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煤除灰系统《建筑设备热源与冷源》.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7072443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2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运煤除灰系统《建筑设备热源与冷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运煤除灰系统《建筑设备热源与冷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运煤除灰系统《建筑设备热源与冷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资源描述:

《运煤除灰系统《建筑设备热源与冷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煤除灰系统《建筑设备热源与冷源》.ppt(6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建筑设备热 源与冷源 主编:王 丽 陈志佳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目 录 锅炉房运煤系统 1 锅炉房除灰系统 2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4 燃油锅炉的燃料油供应系统 3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供热锅炉燃用的煤,一般是由火车、汽车或船舶把煤 从煤矿运来,而后用人工或机械的方法将煤卸到锅炉房附 近的贮煤场,再通过各种运煤机械把煤运送到锅炉房。运 煤系统是从卸煤开始,经煤场整理、输送破碎、筛选、磁 选、计量直至将煤输送到炉前煤仓,供锅炉燃用。 图 6.1为 一供热锅炉房典型运煤系统的示例。 室外煤场上的煤由铲斗车运送到低位受煤斗,再由斜 胶带(俗

2、称皮带)输送机将磁选后的煤送入碎煤机,然后 通过多斗提升机提升至锅炉房运煤层,最后由平胶带输送 机将煤卸入炉前贮煤斗,皮带秤设置在平胶带输送机前端, 用以计算输煤量。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图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示意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为了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及缓和由外运进煤量与锅炉 房燃煤量之间的不平衡,在锅炉房附近必须有一定面积的 场地,作为锅炉的贮煤场。这样,即使来煤短期中断,仍 能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贮煤场通常都是露天煤场 ,在雨季较长或雨量较大的 地区,则采用覆盖煤场。覆盖煤场应靠近锅炉房,不影响 露天煤场的运煤。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

3、1 贮煤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煤场的贮煤量不能单纯依据锅炉房每台锅炉燃煤量的 大小,更重要的还需根据锅炉房所在地区的气候、离煤源 的远近、交通运输方式等因素来确定。当收集的资料不够 完整时,也可参照设计规范要求,即火车和船舶运煤时, 取用 10 25天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煤量,汽车运煤时,取 用 5 10天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煤量。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1.1 贮煤量的确定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况,则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例如因气候条件在一定时期内对运输造成困难时,可考虑 适当增大煤场贮煤量。 覆盖煤场的贮煤量为 3 5天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煤量。 6.1

4、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当煤场贮煤量确定后,贮煤场的面积主要取决于煤堆 的高度。煤堆过高会影响煤中热量的散发,容易引起自燃。 除易自燃的煤对煤堆高度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采用以下参 数:移动式皮带输送机堆煤时不大于 5m,堆煤机堆煤时不 大于 7m,铲斗车堆煤时 2 3m,人工堆煤时不大于 2m。 煤场面积可按下式估算: F=BTMN/(H) m2( 6.1)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1.2 贮煤场面积的确定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当燃煤的颗粒度不能符合锅炉燃烧的要求时,煤块必须 经过破碎。通常 颚式破碎机 用于煤的粗碎和中碎; 双齿辊破 碎机 用于对颗粒度要求不高和易于

5、破碎的煤块,如层燃炉; 锤式破碎机和反击式破碎机则用于要求将煤破碎成细小颗粒 的情况,如煤粉炉。 采用机械破碎时,在破碎前应将煤进行筛选,以减轻碎 煤装置不必要的负荷。常用的筛选装置有 固定筛、摆动筛和 振动筛 。固定筛结构简单,制造容易,造价低,常用来分离 较大的煤块;摆动筛和振动筛常用于分离较小的煤块。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2 煤的制备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当锅炉对给煤装置、燃料加工和燃烧设备有要求时, 还应将煤进行磁选,以避免煤中夹带的碎铁损坏或卡住设 备。常用的磁选设备有悬挂式和电磁皮带轮两种。悬挂式 电磁分离器是挂在运输机上方的一种静止去铁器,用来吸 除输送机上煤中的

6、含铁杂质,但是被吸附在悬挂式电磁分 离器上的含铁杂物,需定期地由人工加以清理。如果输送 机上煤堆积很厚时则较难吸出铁件。电磁皮带轮是一种旋 转式去铁器,借直流电磁铁产生磁场自动分离输送带上所 运送的煤中含铁杂物,它通常作为胶带输送机的主动轮。 如要求必须严格除去铁件时,可将悬挂式分离器与电磁皮 带轮一起使用。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为了调节或控制给煤量并且使给煤均匀,常在运煤系 统中设给煤机,常用的有圆盘给煤机、螺旋给煤机、电振 给煤机等。 在生产中为了加强经济管理,在上煤系统中常设置煤 的称量设备。汽车、手推车进煤时,可采用地秤;胶带运 输机上煤时,常采用皮带秤。

7、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锅炉房运煤系统是从卸煤开始的,锅炉房贮煤场卸煤 及转运设备的设置,应根据锅炉房的耗煤量和来煤运输方 式确定。对于火车和船舶运煤,采用机械化方式卸煤;对 于汽车运煤,则采用自卸汽车或人工卸煤。从煤场到锅炉 房和锅炉房内部的运煤,设计规范规定应按运煤量大小确 定不同的方式。对耗煤量不大的锅炉房,可选用系统简单 和投资少的电动葫芦吊煤罐和简易小翻斗上煤的运煤系统。 耗煤量较大的锅炉房,可选用单斗提升机、埋刮板输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3 运煤设备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板输送机或多斗提升机的运煤系统。耗煤量大的锅炉房可 选用皮带运输机上煤系

8、统,但在占地面积受到限制时,也 可用多斗提升机和埋刮板输送机代替。 在上述运煤方式中用到的运煤设备是多种多样的,常 用的有以下几种。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电动葫芦吊煤罐是一种同时能承担水平运输和垂直运 输的简易间歇运煤设备,构造简单,主要部件是两部电动 机,分别用于水平运行和垂直提升。其上煤系统 如图 6.2所 示 。 电动葫芦是定型产品,供热锅炉房常用的电动葫芦起 重量一般为 0.5 1t,提升高度为 6 12m,垂直提升速度为 8m/min,水平移动速度为 20m/min。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3.1 电动葫芦吊煤罐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吊煤罐有

9、 方形、圆形及钟罩式 等形式,均为开底式。 这种运煤设备每小时运煤量为 2 6t,一般适用于额定 耗煤量在 4t/h以下的锅炉。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图 6.2 电动葫芦吊煤罐系统布置图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由卷扬机拖动单个煤斗,并能使其沿着钢轨作倾斜、 垂直及水平方向运煤的设备称为 单斗提升机 。 这种上煤装置最简单的结构形式为翻斗式上煤装置 (图 6.3), 它可以将煤直接从炉前提升并倒入炉前煤斗中。 它的特点是 占地面积小,运行机构简单。但它是间断运煤, 料斗容量不大,运输能力有限,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在 4t/h 及其以下的锅炉。如果

10、在垂直提升后将滑轨在炉前煤斗上 方延伸一水平段,或在运煤层上加一水平运输机械,在运 煤层上进行水平运煤,也可以实现同时对多台锅炉的给煤。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3.2 单斗提升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图 6.3 倾斜型单斗提升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多斗提升机 是一种连续运输设备,只能做垂直提升, 在锅炉房区域占地较小且运煤层较高时,尤为适用。它常 和皮带运输机联合使用。为了使多斗提升机能正常运行, 煤块必须经过破碎,并能保持均匀进煤。此外,进煤不能 过湿,以免造成卸煤困难。 图 6.4是 多斗提升机的工作示意图。煤由下部加料口运 入,并不断地落入向上

11、运动的小料斗中,小料斗随着胶带 的转动将煤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从另一侧倒下。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3.3 多斗提升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多斗提升机的煤斗牵引形式有 皮带( D)型、链条 ( HL)型和板链( PL)型 三种,锅炉房常用 D型。 D型斗 式提升机的输送量为 2.5 53t/h,提升高度为 4 30m。 多斗提升机维护检修比较复杂,容易磨损,金属耗量 大,设备费也较高。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图 6.4 多斗提升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埋刮板输送机也是一种连续运输设备,既能作水平运 输,亦可垂直提升,而且还能实现

12、多点给煤,多点卸煤。 因整个输送机构有密封的金属壳体,可避免灰尘飞扬,有 利于改善操作条件和环境卫生。 埋刮板输送机一般水平运输最大距离为 30m,垂直提 升高度不超过 20m,上煤时要求煤粒度不超过 20mm。这种 输送机结构简单,设备小巧,在锅炉房内占地面积很小。 一般适用于耗煤量为 3t/h以上的锅炉房。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3.4 埋刮板输送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目前国内常用的有 水平型( SM)、垂直型( CM,包 括倾斜型)和垂直水平型 ( ZM)三种,其布置形式 见图 6.5。 在输送粉煤时,运行速度为 0.16 0.2m/s;输送碎煤 时,运行速度一般为 0.

13、20 0.25m/s。运煤量为 10 50t/h。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图 6.5 各种机型埋刮板输送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皮带输送机 是锅炉房常用的连续运煤设备,运输能力 大、运行可靠、噪声小,可做水平运输和向上提升。提升 时其皮带倾角一般为 15 18 ,最大倾角不超过 20 , 因此如要将煤提升一定高度,必须加长运输距离,占地面 积较大。 皮带输送机由头部驱动装置、输送带、尾部装置及机 架等部件组成, 如图 6.6所示 。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3.5 皮带输送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固定式皮带输送机的带宽有 500

14、mm、 650mm、 800mm 三种,皮带速度为 0.8 1.25m/s,运煤量为 7 100t/h。一 般适用于耗煤量为 4 5t/h以上的锅炉房。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图 6.6 皮带输送机示意图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锅炉房运煤系统小时运煤量的计算,应按锅炉房昼夜 最大计算耗煤量、扩建时增加的煤量、运煤系统昼夜的作 业时间和 1.1 1.2不平衡系数等因素确定。运煤系统中应装 设煤的计量装置。 从煤场到锅炉房和锅炉房内部的运煤,设计规范规定 应按运煤量的大小采用不同的运煤方式: ( 1) 锅炉房运煤量小于 1t/h时,采用人工装卸和

15、手推 车运煤;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6.1.4 运煤系统的选择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 2) 锅炉房运煤量为 1 6t/h时,采用间歇机械化设 备装卸和间歇或连续机械化设备运煤; ( 3) 锅炉房运煤量大于 6t/h时,采用间歇或连续机械 化设备装卸和运煤,如斗式铲车、移动皮带运输机、桥式 抓斗起重机和门式抓斗起重机等。 6.1 锅炉房运煤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灰渣 是煤经过燃烧后的残余物。通常,把从炉排上清 除出的或炉后渣斗中的残余物称为渣,飞出炉膛的残余物 称为灰。 锅炉房除灰系统 就是将从锅炉渣斗、灰槽、除尘 器、烟囱底部积灰等各部分收集的灰渣运至

16、渣场或贮渣斗, 然后定期将它运走或加以综合利用。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锅炉房除灰渣系统的选择应根据灰渣量、灰渣特性、 输送距离、地势、气候和运输等条件确定。不同锅炉类型 和不同规模的锅炉房,其除灰渣的方式也各有不同。常用 的除灰渣方式分为 人工除灰渣和机械化除灰渣 两种,对规 模较大的锅炉房大多采用机械化除灰渣系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1 锅炉房除灰方式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人工除灰即灰渣的装卸和运输都依靠人力进行。由于 灰渣温度高,灰尘飞扬,故应先用水浇湿,然后再由人工 从灰渣室铲入小车,推到灰渣场进行处理。 人工除灰方式的工作条件恶劣,工人劳动强度大,卫 生条件差。通

17、常仅适用于蒸发量在 4t/h以下的小容量锅炉。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1.1 人工除灰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采用机械除灰系统时,炽热的灰渣必须用水冷却,大 块灰渣还得适当破碎后才能进入除渣装置。通常,锅炉灰 渣落入锅炉灰渣斗中,经马丁除渣机、斜轮式除渣机碎渣 后,再由输送设备如皮带输送机、水封刮链输送机、水力 除灰渣设备等运送至灰渣场。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1.2 机械除灰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刮板输送机一般由链(单链或双链)、刮板、灰槽、 驱动装置及尾部拉紧装置组成, 见图 6.7。在链上每隔一定 的距离固定一块刮板,灰渣靠刮板的推动,沿着灰槽而被 输送。也有的

18、把链和刮板做成框链式的,框链本身既起到 推动物料的作用,又起到牵引链的作用。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2 除灰渣设备 6.2.2.1 刮板输送机除渣装置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采用刮板输送机时,通常将灰落入存有水的灰槽中, 刮板机埋于灰槽的水中。刮板机可以水平运输又可倾斜输 送,运行速度一般为 2 3m/min,倾斜角一般不大于 30 。 刮板输送机运行可靠,卫生条件好,加工和检修方便, 但钢材耗量大,链条及转动部分的机件易磨损。适用于单 炉容量 6t/h及其以上的大型锅炉。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图 6.7 湿式框链刮板输送机 单元

19、 6 运煤除灰系统 螺旋出渣机也称绞笼,是一种既可作水平输送又可作 倾斜输送的连续式出渣机。它由驱动装置、出渣口、螺旋 机本体、进渣口等几部分组成, 如图 6.8所示 。 当灰渣落入灰坑后,用螺旋杆旋到灰渣车中。为了防 止炉膛内负压遭到破坏及螺旋器被卡住,一般在灰坑内设 有水封,炉渣遇水后即破裂成小块,同时也减轻了对运输 设备的磨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2.2 螺旋出渣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螺旋出渣机作倾斜方向运输时,倾斜角不大于 20 。 螺旋直径一般采用 200mm、 250mm、 300mm,转速一般为 30 75r/min,由于其有效流通断面较小,炉渣的平均块度 宜

20、小于 60mm。螺旋出渣机一般适用于蒸发量为 2 4t/h以 下的链条炉排锅炉除灰,出渣量为 0.8 1.5t/h。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图 6.8 螺旋式出渣机装置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马丁出渣机 (图 6.9) 工作时,电动机通过齿轮减速器 带动凸轮 1转动,然后通过连杆 2拉动杠杆 3,借棘轮使齿 轮 5内转而带动轧辊转动以破碎灰渣,同时又使推灰板 4往 复运动而将渣推出灰槽外。为了使热渣冷却,在灰槽内保 持一定水位的循环水。此外,挡板 6伸入水封,以防漏风。 马丁出渣机结构紧凑,加工体积小,布置方便,运行可靠, 但结构较复杂,加工

21、量大。一般用于蒸发量在 6.5t/h以上的 链条炉或其他连续出渣的锅炉。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2.3 马丁出渣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图 6.9 马丁出渣机装置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斜轮式出渣机又称圆盘出渣机,其构造 如图 6.10所示 。 电动机 1通过减速器 2带动主轴 3及出渣轮 4转动。灰渣由落 渣管 7落至有水封的出渣槽 8中,由斜置的出渣轮 4的不停 转动而将灰渣排出。圆盘出渣机转速比马丁出渣机低,磨 损小,但由于该设备无碎渣装置,故不适用于强结渣性煤 种。斜轮出渣机常和皮带运输机配合,用于需要连续出渣 的锅炉,一般用于蒸发量为 10 2

22、0t/h的链条炉。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2.4 斜轮式出渣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图 6.10 斜轮式出渣机装置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图 6.11为 一个有沉淀池的低压水力除灰系统。从锅炉 排出的灰渣和湿式除尘器收集的细灰,分别由喷嘴喷出的 水流冲往沉渣池和沉灰池。再由桥式抓斗起重机抓入汽车 运走。冲渣和冲灰的水经沉淀、过滤后可循环使用。 在设计时,冲渣水压一般为 0.3 0.5MPa。冲渣沟和 冲灰沟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表面镶铸石板,可以达 到耐磨和防腐蚀、减小摩擦阻力的目的。渣沟和灰沟坡度 分别为 1.5% 2.0%和 1% 1.5%,在布置

23、时应力求短而直, 若要拐弯,弯曲半径应不小于 2m。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2.5 低压水力除灰渣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在灰渣沟的始端、每个排渣设备的落渣口前、灰渣沟 相交和转弯处及较长的直沟段,一般设激流喷嘴,以加快 灰渣混合物流速,防止灰渣沉积沟中。激流喷嘴一般宜安 装在离渣沟和灰沟镶板底面 300mm的高度处,中心线应与 沟道中心线相吻合,并与沟底成 10 左右倾角。 低压水力除灰具有安全可靠、节省人力、卫生条件好 等优点;缺点是需要建造较庞大的沉淀池,湿灰渣的运输 也不大方便。在严寒地区,沉淀池应设在室内。低压水力 除灰系统一般适用于大、中型容量的供热锅炉房,尤其是 当锅

24、炉房采用湿式除尘器时,可将它的含酸废水和沉渣池 中的碱性废水中和,有利于锅炉房的废水处理。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图 6.11 低压水力除灰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燃煤锅炉房的附近,一般都设有灰渣场或室外集中灰 渣斗,以便将锅炉排出的灰渣集中起来转运至场外或对灰 渣进行综合利用。 灰渣场的贮渣量应根据灰渣综合利用的情况和运输方 式确定,一般为 3 5昼夜锅炉房最大灰渣排除量。 锅炉房每小时最大灰渣量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C=B(Aar/100+q4Qnet,et/(100 32866) t/h( 6.2)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6.2.3

25、 灰渣场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锅炉运行时,部分灰渣会被烟气带走,锅炉下部排出 灰渣量仅占总灰渣量的一定百分数,与锅炉的燃烧方式有 关,可采用下列数值:层燃炉一般为 70% 85%,抛煤机 炉为 60% 75%,流化床炉为 40% 75%。 当采用室外集中灰渣斗时,一般不设置灰渣场。 灰渣 斗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灰渣斗的总贮量宜为 1 2昼夜的锅炉房最大灰 渣排出量。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 2) 每个灰渣斗的贮量不应大于 60m3;灰渣斗的侧 壁倾角不应小于 60 ,其出口尺寸不应小于 0.6m 0.6m。 ( 3) 寒冷地区的灰渣斗应有排水和防冻

26、措施。 ( 4) 灰渣斗的排出口至地面净高:汽车运灰渣不应 小于 2.1m;火车运灰渣不应小于 5.3m。当机车不通过灰渣 斗下部时,其净高可为 3.5m。 6.2 锅炉房除灰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图 6.12为 燃烧轻油的锅炉房燃油系统示意图。轻油由 汽车运来,靠自流卸至卧式地下贮油罐中,罐中的轻油通 过供油泵送入日用油箱中,再经燃烧器内部的油泵加压后, 一部分通过喷嘴进入炉膛燃烧,另一部分返回油箱。但在 工作油箱上应安装温度计,经常监测油温,以确保安全运 行。 6.3.1 锅炉房燃料油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图 6.13为 燃烧重油的锅炉房燃油

27、系统。由汽车运来的 重油靠卸油泵卸到地上贮油罐中,然后由输油泵送入日用 油箱加热后,经燃烧器内部的油泵加压,通过喷嘴一部分 进入炉膛燃烧,另一部分则返回油箱。在日用油箱中设置 有电加热和蒸汽加热装置,在锅炉冷炉点火起动时,靠电 加热装置加热日用油箱中的燃油,待锅炉点火成功并产生 蒸汽后,改为蒸汽加热。为了保证油箱中的油温恒定,在 蒸汽进口管上安装了自动调节阀,根据油温调节蒸汽量。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图 6.12 燃烧轻油的锅炉房燃油系统示意图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图 6.13 燃烧重油的锅

28、炉房燃油系统示意图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1)贮油罐 锅炉房贮油罐的总容量应根据油的运输方式和供油周 期等因素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 火车或船舶运输时,为 20 3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 耗油量。 汽车油罐车运输时,为 5 1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 油量。 油管输送时,为 3 5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6.3.2 燃油系统主要辅助设备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重油贮油罐不应少于两个;重油贮油罐内油的加热温 度应较当地大气压力下水的沸腾温度低 5 ,且较油的闪 点低 10 ,取两者中的较低值。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2)日

29、用油箱 当贮油罐距锅炉房较远,或锅炉需经常启动、停炉或 管理不善时,可在锅炉房设置日用油箱和供油泵房。油从 贮油罐通过管道输入油箱,再从日用油箱直接供给锅炉燃 烧。 锅炉房内油箱的总容量,对于重油不应大于 5m3,对于 柴油不应大于 1m3,严禁把油箱设置在锅炉或省煤器的上方。 油箱的布置高度应使供油泵有足够的灌注头。室内油 箱应装设将油排放到室外的紧急排放管,并设置相应的排 油存放设施。排放管上的阀门应装设在安全和便于操作的 地点。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3)油泵 离心泵当输送黏度小、流量大、压力低的油品时, 宜选用此型泵。 往复泵当输送黏度较大、流量较小

30、、压力较高的油 品时,宜选用此型泵。 齿输泵当输送黏度大、流量小、压力高的油品,且 要求流量均匀时,宜选用此型泵。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4)重油加热器 动点火尚无蒸汽时,应采用辅助的重油电加热器。 集中设置的重油加热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加热面应根据锅炉房要求加热的油量和油温确定, 并有适当的富裕量。 加热面组应能进行调节。 应装设旁通阀。 常年不间断供热的锅炉房应设置备用油加热器。 6.3 燃油锅炉的燃料供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4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图 6.14为 小型燃气锅炉供气系统示意图。燃气由调压 站经引入管送入锅炉房的燃气配管系

31、统。在每台锅炉的进 气支管和每只燃烧器前的配管上设有安全切断电磁阀,发 生事故时能迅速切断供气,保证安全。安全切断电磁阀可 根据锅炉设备情况与锅炉鼓风机、引风机和熄火保护装置 连锁,实现程序控制和燃烧自动保护。这种供气系统多用 于锅炉采用引射式燃烧器的系统,由于一次空气随燃气进 入炉膛,不需设置专门的送风机,因此系统简单,适用于 4t/h以下的小型燃气锅炉。 6.4.1 锅炉房燃气供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6.4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图 6.14 小型燃气锅炉供气系统示意图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1)燃气供气管道进口装置 锅炉房燃气供气管道来自锅炉房外部,其间经过调压 站、引入

32、管进入锅炉房内,除特殊要求时引入管考虑采用 双管供气外,一般均采用单管供气。当采用双管供气时, 每条管道的通过能力按锅炉房总耗气量的 70%计算。 由锅炉房外部引入的燃气总管在进口处装设总关闭阀, 按燃气流动方向,阀前安装有放散管,且在放散管上安装 有取样口,阀后安装有吹扫管接头。 6.4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6.4.2 供气系统的主要设备和设备要求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2)锅炉房内燃气配管系统 锅炉房内燃气配管系统用于锅炉房内锅炉用气。为保 证锅炉运行安全可靠,管路上附件的连接要可靠且严密, 能承受最高使用压力;配管系统上安装明杆阀或阀杆带有 刻度的阀门;锅炉配气支管上有关断阀门、

33、流量调节阀和 压力表。配气支管至燃烧器前安装两只串联切断阀,且在 两阀之间设置放散管。 6.4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3)吹扫放散管道系统 燃气管道在停止运行进行修理时,为检修工作安全, 需要把管道内的燃气吹扫干净;在较长时间停止工作后投 先要进行吹扫,将可燃混合气体排入大气,故在锅炉房供 气系统中设置吹扫和放散管道。 设计吹扫放散管道系统的要求有: 6.4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吹扫方案应根据用户的实际条件确定,可以考虑设 置专门的惰性气体吹扫管道,用氮气、二氧化碳或蒸汽进 行吹扫;也可在燃气管道上设置吹扫点,在系统投入运行 前用燃气进行

34、吹扫,停用检修时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吹 扫点应设置在锅炉房进气管总切断阀后面(顺气流方向)。 燃气系统在下列部位应设置放散管道:锅炉房进气 管总切断阀的前面(顺气流方向);燃气干管的末端,管 道、设备的最高点;燃烧器前两个切断阀之间的管段;系 统中其他需要考虑放散的适当地点。 6.4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单元 6 运煤除灰系统 放散管的管径应根据吹扫管段的容积和吹扫时间确 定,一般以吹扫时间为 15 30min、排气量为吹扫段容积 的 10 20倍作为放散管管径的计算依据。表 6.2列举了锅炉 房内燃气管道系统放散管管径的参考数据。 6.4 燃气锅炉的燃气供气系统 建筑设备热 源与冷源 主编:王 丽 陈志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