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1056980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4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二轮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二轮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二轮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二轮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第2大讲大讲中国古代的经济文明中国古代的经济文明第第1主题主题 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考纲展示考纲展示考情分析考情分析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农业经的农业经济济从近三年新课程地区高考的试题看,从近三年新课程地区高考的试题看,农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其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是高考的重点,备考时要性显而易见,是高考的重点,备考时应注意:应注意:(1)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表现、影响、土地制度、水利工程等。土地制度、水利工程等。(2)理解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内涵。理解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内涵。考点一考点一 农业的

2、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考点一:考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1.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变化?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变化?2.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3.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4.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5.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特点、作用(影响)?小农经济出现的条件、特点、作用(影响)?一、先秦时期的农业一、先秦时期的农业(夏商西周农业):(夏商西周农业):1、夏朝: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从粗放经营到精耕、夏朝: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从粗放经营到精耕细作过渡时期细作过渡时期区域和主要农作物:黄河中下游

3、,粟、小麦;长江上区域和主要农作物:黄河中下游,粟、小麦;长江上游、下游、下 游,水稻。游,水稻。工具:木石工具(耒耜)工具:木石工具(耒耜)2 2、商朝:殷墟卜辞中有用千牛、用羊、商朝:殷墟卜辞中有用千牛、用羊158158头祭祀的记头祭祀的记录,如此大量而频繁地使用和宰杀牲畜,说明什么?录,如此大量而频繁地使用和宰杀牲畜,说明什么?说明畜牧业发达;商王对祭祀祖先的重视说明畜牧业发达;商王对祭祀祖先的重视专题提升3 3、西周:、西周:A A 青铜农具普遍使用,普遍采用两人合作方法即青铜农具普遍使用,普遍采用两人合作方法即“耦耕耦耕”,二人运用二耜相并而耕。,二人运用二耜相并而耕。诗经诗经中记载

4、中记载“千耦其耘千耦其耘”,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因耕作技术、工具不发达,多是集体劳作因耕作技术、工具不发达,多是集体劳作B B 诗经诗经中多次提到中多次提到“播其百谷播其百谷”。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农作物种类多样(谷类、豆类、麻类,奠定我国农作物农作物种类多样(谷类、豆类、麻类,奠定我国农作物的基本格局。)的基本格局。)专题提升4 4、春秋战国时期代农业获得大发展、春秋战国时期代农业获得大发展1)生产工具的进步:)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器时代铁器时代出现时间:出现时间:西周末西周末春秋中期;战国普遍使用铁器。春秋中期;战国普遍使用铁器。状况:状况: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

5、(农具、工具、铁器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农具、工具、兵器)。兵器)。春秋末年冶铸生铁技术,春秋战国生铁柔化处理技术,比西春秋末年冶铸生铁技术,春秋战国生铁柔化处理技术,比西方早方早1900多年。多年。2)耕作技术进步:精耕细作)耕作技术进步:精耕细作A牛耕出现和推广牛耕出现和推广B一年两熟制一年两熟制C水利工程:邗沟、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邗沟、都江堰、郑国渠专题提升 3 3)田赋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演变:)田赋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演变:田赋制度:田赋制度:“履亩而税履亩而税”不再区分公田和私田,按不再区分公田和私田,按照全部耕地数量征税。实质是什么照全部耕地数量征税。实质是什么?实质

6、: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实质:承认了土地私有制 土地制度:土地制度: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二、秦汉时期的农业二、秦汉时期的农业 1 1、汉书汉书“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贵其土苗生叶以上,稍耨陇草,因贵其土,以附其根,以附其根”指的农业技术是什么?指的农业技术是什么?西汉的西汉的“代田法代田法”,是精耕细作技术的一种。,是精耕细作技术的一种。代田法是代田法是西汉西汉中期农学家中期农学家赵过赵过所发明并推广的一所发明并推广的一种种耕作方法耕作方法。它的方法是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它的方法是在面积为一亩的长条形土地上,开三条一尺宽一尺深的沟(畎),沟的位

7、置地上,开三条一尺宽一尺深的沟(畎),沟的位置每年都有轮换,因此称为每年都有轮换,因此称为代田代田。将种子播种于。将种子播种于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以后,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时沟中,等到苗发芽长叶以后,便在中耕除草的同时,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将沟两边的垄土耙下来,埋在作物的根部,这样便能起到便能起到防风抗倒伏、抗旱防风抗倒伏、抗旱的作用。的作用。2 2、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改革?、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改革?2 2、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改革?、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改革?A A 统一货币。统一货币。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五铢钱五铢钱,“重重如其文如其文”,方便人民使用,方便

8、人民使用 B B 盐铁官营盐铁官营 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政府在盐、铁产地设置盐官和铁官实行统一生产和统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一销售,利润为国家所有。作用:作用:打击了地方豪强操纵盐铁经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打击了地方豪强操纵盐铁经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是济基础。是“抑商抑商”政策的重要体现,给社会经济和民政策的重要体现,给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众生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C C 实行实行“算缗和告缗算缗和告缗”,打击了大商贾,充实政府府打击了大商贾,充实政府府库库 3 3、你知道汉代以前北方主食是什么吗?、你知道汉代以前北方主食是什么吗?汉代以

9、前,北方饭食主要是汉代以前,北方饭食主要是“粟饭粟饭”、“麦饭麦饭”;汉汉代以后,以代以后,以面食面食为主,这是因为发明了为主,这是因为发明了磨盘磨盘、水磨水磨4、东汉魏晋时期的豪强地主经济、东汉魏晋时期的豪强地主经济 形成:形成: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占有大量土把持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占有大量土地人口,形成地人口,形成自成一体的田庄自成一体的田庄,规模宏大规模宏大、经济上自给自足、拥有家兵,筑有坞堡、经济上自给自足、拥有家兵,筑有坞堡壁垒壁垒,成为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成为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方割据势力的基础。割据势力的

10、基础。三、唐宋农业经济:三、唐宋农业经济:1 1、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1 1)新型农具)新型农具-曲辕犁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 2)经济作物经济作物茶叶茶叶的生产有很大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生产有很大的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高,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2 2、宋代农业:、宋代农业:1 1)土地租佃制度的盛行)土地租佃制度的盛行 条件:条件:唐后期士族的衰落,封建大庄园瓦解;唐后期士族的衰落,封建大庄园瓦解;宋政府实行宋政府实行不抑兼并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进

11、步:进步: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不再是以前的人身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不再是以前的人身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经济性的契约关系;契约期满后有迁移的隶属关系,而是一种经济性的契约关系;契约期满后有迁移的自由,并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自由,并得到法律的保护。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2)苏州太湖地区,有)苏州太湖地区,有3000户居民,专以户居民,专以“多种甘桔、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多种甘桔、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说明什么?意义?说明什么?意义?一些以一些以经济作物为专业的地区经济作物为专业的地区出现,说明出现,说明了了

12、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推动了这些地区推动了这些地区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发展。3)此外圩田的大量出现。)此外圩田的大量出现。反映宋代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但影响了反映宋代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但影响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四、元代农业 1 1、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地区后,、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地区后,逐渐逐渐认识到农业生产认识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也保有的重要性,同时也保有了游牧民族重视工商业的特点了游牧民族重视工商业的特点王祯王祯农书农书反映了元代农业生产达到反映了元代农业生产达到的新水平,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新水平,对后世影响巨大。2 2、棉花种植在南方普遍推广棉花种植在南方普遍

13、推广,棉纺业,棉纺业也蓬勃兴起也蓬勃兴起.五、明代农业五、明代农业 1.1.农业生产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农业生产格局发生了变化,出现“湖广熟,湖广熟,天下足天下足”。原因?原因?粮食中心由长江下游的江南转到了两湖地区粮食中心由长江下游的江南转到了两湖地区 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原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江南地区农业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A.A.农业商品化倾向日益加剧农业商品化倾向日益加剧,改种棉桑茶等经,改种棉桑茶等经济作物的区域扩大。济作物的区域扩大。B.B.人口增殖较快人口增殖较快,需依靠外来粮食的输入。,需依靠外来粮食的输入。2.2.玉米、番薯、马铃

14、薯等高产作物传入并推广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并推广,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3.3.棉花已普遍种植。棉布成为普遍的衣被原料棉花已普遍种植。棉布成为普遍的衣被原料。六、清代农业六、清代农业 1 1、为缓解人口的压力,清政府不是采、为缓解人口的压力,清政府不是采取促使农业人口向其它行业转移的政策取促使农业人口向其它行业转移的政策,而是,而是加强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垦荒,加强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垦荒,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土的流失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水土的流失。2 2、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削、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日益削弱。原因?弱。原因?实行实行“摊丁入亩摊丁入亩”

15、的地丁银等赋税制度的地丁银等赋税制度的改革。的改革。七、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七、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1、根源:、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2、表现:、表现: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役使贫民,土地高度集中。3、危害:、危害:造成了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造成了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导致无数小农破产,社会动荡不安。不安。八、准确认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稳定性)八、准确认识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性(稳定性)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自给自足”1 1、“足足”并非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生产目的是为了并

16、非富足,而是指自耕农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家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他们很少在市场上进行商,他们很少在市场上进行商品交易。品交易。2、自给自足、自给自足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不等于不与市场联系,小农经济带有自,小农经济带有自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不与市场联系。给自足的封闭性,但不是不与市场联系。如农民生产所需如农民生产所需的的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铁农具和生活必需品都需要从市场购买。都需要从市场购买。九对精耕细作的正确认识九对精耕细作的正确认识1、借用牛力耕田、借用牛力耕田。2、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的不断提高:汉代发明犁汉代发明犁壁,还出现二牛一人犁耕

17、法;唐代出现曲辕犁;明清引壁,还出现二牛一人犁耕法;唐代出现曲辕犁;明清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进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3、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水利工程的完善和灌溉工具的发明,使人们不,使人们不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断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追求农业的高产。4、自耕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在小块土地上,靠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精细的劳作和和高投入高投入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增加亩产量,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考点二考点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基本类型对比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基本类型对比2、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

18、成就、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基本成就1)纺织业?原始社会、汉代、唐代、宋代、元纺织业?原始社会、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代、明代2)冶金业?先秦、汉代、南北朝)冶金业?先秦、汉代、南北朝3)陶瓷业?商周、东汉、唐代、宋代、元代、)陶瓷业?商周、东汉、唐代、宋代、元代、明清明清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专题提升篇专题提升篇1、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三种经营形态对比、中国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三种经营形态对比经营经营形态形态出现出现时间时间生产经生产经营模式营模式产品及产品及流向流向流通流通方式方式地位地位官营官营手工业手工业民营民营手工业手工业家庭家庭手工业手工业西周西

19、周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时期时期春秋春秋战国战国时期时期政府直接经营;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生产集中生产武器;武器;贵族消费品贵族消费品不投放市场不投放市场直到明代前期,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位私人经营私人经营农户的副业农户的副业自己消费;自己消费;交纳赋税交纳赋税剩余产品剩余产品投放市场投放市场一直存在于小农一直存在于小农经济中经济中明中期以后明中期以后在在一些部门一些部门占主导地位占主导地位投放市场投放市场主要供民间消主要供民间消费的产品费的产品2、宋代手工业、宋代手工业1)宋代东京居民生活用煤,说明了什么?)宋代东京居民生活用煤,说明了什么?采煤业的发展采煤业的发展 2)北宋

20、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北宋出现了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刻印刻印书业,京城国子监书业,京城国子监是官府刻印书籍的中心,所刻是官府刻印书籍的中心,所刻印的书称印的书称“监本监本”。开封、成都、杭州是宋代印。开封、成都、杭州是宋代印书业的中心。书业的中心。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哪些?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有哪些?这与造纸业的发展、科举制的兴盛有关。这与造纸业的发展、科举制的兴盛有关。3 3、明代手工业:、明代手工业:1 1)彩瓷逐渐发展,制瓷业出现)彩瓷逐渐发展,制瓷业出现“官搭民烧官搭民烧”说明说明了什么?了什么?官营手工业的衰落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壮大官营手工业的衰落和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壮大 2 2)

21、明代官营手工业中,)明代官营手工业中,匠役制度匠役制度逐渐瓦解,允许逐渐瓦解,允许以银代役。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现象的影响。以银代役。结合所学分析这种现象的影响。使手工业者人身更加自由,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使手工业者人身更加自由,促进工商业的发展。4、清代手工业:、清代手工业:1)将匠役银并入田亩,废除匠籍制度,政府用工从)将匠役银并入田亩,废除匠籍制度,政府用工从市场用银雇工;缩小官营手工业的规模,改变经营体制市场用银雇工;缩小官营手工业的规模,改变经营体制,允许雇募工匠,允许雇募工匠。(如官营织造只在江宁、苏州、杭州。(如官营织造只在江宁、苏州、杭州、北京四处设局,买丝招匠,按式制造。)、北京四

22、处设局,买丝招匠,按式制造。)影响?影响?促使手工业者解除人身束缚,工商业得到发展。促使手工业者解除人身束缚,工商业得到发展。2)制瓷业的典型成就:)制瓷业的典型成就:彩瓷技术成熟,其中彩瓷技术成熟,其中“珐琅彩珐琅彩”是吸取欧洲技术制成是吸取欧洲技术制成的御用瓷器的御用瓷器5中国古代手工业为什么能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古代手工业为什么能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政治条件:政治条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保障。(2)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手工业的发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为

23、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展提供了原料;农业动力的革新,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农业动力的革新,又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1(2010安庆模拟安庆模拟)牛是与农耕关系密切的家畜。中国一直非牛是与农耕关系密切的家畜。中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牛不仅是人们从事农耕的必需,同时也成为人们常重视农业生产,牛不仅是人们从事农耕的必需,同时也成为人们心目中吉祥的象征,春牛图则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领域常见的心目中吉祥的象征,春牛图则成为年画、剪纸、刺绣等领域常见的题材。中国最早的牛耕出现在题材。中国最早的牛耕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两汉时期C唐代早期唐代早期 D与农业生产一起出现与农

24、业生产一起出现解析:解析:本题以新背景材料,实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春秋战国本题以新背景材料,实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采用牛耕。据此可知答案为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开始采用牛耕。据此可知答案为A项。项。2、(2010浙江文综浙江文综)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农耕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下图经济的发展。比较下面两图,其中下图(1)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所示的耕作技术始见于于()A战国战国 B秦秦C西汉西汉 D东汉东汉解析:解析:图图(1)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是东汉时期出现的一牛挽犁,图(2)是西汉时是西汉时期出现

25、的耦犁期出现的耦犁(二牛抬杠二牛抬杠)。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春秋战国时期,在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商鞅变法后。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牛耕。西汉时,赵过推广耦犁(二牛抬杠二牛抬杠),但这种两牛牵引的,但这种两牛牵引的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耦犁回转不便,到东汉时,在一些地方开始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取代。挽犁取代。答案:答案:D3、黄梅戏、黄梅戏天仙配天仙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中有这样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

26、也甜。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这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段唱词反映出我国古代()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自耕农富裕祥和的生活状况自耕农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的基本单位“男耕女织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的经营方式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点之一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耕农的主要经营方式A BC D解析: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本题侧重考查“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是考纲要能力是考纲要求的第一项要求。其解题思路首先是依据题干中的唱词判断本求的第一项要求。其解题思路首先是

27、依据题干中的唱词判断本题是对自耕农经济的考查,然后进一步联系教材所述将题干的题是对自耕农经济的考查,然后进一步联系教材所述将题干的内涵与小农经济的特点进行比较,最后在对比中取舍从而得出内涵与小农经济的特点进行比较,最后在对比中取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自耕农生活一般情况下较稳定,自然经济较脆弱,正确答案。自耕农生活一般情况下较稳定,自然经济较脆弱,在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统治阶级压榨下,自耕农会面临破产在遭遇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统治阶级压榨下,自耕农会面临破产的境地,所以说其的境地,所以说其“富裕祥和富裕祥和”是不正确的。是不正确的。答案:答案:B4、(2010泉州模拟泉州模拟)下列生产工具的用途与其他

28、各项不同的是下列生产工具的用途与其他各项不同的是()解析:解析:杜诗发明的水排属于水力鼓风装置,故杜诗发明的水排属于水力鼓风装置,故A项符合题意;项符合题意;高转筒车、马钧翻车和风力水车均属于我国人民发明的提水灌溉工高转筒车、马钧翻车和风力水车均属于我国人民发明的提水灌溉工具。具。答案:答案:A5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与图片相关的历史信息中不准确的是准确的是()A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唐朝时邢窑白瓷最负盛名B清朝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清朝我国彩瓷生产水平提高C明朝我国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明朝我国的手工业生产得到发展D清朝我国发明彩瓷和青花瓷清

29、朝我国发明彩瓷和青花瓷解析:解析: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是唐代的,故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是唐代的,故D项符合题干中项符合题干中“不准不准确确”之意。之意。6、(2010天津文综天津文综)图图1到图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耕犁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单位亩产量提高解析:解析:图图1反映的是二牛一人的犁耕技术,图反映的是二牛一人的犁耕技术,图2反映的是反映的是一人应用曲辕犁耕作的情况,由此可判断,由图一人应用曲辕犁耕作的情况,由此可判断,由图1到图到图2,反映,反映了耕作技

30、术不断成熟。故答案为了耕作技术不断成熟。故答案为B项。项。答案:答案:B历史过程分析能力提升历史过程分析能力提升1历史过程是指历史过程是指历史事件的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历史事件的发展所经过的程序。对历史。对历史过程的分析,往往针对某个具有过程的分析,往往针对某个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时期或者具有转典型性特征的时期或者具有转折性特点的时期进行折性特点的时期进行考查,如考查,如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世纪初、改革开放以后、新航路的开辟初、改革开放以后、新航路的开辟等。等。2考查方式:一是通过多个按照考查方式:一是通过多个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材料,对历史过程进

31、行分析,把握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理料,对历史过程进行分析,把握历史发展变化的基本脉络,理清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清历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二是二是通过多个材料,就某一类事物通过多个材料,就某一类事物(事件事件)的原因、特点、性质、影响等几方面的发展作出判断的原因、特点、性质、影响等几方面的发展作出判断,把握其中的把握其中的基本规律和体现的基本方向。基本规律和体现的基本方向。尝试运用:尝试运用:两千年前中国的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的“名片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

32、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表明古代中国()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A BC 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点。虽然古代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点。虽然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一基本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一基本特点没有根本的变化,特点没有根本的变化,正确。材料

33、中体现出当时的中西方交正确。材料中体现出当时的中西方交流频繁,渠道畅通,排除流频繁,渠道畅通,排除。丝绸和瓷器作为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作为中国的“名片名片”体现出古代手工业发达,体现出古代手工业发达,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西方贸易间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中西方贸易间的出入超问题,排除的出入超问题,排除。答案:答案:C视角视角关注新史观关注新史观从农耕文明看牛郎织女从农耕文明看牛郎织女(注:男耕女织注:男耕女织)的美妙传说的美妙传说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山东沂源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这是农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山东沂源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这是农耕文明的一个缩影。农耕文明,耕文明的一个缩影。农耕文明,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

34、产中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形成的一种适应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国家制度、礼俗制度、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发展到文化教育等的文化集合;受封建思想束缚,闭关自守;发展到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后期,越来越限制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创新命题创新命题关于下图传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关于下图传说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这是把传说与现实生活中的民众结合起来的实证这是把传说与现实生活中的民众结合起来的实证B沂源县具有符合牛郎织女爱情文化源地的主要条件沂源县具有符合牛郎织女爱情文化源地的主要条件C沂源先民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把牛

35、郎织女的传说演绎成了一沂源先民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把牛郎织女的传说演绎成了一个地方的信仰个地方的信仰D牛郎官庄村所沿袭的习俗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耕文明无关牛郎官庄村所沿袭的习俗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农耕文明无关答案答案D3)丝绸之路开辟和兴盛的原因)丝绸之路开辟和兴盛的原因西汉时期西汉时期(1)两汉时期把今甘肃玉门关和嘉峪关以西,称为西域。)两汉时期把今甘肃玉门关和嘉峪关以西,称为西域。(2)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凿空凿空”:第一次目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第一次目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向汉武帝报告了西域的见闻,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

36、来的愿望。愿望。(3)第二次:)第二次:公元前公元前119年,张骞及其使团,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年,张骞及其使团,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打通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交往从此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打通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交往从此曰趋频繁。曰趋频繁。(4)公元前)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保护丝路。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护丝路。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的管辖(5)公元)公元73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年,东汉派班超出使西域,他帮助西域各国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加强了西域与内地摆脱了匈奴的控制,被东汉任命为西域都护,加强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的联系。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波斯湾。166年,大年,大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有史记载的欧洲国家政府同我国的首次直秦使臣来到洛阳,这是有史记载的欧洲国家政府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接交往。三、唐并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作为控制西域、保护丝路的三、唐并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作为控制西域、保护丝路的机构,机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