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功率测量及误差分析

上传人:油*** 文档编号:17045580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波功率测量及误差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波功率测量及误差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波功率测量及误差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微波功率测量及误差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波功率测量及误差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微波功率测量及误差分析1 引言功率测量是微波测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确定振荡源的输出功率、接收机的测试准确 度和接收灵敏度、放大器的增益、无源器件的衰减损耗等都离不开功率的测量。因此在 科研与实际工作中微波功率的准确测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图简述一些基本的微波 功率测量方法,然后分析几种常见的误差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2 微波功率标准近年来随着微波理论技术的完善和硬件技术的进步,微波设备与测量仪器数量和型 式日益繁多。相应地建立起微波功率、阻抗、频率(波长)及其二次电参量(如衰诚、介质 损耗、品质因数等)的标准与基准装置,以使实用和生产中如微波仪器标准化,成为国 际上一个普遍重视的问题。以下就微

2、波小功率标准情况概略介绍一下。微波功率是微波测量中一个重要的项目,不论研究微波线路或微波管,都需进行功率 测量,因而功率测量获得飞速发展。目前,其侧量范围约从10 -18瓦到10 7瓦,功率频谱 到 100 千兆赫,精度从百分之几十提高到 0.1% 左右。测量方法很多,低频时测定电压 和电流来确定功率的方法到高频就行不通了,大多数是将电磁能转换成光、力、热等量 再进行测量。近年各国普遍展开了微波功率标准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完全解决。它远不 像在频率标准上早已确定了以地球的自转周期(平均太阳日)作为频率终极标准或近年来 发展起来的利用某些物质分子光谱中的吸收线、发射线以及某些原子跃迁过程来作为频

3、标。微波功率标准从1954年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11届国际电波科学联合大会(U、R、S、 I)以来,加强了微波小功率标准的研究和国际比较工作。看来,微波小功率标准沿着两个 方向发展,即基于电磁波辐射压力的“有质”效应法和电磁波热效应的焦耳热法。它们是 建立在质量、时间、长度或直流电量基础上的,因而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可作为功率标 准或基准。基于电磁波力效应的“有质”功率计是利用电磁波作用在置于波导或谐振腔内反射 元件上的压力。双片扭刀式瓦特计已成功地在X带10至200瓦范围内达到士 1%精度。 目前建立1-100毫瓦内的该种小功率计尚待研究和改进。基于电磁波热效应的焦耳热式 功率计主要有测辐射热法

4、和量热法两种。约在 1954 年前,实用的小功率计多利用测辐 射热电桥功率计作为标准。美国贝尔实验室保存有三种不同形式的高频功率标准。其中低功率测热电阻桥功率计量程在1-100毫瓦内,精度达到5%。由于电桥电路采用了 一个良好的恒流电源(稳定度为每小时 1-10-5,曾在5-10分钟内观察到稳定度为 1 x10-6,因此下限降到100微瓦。英国研制的一种自平衡直读式测热电桥功率计能在 20微瓦-5 毫瓦上测量,在 1 毫瓦时精度达到2%。3 微波功率测量中常见的误差3.1 微波测量的误差来源在微波功率测量中,根据理论分析和实 际测量,我们确定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六大类。 其中前三类测量误差,是微

5、波功率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而后三类对测量值误差的影响可以忽略。(l) 失配误差;(2) 功率计固有误差;(3) 被测系统幅度和频率不稳定引人的误差;(4) 同轴接头引人的误差;(5) 环境误差;(6) 人员误差。3.2 误差分析一般来说,由失配所引起的测量误差是各项误差中较复杂的一项。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误差来源。因此,下面主要对失配引起的误差进行分析。在微波功率测量中,对于 “功 率”就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物理意义,臂如在信号源的输出功率测量中,通常可遇到四 种“功率概念”,现综述如下:(1) P :信号源可利用功率。定义为当信号源阻抗与负载阻抗复数共扼时,信号 G源的净功率输出,或信号源的最大

6、功率输出。(2) P :信号源传输到无反射负载(或功率计)上的功率。其中P与P直接的关系0 0 G是p二p(1-1 r |2)其中r为信号源反射系数。0 G G G(3) p :信号源人射到任意负载(或功率计)上的功率。一般可称为人射功率。 p 和IIP 是:G1-1 r |2GG |1-r r |2GL(4) P :信号源耗散在任意负载(或功率计)上的功率,即负载吸收的功率。P和PLLG是:(2)(1-1r i2)(i-1r |2)二 PGLG i1-r r i2GL在我们通常进行的测量中,功率计指示值即为P。被测系统的输出功率即为P。LL此时,由于被测系统反射系数r h0,,功率探头反射系

7、数r h0,,则势必在测量中产GL生失配误差。图1所示为普遍失配的微波功率测量系统,r为信号源的输出反射系数,r为功率GL传感器的输入反射系数在信号源和功率传感器之间一般要经过一段特性阻抗为 Z 的传 0输线。图1 一般的微波功率测量系统Z - Z首先,设功率传感器的输人阻抗为z,若z二z,即r二一l一亠,此时功率传感 L L 0 L Z + ZL0器成为无反射匹配负载,从而得出功率P。反之,若Z h Z则则功率传感器就会反射 0L 0出部分功率,从而产生功率计的实际指示值与P之间的误差。其次,当信号源的输出阻 0抗Z h Z则信号源与Z传输线之间也不满足无反射匹配的要求。也会反射出部分功率。

8、 g 0 0这时入射和反射波将在功率传感器与信号源之间多次来回反射 ,产生功率计的实际指示值与P之间的误差。而该误差不仅与r和厂的大小有关。而且与其它们的相位有关。 0 L g而此相位关系一般又很难确定, 成为一项不确定性误差。以上两项误差统称为失配误差。 是系统不匹配引起的。例如,设信号源的输出电压驻波比为1.9 时,即对应的反射系数 | r |为0.33。功率传感器的输人电压驻波比为1.5时。即对应的反射系数 | r |为0.2此时 gL误差就咼达 12.4%。4 误差的解决办法4.1 接入90移相器消除失配误差 为了消除或减小这种误差,则需要的调配方法和操作相当复杂,或对功率探头提出 很

9、苛刻的匹配指标,很不实用。本文提出在“头”的前面插入一段具有一定精度的90移相器(或1/4波长传输线),如方 框图2所示,读取移相分别为0。和90。时功率显示值,取P和P的平均值:L 0 L 901P = (P + P )(3)L 2 L 0 L 90作为测量值,就能基本上消除失配误差。下文就先进行理论分析,再用实验验证。图2 接入移相器的功率测量系统在微波功率测量中, 功率方程为:4)(1-1r 12)(1-1r |2)pP PGL =aQL a |1-r r |2|1-r r |2g Lg L上式反映了对于失配的微波功率测量系统,功率源能提供的最大功率P和负载实际 a显示功率Pl与失配量(

10、rg、rL )的关系。其中1打、1 rL 1属于上述确定的系统误差,所以p是可以根据p及Ir I、丨r I修正而得。而对于分母11 -rr 12这样的误差因子,要 a 0 a g L g L确定其大小,不仅要知道 r 、r 的模,而且要求知道它们各自的相位。由于 r 、r 的 g L g L相位不确定,所以Ii-rr I2属于不确定的系统误差,即失配误差,一般不能修正而只 gL能估计它的限度为(1-1r IIr I)2 ii-r r 12(1+ 丨r iir 丨)(5)g L g L g L所以失配误差因子Ii-r r I2的极限值约为(1土I2r iir I),即由它产生的最大相对 g L

11、g L误差为:=21 r ii r I(6)max g L如图2 所示,若接入一个反射小、损耗低的移相器,在参考面上的原反射系数为 r , L0被移相90后新的反射系数r e-2”0。=r e-ji80 =-r ,设r r =1 r r I e = Be。移相 L 0L 0L 0g L g L角度0 时的功率计显示值( 即“头”的吸收功率),则由式(4)得:pP =a0(7)l011 一 Bej |2同理移相90时,负载的吸收功率pP =a0( 8)L90I1 + Bej |2因Ir r 1= b 1,应用二项式定理,并略去咼次项得p和p的平均值g LL 0L 90一 1p = -(p + p

12、 )此时,其误差最大相对值为:L 2 L 0L90= 3B2 = 3I r r I2(9)maxg L如果 Ir I= 0.33,I r I= 0.2 时,误差最大值 1.3% ,大大低于前面所述的gLma x13%。4.2 其他减小误差的方法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微波功率测量时,若不给以足够的重视,不采取相应措 施,误差是很大的,但若采取以下办法,仍然可以在测量中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1)减小使用功率计的本身的误差需要在对所使用功率计的计量过程中由计量人员进行。即在计量系统上把被检功率 计指示值调整到与标准功率计指示值调尽可能一致。或给出修正值以便对测量结果进行 修正。(2) 根据被测源频

13、率选择适当的校准因子 在微波功率测量中,在校准时应针被测信号源的频率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校准因子, 尽量做到使校准误差最小。(3) 减小失配误差采用反射系数小的功率计,女口HP436A、HP437B等,以减小厂,在被测源的输出端L加优质隔离器以减小r。此时,r近似等于隔离器的输出端的反射系数,r将大大减G G G小。一般较好的隔离器输出端反射系数r沁0.09。GHP436A功率计探头反射系数典型值为r = 0.07,则失配误差为:L&二 21 r I I r I二 2 X 007 X 009 二 0.0126 二 1.26%LG通过分析可知:采取适当措施可大大减小测量误差,对于精密测量尤其应给予

14、足够重 视。5 结论微波功率测量看起来简单,但是想得到精确的测量结果是非常困难的。只有掌握了 测量误差的属性,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得到期望的结果。在测量过程中,系统若有任 何的接触不良,都将耗散相当多的功率能量,并有烧坏被测源的危险,在较大功率测量 中尤其值得注意。因此,期望每个从事功率测量的人员都应考虑所能产生测量误差的各 个因素,根据不同的需要选用相应的功率计,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小心地连接您的系 统,以便测出满意的结果。另外,对于微波功率测量的失配系统,插入一个移相器(移相范围大于180),调节 其相移就可得到功率指示的变化值,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就反映该系统的失配程度。根 据测量精度的要求,就可判断这种失配是否需要改善。这一方法笔者在大功率测量中曾 用过多次,很见效。因为这种失配情况用冷测(小信号)无法准确判断。参考文献1】微波测量,汤世贤,董树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微波功率测量的误差分析,李宝莲,杨社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4研究所.3】微波功率测量中消除失配误差的研究,吴万祥,吴契,2004.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