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 (5)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17090980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 (5)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 (5)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 (5)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 (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1、月光启蒙 ▎长春版 (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月光启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设计说明:本文选自孙友田怀念母亲的系列作品月光母亲。整篇课文无不透露着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这正是教者教学本课的感情主脉。围绕这一主脉,教者遵循课程标准关于“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原则,紧扣课题“月光启蒙”,抓住中心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采用自主感悟、品读欣赏等方法,来突破中心段,研读全文。 在对“母亲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的内容理解上,教者采取由扶到放的教学手段,通过咀嚼“芳香”“长”等关键性的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体会植根于母亲内心那份对故乡、生活的爱,真正感悟作者

2、流淌于字里行间的那份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二、 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芳香”“长”等关键词句的含义。2、通过由扶到放地讲读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使学生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3、透过浸润着浓浓亲情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受到心灵的洗礼,从而真正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三、 教学重(难)点:通过研读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民间文学的神奇魅力,领会“月光启蒙”的真正内涵,从而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感激和怀念之情。四、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奔中心1、 揭题,让学生齐读课题。2、师过渡,出示中心句: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4、导学中心段(第14自然段),解决“不识字的母亲

3、是我的启蒙老师”的原因。5、引读第14自然段。【课伊始,教者省却了许多繁诌的教学环节,由中心入手,直奔重点段,为求本课的“高效度”。 】(二)动画再现,感受“月光”1、 由“月夜”“明月星光”“月光下”,引出母亲对我的启蒙教育都是在如水的月光下进行的。2、 配乐动画,范读第1自然段描写月夜的部分。3、 师由美妙的意境点到课题“月光启蒙” 的第一层内涵。4、 学生齐读描写月夜的文字,进一步感受月夜的美妙。5、 引导学生回顾:月夜下母亲启蒙“我”的四种独特方式,相机板书:唱歌谣、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范读,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中所述的

4、美妙月夜,也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了情感基调。】(三)由扶到放,理解“启蒙”1、 重点研读“唱歌谣”部分。(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母亲的歌谣唱得怎么样?这些歌谣又给了“我”什么样的启蒙呢?(2) 交流:母亲的歌谣唱得怎么样?(学生自由谈)(3)出示、讲读第4自然段。 提讲:“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 重点提讲:“芳香”。a、 什么是芳香的?(花儿)b、 在这儿,说什么是芳香的?(母亲的歌声)c、 母亲的歌声怎么会是芳香的呢?(课件出示:学生听歌谣)d、 学生结合听后的感受,充分交流,达成共识:母亲那甜甜的嗓音就像花儿的香味一样沁人心脾,弥漫在整个小院中,让人陶醉。因此,作

5、者称母亲的歌声是“芳香的音韵”。 练习感情朗读。【语言的感悟和情感体验是紧密相连的。引导学生依托文本,抓住文本的美点芳香的音韵,通过想象意境,联系上下文,各种形式品读,燃起学生情感点,成为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情感,内化语言的情感纽带,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语文味,。设计从这芳香的音韵中你品出了什么?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文字背后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独特感受,让母亲聪颖美丽的形象随着文本扎根学生心灵深处。】(4)出示歌谣,学生感情吟读。(5)交流:这些歌谣又给了“我”什么样的启蒙呢?(学生自由谈) 第一首:母亲爱劳动。(板书:爱劳动) 第二首:向往美好生活(相机解决第5自

6、然段)a、 出示:那时,我们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b、 提讲第一个“长”。、理解“长”的意思。、为什么家乡的故道不生长五谷?、师拓展:作者出生在安徽北部的乡村,黄河曾经从那儿流过,几经改道,原来的河道黄沙沉积,土地十分贫瘠,很不利于庄稼的生长,所以日子清苦。c、 提讲第二个“长”。、理解“长”的意思。、思考:土地贫瘠,长不出庄稼的地方怎么会产生那么多歌谣呢?从中感受到什么?、学生默读第5自然段。、学生交流,师相机点拨、板书:爱故乡,爱生活。(6)回归朗读中心句。【教者在此适时拓展作者贫瘠故乡的背景资料,弥补了学生在该知识上的盲点,为中心的升华埋下了

7、伏笔。】2、自由学习“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部分。(1) 学生自由读课文的613自然段,思考:母亲在月光下讲故事、唱童谣、猜谜语,又让“我”得到了什么样的启蒙呢?(2) 学生自由交流:神话故事、学生自由说。、母亲讲了哪些故事?她还会讲哪些故事呢?、师小结:也许在如水的月光下,母亲会把这些神话故事讲给“我”听,开阔“我”的眼界,启迪“我的想象,向”我”传递真、善、美。童谣、学生自由说、引导学生拍手读童谣,感受童谣的韵味。 谜语、学生自由说。、分角色朗读1013自然段。【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紧扣“启蒙”,通过抓重点句段,反复品读,展开丰富想象,帮助学生进行扎实的语

8、言训练,再度开发课文内容,也让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进一步的理念提升,从而感悟作者从母亲那受到的启蒙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四)总结全文,升华主题。1、 师根据板书小结,点出“启蒙”的实质。2、 回归中心句。3、 学生深情再读14自然段。4、 学生交流为何用“月光启蒙”作题目。5、 出示月光母亲的一个自然段,师配乐朗读。6、 学生随文练笔:作者最想对母亲说的话。7、 全班交流、评议。8、 师深情小结:说不完对母亲的感激,道不尽对母亲的怀念。“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些都是对母爱最好的诠释。全天下的母亲都一样,让我们把最动听的旋律,最诚挚的语言献给我们的母亲吧!9、 播

9、放歌曲母亲,学生齐读课题。 【让学生走进原文,这样的拓展基于文本又服务于文本,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了充分的挖掘与展示。在浓郁的人文情怀中,学生有所悟有所思,情感推向了一个高潮。此刻学生的表达是从具体文本出发的,最后又回归文本,回到文本的细节,回到文本的血脉 ,回到文本的意义,这样语言才有能量。】(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1、走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搜集家乡的民歌、民谣。2、 享受语文精神大餐:阅读孙友田作品月光母亲月光似水迎接母爱。【在“大语文教学观”的指引下,教者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将对文本的体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了起来,架起了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沟通了语文与心灵的脉动,真正让语文学习成为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