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参考资料-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7110903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参考资料-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参考资料-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参考资料-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科学参考资料-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科学参考资料-2.5 水在加热和冷却后|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

2、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

3、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

4、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雾和云都是由浮游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只是雾生成在大气的近地面层中,而云生成在大气的较高层而已.雾既然是水汽凝结物,因此应从造成水汽凝结的条件中寻找它的成因.大气中水汽达到饱和的原因不外两个:一是由于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另一是由于空气自身的冷却.对于雾来说冷却更重要.当空气中有凝结核时,饱和空气如继续有水汽增加或继续冶却

5、,便会发生凝结.凝结的水滴如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时,雾就形成了. 另外,过大的风速和强烈的扰动不利于雾的生成. 因此,凡是在有利于空气低层冷却的地区,如果水汽充分,风力微和,大气层结稳定,并有大量的凝结核存在,便最容易生成雾.一般在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形成雾的机会更多,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凝结核存在.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下霜.翻翻日历,每年10月下旬,总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6、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通常人们所说的霜害,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如果温度在0C以下,则多

7、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3级或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

8、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如果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那末,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块. 霜的消失有两种方式:一是升华为水汽,一是融化成水.最常见

9、的是日出以后因温度升高而融化消失.霜所融化的水,对农作物有一定好处. 我们已经知道,云是由许多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雨滴和雪花就是由它们增长变大而成的.那么,小水滴和小冰晶在云内是怎样增长变大的呢? 在水云中,云滴都是小水滴.它们主要是靠继续凝结和互相碰撞并合而增大的.因此,在水云里,云滴要增大到雨滴的大小,首先需要云很厚,云滴浓密,含水量多,这样,它才能继续凝结增长;其次,在水云内还需要存在较强的垂直运动,这样才能增加多次碰撞并合的机会.而在比较薄的和比较稳定的水云中,云滴没有足够的凝结和并合增长的机会,只能引起多云、阴天,不大会下雨. 在各种不同的云内,其云滴大小的分布是各不相同的,造成云

10、滴大小不均的原因就是周围空气中水汽的转移以及云滴的蒸发.使云滴增长的因素是凝结过程和碰撞并和过程,在只有凝结作用的情况下,云滴的大小是均匀的,但由于水汽的补充,使某些云滴有所增长,再加上并和作用的结果,就使较大的云滴继续增长变大成为雨滴.雨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下降,当有上升气流时,就会有一个向上的力加在雨滴上,使其下降的速度变慢,并且一些小雨滴还可能被带上去.只有当雨滴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才能下降到地面,形成降雨. 大气中的水分是由海洋和大陆上的各种水体以及土壤与植物的蒸发而进入大气的,它又通过气流运动得以输送和交换.大气中水分含量虽不多,但其存在却表现出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霜、露

11、和冰雹等.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或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成因有二,一是水汽饱和,二是有凝结核(空气里的尘埃和杂质)就可形成降水。云、雨、雪、雹、雾、露、霜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太阳照射到江、河、湖、海使水蒸发,水蒸气上升到气温较低的高空,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形成一朵朵白色的浮云.若再遇到冷空气,小水珠逐渐增大成为大水珠,白云变成黑云.当大水珠越来越重,克服上升气流的支援,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在冬天,高空更寒冷,水蒸气被急剧冷却而降温,直接凝华为六角形的小冰晶雪花,雪花飘落时,相互结合,由小变大成为雪片或大雪花,这时,就下鹅毛大雪了. 夏天下冰雹是怎麼一回事呢?原来,当

12、云中的雨点遇到猛烈上升的气流,被带到0以下的高空时,便液化成小冰珠;气流减弱时,小冰珠回落;当含水汽的上升气流再增大,小冰珠再上升并增大;如此上下翩腾,小冰珠就可能逐渐成为大冰雹,最后落到地面. 当地面附近的水蒸气较多,并遇上冷空气时,水蒸气会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夏天,地面很热,水蒸气特别多.黎明前的气温较低时,水蒸气便会在树叶、花草上凝结成为露. 冬天的早晨,地面的气温特别低,水蒸气遇冷在地面上便凝华成为白茫茫的霜. - 雨: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或冰晶熔化成的小水滴落到地面成为雨 雪:水蒸气凝华成的冰晶落到地面上 云: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的小冰晶漂浮在空中 雾:水蒸汽在地面液化成小水滴漂浮在地面附近 露:水蒸气在地面的植物上液化成的小水滴 霜: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 雹:随着云中的水气的聚集,就会能够形成降雨,如果降雨过程中遇到冷空气的话就会形成冰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