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0954653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9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章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第一章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第一章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绿色生活与未来 第一章第一章 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 第二章第二章 生态文明生态文明 第三章第三章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第四章第四章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 第五章第五章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 第六章第六章 绿色农业绿色农业 第七章第七章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生产的法律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生产的法律基础和政策基础础和政策基础2第一章 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 第一节 环境和环境问题 第二节 采集狩猎文明与原生环境问题 第三节 农耕文明与生态演变 第四节 工业文明与环境污染3思考题 1.环境问题在人类文明的不同时期各具有什么特点?与人类文明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2.分析中西方古代环境保护思想。3.工

2、业革命后的环境问题具有什么特点?4.为什么环境问题在工业革命后尤为突出?为什么环境问题在工业革命后尤为突出?5.分析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过程。分析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过程。6.环境保护发展时期有哪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了解其主要内容。4 人类是生态环境的产物,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人类又是自然生态的改造者,通过社会性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自然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是由人们的生存方式以及生存方式所创造的文明决定的。不同生产方式决定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类型。生态演变是自然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的主轴越靠近当代,导致的生态恶化的人为破坏越明显。5第一节第一节 环

3、境和环境问题环境和环境问题一、环境环境:包括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界又包括经过人类社会加工改造过的自然界。不同研究范围环境范围也不同。环境的特性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和表述。6 从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利弊角度来考察和研究环境,有以下特点:(1)整体性与区域性:整体由部分组成,整体功能是部分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所形成的结构以及所呈现出的状态决定。(2)变动性与稳定性:环境是变化的,具有变动性;环境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稳定性。二者是共生的,相辅相成的。(3)资源性与价值性:环境价值源于环境的资源性,环境状态影响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7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不利

4、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称为环境环境问题问题。环境问题的分类:(环境问题的分类:(1)原生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自然力引发,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地震、火山喷发、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2)次生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引起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也称第二环境问题。8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为因素,污染物质进入环境,使自然环境的组成、状态发生了变化,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引起环境质量恶化,生态系统破坏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危害的现象。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噪声、热、电磁辐射、放射性等污染。生态破坏生态破坏则是由于人类活动

5、直接作用于自然界而引起的区域性的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乱砍森林造成森林植被破坏;过度放牧引起草原退化等。9 广义的环境问题还包括:人口激增、资源短缺、自然灾害、地方病、气候异常等。原生环境问题与次生环境问题难以分开,它们常常相互影响、相互作用。10第二节第二节 采集狩猎文明与原生环境问题采集狩猎文明与原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先于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与环境变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关。300万年前的第三纪,气候炎热湿润,古猿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采集、捕鱼狩猎过度引起生物资源枯竭,迁移。距今300万年时,第四纪冰期,气候寒冷,森林减少,古猿因不适应而大批死亡。活下来:走下树木学会制造和利用工具。

6、人类如何适应环境,对环境的影响有限。11第三节第三节 农耕文明与生态演变农耕文明与生态演变 距今大约8000年前,人类学会了农耕和畜牧,由原始社会进入了农业社会,对环境的影响作用逐渐显现。由于”刀耕火种“的掠夺式经营加上不断扩大更低等原因,破坏了植被,产生了以土地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环境问题。农业革命以后,人们学会了驯化野生动物、植物,使食物有保障,随着农耕发展,对环境影响加剧,由于农业文明发展不当带来生态与环境恶化,致使文明衰落。12一、农耕文明兴衰 1.古埃及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是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赐予尼罗河的赐予”。夏季淤。夏季淤泥是肥料,适合种植农作物。兴盛近泥是肥料,适合种植农作物。兴

7、盛近100代代人。人。后来由于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砍伐,过度后来由于上游地区的森林不断砍伐,过度垦荒、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尼罗河垦荒、放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尼罗河泥沙剧增,大片土地荒漠化,沙漠化,使泥沙剧增,大片土地荒漠化,沙漠化,使“地中海粮仓地中海粮仓”变成生态与环境恶化、经变成生态与环境恶化、经济贫困地区。济贫困地区。132.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现今的伊拉克(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下游)建立了域邦,是世界最早使用文字的社会。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工程,提供土地生产力,解放劳动力,从事工业、贸易或文化活动。巴比伦文明。森林破坏,地中海冬季倾盆大雨。不合理的灌溉所造成的土地盐碱化和灌

8、溉渠道淤积,导致文明衰退。伊拉克沙漠和盐碱化土地。143.古地中海 地中海地区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曾经辉煌。现在,除了很少几个国家还比较发达外,其他都沦为20世纪世界上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其中有些国家现在的人口也仅有先前人口的1/2或者1/3。主要原因:开垦规模大,森林草原破坏,表土流失,有机质损失,农业生产力下降,文明衰落。154.玛雅与古印度文明 玛雅文明在中美洲热带低地森林中发展起来。公玛雅文明在中美洲热带低地森林中发展起来。公元元750950年,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旱季,年,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旱季,39年年大旱灾,生态破坏,玉米产量下降,饮用水缺乏,大旱灾,生态破坏,玉米产量下降,饮用水

9、缺乏,走向毁灭。走向毁灭。印度文明发源依赖自然环境印度文明发源依赖自然环境印度半岛,是一印度半岛,是一个坡度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个坡度缓的高原,境内江河纵横,土地肥沃,农业发达。近代,森林破坏,水土破坏严重,土地业发达。近代,森林破坏,水土破坏严重,土地变沙漠,旱灾不断。变沙漠,旱灾不断。20世纪世纪60年代,联合国专家年代,联合国专家指导,抽取地下水治理土壤盐碱地,并在印度河指导,抽取地下水治理土壤盐碱地,并在印度河上游建立大坝调节灌溉渠道水量,才遏制住。上游建立大坝调节灌溉渠道水量,才遏制住。16古文明的衰退原因 根源:土地资源被破坏。因此农业发展必须按照根源:土地资源被破

10、坏。因此农业发展必须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进行。自然生态规律进行。人类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人类通过文化对环境产生生态适应,并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生态环境发生变迁,动态平衡。当支撑某一文明的生态环境发生变迁,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主要是科学技人类可以通过文化的进步与更新,主要是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进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术与生产力的进步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反思: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反思:要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新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新的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社会,才能实现

11、可持续发展。17二、朴素的生态保护思想 1.西方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西方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1)古希腊是在肥沃土地上发展农业,创建)古希腊是在肥沃土地上发展农业,创建文明体系。大量植被破坏和过度放牧导致文明体系。大量植被破坏和过度放牧导致生态恶化。生态恶化。公元前公元前590年左右,梭伦提倡在坡地栽种橄年左右,梭伦提倡在坡地栽种橄榄、葡萄。榄、葡萄。古雅典,种葡萄就发奖金。古雅典,种葡萄就发奖金。18(2)罗马共和国后期)罗马共和国后期 公元前公元前60年左右,哲学家年左右,哲学家/诗人卢克莱修意诗人卢克莱修意识到意大利的土壤侵蚀及地力耗竭的严重识到意大利的土壤侵蚀及地力耗竭的严重性。性。历史学

12、家李维曾探讨过军队的口粮和给养来历史学家李维曾探讨过军队的口粮和给养来自何方,但没能从自然环境的破坏中找到自何方,但没能从自然环境的破坏中找到原因。原因。19(3)西欧)西欧 西欧文明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西欧文明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西欧的生态环境一直没有遭到十分严化。西欧的生态环境一直没有遭到十分严重的破坏,未威胁到西欧文明的延续。原重的破坏,未威胁到西欧文明的延续。原因:西欧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十分有利于土因:西欧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十分有利于土壤的保持;西欧人长期努力,实施各种使壤的保持;西欧人长期努力,实施各种使用措施,加固他们的自然基础。农业分布用措施,加固他们的自然基础。

13、农业分布一直在较好的土地上,林地未被砍伐。一直在较好的土地上,林地未被砍伐。1415世纪轮作制。世纪轮作制。西欧城市环境有污染西欧城市环境有污染202.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 中国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农牧业生产活动引起的对森林、水源及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周代:反对过度利用或肆意破坏生物资源。先秦:自觉、比较清楚的对生物资源进行保护。春秋战国:具有明确的和具体的规定。管仲在齐国:政府把山林川泽管理起来。管仲:实行了保护生物资源的政策。韩非子:提出了初步的计划生育思想。21西汉:刘安淮南子对先秦的环境保护政策进行了系统总结。唐代:山林川泽、城市绿化、郊祠神坛、五岳名山

14、列入政府管理,同时还把京兆、河南二都四郊三百里划为禁伐区或禁猎区。宋代: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保护禁令,执法严明。明代:管制范围更宽。清代: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在古代,在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对生活环境进行管理,以防止人口集中造成的局部环境污染。22第四节 工业文明与环境污染 一、一、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污染与破坏工业革命后的环境污染与破坏1 1、全球十大与工业生产有关的环境公害事件、全球十大与工业生产有关的环境公害事件(1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301930年比利时的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

15、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60人死亡,数千人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患呼吸系统疾病。(2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431943年美国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200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死亡率大大增加。23(3 3)多诺拉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481948年美国宾夕法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16、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染,使5900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有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有1717人死亡。人死亡。(4 4)伦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521952年英国伦敦,由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又有80008000多人死亡。多人死亡。24(5 5)

17、水俣病事件水俣病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531953年年19561956年日本熊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率达3838,汞中毒者达,汞中毒者达283283人,其中人,其中6060多人死亡。多人死亡。(6 6)富山痛痛病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551955年年1972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

18、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1972年患病者达年患病者达258258人,人,死亡死亡128128人。人。25(7 7)爱知米糠油事件爱知米糠油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681968年日本北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做脱臭工艺中的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做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造成中毒,患病者超过后造成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10000人,人,1616人死人死亡。亡。(8 8)博帕

19、尔毒气事件博帕尔毒气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841984年印度中央年印度中央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邦博帕尔市,由于设在该市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司农药厂的储罐爆裂,大量剧毒物甲基异氰酸酯外泄,造成至少外泄,造成至少25002500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多人死亡,十几万人受伤的惨剧。惨剧。26(9 9)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污染事件 发生于发生于19861986年原苏联年原苏联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反应堆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大量放射性物质外泄,上

20、万人受到辐射伤害,直接死亡死亡3131人,人,1313万居民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万居民被疏散,污染范围波及邻国,核尘埃遍布欧洲。核尘埃遍布欧洲。(1010)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 1986年年1111月月1 1日,瑞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30吨剧毒的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150公里内,公里内,6060多万条鱼多万条鱼被毒死,被毒死,500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公里以

21、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死亡”20”20年。年。27 工业革命完成初期,环境污染事件主要发工业革命完成初期,环境污染事件主要发生在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生在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20世纪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也出现类似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也出现类似情况。情况。28中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中国重大环境污染事件(1)2008年年9月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日,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新塔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业有限公司尾矿库

22、发生特别重大溃坝事故(2)2010年年7月月3日下午日下午,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福建省紫金矿业集团有限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公司铜矿湿法厂发生铜酸水渗漏事故。(3)2009年年8月月29日日5时和时和8月月30日日7时,汉阴县黄时,汉阴县黄龙金矿尾矿库排洪涵洞尾部相继发生两处塌陷,龙金矿尾矿库排洪涵洞尾部相继发生两处塌陷,导致约导致约8000立方米左右尾砂泄漏。立方米左右尾砂泄漏。29(4)2002年年9月月11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日,贵州都匀坝固镇多杰村上游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一个铅锌矿尾渣大坝崩塌,上千立方米矿渣流入清上千立方米矿渣流入清水江水江,大量农田被毁大量农

23、田被毁,严重污染环境。严重污染环境。(5)2009年年8月月6日上午,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双日上午,湖南省浏阳市镇头镇双桥村。以湘和化工厂为圆心向外桥村。以湘和化工厂为圆心向外500米延伸米延伸,周围周围田野里的庄稼渐次呈现出深黄色、黄绿色、绿色田野里的庄稼渐次呈现出深黄色、黄绿色、绿色三种不同颜色,晒在水泥地上的稻谷谷壳透着黄三种不同颜色,晒在水泥地上的稻谷谷壳透着黄褐色。并且此地离浏阳河十分近。褐色。并且此地离浏阳河十分近。(6)2009年年8月,湖南武冈县文坪镇、司马冲镇因月,湖南武冈县文坪镇、司马冲镇因工厂污染,导致上千儿童血铅超标;陜西凤翔两工厂污染,导致上千儿童血铅超标;陜西凤翔两个

24、村庄六百五十一儿童血铅超标,引发当地村民个村庄六百五十一儿童血铅超标,引发当地村民堵路砸车,冲击厂区。堵路砸车,冲击厂区。30二、全球主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臭氧层破坏和损耗3.酸雨污染酸雨污染4.土地荒漠化土地荒漠化5.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316.森林植被破坏7.生物多样性锐减8.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9.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污染10.固体废弃物成灾32中国环境问题:中国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持久有机物污染问题及资源紧缺在中国表现尤为突出。33三、工业文明时代环境问题突出表现的原因 首先,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

25、尤其是首先,工业社会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尤其是化石燃料的基础上。化石燃料的基础上。其次,工业产品的原料构成主要是自然资源,特其次,工业产品的原料构成主要是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别是矿产资源。第三,环境污染还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尤其第三,环境污染还与工业社会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消费方式有直接关系。是消费方式有直接关系。第四,环境污染的产生与发展还与人类对自然的第四,环境污染的产生与发展还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认识水平和技术能力直接相关。34四、现代环境保护的源起20世纪5060年代,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危害才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并开始提出解决的要求。环保起因:1.生产力因素2

26、.环境问题影响的深度和广度3.地球观的发展4.人口因素35五、环境保护的发展五、环境保护的发展1.斯德哥尔摩会议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召开,113个国家,国际机构等11300多人参加。成果:6.5世界环境日。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环境宣言2.里约热内卢会议里约热内卢会议1992年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183个国家等102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成果: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环发国家合作的指导原则36六、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六、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1.稀释排放阶段 工业革命到20世纪40年代,浓度达标排放,超过环境容量,造成污染。2.末端治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有助于消

27、除污染和破坏,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3.循环回收利用20世纪70年代 成本较高,技术有难度。374.清洁生产20世纪80年代起,提出无废或少废工艺,废物最小量化等口号。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对生产过程与产品采取整体预防的环境策略,减少或者消除它们对人类及环境的可能危害,同时充分满足人类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一种生产模式。385.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绿色运动。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环境的条件下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的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