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17060869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阶段的童话教学小学教育 童话是小学阶段中、低年段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情节中含义丰富而深刻。在童话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具备儿童的情怀,更应具有人文的关怀。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注意情趣性、针对性、可行性。在目标实施过程中,提供自主对话的空间,领悟童话的精义,呵护纯真的童心。小学教育 童话,往往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主要表现手法,也常常通过幻想塑造出不同的艺术形态,成为儿童最爱阅读的文学样式之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比较集中在低中年段,用人文主义教育观去指导童话教学,可以更好地彰显童话文体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个性,以达到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圆融。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教

2、材为例。一、目标设计中的人文体现(一)关注儿童的心理,目标设定注意情趣性小学阶段教材中出现的童话共有34篇,低年级每学期基本占一册中的25%35%。出现最多篇幅的是一年级下册,最后一篇童话云雀的心愿出现在四年级上册。从童话的分布来看,篇数随学段的上升呈递减趋势,这是因为越小的孩子越爱幻想,而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的积累,他们愈来愈多地了解和认识现实世界。好奇心、求知欲、爱幻想等等,决定了儿童对童话的需求和渴望,儿童天性与童话之间有一种浑然天成的“亲缘关系”。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在童话教学的目标设

3、定上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关系,保护学生可贵的想象力。例如,狐假虎威一文,我们可以把目标定位于想象故事中的情境,狐狸、老虎及森林里小动物的不同表现,直观地感受“假”的含义和成语的寓意。这样的目标定位,充分凭借童话文体的优势,让学生进入到童话中的角色中,点燃了儿童阅读的兴奋点,让他们的阅读从期盼中开始。(二)关注儿童的需要,目标设定注意针对性儿童需要什么?需要幻想,但又不仅仅如此。童话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也用这样的一种特殊方式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童话,一方面促进儿童用幻想的大脑思考,另一方面也唤醒了他们与现实生活的关联,促使他们在现实和幻想的交替中学会体验和感受。儿童还需要什么?还需要对童话共性特

4、征的发现。起始阶段的阅读可以停留在对内容、情节的感知,但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应该对童话这一文学样式有更多的认识,对故事中角色的象征意义应该有更深的了解,对童话基本的共性特点应该初步知晓。当然,这一过程要循序渐进。低年段童话教学目标可以定位于对内容的理解、对角色的感受、对道理的领悟;到了中高年级,应该初步感受到童话的基本特征,当然,这不是说要进行文学研究般的探讨,而仍然是一种感性的、初步的体会。在这里举两个课例,一篇是一年级上册的三个小伙伴,一篇是三年级上册的三袋麦子。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识字量不大,阅读量也有限,认知水平还处于一个懵懂状态,这时候读三个小伙伴也仅仅能达到通过阅读故事体会友情的

5、重要,对童话文学样式的感受对他们而言是根本达不到的目标。三年级上册时再读童话就可以适当地将目标提高,在三袋麦子中不仅体会勤劳、智慧的可贵,更可以从小牛、小猴、小猪三个角色的刻画中发现幻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感受童话想象要从现实生活中去获得支撑。我们尊重儿童,尊重他们对幻想的渴望;我们尊重儿童,也要尊重他们获得真知的需要。儿童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了解真实并不影响他们想象力的张扬。比如,三年级教材出现了科普童话:小稻秧脱险记和航天飞机。前一篇课文通过设计小稻秧遇险、脱险的情境,介绍了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后二篇课文通过智慧老人和飞机的对话,介绍了

6、航天飞机的功能。在阅读的同时,教学目标除了感受故事的情趣性,更重要的是从情节、对话中发现作品所要传达的科普知识。童话的设计使得原本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变得简单而有情趣,教学目标的设定两者都要兼顾。(三)关注儿童的思维方式,目标设定注意可行性儿童的思维方式多为形象思维,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学生。“形象”这一概念,总是和感受、体验关联在一起,也就是说,儿童往往是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和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这也是为什么童话会较多地集中在13年级的原因,深奥的道理、复杂的知识,必须融入生动、具体的形象中。语文课程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童话教学不能离开语文的基本特性,在童话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充分考虑到这

7、个年龄段儿童的思维方式。既不能一味地追求语言工具性特征而忽略了人文性的需求,也不能把成人的标准强加给学生,对童话作品进行远离学生认知水平的理性分析。皮亚杰曾这样分析,711岁的儿童已开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但是这时的逻辑推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否则儿童会感到困难。那么,在教学时,教师应怎样给学生一个既能促进认知水平又能够尊重他们现实的目标呢?答案是:把语言训练点与具体的形象相结合。例如,云房子一文就可以把教学目标定位于在阅读的同时通过想象天空多姿的云朵和小鸟们快乐玩耍的情境,来感受天空的美好和小鸟的欢乐,在此基础上模拟文中语句表述。唯此,工具性、人文性的目标实现才会成为可能。顺应儿童的天性,

8、给他们构建一个丰富的想象世界,让教学的着眼点和归结点真正指向学生本身,这才能体现出教育的人文精神。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人文体现(一)尊重独特的感受,提供自主对话的空间教育的人文主义“反对教育以预设的、人为的、外在的教育目的支配教育,主张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目的,强调发展人的天性,发展人的个性,发展人的潜能”。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审美体验,在看似幼稚的背后时常有着成人所未能预料到的智慧。保护了一个声音,呵护了一种思想,可能就激活了一个灵性的生命。青蛙看海是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讲述的是一只想看大海的青蛙,畏惧于山的高耸、路途的遥远,更自卑于自己的短腿,后来在苍鹰、松鼠的指引和激励下,终于登上山顶。

9、在教学参考书上,关于目标的定位其中之一就是传递给学生一种精神:有志者事竟成。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却惊讶地发现,学生思维多元,他们从故事中不仅感受到青蛙不怕艰辛的形象,同时认为童话主要赞美的是苍鹰和松鼠,因为苍鹰告诉了青蛙海的方向,松鼠一路陪伴,给了青蛙信心,同时也把寂寞的攀登之路变得快乐。这就是儿童眼中的童话,每一个角色都化为具体的形象展现在眼前。虽然他们没有像成人那样主动去关注传递的精神,但又有谁能否定他们的思考不是智慧呢?(二)遵循认知的规律,领悟童话的精义人文主义教育观下的童话教学,应该正确理智地看待学生的成长需求。既不是一味地拔高要求,进行所谓的素养提升;也不是一味地降低要求,把童话教

10、学变成听听故事。大量童话作品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读面的扩展,他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深度阅读的需要,进而就有了阅读的期盼。所以,起始阶段的童话学习主要是能看懂童话的内容,常常采用朗读、复述、表演等形式去表达自己的理解。随着量的积累,学生很自然地在读懂故事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意义。到了中年段后,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众多童话欣赏的基础上去分析,将童话角色进行比较,对童话语言进行赏析,初步感受童话体裁的共性,初步发现童话人物塑造的特点,初步感受拟人、夸张等表现方法的妙处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学习感知过程,要随着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遵循他们认知的规律,给予适合的引导和点拨。三年级教

11、材中安排了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三篇介绍科普知识的文章,但它们的文体不同,前一篇是一般的记叙文,后两篇是童话。三年级的学生已经阅读了大量的童话故事,这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课文之后让学生对三篇文章进行一个对比,从中初步感受童话体裁的独特。教师也可以在小学阶段最后一篇童话云雀的心愿学习后,指导学生进行梳理,看看在教材中刻画了哪些童话形象,在表述故事的过程中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种梳理不是拔苗助长。事实上,三年级的习作安排中就有编写童话故事,只有对童话创作的规律有感知才可能掌握表达的方法,从而在模仿中创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并不需要学生能像专家那样进行理性地分析,而是鼓励他们感性地发现,允许他们

12、模糊地认知。童话中有些深刻的东西,学生不一定能有清醒的认识,也可以留待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体验中去品味,去思索。不是所有的教学都能一步到位,也不是所有的期待都能变为现实。这个过程必须由浅及深,循序渐进,正如朱熹所言:“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精义。”(三)善待儿童的“错误”,呵护纯真的童心人文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罗杰斯在教育上提出“以人为中心”,他发明了“非指导性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完全不干预学生的思想,只起到一个组织者的作用,学生自己表达,自己指导,自己评价,自己创造,自己选择。他认为,成功的教育就在于学生学会了自我表现和自我选择。一次,我在上云房子一课时,让学生想象:天空中还会

13、有哪些形状的云房子?一个学生说,云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监狱。一言既出,全班哗然。以下是当时的我和学生的一段交流:师: 像监狱?能说说,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呢?生: 云朵在天空中飘着,小鸟一会到这朵,一会儿到那朵,躲在云朵里,好像被云朵关着。师: 哦!你觉得云把小鸟给困住了,是吗?(学生点了点头。)师: 其他同学,你们同意吗?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生: 我不同意。云根本没有关小鸟。书上的图画上,小鸟有的在云朵里,有的在云朵旁,有的在云朵上,还有的在云朵之间呢!生: 我也不同意。监狱是关押犯人的地方,在那里没有自由,小鸟怎么可能是犯人呢?而且它们也没有被关起来,在天上自由自在地飞呢!生: 我也不同意。这些

14、云房子是小鸟造的,小鸟怎么可能给自己造监狱呢?师: 那你们觉得被云遮挡的小鸟在做什么呢?生: 我觉得可能是在休息。生: 我认为它在躲猫猫。师: 现在你觉得那些云朵还像监狱吗?生: 不像,像小鸟的家,小鸟的游乐场。从“小小的监狱”到“小鸟的游乐场”,学生获得的不仅是云朵的想象和语言的表述能力,还有心灵的滋养。“小小的监狱”应该说是一个错误,但用人文主义教育观的视角看,也是一个契机,是一根火把,它燃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没有指责,而是把它作为一个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使得学生没有尴尬,而是在聆听不同声音的过程中自动作出修正,参与讨论的学生也学会了思辨和选择。只有当教师拥有一份儿童的情怀,才能给学生人文的关怀,给他们童话般的人生。“一个人离童话有多远,离文化就有多远;一个国家离童话有多远,离文明就有多远”。一个人离童心有多远,就离学生有多远,离教育有多远。“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童话教学需要人文性的回归,为人师者更需要人文理念的回归。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