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物保护措施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7098889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障碍物保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障碍物保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障碍物保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障碍物保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障碍物保护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障碍物保护措施结合市政施工企业所承揽工程的特性,特别是针对该管道工程特点,即沿途相交的现有地下各种设施错综复杂,位置、高程不确定的情况, 施工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现有设施被损坏的现象,不但给设施产权单位 造成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工程 的进度。对此需制定可行的保护措施,确保管线的安全运行,具体措施 为:(一)地下障碍物的保护加固处理施工前对地下设施工的调查与落实,是保证原有设施不被损坏的基 础;施工中对地下设施采用相应的保护、加固处理措施方法是关键。根据对地下设施调查、落实所掌握的第一手真实资料,在工程施工 中,其所在位置的土方开挖,则根据其断面大小,首先确定开

2、挖长度, 在此长度范围内均采用全断面人工开挖,并准备好支固、吊架保护用材 料。对于直埋通讯,电力电缆,必须小心开挖,挖至其上方警示带(块 后,严禁使用镐刨。将电缆亮出采取包裹、吊架保护后,再剖开挖其下 方土方。对于任何地下设施处的土方开挖,均采用全断面水平分层开挖。挖至设施基础后,先将两侧土方下挖适当高度,以便于安装吊架底部托板横托梁为准。待吊架支固后,方可开挖下部土方。二、地下管线地上设施保护措施施工前应对地下管线、地上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与有关已有管 线等地下设施的管理单位联系,确定其管线的具体位置、走向、埋深,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及管线加固措施。根据管线管理部门的要求,正确标示管线位置,

3、管线处采用机械 或人工开挖,并按要求进行防护,当机械开挖至管线上50cm左右时改由 人工开挖。施工时要对施工人员、机械操作员交底,以确保管线安全。在地上设施附近开挖采取相应的施工方法并对地上设施采用相应加固保护措施,确保其安全。分期施工的,后期施工时对前期工程采取 同样的保护措施。施工中如发现不明电缆管线等应立即停止作业,保护好现场,并 向甲方和有关部门报告待查明情况并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若管线位置与结构物基础位置发生矛盾时,要主动与业主、监理、 管线管理单位进行协商,确定施工方案,不得擅自移动管线。采用 MPL-H7LE 型管线探测仪,在所要顶管施工范围内,对地下原有管线的位置,走向,深度进

4、行探测。探测方法:经过踏勘找出所有可能涉及到的管道井盖,工作人员 首先打开井盖,下井观察管线大致情况如走向等,然后用管线仪发射器 连接在所要探查的管线上,在地面用接受机接受信号来确定管线的位置 走向及深度同时做好记录并画出管线草图。因地下管线布置情况不明,本工程与管线埋(架)设错中复杂, 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范围内的管线情况进行调查,并与甲方、供水、电 讯、军警、市政管理部门加强联系沟通,搜集资料。并在基坑施工前先 进行仪器探测。为确保施工安全,施工开挖前需与周边用地单位及各地 下管线主管部门进一步共同核实现状管和缆线等地下障碍物位置,妥善 处理与相关管线的平面及高程关系与施工无矛盾后,方可挖土

5、。沿线管 线应重点加以保护,施工期间为了保护好管线,我们制定了下列措施:(1)、熟悉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与电讯 电力、供水、军队等有关单位联系、协商,调查管线的走向位置和埋设 深度,取得管线走向图,实地打点放样。在施工前召开各管线单位施工 配合会议,进一步搜集管线资料。对管线部位要指定专人进行精确探测 对非管线部位亦要进行普测。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 必要的样洞(开挖样洞时通知管线单位监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核对弄 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包括标高、埋深、走向、规格、容量、用途、 性质、完好程度等),做好记录。对管线部位,须有明显标志,队长、施 工员须熟悉本段

6、管线位置。(2)、在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上标明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 下管线。工程实施前,向有关管线单位提出监护书面申请,做好监护交 底。(3)、工程实施前,把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的管线 保护措施向现场施工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班组长直至每一位操作工人 作层层安全交底,填写安全交底记录,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4)、工程实施前,落实保护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公司委 派管线保护专职人员负责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作。项目部和各班组 设兼职管线保护负责人,组成地下管线监护体系。严格按照经总公司审 定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经管线单位认定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施落实 到现场,并设置管线安全标识

7、牌。(5)、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职工进行“保护公用事业 管线重要性及损坏公用管线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 规定。(6)、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数量的沉降测点,工程实 施时,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与沉降观测 资料。(7)、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 现场管线保护领导小活动,定期开展活动,检查管线保护措施的落实情 况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研究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完善保 护方案。(8)、各级都要成立有力的管线保护小组。各保护管线小组的领导 在施工前要全面检查,各项保护措施是否落实,才能动工。(9)、严格按照经总

8、公司和监理公司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地下管 线保护技术措施施工。各级管线保护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监护地下管线, 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 施工。(10)、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或出现 直接危及管线安全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 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没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11)、施工过程中对可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地下管线,事先制定应急 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 未然。一旦发生管线损坏事故,立刻保护现场,24h内报上级部门和建设 单位。特殊管线立即上报,通知有关管

9、线单位要求抢修,积极组织力量 协助抢修工作。管线保护措施管线保护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会采取如下探测管线方法探测地下管线。(1)、明挖 2.5m 深探坑。开工前先与有关单位联系,征得同意破土动工后索取详细的地下原 有管线图纸,根据图纸标识,用人工开挖探槽,探槽与原有管线“十” 字相交,探明地下管线的具体埋深及走向。(2)、利用地质雷达探测仪探测。对局部可能有重要管线,而一时又难以较准确定位的地段,我公司可用地质雷达探测仪或其他的手段给予查明。(3)、管线位移监测对采用临时悬吊的现有管线进行沉降和水平位移观测。沿管线的轴 向在管壁上和桁架上设观测点。每 2 天一次,直至管线恢复止。当管线 位

10、移超出允许值时立即进行加固处理。经查核遇到供水、供电、电信、煤气及其他不可迁移的管线时,我 公司将采用以下两种办法对管线进行保护(保护方法需得到有关部门同 意后才可使用):1)托板绑吊法(适应于管线横跨基坑时,见下图)在管坑上部顺管线方向横放一32 槽钢,横杆的长度应架放在基坑边 外各lm,并加垫20*20枕木,分散对沟壁的压力;管或底部垫上一块宽 度大于管线底,宽不少于 30cm 厚 4cm 的木板,管线若为圆形的则加设 木材楔边垫平,以防管线移位,绑吊用10号铁丝缠绕4-6 圈,并调整至 适合的紧度。在开挖时应顺管线方向一小段一小段开挖,开挖深度应以 可放入垫板的厚度为宜,严禁超挖,并马上

11、进行绑扎,特别是接头处应 加强保护,以免造成管道沉陷,管线斜穿时,应分段绑吊,并在适当位 置加设横梁。32#槽钢100 cm木横撑150c】150ciwpaptHyty . 20*20枕木呻原32#槽钢-20*20枕木 10号铁丝原木横撑10号铁丝| 100cm悬吊法 (适用于管线与基坑平行时)基坑支护托板綁吊法(适用于管线横跨基坑时)20#槽钢(麻袋作垫)v:r#槽钢横压20#槽钢(麻袋作垫)-#槽钢横压基坑支护基坑、2)悬吊法:(适用于管线与基坑平行,见上图)先用人工开挖至管线底,然后再一小段一小段挖除管底的土,厚度 应为刚可放入垫板的厚度为宜,严禁超挖,并用绑吊法临时保护管线。 开挖一定长度后,将支撑体系的横撑托住管线,托住管线后,用于绑吊 的横杆可除 80%,注意管口接头处的绑吊横杆不可拆除,若管线处形为 矩形时可考虑拆除,但仍需间隔绑吊。4、管道检查 管道运到现场,可采用目测法,对管道是否有损伤进行检验,并做 好记录与验收手续。如发现管道有损伤,应将该管道与其它管道分开, 立即通知管道供应厂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