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PPT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0825810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菩提道次第略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菩提道次第略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菩提道次第略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菩提道次第略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提道次第略论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菩提道次第略论菩提道次第略论宗喀巴大师宗喀巴大师 造造第第12讲讲 皈依发心皈依发心诸佛正法贤圣僧诸佛正法贤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修诸善根我以所修诸善根为利有情愿成佛为利有情愿成佛菩萨行的修学菩萨行的修学 菩萨行的两大内容菩萨行的两大内容 菩萨行的安立菩萨行的安立 广说菩萨行(六度)广说菩萨行(六度)菩萨行的两大内容菩萨行的两大内容 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故须转入修成佛之方便。故须转入修成佛之方便。大日经云:大日经云:“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秘密主,彼一切种智者,是从大悲之根本生,是从菩提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是从菩提

2、心之因生,是以方便而到究竟。”秘密不可思议经云:秘密不可思议经云:“智资粮者,是断一切烦恼也。以福智资粮者,是断一切烦恼也。以福资粮者,是长养一切有情也。世尊,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资粮者,是长养一切有情也。世尊,以是因缘,菩萨摩诃萨,当于福智资粮而精进也。萨,当于福智资粮而精进也。”又说无垢称经亦云:又说无垢称经亦云:“诸菩萨之系缚云何,解脱云何。答诸菩萨之系缚云何,解脱云何。答云:无方便摄之慧者系缚也。方便摄之慧者解脱也。无慧云:无方便摄之慧者系缚也。方便摄之慧者解脱也。无慧摄之方便者系缚也。慧摄之方便者解脱也。摄之方便者系缚也。慧摄之方便者解脱也。”又象头山经云:又象头山经云:“诸菩萨之道者

3、,总略为二。云何为二,诸菩萨之道者,总略为二。云何为二,所谓方便及慧也。所谓方便及慧也。”菩萨行的安立菩萨行的安立六度的安立六度的安立 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六度的安立六度的安立 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 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 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 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 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 观待于三学数决定观待于三学数决定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观待于增上生数决定现上受用身,眷属勤圆满,现上受用身,眷属勤圆满,烦恼常无力,所作不颠倒。烦恼常无

4、力,所作不颠倒。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观待于成就二利数决定 勤起舍不损,行忍利有情,勤起舍不损,行忍利有情,住及解脱本,自利诸处行。住及解脱本,自利诸处行。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观待于成就圆满一切利他相数决定数决定 不乏亦不损,忍害事无厌,不乏亦不损,忍害事无厌,令喜及善说,利他是自利。令喜及善说,利他是自利。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观待于摄一切大乘数决定 不贪著受用,极敬二无厌,不贪著受用,极敬二无厌,无分别瑜伽,摄大乘一切。无分别瑜伽,摄大乘一切。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观待一切道或方便之相为增上数决定数决定于境不贪道,防得彼散乱,于境不贪道,防得彼散乱,不舍有情增,余为净治障。不舍有情增

5、,余为净治障。观待于三学数决定观待于三学数决定三学作增上,佛正说六度,三学作增上,佛正说六度,初三末二二,一者三分摄。初三末二二,一者三分摄。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六度的安立次第及原理 生起次第生起次第 胜劣次第胜劣次第 粗细次第粗细次第广说菩萨行广说菩萨行布施学处布施学处持戒学处持戒学处忍辱学处忍辱学处精进学处精进学处静虑学处静虑学处智慧学处智慧学处布施学处布施学处 施之自性施之自性 施之差别施之差别 于身心生起之法于身心生起之法施之自性施之自性 舍之善思,及彼发起之身语业,是彼舍之善思,及彼发起之身语业,是彼身语于施趣入时之思也,彼中圆满布身语于施趣入时之思也,彼中圆满布施波罗密者,非待以所

6、施物惠舍于他,施波罗密者,非待以所施物惠舍于他,令诸众生尽离贫苦,谓但自坏悭执,令诸众生尽离贫苦,谓但自坏悭执,并将施果舍他之心修习圆满,则成就并将施果舍他之心修习圆满,则成就施度也。施度也。施之差别施之差别 一一法施法施者者,宣示无倒正法,及工巧等,宣示无倒正法,及工巧等,世间无罪之事业边际,如理教示,并世间无罪之事业边际,如理教示,并使受持学处也。二使受持学处也。二无畏施无畏施者,于王贼者,于王贼等人之怖畏,及狮虎等非人并诸水火等人之怖畏,及狮虎等非人并诸水火大种之怖畏,悉救护之。三大种之怖畏,悉救护之。三财施财施者,者,舍财于他也。舍财于他也。如何修学布施如何修学布施 摄持之过患摄持之过

7、患 施舍之胜利施舍之胜利 具足六度而修布施具足六度而修布施持戒学处持戒学处 戒戒之自性之自性 戒戒之差别之差别 于身心生起之法于身心生起之法戒之自性戒之自性 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由遮止损他事,令意起厌离之思者谓之戒。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之戒。是以律仪戒为主,增上而作也。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以彼思之串习,而成上上圆满戒波罗密多,非谓于外能令有情胥离损害之密多,非谓于外能令有情胥离损害之门。入行论云:门。入行论云:“从得远离思,说戒从得远离思,说戒到彼岸。到彼岸。”戒戒之差别之差别 一一律仪戒律仪戒者,若就发起作增上,是断十不者,若就发起作增上,是断十不善之十种远离

8、。若就自体作增上,乃断七善之十种远离。若就自体作增上,乃断七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不善身语之七种远离也。二二摄善法戒摄善法戒者,缘于六度等善,于自身心,者,缘于六度等善,于自身心,未生令生,已生令无衰退,展转向上增长未生令生,已生令无衰退,展转向上增长也。也。三三饶益有情戒饶益有情戒者,从戒门中,于有情今后者,从戒门中,于有情今后无罪之义利,如理而为之。无罪之义利,如理而为之。修戒之法修戒之法 戒清净者,由于行止,如制守持,戒清净者,由于行止,如制守持,而得自在。彼亦随顺猛利欲乐守护而得自在。彼亦随顺猛利欲乐守护而坚固。于彼生起,须久修不守护而坚固。于彼生起,须久修不守护之过患,及守护之胜利。

9、之过患,及守护之胜利。具足六度而持戒。具足六度而持戒。忍辱学处忍辱学处 忍辱忍辱自性自性 忍辱忍辱差别差别 于身心生起之法于身心生起之法忍辱忍辱自性自性 耐他损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心耐他损害及自生苦而能安受,心正直住,于法善思胜解。彼相违正直住,于法善思胜解。彼相违品,谓嗔恚怯弱不解不乐也。此品,谓嗔恚怯弱不解不乐也。此中忍度圆满者,但是灭自忿等,中忍度圆满者,但是灭自忿等,心串习圆满,非观待一切有情悉心串习圆满,非观待一切有情悉离暴恶也。离暴恶也。忍辱忍辱差别差别 谓他作损恼,皆不在念。(耐怨害忍)谓他作损恼,皆不在念。(耐怨害忍)自身生苦,安忍受之。(安受苦忍)自身生苦,安忍受之。(安受苦

10、忍)于法决心堪忍也。于法决心堪忍也。(法思胜解忍(法思胜解忍)修忍之法修忍之法 忍之胜利忍之胜利 不忍之过患不忍之过患 修三种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修三种忍(耐怨害忍、安受苦忍、法思胜解忍)法思胜解忍)不忍之过患不忍之过患千劫所积集,供养善逝等,千劫所积集,供养善逝等,所有诸善行,一嗔皆能坏。所有诸善行,一嗔皆能坏。无罪恶如嗔,无难能如忍,无罪恶如嗔,无难能如忍,由是应殷勤,种种理修忍。由是应殷勤,种种理修忍。耐怨害忍耐怨害忍 嗔亦鬼所持,医不愤如是,嗔亦鬼所持,医不愤如是,能仁见烦恼,非属烦恼人。能仁见烦恼,非属烦恼人。此非有情过,此乃烦恼咎,此非有情过,此乃烦恼咎,察已诸善巧,不忿诸有情

11、。察已诸善巧,不忿诸有情。安受苦忍安受苦忍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事尚可为,云何不欢喜?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若已不济事,忧恼有何益?苦患有诸德,厌离除骄慢,苦患有诸德,厌离除骄慢,悲悯生死众,羞恶乐行善。悲悯生死众,羞恶乐行善。法思胜解忍法思胜解忍 信境信境谓三宝,谓三宝,证境证境谓二无我,谓二无我,欲境欲境谓佛菩萨之大力,谓佛菩萨之大力,取舍之境取舍之境谓善行谓善行恶行之因及彼等果,恶行之因及彼等果,修习境修习境所得之所得之义谓菩提,义谓菩提,得彼之方便得彼之方便谓菩萨学处谓菩萨学处之道,之道,闻思之境闻思之境谓十二分教等之正谓十二分教等之正法。于彼等须无类别而修胜解也。法。于彼等须无

12、类别而修胜解也。精进学处精进学处 精进精进自性自性 精进精进差别差别 于身心生起之法于身心生起之法精进精进自性自性 于摄善法,及作有情义利之故,于摄善法,及作有情义利之故,心生勇悍,及由彼心所起三门心生勇悍,及由彼心所起三门之动业之动业。精进精进差别差别 一一披甲精进披甲精进者,菩萨于精进加行之前,其者,菩萨于精进加行之前,其心勇悍为先导,而擐意乐之甲。以百千俱心勇悍为先导,而擐意乐之甲。以百千俱胝倍三无数大劫,为除一有情之苦,乃至胝倍三无数大劫,为除一有情之苦,乃至唯住地狱而能成佛,亦勇悍而为,为以圆唯住地狱而能成佛,亦勇悍而为,为以圆满菩提故而行精进。如是住于精进,犹且满菩提故而行精进。如

13、是住于精进,犹且不舍。况于短时小苦则何待言哉,如此念不舍。况于短时小苦则何待言哉,如此念已,而著意乐之铠甲。二已,而著意乐之铠甲。二摄善法精进摄善法精进者,者,为修六度故,于彼应行。三为修六度故,于彼应行。三饶益有情精进饶益有情精进者同前。者同前。修精进之法修精进之法 勤发精进之胜利勤发精进之胜利 不勤发之过患不勤发之过患 对治精进之违缘对治精进之违缘 勤修精进所依之顺缘勤修精进所依之顺缘 具足六度而修精进具足六度而修精进精进之胜利精进之胜利善法聚中精进胜,由依此故彼随得,善法聚中精进胜,由依此故彼随得,以精进后住胜乐,世出世所摄成就。以精进后住胜乐,世出世所摄成就。精进当得世受用,精进能具极

14、清净,精进当得世受用,精进能具极清净,精进超脱萨迦耶,精进成佛胜菩提。精进超脱萨迦耶,精进成佛胜菩提。精进之违缘精进之违缘 一虽见能修善法而不行,二念一虽见能修善法而不行,二念我何能修彼之我何能修彼之怯弱怯弱。初中复二,。初中复二,一念后有暇而作一念后有暇而作推缓推缓,二为庸,二为庸常事等所映蔽。常事等所映蔽。精进所依之顺缘精进所依之顺缘 一一胜解力胜解力者,修习业果,于取舍而生者,修习业果,于取舍而生欲乐也。二欲乐也。二坚固力坚固力者,于未观察,任者,于未观察,任何不随而转,观已起行则至究竟。三何不随而转,观已起行则至究竟。三欢喜力欢喜力者,如婴儿戏,无辍无厌,而者,如婴儿戏,无辍无厌,而行

15、精进。四行精进。四止息力止息力者,以勤精进身心者,以勤精进身心疲劳,由暂止息,疲劳得苏,仍无间疲劳,由暂止息,疲劳得苏,仍无间而行也。而行也。静虑学处静虑学处 静虑静虑自性自性 静虑静虑差别差别 于身心生起之法于身心生起之法静虑自性静虑自性 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于随一妙善所缘,心一境性,心正安住。境性,心正安住。静虑差别静虑差别 从自性门,有从自性门,有世出世间世出世间之二。从品之二。从品类门,有类门,有止止与与观观及及止观双运止观双运之三品。之三品。以作用之差别,有以作用之差别,有令现法身心安乐令现法身心安乐而住而住,及,及现证功德现证功德,与,与饶益有情之饶益有情之静虑。静虑。修静虑之法修

16、静虑之法 思惟修静虑之胜利及不修之过患等,思惟修静虑之胜利及不修之过患等,于下奢摩他时当广说。修学静虑具于下奢摩他时当广说。修学静虑具六度之施者,自住静虑,亦安他于六度之施者,自住静虑,亦安他于彼是也,其余如前。彼是也,其余如前。智慧学处智慧学处 智慧智慧自性自性 智慧智慧差别差别 于身心生起之法于身心生起之法智慧智慧自性自性 总言慧者,于所观境,事物总言慧者,于所观境,事物或法,能具拣择,此通于五或法,能具拣择,此通于五明处善巧之慧也。明处善巧之慧也。智慧差别智慧差别 慧差别中有慧差别中有通达胜义通达胜义,通达世俗通达世俗,及,及通达有情义利通达有情义利之三慧。一通达胜义者,之三慧。一通达胜

17、义者,无我之事实义,由总义门而为比度,无我之事实义,由总义门而为比度,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二通达世俗及由现证门而为量度也。二通达世俗者,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三通达者,即通五明处善巧之慧也。三通达有情义利者,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有情义利者,即了解有情现后无罪义利,如何修行之理也。利,如何修行之理也。修慧之法修慧之法 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应思惟慧生不生之功德及过患。以是之故,须生智慧,彼因亦于清净以是之故,须生智慧,彼因亦于清净之经典,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之经典,与心之能力相称而为听闻。修学慧时具足六度者,自住慧已,安修学慧时具足六度者,自住慧已,安他于慧,是为慧施,余者如前。他于

18、慧,是为慧施,余者如前。学行四摄以利他学行四摄以利他布布 施施爱爱 语语利利 行行同同 事事 一一布施布施者,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者,如前说波罗密多学处时所说。二所说。二爱语爱语者,于所化机,宣说者,于所化机,宣说诸波罗密多。三诸波罗密多。三利行利行者,于如是宣者,于如是宣说诸义,令其起行,或令正受。四说诸义,令其起行,或令正受。四同事同事者,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者,诸余安立于何义利,而自住于彼,与彼相顺修学也。住于彼,与彼相顺修学也。菩提道次第修学要领菩提道次第修学要领 目标目标:舍凡夫心、成就佛陀品质舍凡夫心、成就佛陀品质 要领要领:三主要道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心、

19、空性见 建构建构:道前基础、三士道(共下士道前基础、三士道(共下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道、共中士道、上士道)思考题思考题 为什么说为什么说“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方便与慧,随学一分,不能成佛佛”?六度安立的原因是什么?六度安立的原因是什么?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智慧)的自性分别是什么?智慧)的自性分别是什么?如何修学六度?如何修学六度?四摄的含义及建立四摄的理由分别是什么?四摄的含义及建立四摄的理由分别是什么?p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p Study Constantly,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The More You Know,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写在最后感谢聆听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结束语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