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第9课祝福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114068 上传时间:2020-11-09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8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第9课祝福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第9课祝福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第9课祝福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第9课祝福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1第9课祝福课件粤教版必修3.ppt(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小 说( 1) 第 9 课 祝 福 学国学 1.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 之;更也,人皆仰之。 选自 论语 【 译文 】 君子的过错 , 就像日食和月食一样啊:有了过 错 , 人人都看见了;改正的时候 , 人人都仰望 着。 2. 君子以文会友 , 以友辅仁。 选自论语 【译文】 君子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 , 用朋友来帮助我培养仁德。 3. 人皆知有用之用 ,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选自庄子 【译文】 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 , 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 4. 民生各有所乐兮 , 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岂余心之可惩。 选自离骚 【译文】 老百姓过日子乐趣各样

2、, 我独自爱修养习以为常。即使我 被肢解也不改变我的思想 , 又怎能 挫败我远大志向。 夯基础 一、作者名片 鲁迅 (18811936),原名周樟寿,字豫才, 后名树人,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 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奠基人,被誉 为 “ 民族魂 ” 。 1918年 5月,首次用 “ 鲁迅 ” 的笔名, 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 狂人日 记 。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散文诗 集野草 , 散文集朝花夕拾 ,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坟二 心集而已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 二、写作背景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 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 对妇 女的各种压迫仍然十分沉重

3、。鲁迅一向深恶痛绝压迫妇女 的封建思想观念 , 同情劳动妇女 , 192 4 年前后 , 写了娜 拉走后怎样寡妇主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 德的杂文 , 祝福则是以小说的形式对其进行批判的。 三、文学常识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 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 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 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 小小说 ) 。按照表现的内容可 分为科幻、公案、传奇、武侠、言情、同人、官宦等。 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

4、小说、书信体小说、 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 , 并称 “ 四大文学体裁 ” 。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四、相关知识 1. 单音字。 陈 抟 ( ) 踌躇 ( )( ) 谬 种 ( ) 俨 然 ( ) 形 骸 ( ) 草 窠 ( ) 讪 讪 ( ) 渣 滓 ( ) 唾 弃 ( ) 窈 陷 ( ) 惴 惴 ( ) 牲 醴 ( ) 答案: tu n ch u ch mi y n h i k sh n z tu yo z hu l 2. 多音字。 (1) 组词辨析法: 监 监察( ) 监生( ) 拓

5、 开拓( ) 朱拓( ) 拗 拗断( ) 拗口( ) 执拗( ) 咽 咽喉( ) 吞咽( ) 呜咽( ) (2) 语境辨析法: 他默默地将一个 削 ( ) 了皮的苹果递到妈妈手里 , 抬 头看到妈妈瘦 削 ( ) 的脸 , 他心疼极了。 他看见那 薄 ( ) 薄的镜片后面 , 射出一道鄙 薄 ( ) 的光 , 不禁打了一个寒战。 答案: (1)jin/ji n tu /t o/o/ni yn/y n/y (2) xio xu b o b 3. 易混辨析。 (1) 简捷 简洁 简洁:简单、整洁 , 用来形容语言、文章等。 简捷:简便、快捷。用来形容动作、过程等。 _ 体现更多的是美 , 而这种美

6、不是唐朝美人那种臃 肿肥胖的美 , 是那种以 _ 线条所勾勒出来的现代 美。 (2) 偶然 偶尔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 与 “ 必然 ” 相对。 偶尔:间或 , 有时候。与 “ 经常 ” 相对。 俄罗斯、印度和蒙古三国总理梅德韦杰夫、辛格 和阿勒 坦呼亚格同日对中国进行了访问 ,许多专家认为巧合的背 后并非 _ _ 。 在 “ 武之楼 ” 命名暨杨武之先生塑像揭幕仪式上 , 翁帆 始终静静陪伴在杨振宁身边 , _ _ 一些时候两人也手 掌交握十指紧扣 , 引得全场的快门声像是突然受到刺激一 般响起。 答案: (1) 简洁 简捷 (2) 偶然 偶尔 1 小说为什么以

7、 “ 祝福 ” 为题? 答: _ _ _ _ 答案: (1) 小说起于 “ 祝福 ” , 结于 “ 祝福 ” , 中间 一再写 “ 祝福 ” , 情节的发展与 “ 祝福 ” 密 切相关。 ( 2) “ 祝福 ” 作为一个时间标志 , 把祥林嫂的人生悲 剧串联起来 , 形成清晰的发展脉络 , 起到线索的作用。 (3) 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在 “ 祝福 ” 的欢乐气氛中展 开的 , 鲜明的对照增加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 深化了 小说的主题。 2 小说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尾声 , 请阅读课文概括情节并思考本文在叙 述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 这种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_

8、_ _ _ 答案: (1) 本文先写了序幕 祝福景象以及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2) 作用: 从情节安排看 , 把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前面 , 巧妙地设置了悬念 , 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的原委 , 有一 定的吸引力。 从矛盾关系看 , 开头祥林嫂在富人的一片祝福中 凄然死去 , 引起鲁四老爷的震怒 , 突出祥林嫂与鲁四老 爷之间的尖锐矛盾,从而反映了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3 如何理解 “ 我 ” 和 “ 鲁四老爷 ” 这两个人物形象? 答: _ _ _ 答案: (1) “ 我 ” 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形象。 “ 我 ” 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 思想倾

9、向。 “ 我 ” 同情祥林嫂,虽对她临死前提出的问题, 只做了含糊回答,却是为了不增加末路人的苦恼。 “ 我 ” 的这种回答方式,自然有其善良的一面,但同时也显出 了 “ 我 ” 的软弱。 ( 2) “ 鲁四老爷 ” 是当时农村中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 政治上迂腐、保守 , 顽固地维护旧有的封建制度 , 反对一切 改革与革命。他思想上反动 , 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 , 自觉维 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在祥林嫂的问题上 , 鲁四老爷一共 开过六次口 , 虽只说了几十个字 , 却把他反动、顽固、 虚伪 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把他杀害祥林嫂的罪行

10、,展现 得淋漓尽致。 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4 小说中三次描写的 “ 祝福 ” 在文中各起什么作 用? 答: _ _ _ _ 答案: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性命运中的几次重大 变化,都集中在三个 “ 祝福 ” 的特定场景里,悲剧的典 型环境,印下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 ( 1) 第一次是描写镇上各家准备 “ 祝福 ” 的情景。交 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辛亥革命以后封建势力和封建 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 妇女的地位和压在头上的 枷锁依旧。揭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根源 , 预示了祥林 嫂悲剧的 必然性。 (2) 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 “ 祝福 ” 的描写。祥林嫂 的悲剧命运在极具

11、封建迷信色彩的祝福中得以充分展 示。祥林嫂由 “ 享有 ” 预备福礼的辛劳 , 到这点权利被 剥夺 , 特定的环境 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也增 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 3) 第三次是结尾通过 “ 我 ” 的感受来写 “ 祝福 ” 的 景象。将祥林嫂的寂然惨死与富人们的欢乐祝福形成鲜 明对比 , 加深悲剧气氛 , 突出小说反封建的主题 , 同时 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5 有人认为柳妈是帮助鲁四老爷杀害祥林嫂的凶 手 , 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呢? 答: _ _ _ _ _ 答案: (1) 柳妈和祥林嫂一样都是旧社会的受害者。 虽然她脸上已经 “ 打皱 ” , 眼睛已

12、经 “ 干枯 ” , 可是在 年节时还要给地主去帮工 , 可见 , 她也是一个受压迫的 劳动妇女。 但是 , 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很 深 , 相信阴间之类的邪说和 “ 饿死事小 , 失节事大 ” 的 礼学信条 , 所以她对祥林嫂改嫁时头上留下的伤疤 , 采 取奚落的态度。至于她讲阴司故事给祥林嫂听 , 也完 全 出于善意,主观愿望还是想为祥林嫂寻求 “ 赎罪 ” 的办 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结果 适得其反。 (2) 她的主观愿望和客观效果的矛盾说明柳妈是以剥 削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 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为 指导 , 来寻求解救祥林嫂的 “ 药方 ” 的 ,

13、 这不但不会产 生 “ 疗效 ” , 反而给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难以承受的精神 重压 , 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同情祥林嫂的人 , 却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 这更显示出悲剧的可悲。柳妈正 是这样一个同情祥 林嫂而又给她痛苦的人。 1 如何认识 “ 我 ” 在小说中的作用? 我的观点: _ _ _ _ _ _ 答案: (1) “ 我 ” 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的形象 , 同情劳动人民 , 不满黑暗现实 , 但也 有软弱和无能的一面。 (2) “ 我 ” 是全文的线索 人物,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 遇都是通过 “ 我 ” 的所见所闻来展现的。 ( 3) 在这里表现了鲁迅对启蒙者的自我审

14、视。鲁迅提 出问题 , 你要启蒙人民 , 你凭什么启蒙?你怎么启蒙? 到底怎么才能救祥林嫂 , 科学能救祥林嫂吗?迷信能救 祥林嫂吗?所以这是一个祝福中的重大问题。从鲁 迅创作的祝福这篇小说当中 , 可以看出鲁迅对社会 现实的思考。 祥林嫂还在遭受着不幸 , 中国社会的缩影 鲁镇 , 还处于黑暗之中 , 而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 “ 我 ” , 面对这一切无能为力 , 只有妥协 , 逃避。 2 祥林嫂死了 , 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 着直接或间 接的关系?请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我的观点: _ _ _ _ _ _ 答案: (1) 鲁四老爷、四婶、婆婆、大伯、柳妈等鲁 镇上的人 , 以及 “ 我 ”

15、 。 (2) 鲁四老爷: “ 大骂新党 ” 迂腐守旧; “ 壽 ” 字和 “ 事理通达心气 和平 ” 的 对联 尊崇理学和孔孟 之道;讨厌祥林嫂是个寡妇,支持祥林嫂的婆婆把她抢 走,不让祥林嫂参与 “ 祝福 ” 等 自私伪善,冷酷无 情,自觉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 剧的一个重要人物。 柳妈:对祥林嫂改嫁时留下的头上的伤疤采取奚 落的态度;善意地把阴司故事讲给祥林嫂听,为祥林嫂 寻求赎罪的办法,救她跳出苦海,结果适得其反 同 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她虽然同情祥林嫂, 但由于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毒害很深,最终也造成 了祥林嫂的悲剧。 婆婆:侧面描写,严厉的婆婆 严厉,

16、冷酷无 情;虽是山里人的模样,应酬 从容,说话也很能干;支 取祥林嫂的工钱,劫走祥林嫂,让她强嫁给深山野墺里 的贺老六 精明能干,利用封建家长制无视和践踏祥 林嫂的尊严。曾经的亲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 大伯:侧面描写,卫老婆子的话;大伯来收屋 冷酷无情,无视祥林嫂的不幸,自私。封建文化和封 建家长制的忠实守护者。 鲁镇的人们:家中一律忙,都在准备着年年如此, 家家如此的 “ 祝福 ” 大典;祥林嫂再到鲁镇时,人们 “ 音 调和先前很不同 ” , “ 笑容也冷冷的了 ” ;对于她的故事, 开始是同情,很快就感到厌烦,常打断她的话,走开去, 后来还故意用别的孩子去逗引她,戳她的 痛处,对她进 行嘲

17、弄;祥林嫂死后,短工 “ 简捷地说 ”“ 我说不清 ”“ 淡 然地回答 ” ,漠不关心 被封建思想支配,不觉悟。群 众之间隔膜、冷漠,内心空虚和无聊。 “ 我 ” :祥林嫂问我灵魂的有无, “ 踌躇 ”“ 也许有 吧 ” ;祥林嫂问有无地狱,一家人能否见面, “ 说不清 ”“ 逃 到四叔家 ” ;祥林嫂死了, “ 心突然紧缩 ”“ 脸也变了颜色 ” “ 渐渐舒畅 ” 同情祥林嫂,却无能为力,彷徨,逃 避,妥协。 3 思维争鸣。 面对封建礼教的种种迫害 , 祥林嫂曾不断地挣扎 , 但最后还是被压垮了。她的 反抗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地 方? 观点一: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主要表现 在她对封建等 级观念及封

18、建婚姻制度的反抗上。她第一次逃到鲁镇来 做工 , 是在丧夫之后 , 因为不堪忍受 “ 严厉的婆婆 ” 的 虐待 , 并决心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 自立自守的 “ 未亡人 ” 。当然 , 这其中也有怕被婆婆 伙同族人把自己卖掉而不能保全名节的原因。对于野蛮的 暴力绑架 , 她做出了 “ 出格 ” 的反抗 , 以致撞破了额头。 虽说这种反抗的本意仍是为了守全封建礼教中的 “ 名 节 ” , 但起码能说明:她不是逆来顺受、任人摆布的。 观点二:祥林嫂的反抗性格主要从她与 自己坎坷命 运的抗争中表现出来。第二次丧夫并失子后,祥林嫂又 一次来到鲁镇做工,此时她在人们心目中已 是一个 “ 克 夫克子 ” 的

19、有 “ 罪孽 ” 的人了。 然而祥林嫂不甘心做别人眼中的 “ 不洁人 ” ,她仍然 努力争取 “ 做人 ” 的资格,以自己后天的努力与坎坷的 命运抗争。在听从柳妈的 “ 启发 ” ,花了辛苦劳动所得的 十二元鹰洋到庙里捐了门槛之后,她满以为自己是 “ 正 常人 ” 了,便在鲁四老爷家祭祖时 “ 坦然 ” 地去拿东西, 结果仍然被喝住,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是无论如何 都 “ 做不得人 ” 了。 我的观点: _ _ _ _ _ _ _ _ 答案: 略 一、内容梳理 二、把握主旨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 通过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 深刻地反映了旧社会在封建思 想和封建礼教摧残下

20、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 礼教吃人的本质。 三、艺术特色 1 沉郁的语言特色。 祝福中描写祝福景象的文字 , 蒙上了一层灰暗 的色彩 , 叫人觉得沉郁。这种高超的语言艺术 , 很值得 欣赏。如云是 “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 ” , 天色是 “ 愈阴 暗了 ” , 满天飞舞的大雪 , 全无美感 , “ 夹着烟霭和忙碌 的气色 , 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 。爆竹声响是 “ 钝响 ” , 只觉得 “ 震耳 ” 。 写新年但色彩却如此暗淡 , 情调是如此悲哀 , 不难 体会到作者的感情倾向。 2 成功的肖像描写。 本文运用肖 像描写,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一典型 形象。主要的肖像描写出现了三次,其中又抓住人物的 眼睛,传神地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 画眼睛 ” 是本文刻 画人物的突出特点,眼睛是人心灵的窗口,抓住人物的 眼睛来 描写也就抓住了人物的思想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