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营运资金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1061629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601营运资金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601营运资金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601营运资金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0601营运资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01营运资金(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六章 营运资金基本要求(一)掌握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的计算(二)掌握应收账款的作用与成本,掌握信用政策的构成与决策(三)掌握存货的功能与成本,掌握存货的控制方法(四)熟悉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五)熟悉现金和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第一节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一、营运资金的含义营运资金又称循环资本,是指一个企业维持日常经营所需的资金,通常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用公式表示为:营运资金总额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负债总额【注意】与营运资金指标有关的一个指标是流动比率指标。流动比率等于流动资产除以流动负债。注意这两个指标结合出计算性质的客观题。【例单选题】已知某企业营运资金60

2、0万元,流动比率为2,则该企业的流动资产为()万元。A.200B.300C.600D.1200答疑编号11060101【答案】D【解析】设流动负债为x,则在流动比率为2的情况下,流动资产为2x。由于营运资金为600万元,则2x-x=600,即x=600. 流动资产=2x=1200(万元)。二、营运资金的特点营运资金的特点体现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特点上。(一)流动资产的特点流动资产投资又称经营性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相比,有如下特点:(1)投资回收期短;(2)流动性强;(3)具有并存性(空间上同时并存,时间上依次继起);(4)具有波动性。(二)流动负债的特点与长期负债筹资相比,流动负债筹资具有如

3、下特点:(1)速度快;(2)弹性大(债务人的灵活性);(3)成本低;(4)风险大。【例多选题】关于营运资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B.流动资产占用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C.流动负债期限短,风险低于长期负债D.企业营运资金越大,说明企业风险越小,收益率越高答疑编号11060102【答案】CD【解析】流动负债期限短,风险高于长期负债,因此,C不正确;营运资金越大,说明企业风险越小,但同时收益率也越低,因此,D不正确。三、营运资金的周转1.含义营运资金周转,是指企业的营运资金从现金投入生产经营开始,到最终转化为现金为止的过程。2.构成营运资金周转通常与现金周转密切相

4、关,现金的周转过程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化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2)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3)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下图3.影响营运资金的因素现金循环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所需营运资金的数额。影响营运资金数额的因素有:(1)主要因素:存货周转期(同向)、应收账款周转期(同向)、应付账款周转期(反向);(2)其他因素:受偿债风险、收益要求和成本约束等因素的制约。4.营运资金的持有量水平为提高营运资金周转效率,企业的营运资金应维持

5、在既没有过度资本化又没有过量交易的水平上。过度资本化是指一个企业的营运资金远远超过其经营规模实际需要的营运资金水平(营运资金过多)。过量交易是指一个企业主要靠流动负债来支持其存货和应收账款,而出现投放在营运资金上的长期资金不足(营运资金过少)。【例单选题】在营运资金管理中,企业将“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以现金支付该货款之间所用的时间”称为()。A.现金周转期B.应付账款周转期C.存货周转期D.应收账款周转期答疑编号11060103【答案】B【解析】现金的周转过程主要包括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和应付账款周转期,其中存货周转期是指将原材料转换成产成品并出售所需要的时间;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

6、将应收账款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从收到尚未付款的材料开始到现金支出之间所用的时间。【多选题】下列措施中,能够降低营运资金需要量的是()。A.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B.缩短应付账款周转期C.延长应收账款周转期D.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答疑编号11060104【答案】AD【解析】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和缩短应收账款周转期能够缩短现金周转期,从而降低营运资金需要量,因此,AD正确。第二节现金的管理一、现金管理的意义现金,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资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本票和银行汇票等。企业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主要是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1.交易动机:即企业在正

7、常生产经营秩序下应当保持一定的现金支付能力。企业为了组织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必须保持一定数额的现金余额。一般说来,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的销售水平。2.预防动机:即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而需要保持的现金支付能力。由于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和其他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存在,企业通常难以对未来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做出准确的估计和预期。因此,在正常业务活动现金需要量的基础上,追加一定数量的现金余额以应付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随机波动,是企业在确定必要现金持有量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企业为满足预防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

8、;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3.投机动机:即企业为了抓住各种瞬息即逝的市场机会,获取较大利益而准备的现金余额。其持有量大小往往与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投资机会及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有关。现金是变现能力最强的非盈利性资产。现金管理的过程就是在现金的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进行权衡选择的过程。通过现金管理,使现金收支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时间上相互衔接,对于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需要,降低企业闲置的现金数量,提高资金收益率具有重要意义。【例】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而持有现金,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企业销售水平的高低B.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大小C.企业对待风险的态度D.金融市场投机机会的多少答疑编号110

9、60105【答案】A二、现金的成本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一)持有成本现金的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如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必要的安全措施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机会成本)。管理费用具有固定成本的性质,它在一定范围内与现金持有量的多少关系不大,是决策无关成本。机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是正比例关系。(二)转换成本现金的转换成本,是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即现金同有价证券之间相互转换的成本,如委托买卖佣金、委托手续费、证券过户费、实物交割手续费等。转换成本包括两部分:一是与委托成交金额相关的变动转换成本(如手续费)

10、;二是与证券变现次数相关的而与委托成交金额无关的固定转换成本(如证券过户费等)。在证券总额既定的情况下,前者与证券变现次数无关,属于最佳现金持有量决策的无关成本;后者与证券变现次数密切相关,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现金持有量越大,证券变现次数越少,固定转换成本越低,因此,固定转换成本与现金持有量成反比例关系。(三)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指由于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短缺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关系。【提示】在确定企业现金持有量时的无关成本有:持有成本中的管理费用、转换成本中的与委托成交金额相关的变动成本。也就是说,在

11、下面介绍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两种模式中,均不考虑上述的两项成本。排除以上两项后,相关成本为:机会成本、固定转换成本、短缺成本。三、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模式主要有成本分析模式和存货模式。(一)成本分析模式成本分析模式是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假设:企业持有的现金均为货币形态,没有有价证券。这样,转换成本就是无关成本,相关成本只有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予考虑管理费用和转换成本。涉及的成本 含义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机会成本因持有现金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正比例变动短缺成本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反向

12、变动最佳现金持有量:上述两项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二)存货模式 1.假设:假设不存在现金短缺。相关成本只有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注意】从图上可以看出,由于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随着现金持有量的变化而反向变化,这种反方向变化的结果导致总成本线为一个“U”型曲线。曲线的最低点即为总成本最低。与这一点对应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2.基本公式根据前面的结论,当机会成本与固定性转换成本相等时,相关总成本最低,此时的持有量即为最佳持有量。因此,令机会成本等于固定性转换成本,就可得出最佳现金持有量的基本公式

13、:其中Q表示最佳现金持有量,T表示一个周期内现金总需求量,F表示每次转换有价证券的固定成本,K表示有价证券利息率(机会成本),TC表示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总成本。【例】已知:某公司现金收支比较稳定,预计全年(按360天计算)现金需要量为25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500元,有价证券年利率为10%。要求:(1)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2)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全年现金转换成本和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3)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下的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和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答疑编号11060106答案:(1)最佳现金持有量 (2)全年现金管理总成本 全年现金转换成本=(250

14、000/50000)500=2500(元)全年现金持有机会成本=(50000/2)10%=2500(元)(3)全年有价证券交易次数=250000/50000=5(次)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5=72(天)【总结】四、现金回收的管理现金回收管理的目的是尽快收回现金,加速现金的周转。为此,企业应建立销售与收款业务控制制度,并且根据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选用适当方法加速账款的收回。现金回收主要采用的方法有邮政信箱法和银行业务集中法两种。1.邮政信箱法又称锁箱法,是西方企业加速现金流转的一种常用方法。企业可以在各主要城市租用专门的邮政信箱,并开立分行存款户,授权当地银行每日开启信箱,在取得客户支票后立

15、即予以结算,并通过电汇将货款拨给企业所在地银行。该方法缩短了支票邮寄及在企业的停留时间,但成本较高。2.银行业务集中法。这是一种通过建立多个收款中心来加速现金流转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下,企业指定一个主要开户行(通常是总部所在地)为集中银行,并在收款额较集中的若干地区设立若干个收款中心;客户收到账单后直接汇款到当地收款中心,中心收款后立即存入当地银行;当地银行在进行票据交换后立即转给企业总部所在地银行。该方法缩短了现金从客户到企业的中间周转时间,但在多处设立收账中心,增加了相应的费用支出。为此,企业应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做出是否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的决策,这需要计算分散收账收益净额。分散收账收益

16、净额(分散收账前应收账款投资额分散收账后应收账款投资额)企业综合资金成本率因增设收账中心每年增加费用额如果分散收账收益净额大于0,应该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否则,不应采用银行业务集中法。【例】某企业若采用银行集中法,增设收账中心,可使企业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由现在的400万元减至300万元。企业年综合资金成本率为12%,因增设收账中心,每年将增加相关费用8万元,则该企业分散收账收益净额为()万元。A.4B.8C.12D.16答疑编号11060107【答案】A【解析】该企业分散收账收益净额=(400-300)12%-8=4(万元)五、现金支出的管理现金管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决定如何使用现金。企业应建立采

17、购与付款业务控制制度,并且根据风险与收益权衡原则选用适当方法延期支付账款。与现金收入的管理相反,现金支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延期支付账款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合理利用“浮游量”。所谓现金的“浮游量”,是指企业账户上现金余额与银行账户上所示的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2.推迟支付应付款。企业可在不影响信誉的情况下,尽可能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3.采用汇票付款。在使用支票付款时,只要持票人将支票存入银行,付款人就要无条件地付款。但汇票不是“见票即付”的付款方式,这样就有可能合法地延期付款。【例】企业在进行现金管理时,可利用的现金浮游量是指()。A.企业账户所记存款余额B.银行账户

18、所记企业存款余额C.企业账户与银行账户所记存款余额之差D.企业实际现金余额超过最佳现金持有量之差答疑编号11060108【答案】C【例】下列各项中,属于现金支出管理方法的是()。A.银行业务集中法B.合理运用“浮游量”C.账龄分析法D.邮政信箱法答疑编号11060109【答案】B【解析】现金支出管理的方法包括:合理利用“浮游量”、推迟支付应付款、采用汇票付款。第三节应收账款的管理一、应收账款的成本应收账款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坏账成本。1.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即因资金投放在应收账款上而丧失的其他收入。这一成本的大小通常与企业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数量(即应收账款投资额)、资金成本率有

19、关。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1)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2)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3)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 式中,平均收账天数一般按客户各自赊销额占总赊销额比重为权数的所有客户收账天数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资金成本率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计算。【思考】企业每天的赊销额为10万元,平均收账天数为10天,则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就是100万元,平均收账天数为20天,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就是200万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平均每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例】某企业预测2005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4500万元,

20、现销与赊销比例为1:4,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为60天,变动成本率为50%,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10%。一年按360天计算。要求:(1)计算2005年度赊销额。答疑编号11060201【答案】现销与赊销比例为1:4,所以赊销占收入净额的比率为4/5。赊销额=45004/5=3600(万元)(2)计算2005年度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答疑编号11060202【答案】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3600/36060=600(万元)(3)计算2005年度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额。答疑编号11060203【答案】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额=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60050%=300(

21、万元)(4)计算2005年度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额。答疑编号11060204【答案】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资金成本率=30010%=30(万元)(5)若2005年应收账款需要控制在400万元,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应调整为多少天? 答疑编号11060205【答案】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日赊销额平均收账天数=3600/360平均收账天数=400解得:平均收账天数=40(天)2.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即对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管理而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应收账款账簿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等。3.坏账成本坏账成本,即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22、这一成本一般与应收账款数量同方向变动,即应收账款越多,坏账成本也越多。基于此,为规避发生坏账成本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合理提取坏账准备。【例单选题】根据营运资金管理理论,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企业应收账款成本内容的是()。A.机会成本B.管理成本C.短缺成本D.坏账成本答疑编号11060206【答案】C【解析】应收账款的成本主要包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短缺成本是现金的成本。二、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即应收账款的管理政策,是指企业为应收账款投资进行规划与控制而确立的基本原则与行为规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三部分内容。 (一)信用标准1.含义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

23、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信用标准高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不利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信用标准低有利于扩大销售、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导致坏账损失风险加大和收账费用增加。因此,企业应当在成本与收益比较原则的基础上,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2.影响因素影响信用标准的基本因素包括:(1)同行业竞争对手的情况;(2)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3)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从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五个方面进行评估)。(二)信用条件1.信用条件的含义与构成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订单时所提出的付款要求,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

24、折扣等。信用条件的基本表现方式如“2/10,n/45”,45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扣。(1)信用期限信用期限是指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支付货款的时间间隔。企业产品销售量与信用期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毛利。但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一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引起机会成本增加;二是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因此,企业是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2)现金折扣和折扣期限在规定的时间内客户提前偿付货款可按销售收入的一

25、定比率享受折扣。现金折扣实际上是对现金收入的扣减,企业决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着重考虑的是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如果加速收款带来的机会收益能够绰绰有余地补偿现金折扣成本,企业就可以采取现金折扣或进一步改变当前的折扣方针,如果加速收款的机会收益不能补偿现金折扣成本的话,现金优惠条件便被认为是不恰当的。2.信用条件备选方案的评价信用成本前收益年赊销额现金折扣变动成本年赊销净额变动成本信用成本后收益信用成本前收益信用成本信用成本前收益机会成本坏账损失收账费用【例6-6】某企业预测的2007年赊销额为3600万元,其信用条件是:n/30,变动成本率为60%,资金成

26、本率(或有价证券利息率)为10%。假设企业收账政策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该企业准备了三个信用条件的备选方案:A.维持n/30的信用条件;B.将信用条件放宽到n/60;C.信用条件放宽到n/90。为各种备选方案估计的赊销水平、坏账百分比和收账费用等有关数据见下表。信用条件备选方案表ABCn/30n/60n/90年赊销额36003960420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30609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0/36030=3003960/36060=6604200/36090=1050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资金30060%=18066060%=396105060%=630坏账损失/年赊销额2%3%6%坏账损失3

27、6002%=7239603%=118.842006%=252收账费用3660144信用条件分析评价表单位:万元ABCn/30n/60n/90年赊销额3600.03960.04200.0变动成本2160.0=3600*60%2376.02520.0信用成本前收益1440.0=3600-现金折扣0-21601584.01680.0信用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8010%=18.039610%=39.663010%=63.0坏账损失72.0118.8252.0收账费用36.060.0144.0小计126.0218.4459.0信用成本后收益1314.0=1440-1261365.61221.0根据上表

28、的资料可以看出,在三个方案中,B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最大,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应选择B方案。【例6-7】仍以例6-6所列资料为例,如果企业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决定在B方案的基础上将赊销条件改为“2/10,1/20,n/60”(D方案)。估计约有60%的客户(按赊销额计算)会利用2%的折扣;15%的客户将利用1%的折扣。坏账损失率降为1.5%,收账费用降为42万元。根据上述资料,有关指标可计算如下:答疑编号11060207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10+15%20+(1-60%-15%)6024(天)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96036024264(万元)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26460

29、%158.4(万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158.410%15.84(万元)坏账损失39601.5%59.4(万元)现金折扣(396060%2%)+(396015%1%)53.46(万元)单位:万元BDn/602/10,1/20,n/60年赊销额3960.003960.00减:现金折扣-53.46年赊销净额3960.003906.54减:变动成本2376.002376.00信用成本前收益1584.001530.54减:信用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39.6015.84坏账损失118.8059.40收账费用60.0042.00小计218.40117.24信用成本后收益1365.601413.30 计算结果表

30、明,实现现金折扣后,企业的信用成本后收益增加,因此,企业应选择D方案。【提示】信用政策决策方法的扩展应用1.信用条件决策的基本原理就是成本与收益分析。在举例中,没有涉及固定成本增加的问题,但如果企业的信用条件很宽松,导致销售量(从而生产量)大量增加,突破了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则需要考虑固定成本的增加问题。即在计算信用成本前收益时,减去增加的固定成本。2.对于改变前后的信用政策比较与决策,如果改变是可行的,则改变后的信用成本后收益大于改变前的信用成本后收益,但在考试中,也可能会遇到要求计算改变后的方案可行的最高收账费用、最高坏账损失或者最高信用成本等。比如,在上例中要求计算D方案可行的最高收账费

31、用。答疑编号11060208设最高收账费用为x,则:1365.6=1530.54-15.84-59.4-xx=89.7(万元)【例】某企业2007年A产品销售收入为4000万元,总成本为3000万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万元。2008年该企业有两种信用政策可供选择:甲方案:给予客户60天信用期限(n/60),预计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货款将于第60天收到,其信用成本为140万元;乙方案:信用政策为(2/10,1/20,n/90),预计销售收入为5400万元,将有30%的货款于第10天收到,20%的货款于第20天收到,其余50%的货款于第90天收到(前两部分货款不会产生坏账,后一部分货款的坏账

32、损失率为该部分货款的4%)。该企业A产品销售额的相关范围为30006000万元,企业的资金成本率为8%(为简化计算,本题不考虑增值税因素)。要求:(1)计算该企业2007年的下列指标:变动成本总额;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答疑编号11060209【答案】变动成本总额=3000-600=2400(万元)以销售收入为基础计算的变动成本率=2400/4000100% =60%(2)计算乙方案的下列指标: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乙方案的现金折扣。答疑编号11060210【答案】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1030%+2020%+905

33、0%52(天)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5400/360)52780(万元)维持应收账款所需资金78060%468(万元)应收账款机会成本4688%37.44(万元)坏账成本540050%4%108(万元)乙方案的现金折扣=540030%2%+540020%1%=43.2(万元)(3)计算甲方案的信用成本后收益。答疑编号11060211【答案】5000(1-60%)-140=1860(万元)(4)计算为使乙方案可行的最高收账费用。答疑编号11060212【答案】1860=5400(1-60%)-43.2-37.44-108-最高收账费用最高收账费用=111.36(万元)(三)收账政策收账政策,是指企

34、业针对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付账款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企业对拖欠的应收账款,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催收,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即收账费用。通常,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竞争能力,往往对客户的逾期未付款项规定一个允许的拖欠期限,超过规定的期限,企业就应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催收。收款政策宽松收账费用低,但坏账损失和机会成本高。收账政策严格收账费用高,但坏账损失和机会成本低。制定收账政策就是要在增加收账费用与减少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之间进行权衡,若前者小于后者,则说明制定的收账政策是可取的。1.影响收账政策的成本:坏账损失、机会成本和收账费用。2.收账政策决策的原则:收账总成本(包括机会

35、成本、坏账损失、年收账费用)最低。关于这三项成本,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与前面介绍的相同。坏账损失根据坏账损失率计算,收账费用一般是已知条件。【例6-8】已知某企业应收账款原有的收账政策和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如表6-8表所示。假设资金利润率为10%,根据表6-8中的资料,计算两种方案的收账总成本如表6-9所示。 表6-8收账政策备选方案资料项目现行收账政策拟改变的收账政策年收账费用(万元)9015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天)6030坏账损失占赊销额的百分比(%)32赊销额(万元)72007200变动成本率(%)6060答疑编号11060301表6-9收账政策分析评价表金额单位:万元项目现行收账政策拟改

36、变的收账政策赊销额72007200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6030应收账款平均余额720036060=1200720036030=600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120060%=72060060%=360收账成本:应收账款机会成本72010%=7236010%=36坏账损失72003%=21672002%=144年收账费用90150收账总成本378330拟改变的收账政策的收账总成本比现行收账政策的收账总成本低,因此改变收账政策的方案是可以接受的。【例】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60天,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1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50

37、天,坏账损失下降为赊销额的7%。假设公司的资金成本率为6%,变动成本率为50%。要求:计算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一年按360天计算)。答疑编号11060302【答案】 项目原方案新方案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赊销额平均收账期(720/360)60=120(720/360)50=100机会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金成本率12050%6%=3.610050%6%=3坏账成本=赊销额坏账损失率72010%=727207%=50.4收账费用5X收账总成本80.653.4+X令新方案与原方案收账总成本相等,则有:53.4+x=80.6解之可得:X=80.6-53.4=27.2

38、新增收账费用上限=27.2-5=22.2(万元)故采取新收账措施而增加的收账费用,不应超过22.2万元。三、应收账款的管理对于已经发生的应收账款,企业还应进一步强化日常管理工作,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分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一)应收账款追踪分析应收账款一旦为客户所欠,赊销企业就必须考虑如何按期足额收回的问题。要达到这一目的,赊销企业就有必要在收账之前,对该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分析就是考察研究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所谓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是指各账龄应收账款的余额占应收账款总计余额的比重。一般而言,账款的逾期时间越短,收回的可能性越大,即

39、发生坏账损失的程度相对越小;反之,收账的难度及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三)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分析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是为适应企业现金收支匹配关系的需要,确定出的有效收现的账款应占全部应收账款的百分比,是二者应当保持的最低比例。其计算公式为:式中其他稳定可靠现金流入总额是指从应收账款收现以外的途径可以取得的各种稳定可靠的现金流入数额,包括短期有价证券变现净额、可随时取得的银行贷款额等。【提示】分子为满足现金支付需要收回的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就是为了满足现金支付,需要收回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百分比。如果该比率为50%,其涵义就是企业应收账款至少要收回50%,才能满足当期现金支付

40、的需要。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指标反映了企业既定会计期间预期现金支付数额扣除各种稳定可靠现金流入来源后的差额,必须通过应收款项有效收现予以弥补的最低保证程度。其意义在于:应收账款未来是否发生坏账损失对企业并非最为主要,更为关键的是实际收现的账款能否满足同期必需的现金支付要求,特别是满足具有刚性约束的纳税债务及偿付不得展期或调换的到期债务的需要。【例】某企业预期必须以现金支付的款项有:支付工人工资50万元,应纳税款35万元,支付应付账款60万元,其他现金支出3万元。预计该期稳定的现金收回数是70万元。记载在该期“应收账款”明细期末账上客户有A(欠款80万元)、B(欠款100万元)和C(欠款20万元)

41、。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的计算如下:答疑编号11060303当期现金支付总额=50+35+60+3=148(万元)当期应收账款总计金额=80+100+20=200(万元)应收账款收现保证率=(148-70)/200100%=39%以上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当期必须收回应收账款的39%,才能最低限度保证当期必要的现金支出,否则,企业就可能出现支付危机。第四节存货的管理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一、存货的分类与功能(一)存货的分类1.按照存货的经济内容,存货可分为商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材料、包装

42、物、低值易耗品。2.按照存货的存放地点,存货可分为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在制存货、寄存存货、委托外单位代销存货。3.按照存货的取得来源,存货可分为外购的存货、自制的存货、委托加工的存货、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接受捐赠的存货、接受抵债取得的存货、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和盘盈的存货等。(二)存货的功能企业持有存货的主要功能是:(1)防止停工待料;(2)适应市场变化;(3)降低进货成本;(4)维持均衡生产。二、存货的成本存货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进货成本进货成本主要由存货的进价和进货费用构成。其中,进价又称购置成本,是指存货本身的价值,等于采购单价与采购数量的乘积。在一定时期进货总量既定的条件下,无

43、论企业采购次数如何变动,存货的进价通常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假设物价不变且无采购数量折扣),因而属于决策无关成本。进货费用又称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组织进货而开支的费用。进货费用有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有关,这类变动性进货费用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另一部分与订货次数无关,这类固定性进货费用则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二)储存成本储存成本,即企业为持有存货而发生的费用。储存成本可以按照与储存数额的关系分为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固定性储存成本两类。其中,固定性储存成本与存货储存数额的多少没有直接联系,这类成本属于决策的无关成本;而变动性储存成本则与存货储存数额成正比例变动关系,这类成本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三)缺货成本缺

44、货成本,是指因存货不足而给企业造成的停产损失、延误发货的信誉损失及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等。缺货成本能否作为决策的相关成本,应视企业是否允许出现存货短缺的不同情形而定。若允许缺货,则缺货成本便与存货数量反向相关,即属于决策相关成本;反之,若企业不允许发生缺货情形,此时缺货成本为零,也就无须加以考虑。下图【提示】 相关成本包括:(1)变动性进货费用;(2)变动性储存成本;缺货成本是否相关,取决于是否允许缺货;进价成本是否相关,取决于是否存在数量折扣。三、存货的控制方法(一)ABC分类法ABC分类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企业的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实行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

45、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首先,要确定存货分类的标准。分类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A类存货的特点是金额巨大,但品种数量较少;B类存货金额一般,品种数量相对较多;C类存货品种数量繁多,但价值金额却很小。其次,根据上述标准对A、B、C三类存货进行具体划分。最后,在对存货进行ABC分类的基础上,企业应分清主次,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总结】(1)分类标准:一是金额标准;另一个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2)参考比例: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大致为A:B:C0.7:0.2:0.1;品种数

46、量比例大致为A:B:C0.1:0.2:0.7。(3)管理方法:A分品种重点管理;B分类别一般控制;C按总额管理【管理思想: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例】在对存货实行ABC分类管理的情况下,ABC三类存货的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0.70.20.1B.0.10.20.7C.0.50.30.2D.0.20.30.5答疑编号11060304【答案】B【解析】对存货实行ABC分类管理的情况下,一般而言,三类存货的金额比重ABC0.70.20.1,而品种数量比重大致为A:B:C0.10.20.7。【例】采用ABC法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应当重点控制的是()。 A.数量较多的存货B.占用资金较多的存货C.

47、品种较多的存货D.库存时间较长的存货答疑编号11060305【答案】B【解析】采用ABC法对存货进行控制时应重点控制A类存货,A类存货属于金额较多,品种数量较少的存货。【例】存货ABC分类控制法中对存货划分的最基本的分类标准为()。A.金额标准B.品种数量标准C.重量标准D.金额与数量标准 答疑编号11060306【答案】A 【解析】存货ABC分类控制法中对存货划分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金额标准,二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品种数量标准仅作为参考。(二)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经济进货批量,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决定存货经济进货批量的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变动性进

48、货费用、变动性储存成本以及允许缺货时的缺货成本。不同的成本项目与进货批量呈现不同的变动关系,因此存在一个最佳的进货批量,使成本总和保持最低水平。1.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是以许多假设为前提的,包括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故不存在缺货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批次直接相关的就只有变动性进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两项。这样,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总和最低水平下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1)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的假设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式以如下假设为前提: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年需要量可确定);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

49、数量折扣,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能马上一次到位;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需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2)相关总成本在上述假定条件下,由于不存在数量折扣,进价成本属于无关成本;不允许存在缺货,缺货成本属于无关成本。此时与存货订购批量相关的成本只有变动性进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这种情况下,经济进货批量就是变动性进货费用和变动性储存成本之和最低的进货批量。变动进货费用=年进货次数每次进货费用=(A/Q)B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本=(Q/2)CA:某种存货年度计划进货总量;Q:经济进货批量;

50、P:进货单价3.经济进货批量的相关计算公式经济进货批量(Q*)基本公式: 相关公式:经济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存货最佳进货批次【例】某企业每年需耗用A材料45000件,单位材料年存储成本20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为180元,A材料全年平均单价为240元。假定不存在数量折扣,不会出现陆续到货和缺货的现象。要求: (1)计算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2)计算A材料年度最佳进货批数。(3)计算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4)计算A材料的相关储存成本。(5)计算A材料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答疑编号11060307【答案】(1)A材料的经济进货批量900(件)(2)A材料年度最佳进

51、货批数45000/90050(次)(3)A材料的相关进货成本501809000(元)(4)A材料的相关储存成本900/2209000(元)(5)A材料经济进货批量平均占用资金240900/2108000(元)【例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立存货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假设前提的有()。A.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B.允许出现缺货C.仓储条件不受限制D.存货的价格稳定答疑编号11060308【答案】B【解析】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以如下假设为前提:(1)企业一定时期的进货总量可以较为准确地予以预测;(2)存货的耗用或者销售比较均衡;(3)存货的价格稳定,且不存在数量折扣,进货日期完全由企业自

52、行决定,并且每当存货量降为零时,下一批存货均能马上一次到位;(4)仓储条件及所需现金不受限制;(5)不允许出现缺货情形;(6)所需存货市场供应充足,不会因买不到所需存货而影响其他方面。(了解)2.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实行数量折扣的条件下,存货进价与进货数量的大小有直接的联系,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进货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除了考虑变动性储存成本和变动性进货费用外,还应考虑存货的进货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公式为: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进价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进货成本=年需要量单价=AP变动进货费用=年进货次数每次进货费用=(A/Q)B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本=(Q/2)C实

53、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具体确定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基本经济进货批量模型确定经济进货批量;第二步,计算按经济进货批量进货进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第三步,计算按给予数量折扣的进货批量进货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如果给与数量折扣的进货批量是一个范围,如进货数量在10001999千克之间可享受2%的价格优惠,此时按给与数量折扣的最低进货批量,即按1000千克计算存货相关总成本。第四步,比较不同进货批量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存货相关总成本对应的进货批量,就是实行数量折扣的最佳经济进货批量。【例】某企业甲材料的年需要量为16000千克,每千克标准价为20元。销售企业规定:客户每批购买量不足1000千克的,按照标

54、准价格计算;每批购买量1000千克以上,2000千克以下的,价格优惠2%;每批购买量2000千克以上的,价格优惠3%。已知每批进货费用600元,单位材料的年储存成本30元。要求:(1)按照基本模型计算经济进货批量及其相关总成本(含进货成本);答疑编号11060309【答案】(1)按经济进货批量基本模型确定的经济进货批量为:每次进货8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为:存货相关总成本=1600020(进价成本)+16000/800600(变动性进货费用)+800/230(变动性储存成本)=344000(元)(2)计算确定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进货批量。【分析】在存在数量折扣的情况下,企业实际上面临着三种选

55、择:一是不享受折扣,按照第一问中计算出的批量采购;二是享受2%的折扣,按照1000千克的批量采购;三是享受3%的折扣,按照2000千克的批量采购。确定经济进货批量,需要比较这三个方案的相关总成本,最低的即为最优批量。答疑编号11060310【答案】首先,计算每次进货10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1600020(1-2%)(进货成本)+16000/1000600(变动性进货费用)+1000/230(变动储存成本)=338 200(元)其次,计算每次进货20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存货相关总成本=1600020(1-3%)+16000/2000600+2000/230=345

56、200(元)通过比较发现,每次进货为1000千克时的存货相关总成本最低,所以此时最佳经济进货批量为1000千克。(了解)3.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模型允许缺货的情况下,企业对经济进货批量的确定,不仅要考虑变动性进货费用与变动性储存成本,而且还必须对可能的缺货成本加以考虑,即能够使三项成本总和最低的批量便是经济进货批量。这样企业的年度存货成本就表示为三种成本之和,即:年存货成本订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设缺货量为S,单位缺货成本为R,则:(三)再订货点、订货提前期和保险储备1.再订货点再订货点,即发出订货指令时尚存的原料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再订货点原材料使用率原材料的在途时间(不考虑保险储备的

57、再订货点)式中,原材料使用率是指每天消耗的原材料数量,是年需要量与生产周期的比值。【例】某企业生产周期为一年,甲种原材料年需要量500 000千克,企业订购原材料的在途时间为2天。要求:(1)计算原材料使用率(2)计算企业的再订货点答疑编号11060401【答案】(1)原材料使用率=1389(千克/天)(2)企业的再订货点=13892=2778(千克)2.订货提前期订货提前期,即从发出订单到货物验收完毕所用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订货提前期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用量原材料使用率【例题】某企业预计交货期内原材料的用量为100千克,原材料使用率为10千克/天,无延期交货情况。则该企业的订货提前期为: 答疑编号11060402t=100/10=10(天)3.保险储备保险储备,即为防止耗用量突然增加或交货延期等意外情况而进行的储备。【方法一】公式法【注意】保险储备的存在不会影响经济进货批量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