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7057007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方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方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方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地方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病防制预防医学基础(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预防医学基础课件预防医学基础课件(第二版)(第二版)制作:太原市卫生学校制作:太原市卫生学校 石海兰石海兰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地地 方方 病病 防防 制制学习目标学习目标说出地方病的概念和分类说出地方病的概念和分类简述地方病的防制措施简述地方病的防制措施叙述碘缺乏疾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叙述碘缺乏疾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和防制措施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和防制措施第一节第一节 地方病概述地方病概述一、一、地方病的概念地方病的概念 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地方性区域特征的一地方病是指具有严格地方性区域特征的一类疾病。病区环境中所存在的一些独特的致病类疾病。病区环境中所存在的一些独特的致

2、病因素是地方病发生的主要病因。因素是地方病发生的主要病因。二、二、地方病的分类地方病的分类 按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按病因可分为以下三类:1.1.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在地球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分布不均匀。如,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化学元素的分布不均匀。如果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的过多、过少或比例失调,果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的过多、过少或比例失调,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致使当地人群中出现的特影响到人体的总摄入量,致使当地人群中出现的特异性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异性疾病,称为地球化学性地方病。2.2.自然疫源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 也称生物

3、源性地方病。病也称生物源性地方病。病原体是微生物和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原体是微生物和寄生虫,具有一定的传染性。3.3.病因未明的地方病病因未明的地方病 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的致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的致病因素至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病因素至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三、地方病的特征三、地方病的特征 1.1.地方性特征地方性特征 即地域的特异性。只有病区才会发即地域的特异性。只有病区才会发病,非病区不发病。不同地区不同的致病因素决定了地病,非病区不发病。不同地区不同的致病因素决定了地方病的种类。方病的种类。2.2.当地居住人群患病率高当地居住人群患病率高 多数地方病的患病率与多数地方病的患病率与居民在病

4、区居住的时间呈正相关。居住时间越长,接触居民在病区居住的时间呈正相关。居住时间越长,接触致病因子越多,患病率越高,病情也就越重。致病因子越多,患病率越高,病情也就越重。3.3.迁入病区的健康人群同样有可能发病,而且患病迁入病区的健康人群同样有可能发病,而且患病率往往高于当地居民水平,属于高危人群。率往往高于当地居民水平,属于高危人群。4.4.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会逐渐减轻或自愈。迁出病迁出病区的病人病情会逐渐减轻或自愈。迁出病区的健康人,除处于潜伏期者外不再患该种地方病。区的健康人,除处于潜伏期者外不再患该种地方病。5.5.病区的某些易感动物也会发生和人类相似的地方病区的某些易感动物也会发生和人

5、类相似的地方病。病。6.6.病区控制或根除致病因子后可转变为非病区。病区控制或根除致病因子后可转变为非病区。(一)(一)地球化学性地方病地球化学性地方病 1.地区分布特点地区分布特点 这类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当地这类地方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当地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含量有直接的关系。环境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含量有直接的关系。2.人群分布特点人群分布特点 病区居住的居民发病机会均等,病区居住的居民发病机会均等,但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同人群的发病程度会有但受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同人群的发病程度会有差异。差异。3.时间分布时间分布 多数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发病与流行多数地球化学性地方病的发病与流行无明

6、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二)(二)自然疫源性地方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 这类地方病的发生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宿主的这类地方病的发生与接触致病因子的机会、宿主的生活习性及传播媒介的孳生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在分布生活习性及传播媒介的孳生条件密切相关,因而在分布地区和流行季节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地区和流行季节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四、地方病的流行特征四、地方病的流行特征第二节第二节 地方病的防制措施地方病的防制措施 到目前为止,地方病仍然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到目前为止,地方病仍然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因其分布广、病种复杂、病区人口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因其分布广、病种复杂、

7、病区人口众多,又主要分布在贫困山区和农村,防制任务十分艰巨,多,又主要分布在贫困山区和农村,防制任务十分艰巨,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应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一、一、建立健全防制机构、群防群治建立健全防制机构、群防群治 二、加强地方病的监测工作二、加强地方病的监测工作 三、加强第一级预防工作三、加强第一级预防工作 1.1.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动员群众自觉就医,主动参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动员群众自觉就医,主动参与防制工作,树立长期预防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与防制工作,树立长期预防观念和自我保健意识。2.2.加强病因预防,补充缺乏元素,限制摄入过多的加强病因预防,补充缺乏元素,限制摄入过多的元素,对自然

8、疫源性地方病的控制应通过消、杀、灭等元素,对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的控制应通过消、杀、灭等工作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通过预防接种,提工作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通过预防接种,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高人群免疫水平。第三节第三节 碘缺乏疾病及其防制碘缺乏疾病及其防制 碘缺乏疾(碘缺乏疾(iodine deficienecy disorders,IDDiodine deficienecy disorders,IDD)是指机体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由于碘的摄取不足而导致是指机体在不同的发育时期,由于碘的摄取不足而导致的一组疾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克汀病、的一组疾病。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肿)

9、、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点亚克汀病、以及因缺碘引起的流以智力低下为主要特点亚克汀病、以及因缺碘引起的流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等等。产、早产、死胎、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机能低下等等。一、流行特征一、流行特征 (一)(一)地区分布地区分布 碘和碘的化合物几乎都可溶于水,在陆地上迁移碘和碘的化合物几乎都可溶于水,在陆地上迁移性很强,地球历经亿万年来冰川的融化、雨水的冲刷,性很强,地球历经亿万年来冰川的融化、雨水的冲刷,表层的富碘成熟土壤不断的剥离、冲刷入海。造成全表层的富碘成熟土壤不断的剥离、冲刷入海。造成全球陆地大范围的缺碘环境。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球陆地大范围的缺碘环境。

10、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环境缺碘的矛盾更为突出。区,环境缺碘的矛盾更为突出。(二)(二)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病区内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青春发育期发病病区内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病,青春发育期发病率急剧升高,女性高发年龄多在率急剧升高,女性高发年龄多在12121818岁,男性在岁,男性在9 91515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岁。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二、二、发病原因发病原因 环境缺碘导致碘的摄入不足,是环境缺碘导致碘的摄入不足,是IDDIDD发生的最主要的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原因。1.1.膳食因素膳食因素 机体中的碘主要从食物中获得。自然机体中的碘主要从食物中获得。自然环境中的土壤缺碘会影响植物类食物的

11、含碘量,长期吃环境中的土壤缺碘会影响植物类食物的含碘量,长期吃低碘食物就会导致低碘食物就会导致IDDIDD的发生。的发生。WHOWHO推荐的碘的摄入量为推荐的碘的摄入量为140g/140g/日。另外,长期低蛋白、低热能、低维生素的饮日。另外,长期低蛋白、低热能、低维生素的饮食可影响碘的吸收,还有一些含有硫氰酸盐的植物类食食可影响碘的吸收,还有一些含有硫氰酸盐的植物类食物也会影响机体对碘的利用。物也会影响机体对碘的利用。2.2.饮水因素饮水因素 机体中的碘有机体中的碘有10%10%20%20%来自于饮用水,来自于饮用水,IDDIDD的发生与饮用水中碘的含量呈负相关。的发生与饮用水中碘的含量呈负相

12、关。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一)(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 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颈部增粗,多无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腺肿大,颈部增粗,多无其他明显症状。当腺体肿大压迫到周围器官时可出其他明显症状。当腺体肿大压迫到周围器官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颜面浮肿的症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颜面浮肿的症状。按腺体肿大的性质可分为三型,见表状。按腺体肿大的性质可分为三型,见表15-115-1。按肿大的程度,国际统一分度法可分为三度,按肿大的程度,国际统一分度法可分为三度,见表见表15-215-2。表表15-1 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型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型分分 型型主要临床特征主要

13、临床特征弥弥 漫漫 型型 甲状腺均匀增大无结节甲状腺均匀增大无结节结结 节节 型型甲状腺处可摸到结节甲状腺处可摸到结节混混 合合 型型甲状腺均匀增大并可摸到结节甲状腺均匀增大并可摸到结节表表15-2 15-2 地方性甲状腺肿国际统一分度地方性甲状腺肿国际统一分度 分分 度度主要临床特征主要临床特征 0 0 度度甲状腺摸不着,看不见甲状腺摸不着,看不见 度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不见;甲状腺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不见;甲状腺虽不大但能摸到结节虽不大但能摸到结节 度度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得见颈部端正时,甲状腺摸得着看得见图图15-1 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二)(二)地方性克汀

14、病地方性克汀病 地方性克汀病是碘缺乏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地方性克汀病是碘缺乏疾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是母体在怀孕期间严重缺碘对胎儿造成的一种先天性是母体在怀孕期间严重缺碘对胎儿造成的一种先天性损害,患者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滞,临床表现可用损害,患者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滞,临床表现可用五个字概括,即呆、小、聋、哑、瘫。又称为地方性五个字概括,即呆、小、聋、哑、瘫。又称为地方性呆小症。呆小症。四、防制措施四、防制措施 (一)(一)补碘补碘 1.1.碘盐碘盐 食盐加碘是预防食盐加碘是预防IDDIDD的首选方法,简便、的首选方法,简便、易行、经济、安全。食盐加碘的比例应为易行、经济、安全。食盐加碘的比

15、例应为150000150000120000120000。碘盐还应注意防潮、防晒、密闭保存,以。碘盐还应注意防潮、防晒、密闭保存,以减少碘的损失。减少碘的损失。2.2.碘油碘油 有口服和注射制剂。长效、快速、简便有口服和注射制剂。长效、快速、简便、副作用小。适合育龄妇女和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副作用小。适合育龄妇女和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也是一种很好的补碘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补碘方法。3.3.富碘食物富碘食物 提倡经常食用一些含碘量高的海产提倡经常食用一些含碘量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食物。品。如海带、紫菜、海鱼等食物。(二)(二)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加强卫生监督监测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碘盐、碘

16、油制剂质量的监测,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碘盐、碘油制剂质量的监测,包括碘的浓度、包装、生产日期、保管存放等内容,包括碘的浓度、包装、生产日期、保管存放等内容,确保碘盐和碘油制剂的质量。另外,还应密切监测碘确保碘盐和碘油制剂的质量。另外,还应密切监测碘缺乏疾病发病情况的动态变化和流行趋势,及时做出缺乏疾病发病情况的动态变化和流行趋势,及时做出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对防制措施进行评价。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对防制措施进行评价。第四节第四节 地方性氟中毒及其防治地方性氟中毒及其防治 地方性氟中毒多发生在自然环境中含氟量高的地地方性氟中毒多发生在自然环境中含氟量高的地区,是因为长期摄入过多的氟而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区

17、,是因为长期摄入过多的氟而引起的以氟斑牙和氟骨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也称为地方性氟病。骨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也称为地方性氟病。一、一、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1.1.地理分布地理分布 地方性氟病分布广泛,遍及于全世地方性氟病分布广泛,遍及于全世界。我国除上海市外,其余省市均有流行。危害面积界。我国除上海市外,其余省市均有流行。危害面积大,受害人数多,病区人口达大,受害人数多,病区人口达3 3亿多。亿多。2.2.人群分布人群分布 氟斑牙多发生在氟斑牙多发生在7 71212岁,氟骨症多岁,氟骨症多发生于青壮年,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有资料发生于青壮年,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有资料表明,

18、氟骨症患者女性要多于男性,病后病情也重。表明,氟骨症患者女性要多于男性,病后病情也重。另外,外地迁入病区的人群易感性高,更容易患病。另外,外地迁入病区的人群易感性高,更容易患病。二、二、病因分型病因分型 环境氟的含量过高是地方性氟病的主要原因。环境氟的含量过高是地方性氟病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因分型可分为三类。根据病因分型可分为三类。1.1.饮水型饮水型 此型最为常见,分布最广,患病人此型最为常见,分布最广,患病人数最多。是由于饮用水中氟的含量过高所致。调查表数最多。是由于饮用水中氟的含量过高所致。调查表明,饮水中氟的含量超过明,饮水中氟的含量超过1.01.0/L/L,氟斑牙的患病率,氟斑牙的患病

19、率就会上升;若超过就会上升;若超过4.04.0/L/L时,氟骨症的发病率会逐时,氟骨症的发病率会逐渐上升。渐上升。2.2.煤烟型煤烟型 此型多见于寒冷、潮湿、室内烤火此型多见于寒冷、潮湿、室内烤火期长的地区,有些地区以劣质高氟煤作为主要燃料,期长的地区,有些地区以劣质高氟煤作为主要燃料,用于室内取暖、做饭、烘烤粮食,加之又无排烟装置,用于室内取暖、做饭、烘烤粮食,加之又无排烟装置,造成室内空气和粮食的氟污染。使氟经呼吸道和消化造成室内空气和粮食的氟污染。使氟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蓄积。道进入人体,在体内逐渐蓄积。3.3.饮茶型饮茶型 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等少数民族我国西藏、青海、

20、四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经常饮用的砖茶中,氟的含量很高,长期饮地区居民经常饮用的砖茶中,氟的含量很高,长期饮用也会导致氟中毒。用也会导致氟中毒。三、三、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 (一)(一)氟斑牙氟斑牙 氟斑牙是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适量的氟对牙氟斑牙是氟中毒最早出现的体征。适量的氟对牙釉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龋齿。但氟的摄入釉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预防龋齿。但氟的摄入量过高则会造成牙釉质矿化不全而形成氟斑牙。病量过高则会造成牙釉质矿化不全而形成氟斑牙。病损多发生于恒牙切齿部分,使牙齿表面失去光泽,损多发生于恒牙切齿部分,使牙齿表面失去光泽,粗糙、出现色素沉着,按病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粗糙、

21、出现色素沉着,按病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三型。表型。表15-315-3表表15-3 15-3 氟斑牙临床分型氟斑牙临床分型分分 型型主要临床特征主要临床特征 白垩型白垩型牙面失去光泽、粗糙、出现白色斑点(粉笔状)牙面失去光泽、粗糙、出现白色斑点(粉笔状)着色型着色型牙面釉质出现黄至深褐色斑纹牙面釉质出现黄至深褐色斑纹缺损型缺损型牙釉质损坏剥落脱,呈浅窝样或花斑样缺损牙釉质损坏剥落脱,呈浅窝样或花斑样缺损 图图15-2 地方性氟中毒性氟斑牙地方性氟中毒性氟斑牙 四、四、防制措施防制措施 地方性氟中毒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控制氟的地方性氟中毒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控制氟的来源,减少氟的摄入量。来源,减少氟

22、的摄入量。1.1.改水降氟改水降氟 改用低氟水源:可引江河、水改用低氟水源:可引江河、水库等地面水,也可建低氟深井或收集天然降水做水库等地面水,也可建低氟深井或收集天然降水做水源。源。饮水除氟: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可降低水饮水除氟:采用混凝沉淀的方法可降低水中氟的含量,常用混凝剂有明矾、碱式氯化铝等。中氟的含量,常用混凝剂有明矾、碱式氯化铝等。饮水中氟的含量应在饮水中氟的含量应在0.50.51.01.0/L/L之间比较安全。之间比较安全。2.2.减少煤烟氟污染减少煤烟氟污染 应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氟煤应尽量少用或不用高氟煤作为室内燃料,改变落后的炉灶,加强排烟措施,作为室内燃料,改变落后的炉灶,加强

23、排烟措施,减少室内空气氟污染。减少室内空气氟污染。3.3.综合措施综合措施 高氟地区应加强盐碱地的改造,疏通河道、植高氟地区应加强盐碱地的改造,疏通河道、植树造林,减少氟在自然环境中的蓄积。树造林,减少氟在自然环境中的蓄积。控制环境氟污染,严格限制工业控制环境氟污染,严格限制工业“三废三废”中高中高氟物质的排放。氟物质的排放。不吃或少吃氟污染的食物,改善饮食结构,多不吃或少吃氟污染的食物,改善饮食结构,多吃肉、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体质和抗氟能吃肉、蛋、奶、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强体质和抗氟能力。高氟地区居民不应饮用高氟茶,不应使用含氟牙力。高氟地区居民不应饮用高氟茶,不应使用含氟牙膏。膏。

24、小小 结结 地方病是一类具有严格地方性区域特征的疾病。地方病是一类具有严格地方性区域特征的疾病。需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应加强第一级预防。需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应加强第一级预防。碘缺乏疾病是由于缺碘对机体造成的各种损害。碘缺乏疾病是由于缺碘对机体造成的各种损害。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等水土保持较差的地区,主要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等水土保持较差的地区,主要临床表现是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还可造成智力的损伤。临床表现是单纯性甲状腺肿大,还可造成智力的损伤。应以一级预防为主,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服用碘盐和多应以一级预防为主,最好的预防方法是服用碘盐和多吃富碘食物。吃富碘食物。地方性氟中毒是长期摄入过多的氟所致,病因可地方性氟中毒是长期摄入过多的氟所致,病因可分饮水型、煤烟型和饮茶型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分饮水型、煤烟型和饮茶型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重点在于第一级预防,改水降氟、改良炉灶、氟骨症。重点在于第一级预防,改水降氟、改良炉灶、控制氟污染都是必不可少的防制措施。控制氟污染都是必不可少的防制措施。思思 考考 题题1.何谓地方病何谓地方病?可分为哪几类?可分为哪几类?2.简述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流行简述碘缺乏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病因、流行特征。特征。3.试述碘缺乏疾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防制试述碘缺乏疾病和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防制措施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