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棉在转杯纺纱加工中的成纱质量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7049013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美棉在转杯纺纱加工中的成纱质量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棉在转杯纺纱加工中的成纱质量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棉在转杯纺纱加工中的成纱质量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美棉在转杯纺纱加工中的成纱质量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棉在转杯纺纱加工中的成纱质量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美棉在转杯纺纱加工中的成纱质量分析李水花,杨新勇,陈乃英(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杭州311401) 摘要:对美棉的基本性能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对在Autoeor0312转杯纺设备上使用美棉时的纺纱工艺设计进行了探讨;对国产棉与美棉的质量进行了对比试验并进行了成纱质量分析;对如何用好美棉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AIltocoro312;美棉;工艺参数;成纱质量;体会。中图分类号:TSl0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1309265X (2006) 06001903公司引进了Autocoro312转杯纺生产线,生产18273tex转杯纺纱,包括部分针织用纱。投产初期,均使用国产棉作为纺

2、纱原料,由于受“三丝”的困扰,加上2002年年底开始国内棉花价格大幅攀升,逐渐转为使用价格相对稳定且“三丝”相对较少的美棉。在20世纪90年代,曾使用过SM级美棉进行纺纱,但因美棉中含糖量偏高,曾引起较为严重的绕皮辊、绕罗拉、绕皮圈现象,影响生产与质量。因此,在转杯纺纱使用美棉时,采取循序渐进、逐渐增加的策略。通过近4年来的使用和实践,已经初步了解了美棉的基本性能在转杯纺生产中的特点,所生产的产品基本满足客户的需要。1 美棉基本性能和特点因转杯纺纱的需要,所进原料基本为MOT棉,等级为Mid级和SLM级。MOT棉是指西南、中南部约10个地方的棉花,如德克萨斯、俄克拉荷马、田纳西、路易斯安那、阿

3、肯色、密苏里、密西西等地区,其原棉一般长度较短,长度整齐度较低,适合气流纺纱。通过近几年的原料质量检验数据分析,美棉具有以下一些基本性能和特点:a)品级:美国陆地棉(细绒棉)标准分为五大类,即白棉、淡点污棉、点污棉、淡黄染棉和黄染棉。我厂所进均为白棉,其色泽特征大都为色白有淡灰、黄染;成熟度系数一般在16以上;含叶屑较多,轧工水平一般。b)回潮率:回潮率较小,一般在5570之间。c)含杂率:含杂率较高。Mid级一般在20之间,SML级一般在28以上。d)细度:马克隆值跨度范围大,年度问、地区间差异明显。e)长度:长度较短,长度整齐度较差。均匀度低于国产棉5左右,但单纤维强力较高。f)短绒:短绒

4、含量偏高,16mm及以下短绒一般都高于12,特别是SLM级棉花中有时超过20%。g)疵点及含糖:个别美棉的疵点含量高,细小杂质多,但含糖量较低,均在20级左右,三丝较少。h)其它:非绿卡棉中混批情况较多,同等级原棉不同分级站混杂现象较普遍,有时一致性较差。2工艺流程DBT019往复式抓包机MFC双轴流开棉机MCM多仓混棉机CXL-3开棉机DX高效除尘器DK903梳棉机HSRl000带自调匀整高速并条机Autocoro312全自动转杯纺纱机。3使用美棉工艺措施31原料处理a)美棉入库时,根据分级站不同、包装不同分开堆放划批。检验时如发现同批色泽差异较大,还必须细分批号,按实际等级进行使用。b)使

5、用时根据纺纱品种的用途、支数的粗细选择不同质量指标的批号进行配棉。c)色泽相差较大的棉花接替时,调整比例一般控制在5以内。 d)清花拆包操作时,严格执行配棉要求,不同批号原棉均匀搭配,削高嵌低。e)各工序严格控制存量,做到先做先用,杜绝因半制品差异造成的黄白纱。32各工序工艺措施a)清钢联工序根据美棉含杂较多的特点,清钢联工序采用多松薄喂,适当打击、早落多排、紧隔距、强分梳、少损伤纤维的工艺原则。抓棉机抓棉深度一般在23mm,提高抓棉小车运行速度,做到勤抓薄喂。双轴流开棉机MFC尘棒隔距原215改为2525,CXL-3开棉机3只打手下除尘刀开启位置原刻度分别为3、10、38改为5、15、38,

6、以增加落杂。抓棉机打手速度1500rmin,开棉机3只打手速度分别为800rmin、1400rmin、2200rrain,既考虑适当打击,又保证少损伤纤维。增加DK903梳棉机盖板速度,加大对细小杂质、短绒的排除,锡林与盖板隔距采用紧隔距,以增强分梳。盖板速度为280mmmin,锡林与盖板隔距为023020020018018015mm。b)并条工序根据美棉长度相对较短的特点,罗拉隔距适当减小,隔距为36mm。c)气流纺工序考虑棉条中杂质相对较多,适当提高分梳辊速度,以充分梳理排杂。由于棉条中杂质相对较多,纺纱器件易积灰尘,不利于成纱质量,必须定期对转杯纺机停车清洁。使用美棉,适当提高成纱捻系数

7、,以增强成纱强力。4成纱质量41采用全部国产新疆棉与混用部分美棉成纱质量比较2002年l0月前,公司转杯纺配棉均采用新疆棉3级、4级生产OE360tex,后开始少量昆用SLM级美棉。至2003年10月份4级棉均由SLM级替代。表1是原棉质量情况。表2是成纱质量情况 (捻系数相同)。表1 原棉质量情况项目主体长度/mm马克隆值回潮率/%成熟度系数16mm短绒率/%断裂比强度/(cN/dt)含杂率/%3级新疆棉28.8029.773.004.256.819.531.311.757.9012.512.724.300.792.444级新疆棉27.8529.823.303.508.0111.161.39

8、1.649.8613.603.043.791.712.30Mid级美棉27.7328.753.544.585.667.141.481.7510.5420.223.344.271.142.97SLM级美棉25.4527.684.715.294.986.881.702.0412.0218.774.025.082.193.43表2 成纱质量情况SLM美棉含量/%新疆棉含量/%成纱强度/(cN/tex)成纱重量变异系数/%成纱乌斯特水平CV/%CVb/%细节(50%)/(个/km)粗节(+50%)/(个/km)棉节(+280%)/(个/km)010012.80.912.251.10032158512.

9、51.012.441.150.53.53307012.31.112.662.0726.28406012.41.112.711.4737.46.0505012.01.212.993.153.610.110.1604011.81.113.372.035.015.47从表中看出,由于SLM级美棉细度偏粗,长度偏短,使成纱质量指标下降。SLM级美棉用的越多,强力越低,条干越差。42使用不同美棉的成纱质量比较2004年度初开始,使用Mid级美棉代替3级新疆棉,即全部用美棉生产OE278tex转杯纺纱。表3是不同美棉质量指标下生产的OE278rex成纱质量情况。表3 不同美棉质量指标下生产的OE27.8t

10、ex成纱质量对比配棉平均值成纱强度/(cN/tex)成纱重量变异系数/%成纱乌斯特马克隆值16mm短绒/%长度/mmCV/%CVb/%细节(50%)/(个/km)粗节(+50%)/(个/km)棉节(+280%)/(个/km)4.8013.6827.2711.11.114.013.0016.545.621.74.5014.6727.2411.50.913.662.29.331.015.04.2117.1027.8011.61.113.032.432.2523.07.54.1014.7827.7811.81.012.972.31.9318.06.53.7418.2927.7711.61.112.8

11、62.412.1714.39.3从表3中看出,不同的马克隆值对转杯纺的条干影响十分明显,马克隆值越小,成纱条干越好。成纱强力随马克隆值的变小有所提高,但小到一定值强力反而下降。原因是马克隆值越小,不成熟纤维增多,短绒率提高所致。因此只要配锦合理,使用美棉,成纱质量还是能达到较高水平。5其它质量情况 原棉马克隆值差异过大,织物会出现横档。刚开始使用美棉时,只注意成纱表面的色差,而忽视了原棉的内在质量。不同地区的美棉有时马克隆值差异很大,特别是采用非绿卡棉,同一批原棉中还混杂不同地区的棉,在接批使用中内在质量的变化很大,造成织物产生色档。经过近几年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首先对入库的原棉根据分级站不同、色泽的不同进行细分批号;其次在接批使用时严格控制比例。通过以上办法,大大减少了织物产生色档的问题。6结束语 a)合理利用美棉资源,生产无“三丝”棉纱,将优良的棉纱供应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 b)利用检测数据合理配棉,注意配棉成分中马克隆值,对提高成纱条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c)使用白度差异较大的原棉时,其混棉效果、搭配使用等基础管理更要跟得上。否则,出黄白纱的可能会大大增加。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地区的原棉搭配使用。因为这些即使白度差异不大,染色后造成色差的可能性也依然存在。 注:本文摘自2006年现代纺织技术 第6期19-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