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河南中考化学分析.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035051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3.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年5月河南中考化学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2018年5月河南中考化学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2018年5月河南中考化学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资源描述:

《2018年5月河南中考化学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5月河南中考化学分析.ppt(1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中考化学 试卷分析 与 复习备考策略 1 第一部分 分析中考试卷 探究出题规律 2 一、河南省中招化学 试卷 命题原则 命题坚持稳中求进,进中出新的思想。 “ 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 ”是命题 的基本思路,命题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导向性: 命题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有利 于体现新课程理念和要求 ( 2011版课程标 准) ,促进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健康深入发展。 即命题严格 依据课标 , 兼顾不同 版本教材 (人教版、上教版、科学版)的学习内容。 2018说明与检测 新增内容 2011版课程标准 内容 能 辨识 溶解性表或溶 解度曲线 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 线,查阅有关物质

2、的溶解 性或溶解度,依据特定的 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 量守恒定律进行解释 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 定律做出解释 知道羊毛纤维和合成 纤维(如腈纶)的鉴 别方法 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 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 维(如腈纶) 2018说明与检 测 新增内容 2011版课程标准 内容 知道“白色污染” 形成的原因 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 提出减少这类污染的建议 知道人体必需的 微量元素。知道 农作物生长必需 的化学元素 农作物生长必需的化学元素,人 体需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 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了解富含这些物 质的常见的食品 收集有关

3、 维生素与人体健康关 系的资料,并了解富含这些物质 的常见食品 2、基础性: 命题注重基础性,知识点的覆盖面尽可 能广,同时要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注重以基 础知识为载体,在具体情景中考查学生对化 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记忆性试题。 杜绝偏题和怪题。 “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 知识年年考 ” 。 3、创新性: 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考查的方式更加 新颖多样,如信息题、图像题和推断题等考 查处理信息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突出学科 特点, 加强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 考查 。试题体现选拔考试的要求, 保证有一 定的区分度 ( 0.4左右)。 4、时代性:

4、 命题的理念、题型、背景材料具有时代 特色。注意从日常生活现象和事件中选择素 材( 正面积极的 ),突出化学与生产、生活 的密切关系,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 走进社会的基本理念,体现化学教育的人文 价值。 二、 2017年中考试卷回顾与分析 (一)命题思想、理念与依据 指导思想: 考查初中学生的化学素养,考查学生对初中化学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化学知 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和分析解决生活、生产、社会中 一些常见化学问题的能力。 命题理念: 体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命题依据: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011版)

5、中的“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结合我省初中化学教 学实际和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命题。 9 (二)试卷结构和考点分析: 1、试题结构分析 题型 选择 填空 简答 综合应用 合计 题量 14 6 4 1 25 分值 14 16 10 10 50 比例 28% 32% 20% 20% 100% 10 二、 2017年中考试卷回顾与分析 11 试卷满分 50分, 四大题型不变, 共 25小题, 题量比往年多了 2道选择题,阅读量和计算量都 比往年稍大,简单题、中等题、较难题、难题 的比例为 24:15:6:5,基本符合 5:3:1:1的要求。 命题紧扣课标和教材, 全面考查化学核心物质 和主干知识:如物质

6、变化、物质分类、物质的 转化与推断、环境保护、营养素、实验基本操 作、化学反应微观分析、溶液配制及溶解度曲 线、金属置换反应溶液成分的分析、粗盐提纯、 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 坐标图形、化学工艺流程、实验探究、根据化 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郑州各大题得分情况 题型 分值 平均分 难度系数 选择题 14分 10.15 0.73 填空题 16分 9.87 0.62 简答题 10分 5.80 0.58 综合题 10分 5.52 0.55 题 号 涉及知识点 分 值 1 物质的 变化 1 2 常见化学家及贡献 1 3 六大营养素 1 4 物质的分类 1 5 硬水、软水的鉴别 1

7、6 铵态氮肥的检验 1 7 实验基本操作 1 题 号 涉及知识点 分 值 8 原子结构示意图 1 9 敞口溶液变质问题 1 10 坐标图像题 1 11 质量守恒定律 (元素守恒) 1 12 微观图示题 1 13 物质间转化问题 1 14 计算 (极值法,难) 1 2、 2017年中考 选择题 知识点及分布 题号 涉及知识点 分值 15 空气组成成分的含量 (氧气) 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2 16 离子符号、治疗胃酸过多(小苏打) 2 17 合成材料、金属的锈蚀及保护 3 18 溶解度曲线、溶液稀释计算 3 19 物质的推断(钙的化合物) 3 20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配制操作错误后果、差量

8、法计算 (难) 3 2、 2017年中考 填空题 知识点及分布 题号 涉及知识点 分值 21 中和反应、酸的性质 2 22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固体加热型装置 (画图) 2 23 金属活动性顺序 反应前后溶液质量变化 (难) 3 24 复分解反应判断 (难) 粗盐提纯的反应和操作 Na2CO3、 NaOH混合溶液的检验 3 2、 2017年中考 简答题 知识点及分布 题 号 涉及知识点 分值 25 二氧化碳(氧气)的制取原理 燃烧的条件 物质 燃烧消耗 氧气的计算 (难) 3 CO还原 Fe2O3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 装置连接和装置改进 4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 2、 2017年中考 综合应用

9、题 知识点及分布 17 0 2 4 6 8 10 各单元所占分值 第 一 单 元 第 二 单 元 第 三 单 元 第 四 单 元 第 五 单 元 第 六 单 元 第 七 单 元 第 八 单 元 第 九 单 元 第 十 单 元 十 一 单 元 十 二 单 元 3、一级主题分值分布: 一级主题 分值 比例 科学探究 8分 16% 物质构成的奥秘 4分 8% 身边的化学物质 20分 40% 物质的化学变化 16分 32% 化学与社会发展 4分 8% 注意:五个一级主题互相均有渗透,表中仅 按照试题大致内容进行了分析,故分值 超过 50分。 18 二、 2017年中考试卷回顾与分析 通过分析可知: “

10、 身边的化学物质 ”(特别是 金属、酸、 碱、盐 )依然是河南省中考化学的 重点及核心 。 这一部分考点内容多,记忆量大,是中考考纲 要求中的核心部分,最能够考察学生初中阶段 对化学知识掌握的基本情况,如果将身边化学 物质相关物质的 化学方程式 也算上的话,其分 值比例约为 60%。另外 “ 科学探究 ” 往往体现 在与具体物质相关的实验探究上,他与身边的 化学物质密切相关,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实验现 象和结果的分析,重视实验的设计和评价(注 意 2017年新出现的微型实验探究问题)。 19 (三)得分率较低的试题分析 9.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 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A石灰水

11、B浓硫酸 C浓盐酸 D烧碱溶液 20 本题审题很重要,首先要理解 “溶液 ”二字 的含义,其次要抓住 “化学变化 ”这个关键点;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 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由于 沉淀不属 于溶液 ,故溶液质量减小。很多考生就是没有 抓住上面两个要点,错答为 C、 D。 二、 2017年中考试卷回顾与分析 10右图表示向一定量 C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滴加 Na2CO3溶液的变化过程, x表示 Na2CO3溶液的 质量,则 y可能表示 A气体的体积 B沉淀的质量 C NaCl的质量 D混合溶液的 pH 21 本题来源于说明与检测 上 册 92题,考 生主要是对将

12、 Na2CO3溶液滴加到 CaCl2和盐酸的 混合溶液中,与 各物质反应的先后顺序、反应 现象以及碳酸钠溶液的性质分析不到位而出现 失误。 12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 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22 本题来源于说明与检测 上 册 综合一 16题和 综合二 23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化合价 变化、方程式书写、物质间的质量比和相对分子质 量计算。本题难度并不大,关键是教会学生解题方 法:先根据各原子的示意图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 然后配平,再根据题意分析即可。 13甲

13、、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 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 的是 A C、 CO2、 CO B H2O2、 O2、 H2O C CuO、 Cu、 Cu(NO3)2 D NaOH、 NaCl、 NaNO3 23 本题是 2016年中考 11题的延续,在说明 与检测 上 册 98题也有体现。 13. 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示反 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 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 C、 CO2、 CO B H2O2、 O2、 H2O C CuO、 Cu、 Cu(NO3)

14、2 D NaOH、 NaCl、 NaNO3 (2016)X、 Y、 Z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 ”表示反 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符 合要求的 X、 Y、 Z依次为 A Cu、 CuO、 Cu(OH)2 B C、 CO、 H2CO3 C CaO、 Ca(OH)2、 CaCO3 D H2O2、 H2、 H2O 24 此题对学生要求较高。复习时要注意总结碳 三角、氧三角、铜三角、钙三角、酸碱盐三角等 等,同时 要在学生背会 方程式的基础上,将各种 物质的转化联系起来,环环相扣分析得出答案。 另外本题还有一个技巧,就是在初中阶段:看到 NaNO3可以认为不与任何物质反应,看到 NaC

15、l只 需要分析与硝酸银反应的情况即可。 14 2.3g铁和 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 0.2g氢气,则 M可能是 A镁 B铝 C碳 D钠 25 本题来源于说明与检测上册 “综合测 试七 ”的 13题 。有一定难度,需要先根据化学 方程式进行计算,再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结 论。可以在平时教会学生一些技巧或结论性的 知识,如极值法、平均值法、相同质量的金属 遇酸反应时产生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等,考试 时直接使用,否则在考试时化大量时间计算分 值只有 1分的选择题很不划算。 18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将 t3 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 液降温到 t1 ,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 析

16、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 _(填“ X” 或“ 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 度为 _; t3 时,将 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 质量分数为 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_g。 本题前两空不难,考生主要失分在第三空。 分 析发现不少学生对溶液稀释类试题的做题方法并没 有真正掌握,而这类试题又是常考题,建议复习时 要让学生 对溶解度的定义真正理解和辨析清楚,理 解溶解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和相关计算。 26 19 A、 B、 C、 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化 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 A是白 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量为 100,金 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C常作干燥

17、剂; D属于碱。则 A的一种用途是 _ _; B的化学式为 _;由 C转化为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_。 本题是学生平时练习比较常见的物质间转化,在 11年、 12年、 14年和 16年的中考题中都有体现。复 习时对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用途应做到心中 有数。不少考生混淆了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用途,第 二空有不少学生答成 “水 ”,是忽视了 “CB”的转 化。建议加强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之间的转 化的练习。 27 20电解食盐水可得到烧碱、氯气( Cl2)和一种 可燃性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配制质 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若量取水时俯视量 筒刻度读数(其他操作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

18、 分数 _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现有 NaCl和 NaBr的混合物共 2.2 g ,溶于水并加 入过量 AgNO3溶液后,生成 AgCl和 AgBr沉淀共 4.75g,则原混合物的含钠元素的质量为 _g。 28 本题第一空在说明与检测出现过,也是 13年 中考题 15题的变形,但不少考生审题不严谨,书写 化学方程式时要么生成物不写 H2,要么反应物不写 H2O,还有不少学生把烧碱写出 Na2CO3。第二空 问题不大。第三空是 2017中考试卷得分率最低的, 计算方法和分析如下: 现有 NaCl和 NaBr的混合物共 2.2 g ,溶于水并加 入过量 AgNO3溶液后,生成

19、 AgCl和 AgBr沉淀共 4.75g,则原混合物的含钠元素的质量为 _g。 29 【解析】由于 NaCl和 NaBr溶液与 AgNO3溶液反应 生成 AgCl和 AgBr沉淀,反应前后氯元素和溴元素 的质量总和不变, 所以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是钠转化 为银所致(即 Na与 Ag的质量差) ,设 Na质量为 a: Na Ag 质量差 23 108 108-23=85 a 4.75g-2.2g=2.55g 解得: a=0.69g 23在一定质量 Cu(NO3)2、 AgNO3和 Al(NO3)3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Zn,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得到固体和溶液。 ( 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

20、学方程式。 (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30 本题考生失分主要在( 3)题,不少考生审题不 清,没有从 “溶液质量不变 ”上去思考和回答,而 是从质量守恒定律方面回答,还有的学生虽然想 到了溶液质量不变,但是词不达意,描述不到位 导致回答跑偏失分。 24为了除去粗盐中 CaCl2、 MgCl2、 Na2SO4等可溶性 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溶解;依次加过量的 BaCl2、 NaOH、 Na2CO3溶液;过滤;加适量盐酸 ;蒸发、结晶。 提示: Mg(OH)2、 BaSO4、 BaCO3难 溶于水

21、;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Na2CO3溶液呈碱性 ( 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_个。 ( 2)操作、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 在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 3)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操作所得溶液中含有 NaOH(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 31 本题考生失分主要在( 1)、( 3)题,其中 题一方面是 学生对粗盐提纯中各步所加试剂的目 的没有真正掌握。另一方面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没有完全理解,导致判断失误。 ( 3)题应该是近年每年必考的内容,依然有不少 考试出现失分,主要有 无视碳酸钠的存在,直接 滴加酚酞或加氯化镁或硫酸铜等。用加稀盐酸无 气泡产生来证明不含氢氧化钠。错选氢氧化钙来

22、除碳酸钠。 像这种必考的内容教师应提醒学生重视, 并总结适用的答题模式让学生理解记忆 。 2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 究的重要手段。 (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 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相同质量的磷、 铁、镁分别在氧气 中完全燃烧,消耗 氧气最多的是 _。 题考生失分不多,但也有个别程度学生考虑太 多,把几种物质放到一起写化学方程式。 出现的典型错误有:化学式错误、化学方程式没 有配平、误写写成 KMnO4分解产生 O2;等。 25. 化学是以

23、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 究的重要手段。 (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微型实验 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相同质量的磷、 铁、镁分别在氧气 中完全燃烧,消耗 氧气最多的是 _。 本题失分较少,主要是没有理解题意, 答成 “燃烧需要加热 ”或 “燃烧需要氧气 ”的不少;还 有不少考生 只答了 “着火点 ”3个字或答成 “燃 点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规 范用语。 2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 究的重要手段。 (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

24、下图微型实验 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写出一个双球管中可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相同质量的磷、 铁、镁分别在氧气 中完全燃烧,消耗 氧气最多的是 _。 又是计算题,本题得分率依然很低,一方面说 明学生计算能力太差,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复习 时,可能没有对有关问题展开分析讲解(如 2015年的 14题,课本 58页 5题),导致审题不 清,回答错误。 ( 2)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 CO, 然后用 CO还原 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 CO发生装置 中的反应为 H2C2O 4H2O CO2 CO A装置中能

25、观察到什么现象? 写出 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 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 _、 _接 _、 _接 _、 _接 _。 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 简述改进措施。 本题中 的失误较少,中的失误主要是学生 记忆错误或者笔下误,如反应条件不写或写成 “加热 ”、 “ ”, 在 “CO2”的后边标 “”等 。 ( 2)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 CO, 然后用 CO还原 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 CO发生装置 中的反应为 H2C2O 4H2O CO2 CO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 接顺序为:一氧化

26、碳发生装置接 _、 _接 _、 _接 _、 _接 _。 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 简述改进措施。 题来源于说明与检测上册综合测试一的 25题。 对学生读题、审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高。学生 答题的错误太多而且太乱,主要体现在: a.接口重 复使用; b.多答或少答接口; c.接口选择错误,如 “g-h-e” 等; d.答成装置顺序 “DCBA”。 复习时可以给学生明确:浓硫酸通常是洗气的最后 一个装置;洗气装置一定只装半瓶液体,导管要 “长 进短出 ”;用万能瓶类装置收集气体时,排水法瓶内 一定装满水,导管要 “短进长出 ”;排空气法则密度比 空气大的 “低进高出 ”,密度比

27、空气小的 “高进低出 ”。 ( 2)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 CO, 然后用 CO还原 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 CO发生装置 中的反应为 H2C2O 4H2O CO2 CO 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写出 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 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 _、 _接 _、 _接 _、 _接 _。 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 简述改进措施。 题是常见题型,学生失误不多。 ( 3)将 30.9 g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装 入试管中,加热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待反 应完全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可

28、以得到 21.3 g 固 体物质。请计算原固体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 3)题不是难题,但有不少学生直接放弃不答,原 因既有试卷阅读量、计算量较大而导致做到本题时时 间不够,也有平时练习时多次错误而失去信心。一般 来说综合应用题的计算题难度都不大,因此老师在复 习时最好讲清楚每一步过程,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 生树立信心,只要认真复习通常都能作出来。 本题的主要失误有:将 KClO3写成 KMnO4分解的 化学方程式;直接将 30.9g或 21.3g当成 KClO3或 KCl的质量,使计算出现错误;不会利用差量法计 算 O2的质量;计算能力太差导致计算错误。 ( 1) 全面 考查、重点突出 四

29、、命题特点分析 ( 2)贴近生活、体现价值 ( 3)重视实验、注重探究 ( 4)送分送到家、难题难到位 39 ( 5)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2017年我省中招试题仍保持了 “稳中求变, 变中求新” 的原则,“稳”主要体现试卷的题型 结构和难度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变”主要体现 在试题的灵活性更强,初高中联系更紧密;“新” 主要体现在试题的情境载体新、综合形式新、对 探究过程的考核形式新。同时,作为选拔性的考 试,也呈现 “ 送分送到家,难题难到位 ” 的思路, 基本保持了 5:3:1:1的比例。 总之, 2017年中招试 卷覆盖面广,既注重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 查,又重视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0、和计算能力的 考查;既重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又能充分体 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 40 二、 2017年中考试卷回顾与分析 第二部分 领悟趋势和变化 有的放矢抓备考 41 一、摸清套路,有的放矢 1、 2008 2017中考高频考点统计 (3次以上 ) 42 考点 次数 考点 次数 酸碱盐及相互反应 太多 化肥 9 书写化学方程式 太多 基本实验操作 8 物质的分类 12 基本反应类型 8 水的知识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 7 溶解度曲线 10 金属冶炼 7 质量守恒定律 10 常见气体制备 7 营养素 (含微量元素 ) 10 空气污染物 6 物质变化 (选择题 ) 9 化合价计算 6 一、摸清套

31、路,有的放矢 1、 2008 2017中考高频考点统计 (3次以上 ) 43 考点 次数 考点 次数 反应微观示意图 6 化学式的意义 4 金属腐蚀和保护 6 原子结构示意图 4 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6 元素周期表 4 空气的成分 5 坐标图像题 4 能源、燃烧与灭火 5 实验方案设计评价 4 分子、原子的性质 5 有机材料 3 粗盐提纯 5 氢气(氢能源) 3 碳酸钠、氢氧化钠混 合溶液的鉴别 5 实验现象描述 3 (2)来源于说明与检测 (1)来源于教材 2、河南中考试卷试题来源分析 44 2017年中考题与 说明与检测 关系 中考 题 说明与检测 第 3题 上册 64页 3题 第 5题

32、上册 81页 5题 第 6题 上册 11页 21题 第 7题 上册 89页 8题 第 8题 上册 49页 例 2( 1) 第 9题 上册 14页 48题 第 10题 上册 21页 92题 2017年中考题与 说明与检测 关系 中考 题 说明与检测 第 12题 上册 66页 16题、下册 69页 12题 第 13题 上册 8页 例 8、 74页 20 题 第 14题 上册 90页 13题 第 15题 上册 78页 15题 第 16题 上册 10页 16题 C、 22页 例 3( 1) 第 17题 上册 39页 14题、下册 56页 16题 第 18题 上册 27页 27题、 66页 18题 20

33、17年中考题与 说明与检测 关系 中考 题 说明与检测 第 20题 上册 49页 例 2( 3) 第 21题( 1) 下册 87页 23题( 2) 第 22题( 1) 下册 56页 15题 第 22题( 2) 下册 85页 20题 第 23题 上册 30页 44题 第 24题( 2) 上册 50页 例 3 第 24题( 3) 下册 95页 24题( 3) 第 25题( 2) 上册 56页 9题 、 62页 19题 、 第 25题( 3) 上册 14页 40题 (2)来源于说明与检测 (1)来源于教材 2、河南中考试卷试题来源分析 (3)来源于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卷 2015年中考卷体现最为明显

34、 48 ( 15中考 5) 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 水与可 持续发展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B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D水电解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 1 ( 15竞赛 6 ) 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 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 1: 8 49 ( 15中考 9 ) 工业制镁的方法为:将含碳酸钙的贝壳 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过

35、滤;在氢氧化 镁中加入盐酸,结晶;电解熔融的氯化镁。该方法中 的化学反应不包括【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5竞赛 15) 从海水 (含氯化镁 )中提取镁的步骤有: 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在海水中加入石 灰乳,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 结晶、过滤、干燥;电解无水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 MgCl2 C步骤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全部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50 ( 15中考 11) 右表是 KCl和 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 溶

36、解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20 时, KCl的溶解度大于 KNO3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30 之间 C 40 时, 5 g KCl加到 10 g水中可得 33.3溶液 D 50 时, 10 g KNO3加到 20 g水中,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 30 ,有 KNO3固体析出 51 ( 15竞赛 12) KCl与 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 据如右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溶解度大于 KCl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10-20 之间 C在 30 时, 5g KNO3加入到 10 g水中可得到 33.3 的 KNO3溶液 D在 50 时,两物质

37、各 10 g分别加入 20 g水中, 充分溶解,只有 KCl中有固体剩余 52 ( 15中考 11) 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 序数为 10的元素名称为 _;氟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_;等质量的 氧气和氟气中,所含原子数 较少的是 _。 ( 15竞赛 25) 右边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这四种元素均位于第 _周期;等质量的四种元 素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 少的顺序是 _; 硅与碳位于同一主族,同 族元素相似,则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_。 53 ( 15中考 22) 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 可制取氨气。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 。 则右图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38、 ( 15竞赛 31) 氨气( 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 的气体,氨水呈碱性。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 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 氯化钙和水。请用化学方程式表 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 理,并描述右边图 1中 可观察到 的现象。 54 (2)来源于说明与检测 (1)来源于教材 (4)来源于河南省试卷的传承和发展 2、河南中考试卷试题来源分析 (3)来源于河南省初中化学竞赛试卷 55 1、有关物质性质和变化的试题 (2017年) 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的 是 A粮食酿酒 B石油分馏 C铁水铸锅 D麦磨成面 ( 2016年)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 化学性质 的是 A铜用于

39、制作电线 B金刚石用于切割大理石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56 2、有关水的知识 (2017年) 能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A闻气味 B观察颜色 C加肥皂水 D加食盐水 ( 2016年)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和冰块 混合得到混合物 B水的蒸发和 水通电分解 都属于物理变化 C 硬水 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 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 2015年) 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 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 B硬水和软水可用石蕊溶液来区分 C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D水电解时产

40、生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2 1 57 3、有关物质分类的试题 (2017)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海水、干冰 B冰水、水银 C食醋、黄铜 D煤、金刚石 (2017)“共享单车 ”(自行车)的构件有:橡胶轮胎、 铁车架、塑料把手、不锈钢钢圈等。其制作材料中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橡胶和 _; (2016)下列物品废弃后可能会带来 “白色污染 ”的是 A塑料袋 B报纸 C玻璃瓶 D铝质制饮料罐 (2016)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O(NH2)2 B.KNO3 C.K2SO4 D.Ca3(PO4)2 58 (2015)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41、) A生石灰、烧碱、浓硫酸都可用作干燥剂 B铁、锌、碘元素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C CH4、 C2H5OH、 CH3COOH都属于有机物 D KNO3、 CO(NH2)2、 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 (2015)生活中的下列物品,其制作材料属于合金 的是 A.塑料袋 B.玻璃杯 C.不锈钢锅 D.涤纶风衣 4、 基本实验操作的判断 (201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 中不正确 的是 (2017)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 正确 的是 60 (201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5、 有关营养素、微量元素的试题 ( 2017年) “河南味道”名声远播。下列食品或食材 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原阳大米 B

42、叶县岩盐 C西峡猕猴桃 D道口烧鸡 ( 2016年) 河南烩面营养美味,下列用的食材中富含 蛋白质的是 A羊肉 B青菜 C小麦粉 D花生油 62 【技巧】 河南中考通常只考查 糖类、蛋白质和维生素 三类营 养素,只需记住: 主食(米、面、淀粉等)富含糖类; 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 水果、蔬菜、鱼肝油等富含维生素即可。 ( 2017)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 t3 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 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 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 X”或 “ 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时的温度为 _; t3 时,将 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 数为 1

43、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 为 _g。 63 6、溶解度曲线图的应用 ( 2016) 右图是 物质 甲、乙的溶 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 的溶解度 B t2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降低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t3 时, 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 50g水,可以 得到质量分数为 25%的溶液 64 7、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推理 ( 2017) 2.3g铁和 M的混合物与足量盐酸反应,生 成 0.2g氢气,则 M可能是 A镁 B铝 C碳 D钠 ( 2016) 相同质量的镁铝锌分别与相同质量 20%的 盐酸充分反应,产生氢

44、气质量(直接用各金属表示) 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 Mg Al Zn; Al Mg Zn; Al Mg Zn; Al Mg Zn; Al Zn Mg; Al Mg Zn。合理的个数为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65 ( 2015) 现有 10.6 g碳酸钠和 8.4 g碳酸氢钠,分别与 过量盐酸反应,其中 A碳酸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B碳酸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C碳酸氢钠消耗的氯化氢多 D碳酸氢钠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66 8、空气成分中的氮气(送分题) ( 2016)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78% 的气体是 _ ( 2017) 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 21%的气体是 _; 67 68 9、有

45、关燃烧与灭火类 (2015)消防队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的原理 是 _;氢气作燃料的优点是 _. (2016)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_; 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_; (2017)挤压右滴管并微热燃烧管,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由此可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10、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 ( 2017) 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 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 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 2016) 右图是某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其化学方程 式为 _; ( 2015) 右图是某反应的微

46、观 示意图。图中的单质为 _; 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为 _; 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_。 69 11、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本考点常考查操作顺序和加入某试剂的目的, 是学生容易丢分的较难点,但是 只要让记住: 加 BaCl2要在加 Na2CO3之前; 加 NaOH要在在过滤前; 过滤后再加 稀盐酸 ; 滤渣有四种沉淀,滤液有三种溶质; 加 Na2CO3是为了除去 CaCl2和 BaCl2; 加盐酸是为了除去 NaOH和 Na2CO3; 加盐酸调节 pH时即使盐酸稍过量,蒸发结晶 后的氯化钠固体中也不会有杂质。 通常都能得分。 70 ( 2017) 为了除去粗盐中 CaCl2、 Mg

47、Cl2、 Na2SO4 等可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溶解;依次 加过量的 BaCl2、 NaOH、 Na2CO3溶液;过滤; 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 ( 1)以上操作中所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共有 _个。 ( 2)操作、要用到同一种玻璃仪器,该 仪器在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 2016) 除去 NaCl溶液中 CaCl2、 MgCl2、 Na2SO4 杂质的操作有:加过量的 NaOH溶液;加过量 的 BaCl2溶液;过滤;加适量的盐酸;加过 量的 Na2CO3溶液。( 1)以上操作合理的先后顺序 为 _(数字序号不能重复使用)。 71 ( 2015) 除去粗盐水中 CaCl2 和 Na2SO4

48、杂质的操 作有:加过量 BaCl2 溶液;过滤;加过量 Na2CO3溶液;蒸发结晶;加适量盐酸。下列 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B C D 72 12、框图推断题 (2017)甲、乙、丙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表 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略去),下 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 C、 CO2、 CO B H2O2、 O2、 H2O C CuO、 Cu、 Cu(NO3)2 D NaOH、 NaCl、 NaNO3 (2016)X、 Y、 Z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 “”表示反 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 则符合要求的 X、 Y、 Z依次为 A Cu、 CuO

49、、 Cu(OH)2 B C、 CO、 H2CO3 C CaO、 Ca(OH)2、 CaCO3 D H2O2、 H2、 H2O (2017)A、 B、 C、 D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的转 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 去)。 A是白色难溶固体,相对分子质 量为 100,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C常作干燥剂; D属于碱。则 A的一种用 途是 _; B的化学式为 _;由 C 转化为 D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015)A、 B、 C、 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 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 应或转化关系如右图(部分物质和反 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 为 _;为 _。 A在

50、生产或生活 中的一种用途是 _。 13、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2017)下 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 11 B图中 n的值为 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2016)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氖的相 对原子质量为 _;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的 _(填 “ 最左边 ” 、 “ 中间 ” 或 “ 最右边 ”) 。 (2015)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 部分。原子序数为 10的元素名 称为 _;氟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_;等质量的氧气和氟气中,所含 原子数较少的是 _。 14、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与

51、分析 本类试题是河南中招考查的必考内容,常结 合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制取,考查实验室制取气体 的装置、检验、验满、干燥、收集等。主要 涉及 实验反应原理、制取装置的选择、装置的设计评 价、装置原理的阐述、气体的验满和检验、装置 的连接顺序 等。近年逐渐拓展到学生没有学过的 气体如氨气、氯气、氯化氢等, 2017年首次出现 画装置图 的试题。 76 (2017)实验室可利用下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 CO,然后用 CO还原 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 CO 发生装置中的反应为: H2C2O4 H2O CO2 CO A装置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写出 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

52、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 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 _、 _接 _、 _接 _、 _接 _。 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请简 述改进措施。 77 (2016)以下是有关氨气( NH3)性质的趣味实验。 ( 1)右图圆底烧瓶中充满氨气,当挤 压胶头滴管并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 的水进入烧瓶,形成 “ 红色喷泉 ” 。 推测氨气具有哪些性质? ( 2)氨气与酸反应可生成铵盐。将分 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 (不接触 ),就有大量白烟产生。请解 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 2015)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 性。则右图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 2015) 氨气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53、将蘸有浓盐 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满氨气的瓶口时,有大量白烟产 生,改用浓硫酸时无此现象。解释白烟产生的原因 15、书写化学方程式 河南近 5年考查两次以上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 4次) 分解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 4次) 氧化铁与稀盐酸 (或稀硫酸 )反应 ( 3次) 铁的冶炼 ( 3次) CO2与氢氧化 钙 反应 ( 3次) 硝酸银与金属 (铁、铜、锌 )反应 ( 3次) 硫 酸铜 (或 硝 酸铜 )与 铁 (或锌 ) 反应 ( 3次) 79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3次) 碳酸钠与氯化钙 (或氯化钡 )反应 ( 2次) 中和反应 ( 3次) 氢前金属与酸反应 ( 2次

54、)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 2次) 甲烷燃烧 ( 3次) 根据试题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 (每年必考 ) 80 16、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试题 ( 2017) 在一定质量 Cu(NO3)2、 AgNO3和 Al(NO3)3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 Zn,充分反应后,过滤, 可以得到固体和溶液。 ( 1)请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向所得固体上滴加盐酸,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相比,可能保持不变,为什么? 81 ( 2015年) 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 锌 粉加入到 一定量 Mg(NO3)2、 Cu(NO3)2、 AgNO3混合溶液中,

55、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 成分的探究。 ( 2015年) 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 锌 粉加入到 一定量 Mg(NO3)2、 Cu(NO3)2、 AgNO3混合溶液中, 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滤液 成分的探究。 技巧: 排顺序 析反应: Mg2+ Zn Cu2+ Ag+ (2016)为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某化学小组在实验 室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设计了以下流程图并 完成了回收铜和硫酸锌的实验。 ( 1) X的成分为 _;操作 需用的玻璃仪 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_。 ( 2)加入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操作 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 84 (20

56、14)为探究工业废水的综合利用,某化学小组在 实验室中完成了以下实验。 X为 ;乙与硝酸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操作 和操作 中都要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 器在操作 中的作用是什么? 17、氢氧化钠、碳酸钠混合 (或 NaOH变质)溶液的鉴别 凡是检验溶液 (或固体 )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和氢氧化钠, 可按照下列方法分析回答: 取少量 待测 溶液 (或取固体溶于水 )于试管 中 ,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若有 (无 )白色沉淀 生成,则溶质中含 (不含 )Na2CO3;静置,向上 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色 (或 不变色 ),则溶质中含 (不含 )NaOH。 (2017)为了除

57、去粗盐中 CaCl2、 MgCl2、 Na2SO4等可 溶性杂质,需进行如下操作:溶解;依次加过 量的 BaCl2、 NaOH、 Na2CO3溶液;过滤;加 适量盐酸;蒸发、结晶。 ( 3)设计实验方案证明 溶液中 含有 NaOH。 取少量 待测 溶液,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静 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 色, 证明 溶质中 还 含有 NaOH。 87 (2015)已知: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 +2CO2=2Na2CO3+O2。实验室敞口放置的过氧化 钠已部分变质,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 水 如何检验该水溶液中含有的氢氧化钠? (

58、2016)下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 A 装置的溶液中 溶质的成分 , 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 和结论。 CO和 CO2 取少量 待测 溶液,加入足量的 BaCl2溶液,若 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溶质中含有 Na2CO3;静置, 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 色,则溶质中 还 含有 NaOH。 88 二、 2018年命题预测和分析 题型 题量 分值 占试卷分值比例 选择题 14 14 28% 填空题 6 16 32% 简答题 4 10 20% 综合应用题 1 10 20% 1. 试题题型和分值: 简答题中

59、 2124题的分值分别为: 2分、 2分、 3分、 3分 89 2、 命题难度 近 5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难度系数 ( 难度 系数越大,表明试题越容易) 基本上控制在 0.6左右,由于 2016年郑州市中考化学难度系 数为 0.61,而 2017年郑州市中考化学难度系 数为 0.63,稍稍偏高,故个人认为 2018年会 稍微增加难度。 90 3、命题预测 仍将以“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为主要内容; 化学反应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占有一定比 例; 适当加大对“ 科学探究 ”的考查,更加突 出化学实验的考查,注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 价,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验问题解决的综合过 程;重视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

60、能力、处理 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 1) “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仍 会占很大比例。 ( 2)实验探究类试题比例将适当增多,试题 更 加 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 3)质量守恒定律运用类试题作为控制满分率 的试题依然会出现 。 91 常考的 核心主干知识 ( 1)主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两种酸: HCl、 H2SO4 ; 三种碱: NaOH、 Ca(OH)2 、 Cu(OH)2 ; 五种盐: NaCl、 Na2CO3、 CaCO3、 CuSO4 、 CaCl2( BaCl2) ; 六种单质: C、 O2、 H2、 N2、 Fe 、 P; 七种氧化物: CO、 CO2、 H2O、

61、H2O2、 CuO 、 CaO、 Fe2O3。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盐及氧化 物之间的转化 92 ( 2)基本概念和原理: 物质 的变化和性质、化学用语、质量守恒定律、 溶解度曲线、燃烧与灭火、基本化学反应类型、化 学方程式的 书写、分子的性质、原子和离子的结构、 微粒构成物质、物质的分类、 营养素、水的净化、 溶解度的相关知识。 ( 3)基本 实验操作,常见气体的 制备与性质,实 验的设计 与评价。 ( 4)相对分子质量 的计算, 溶液配制的计算,技 巧性计算,与化学方程式、质量分数有关的计算 。 93 第三部分 中考化学复习备考建议 94 复习课 模式 专题拓展 模拟冲刺 单元复习 回归课本 抓重点 专项训练 抓难点 综合测试 抓提高 中考化学复习备考策略 1、复习安排 第一轮按教材单元复习,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 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完善知识点的掌握,大 约到 5月上中旬(期间还要完成实验考试)。 第二 轮 采用 专题 复习的形式,着重加强知识与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