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练习基础

上传人:bei****lei 文档编号:17100769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8.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练习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练习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练习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练习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阅读练习基础(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A)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瀛洲兴造记曾巩熙宁元年七月甲中,河北地大震,坏城郭屋室,瀛州为甚。是日再震,民讹言大水且至,惊欲出走。谏议大夫李公肃之为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知瀛州事,使人分出慰晓,讹言乃止。是日大雨,公私暴露,仓储库积,无所覆冒。公开示便宜,使有攸处,遂行仓库,经营盖障。雨止,粟以石数之,至一百三十万,兵器他物称是,无坏者。初变作,公命授兵警备,讫于既息,人无争偷,里巷安辑。维北边自通使契丹,城壁楼橹御守之具,寝弛不治,习以为故。公因灾变之后,以兴坏起废为己任,知民之不可重困也,乃请于朝,力取于旁路之羡卒,费取于备河之余材,又以钱千万

2、市木于真定。既集,乃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于旧。其上为敌楼,战屋凡四千六百间。先时,州之正门,弊在狭陋,及是始斥而大之。其余凡圮坏之屋,莫不缮理,复其故常。周而览之,听断有所,燕休有次,食有高廪,货有深藏,宾属士吏,各有宁宇。又以其余力为南北甬道若干里,人去污淖,即于夷途。自七月庚子始事,至十月己未落成。其用人之力,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工;其竹苇木瓦之用,积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盖遭变之初,财匮民流,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至于始作逾时,功以告具。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事闻,有诏嘉奖。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

3、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今瀛地震之所摧败,与郑之火灾、卫之寇难无异。公御备构筑不失其方,亦犹古也。故瀛之士大夫皆欲刻石著公之功,而予之从父兄适与军政,在公幕府,乃以书来,属予记之。予不得辞,故为之记,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里巷安辑安辑:安定B.寝弛不治寝:息,停止C.力取于旁路之羡卒羡;多余的D.燕休有次燕:通“宴”,宴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民讹言大水且至若属皆且为所虏B.粟以石数之久之,能以足音辨人C.乃筑新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尚俾来世知公之尝勤于是邦也句读之不知3.下列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一开始先交代李肃之在地震来临之后所做的各种应对,然后笔锋转到他赈灾有方,勤政为民的高尚人格上,严谨而有条理。B.瀛州的士大夫都想立碑褒扬李肃之的大功,作者的父兄正好在李肃之的幕府参与军政事务,于是听从父兄的嘱咐写下了这篇文章。C.文章叙议结合:对李肃之赈灾、重建过程的叙述,以记叙为主,语言客观朴实;对李肃之的赞赏则以议论为主,情感理性冷静。D.曾巩强调经世致用,认为文章应该为现实服务,反映并解决现实的问题,这篇文章很好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文学思想。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

5、室合于时制诗人歌之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此邦之人,以谓役巨用艰,不累数稔,城垒室屋未可以复也。(2)盖公经理劝督,内尽其心,外尽其力,故能易坏为成,如是之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思治论宋苏轼方今天下何病哉!其始不立,其卒不成,惟其不成,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凡人之情,一举而无功则疑,再则倦,三则去之矣。今世之士,所以相顾而莫肯为者,非其无有忠义慷慨之志也,又非其才术谋虑不若人也,患在苦其难成而不复立。不知其所以不成者,罪在于不立也。苟立而成矣。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先定也。古之君子,先定其规摹,而后从事,故其应也有候,而其成也有形。众人以为是汗漫不可知,而君子

6、以为理之必然,如炊之无不熟,种之无不生也。是故其用力省而成功速。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今治天下则不然。何则?其规摹不先定也。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故万全之利,以小不便而废者有之矣;百世之患,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所用之人无常责,而所发之政无成效。此犹适千里不斋粮而假丐于涂人。欲患之去,不可得也。天下之事,不可以力胜。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从众者,非从众多之口,而从其所不言而同然者,是真从众也。众多之口非果众也,特闻于吾耳而接于吾前,未有非其私说者也。于吾为众,于天下为寡。彼众之所不言而同然者,众多之口,举不乐也。以众多之

7、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乐者寡而不乐者众矣。从其所同然而行之,若犹有言者,则可以勿恤矣。故为之说曰:“发之以勇,守之以专,达之以强。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虽北取契丹可也。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今天下何病哉病:困顿B.以其规摹先定也规摹:谋划C.此犹适千里不斋粮而假丐于涂人假丐:乞讨D.则可以勿恤矣恤:体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以厌之而愈不立也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B.以小利而不顾者有之矣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C.力不可胜,则莫若从众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D.苟知此三者,非独为吾国而已然此可为智者

8、道,难为俗人言也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针砭时弊,指出当今懒政盛行,进而剖析了这种现象的成因,一是急功近利的人之常情,二是官员的畏难心理,但根由在于为国者“不立”。B.第二段援引昔者子太叔问政于子产一事,借子产之言委婉含蓄地告诫皇帝要立志克服不作为的懒政行为,为政勤恳应当“如农功”一样,日思夜想,朝夕而行。C.第三段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治国,乱象丛生,从反面论证了“立”的重要性;又以行千里而不备粮秣为喻,形象地突出治天下须规摹先定的道理。D.苏轼此文语言骈散结合,气势酣畅;围绕“苟立而成矣”这一中心论点综合运用了举例、对比、比喻等多种论证方法,充分显示了

9、作者期待朝廷立志政改而强国的梦想。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用舍系于好恶,而废兴决于众寡。(2)以众多之口所不乐,而弃众之所不言而同然,则乐者寡而不乐者众矣。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5题。于狱中上书自明西汉邹阳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卫先生为秦画长平之事,太白蚀昴,而昭王疑之。夫精变天地而信不喻两主,岂不哀哉!今臣尽忠竭诚,左右不明,卒从吏讯,为世所疑,是使荆轲、卫先生复起,而燕、秦不悟也。原大王孰察之。昔卞

10、和献宝,楚王刖之;李斯竭忠,胡亥极刑。是以箕子佯狂,接舆辟世,恐遭此患也。原大王孰察卞和、李斯之意,而后楚王、胡亥之听,无使臣为箕子、接舆所笑。原大王孰察,少加怜焉。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故昔樊於期逃秦之燕,藉荆轲首以奉丹之事;王奢去齐之魏,临城自刭以却齐而存魏。夫王奢、樊於期非新于齐、秦而故于燕、魏也,所以去二国死两君者,行合于志而慕义无穷也。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之尾生;白圭战亡六城,为魏取中山。何则?诚有以相知也。苏秦相燕,燕人恶之于王,王按剑而怒,食以;白圭显于中山,中山人恶之魏文侯,文侯投之以夜光之璧。何则?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故女无

11、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是以申徒狄自沈于河,徐衍负石入海。不容于世,义不苟取而比周于朝,以移主上之心。故百里奚乞食于路,缪公委之以政;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此二人者岂借宦于朝假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义,则五伯不足称,三王易为也。圣王制世御俗,不牵于卑乱之语,不夺于众多之口。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以信荆轲之说,而匕首窃发;周文王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故秦信左右而杀,周用乌集而王。何则?以其能越挛拘之语,驰域外之议,独观于昭旷之道也。今人主沈于谄谀之辞,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槽,此名士所以忿于世而不恋富贵

12、之乐也。臣闻盛饰入朝者不以利污义,砥厉名号者不以欲伤行,故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摄于威重之权,主于位势之贵,故回面污行以事谄谀之人而求亲近于左右,则士有伏死窟穴岩薮之中,安有尽忠信而趋阙下者哉!注邹阳:西汉文学家,景帝少弟梁孝王门客,后被人诬陷入狱,险被处死。他在狱中上书梁王表白心迹。梁王见书大悦,立命释放,并尊为上客。白虹贯日: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古人以此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太白蚀昴:金星遮掩昴星,古人以为精诚上达于天所致。尾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为情而死的青年。:古时良马名。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又称姜太公,以其先祖曾封于吕,故又

13、称“吕尚”。乌集:象征西伯周文王得姜尚。薮:草丛。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夫精变天地而信不喻两主喻:使明白,理解B.原大王孰察之孰:仔细C.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任:任用D.独观于昭旷之道也昭旷:清楚平坦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苏秦不信于天下,而为燕之尾生朝歌夜弦,为秦宫人B.原大王孰察,少加怜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C.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D.摄于威重之权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3.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以荆轲刺秦、卫先生佐秦精变天地却不能取信于燕太子丹、秦昭王的故事类比自己的遭遇

14、,揭示自己虽尽忠竭诚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进而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动机。B.第三段中举苏秦相燕、白圭为魏取中山之事,告诫梁孝王君臣相交贵在相知,同时暗示自己对梁孝王的诚心,希望他能如燕王、魏文侯一般对待自己,为自己昭雪洗冤。C.第五段举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周文王用吕尚而王两个正面例子,告诫梁孝王作为君王应该向古代圣王学习,善于采纳臣下的正确意见而不是被阿谀奉承之人的谗言所左右。D.本文写作,笔法灵活,时而站在自身的角度,时而站在天下名士的角度,时而站在君王的角度陈述,事例旁征博引,既为陈情,又有对君王用人之道的议论,可谓情理并茂。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此二人者岂借宦于朝假誉于左右然

15、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2)今人主沈于谄谀之辞,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槽,此名士所以忿于世而不恋富贵之乐也。参考答案专题能力增分训练十四文言文阅读(A)一、1.D解析 燕:通“宴”,安逸、安闲。2.A解析 A项,均为副词,将要。B项,介词,用/介词,凭借;C项,副词,于是/副词,竟然,却;D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标志。3.B解析 对“从父兄”理解有误,“父兄”是偏义复词,“从父兄”指堂兄。4.昔郑火灾/子产救灾补败/得宜当理/史实书之/卫有狄人之难/文公治其城市宫室/合

16、于时制/诗人歌之5.(1)这个州的百姓,认为劳役工程巨大费用筹措困难,不经过几年,城池营垒居室房屋不可能复建完成。(2)(这是)因为李肃之先生经营管理劝勉督促,内部尽心,外部尽力,所以能够变毁坏的为修葺一新的,(先生)就是如此奋勉。参考译文 熙宁元年七月甲申日,河北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市的房屋坍塌了很多,而瀛州最严重。这一天地震两次,百姓之中谣传将要发大水,于是百姓都非常震惊争相要出逃。谏议大夫李肃之先生做高阳关路都总管安抚使,兼管瀛州事务,派人到处去劝说安抚,谣传才消失。这一天下起大雨,官府和百姓的房屋财物都暴露在外,仓库中储存的粮食或其他物资,都没有什么东西蒙盖。李肃之先生指明有利国家,合乎

17、时宜之事项,使各项事务都有所处理,于是重新修盖仓库,筹划营造做遮盖之用的帐篷之类的东西。大雨停止,用石来计算粟米的数量,一共筹集到一百三十万石,兵器以及其他物资的数量也与此相当,这都是各处搜集起来没有毁掉的物资。当初地震发生的时候,先生命令给士兵发放武器来时刻保持警戒维持治安秩序,一直到赈灾之事结束以后,百姓之中没有发生争抢、偷窃物资的事情,街巷之间都很安定。瀛州北边自从与契丹通使以来,城墙高台等防御守城的装备,都废弃不加整治了,大家都习以为常。先生因为瀛州经历灾变之后,把重新修建百姓房屋住宅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知道百姓不可再加重困苦了,于是就向朝廷请求,民力可以从邻近地区多余的士卒中征取,赈

18、灾的费用可以从防备河患的多余的木材中征取,又拿一千万钱从真定购买木材。这些人力物力都征集完成以后,就开始修筑新城,方圆十五里,城墙高大宽广坚固结实,都比原先的好。在城墙的上面建成御敌的谯楼,战棚一共四千六百间。原先的时候,瀛州的正门,缺点在太过窄小粗陋,到这时才扩建变大了。其余凡是坍塌毁坏的房屋,没有不修缮的,都恢复为原先的样子。(李肃之)巡视全州,官员听讼断案都有地方,休息也井然有序,粮食都有高大的粮仓储藏,其他财货也都有深库储存,官府僚属士人官吏,各自都有固定的住所。他又用剩余的人力休整了若干里南北甬道,让人去除泥淖,就成为坦途。这些事务从七月庚子日开始做,直到十月己未日完工。工程所用的人

19、力,前后一共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的人工;使用的竹苇木瓦,前后也有若干万若干千若干百。在遭遇大灾变的开始时期,财物匮乏百姓流离失所,这个州的百姓,认为劳役工程巨大,费用筹措困难,不经过几年,城池营垒居室房屋不可能复建完成。但是等到开始做很快就大功告成。这是因为先生经营管理劝勉督促,内部尽心,外部尽力,所以能够变毁坏的为修葺一新的,先生就是如此奋勉。他的事迹被上报给朝廷,有诏令嘉奖他。过去郑国国都发生火灾,相国子产拯救火灾补建毁坏的房屋,处理得非常得当,史官据实记载了下来。卫国有狄人攻败的灾难,卫文公修治卫国的城市宫殿,合乎当时的规制,诗人作诗歌颂他的事迹。现在瀛州地震所造成的损害,与郑国国都发生火

20、灾、卫国遭遇敌人侵犯的国难没有不同。而李肃之先生所进行的防备措施以及各项构造建筑工程也很合宜,这也如同古制啊。所以瀛州的士大夫都想立碑记载显扬先生的大功,而我的堂兄正好在瀛州参与军政事务,在李肃之先生的幕府,亲眼见到先生的所作所为就写信来,嘱托我记下他的事迹。我不能推辞,所以就为他写下了这篇记,也是想使来世的人了解先生曾经对这个地方这个国家如此勤勉。二、1.D解析 恤:顾虑,顾念。2.A解析 A项,均为连词,表承接,于是;B项,介词,因为/介词,凭借;C项,动词,及,比得上/动词,好像;D项动词,治理/介词,对。3.B解析 借子产之言强调的是“夫所贵于立者,以其规摹先定也”,即不仅要有敢于作为

21、的决心,更要有善于作为的准确而周密的计划,这才是真正的“立”。4.子产曰/政如农功/日夜以思之/思其始而图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5.(1)任用与弃用人取决于君王个人的喜欢与厌恶,政策的废止与实施也取决于赞同者的多少。(2)因为众多人口中不喜欢的,于是抛弃绝大多数人嘴上不说却心里赞同的,那么喜欢的人少而不喜欢的人就多了。参考译文 如今的天下多么困顿不堪啊!治理天下起初没有下定决心,治理天下最终就不会成功,正因为不成功,所以会厌恶眼下天下的乱象,于是更不会下定决心。所有的人之常情都是,干一次如果不成功,就会产生疑惑;再干一次如果不成功,就会心生倦怠;第三次再干如果还不成功,就会放弃

22、了。如今世上的才士,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却没有人愿意挺身而为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精忠报国、慷慨激昂的大志,也不是他们的才干、谋略比不上他人,毛病在于他们苦于事业难以成功于是不再下定决心。殊不知,他们之所以没有成功,罪过恰恰在于不下定决心。如果下定决心,那么事业就能成功了。在下定决心方面最重要的是,将他的谋划先行确定。古代的君子,预先确定他们的谋划,然后实施,所以他们的应对是有准备的,而他们的成功也是有目共睹的。常人往往把预先谋划看作漫无边际、无法预知的,但是君子却把它看作必然之理,就如同煮饭没有煮不熟的,种东西没有不生长的。因此,(事前先作谋划,)他们就用力省而成功快。从前,子太叔向子产请教

23、为政之道,子产说:“为政如同农事,整日整夜地想着它,想它怎么开始,也想它怎么结束,然后早晚都去实行,实行时不能超出预先想好的,就好比农田有边界(不能超出)。”如今朝廷治理天下却不这样。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谋划没有预先制定。任用与弃用人取决于君王个人的喜欢与厌恶,政策的废止与实施也取决于赞同者的多少。因此考虑非常周到的利益,因为一个小小的不便而废弃的情形常有发生;祸及百代的灾难,因为一点小小的好处而不加顾虑的情形也常有发生。起用的人没有固定的职责,因而实施的政令也就没有成效。这就如同到千里之外不准备好粮食,反而向路人乞讨一样。想要消除灾祸,那是不可能实现的。天下的事情,不能够凭强力取胜。凭强力不能

24、取胜,那就不如听从多数人的意见。听从多数人,并不是听从多数人口中所说的,而是要听从那些虽然嘴上不说却与我意见相同的人,这才是真正的听从大多数人。众多人口中所说的并非真正的大多数人的意见,他们只是想让我的耳朵听到而凑到我的面前,没有不是为了自己个人说法的。这种说法在我这里听起来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在整个天下却是少数人的意见。那些大多数人嘴上不说而心里却赞同的意见,多数人的口,全都是不喜欢说的。因为众多人口中不喜欢的,于是抛弃绝大多数人嘴上不说却心里赞同的,那么喜欢的人少而不喜欢的人就多了。听从了那些心里赞同的意见,然后去实行,如果还有说三道四的话,那就可以不必再去顾虑了。所以我要提出这样的说法:

25、“用勇气发布政令,用专一坚守政令,用强有力的人执行政令。如果真正懂得了这三句话,那么不仅能够治理好我们的国家罢了,而且即使往北攻取契丹,也是可行的。”三、1.C解析 任:听信,采纳。2.A解析 A项,均是动词,成为,做。B项,代词,我/兼词,于之,在那里;C项,助词,用在时间名词后,表时间,不译/代词,附在实词或短语后,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D项,介词,表被动,被/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向。3.C解析 “秦皇帝任中庶子蒙嘉之言”是反面例子,与周文王用吕尚而王这个正面例子形成对比。4.此二人者/岂借宦于朝/假誉于左右/然后二主用之哉/感于心/合于行/亲于胶漆/昆弟不能离/岂惑于众口哉。5.(

26、1)两位明主与二位忠臣之间,剖心披胆,互相信任,怎么会被流言蜚语(虚假的言辞)改变呢!(2)如今国君沉湎于谄媚阿谀的言辞之中,致使不受拘束的人才跟牛马同槽,这就是名士们对世道愤愤不平并且对富贵之乐毫不留恋的原因啊。参考译文 我听说忠诚的人无一不得到回报,诚信的人不会被怀疑,(过去)我总认为是对的,(但今天看来)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从前荆轲仰慕燕丹的高义前去行刺秦王,天空出现了白虹贯日的征兆,可燕太子丹仍然担心荆轲食言不去;卫先生替秦王谋划长平之事,天空也出现了金星遮掩昴星的预兆,但秦昭王仍然怀疑卫先生的谋划。他们的精神感天动地,但他们的忠诚却不被燕太子丹、秦昭王两主所理解,这难道不是可悲的吗!

27、如今我竭尽忠诚,您周围的人却不了解情况,最终还是把我交给官吏审讯,被世人猜疑,如此一来,即便让荆轲、卫先生复活,燕丹、秦昭王也不会醒悟。希望大王仔细地明察这种情况。从前卞和进献宝玉,楚王却砍掉他的脚;李斯竭尽忠诚,胡亥却把他处以极刑。因此箕子装疯,接舆避世,他们都怕遭到这种灾祸啊。希望大王仔细地审察卞和、李斯那样的诚意,并且摒弃楚王、胡亥那样偏听偏信的错误,不要让我被箕子、接舆那样的人耻笑。希望大王仔细地审察,略微施加一点怜悯给我吧!俗话说:“有的人相处到白头,却如同刚认识一般;有的人初次相逢,却一见如故。”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知心和不知心的缘故。所以,从前樊於期从秦国逃到燕国,把首级借给荆轲

28、用来奉行燕丹的刺秦使命;王奢离开齐国前往魏国,在魏国城楼上自刎来使齐国退兵从而保全魏国。王奢、樊於期并不是因为跟齐、秦是新交,而跟燕、魏是老相识,他们离开齐、秦,愿为燕、魏二君去死的原因,是他们志行合一而且对正义无限仰慕。所以苏秦不被天下人信任却成为燕国的尾生;白圭战败丧失魏国六座城池,却最终为魏国夺取了中山国。这是为什么呢?实在是遇到了相知之人的原因啊。苏秦出任燕国的宰相,燕国有人在燕王面前诽谤他,燕王手按宝剑对诬告之人怒目而视,却杀了一匹骏马给苏秦吃;白圭在中山名声显扬,中山有人到魏文侯面前毁谤他,魏文侯却拿出夜光璧赠给他。这是为什么呢?两位明主与二位忠臣之间,剖心裂胆,互相信任,怎么会被

29、流言蜚语改变呢!所以女子不论美丑,进入宫廷就被妒忌,士子不论贤还是不肖,入朝做官就被嫉妒。因此申徒狄投河自尽,徐衍抱着石头投海。他们不被当世所容,是因为他们信守正义而不苟且迎合,在朝廷里结党营私,来动摇国君的心志。所以百里奚在路上行乞,秦穆公却把国政托付给他;宁戚在车下喂牛,齐桓公把国事交给他治理。这两个人,难道是在朝中借助于官员的保举,借助于左右亲信的吹捧赞誉,然后两位国君才重用他们吗?彼此心领神会,彼此言行相合,彼此亲密如胶似漆,像亲兄弟一样不能分开,难道还能被众口之词迷惑吗?如今,国君如果能用齐、秦合宜的做法,摒弃宋、鲁偏听偏信的错误,那么,春秋五霸的功业并不值得称颂,尧舜禹三王的功业也

30、是很容易成就的。圣明的君主控制天下,不会被胡言乱语牵制,也不会被众多口舌改变。秦始皇听信了中庶子蒙嘉的话,才相信了荆轲的谎话,因而荆轲才有机会偷偷地取出了行刺的匕首;周文王在泾、渭地区狩猎,用车载回吕尚,从而称王天下。所以秦王偏听了近臣的话而险些被杀;周文王却事出偶合而王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文王超越了姜子牙卷舌聱牙的羌族语言,神往于姜子牙有关疆域之外的见解,卓然独立地看到清楚平坦的光明大道。如今国君沉湎于谄媚阿谀的言辞之中,致使不受拘束的人才,跟牛马同槽,这就是名士们对世道愤愤不平并且对富贵之乐毫不留恋的原因啊。我听说盛装上朝的人,不会因为贪图利禄而玷污道义;磨砺品行保全名号的人,不会因为私欲而败坏自己的品行,因此,有个名叫“胜母”的县但曾子就不进去;有座名叫“朝歌”的名城,但墨子就掉车离去。如今,想要让天下抱负远大的人,被威重的权力所震慑,被高贵的地位权势所主宰,故意转过脸去,用肮脏的言行来侍奉阿谀献媚的小人以此来求得亲近于大王左右,那么有志之士只有隐伏老死在山洞草泽之中罢了,哪会有竭尽忠诚信义来投奔君主的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