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课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099416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408.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3、4课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3、4课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4课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第3、4课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4课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汉至明、清从汉至明、清(前期)政治制前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度的演变第第3 3、4 4课课【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 1、列举列举从汉至明、清从汉至明、清(前期)政治制度前期)政治制度演变的演变的史实史实;2 2、说明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特点;3 3、认识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会发展的影响影响。【结构体系【结构体系】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一、中央集权发展一、中央集权发展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围绕(围绕中央中央与与地

2、方地方的矛盾)的矛盾)(围绕(围绕君权君权与与相权相权的矛盾)的矛盾)(围绕(围绕人事任免人事任免问题)问题)阶段阶段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加强地方统治的措施地方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区划西汉西汉东汉东汉隋隋唐朝唐朝北宋北宋元朝元朝明朝明朝一、一、中央集权发展中央集权发展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地方行政区划调整、演变情况调整、演变情况阶段阶段西汉西汉明朝明朝元朝元朝北宋北宋唐朝唐朝隋隋东汉东汉1 1、郡国二制并行;、郡国二制并行;2 2、武帝颁布、武帝颁布“推推恩令恩令”削弱王国势力、设刺史削弱王国势力、设刺史刺史掌握地方行政、军权,东汉末年,刺史掌握地方行政、军权,东汉末年,州

3、成为地方行政区州成为地方行政区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1、沿用隋朝;、沿用隋朝;2、唐太宗分全国为唐太宗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道,作为监察区;3、唐中期、唐中期以后,设军镇。以后,设军镇。1、实行行省制度;、实行行省制度;2、行省之下设路、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府、州、县;3、边远地区设宣慰司。、边远地区设宣慰司。郡(郡(国国)、县)、县州、郡、县州、郡、县州、县州、县道、州、县道、州、县路、州、县路、州、县省、路、府、省、路、府、州、县州、县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设转运使)控赋税(设转运使)废行省,设三司(废行省,设

4、三司(P16)阶段阶段调整、演变情况调整、演变情况两汉两汉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至隋唐北宋北宋元朝元朝明朝明朝清朝清朝“三公三公”中、外朝(中、外朝(西汉西汉)中外中外朝、扩大尚书台权力(朝、扩大尚书台权力(东汉东汉)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三省六部制形成、完善 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割相权 设中书省、枢密院分掌最高行政、军设中书省、枢密院分掌最高行政、军事权;宣政院管宗教和西藏地区事权;宣政院管宗教和西藏地区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设内阁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设内阁设南书房(康熙);设军机处(雍正)

5、设南书房(康熙);设军机处(雍正)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重点探究【重点探究】问题问题1 1贯穿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贯穿于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有哪些?其发展趋势如何?的基本矛盾有哪些?其发展趋势如何?(1)(1)矛盾: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阶级矛盾。矛盾;阶级矛盾。(2)(2)趋势:趋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

6、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与监督。多渠道的管理与监督。思想控制与文化专制思想控制与文化专制不断加强。不断加强。问题问题2 2 如何正确评价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如何正确评价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1)三省六部之间,职权既相互牵制和监督,三省六部之间,职权既相互牵制和监督,又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又分工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央政令的失误。少了中央政令的失误。(2)(2)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秦汉以来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

7、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3)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唐朝中央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标志着唐朝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成熟,是我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封建政治制度成熟,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沿袭。问题问题3 3宰相制与内阁制以及军机处有何区别?宰相制与内阁制以及军机处有何区别?区别:区别: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策,对皇权有制约作用。宰相被赋予决策大权,地位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8、。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只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治者的个人信任与支持。内阁只是皇权强化的产物。军机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但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意旨,不能但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秉承皇帝意旨,不能“稍有稍有赞画于其间赞画于其间”,决策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军机,决策权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军机处只是一个行政执行机构,不是决策机构。军机处的设处只是一个行政执行机构,不是决策机构。军机

9、处的设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立,使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制制度发展到顶峰。问题问题4 4如何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如何正确认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参考(参考名师一号名师一号P17阐述)阐述)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朝代朝代制度制度标准标准方式方式夏、商、周夏、商、周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 秦朝秦朝按军功授爵按军功授爵 汉朝汉朝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隋唐隋唐察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科举制品德品德门第门第才学才学举荐举荐评定授官评定授官考试考试 趋势

10、:趋势: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由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逐渐演变为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以学识、才能为选拔标准。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由地方评议推荐的方式逐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渐演变为以考试作为选拔的主要依据。2 2、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的发展历程1 1、产生的历史背景、产生的历史背景(1 1)隋唐创立与完善隋唐创立与完善: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2 2)北宋发展北宋发展:考试分为乡:考试

11、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试、会试、殿试三级(3 3)明清僵化明清僵化:实行八股取士,:实行八股取士,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4 4)近代废除近代废除:国内形势:国内形势巨变,巨变,1905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一千三百余年年废除。科举制度延续一千三百余年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正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3 3、评价、评价积极积极:打破了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扩大了统治统治基础,基础,加强了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

12、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消极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精神的人。挑战自我挑战自我1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 中央政府于地方割据势力中央政府于地方割据势力君权与相权君权与相权统治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级与被统治阶级汉

13、族与少数民族汉族与少数民族 A A B B C C D DC C2 2、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不包括 A A设御史大夫设御史大夫 B B建立中朝,削弱相权建立中朝,削弱相权 C C实行实行“推恩令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削弱王国实力 D D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A AB B3 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定其运作程序是 A

14、 A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工部工部 B B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工部工部 C C尚书省尚书省中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门下省户部户部 D D尚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门下省中书省中书省工部工部 4 4、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体现了 A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C C5 5、上(宋太祖)因谓(赵)普:、上(宋太祖)因谓(赵)普:“五代方国残虐,民受五代方国

15、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B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 D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遣文臣做地方官6 6、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宋朝的通判相同的职、秦朝的御史大夫、西汉的刺史、宋朝的通判相同的职能是能是 A A执掌军政大权执掌军政大权 B B负责审核政令负责审核政令 C C监察官员监察官员 D D负责草拟政令负责草拟政令 7 7、

16、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 A唐门下省唐门下省 B B元中书省元中书省 C C宋枢密院宋枢密院 D D元宣政院元宣政院D DC CB B8 8、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和废除体现了 A.A.国家统一的需要国家统一的需要 B.B.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C.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D.政令统一的需要政令统一的需要B B9 9、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是“虽无相名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

17、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相责。”他指的制度应该是他指的制度应该是 A.A.汉代的内外朝制汉代的内外朝制 B.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C.明代的内阁制明代的内阁制 D.D.元代的一省制元代的一省制C C1010、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生过多次重大变革。创立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省制,使省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是在 A A秦朝秦朝 B B汉朝汉朝 C C唐朝唐朝 D D元朝元朝D D1111、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

18、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的职能主要是:A.A.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 B.B.与皇帝与皇帝“共治国事共治国事”C.“C.“事无不总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负责执行政令 D.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121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素逐渐增大,主要在于它:A.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皇

19、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策失误 B.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C.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的盛行 D.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A AD DC C1313、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是秦始皇建立郡县制秦始皇建立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唐玄宗唐玄宗设置军镇设置军镇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A A B B C C D D1

20、414、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贴最对该贴最恰当的评价是恰当的评价是 A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C C【作业【作业】1 1、整理笔记,及时复习巩固课、整理笔记,及时复习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堂所学知识;2 2、完成、完成名师一号名师一号P10-12P10-12选选择题,第择题,第1313题写在作业本上。题写在作业本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