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技术手册1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7096093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6.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隧道施工技术手册1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隧道施工技术手册1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隧道施工技术手册1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技术手册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技术手册1(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隧道施工技术及工程质量标准手册第一章 施工准备1.1 隧道开工前应根据设计资料,结合现场实际地形 ,核对设计文 件,与前后相邻工程的联接是否合理、配套工程是否完善。洞口排水系 统和排水方式的布置是否妥善。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组织线路测 量复核等工作,每个洞口应设有中线投点桩和两个以上的后视桩橛,并设 有两个相互联测的水准基点,作为进洞依据。1.2 通向洞口的施工便道在正式开工前修通,便道的坡度和会车道 的宽度应满足运输要求。1.3 洞口施工场地根据节约用地及利于施工的原则进行妥善布置, 临时房屋、电力线路、高压水池及供水、供风管道建成。1.4 针对工程特点,大力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和新型机械

2、的配备, 施工前应对职工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第二章 洞口工程2.1 隧道洞口各项工程应结合洞外场地和相邻工程的安排,通盘考 虑,及早完成,为加速隧道施工创造条件。2.2 洞口土石方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2.2.1 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仰坡放线,自上而下进行刷坡。2.2.2 排水系统应及早完成,土质天沟应随挖随砌,使水不冲刷坡 面。2.2.3 结合地层稳定程度、洞门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开挖洞 门端墙处土石方。2.2.4 洞口挡护工程应结合土石方施工一并完成,如地质条件差, 应采取临时措施保证边坡、仰坡稳定。2.3 洞门应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处的洞门必须先完成,并宜在冬季、 雨季前做好,以增强洞口

3、的稳定。2.4 洞口的排水、截水设施应配合洞门施工,并与路基排水系统相 连。第三章 开 挖3.1 隧道开挖应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确定开挖方式和 步骤,合理确定循环进尺,保持各工序相互配合,均衡施工。3.2 隧道在采用全断面开挖和上下导坑正台阶法开挖施工时,须采 用开挖台车(架),以利提高工效。3.3 开挖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要求:3.3.1 开挖断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3.2 爆破后设专人找顶找帮,同时要对开挖面和未衬砌地段进行 检查。如可能发生险情时,应采取措施及时处理。3.3.3 爆破时应避免损坏支护,如可能发生险情时,应采取措施及 时处理。3.4 严格控制开挖断面,不应欠挖。仅岩

4、层完整,抗压强度大于30MPa,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每平方 米内不大于 0.1 平方米)可侵入衬砌,侵入量不得大于5 厘米。拱、墙脚 以上 1 米内断面严禁欠挖。3.5 大小避车洞与隧道开挖同时进行,地质较差时,应先做边墙, 然后开挖避车洞,并加强支撑。必要时,避车洞拱顶边墙可先做。3.6 当两相对掘进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 指挥。当两工作面间的距离为 15 米时,应从一面掘进贯通。第四章 钻眼爆破4.1 岩石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施工中 应不断提高钻眼效率和爆破效果。4.2 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应撤至安全地点,安全地点至

5、爆破工作 面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4.2.1 独头坑道内不小于 200 米,当采用全断面开挖时,应根据爆 破方法和装药量计算确定。4.2.2 相邻上下坑道间不小于 200 米。4.2.3 相邻的平行导坑、横洞或横通道间不小于50 米。4.2.4 小量爆破,如处理欠挖、孤石等不小于50 米。4.3 相邻几个工序同时放炮时,必须有人专门统一指挥。起爆顺序 应由里向往外,里面的施工人员未撤出前,外面严禁起爆。4.4 隧道爆破应选用适当的炸药品种和型号,在漏水和涌水的工作 面以及有杂散电流、感应电流、高压静电等危险因素不能彻底清除时, 应采用导爆管起爆。4.5 爆破后必须待有害气体排除后,方可进入工作

6、面检查。4.6 岩石隧道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 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材料等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的内容为:钻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数目、 深度和角度,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起爆顺序,凿岩机的台数 安排等。设计图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必要的说明。4.7 开挖作业对硬岩宜采用光面爆破,对软岩宜采用予裂爆破。分 部开挖时,可采用预裂光面层爆破。4.8 炮眼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4.8.1 掏槽炮眼布置在开挖断面的中部,宜用直眼掏槽,眼深小于2 米时可用斜眼掏槽。斜眼掏槽的炮眼方向,在岩层层理或节理明显时

7、, 不得与其平行,应呈一定的角度并尽量与其垂直。4.8.2 周边炮眼沿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以保证爆破后的断面符合 设计要求。4.8.3 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边眼与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后 的石碴块度符合装碴的需要。4.8.4 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以保证开挖 面平整,但掏槽炮眼应加深10 厘米。4.9光面爆破参数:周边眼间距(E)、抵抗线(W)、相对距离(E/W)和装药集中度(q)应通过试验确定。4.10 周边眼参数的选用应按照下列要求进行:4.10.1周边眼间距(E):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在曲线、 折线开挖成型要求较高时,应取较小值。4.10.2周边眼抵抗线(W

8、):一般情况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软 岩在取较小的周边眼间距的同时,抵抗线应适当增大。4.10.3周边眼的相对距离(E/W):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较小时 取大值。4.11 光面爆破宜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或高爆力的炸药。4.12 软岩开挖时,除周边眼应严格控制用药量外,并应控制邻近 周边眼的内圈炮眼的药量。4.13 常用的周边眼装药结构有小直径连续装药、间隔装药、导爆 索装药和空气柱装药,一般宜选用小直径连续装药或间隔装药结构。当 岩石很软时,可采用导爆索装药结构,眼深小于 2 米时,可采用空气柱 装药结构。硬岩或炮眼较深时,眼底可装一节加强药包,以保证爆破效果。4.14 全断面开挖

9、进行爆破和分部开挖采用预留光面层的周边眼的 起爆,应采用毫秒雷管起爆当开挖断面一次起爆时,如毫秒雷管的间隔 时间小,周边眼的雷管应与内圈炮眼的雷管跳段使用。4.15 爆破后石碴的块度应与所使用的装碴机械相适应,否则应调 整爆破参数。4.16 钻爆作业4.16.1 钻爆作业必须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起爆。 如开挖条件出现变化需要变更设计时,应由主管技术员确定,报项目经 理部审批。4.16.2 钻眼前应绘出开挖断面中线、水平和断面轮廓,并根据爆 破设计标出炮眼位置,经检查符合设计后方可钻眼。4.16.3 钻眼应符合下列要求:a 掏槽眼:深度、角度按照设计施工,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

10、差不得大于5 厘米。b 辅助眼:深度、角度按照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得 大于 10 厘米。c 周边眼:开眼位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允许沿轮廓线调整,其 误差不得大于5厘米。炮眼方向可以3%5%的斜率外插,眼底不得超出 开挖轮廓线10厘米,最大不得超出15 厘米。d 内圈炮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 5 厘米,炮眼深度大于2.5 米时,内圈炮眼与周边眼应采用相同的斜率钻眼。e 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相应调整装 药量),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f 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 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11、。4.16.4 装药前应将炮眼内泥浆、石粉吹洗干净,所有装药的炮眼 均应堵塞炮泥,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cm,采用预裂爆破时,应 从药包顶端起堵塞,不得只堵塞在眼口。4.16.6 周边眼以一次同时起爆为宜,当软岩隧道必须对爆破振动 加以控制时,周边眼可根据地质条件分组起爆。4.3.7 爆破后,开挖断面应进行检查并符合下列规定:a 其超欠挖量应符合本手册的有关规定。b 炮眼痕迹保存率:(残留有痕迹的炮眼数/周边眼总数)100%硬岩三80%,中硬岩三70%,软岩三50%,并应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 分布。4.16.8 在软岩隧道和长隧道施工中,有条件时可采用声波仪、测振 仪等手段检测围岩爆破扰动

12、深度和观测爆破地震动,以便采取相应的措 施控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第五章 施工支护5.1 一般规定5.1.1 隧道施工,除完整稳定的围岩外,必须配合开挖及时支护, 确保施工安全。5.1.2 施工支护作业,应视围岩稳定程度采取下列方式:a先挖后护:W类及以上围岩需要支护时,支护距开挖面宜为510 米,IIIII类围岩的支护应紧跟开挖,必要时随挖随支护。b先护后挖:适用于III类围岩。5.2 喷锚支护5.2.1 隧道施工采用喷锚作初期支护时,应遵守本手册的有关规定。5.2.2 喷锚支护的基本要求如下:a 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及时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喷射均采用湿喷技术, 在喷射结束后 4 小时内不得进行爆破

13、作业。b 采用系统锚杆时,应严格按设计进行布置,当地质情况发生变化 时,锚杆参数亦需相应改变,并提出变更设计。c个别地段采用锚杆时,锚杆间距可采用1.01.5m。锚杆长度不 宜小于1.8m,对较破碎的围岩,锚杆长度应不小于间距的2倍。并提高 锚杆的早期支护强度。在整体性较好的围岩中,对松动岩块可进行局部锚固。d 喷射混凝土用作施工初期支护时,喷层厚度必须达到设计标准。5.2.3 锚杆的材料及规格应符合下列要求:锚杆宜采用 20MnSi 或 A 钢筋,也可以用 A 钢筋制作。 535.2.4 锚杆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a 锚杆钻孔应圆而直,其孔径和深度按设计施工。b 锚杆孔口岩面应整平,并使岩面与

14、钻孔方向垂直。如不垂直,安 装锚杆时可用特制垫板进行调整,使垫板紧贴岩面。c 灌浆锚杆,安装前必须除去油污并将钻孔吹洗干净。孔内灌注砂 浆应饱满,锚杆安装后外露长度不宜大于 10 厘米。d 树脂锚杆,安装前应检查树脂卷质量,变质者不得使用,安装时 用杆体将树脂卷送入孔底;用搅拌器拌合树脂时应缓缓推进杆体,搅拌 时间宜为 30 秒,搅拌完毕后应将孔口处杆体临时固定, 15 分钟后安装 垫板。e 楔缝式和胀壳式锚杆安装前,应将杆体与部件(楔子、胀壳、托板) 组装好,安装时防止脱落或移动,锚头必须楔紧,保证锚固可靠,安装 杆体后立即上好垫板,拧紧螺帽。f锚杆施加予张拉力时,予张拉值宜为锚固力的30%

15、80%,安装后要定时(特别是爆破后)检查,如发现松动应再次紧固。g 锚杆安装后须作出必要的安装记录。5.2.5 锚杆挂网用于施工初期支护的要求:钢筋网宜用直径610 毫米的钢筋作主筋焊接而成。根据支护断面 结合锚杆布置确定每张网的尺寸,网格按设计做成810 厘米正方形, 钢筋网安装时应互相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厘米。5.2.6 锚喷支护采用钢架时,钢架的制作、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采用型钢弯制的钢架,其分节长度不宜大于4 米,并应按设计要求在腹板上钻孔,拱墙部钢架连接宜用螺栓,当施工有困难时,可采用 焊接。b 格栅钢架的节点应对称焊接,焊接长度应大于4 厘米。c 钢架外轮廓与围岩间预留的

16、空隙宜为 5 厘米。d 钢架安装与允许偏差:横向和高程为 5 厘米,垂直度为 2。第六章 衬 砌6.1 一般规定6.1.1 隧道衬砌施工时,其中线、水平、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均须符合设计要求。6.1.2 为确保衬砌不侵入隧道建筑限界,允许在放样时将设计的衬 砌轮廓线扩大 5 厘米,采用喷锚衬砌和复合衬砌时,应按设计要求办理。6.1.3 喷锚衬砌和复合衬砌施工时,应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做好 下列工作:a 调查隧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分析围岩稳定性特点,用工 程类比法和现场量测手段,制定施工的技术措施。b 对衬砌完成的地段,应继续观察隧道稳定状态,注意衬砌的变形 开裂、侵入净空等现象,及时记录,

17、以便与设计单位共同处理,并作出 长期稳定性评价。6.1.5 隧道在进行整体式衬砌施工时,必须采用先墙后拱法使用衬 砌台车进行施工,各单位必须根据隧道衬砌类型、加宽值等。先进行模 板设计取消刹尖板。宝兰线隧道衬砌统一采用4015 型平口钢模板。6.2 衬砌6.2.1 衬砌所用台车(架),宜采用定型金属结构,要式样简单、装 拆方便,模板应表面光滑,接缝严密,接头板按衬砌断面制作。6.2.2 衬砌台车(架),应位置准确,连接牢固,严防走动,并做好 以下事项:a 拱架、曲墙架,使用前要先在样台上复核,重复使用时应注意检 查,如有变形及时修理。b 台车( 架)就位前应按线路中线和高程,结合允许施工误差和

18、预留 沉落量的数值,对开挖端面进行复核和整修。c 模板接头应整齐平顺,接头板与岩壁间缝隙应嵌塞紧密。6.2.3 边墙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a 基底虚碴、污物和基坑内积水必须排除干净,严禁向有积水的基 坑内倾倒混凝土干拌合物。b 边墙扩大基础的扩大部分及仰拱的拱座应结合边墙施工一次完 成。c 采用片石混凝土时,片石离模板应大于 5cm ,片石间距应大于粗 骨料的最大料径,并应分层掺放,捣固密实。6.2.4 拱圈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拱圈环节长度应根据围岩情况和施工方法确定。b 灌注顺序应从两侧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c 拱圈封顶应随拱圈的灌注及时进行。6.2.5 仰拱、铺底、水沟、电缆槽施工,应符

19、合下列要求:a 隧底虚碴、杂物等必须清除干净,超挖在允许范围内,用同级混 凝土回填,超挖大于规定时,用浆砌片石或片石混凝土回填。b采用仰拱与填充超前施工,距开挖掌子面4060m,连续施工时, 填充的混凝土不得侵入仰拱断面。c 铺底或水沟坡面应平顺,使水流畅通。d 电缆槽底有高低差时,纵向应顺坡连接。e 制作水沟和电缆槽盖板,边缘应平顺整齐,盖板铺设时,应修凿 垫平。6.2.6 隧道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并应按下列要求与衬砌 同时施工:a 边墙基底以上1米范围内,拱脚以上1 米范围内的超挖,应用与边墙、拱圈相同材料一次施工。b 其余部位,超挖在允许范围内可用与衬砌相同材料回填。超挖大 于规

20、定时,可用片石混凝土或浆砌片石回填。当围岩稳定,干燥无水时 或必须在衬砌背后压浆的地段,可用干砌片石回填。6.2.7 拱、墙架和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混凝土强度达到 5.0MPa 或拆除模板时混 凝土表面和棱角不致损坏并能承受自重时。b 承受围岩压力较大的拱墙,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 时。c 承受围岩压力较小的拱墙,当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0% 时6.3 复合式衬砌6.3.1 初期支护施工中,对喷射混凝土、锚杆及钢筋网的工艺要求, 应按本手册及有关施工规范的规定办理。6.3.2 复合式衬砌施工应根据对围岩和支护测量的变化规律,确定 二次衬砌和仰拱的

21、施作时间,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6.3.3 防水层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二次衬砌灌注前进行, 施作地段应在爆破安全距离以外。采用塑料防水板时,初期支护的喷层 应平顺,无钢筋或锚杆外露,若开挖面凹凸较大,应先设法大致找平再 喷混凝土,以保证防水板与喷层能基本密贴。6.3.4 二次衬砌施作时间,应在围岩和喷锚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 备以下条件时进行:a 位移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b 水平收敛(拱脚附近) 小于 0.2 毫米/天。c 已产生的位移量占总位移量的 80%以上。6.3.5 当围岩变形较大,流变特性明显,应及早施作仰拱及二次衬 砌。6.3.6 二次衬砌灌注前,应将喷层或防水层表面除去粉尘

22、并洒水湿 润。灌注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防止收缩开裂,振捣时不得损坏防水层。若衬砌背后需压浆,应预留压浆孔。6.3.7 二次衬砌拆摸时间:若为不承重结构,当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 时即可拆摸。若为承重结构,则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 以上时方可拆摸。第七章 明 洞7.1 明洞地段土石方开挖应符合下列要求:7.1.1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边仰坡稳定程度和采用的施工方法, 确定全段或分段开挖以及边仰坡的坡度。7.1.2 石质地段开挖,应防止爆破危害边坡和仰坡的稳定。7.1.3 松软地层开挖边坡或仰坡时,宜随挖随支护。7.1.4 开挖的土石应弃在不危害边坡及其它建筑物稳定的地点。7.1.5

23、不宜在雨季施工,如必须在雨季施工时,应加强防护,并随 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7.2 明洞边墙基础应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偏压和单压明洞的外边 墙基底,垂直线路方向宜挖成有向内的斜坡,以提高基底的抗滑力。如 基底松软,应采取增加承载力的措施。深基础开挖应注意核对地质条件。 如挖至设计高程,地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提出变更设计。7.3 明洞衬砌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7.3.1 拱圈按断面要求制作定型挡头板、外模和骨架,并有防止走 模的措施。7.4 明洞衬砌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做好纵向或竖向排水设施 并与边墙墙背的排水设施相连。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7.4.1 明洞墙背回填时,如墙背系垂直开挖,超

24、挖数量较小,应用 与边墙相同材料同时灌注。如系超挖量较大,应用浆砌片石回填。如由 墙底起坡开挖或在已成路堑增建明洞时,不得任意抛填土石,必须按设 计要求办理。墙后如有排水设施,应与回填同时施工,并保证能使渗水顺畅排出。7.4.2 明洞拱背回填必须对称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宜大于0.3 米。 其两侧回填的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 米,回填至拱顶后亦应分层填筑。7.5 拱形明洞采用油毡防水层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7.5.1 施工前用水泥砂浆将衬砌外表涂抹平顺。7.5.2 设防水层时,应在拱背涂上一层热沥青后,立即将卷材粘贴 密贴,并适当向洞内延伸。7.5.3 卷材接头搭接长度不宜小于 10 厘米,应

25、从下向上铺设,上 下层接缝宜错开,避免通缝。7.5.4 回填拱背的粘土隔水层应与边坡、仰坡搭接良好,封闭严密。7.6 明洞顶部设置的截水、排水设施应配合明洞施工,并及早完成。第八章 防水和排水8.1 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8.2 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以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 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和调查资料,预计可能出现的地下水情况, 估计水量,选择防排水方案。施工中,应对隧道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 补给情况、变化规律、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记录,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 施。8.3 隧道覆盖面较薄和渗透性较强的地层,对地表积水应及早处 理,并注意以下事项

26、:8.3.1 洞口附近和浅埋隧道应整平洞顶地表,不得积水。8.3.2 坑洼、钻孔、探坑等应填以不透水土壤并分层夯实。8.3.3 黄土陷穴和岩溶孔洞等特殊地质应按设计要求认真处理。8.3.4 洞顶如有排水沟槽应予整治,确保水流畅通,必要时沟床应 加铺砌。8.3.5 洞顶设有高压水池时应有防渗措施,对水池溢水应有疏导措 施。8.4 隧道两端应有排水系统,并符合下列要求:8.4.1 边坡、仰坡坡顶的天沟、截水沟应确保截引地表水,出水口 必须防止顺坡面漫流。洞门排水应与路基边沟组成系统,洞口排水系统 的水流应防止冲刷废碴危害农田和水利设施。8.4.2 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可将路基边沟挖成反坡,向

27、路 堑外排水,必要时在洞口外适当位置设横向截水设施。8.5 洞内顺坡排水时水沟断面应能满足坑道中渗透水和施工废水 的排出需要,围岩松软地段,可根据需要加强水沟支护或铺砌或用管槽 代替,排水沟应经常清理。8.6 洞内反坡排水应采用机械设备,并应符合下列要求:8.6.1 排水方式可根据距离、坡度、水量和设备情况布置管路,一 次或分段接力排出洞外。8.6.2 抽水机的集水坑容积应按实际排水量确定,其位置应注意减 少施工干扰。8.6.3 配备抽水机的功率应大于排水量的 20%以上,并有备用台数。8.7 开挖中洞内大面积渗漏水时,宜采用钻孔将水集中汇流引入排 水沟,并将钻孔部位、数量、孔径、深度、方向和

28、渗水量等作成详细记 录,据此确定在衬砌时设置拱墙背后的排水设施。8.8 在地下水发育的易溶性岩层中施工,为防止水囊、暗河及高压 涌水的突然袭击,在最前的开挖面上应布置超前钻孔,并有防涌水的安 全措施。8.9 隧道通过透水和透水性强的岩层,应根据设计文件和调查资料 提供的情况,在可能进入滞水带前2030米,用深孔钻机钻眼穿入透水 层,以利预探和排水。如涌水量很大,单纯用钻孔不能满足排水需要时 则应在衬砌完成地段或围岩坚硬地段开挖迂回侧洞排除滞水带的积水。8.10 大量的承压涌水和有长期补给来源的地下水,如已查明水源方向,宜先挖泄水洞截流排水。泄水洞施工前,在参照设计提供的水文 资料和涌水处理措施

29、,据以确定施工方案。8.11 松散破碎地层中的涌水,可采用减少水压、降低地下水位的 排水方案。如在洞内工作面宜采用井点降水法,浅埋隧道宜采用地表深 井降水法等。当渗水量大且地段较长时,也可考虑开挖前压浆堵水。8.12 在衬砌背后设置排水暗沟和盲沟时,应根据坑道的渗透水情 况,配合衬砌进行施工。暗沟或盲沟应有足够的数量和过水能力的断面 施工中应防止衬砌圬工或压浆浆液侵入沟内堵塞水路。8.13 严寒地区隧道施工,宜采用在冻结线下设深埋水沟或保温水 沟。8.14 压浆堵水,可采用水泥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作为堵水 材料,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通过试验作出设计,再 进行压浆,并在施工过程中

30、修正各项参数,改进工艺操作,提高堵水效 果。8.15 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8.15.1 需要压浆地段:衬砌背后宜用干砌片石回填紧密,并每隔20 米左右用1米厚浆砌片石或混凝土灌注阻浆隔墙,分段进行压浆。8.15.2 压浆孔的排列宜为梅花形,孔距不宜大于2 米。8.15.3 压浆顺序应从少水处向多水处逐孔压注,直到出水口。8.15.4 必要时可进行检查压浆,使水流全部集中。检查压浆可在 第一次压浆后57天进行。8.15.5第一次压浆压力宜为0.30.5MPa,检查压浆可适当加大压 力,但不宜大于 1.2MPa。8.16 若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后,仍有渗漏水的地段,可采用向

31、 衬砌圬工内压注化学浆液或水泥水玻璃浆液,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8.16.1 拱部的水应以堵为主,起拱线附近和拱部的水可集中引至 侧沟排出。8.16.2压浆孔的间距可采用12米,孔深宜为衬砌厚度的1/21/3,但不得小于 15 厘米,并不得穿透衬砌以防跑浆。8.16.3 拱部若有缝隙成股漏水,应先用蘸有化学浆液饱和的棉纱 或碎布筋等将其堵塞,再进行压浆。8.16.4压浆压力应为1.22.0MPa,但不得小于1.2MPa。8.16.5 压注化学浆液时,工人必须穿戴防护用具。8.17 隧道经压浆防水后,拱部仍有轻微渗水或成片潮湿不能满足 电化要求时,可采用喷涂防水层整治,施工时应注意下列事项:8.

32、17.1 敷设防水层前,衬砌表面应凿除污垢或清洗干净,并按采 用的浆液特性进行处理。8.17.2 化学浆液喷涂防水层可采用氯丁乳胶、防水硅化砂浆、环 氧树脂、阳离子乳化沥青等。对于不适于在潮湿环境下施工,喷涂困难 和有较大毒性的涂料不宜选用。8.17.3 防水层多层涂抹时,每层应反复压抹密实、粘结紧密、厚 度均匀。并注意互层之间的合理间隙。8.17.4 如衬砌已呈现开裂且有扩大可能时,防水层间宜加玻璃体纤维布 1 2 层防止喷层破坏。8.17.5采用硅化砂浆等防水层时,其表面应用1 : 2水泥砂浆作保 护层。8.18 在复合式衬砌中采用塑料板防水层时,施工中应注意下列事 项:8.18.1塑料板

33、铺设前,喷射混凝土表层不得有锚杆头或钢筋断头外 露,对凹凸不平部位应修凿喷补,使混凝土表面平顺,有局部漏水处, 应进行处理。8.18.2塑料板按环进行铺设,焊接工序与固定工序应紧密配合。宜 先焊接后固定。8.18.3 两环塑料板的搭接宽度宜为 10 厘米,焊缝宽不得小于 2 毫 米。焊缝若有漏焊、假焊,应补焊,若有考焦、焊穿应用塑料片焊贴覆 盖。8.18.4 固定塑料板宜用钢钉,应加垫圈并垂直于喷射混凝土表面 钉与钉之间塑料板不得绷紧,应保证板面与喷射混凝土面密贴。8.18.5 铺设塑料板地段距开挖工作面不应小于爆破安全距离。8.18.6 二次衬砌灌注混凝土时,不得损坏塑料板。8.18.7塑料

34、板防水层应按隐蔽工程办理,二次衬砌前应检查,并应 填写检查记录。8.19 隧道的防排水设施应配合衬砌进行,并应注意下列事项:8.19.1 侧沟进水孔的进口端应低于该处隧道铺底面高程,铺底时 不得堵塞。8.19.2 隧底松软时,为防止运 中道床翻浆冒泥,必要时应加深侧沟沟底。8.19.3 隧底纵横向坡应平顺。第九章 机械施工9.1 隧道施工对现有机械设备应认真配套使用,以充分发挥机械技 能,宜采用新型机械,引进新技术,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9.2 机械的安装、使用、管理、维护和保养,应按有关规定办理。 新型机械使用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技能,摸清特点,熟悉 操作,防止发生机械事故。9.3

35、 机械使用时必须保证安全运转,并遵守以下规定:a 不许超过机械的最大负荷强度。b 燃料、润滑油脂和用水应符合有关规定。c 严禁对机械总成及零部件乱拆乱卸,互换装用。d 非专职司机不得单独操作。9.4 长隧道的洞口或隧道群间应设置修配机构并配备相适应的修理 加工机械,储备一定数量的零件和原材料。9.5 电动机械和主要电器设备使用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 久置不用或露天停放的电动机启用前必须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对 受潮的电机应进行干燥处理后,方可投入运行。b 雷电活动强烈地区,洞口发电房、变电所除应装设避雷针外,还 应设置低压系统防雷保护设施,对电动空压机、大型通风机、配电间、 充电间的主要电器设备,

36、应加装防雷接地装置。c 配电扳和控制屏台应设有足够绝缘强度的操作平台。d 开关箱柜必须加锁,钥匙应由担任操作人员保管。9.6 使用液压传动机械时,应遵守下列规定:a 液压用油应选用规定的标号,并应经过严格过滤澄清,系统中的 油液应经常检查,并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更换。b油泵启动前,油量要加至油箱上限指示标志,油温低于10C时, 应使液压系统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20分钟以上,起动前使溢流阀处于卸 荷位置,并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c 油泵启动前可反复开停几次使油温上升,待液压装置动转灵活后, 再进入正常动转,如泵的噪声过大,排除后方可进行工作。d 在液压系统稳定的情况下,应随时注意油量、油压、油温和噪声,

37、 并检查液压缸,液压马达、换向阀、溢流阀以及整个系统的漏油和振动 等工作情况。第十章 风水电作业和通风防尘10.1 供风和供水10.1.1 空压机站设备能力应满足同时工作的各种风动机具最大耗 风量。10.1.2 空压机站应设在洞口附近,空压机站应有防水、降温、保温 设施。10.1.3 供水方案的选择及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 水源的水量应能满足工作和生活用水需要,水池高度应能保证洞 内最高用水点的水压。b 水池的容量应有一定的储备量,以保证洞内外集中用水的需要。c 采用机械抽水给供水时,应有备用的抽水机。10.1.4 工程和生活用水使用前必须经过水质鉴定。10.1.5隧道工作面风压不应小于

38、0.5MPa,水压不应小于0.3MPa, 高压风、水菅径,应根据最大送风量和供水量,分别按管路长度及弯头 闸阀等条件计算确定。10.1.6高压风、水管路的安装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 管路应敷设平顺,接头严密,不漏水,不滴水。b 在洞外地段,风管长度大于 500 米,温度变化较大时宜安装伸缩 器;靠近空压机 150 米以内,风管口的法兰盘接头宜用石棉衬垫,严寒 地区洞外水管在冬季时要包扎防冻。c 在空压机和水池总输出管口上必须设总闸阀,主管上每隔 300-500 米分装分闸阀。高压风管长度大于1000米时,应在管路最低处设置油水分离器,定 时放出管中的积油和水。d 分部开挖的洞内管路,应结合施

39、工方法、进度安排、工序配合等 条件安装,管路前端至开挖面宜保持30米距离,并用高压软管接分风器 和分水器。分风器,分水器与凿岩机间连接的胶皮软管长度,不宜大于 10 米。 e 洞口风、水管路宜敷设在电缆电线相对一侧,并不得妨碍运输, 如与水沟同侧时应防止影响排水。f 钢管在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如有裂缝、创伤、凹陷等现象不得使 用。管内不得留有残余物和其它脏物。g 各种闸阀在安装前应拆开清洗,阀门使用前应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h 风水管路在使用中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养护。10.2 供水和照明10.2.1 隧道供电电压应符合下列要求;a 供电线路可采用 400/230V 三相四线系统。b

40、动力设备采用三相 380V 。c 照明电压,作业地段不得大于 36V ,成洞和不作业地段可用 220V。 d 线路末端的电压降不得大于 10% 。10.2.2 变压器容量应按电气设备总用电量确定,当单台电动设备容 量超过变压容量的1/3 时应适当考察增加启动附加容量。10.2.3 洞外变电站宜设在洞口附近,并应靠近负荷集中点和设在电 源来线一侧,变电站电源来线如须跨越施工地区,电线最低点距人行道 和运输线路的最小高度:35KV为7.5米,610KV为6.5米,400V为6 米。10. 2. 4洞内电线布置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 成洞地段固定的电线路,应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架设,施工地段 的临时

41、线路宜采用橡套电缆。b 照明和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电线悬挂的高 度距人行地面:400V以下不小于2米,610KV不小于3.5米。c 涌水隧道的电动排水设备,瓦斯隧道的通风设备应采用双回路输 电,并有可靠的切换装置。d 36V低压变压器应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売接地,输电线路长度 不得大于 100 米。e 动力干线上的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严禁在动力线 路上加挂照明设施。10.2.5 隧道作业地段必须有足够的照明,采用白炽灯时,施工地段 每平方米不宜小于15W,不安全因素较大地段可适当增加,运输道路照 明在未成洞地段每隔6米,成洞地段每隔10米,应装设60W灯一盏。在主

42、要交通道、洞内抽水站等重要处所,应有安全照明,涌水地段 照明应防水灯头和灯罩。为了节约能源也可采用其它新光源照明,如荧光灯、荧光高压汞灯、 卤钨灯、长弧氩灯或高压钠灯等。10.2.6 对各种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应有专人经常进行检查维护,调 整等工作。10.3 通风、防尘、防有害气体10.3.1 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卫生标准:a 隧道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 20%。b 粉尘最高容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 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 硅的粉尘为 2mg。c 有害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a,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

43、3,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二氧化按体积计不得大于 0.5%。氮氧化合物(换算成NO)为5mg/ma以下。d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C。e 噪声不得大于 90 分贝。10.3.2 隧道施工必须采用机械通风,通风方式应根据隧道长度、施 工方法和设备环境条件等确定,当主机通风不能保证隧道掘进通风要求 时,应设置局部通风系统。10.3.3 隧道施工通风应能满足洞内各项作业所需要的最大风量, 风量按每人每分钟供应新鲜空气计算,采用风内燃机械时 1KW 供风量不 宜小于 3m3/min。风速在全断面开挖时不应小于0.15m/s,隧道内不应小于0.25m/s, 但均应不大于 6m/s。10. 3. 4通

44、风管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 风管直径应通过计算确定,同一管路的直径宜尽量一致。b 单独压入式进风管口或吸出式出风管口应设在洞外,并作成烟囱 式,避免污染空气再进入洞内。c 通风管靠近工作面的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压入式通风管的 出风口距工作面不宜大于15米,吸出式通风管吸风口不宜大于5米。d 采用混合式通风时,当一组风机向前移动,另一组风机的管路即 相应接长,始终保持两组管道相邻端交错不小于2030米,局部通风中, 吸出式风管的出风口应引入主风流循环的回风流中。e 通风管的安装应做到平顺,接头严密,弯管半径不得小于风管直 径的3倍。f 通风管如有破损,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10.3.5

45、 选用通风机的电动机功率,应根据需要的供风量和总阻力计 算,当风管较长,风压需要较高,可采用多台通风机串连。10.3.6 通风机的安装与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 主风机必须按照通风设计要求安装,洞内辅助风机应装在新鲜风 流中。b 通风机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能自动停机。c 主风机应保持经常运转,如需间歇时,因停风受影响的工作面必 须停止工作。d 通风机应有适当的备用数量,宜为计算能力 50%。10.3.7 施工通风系统的管理有以下工作a 定期测试通风量、风速、风压、检查通风设备的供风能力和动力 消耗。b 如发现风管、风门、封闭的通道等处漏风,必须立即进行整修。10.3.8 隧道施工必须采用

46、综合防尘措施,并定期测试粉尘和有害气 体浓度。10.3.9 钻眼作业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仅在水源缺乏、容易冻结或岩 石性质不适宜湿式凿岩的地区,方可采用带有辅助设备的干式凿岩。但 所采用的防尘措施不能达到规定的粉尘浓度标准时,严禁干式凿岩。10.3.10 凿岩和装碴时,为达到防尘目的,应做好以下事项:a 凿岩机在钻眼时,必须先送水后送风。b 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c 出碴前,应用水淋湿全部石碴和附近岩壁。d 新鲜风流连续经过几个工作面时,在两工作面间和混合式通风系 统中两面组风管交错的距离间,根据防尘效果,应适当增设喷雾器,净 化风流中的粉尘。e 施工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第十一章 不良地质地段的

47、隧道施工11.1 一般规定11.1.1 隧道通过破碎、松散、软塑膨胀,承压涌水。流沙流泥等不 良地质地段,施工前应对设计所提供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进行详细 分析了解,制订相应的防坍、防水措施,备足有关机具材料。11.1.2 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应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 早衬砌,稳步前进。11.1.3 在施工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地质和地下水的变异情况,检查 支护、衬砌的受力状态,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防止突然事故的发生 如有险情,应当即分析情况采取措施,迅速处理。11.1.4 不良地质隧道,除大面积淋水地段、能造成衬砌腐蚀地段以 及穿过未胶结松散地层和严寒地区的冻胀地层等,施工时应采取相

48、应的 措施外,均可采用喷锚支护进行施工,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项:a 爆破后如开挖工作面有坍塌可能时,应在清除危险后及时喷射厚 度不小于3cm的混凝土护面b 如围岩稳定性很差,开挖难于成形,可沿设计开挖轮廓线予打超 前锚杆,超前锚杆长度宜大于开挖进尺的 2 倍。c 喷锚支护完成后,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护能力时,应及早架设钢架 支撑,加强支护。11.2.5 当采用先护后挖法仍不能开挖成形时,宜用压注水泥砂浆或 其它浆液加固地层。11.3 坍方11.3.1 隧道发生坍方,应及早迅速处理,处理前必须详细观测坍方 范围、形状,坍穴的地质构造,了解坍方发生原因和地下水活动情况, 制定处理方案。11.3.2 处理

49、坍方要先加固未坍方地段,防止其继续发展,并可按下 列方法进行a 小坍方:纵向延伸不长,坍穴不高,可利用坍塌间歇时间,首先 加固坍体两端洞身,并抓紧喷射混凝土或喷锚联合支护封闭坍穴顶部, 再进行清渣。也可在坍碴上架设临时支撑,撑稳顶部,再边清渣边换正 式支撑。b 大坍方,坍穴高,坍碴数量大,在加固两端洞身后,暂不处理坍 穴顶部,不清碴,可采用先护后挖法,于坍体内挖掘小导坑穿过,再根 据围岩情况进行施工,当坍方仍有发展,可采用复式导坑挖通至坍体上 方,先将顶部情况摸清并妥善处理后,再进行下部施工。c 坍穴通顶,在处理前应支护陷穴口,防止继续坍塌。11.3.3 处理坍方的同时,应加强下列防排水工作:

50、a 地表沉陷和裂缝,用不透水的土壤夯填紧密,开挖截水沟,防止 地表水渗入坍体。b 通顶陷穴口,地表四周应挖排水沟,并搭设防雨棚遮盖穴口,洞 内初砌通过坍方后,陷穴应及时回填,回填应高出地面并用粘土或圬工 封口,作好排水工作。c 坍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坍穴大小和地质情况予以加强。衬砌以后 应及时回填。当坍穴较小时,可用浆砌片石或干砌片石将坍穴填满;当 坍穴较大时,可先用浆砌片石回填一定厚度,再以弃碴填实。如坍穴很 大全部填满有困难时,针对具体情况,可与设计部门会商处理。附件: 隧道施工质量技术标准洞门允许偏差(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构造尺寸水平距离10037点查阅设计图,尺量高差

51、+ 50,102墙身断面厚度混凝土20不少于7占八、查阅设计图,尺量砌体40垂直度全高5观察、尺量砌体10墙面坡度土 5%尺量砌体砌筑允许偏差(mm)序 号项目表面 砌缝 宽度两层间 竖向错缝三块石料 相接处的 空隙每找平一 次的高度检验数量检验 方法1浆砌片石40三80701200每5m2 检查1点观察、尺量2浆砌块石20三807001200每5m2 检查1点观察、尺量3浆砌粗料 石、混凝 土预制块1520三100 丁石 上下层不得有竖向砌缝*每层找平每5m2 检查1点观察、尺量*当错缝确有困难时,可有一侧不大于40mm的错缝。复合式衬砌断面允许超挖值(cm)序号项目围岩类别平均线性超挖最大

52、超挖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硬岩16 1820每5量测周边轮廓断2中硬岩18 202510m面,绘断面图,3软岩20 2525验一次与设计断面核对锚杆设置允许偏差(mm)序 号锚杆类型锚杆孔距锚杆孔深锚杆 孔径锚杆孔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砂浆 锚杆150土 50不小于 杆径加15100每56m检杳一 次,抽杳10%观察、尺量2楔缝 式锚 杆150大于杆体设计 有效长,小于 设计杆体有效长+ 30不大于杆径加8100每56m检杳一 次,抽杳10%观察、尺量3缝管 式锚 杆150大于杆体长加50小于杆 径减13100每56m检杳一 次,抽杳10%观察、尺量下锚段衬砌构造允许偏差(mm)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

53、数量检验方法1横截面尺寸+ 8-5每个下锚段查阅设计 图、尺量2轴线位移值103锚段关节处两工作支间距+ 50,0光面爆破参数岩石类别周边眼间距E (cm)周边眼抵抗线W (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q (kg/m)硬岩55 7060 800.7 1.00.3 0 0.35中硬岩45 6560 800.7 1.00.2 0 0.30软岩35 5045 600.5 0.80.07 0.12预裂爆破参数岩石周边眼间距至内排崩落眼周边眼装药集中类别E (cm)间距(cm)度q (kg/m)硬岩40 50400.3 0 0.40中硬岩40 45400.2 0 0.25软岩35 40350.07 0

54、.12预留光面层光面爆破参数岩石周边眼间距周边眼抵抗线相对距离装药集中度类别E (cm)W (cm)E/Wq (kg/m)硬岩60 7070 800.7 1.00.2 0 0.30中硬岩40 5050 600.8 1.00.10 0.15软岩40 5050 600.7 0.90.07 0.12注:表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3.5m,炮眼直径4050mm、药卷直径 2025mm;混凝土的浇注层厚度振捣方法浇筑层厚度(cm)插入式振捣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 25倍表面振捣无筋或配筋稀疏的结构25配筋密列的结构15附着式振捣30人工捣固20一次喷射厚度表(mm)喷射部位掺速凝剂不掺速凝剂边墙70 10050 70拱部50 6030 4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