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052067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练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练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练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练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练习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规范使用期内国家的建设规模、建筑工地的安全管理和脚手架使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规范内容应适应变化。和本规范配套的相关规范在内容作了修订,使本规范在内容上应作出修改,和相关规范协调。施工现场高大支架和模板工程数量增多,事故频发。在技术上亟待给予指导和规范。2005年开始对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范的修订工作。细分脚手架类型,对应明确荷载、材料和计算等内容 取消了双立杆、51*3.0钢管、柔性连墙件相关内容 弱化敞口式单、双排脚手架,强调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 加强了构造要求,增添了“满堂支撑架”“型钢悬挑脚手架”等相关内容 强制条文(原20,现1

2、6)目次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构配件4 荷载 5 设计计算 6 构造要求7 施工 8 检查和验收 9 安全管理附录 1.0.1为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等施工用落地式单、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型钢悬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的设计、施工和验收。1.0.3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按本规范的规定对其结构构件与立杆地基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1.0.4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

3、,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1.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为建筑施工而搭设的,承受荷载的由扣件和钢管等构成的脚手架与支撑架,包含本规范各类脚手架与支撑架,统称脚手架。2.1.2支撑架 为钢结构安装或浇筑混凝土构件等搭设的承力支架。2.1.5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3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脚手架。该架体顶部作业层施工荷载通过水平杆传递给立杆,顶部立杆呈偏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脚手架。2.1.6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 在纵横方向,由不少于3排立杆并与水平杆、水平剪刀撑、竖向剪刀撑、扣件等构成的承力支架。该架体顶部的钢结构安装等(同类工程)施工荷载通

4、过可调托撑轴心传力给立杆,顶部立杆呈轴心受压状态,简称满堂支撑架。3.1钢管 3.1.1脚手架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中规定的Q235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级钢的规定。3.1.2脚手架钢管宜采用48.3*3.6钢管。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8kg。取消了513.0钢管 3.2扣件 3.2.1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或铸钢制作,其质量和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采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3.2.2扣件在螺栓拧紧

5、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3.3脚手板 3.3.3木脚手板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IIa级材质的规定。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宜各设置直径不小于4mm的镀锌钢丝箍2道。3.3.4竹脚手板宜采用由毛竹或楠竹制作的竹串片板、竹笆板。竹串片脚手板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附录A.0.2的规定。3.4可调托撑 3.4.1可调托撑螺杆外径不得小于36mm,直径与螺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梯形螺纹GB/T5796.2、GB/T5796.3的规定。3.4.2可调托撑螺杆与支托板焊接牢固,焊缝高度不小于6mm,螺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

6、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 3.4.3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3.5悬挑脚手架用型钢 悬挑脚手架用型钢和用于固定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4.1荷载分类 根据脚手架用途分为“单、双排与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两大类。4.1.4用作砼结构施工的支撑架上的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荷载规定荷载荷载名称标准值解析永久荷载G1K模板及支架自重木模0.3kN/m2支架自重按模板支架高度以0.15kN/m2取值G2K普通砼自重

7、24kN/m3其他砼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G3K钢筋自重板1.1kN/m3梁1.5kN/m3其他根据工程设计图另行计算G4K砼侧压力套公式取小值注意公式参数取值可变荷载Q1K施工人员及设备小梁2.5kN/m2主梁1.5kN/m2立柱1.0kN/m2上料平台、砼泵管等按实际情况取用;布料机上料4kN/m2Q2K振捣荷载水平模2.0kN/m2垂直模4.0kN/m2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内Q3K振捣荷载查表作用范围在有效压头高度之内 4.2荷载标准值 4.2.1永久荷载 1 立杆承受的每米结构自重标准值。细划分为“单、双排脚手架”、“满堂脚手架”和“满堂支撑架”,均可查附表A。2 竹笆脚手板自重标准

8、值:0.10kN/m2。3 栏杆、冲压钢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0.16kN/m【原0.11】栏杆、竹串片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0.17kN/m【原0.14】栏杆、木脚手板挡板自重标准值:0.17kN/m【原0.14】4 密目式安全立网自重标准值:0.01kN/m2。5 可调托撑上主梁、次梁、支撑板等自重应按实际计算,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可查表4.2.1-3取得类别类别立杆间距立杆间距(m)0.75*0.750.75*0.75木质主梁(含48.3*3.6双钢管)、次梁,木支撑板型钢主梁、次梁,木支撑板0.61.00.851.2 4.2.2单、双排与满堂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标注值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9、且不应小于表4.2.2的规定。表4.2.2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注:斜道上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不应低于2.0kN/m2 4.2.3当在双排脚手架上同时有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在同一跨距内各操作层的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m2。类别类别标准值(标准值(kN/m2)装修脚手架混凝土、砌筑结构脚手架轻型钢结构及空间网格结构脚手架普通钢结构脚手架2323 4.2.4满堂支撑架上荷载标准值 1、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大于4.2kN/m2时,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应按表4.2.2采用。2、大于时 作业层上的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取1.0kN/m2,大型设备、结构构件等可

10、变荷载按实际计算;用作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作业层上荷载标准值的取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4.2.5风荷载标准值:wk=zsw0(n=10)4.2.7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脚手架挡风系数不宜小于0.8。4.3荷载效应组合 4.3.1设计脚手架的承重构件时,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荷载取其最不利组合进行计算,荷载效应组合宜按表4.3.1采用。表4.3.1 荷载效应组合 4.3.2满堂支撑架用于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荷载组合与荷载设计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的规定。计算项目计算项目荷载效应组合荷载效应组合纵向、横向水平杆强度与变形永久

11、荷载+施工荷载脚手架立杆地基承载力型钢悬挑梁的强度、稳定与变形永久荷载+施工荷载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风荷载)立杆稳定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风荷载)连墙件强度与稳定单排架,风荷载+2.0kN双排架,风荷载+3.0kN 5.1基本设计规定 5.1.1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可只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 纵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2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3 连墙件的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的计算 4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5.1.2计算构件的强度、稳定性与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效应

12、基本组合的设计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5.1.3脚手架中的受弯构件,验算构件变形时,应采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设计值,各类荷载分项系数均应取1.0。5.1.7扣件、底座、可调托撑的承载力设计值应按表5.1.7采用。5.1.8受弯构件的挠度不应超过表5.1.8中规定的容许值。注:l为受弯构件的跨度,对悬挑杆件为其悬伸长度的2倍项目项目承载力设计值承载力设计值对接扣件(抗滑)3.20直角扣件、旋转扣件(抗滑)8.00底座(抗压)、可调托撑(抗压)40.00构件类别构件类别容许挠度容许挠度脚手板,脚手架纵横向水平杆l/150与10mm脚手架悬挑受弯杆件l/400型钢

13、悬挑脚手架悬挑钢梁l/250 5.1.9受压、受拉构件的容许长细比不应超过表5.1.9中规定的容许值。5.2单、双排脚手架计算 5.2.7计算立杆段的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N=1.2(NG1k+NG2k)+1.4NQ1k 组合风荷载时:N=1.2(NG1k+NG2k)+0.9*1.4NQ1k 5.2.8立杆计算长度l0应按下式计算:l0=kh k取1.155;当验算立杆允许长细比时k取1.0;取值同原规范构件类别构件类别容许长细比容许长细比立杆双排架满堂支撑架210单排架230满堂脚手架250横向斜撑、剪刀撑中的压杆250拉杆350 5.2.9由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

14、杆段弯矩Mw可按下式计算:Mw=0.9*1.4Mwk=0.9*1.4*wklah2/10 5.2.10 单双排脚手架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脚手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2 当脚手架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或最大立杆纵距、立杆横距、连墙件间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计算验算。5.2.11单、双排脚手架允许搭设高度H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并应取较小值。不组合风荷载时:H=Af-(1.2NG2k+1.4NQk)/(1.2gk)组合风荷载时:H=Af-(1.2NG2k+0.9*1.4(

15、NQk+Mwk A/W)/(1.2gk)【删除了原允许搭设高度调整公式H=Hs/(1+0.001Hs)】5.2.12连墙件杆件的强度及稳定应满足下列公式要求:强度=Nl/Ac0.85 稳定性:Nl/(A)0.85f Nl=Nlw+N0(N0单排取2kN,双排取3kN)5.2.13由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下式计算:Nlw=1.4wkAw 5.2.14连墙件与脚手架、连墙件与建筑结构连接的连接强度应按下式计算:NlNv 5.3满堂脚手架计算 5.3.2施工荷载产生的轴向力标准值总和NQk,可按所选取计算部位立杆负荷面积计算。5.3.3立杆稳定性计算的部位:1、当满堂脚手架采用相同的

16、步距、立杆纵、横距时,应计算底层立杆段。2、当架体的步距、立杆纵、横距有变化时,除计算底层立杆段外,还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横距等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3、当架体上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尚应计算集中荷载作用范围内受力最大的立杆段。5.3.4满堂脚手架立杆的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l0=kh【k和 的取值不同于“单、双排脚手架”】5.3.6当满堂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1.5m,架体四周及中间与建筑物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并且刚性连接的水平间距不大于4.5m,竖向间距不大于3.6m时,可按本规范5.2.6条5.2.10条双排脚手架的规定进行计算。5.4满堂支撑架计算 5.4.4计算立杆段的

17、轴向力设计值N,应按下列公式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1.4NQ1k 组合风荷载时 N=1.2(NG1k+NG2k)+0.9*1.4NQ1k 5.4.5立杆稳定性计算部位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满堂支撑架采用相同的步距、立杆纵距、立杆横距时,应计算底层与顶层立杆段。2、当不同时或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同满堂脚手架要求。5.4.6满堂支撑架立杆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取整体稳定计算计算结果最不利值:顶部立杆段:l0=k1(h+2a)非顶部立杆段:l0=k2h【k查表5.4.6取值,1,2分普通型和加强型查附表C取值】5.4.7当满堂支撑架小于4跨时,宜设置连墙件将架体

18、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当架体未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刚性连接,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按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5采用时,应符合如下规定:1 支撑架高度不应超过一个建筑楼层高度,且不应超过5.2m 2 架体上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标准值不应大于7.5kN/m2;3 架体上永久荷载与可变荷载(不含风荷载)总和的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不应大于7kN/m。5.5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计算 5.5.1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Pk=Nk/Afg 5.5.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为天然地基时,应按地质勘查报告选用,当为回填土地基时,应对地质勘查报告提供的回填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9、乘以折减系数0.4.2 由载荷试验或工程经验确定。5.6型钢悬挑脚手架验算 5.6.1当采用型钢悬挑梁做为脚手架的支承结构时,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1 型钢悬挑梁抗弯强度、整体稳定和挠度;2型钢悬挑梁锚固件及其锚固连接强度;3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验算。5.6.2作用于型钢悬挑梁上的立杆轴向力设计值,应根据悬挑脚手架分段搭设高度按本规范式(5.2.7-1)、(5.2.7-2)分别计算,并应取其较大者。5.6.7当型钢悬挑梁锚固段压点处采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锚固连接时,其钢筋拉环或螺栓的承载能力应乘以0.85折减系数。5.6.8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物锚固的压点处楼板未设置上层

20、受力钢筋时,应计算在楼板内配置用于承受型钢梁锚固作用引起负弯矩的钢筋。5.6.9对型钢悬挑梁下建筑结构的混凝土梁(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进行混凝土局部抗压承载力、结构承载力验算,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6.1 常用单、双排脚手架设计尺寸 6.1.1常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单、双排脚手架结构的设计尺寸,可按表6.1.1-1“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式双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和表6.1.1-2“常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式单排脚手架的设计尺寸”6.1.2单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应超过24m;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50m,高度超过50m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分

21、段搭设等措施。6.2脚手架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脚手板 6.3立杆 6.3.5单双排脚手架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6.3.6第2款:当立杆接长采用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并应采用不少于2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试验数据:一个对接扣件的承载能力比搭接的承载能力大2.14倍)6.4连墙件 6.4.1脚手架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6.4.3连墙件的布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

22、取其它可靠措施固定;3、应优先采用菱形布置,或采用方形、矩形布置。6.4.5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成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6.4.6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连接。6.5门洞【无改动】6.6剪刀撑与横向斜撑【改动不大】6.7斜道 6.7.3第3项: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mm300mm设置1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mm30mm。6.8满堂脚手架 6.8.2满堂脚手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6m;满堂脚手架施工层不得超过1层。6.8.3满堂脚手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本规范第6.3.16.3.3条

23、的规定;立杆接长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接连接。立杆对接扣件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3.6条第1款的规定。水平杆的连接应符合本规范第6.2.1条第2款的有关规定,水平杆长度不宜小于3跨。6.8.4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6m至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8m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杆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为6m8m。6.8.5剪刀撑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水平杆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6.8.6

24、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宜大于3,当高宽比大于2时,应在架体的外侧四周和内部水平间隔69m,竖向间隔46m设置连墙件与建筑结构拉结,当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设置钢丝绳张拉固定等措施。6.8.7最少跨数为2、3跨的满堂脚手架,宜按本规范6.4节的规定设置连墙件。6.8.8当满堂脚手架局部承受集中荷载时,应按实际荷载计算并应局部加固。6.8.9满堂脚手架应设爬梯,爬梯踏步间距不得大于300mm。6.8.10满堂脚手架操作层支撑脚手板的水平杆间距不应大于1/2跨距;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本规范第6.2.4条的规定。6.9满堂支撑架 6.9.1满堂支撑架立杆步距与立杆间距不宜超过附录C表C-2表C-5规定的

25、上限值,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a不应超过0.5m。满堂支撑架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m。6.9.2满堂支撑架立杆、水平杆的构造要求应符合本规范第6.8.3条的规定。6.9.3满堂支撑架应根据架体的类型设置剪刀撑,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型:1)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m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m8m。2)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扫地杆的设置层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2加强型:1)当立杆纵

26、横向间距为0.9m*0.9m1.2m*1.2m时,在加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且不大于5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4跨。2)当立杆纵横向间距为0.6m*0.6m0.9m*0.9m(含0.6m*0.6m,0.9m*0.9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跨(且不小于3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跨。3)当立杆纵横向间距为0.4m*0.4m0.6m*0.6m(含0.4m*0.4m)时,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3m3.2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3m3.2m。4)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水平剪刀撑,扫地杆的设置层水平

27、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6.9.3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6m,剪刀撑宽度应为3m5m。6.9.4竖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为4560,水平剪刀撑与支架纵(或横)向夹角应为4560,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应符合本规范第6.3.6条的规定。6.9.5剪刀撑的固定应符合本规范第6.8.5条的规定。6.9.6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6.9.7当满堂支撑架高宽比不满足本规范附录C表C-2表C-5规定(高宽比大于2或2.5)时,满堂支撑架应在支架的四周和中部与结构柱进行刚性连接,连墙件水平间距

28、应为6m9m,竖向间距应为2m3m。在无结构柱部位应采取预埋钢管等措施与建筑结构进行刚性连接,在有空间部位,满堂支撑架宜超出顶部加载区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支撑架高宽比不应大于3。6.10型钢悬挑脚手架 6.10.1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m。6.10.2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截面的型钢。悬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梁尾端应在两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直径不宜小于16mm。6.10.3用于锚固的U型钢筋拉环或螺栓应采用冷弯成型。U型钢筋拉环、锚固螺栓与型钢间隙应用钢楔或硬木楔楔紧。6.10

29、.4每个型钢悬挑梁外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钢丝绳与建筑结构拉结的吊环应使用HPB235级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20mm,吊环预埋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本规范未列入下撑式悬挑脚手架)6.10.5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型钢悬挑梁固定端应用2个(对)及以上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与建筑结构梁板固定,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应预埋至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位置,并应与混凝土梁、板底层钢筋焊接或绑扎牢固,其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30、范GB50010中钢筋锚固的规定。6.10.6当型钢悬挑梁与建筑结构采用螺栓钢压板连接固定时,钢压板尺寸不应小于100mm*10mm(宽*厚);当采用螺栓角钢压板连接时,角钢的规定不应小于63mm*63mm*6mm。6.10.7型钢悬挑梁悬挑端应设置能使脚手架立杆与钢梁可靠固定的定位点,定位点离悬挑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6.10.8锚固位置设置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应采取加固措施。6.10.9悬挑梁间距应按悬挑架架体立杆纵距设置,每一纵距设置一根。6.10.10悬挑架的外立面剪刀撑应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6.2条、6.

31、6.5条的规定。6.10.11连墙件设置应符合本规范第6.4节的固定。6.10.12锚固型钢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20。7.1施工准备 7.1.1脚手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7.1.3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7.1.4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应使排水畅通。7.2地基与基础 7.2.2:压实填土地基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6.1节的规定;灰土地基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4.2节的规定 7.3搭设 7.3.1:单双排脚手

32、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2步;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2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拉固定等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7.3.3第2款: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7.3.11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扣件规格应与钢管外径相同;2 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且不应大于65Nm;3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4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5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7.3.12作业层、斜道的栏杆和

33、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2 上栏杆上皮高度应为1.2m;3 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mm;4 中栏杆应居中设置。7.4拆除 7.4.1脚手架拆除应按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拆除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2 应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脚手架专项方案中的拆除顺序和措施,经审批后方可实施;3 拆除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4 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7.4.4架体拆除应设专人指挥,当有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明确分工、统一行动,且应具有足够的操作面。8.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8.1.3第3项:扣件的技术要

34、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第5节的规定。8.1.6悬挑脚手架用型钢的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5.1条的规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有关规定。8.1.7可调托撑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其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4节的规定;2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应符合本规范第5.1.7条的规定;3 可调托撑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变形不应大于1mm;4 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支托板、螺母。8.2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8.2.1脚手架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1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作业层上施加荷

35、载前 3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 4达到设计高度后 5遇有6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解冻后 6停用超过1个月 8.2.2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进行脚手架检查、验收 1本规范第8.2.38.2.5条的规定 2专项施工方案及变更文件 3技术交底文件 4构配件质量检查表(附录D,表D)8.2.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要求内容:1 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应符合本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2 地基应无积水,底座应无松动,立杆应无悬空;3 扣件螺栓应无松动;4 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满堂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8.2.4项次1、2的规定;高度在2

36、0m以上的满堂支撑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8.2.4项次1、3的规定;5 安全防护措施应符合本规范要求;6 应无超载使用。9.0.2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细安全带、穿防滑鞋 9.0.6 满堂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应设有专人监护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迅速撤离作业面上的人员。应在采取确保安全的措施后,查明原因,做出判断和处理。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9.0.9夜间不宜进行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9.0.11脚手板应铺设牢靠、严实,并应用安全网双层兜底。施工层以下每隔10m应用安全网封闭。9.10.12单双排脚手架、悬挑式脚手

37、架沿架体外围应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宜设置在脚手架外立杆的内侧,并应与架体绑扎牢固。9.10.15满堂脚手架与满堂支撑架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假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3.4.3 可调托撑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6.2.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9.0.18 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

38、应小于500mm(图6.3.3)。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6.3.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6.6.3 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图6.6.3)。图6.6.3 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置 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39、。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持证上岗。9.0.4 钢管上严禁打孔。9.0.5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架体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严禁拆除或移动架体上安全防护设施。9.0.7 满堂支撑架顶部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9.0.13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2、连墙件。9.0.14 当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开挖脚手架基础下的设备基础或管沟时,必须对脚手架采取加固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