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0879456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845.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复习课件(理)(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辛亥革命后辛亥革命后,上海,上海时报时报发表的发表的考师范之笑话考师范之笑话一文中,刊载了这样一文中,刊载了这样一则消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一则消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一次有三百多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有三百多名中小学生参加的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调查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崇拜的人物,调查统计结果如下:统计结果如下:历史链接历史链接 为什么孔子、孟子高居前位?为什么为什么孔子、孟子高居前位?为什么诸葛亮、范仲淹、岳飞榜上有名?诸葛亮、范仲淹、岳飞榜上有名?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课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课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的演变1

2、 1、知道儒家代表人物及观点,认识、知道儒家代表人物及观点,认识“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出现的历史背景及历史意义2 2、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实3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学的发展4 4、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并结合其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家的基本思想,并结合其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认识其具有的进步意义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认识其具有的进步意义复习目标复习目标儒家思想在

3、产生后的不同历史儒家思想在产生后的不同历史时期境遇不尽相同,请你归纳时期境遇不尽相同,请你归纳其内容,并分析在不同时期境其内容,并分析在不同时期境遇不同的原因。遇不同的原因。思思 考考 时代时代思想内容思想内容发展趋势发展趋势原原 因因社会发生大变革,社会发生大变革,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的改造使其更能孟子、荀子的改造使其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秦崇尚法家,焚书坑儒秦崇尚法家,焚书坑儒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要求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要求社会动荡;受佛教和社会动荡;受佛教和道教的冲击道教的冲击吸收佛、道精华,更好地适吸收佛、道精

4、华,更好地适应统治需要。应统治需要。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产生产生蔚然大宗蔚然大宗遭受打击遭受打击正统正统危机危机复兴、重新复兴、重新确立正统确立正统批判继承批判继承仁、礼、仁、礼、以德治民以德治民春秋春秋战国战国秦秦西汉西汉魏晋魏晋南北南北朝朝宋明宋明明清明清仁政、民贵君仁政、民贵君轻、君舟民水轻、君舟民水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君权神授“理理”“天理天理”单元总结单元总结 1、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如、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如“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等主等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

5、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2、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自我更新我更新。“百家争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局面出现的原因 经济上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政治上政治上:分封制崩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分封制崩坏,诸侯争霸,社会动荡。阶级条件阶级条件:“:“士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阶层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思想文化上:“:“学在官府学在官府”到到“学在民间学在民间”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 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下

6、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 促进了中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是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A A B B C C D DC典型例题典型例题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春秋时期:产生春秋时期:产生创始人:孔子创始人:孔子孔子的主要思想:孔子的主要思想:克己复礼克己复礼核心核心“仁仁”有教无类有教无类春秋末年,跟着孔子学习后,你可能:春秋末年,跟着孔子学习后,你可

7、能:做官时会强调做官时会强调“仁仁”和和“礼礼”做做教师时会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全面发教师时会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展 注重自己内心道德修养注重自己内心道德修养 生活生活中淡薄功利,主张中淡薄功利,主张“无为无为”“”“逍遥逍遥”。A A B B C C D D A典型例题典型例题战国时:战国时:孟子孟子荀子荀子仁政仁政民贵君轻民贵君轻性本善性本善“仁义仁义”“”“王道王道”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本恶性本恶易错易混点拨易错易混点拨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比较 仁的思想仁的思想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同同异异人性论人性论爱人爱人仁政仁政仁义仁义以德治民以德治民民贵君轻民贵君轻

8、君舟民水君舟民水性相近性相近性善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恶论孔子孔子孟子孟子荀子荀子思想家思想家思想比较思想比较汉代汉代正统地位的确立正统地位的确立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董仲舒董仲舒汉武帝汉武帝1、改造儒学、改造儒学2、董仲舒新儒学内容、董仲舒新儒学内容为加强中央集权:为加强中央集权:为加强君权:为加强君权:为人处世道德标准:为人处世道德标准:春秋大一统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独尊儒术措施及影响汉武帝独尊儒术措施及影响1、全面肯定董仲舒新儒学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新儒学思想2、起用儒学家参政,儒学成为政府选、起用儒学家参政,儒学成为政府选拔人

9、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3、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教育为儒家所垄断。4、中央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中央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在民育系统,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间处于独尊地位。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推崇的正统思想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基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这里的儒术指(

10、)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儒家学说与权术C深化理解深化理解 深化理解深化理解 汉武帝采用董仲舒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主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张,主要是利用了改造后的儒家()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主张的主张B“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思想的思想C“仁仁”与与“礼礼”的学说的学说D“大一统大一统”的思想的思想D朱熹提出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其中“天天理理”主要是指主要是指

11、A A 天体运行法则天体运行法则 B B 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 C C 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D“天人感应天人感应”理论理论C典型例题典型例题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风催幡动!”乙徒曰:乙徒曰:“幡何动?分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A万物只有一个本原万物只有一个本原理理 B B理在气先理在气先C C宇宙便是吾心宇宙便是吾心 D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父

12、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典型例题典型例题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明清时期儒学的新发展批判批判继承与发展继承与发展黄宗羲提出黄宗羲提出“天下为天下为主,君为客主,君为客”,抨击,抨击君主专制是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天下之大害大害”明清时期明清时期不断加强不断加强的君主专制的君主专制及为其及为其服务的服务的理学理学思想思想 继承与发展了孔孟继承与发展了孔孟的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顾炎武主张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经世致用用”,开一代朴实学,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风的先河 批判了宋明批判了宋明理学空理学空谈谈义理,脱离实际义理,脱离实际 继承与发展了孔子继承与发展了孔子注重现实的学术传注重现实的学术传统统 顾炎武顾炎武

13、“天下兴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匹夫有责”的思想的思想 对宋明理学中强调对宋明理学中强调人的人的责任感责任感与历史与历史使命感使命感的继承与发的继承与发扬扬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与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与朴素辩证法思想朴素辩证法思想 对宋明理学的对宋明理学的唯心唯心主义主义世界观与方法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批判论的批判 对前代思想家的吸对前代思想家的吸收继承(收继承(荀子的唯荀子的唯物思想物思想,道家的朴,道家的朴素辩证思想等)素辩证思想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而非反儒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而非反儒家思想。家思想。对明清时期儒学的认识对明清时期儒学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