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矿床学资料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048023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合工大矿床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合工大矿床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合工大矿床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合工大矿床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工大矿床学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变质岩复习名词解释1. 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一个亚固态的过程,由于物理或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矿物及其 结构发生了改变,常常引起某个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可与部分熔融共存。2. 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过程。 重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保持不变。3. 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使岩石总组分和矿物成 分发生变化的过程。岩石在交代过程中体积不变。4. 晶内塑性变形:主要包括直线滑移、双晶滑移、单个晶体的扭折,它们与晶体位错移动相 联合。直线滑移:晶格滑移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整数倍,滑移结果改变晶体形状但不

2、改变晶格 方位。双晶滑移:滑移距离是结晶学基本单位的分数,滑移结果产生机械双晶。单晶扭折: 由于晶内变形不均匀而在滑移中发生旋转,导致滑移面弯曲扭折形成。位错:是晶体内原子 排列不完整造成的线缺陷。5. 晶界塑性变形:包括颗粒边界的滑移和扩散流动(压溶)。扩散流动:较大应力下的颗粒边界一较小应力边界;晶体形状改变化学迁移一晶体生长;晶 体形状改变。这一过程可以有流体,也可以无流体。压溶:有粒间流体参与时,通过粒间流 体相的扩散流动。6. 变质分异: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形成机理: 1.成分层代表扩散反应带。化学不相容的两种岩石之间的化学位梯度自发引起; 均匀岩石中粒间溶液活动化

3、学组分化学位梯度引起。2.成分层的发育是构造重结晶的结果。 先存岩石中的先存成核的结果(Bramwell, 1985)。3.成分层是强烈压扁的结果。7. P-T-t轨迹:就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在 P-T 图解中表示历程的曲线。8. 进变质:岩石在热峰前,温度随时间而增加的过程中发生的变质结晶作用。 递增变质:一个变质地区,地表沿一定方向,热峰温度连续有规律地增加的变质作用。 退变质:岩石在热峰后,伴随温度降低发生的变质重结晶作用。退化变质:岩石在热峰后,伴随温度降低发生的变质重结晶作用。包含退变质含义;复 变质中,比老的变质事件温度低的年轻变质重结晶

4、作用。12. 热峰条件: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的最高温度状态时的条件,包括热峰温度、热 峰压力等。13. 变质级:变质作用的程度,由平衡矿物组合来确定的,通常主要指示变质作用的热峰温 度,分为四种,很低级(300-400)、低级(400)、中级(600-700)和高级(700)14. 变质反应:发生在变质作用的条件下的化学反应15变质相系:一个递增变质地区观察到的变质相的系列。如:低压变质相:沸石相,葡 萄石一绿纤石相和绿片岩相等中压变质相: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高压变质相: 蓝片岩相和榴辉岩相。变质相:在热峰附近一定的 P-T-x 范围内达到化学平衡的一套变质矿物组合,它们在空 间

5、上和时间上是紧密相关的,不断重复的。以致于它们的关系是衡定的,其矿物组合与化学 成分之间有固定的可以预测的关系。16矽卡岩:中酸性岩浆岩侵入到碳酸盐原岩中,发生交代作用形成,岩石组成以钙铝榴石 钙铁榴石,透辉石-钙铁辉石为主。17孔兹岩:由石榴石、矽线石、堇青石组成,原岩是泥质岩,经过麻粒岩相(高温)变质形成。18.蓝片岩:含蓝闪石的片岩总成,原岩多为基.性,经蓝片岩相变质(高压-低温变质), 19榴辉岩:由石榴石和绿辉石组成的无长石的区域变质岩,其中石榴石与绿辉石的含量和 75%,单个含量75%,原岩为辉长岩,经榴辉岩相变质而形成。20柯石英:高正突起,二轴晶,边缘常有放射状裂隙。是一种超高

6、压产物。大题1. 变质作用的因素(温度和压力、流体成分、时间)变质作用是一个亚固态的过程,由于物理或化学条件的改变,导致了矿物组成及其结构 构造发生了改变,常常引起某个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吸热反应,温度降低有利于放热反应,加快反应的速率,是 晶体生长与重结晶的决定性因素。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转为韧性变形产生变质 热液,作为催化剂、搬运剂与媒介对变质作用施加影响温度升高,混合岩化最低温度是 成岩作用向变质作用转变的界限,一般为150-200C,最高温度是变质作用想岩浆作用转化 的界限,一般为650-700C压力。流体。2. 变质作用的类型267根据变质范围和地质背景

7、:局部变质作用(v100km3),区域变质作用(100km3)局部变质作用,分布局限,面积小于100km3,局限在一个具体的地质构造中,往往一 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分布在,要由导致的变质作用。主要控制因素为,主要变形/变质的机制为。 P/T 情况。(1)接触一热变质作用。岩浆岩与围岩之间,具很低的P/T类型。主控因素为温度(2)动力变质作用。分布在断裂带中,主控因素为偏应力,高至低P/T类型(3)冲击变质作用。分布在陨石坑附近,在陨石冲击地表时,有强大的冲击力作用。(4)交代变质作用。分布于侵入体接触带及其附近和火山喷气活动区。变质作用机制主 要为交代作用(扩散和参透交代)。区域变质作用,面积巨

8、大,波及范围数千平方公里,变质因素复杂,往往是温度、压力、 流体的综合作用。(1)造山变质作用(2)洋底变质作用(3)埋藏变质作用( 4)混合岩化作用3. 变质反应的基本类型 参加反应物的物相种类:固-固反应又分为1.多形转变SiO2(Qtz=Coe)、A12SiO5 (Ky=And=Sil) 2.固-熔体出溶 3.纯固相之间的反应;有流体相参加的反应(主要为 H2O 和 CO2)又分为:脱水反应、脱碳酸反应、脱水一脱碳酸反应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连续和不连续反应 反应是否改变矿物原子数:净传递反应和交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映 连续反应(滑动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时渐变的,在给定的压

9、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即两者在双变反应区内共存(包含有固溶体)。不连续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时突变的,在给定的压力和流体成分条件下,反应在 一个特定的温度下发生,在P-T,P-x,T-x等双变图解上反应物和生成物只能在单变线上共生。 否则(偏离了平衡条件),两者则不能共存即一个稳定一个消失。净转移反应:变质反应过程中引起矿物原子数目的变化。(很好的压力计);交换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改变相关矿物的原子数,仅引起共存矿物之间的原子交换(Fe,Mg 等)。(很好的温度计)4. 等化学系列和等物理系列 等化学系列:是指化学成分相同的所有岩石,在不同的温度压力与流体条件下,

10、发生变质反 应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其矿物组合不同是由变质作用类型和变质作用强度决定的。 等物理系列:是指同一变质作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岩石,其矿物组合的不同是由于原岩的化 学成分决定的。如一个变质带和变质相的岩石。5.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变质结构变质结构变晶结构: 变晶的大小、几何形态、自形程度、相互关系统称之。变形结构: 与变形有关的,产生粒径减小的结构效应称之。变余结构: 变质岩(特别是浅变质岩)中保留下来的原岩结构特征。又称之为残余结构 变质构造 变余(残余)构造: 变质不彻底保留下来得从原岩构造。变质构造定向构造: 变质矿物的定向排列,出现优势方位。偏应力作用的结果。无定向构造: 变质矿

11、物颗粒随机分布,无定向性。变 质 结 构变晶结 构反应粒度、自 行程度和形态 特征的变晶结 构粒度。粗中细微细粒210.1 mm自行程度。自形、半自形、 他形关系。斑状变晶结构 花冈变晶结构花冈变晶多边形结构与花岗变晶多缝 合结构粒状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结 构);鳞片变晶结构; 纤状变晶结构; 交叉变晶结构或横交结构; 束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等轴状或近等轴状颗粒组成 边界直线或微弯 边界叶片状或锯齿状 鳞片变晶结构:以板状或叶 片状矿物为主组成,如云 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 矿物组成纤维状变晶结构:以针状 或长柱状矿物为主组成.交叉变晶结构或横交结 构。以板状、叶片状、柱 状矿物为主,没有定向

12、分 布时束状变晶结构:由板状至 针状矿物的发散束状集合 体组成的结构。反应变晶之间 包裹关系 变嵌晶结构变嵌晶:大颗粒包裹小颗粒.筛状结构:当包裹体很多时.残缕结构:当包裹体呈定向排列时. 雪球结构:若残缕强烈弯曲呈“S”形,形如雪球.反应变晶之间 反应关系 反应结构反应结构:当反应或父代反应不彻底,未达到平衡时,反 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结构上可以反映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港湾状结构:两者之间的边界十分特征,常常呈港湾状。 边界线通常指向先成矿物,并在后成矿物中可找到先成矿 物,残留的先成矿物保持了矿物光性连续性。岛屿结构:当反应进一步加强时,先成矿物可被后成矿物 分割成孤立的岛屿状。冠状反应边:

13、后成矿物呈环状围绕先成矿物后成合晶:后成矿物呈细小的蠕虫状分布于先成矿物的周 边。假象:后成矿物完全替代先成矿物,但仍保留先成矿物的 外形。变形结 构与变形有关 的,产生粒径 减小的结构效 应亚颗粒:是变形晶体通过消 除位错恢复至无应变状态的 恢复作用所形成的大量细小 无应变颗粒。其常常呈拉长 的扁豆体、带状,称丝带结 构.碎裂结构:碎斑为大的破裂的岩石或 矿物颗粒.糜棱结构:碎斑常发育波状消光、变 形带、变形双晶、压溶和 压力影.玻璃质碎屑结构:熔蚀现象,基质为玻璃质.变 余 结 构变质岩(特别是浅变质岩)中保留下来的原岩结构特征。又称之为残余结构构造定向构造面状构造表现为一系列近平行排列的

14、面。变余层理、板状构造、千枚状构 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和眼球状构造等。线状构造岩石中各种线状要素的平行定向排列。拉伸线理、皱纹线理和交 面线理等三类无定向构造块状构造岩石中矿物均匀分布,无定向.斑点构造矿物雏晶集合体呈不冋的形状、不冋的斑点分布于均匀的岩石 中;由一两中矿物细小颗粒集合体组成,称瘤状构造角砾状构造以含大量的棱角状碎块为特征。云染状构造出现在混合岩中,强烈的。长英质成分居多,暗色矿物较少,星 点状6. 共生分析的基本思路 从热力学角度看,一个天然结晶岩石就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系统。对绝大多数变质岩而 言,其热峰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往往非常接近化学平衡,这使得岩石矿物

15、组合(相)与岩 石化学成分(组分)和物理化学条件(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应服从Gibbs相律。因此,从研究变质岩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出发,应用相律,可以分析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和物化条件的关系。这是变质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称为共生分析。F(自由度数)=C(组分数)- p(相数)+ 2确定矿物共生组合的主要标志: 各矿物都相接触;各矿物之间无交切和反应关系;同种矿物光学性质相等,无矿物环 带;一对矿物之间的分配系数相等;符合矿物相律。标准的判别是关键7. 封闭系统的Goldschmidt矿物相律在封闭条件下岩石系统达到平衡时应服从Gibbs相律。变质作用是在一定T-P区间内进 行的并达到

16、平衡,必须至少有两个自由度,即f2。由Gibbs相律公式可得:f=C-P+222。 因此,PWC。如果系统内没有流体相,P就代表矿物相数;如果有一个流体相,矿物相数就 等于P-1。因此在一定T-P范围内平衡共生的矿物相数不大于该岩石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例 如 A1203-Si02 二元系。必须指出,Goldschmidt矿物相律描述的是P-T图解上双变区内或变质地体的变质带内 的矿物共生规律。而P-T图解的单变线上或变质地体等变线上出现的矿物相数要比矿物相律 允许的相数多 1。8. 开放体系下 Korzhenskii 矿物相律根据组分差异活动性原理,在开放系统下,各组分分为两类:完全活动组分Cm

17、和惰性组 分Ci,在开放系统情况下,总的组分数目应该为完全活动组分与惰性组分之和,即C = Ci + Cm。又因为f三Cm + 2,将式上述两式代入相律公式:f = C- P+2中可得:(Ci + Cm) - P+2 三 Cm + 2,即 P W Ci因此,在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的一定范围内,能稳定平衡共存于一开放体系的 矿物相数等于或小于惰性组分数,而与活动组分无关。9. 埋藏变质岩的一般特点 在造山变质(区域变质)和洋底变质的很低级部分, 或在强烈拗陷盆地沉积的下部, 与未变 质沉积岩、火山岩渐变过渡 变质P-T条件很低:T=150350C; PvO.35GPa.流体成分是一个重要因

18、素,常伴随低温交 代作用. 变形微弱, 偏应力次要. P-T 范围小, 仅包括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两个变质 相. 温度很低, 矿物成分上以含沸石、葡萄石、绿纤石、混层粘土矿物等低温矿物及大量原 岩中残留矿物为特征 岩石无片理, 变余结构构造发育, 原生的沉积、火山或火山碎屑结构等结构, 原生的层理 气孔等构造保留完好, 外貌上与未遭受变质的原岩很难区分. 由于温度很低, 通常缺乏与埋藏变质相关的岩浆活动。10. 矽卡岩的成因和类别岩石成因较复杂, 目前通行的看法认为:由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 白云质灰岩等)接触时, 由接触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类岩石.常见的类型有:钙质矽卡岩

19、,交代灰岩,形成矿物为镁铝榴石-镁铁榴石,含有一定的钙 镁质矽卡岩。交代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镁橄榄石、透辉石、尖晶石、硅灰石、金云母、 蛇纹石。11. 造山变质岩的一般特点 广泛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显生宙造山带,面积达数百数千km2. 区域性热异常和构造应力场联合作用的产物,变质因素十分复杂。温度、压力、偏应力 和流体都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偏应力起重要作用, 造山变质岩通常都遭受构造变形, 而发育明显的面、线理 P/T 比变化大, 造山变质岩分布区变质相系列和递增变质带演化十分复杂多样, 可划分为3 个基本类型和一系列过渡类型 造山变质的构造背景多样,主要包括弧-沟带、大陆碰撞带和大陆拉

20、张带3 类.12. 双变质带 343 弧-沟带变质作用发育双变质带。 双变质带由大体同时代形成的一个高 P/T 比变质带与一个较低的 P/T 比变质带组成。 他们相互平行沿大路边缘延伸,期间通过巨大断裂将二者分开。 高 P/T 比位于大洋一侧,代表古海沟相,由冷的洋壳和海沟沉积物俯冲至地下深处而形 成 较低的 P/T 比变质带为低 P/T 比或中 P/T 比或二者的混合,代表古岛弧带,岛弧带与大 量的岩浆活动是P/T比较低的主要原因。 特征矿物有蓝闪石蓝闪石和青铝闪石绿辉石、硬柱石、方柱石、片岩和片麻岩、榴辉岩13. 榴辉岩的分类(温度和压力) 根据榴辉岩形成的温度和地质环境, 将榴辉岩分为低

21、温、中温和高温三类:低温榴辉岩(LT): TV550C,形成于消减洋壳和弧沟沉积环境;中温榴辉岩(MT): T=550-900C,形成于陆壳构造加厚环境;高温榴辉岩(LT): T900C,上地幔环境.Cong (1995) 区分高压榴辉岩和超高压榴辉岩14. 矿物组合和判别标志 矿物组合或共生矿物、矿物共生组合:一定化学成分岩石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矿物成分确定矿物共生组合的主要标志: 各矿物都相接触;各矿物之间无交切和反应关系;同种矿物光学性质相等,无矿物环 带;一对矿物之间的分配系数相等;符合矿物相律。标准的判别是关键15. 完全活动组分和惰性组分 完全活动组分:是扩散能力极强,可以在瞬间通过粒

22、间流体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以使其化学位(或浓度) 与外部环境中该组分化学位(或浓度)相等。在平衡过程中,完全活动 组分保持化学位(或浓度)不变,外部环境在该过程中起缓冲作用,因而又称为外缓冲组分。惰性组分:是扩散能力很差,难于与外部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的组分,即系统对之来说是 封闭的,在平衡过程中保持质量固定不变,因而又称为固定组分。16. 巴罗带 280 变泥质岩中随变质程度增加,开始出现新矿物(称为指示矿物),并以此为标志划分变质带, 即以指示矿物的出现的线作为等变线,划分变质带。五个等变线为黑云母、石榴石、十字石、 蓝晶石、矽线石。一次划分为黑云母带(黑云母等变线的低温侧)、石榴石带、十

23、字石带、 蓝晶石带、夕线石带 黑云母带. 板岩, 千枚岩和片岩, 含黑云母, 绿泥石, 白云母, 石英。黑硬绿石(Stp)+多硅白云母(Phn) =黑云母(Bt)+绿泥石(Chl)+石英(Qtz)+水(V) 石榴石带. 含特殊红色的铁铝榴石片岩, 常有黑云母, 绿泥石, 白云母, 石英, 钠长石和奥 更长石。硬绿泥石(Cld)+黑云母(Bt)=石榴石(Grt)+水(V) 十字石带. 含十字石片岩, 黑云母, 石榴石, 白云母, 石英, 斜长石, 可能还有绿泥石.白云母(Ms)+绿泥石(Chi)=十字石(St)+黑云母(Bt)+石英(Qtz)+水(V) 蓝晶石带. 含蓝晶石片岩,黑云母, 白云母

24、, 石英, 斜长石. 通常有石榴石, 十字石。十字石(St)+石英(Q tz)=石榴石(Grt)+蓝晶石(Ky)+水(V) 夕线石带. 含夕线石片岩和片麻岩, 黑云母, 白云母, 石英, 斜长石,石榴石, 也许有十字 石. 某些蓝晶石也可能存在 (尽管蓝晶石和夕线石都是 Ai2SiO5 多形体)Ky=Sil17. 变质作用的极限最低温度:达到成岩作用的温度,变质作用的起始温度可能在100-150oC。最高温度:达到熔融温度,650-700C,最高1050C。最低压力相当于仅地表的几个大气压,最高压力其极限可达到100-200km深度(3060kbaer)。18. 变质作用的P-T-t轨迹264

25、P-T-tpath定义:就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在 P-T图解中表示历程的曲线。大陆碰撞造山带的 P-T-t 轨迹埋藏期 对比传统的变质作用, 温度和压力在一个单一“统一”的变质级同时增加. 在变质过 程中它们的强度变化是不同的. P and T 不在同时达到最高值.max maxF 在通常的“顺时针” P-T-t轨迹中,P 比T 先一步形成.max max加热期(热松弛期)T 应当是代表最大级别,此时,化学平衡“冷冻”,并且变质矿物组合形成max 矿物组合平衡时的压力PP ,这时的压力P应当是地质温度计记录的最大温度ma(Tma )时的压力.ma冷却

26、期 热峰过后随着较迅速侵蚀,岩石越来越接近地表,热的散失量超过加入量,于是出现冷却。冷却期,岩石抬升减压的同时温度下降,此阶段开始温度下降很慢,随着接近地表,温 度下降越快,地热梯度液更加接近稳态地热梯度 。图示19. 岩石格子、变质带和等变线、巴罗变质带岩石格子:化学成分一定的岩石系统中,在一定的P-T条件作用时,随外界条件的变化,岩 石系统内形成一系列变质反应。在P-T图解中,这些反应的单变线彼此相交,形成网格状的 系统。变质带:在同一个带的变质岩,在基本处于同一变质P-T-x条件范围内形成的,指示变质程 度的带。等变线:带与带之间的界线。巴罗变质带: Barrow 研究的泥质岩,随着变质

27、级别增加, 根据新矿物的出现, 可以区分出一 系列变质带。具体过程如上见16题20.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化学类型以及常见的变质矿物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在固态的条件下,经变质作用而产生 的,变质岩化学成分与岩浆岩、沉积岩相比,成分变化范围大,相当于两者变化的总范围。1在等化学变质情况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H2O、CO2除外)完全取决于原岩成分。2. 在异化学变质作用情况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既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又取决于交代作 用的类型合强度。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的结构、构造可以完全发生改变,但是化学成分则基本保持不变, 即使是异化学变质,也或多或少保留原岩化学成分

28、变异的某些特征。因此,变质岩的化学成 分是恢复原岩和划分变质地层的标志重要。化学类型以及常见的变质矿物(1) 泥质岩类:原岩为泥质沉积物。A12O3过剩(K20不足)的泥岩一高岭石蒙脱石;粘 土为主K2O过剩(A12O3不足)的变质泥岩一以水云母(伊利石)为主的泥岩。红柱石、 铁铝榴石、十字石、白云母、刚玉(2) 长英质:包括砂岩、酸性岩浆岩等。长石、石英、角闪石、云母(3) 钙质:原岩为各种灰岩、白云岩等。钙铝榴石、硅灰石、符山石、透灰石(4) 基性:包括基性侵入岩、火山岩以及铁质白云质泥灰岩、杂砂岩等。角闪石类、辉石 类、帘石类(5) 镁质:原岩为相近的超基性岩以及与之成分泥岩、砂岩。滑石

29、、直闪石21. 变质相、变质相的划分和空间分布,以及每个变质相中的特征变质矿物变质相:在热峰附近一定的P-T-x范围内达到化学平衡的一套变质矿物组合,它们在空间上 和时间上是紧密相关的. 不断重复的. 以致于它们的关系是衡定的,其矿物组合与化学成分 之间有固定的可以预测的关系。变质相的划分。 变质相中的特征变质矿物Table 25-1. Definitive Mineral Assemblages of Metamorphic FaciesFaciesDefinitive Mineral Assemblage in Mafic RocksZeolitezeolites: especially

30、laumontite, wairakite, analcimePrehnite-Pumpellyiterehnie + pumpellyite (+ chlonte + albite)Greenschistchlorite + albite + epidote (orzoisite) + quartz ? actinoliteAmphibolitehornblende + plagioclase (oligoclase-andesine)i ? garnetGranuliteorthopYToxene (+ clinoavrixene + olaaioclase ? aamet ? hombl

31、en de)BlueschistalaucoDhane + lawsonite ar epidote (+albite ? chlorite)Eclogitepyrope garnet + omohacitic ovroxene (? kyaniteContact FaciesMineral assemhJages in mafic rocks tifne facies tf contact mda- morphism da rot differ substantially from that cf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al facies at higher pre

32、ssure.After Spear 11993变质相特征矿物沸石相沸石、葡萄石-绿 纤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绿片岩相绿泥石角闪岩相普通角闪石麻粒岩相斜方辉石蓝片岩相蓝闪石榴辉岩相绿辉石质辉石变质相的空间分布ZeoliteBlueschistEclogiteGranulite口 water-saturated granite solidusHornfelsHomfels1(XJ 2003004005D0600700600980C/ km),形成深度浅(通常P03GPa), 因而矿物成分上以红柱石、堇青石、硅灰石等低压矿物为特征. 由于导致接触-热变质的热和流体来自侵入体, 因而接触变质晕中出现自侵人

33、体接触带 向外变质程度逐渐降低的变质分带, 围绕侵人体呈同心圈状分布. 发育完整的接触变质 带. 因岩浆流体的作用, 接触-热变质岩往往有夕卡岩等交代岩伴生.24. 混合岩的一般特点和成因混合岩化作用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类型,这决定了混合岩(migmatite)具有介于变质 岩和岩浆岩之间的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特征。(1) 大面积分布在前寒武纪地盾区和显生宙岛弧带、大碰撞带、大陆拉张带低一中P/T区域 变质区,与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及花岗岩类深成侵人体共生和相互过渡(2) 混合岩由基体(substrate)和脉体(vein material)两个基本组成部分组成。基体是角闪岩相或 麻粒岩相变

34、质岩,代表混合岩原岩。脉体是长英质或花岗质物质,代表混合岩中新生的 部分(3) 在化学成分上,浅色体为长英质的,常具有Q-Ab-Or系统共结点或同结线成分,说明它 们是部分熔融产物。以长英质片麻岩最常见,但往往偏离同结线。(4) 在结构方面,古成体具鳞片花岗变晶结构等变晶结构和交代结构,往往强面理化。新成 体和片麻状花岗岩通常具半自形粒状等熔体结晶结构和交代结构,定向性较古成体弱。(5) 普遍发育交代结构是混合岩结构的明显特点。(6) 基体与脉体的空间排布方式决定了混合岩构造特点。(7) 混合岩构造取决于混合岩化强度和基体构造成因混合岩形成机制可归纳为: 深熔、岩浆注入、交代和变质分异25.

35、变质岩组合整体略 变质相的分布 汇聚板块边缘变质岩 陆陆碰撞变质岩 板内变质岩 其他变质岩组合变质相图1) 低压变质相 接触变质相 钠长石绿帘石角岩相,普通角闪石角岩相,辉石角岩相和透长石角岩相 区域变质作用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和绿片岩相2)中压变质相 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3)高压变质相蓝片岩相和榴辉岩相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 Tx高 P/T 型:20C/km中 P/T 型:20C/km 40C/km低 P/T 型:40C/km 80C/km很低 P/T 型:80C/k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