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1129235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2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取得的外交方面的成就取得的外交方面的成就 小组长:罗杏小组长:罗杏 收集资料人:彭耀万、田文文、肖翔、杨收集资料人:彭耀万、田文文、肖翔、杨威、何露、黄兰花、郭丽丽威、何露、黄兰花、郭丽丽 撰稿人:罗杏撰稿人:罗杏 PPT制作人:朱跃平制作人:朱跃平 打印稿件人:田文文、朱玉妹打印稿件人:田文文、朱玉妹 说课人说课人:何庭庭何庭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发展时期(一)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国际背景:美苏转入均衡僵持阶段美苏转入均衡僵持阶段日本西欧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日本西欧崛起世界多极

2、化趋势日益发展此时我国的对外政策我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成果: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全面发展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提出解决中印边界问题的五点方针,同印度恢复高级互访和边界谈判(二)九十年代外交(一)国际环境:两极格局终结,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问题(二)我国对外政策:江泽民继承创造性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我国的外交成果从1990年底起我国同西欧国家逐步恢复高层互访1993年江泽民主席与美总统克林顿会晤,结束了1989年以来中美没有元首会晤的不正常局面1996年成为东盟全面对话国,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19

3、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与日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发展了同亚非拉和东中欧国家关系(三)二十一世纪外交(一)国际背景:国际形势总体趋于和平但动荡仍突出(二)政策: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以及“全方位”政策(三)成果: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6年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2008年胡锦涛成功对日进行了暖冬之旅二、过去与现在外交成果的对比性越来越主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19972003年,中国从冷眼旁观者变成国际地区组织的全面参与者,参加国际救灾行动和双边多边军事演习更侧重于经济,目前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正在建设的自贸区

4、有12个,2004年中国与古巴,阿根廷,巴西,智利签署了经贸,资源,航空航天等一系列合作文件,与东盟的货物贸易协议公共外交、文化外交日渐显著:“孔子学院”在世界的建立;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以及“文化年”,“文化节”的成功举办更加重视海外合法公民权益的维护,2006年成立“领事保护处”成功实施多起从动乱国家大规模撤侨行动凸显和谐: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迄今为止已经向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多边外交更加丰富与活跃:在联合国“G8+5”等多边舞台上国家领导人积极开展高层外交,拓展与多方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三、未来发展战略设想继续推动建设

5、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促进国防与地区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继续贯彻落实互制共赢的开放战略继续巩固与发展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既要保持与美,欧,日等西方大国的良好发展势头,又要进一步加强与俄、印、巴西等新兴大国的战略对话与合作全面深化同周边发展国家的合作继续开展经济、公共、安全外交开创中国多元化外交局面 参考书目:参考书目:1、杨洁篪、杨洁篪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中国外交网站中国外交网站 2008.9.17 2、论近八年来中国外交新特征论近八年来中国外交新特征 王红王红信信 3、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唐家璇唐家璇 1999.12美苏关系转变 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士兵日本的崛起 日本太阳神塔西欧的崛起 法国人和德国人的纠结柏林墙的倒塌,德国统一 欧盟的成立中美关系恢复的坎坷之路 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尼克松访华 毛主席与尼克松1989年5月16日上午,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周总理访问马里 周总理访问非洲受到热烈欢迎 中非同舟共济突尼斯总统宴请周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演 中俄“和平使命-2OO7”军事演习 孔子“足迹”遍布全球 “孔子”关顾菲律宾 在印度建立利比亚撤侨中国维和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