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地质预报之红外探水.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7070479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3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超前地质预报之红外探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超前地质预报之红外探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超前地质预报之红外探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超前地质预报之红外探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前地质预报之红外探水.ppt(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超前地质预报之红外探水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0-5 一、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概述 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地质超前预报技术由来已久, 国外如英、法、日、德等均将此列为隧道工程建设的 重点研究内容,在我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研究始 于 20世纪 50年代末,但真正应用于隧道工程(或其他 地下工程)建设是在 20世界 70年代。纵观国内外隧道 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发 展阶段: 1、地质法阶段 利用掌子面的岩体结构面产状及发育状况、岩体 破碎程度、岩石的变质程度等变化特征预报前方围岩 的稳定性及失稳破坏形式。 2、超前平行导坑法阶段 利用已有平行隧道或导坑地质资料对正在开

2、挖的 隧道进行地质预报,当两个平行隧道间距较小时预报 效果很好。但平导的开挖同样有可能面临由不良地质 体带来的风险。 3、超前水平钻孔阶段 利用钻进速度、岩屑、出水情况、有无顶钻等现 象进行的一种预报手段,是隧道施工期地质预报的最 直接的一种方法。 4、超前钻孔声波测井及跨孔声波透射阶段 通过孔中测井或跨孔声波测试结果对掌子面前方 的围岩情况进行预报。 5、发射波法阶段 利用声波、超声波、地震波及电磁波在地层中传 播、反射等等信号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判释。 2、目前多采用的预报技术手段 目前,超前地质预报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很多, 但总的来说,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 1、地质素描法 2、

3、超前导坑法 3、钻探法 4、物探法 以上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操作中易搭配使用。 在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铁建设 【 2008】 105号 中规定: 采用地质调查与勘探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 长距离与短距离相结合、地面与地下相结合、超前导 坑与主洞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 通过对各种方法的预报 结果综合分析解释,相互印证,提高预报的准确率 。 3、隧道施工中的水害录像 (摘自铁道部工管中心培训资料 ) 大支坪隧道进口端涌水涌泥录像 马鹿箐隧道进口端涌水录像 4、超前地质预报技术之红外探水法 什么是红外线? 红外线可以人为地制造 ,自然界中也广泛 存在 ,一般的生物都会辐射出红外线 ,

4、体现出来 的宏观效应就是热度。 我们知道 ,热产生的原 因 ,是组成物质的粒子做不规则运动,这个运 动同时也辐射出电磁波 ,这些电磁波大部分都 是红外线 。(红外线只是电磁波的一种) 红外探测法是一种间接的探测手段,属于物探 范畴。其基本原理如下所述: 地质体每时每刻都在由向外部发射红外能 量,并形成红外辐射场。地质体由内向外发射 红外辐射时,必然会把地质体内部的地质信息, 以红外电磁场的形式传递出来。 当隧道前方和外围介质相对比较均匀,且 不存在隐蔽灾害源时,沿隧道走向分别对 拱顶、左右拱腰、左右边墙、隧底向外进行探 测,所获得的红外探测曲线具有正常场特征。 当隧道断面前方或隧道外围任一空间

5、部位存在 隐蔽灾害源时,隐蔽灾害源产生的灾害场就一 定会迭加到正常场上,使正常场中的某一段曲 线发生畸变,畸变段称作红外异常。红外探测 就是根据红外异常来确定隐蔽灾害源的存在。 隐蔽灾害源是指含水断层、含水溶洞、地下暗 河。 5、 HW-304仪器参数 瞄准方式:红色激光。 电 源:镍氢可充电电池 电源电压: 1.2V 5 电流参数:正常工作电流为: 28mA 背景光电流为: 18mA 激光器电流为: 20 mA 测量辐射场场强分辨率: H档为: 0.05 mw/cm2 m档为: 0.07 mw/cm2 液晶显示: LCD,带背景光照明 仪器尺寸: 180 88 34( mm) 重 量: 35

6、0 g 附 件:通讯电缆、通讯软件,充电器。 6、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别是岩溶发育地区,相对掘进 隧道的隐伏水体或含水构造,除了出现在掘进前方之 外,还可能出现在顶板上方、底板下方、两边墙外部。 针对复杂水文地质特点,红外探测仪可实现全空间全 方位探测。其具体地质预报内容如下: 1、 通过超前探测可预报掘进前方 30米范围内有无含 水断层和溶洞。 2、 通过对顶板上方探测,可确定隧道上方 30米范围 有无含水层或含水构造。 3、 通过对底板下方探测,可了解下方有无含水构造, 以预防滞后突水。 4、 分别向两边墙外部探测,了解 30米范围内有无含 水体或者含水断层,以预防含水

7、断层在前方与隧道相 交造成大突水。 7、仪器操作流程 1、在掌子面后方 60米处,朝掌子面方向每隔 5m对隧 道周边探测一次(见图 1所示),每次探测顺序依次 为左边墙、左拱腰、拱顶、右拱腰、右边墙和隧底中 线,每个断面的测点布置示意图见图 2所示,共探测 12个断面,这样沿隧道轴线方向共形成 6条探测曲线, 分别为左边墙探测曲线、左拱腰探测曲线、拱顶探测 曲线、右拱腰探测曲线、右边墙探测曲线和隧底中线 探测曲线。 2、掌子面的测点布置如图 3所示,在掌子面上水平方 向自上而下布置 4条测线,每条测线上布置 6个测点。 图 1 沿隧道轴向探测断面布置示意图 5 5 5 5 5 5 5 5 5

8、5 5 5 60 米 掌 子 面 图 2 每个断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图 3 掌子面测点布置示意图 左拱腰 左边墙 右边墙 右拱腰 拱顶 隧底中线 8、数据判释原则 1、利用掌子面探测数据判断含水构造 如果掌子面前方介质相对均匀,未遭受构造破坏, 6 个探测点场强的横向最大差值,是在一个小的波动范 围内变化,通过正常掘进可总结一个当地的场强变化 上限。 当掌子面前方出现构造时,首先是地层结构遭受破坏, 介质密度发生变化,构造中又填充了水,从微观角度 讲,由于上述变化相对各探测点空间距离的不同,因 而使得辐射场强绝对值之差增大。鉴于此,可以根据 正常离散值来确定前方有无含水构造。 2、利用探测曲线判

9、断掌子面前方有无含水构造 当掌子面前方不存在含水构造时,各探测曲线的 数值变化是在一个正常场的变化范围内波动;当掌子 面前方存在含水构造时,含水构造这个灾害源就会产 生一个灾害场,向四面八方传播,当然也会向掌子面 后方传播。如果含水构造在掌子面前方不超过 30米, 探测时将会发现前方含水构造产生的红外异常。根据 各条探测曲线是否存在红外异常,可以确定掌子面前 方是否存在含水构造。 9、案例 成果图展示如下: 图 4 掌子面红外探测曲线图 掌子面红外探测曲线图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1 2 3 4 5 6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10、第四行 图 5 沿隧道轴向红外探测曲线图 沿隧道轴向红外探测曲线图 265 267 269 271 273 275 277 279 281 283 285 D K 2 8 8 + 4 6 0 D K 2 8 8 + 4 5 5 D K 2 8 8 + 4 5 0 D K 2 8 8 + 4 4 5 D K 2 8 8 + 4 4 0 D K 2 8 8 + 4 3 5 D K 2 8 8 + 4 3 0 D K 2 8 8 + 4 2 5 D K 2 8 8 + 4 2 0 D K 2 8 8 + 4 1 5 D K 2 8 8 + 4 1 0 D K 2 8 8 + 4 0 5 掘进方向 里

11、程 掌子面 左边墙 左拱腰 拱顶 右拱腰 右边墙 隧底中线 10、结论 1、根据本次掌子面探测所得数据分析,最小 值为 273 W/cm2,最大值为 276 W/cm2,差值 为 3 W/cm2,小于允许的安全值 10 W/cm2。 2、根据在左边墙、左拱腰、拱顶、右拱腰、 右边墙和隧底中线的各探测曲线可知,在整体 上红外探测曲线呈平缓态势。 根据上述 1、 2两种判释方法,结合隧道已开 挖段的含水情况综合分析: 掌子面前方 30米范 围内围岩破碎,含水,发生涌突水的可能性极 小。 11、注意的问题 1、探测时有无干扰源存在?干扰源是否排除? (如大型机械正在运转,尾气排放常使靠近 掌子面处温

12、度过高;是否在测点上存在照明灯 管等。若干扰没有排除则应在记录表格记录下 干扰源的点位,若遇个别数值突变,则应重复 测量,等数值跳动趋于稳定后再做记录) 2、探测段落围岩的含水情况如何? 正常场和异常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相对均匀 且无地质灾害源情况下的红外辐射场值为正常场。 若开挖工作面附近几十米范围内都存在有地下水, 在开挖工作面端探测曲线发生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时, 则可能表明开挖工作面前方不含地下水;若地下水在 开挖工作面后方探测范围内、前方整个空间都发育, 则各探测曲线变化比较平缓,开挖工作面探测数据最 大离散差值亦较小,因此资料不会显示异常。 需要强调的是红外探测法不能探测具体水量的大 小,因为具体水量的大小还和水压力有关,发现异常 应采用钻探的方式进行详细探测。 3、结论的判释需结合现场围岩的岩性、其他方法探测 有无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等信息综合考虑。 4、仪器使用说明书中的相关注意事项。 12、结束语 谢谢大家 ! 2010-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