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70871137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3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部分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二部分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二部分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古代中西方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而立”之年,从事创办私学的教育活动,行教四十余年。在封建社会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个体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科学地认识到了遗传、环境、

2、教育三者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具有朴素的教育平等思想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3.启发式教学:不愤不悱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颜渊:“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论语子罕)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4.论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3、。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孟子公孙丑上)关爱学生、无私无隐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并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它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的著作。全文1200多字,其内容包括教育的目的与作用、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师生关系等。它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一部最早、最完备的教育学专著。其中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豫时孙摩、藏息相辅、启发

4、诱导等教学原则是全文的精华。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教学相长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2.启发诱导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3.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

5、,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韩愈的师道观 韩愈(768-824),唐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有师说、进学解等名著。他的思想核心是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是一个重振儒学的卫道者。第一第一,尊师重道。第二第二,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三第三,择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四第四,师生关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四)朱熹的读书法思想

6、 朱熹(1130-1200),宋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朱熹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史称程朱理学,或程朱学派。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四)朱熹的读书法思想 朱熹在40年的教育实践中,不仅重视如何教书,而且也非常重视指导学生读书。读书法成为朱熹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后来他的弟子荟萃他平日指导读书的语录,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等。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

7、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与其门徒柏拉图、徒孙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杰”。大约从30岁起,他开始聚徒讲学,向青年传授伦理、政治等方面的知识。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教育青年的事业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苏格拉底没有办过学校,他的教育活动主要是在广场、街上、作坊等场所劝人为善。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与意义 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是,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禀赋差的人固

8、然需要教育,即使禀赋好的人也应接受教育;越是秉性好的人越需要受教育,否则,好的秉赋就会使人变得难以驾驭。对于治国者来说,受教育更为必要;训练出大批具有聪颖智慧、美好道德的人才去治理国家,其贡献远远超过他一个人去参预政事。“与其自己去治人,不如训练能够治人的人更为有用。”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2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治国人才,而治国人才首先者应该是有德行的人;道德问题是他的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美德即知识”。善是出于知识,而恶是出于无知。所以,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教育必须使人获得关于善的知识,从而去做美好的、光荣

9、的事情。“美德是可教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它们以一种模糊的状态潜藏于人们的心灵之中,必须通过教育才能使之显露、发展、明确起来。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一)苏格拉底(Socrates)的教育思想 3产婆术(苏格拉底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苏格拉底总是通过讨论和问答的方法来揭露对方观点中的矛盾,并逐步引导学生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被后人称为“苏格拉底方法”。他曾说:“我不是授人以知识,乃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产婆术”包括四个步骤,即讥讽、助产、归纳、定义等。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Plato,公

10、元前427-公元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在雅典近郊阿卡德米圣殿附近的园林中创建一所学园,叫做阿卡德米学园(Academia),既开展教育活动,又进行学术研究。讲学授徒达40年。他在学园里撰写了两部巨著:理想国和法律篇,阐述了哲学王的教育思想。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首先,对国家来说,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理想国的顺从公民以及具有勇敢和智慧的统治者;其次,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教育是改造人性,陶冶德性,实现理想国的唯一手段。

11、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2哲学王的教育实施计划 培养执政的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武士的培养次之,而农、工、商的训练则放在最轻微的地位。国家的好坏取决于有执政的哲学王。这就是说,如果他们的理性发达,道德淳美,就能使国家达于理想境地,日益兴旺发达。教育既然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因而,柏拉图吸取了斯巴达的经验,强调教育必须掌握在国家手中,由国家严格控制。应当由德高望重,理性发达的人担任教育首长,领导一切教育事宜,其他任何人不得干预,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不变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12、 2哲学王的教育实施计划 国家领导教育,学校必有定制。第一阶段(出生第一阶段(出生-6-6岁)岁):学前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讲故事、做游戏和音乐唱歌活动。第二阶段(第二阶段(6-186-18岁)岁):普通教育。男女儿童进入国家开办的初级学校接受教育。第三阶段(第三阶段(18-2018-20岁)岁):意志教育。培养英勇善战的军人。第四阶段(第四阶段(20-3020-30岁)岁):理智教育。使之成为哲学家,即国家的官吏。第五阶段(第五阶段(30-3530-35岁)岁):辩证法教育。培养国家的重要官职。第六阶段(第六阶段(35-5035-50岁)岁):实际锻炼。经过15年时间的锻炼,经受了各种考验

13、,最后成为“哲学王”,即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年),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亲自主持学园13年,讲授哲学和自然科学;非常重视教育。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1教育应是国家的事业 亚里士多德从其政治学说出发,极为重视教育。他说,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以单独的个人而存在。国家的统治者必须重视教育,把每个个人都培养成为善

14、良的公民,才能维护现存的政治制度。“教育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2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灵魂区分为植物的、动物的和理性的三个部分,这三种灵魂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活动能力的萌芽,具有发展的倾向,但是它们的实现全赖教育,与此相适应的对儿童实施体、德、智、美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理论上论证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的问题。体育优先体育优先;其次是道德教育其次是道德教育,通过德育把各种感觉、欲望引向良好的轨道,形成美好的德行。最后才是智育、美育

15、最后才是智育、美育,通过智育和美育,使灵魂中的理智与沉思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人的理智的充分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二、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遗产(三)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3年龄分期与教育 亚里士多德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划分教育年龄时期,他把一个人受教育的年龄按每七年为一个自然阶段来划分。第一个时期(出生-7岁):学前教育。教育任务是使儿童身体能健康地发育成长。第二个时期(7-14岁):初级学校教育。教育任务是促使儿童在身体、道德智慧、审美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具体教育内容就是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第三个时期(14-21岁):高级学校教育。教育任务是发展青少年的理智心灵,具体教育内容既包括哲学,也包括自然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