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打印版

上传人:biao****biao 文档编号:170935860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5.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打印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3243道路建筑材料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二)第三章水泥混凝土、建筑砂浆和稳定土一、单项选择题1、建筑砂浆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和保水性,它们分别用来表示。A、坍落度、分层度 C、稠度、维勃稠度2、道路硅酸盐水泥需提高B、稠度、分层度D、坍落度、维勃稠度的含量,以获得较高的抗折强度。A、C A B、C AC、C AFD、C S3、采用相对用量法表示混凝土配合比时,应以 料;水灰比”的顺序排列表示。为 1,并按“水泥:细集料:粗集A、细集料质量B、粗集料质量C、水的质量D、水泥质量4、通常水灰比的值越小,混凝土的耐久性 。A、越差B、不变C、越好D、无相关关系5、塑性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与粗集料的品种及有

2、关。A、最小粒径B、最大粒径C、表观密度D、堆积密度6、坍落度小于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A、 20 mm B、15mm 7、砂浆的保水性用C、10 mm表示。D、 5mmA、稠度B、分层度C、坍落度D、维勃稠度8、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是由 A、立方体抗压强度 C、轴心抗压强度确定。B、棱柱体抗压强度 D、抗拉强度9、砼砂石比为 0.59 ,那么其砂率为 。A、2.69 B、1.69 C 、0.73D、0.3710、利用体积法进行配合比设计,在计算砂、石体积时,应使用其 。A、密度B、表观密度C、松方堆积密度D、紧装堆积密度11、道路路面或机场道路的水泥砼, 以为主要强度指标。A

3、、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抗折强度D、劈裂抗拉强度12、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代号是 。A、C B、PC、MD、O13、进行砼配合比设计时,确定 W/C 的依据是 。A、和易性B、强度C、耐久性D、强度和耐久性14、泵送砼中应掺加的外加剂为 。A、减水剂B、引气剂C、 早强剂D、 速凝剂15、在混凝土的各种强度中强度最大。A、抗剪B、抗压C、抗拉D、抗折16、水泥砼试件标准养护条件是 。A、温度 205,相对湿度 90%以上B、温度 202,相对湿度 95%以上B、温度 203,相对湿度 95%以上D、温度 202,相对湿度 90%以上17、水泥砼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A、强度、水灰比、用

4、水量C、强度、水泥用量、砂率18、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试件的尺寸为B、水灰比、用水量、砂率 D、水灰比、水泥用量、强度mmA、100 100100 40B 、150 150 150C、200 200150 D、160 401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选用水泥。A、矿渣水泥B、硅酸盐水泥C、普通水泥D、高铝水泥20、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根据强度计算得水泥用量为268kg,查表知此时最小水泥用量 为 280kg,则设计水泥用量应取 。A、268kgB、280kgC、274kg D、以上都不是21、原材料确定时,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水泥用量B、水灰比C、骨料的质量D、砂率22、水泥混凝土

5、抗压强度试验时,进行强度计算, 当 3 个试件中任何一个测值与的差值超过的时,则取为测定值。A、中值、中值、10、中值C、平均值、平均值、10、平均值B、中值、中值、 15、中值 D、平均值、平均值、15、平均值2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强度 。A、越大B、越小C、不变D、不一定2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 。A、砂率B、单位水泥用量C、浆集比D、水灰比25、已知某碎石混凝土试配强度为 38.2Mpa,水泥实际强度为 48.0Mpa,则水灰比应为 。A、0.50 B、0.62 C、0.55 26、水泥稳定土常用强度指标是 。D、0.56A、无侧限抗压强

6、度B 、立方体抗压强度C、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D 、抗拉强度27、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石灰剂量的增大,石灰稳定土的强度 。A、提高B、降低C、不变D、提高至某一峰值后又降低28、经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得三个试件的最大破坏荷载分别为 480KN、500KN、580KN,则该组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测定值为MPa。A、21.8 B、23.1C、22.2D、该组试验结果无效29、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加的变形称为 。A、弹塑性变形B、徐变C、温度变形D、干缩变形30、对无筋大结构,钢筋配置稀疏的结构,应尽可能选用 。A、较小的坍落度,以节约水泥 C、较小的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强度B

7、、较大的坍落度,以节约水泥 D、较大的坍落度,以保证混凝土强度二、多项选择题1、水泥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涉及到的因素有: 。A、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D、强度保证率B、水泥强度 E、集料种类C、混凝土施工水平 F、水灰比2、混凝土采用较低的水灰比时,混凝土 。A、较为密实 D、节省投入费用B、强度较低 E、强度较高C、耐久性较好 F、抗冻性较差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A、可靠性原则 D、耐久性原则B、经济性原则 E、安全性原则C、强度原则 F、工作性原则4、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 。A、选用高强度水泥 D、采用蒸汽养护B、掺加适合的外加剂 E、增加用水量C、采用人工振捣 F、采用高

8、的水灰比5、进行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的内容包括:A、确定试配强度 用量D、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B、确定水灰比E、计算单位用水量C 、计算砂石 F、选定砂率6、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包括 。A、和易性B、流动性C、稳定性D、可塑性E、易密性F、均匀性7、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选用砂率的依据是:A、浆集比 D、耐久性B、粗集料最大粒径 E、水灰比C、水泥强度 F、粗集料品种8、改善混凝土工作性的措施有: 。A、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大水的用量 煤灰D、增大水灰比B、掺加减水剂 E、减小砂率C、掺加粉 F、增大砂率9、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主要包括: 。A、初步配合比设计 D、生产配合比设计B、基准配合比设计 E

9、、试验室配合比设计C、施工配合比设计 F、试拌试铺配合比10、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按强度原理计算水灰比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粗集料的强度 D、粗集料的级配B、混凝土试配强度 E、水泥实际强度C、粗集料的品种 F、水泥用量三、判断题()1、用试杆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如测得 S=9.0mm,说明此时水泥浆稠了, 要考虑加水。()2、经试验,某水泥 28 天抗压强度为 43.5Mpa,则可判定该水泥为 42.5 水泥。 ()3、道路路面和机场道路路面用水泥混凝土,是以抗压强度作为主要指标。()4、砂率主要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对水泥混凝土强度无影响。()5、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标准

10、试件尺寸是 70.770.770.7(mm3 )()6、水泥砼配合比设计的三个主要参数是强度、水灰比、砂率。()7、有抗渗要求的砼工程可以用矿渣水泥。()8、流动性大的混凝土比流动性小的混凝土强度低一些。()9、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10、对于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来说,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越小 ,说明其施工水平 越稳定。()11、碾压式混凝土的优点之一是节约水泥。()12、水泥稳定土的水泥剂量越大,水泥稳定土的强度就越高。()13、石灰土的最佳含水量是指能充分使土中石灰产生化学反应的含水量。()14、石灰稳定土的石灰剂量通常通过试验确定。()15、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中,若采用边长 100mm 的试件,测出的抗压强度值偏大。 ()16、在混凝土初步配合比设计时,要用最大水灰比进行检验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17、在满足工作性、强度、耐久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较大的浆集比以节约水泥。 ()18、若通过公式计算得水灰比为 0.56,通过查表知此时最大水灰比为 0.60,则设计水 灰比应取 0.60。()19、掺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是以基准混凝土的配合比为基础,按等稠度、等强度等 级原则,进行调整。()20、保水性良好的砂浆,其分层度应在 1020mm 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