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及解答指要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047661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文阅读及解答指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现代文阅读及解答指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现代文阅读及解答指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现代文阅读及解答指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文阅读及解答指要(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何进行现代文阅读及解答一、命题角度三项九条具体为: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5)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3、鉴赏评价(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二、阅读流程和解答方法现代文阅读的操作流程和答题步骤为: 认真阅读、整体感知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对照文本,界定区间筛选信息加工整合规范语言、准确表述。下面就此作具体说明认真阅读,整体感知认真阅读是保证阅读效果,提高答题效率

2、的前提条件。以冷静的头脑集中精力去阅读文章,既能准确把握整体内容,发现答题所需信息,又能节省宝贵的时间。但实际上很多同学在阅读时心浮气躁,看而不想,读而不思,读完以后,心中茫然,脑子里还是空白。所以,我们在平时训练时一定要让学生调整好心态,为答题奠定良好的基础。整体感知是对立意、结构、思想内容的宏观把握,知道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写,重点是“四看四想”。即“看标题、看开头、看段落中心,看文章结尾;想内容、想结构层次、想文章主旨、想基本感情。”注意不能先用文后问题来反向肢解文章,以免把文章切割成碎块。以2006全国卷第17题为例:17、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抒写,寄托了怎样的思想

3、感情?请作简要分析。答案:写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后的狂喜,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写对绵绵土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最后部分则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解题思路:既然评述作者的思想感情,就必须把握全文的结构内容。作者在文中先写见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狂喜,主干部分再写对故乡绵绵土的回忆,最后部分把二者结合起来写,明确地道出“我”对故乡绵绵土的眷恋之情。在作答时要从全文着眼,而不能只答其中的一点。审读题干,明确要求总体把握全文后,要认真分析题干的组成,从题干的设置中,发现暗示,辨清指向,确定思考角度,明确答题要求。例如:2005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

4、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作用?通过审读题干,明确题干要点为:答题区域:一开头人物:儿子、母亲 事件: 一场小冲突指向:这样写的特别作用思考角度:应从结构、内容,表达技巧方面考虑作答。答案:突出母亲可敬形象,与后文写母亲早逝感到悲痛形成对比写出母子之间曾经的快乐与轻松生活,同后面写生活的压抑与沉重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更感人,更突出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其他模块的题干设置中也具有同样特点:例如:2006年浙江卷第16题(1)(2)题的题干设置:16(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体现温润柔美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飘逸渺远的感受。(2)请给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5、”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答题区域(1)前四句,(2)全曲其中一句答题指向(1)意象辨识(2)思想感情的把握题中情感暗示(1)美丽的自然图景;湿润柔美特征;飘逸渺远的感受,从中暗示领悟中的情感思考角度,从意象与情感的联系上考虑作答,(景与情的关系),据题干的表述,可知此句蕴含情况应当是欢快喜悦的。答:(2)此句表现了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由“美丽”“柔美湿润”可知)以及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情趣。(由“飘逸渺远”推知)高考的题设中任何一个信息都不会是多余的,因此对于题设中的所有信息都必须予以审视,以免答非所问。对照文本,界定区间答题时选看题目涉及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找到对应的内容,再对其中语句进

6、行仔细分析,理清句段之间的关系,明确各个句子的意思,答题步骤应是:确定范围对应段落落实词句。例:2006年广东卷15题15、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审题要点:夕照中事物、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对照文本,确定答题范围在文中第3、5、7、10、11段中落实词句有:首先是窗台上、跟着书桌上、然后大书架上(第3段)苏格拉底小雕像(第5段)一块四方镇尺(第7段)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第10段)一只泥公鸡(第11段),然后取主舍次进行信息筛选,运用归纳综合的方法(见下章)进行加工整合。筛选信息,加工整合(1)摘取要点法有的试题答案可以从原文找到现成的语句来作答,把这些语句从文中

7、提取出来,把分散的语句集中起来,再组织成表述准确的句子就可以了。例:06年全国卷第14题:14、本文描写“绵绵土”有哪些特点?(4分)文中能表现绵绵土特点的句子有:“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金黄的沙土”、“绵绵土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把这些句子中能表现绵绵土特征的词语摘取下来,再加以整合即可。答案:绵绵土细柔、温暖、金黄色的是天上降下来的净土。注意运用摘取法时不可原封不动照抄照搬来作为答案的全部,还应通过整合使之表达顺畅准确。(2)归纳综合法归纳综合是一个择取、组合、筛选、整理加工的过程。归纳综合的对象是符合题设要求的内容。文中关键词语(文眼

8、)重点句、中心句;重要段落的内容核心。以06年安徽卷第15题为例:15、(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界定答题区间、分别在原文中第3、4段。第3段中“从少年时代起总是 而不可禁”,第4段中“与其说毋宁说闻先生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动着我们。”这些句子经过择取归纳再转换成自己的话加以表述,就形成所要求的答案。答案:少年时代读屈原作品时的感动青年时代接受闻一多先生的教诲,被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动。(3)抽象概括法以06年安徽卷14题为例14、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分析:答案区间在文中第5、6段。依试题指向找到相关句子有“我仿佛看到”“我又仿佛看到”和“我又忽生遐想”。

9、经过择取、组合、转换,把文中(屈原)“项挂花环,腰佩长剑、足穿芒鞋、披发伫立、蹙额低吟”以及(闻一多)“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等内容概括为两个字:“形象”。再把“瞻前而顾后今,相关民之计极”,“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些具体的内容概括为“诗句”两个字。答:想到屈原和闻一多先生的形象和诗句。如果不经过抽象概括就把以上择取到的内容全部答出来,显然不能得分。再如同一卷第十七题(1)17、(1)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分析:原文中的划线句子是“东湖两岸,积雪茫茫,互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边几里外水

10、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如果答成“素裹红装,江山如画,万籁俱寂”可能不给分。必须进行抽象概括,方符合题干要求。正确方法是呆把句子分为两层意思,把“东湖如画”概括为“秀美”,把“四顾听得到”概括为“宁静”。答案是:秀美、宁静规范语言,准确表述(1)要点完全、笔下有序。一般来说,先认定答案在文中的位置,再把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形成答案要点。在答题时把各个要点用序数标明,这样会让阅卷者一目了然,对采分点不会遗漏,这就叫“心中有点,笔下有序”。(2)忠实题干一一对应。题干中包含着题目要求和答题指向,有些题干中有“哪几方面”“哪几种”、“分别”、“分层”等词语,就是提示在作答时要从不同的角度或对不止一种

11、情况分条进行表述。(3)表述精确,角度准确。语言要通畅、明确,不能出现错别字,不得出现语病或含意模糊的现象。上面提到的“有序”、“对应”都要尽可能地表述精到准确。(4)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有的题干对答题或在语法方面或在字数方面提出限制性要求。(单句、字数)时一定要注意这些限制。一般地说,命题者都会在自己拟出答案的基础上来对字数提出限制,如果作出答案的字数与题上限制字数相差较远时,就应该考虑是否遗漏了答题要点,或者偏离了答题方向。三、高考散文阅读六种设题类型及解答思路(1)思想与主旨散文是作者对人生的咀嚼与感悟。“取材虽小,所见甚大”,机智地论证了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调和这三大主题。这是一个规律

12、性的总结。试回忆这些年来高考试题中的散文,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在主题思路上莫不如此。这是高考设题中的一大类型。把握了这一点也就在宏观上为解答此类试题找到思路和依据。如:06全国卷第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主旨。(2)景物与情理高考散文阅读的第二个设题类型是景物与情理的关系。如“作者为什么要用较多笔墨去写溪水、星光、陨星?试作简要分析。”(05江西卷)又如:“文章头两段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特点?你更喜欢哪一段”?(06年江苏卷)景物与情理的关系,是手与目的的关系,是为了更好地抒发某种感情、更好地突出主旨。懂得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解答此类试题的思路。(3)主体与客体散文是以“我”为主的。最

13、适于写作者的主观感情,阅读散文,必须要分清主体与客体,懂得主体与客体关系。如散文回家的花朵中主体不是作者笔下的蒲公英,而是思乡思归的“我”。明白了这一点,才能正确解答“回家的花朵”的真正含义。再如给书虫当夫人一文中,主体不是书虫,而是当夫人的“我”。作者尽管用很多笔墨于“书虫”还是为了突出“我”当夫人的感受,解答的思路必须以“我”为主才行。答案附下:我感受到丈夫的关怀、理解与尊重;我加深了对自己的认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写主体之外的事、景、物、人,目的都是为了从侧面映衬主体,强化主体的情绪、感受、形象特征。(4)写实与务虚高考散文阅读常以此设题进行考查。如:06年

14、湖南卷18题:文中作者引用鲁迅先生所说的“好的故事”的用意是什么?散文是一种实虚结合,因“实”出虚的艺术。“实”即现实中的人事物景;“虚”即作者构建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大厦,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对人生、对社会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感悟和体会。冰心的一日的春光、苏叔阳的春天的梦朱自清的 月色,都因实出虚,从现实中的人事、物景写起,又向情感精神领域进发。把握这一点对于理解句子含义,体会描写的作用,概括全文中心,回答关于梦境描写、传说、神话有何作用,以及对某人某物的回忆有何作用等问题有指向作用。可以告诉学生虚对实起到充实拓展、深化、美化的作用。据此可说虚写使内容更充实、更丰富,使感悟更深远,主题更深刻,使人物形象

15、更完美。(5)人称与情感06辽宁卷以丰子恺杨柳为阅读材料,第20题“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为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人称与情感的关系一般是:使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贴近,增强可信度与真实感。第二人称,显得切近,有时使人感到仿佛直接面对、便于交流感情,增强感染力。第三人称,便于多角度伸展,张弛自由,不受时空限制,使表达时更加自如。(6)反复与强化反复是散文加强表意性、音乐性、抒情性的重要手段。05年全国卷第15题为“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反复的作用在于强调。或为使感情的抒发更为了强烈,或为了使内容的表达更为突

16、出,使读者印象更为深刻。从结构方面看,反复可以使行文层次明晰、节秦鲜明,有一种音乐的美感。总之,反复所在,往往是强化所在。四、 解题切入角度(1) 怎样解答词语、句子含义做此类题从两个角度切入,一是词句的语境义,二是词、句在文中的感情义。如题目“回家的花朵”的含义是什么?答:“回家的花朵”既指文中用拟人手法所描写的思归故乡的蒲公英的花朵(语境义)又暗喻了游子思乡思亲思归的赤诚之心。(情感义)又如:“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春天的梦这个题干本身已经对解题的角度作了提示。“结合上下文”即要求联系语境,“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又指向情感方面

17、。故答案为“故都北京的解放(语境义)使我对前途充满自信,对人生不再感到迷茫。(情感义)。(2) 如何解答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内容和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切入作答。一般来说,句段在文中处于开头的位置,可考虑其作用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引出关于的话题的思考。为下文的作铺垫与下文内容形成对比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点明题目,点明行文线索。(见06年上海卷第12题)位置在中间的,从结构上考虑其作用一般有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使上下文衔接紧密使前后文意形成转折。(见04年天津第20题)位置在文章结尾的其作用一般有:使感情(具体答)得以升华使主题得以深化强化作者观点,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总括全文形成前后照应,使结构显得

18、严谨。加深读者印象,激起读者的共鸣。(见06年四川卷第17题第2小题)除了根据句段所在位置从结构、内容、表现手法切入外,还应该把所给的句子按类别处理、辨明这些句子是属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还是过渡句、支撑句、中心句,这样解答时更容易切入。五、现代文阅读中修辞及表达效果05年全国卷第16题: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有人将它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义。答:作者将张家界的风景比喻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著,显得形象生动,赞扬了张家界是世界上最美的山水风景。比喻: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事理变得浅显易懂。拟人:将所写之物赋予人的情怀、性格、特征,使

19、之具体形象。抒发喜爱赞赏之情或表达作者强烈憎恶之情。05年天津卷第18题:请赏析“风是最美的问候,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这句话。答: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情感显得具体形象,反映出作者抛弃烦恼后平和的心境。对比:突出所要表现对象的特征,使之更加鲜明。04年江苏卷第20题:这篇文章写到哪些方面的对比?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答(第一问略)好处是通过多方面对比。使“文章憎命达”这句话的内涵更为丰富,内容更为鲜明集中。反复:强化所抒之情,强化语意表达,使结构层次明晰、具有音乐美感,节奏整齐鲜明。05年全国卷第15题“我不信了春天”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

20、用:反语引用使文章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充实、增加情趣、增强感染力,如果是议论文,引用则显得论据确凿,更具说服力。见05年重庆卷第20题,文章第五章是否可以不引用张潮的话?为什么?反语是说反话,常用以表达一种强烈的讽刺厌恶之情。有时也可使语言显得俏皮幽默。2000年全国春招卷第21题:第一自然段中的“杰作”指的是什么?这样说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杰作”是指反动派镇压学生的罪行,这样说使作者悲愤的感情表达得更为强烈。五、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识辨及表达效果。表达技巧包括四个方面: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其构成见下图。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渲染与白描)说明、议论、抒情。表现手法

21、:象征、对比、扬抑(欲扬先抑) 衬托(正反衬)虚实(因实出虚虚实结合) 动静(动静互衬、动静结合) 即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写作手法(布局谋篇): 开门见山、设置悬念、承上启下、过渡衔接 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剪裁得当、铺垫照应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夸张 反问、设问、引用、反语、反复关于表述技巧的识别和表达效果,答题思路一般是:手法+举例+效果。例:运用了某某手法。比如(举例)。这样使更(效果)。(1)描写:描写分渲染与白描。渲染借用绘画技法作为术语,采用重彩浓笔来描绘事物。(如春中的梨花、杏花、桃花一段的描绘)白描即不着彩色,仅用简笔勾勒。手法十分简练,不拖沓,不重彩。(如对祥

22、林嫂外貌的描写)。06年湖北卷第19题,本文主要运用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答:白描手法。描写的具体事物有这样使羊群归家后的欢乐之情显得简洁而生动、十分传神。(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先描写与之有关联的事物,作为陪衬烘托。按主要事物与衬托事物之间呈现出的不同关系又分为正衬和反衬。05年全国卷第17题:第三段对于篝火燃烧的描写,在文中具有什么作用?答:以火树银花来衬出张家界夜晚山影如魅的幽邃与静寂之美。(3)象征,象征是一种以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的表现手法。如以松柏象征坚强,以红色象征革命,以竹子象征正直有节等等。0

23、5年山东卷第20题:说明“诗的长江、地理教科书的长江、民族文化的长江,全都在血脉中汇流”的含义。答: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所以长江实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激起了我对它的崇拜、敬仰之情。应当充分认识解答表达技巧的难点在于正确识辨文中具体运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平时阅读训练中注重点拨与分析。要分清类别、熟悉手法名称,结合文境来认知。关于写作特点(手法)的作用及效果,请参看第四部分中的“如何解答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节内容。七、关于现代文阅读材料中小说阅读的思考关于小说作为高考阅读材料的可能性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有备无患。平时在训练材料的选取上,应该给小说留有一席之地。小说阅读题的重点在于人

24、物形象的分析、概括,情节结构的妙处,环境描写的作用等方面。同时兼顾语言风格与情感主题。要考虑到小说对社会生活反映的特殊性,在平时阅读设题时应有所体现。备考要点: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社会环境,它的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形成的根源。自然环境的作用常常是为了(1)渲染气氛(2)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其次还有交代时间、节令和显示人物身份的作用。(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眼中看到的贾府环境描写即有这样的作用。)小说情节的作用及特点人物的形象性格是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展示的,所以说情节的作用就在于展示人物的性格,小说的情节的特点是集中紧凌、线索清晰、曲折有致。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段人物形象包括人

25、物性格,但又不等于人物性格。对人物形象概括表述是:个人身份+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刻画人物手段从略)小说阅读设题类别有:文中运用什么表现手法?小说语言有何特点?作简要赏析。概括人物形象(性格)小说情节安排的匠心。内容方面的剪裁。现代文阅读解题口诀认真阅读,集中精力,整体感知,内容立意。作用含义,语境位置,情感主旨,答题依据。篇首篇尾,作用各异,结构线索,通篇考虑,情景人物,时空有序。手法技巧,细心辨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小中见大,欲扬先抑,衬托描写,铺垫对比,渲染照应,悬念伏笔,动静虚实,主客关系,画龙点睛,卒章显志。修辞妙处,君须牢记,题干分值,也是暗示,要点完备,笔下有序,语言规范,无可挑剔。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