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090779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末2新版粤教沪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第四章章末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分析】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B、蒸发与沸腾的区别,蒸发是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C、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但蒸发和沸腾不属于物态变化,提到物态变化只能说汽化;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主要有1、液体温度2

2、、液体表面空气流速3、液体表面积;沸腾时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解答】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A不符合题意;B、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需要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才可以进行,B符合题意;C、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C不符合题意;D、温度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之一,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B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 B.冬天草木上出现“霜”C.冬天湖水结成“冰” D.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

3、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解答】 A. 蒸笼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而液化形成的小液滴;A符合题意;B. 冬天草木上出现“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B不符合题意;C. 冬天湖水结成“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C不符合题意;D. 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下列做法不能使水的蒸发加快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

4、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一是液体温度,二是液体表面积,三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据此分析判断【解答】 A、用电吹风吹头发,加快了头发表面的空气流动,同时提高了温度,加快了蒸发,不合题意;B、用扫帚把积水摊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蒸发,不合题意;C、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提高了粮食的温度,加快了蒸发,不合题意;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减慢了空气流动,同时降低了温度,减慢了蒸发,符合题意故选D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通常情况下,被质量相等的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开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是( ) A.水蒸气的温度

5、比开水的温度高B.水蒸气汽化过程需要放出大量的热C.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放出大量的热D.水蒸气液化成同温度的水要吸收大量的热【分析】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由此分析100水蒸气烫伤比被100开水烫伤更严重的原因.【解答】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的开水烫伤更为严重是因为100的水蒸气遇到相对温度比较低的人体,就会液化,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100的水蒸气比同温度的水烫伤更厉害.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B.玻

6、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分析】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冰花”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粒可见液化和凝华的发生条件都需要遇冷,即高温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冬天室外温度低,室内温度高,玻璃处于交界处,温度低于室内,高于室外,可见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雾或“窗花”都会出现在内表面【解答】A、“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冬天,“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雾”是室内温度较高

7、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D、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故D正确故选D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下列自然现象中的“水”物质,都表现为固态的是() A.雨、露B.雪、雹 C.霜、雾D.冰、露【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叫液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叫凝华【解答】雪、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固态雨、雾、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态冰、雹是由水凝固而成的,是固态故选B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不同时间观察到水中

8、气泡产生情况如图其中表示水沸腾现象的是() A.B.C. D.【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水沸腾时和沸腾前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解答】水在沸腾过程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最后破裂故选D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一支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A.0B.2C.4D.6【分析】此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再难的题也有一定的解题规律首先分析真正的温度差是标准大气压

9、下的沸水温度100减去热水的真实温度50为50,而错误的温度差为96减去50为46,假设温度计的一大格表示1,则为46格,也就是一大格表示,这是第一点其次要分析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100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0的温度差为100,而每一大格表示,则需要100=92格,这是第二点再次,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之间有92格,而错误的读数是一格表示1,这样,92格就是92,可以计算错误的温度值为9692=4【解答】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热水的温度差:10050=502.错误的温度差为:9650=463.假如温度计的一大格表示1,则46需46格,它表示的真正温度差为50,也就是一大格表示

10、4.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差为:1000=1005.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与冰水混合物在温度计上的刻度为:100=92格6.温度计的错误读数为:9692=4故选C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关于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液体的沸点都是固定不变的B.在高山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沸点也升高C.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升高而降低D.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解析】在高山上,随海拔高度的升高,沸点会降低,同一种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的升高而升高,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一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发生变化.故选D1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

11、描述液体凝固成晶体的图象是() A.B.C.D.【分析】要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解答】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D、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

12、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1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如图所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A.B.C.D.【分析】温度计使用时,应该: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解答】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此方法错误;B、把温度计拿离液体读数,此方法错误;C、读数时中,视线未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此方法错误;D、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且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此方法正

13、确 。故选:D 。1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雪天路面有积雪,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这是因为() A.盐水使冰雪的熔点降低B.盐水使冰雪的熔点升高C.盐水使冰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洒上盐水后,使冰雪变成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而使冰雪熔化【分析】为了使积雪很快熔化,常在路面积雪上喷洒盐水,是增加杂质,降低冰的熔点【解答】增加盐,不能使冰雪的温度升高故选A【点评】积雪中撒盐是为了改变冰雪的熔点,不能使冰雪温度升高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发生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

14、氨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汽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吸热的理解。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低于凝固点。【解答】液氨在常温下汽化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雾”;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泄露的液氨迅速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而结冰;氨气是有毒的,扩散到空气中,会对人们产生伤害故答案为:汽化吸热;液化;汽化吸热使水的温度低于凝固点,水因此结冰1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的缘故 【分

15、析】露珠是水蒸气液化成的,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叫汽化.【解答】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露珠消失是变为了气态,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故答案为:液化;汽化.1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小英同学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温度,其错误之处是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液体温度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正确使用及读数。属于基础题。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

16、面相平。【解答】(1)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虽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因此图甲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容器底;(2)乙图的温度计的刻度从下到上依次增大,所以0刻线在下面,示数应为正;分度值是1;由液柱位置读出所测液体的温度是21故答案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11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以及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有关为了通过实验探究蒸发的快慢是否与这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三组实验,每组实验中分别滴在两块玻璃板上的酒精质量相等请根据图中所示情景回答问题:根据丙组实验可以判定,当液体的表面积、相同时,液

17、体蒸发的快慢与有关【分析】蒸发的影响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由此根据图示找到相同和不同量,由探究变量法分析解答.【解答】丙图中的两滴酒精的表面积相同,温度相同,由于扇风而造成空气流动速度不同,故研究的是当液体的表面积、温度相同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故答案为: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速度.17.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小华同学在学习了汽化和液化一节后,在家中用酒精棉球涂于自己的手背上,她发现,手背上感到凉凉的,一会儿后,酒精消失了。酒精消失,说明它从态变成了态。小华根据此观察得出结论:酒精汽化需要吸热。你认为小华做出

18、该结论合理吗?,理由是。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汽化吸热的理解。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解答】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是吸收热量的.在手背上涂一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实质上是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由液态变成气态,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汽化是吸收热量的,从所涂部分吸收热量,所凃部分温度降低,我们能感到所涂部位冷.小华根据此观察得出结论:酒精汽化需要吸热。小华做出该结论不合理,也可能是酒精的温度较低。故答案为:液、气、不合理、也可能是酒精的温度较低。1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干冰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某工厂储气罐中的

19、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气体,若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让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金属氧化物,然后再采用的方法把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填物态变化名称)制成干冰在食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使用干冰能起到防腐和保鲜的作用,其原理是 【分析】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进行化学反应,然后用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的方法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可以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的过程要吸热【解答】要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让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金属氧化物,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其反应得到铜和二氧化碳,从而

20、除去了一氧化碳;然后再采用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的方法把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凝华制成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就可以迅速的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的过程要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因此在食品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使用干冰能起到防腐和保鲜的作用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凝华;干冰升华吸热19.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将0100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华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读作华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将32212之间划分为

21、18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1则华氏度F与摄氏度t之间的关系是 F= 【分析】由题意可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华氏温度起点为3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华氏温度的212度等于摄氏温度的100度;据此即可求出2摄氏度等于多少华氏度;最后即可求出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关系【解答】因为华氏温标规定: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212华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3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分,每一等分代表1华氏度;所以摄氏温差100度等同华氏温差180度;即1=华氏度=1.8华氏度;又知:华氏温度起点为32华氏度等于摄氏温度的0度;所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F=1.8t+32故答案为

22、:1.8t+3220.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寒冷的冬天,早晨起来会看到窗子上有千姿百态的霜花,它是形成的。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棒冰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这是形成的。接着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它是的结果。(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分析】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解答】寒冷冬天的窗户玻璃温度很低,室内(相对)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玻璃迅速放热凝华形成霜花,夏天空气中的(相对)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棒冰时液化形成小水滴,在棒冰周围产生“雾气”,小水滴从空气中吸收热量汽化(蒸发),“雾气”消失。21.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在大自然中,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在高空遇冷时,有的(填物态变化

23、,下同)成小水滴,有的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 【分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几种物态变化,首先要弄清变化前后的物态特征,然后根据规律来判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直接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解答】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在高空遇冷时,有的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液滴,有时遇极冷的空气发生凝华现象变成小冰晶;云中的小水滴也会凝固成小冰晶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凝固22.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现象和现象 【分析】物

24、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根据我们对于凝华和液化的了解来作答【解答】露是液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 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故答案为:液化; 凝华三、实验探究题(23题8分,24题7分,共15分)2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如图所示是比较晶体与非晶体熔化规律的实验(1)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海波和蜂蜡)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对象_实验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_(2)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乙所示温度时

25、间图象,得出冰熔化特点是 (3)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 形成的 【分析】(1)根据在对固态物质进行加热时,为了使其受热均匀,常用水浴法或空气浴法;在探究过程中,在记录时间的同时,还要观察海波和蜂蜡状态的变化及温度的变化进行解答。(2)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保持熔点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但此过程仍然吸热;(3)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解答】(1)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从而间接为研究对象(海波和蜂蜡)加热这样做能确保研究

26、对象均匀受热;在记录加热时间的同时还需观察记录的现象有温度的变化和状态的变化。(2)分析图象可知,冰达到一定温度开始熔化,故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3)他的想法是错误的,会从室温吸收热量熔化;冰块变成水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因此杯子的外壁感觉很凉;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杯凝结成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温度计的示数;状态变化;(2)吸收热量;温度不变;(3)不正确;液化。24.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

27、,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 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时间/min00.511.522.533.544.55温度/8620000000状态固态固液共存态(3)根据上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4)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将 . 【分析】观察冰的熔化,冰熔化的时间长点比较好,便于记录。同时冰在熔化时为了不让局部温度升高过快,冰的受热

28、要均匀;温度计的读数要遵循其使用原则,用数学上的描点法即可作出图像;冰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解答】(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用搅拌棒进行搅拌;(2)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不仅要探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而且要观察其状态的变化;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其示数为-4;(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上图所示;(4)由图象知,冰达到熔点后熔化,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1)慢,用搅拌棒不停地搅拌(2)状态,-4(3)(4)不

29、变四、综合题(每题12分,共24分)25.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 【分析】(1)摄氏温度是规定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度,中间100等份,每一份为1,根据这种思路即可得出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2)通过分析题意可以得出实际温度与测量温度之间的关系式,通过代入数据,得出当该温度计指示5时的实际温度是多少【解答】(1)解:因为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这个温度计在

30、7103之间一共是110格,表示0100,列式为:1001100.91,则每个分度的值是0.91 答: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91/格;(2)解:当它度数是5时,实际的温度应该是(5+7)0.91=10.9 答:当它指示气温是5时,实际温度是10.9 26.初中物理八年级上粤沪版第4章卷2 在炎热的夏天,将茶叶包装后放入冰箱,用低温的方法储存,可以延长茶叶的保质期 (1)如图所示,看漫画、读信息,回答问题,解释图中茶叶包装表面“汗”产生的原因 (2)过一会儿,发现茶叶包装表面的“汗”又消失了这又是为什么? (3)寒冷的冬天,外面气温20以下,但室外的雪人慢慢地变小了,这是为什么呢? 【分析】(1)解释提出的问题,要知道茶叶包上的“汗”是从哪来的,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物态变化;(2)“汗”是液体,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解答】(1)答:从冰箱里取出来的茶叶包装的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2)答:茶叶包装表面的“汗”消失了,属于蒸发现象,是汽化现象的一种(3)答:冰的熔点在0左右,外面气温20以下,雪人不可能熔化,慢慢变小,是由固态的冰直接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