己读过哪些寓言故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其中一两个进行思考。 联系生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你想到哪些生活中的人和事。 2.复述寓言故事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把寓言故事说清楚。(1)教师先进性示范性复述,学生听。例:揠苗助长讲述的是一位古代宋人为了使自己田地里的禾 苗长得快,便将禾苗往上拔,结果禾苗反而快速地枯萎了。这个故事 告诉我们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

33、而把事情弄糟。(2)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例子,想一想,要把寓言故事复 述完整,需要哪些要素。教师点拨:古代时间。宋人人物。拔苗事情。禾苗枯萎结 果。如果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蕴 含的道理。学生归纳,复述寓言故事需要包括五部分:时间,人物,事情, 结果,道理。3.学生尝试复述故事,教师应给予适当点拨引导例;叶公好龙:叶公喜欢龙,家里到处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 龙知道后,去拜访他。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这个故事比 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真正爱好。南辕北辙: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 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

34、 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 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买椟还珠:楚国有个珠宝商人到郑国去卖宝珠.他用名贵的木 材 ,雕了一只盒子 . 又用各种方法 , 把盒子装饰得很美观 , 使盒子散发 出香味,然后把宝珠装进盒子。有个郑国人,看到这个装宝珠的盒子那 么精美,就出高价买了去 .把盒子留下却把宝珠还给亍那个珠宝商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应主次分明,不能取舍不当,本末倒置,喧 宾夺主。学生在复述故事过程中,容易遗漏复述的五要素中的某个环节, 而且对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不一定有深刻的感受。因此,教师要进行及 时跟进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对复述故事并

35、不熟悉,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 学生从中提取复述寓言所需要的五大要素,然后按照这五大要素复述 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这样,学生能掌握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也能 实现本版块的教学目标。】3.联系实际这些寓言故事能让自己想到生活中哪些人和事。要完成这一环节的学习,学生首先要对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有着明确的认识,才能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二、聚沙成塔,积累词句1.预习自学根据以下词语特点,尝试再写两个。源源不断 念念不忘 _ _ 无忧无虑 无边无际 _ _ 2.师生讨论交流自学成果,从中寻找规律(1)类似词语举例依依不舍 津津有味 恋恋不舍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缘无故(2)观察词语格式,总结规律诸

36、如“源源不断”、“念念不忘”之类的成语,它们的两个字相同, 后面是两个不同的字,这种结构组成的词语或成语叫做 AABC 类成语。像“无忧无虑”、“无边无际”之类的成语,它们的第一、第三字 一样,其他两字不一样,这样的成语叫做 ABAC 式成语。【设计意图:学生有一定的词语积累,因此再写两个 AABC 和 ABAC 式 的成语并不困难,所以学生能够在预习自学环节里完成学习任务。但 总结这类成语的规律,对它们进行归纳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了。】3.感受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熟教材中列举的两段文字,注意“噘” 读为“ju”,“皱”读为“zhu”。读第二段文字时尝试读出高兴的语 气。

37、指名读第一段文字,提醒学生注意加点短语“噘起了嘴”,“皱起 了眉头”。指导学生反复观察加点的短语,寻找特点。嘴,眉头身体的部位噘,皱动作结论:这些短语都是由表示动作的词和表示身体的部位组成,表 现了描写对象的神态。学生根据师生分析得出的结论,补写句子他_:“你真是急死我了!”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注意说话人物着急 的语气。例句:他睁大了眼睛,使劲摇了摇头:“你真是急死我了!” 【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 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2)学生自学第二段文字,尝试寻找加点短语的特点。“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

38、叫起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读人们说的话,体会人们惊讶,高兴的心 情。然后把自己的体会和“高兴地叫起来”作对比。总结:通过读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推测说话者当时的心情,才能填 上合适的词语。根据结论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检验学生自学成果。【设计意图:在观察例句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加点的短语,目的是 为了从中寻找特点,从而能够将要求补充的句子填写完整。然后学生 运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段文字,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4.学写通知(1)读通知,找一找,一份完整的通知由几部分构成师生合作解析通知的组成部分标题,正文,落款,时间学生第一次接触通知这一类型的应用文,因此在这一环节学习中, 教师的引导非常重要

39、。(2)读通知的正文部分,想一想,通知的正文应由几部分组成? 星期四上午 9 点表示时间全体同学被通知者教学楼门前地点参加运动会开幕式通知的事情少先队大队部落款(通知者)4 与 7 日写通知的时间在解析正文的过程中,教师应用严谨的语言对学生加以指导。【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接触应用文,教师的引导示范作用特别重要, 因此教师要把通知的各部分组成用严谨的语言表述出来,才有利于学 生理解。】(3)按照通知的书写规范,根据课本要求写一份通知。例:通知各班班长领取新校服。通知3 月 3 日(星期五)上午10 点,请各班班长在一楼大厅领取本班 同学新校服。xxx 小学 201x 年 3 月 1 日例 2:通知

40、班上同学参观博物馆通知4 月 10 日(星期一)上午 8 点,请同学们在学校正门集合,坐车 参观市博物馆。xx 小学 201x 年 4 月 7 日第二课时一、笔精墨妙,体验书法1.预习自学仔细观察“书写提示”列出的 9 个字,找出它们的偏旁,把偏旁 和另外一部分作对比。2.检查自学明确每个汉字的偏旁艳“丰”字旁,静“青”字旁,植“木”字旁 霜“雨”字头,睛“目”字旁,害“宀”最“日”字头,需“雨”字头3.师生合作找出这些汉字字形特点(1)汉字各部分的占格情况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旁在左 侧,整个字就要写得左窄右宽,比如“艳、植、睛”这三个字。上下结构的字:同样是偏旁

41、占格少,另一部分占格多,例如:偏 旁在上方,就要写得上小下大,比如“霜、最”这两个字。(2)找一找这些汉字主要由哪些笔画写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汉字都是横画或竖画较多的字。但是 这些笔画的长短是不同的。(3)学生根据总结的书写规律和注意事项进行写字练习。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旨在引导学生写好汉字。因此教师应首先帮助 学生归纳总结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这些共性就是书写这些汉字时的 注意事项。学生只有明白了这些规律,才能完成呢既定目标。】 二、集腋成裘,感悟经典1.自学预习(1) 借助拼音将“日积月累”中的 9 个成语读熟,做到读准字 音。(2) 查阅相关资料,找一找这 9 个成语分别对应哪些寓

42、言故事。 2.检验自学成果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好这些成语邯(hn)郸(dn)学步滥(ln)竽(y)充数自相矛(mo)盾(dn) 杞(q)人忧天3.小组合作展示成果:交流搜集的寓言资料在这一环节中,对于学生不易理解的寓言,教师应进行及时的点 拨指导。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故事讲的是,战国时期,一个 燕国人听说赵国邯郸人走姿很漂亮,便来到邯郸学习邯郸人走路。未 得其能,又忘记自己的走姿,最后爬着回到了燕国。比喻一味地模仿 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故事讲的是齐宣王派人 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 高兴。官府给他的待

43、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 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掩耳盗铃: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有个人想偷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是,这口钟太大了,背不动;于是用槌子把钟砸碎, 刚一砸,钟锽锽的响声很大。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来把钟夺走了, 就急忙把自己的耳朵紧紧捂住。他以为捂住自己的耳朵别人就听不到 了。比喻自欺欺人。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 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 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 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

44、 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 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 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 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停了,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 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 涂吗?故事告诉我们办事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能想当然,要根据客 观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处理。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国有个搞祭祀活动的人, 祭祀完了以后,拿出一壶酒赏给门人们喝。门客们互相商量说:“这 壶酒大家都来喝则不足够,一个人喝则有剩余。我们各自在地上比赛 画蛇,

45、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 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拿起酒 壶正要喝,却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继续画蛇,说:“我能够给它画脚。” 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成了,把壶抢过去说:“蛇本来是没 有脚的,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然后他便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这 个故事讽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得不偿失的人。后以“画蛇添 足”比喻做多余的事有害无益。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杞人忧天:出自列子天瑞:杞国有个人担心天塌下来,吃 不好饭,睡不着觉,有个智者从天体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终释疑惑。 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井底之蛙:出自庄子秋水:一只青蛙生活在井里,它很快 乐,但是它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所以孤陋寡闻,比喻见识短浅,思路狭窄的人。杯弓蛇影:出自风俗通义怪神:应郴请杜宣饮酒,挂在墙 上的弓映在酒杯里,杜宣以为杯中有蛇,疑心喝下了蛇,心忧而病, 应郴听说杜宣生病后来看望杜宣,杜宣看到墙上的弓后病就好了,后 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扰。学生明确这 9 个成语蕴含的道理后,再次朗读。【设计意图:对于从寓言故事所演化而来的成语,学生不仅要知其然, 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查阅资料进行学习的 能力,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升 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