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034558 上传时间:2020-11-0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8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20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诗歌鉴赏表达技巧抒情手法.ppt(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之 表达技巧 第一课 总论 与抒情方式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及相 关术语。 2.掌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方法 及答题步骤。 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 果? 提问与答题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答题示例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 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天未放亮,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 “ 草虫 鸣 ”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二 )。两处反衬都 突出了诗人

2、出行之早,表现了心中由飘泊引起 的孤独寂寞之情 (步骤三 )。 诗词鉴赏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行文结构 描写手法 抒情方式 赏析古代诗歌 表达技巧 涉及四大方面: 表达方式 (五种 ):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诗词中主 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 这其中 抒情、描写 是考查的重点。 抒情 可分为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 描写 :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 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赏析古代诗歌 表达技巧 涉及四大方面: 修辞方法 : 比喻、排比、拟人、对比、设问、 反问、借代、对偶、夸张、反复、互文等 表现

3、手法 : 象征、衬托、对比、用典、化用、 赋、比、兴、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抑扬变化等。 行文结构 : 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 承上启下、卒章显志、以景结情、以小见大、 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起承转合等。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议论 :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 点、作用等发表意见。 古 诗 鉴 赏 抒 情 方 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

4、,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问:最后两句采用的是 _的抒情方式,既 表现了作者 _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 盛国势下的 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 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 _的修辞方法。 答案:直抒胸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举 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借 代。 抒情手法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二、间接抒情 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 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为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怀古喻今或借古讽今、即事感 怀。 作用: 可以使感情的抒发更加委婉、 含蓄,耐人寻味。 间接抒情 :

5、 1.寓情于景 (或物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以景传情达意(间接抒情)的往往具有一定的 固定性,如: “ 故乡明月 ” “ 乡思情 ” “ 松风山月 ” “ 隐逸情 ” “ 寒林残月 ” “ 诗人的忧愁 ” “ 中秋圆月 ” “ 相思情苦 ” “ 长亭折柳 ” “ 惜别情 ” “ 空城落花 ” “ 对国势衰危的哀叹 ” “ 风雨落花,双燕孤飞 ” “ 闺怨情 ” “ 江湖扁舟,月落乌啼 ” “ 诗人的羁旅之苦 ” “ 梦后酒醒,烟柳断肠 ” “ 悲欢离合情 ”

6、 “ 昔荣今非,几度夕阳红 ” “ 对世事沧桑的感叹 ”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 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 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 关键在于情是何 情 哀景、乐景、愁景。 一般情况下,是 乐景写乐情,哀景抒 哀情 ,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 情的写法。 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 情 ,可以起到一 倍增其哀乐 的效果。 乐(哀)景哀(乐)情 谢亭送别 谢诨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 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 反衬诗人离愁别恨。 姜斋诗话 说:“以乐 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间接抒情

7、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也叫咏物抒怀,常常借助于所咏事物 的一些特性,来寄托、传达作者的志向、抱负和 操守等。 蝉 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了 蕴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 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 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补充 :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1、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 此 “ 物 ” 非 “ 景 ” ,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 情的 “ 景 ” 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2、托物言志的 “ 志 ” 可以指感情、志向、 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

8、情的 “ 情 ” 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 等感情。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 最突出 的特点是什么 ?从 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案 托物言志 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 境遇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 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闽中秋思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注: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所作,后 人评价极高。 “不

9、着一字,尽得风流 ” 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 诗的 抒情方面 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4 分) 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前三句写六,极尽明丽欢愉,与气 象开阔之能事,全无北国秋天之萧瑟。末一句两个 “ 堪 ” 字,则构成心绪的对比。作者客居福建,他乡虽美,但 只堪图画,不能慰解思乡之苦,诗歌无一句明言思乡、 思乡之情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 间接抒情 3.借古讽今(喻今、伤今) 咏史诗 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 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台城 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前门成 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 析 】 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 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纵情作乐的

10、荒淫生 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做了触目惊心的具体形 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间接抒情 4.用典抒情 ( 咏古抒怀,借古讽今) 包括用事和引用(化用)前人诗文句两种, 一般侧重指前者。 用典可以拓展意境,使诗词情 意显得含蓄,达到字少意丰的效果。 理解用典: 首先要熟悉典故来源; 其次要 理解典故与作者的关系(或是自比, 或是对比衬托)。 在此基础上,才可能理解作者 借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意 。 例如: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 “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用刘 裕北伐的典故,赞扬了刘裕的英雄气概,反映 出作者仰慕英雄,收复中原的愿望。

11、“ 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等句,用廉颇的典故, 意在以老当益壮、仍思报效国家的廉颇自比, 也借廉颇的遭遇,委婉地表达了报国无门的怨 愤之情。 (自比) 念奴娇 赤壁怀古 中用周瑜的 典故,意在以 “雄姿英发”、少 年得志、建功立业的周瑜和“早 生华发”、功业无成的自己形成 对比,暗寓怀才不遇的愤懑抑郁 之情。 (对比衬托) 例如: 1、 2006年高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 建卷)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 艺术手法 上有什么特点?请 简要分析。 在艺术

12、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 景抒情( 点 )。诗人借助对 “ 青苔 ” 、 “ 红树 ” 以及 “ 雨 ” 景、 “ 月 ” 色的描写, 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 主现色彩 ( 析 ),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评 )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这首诗运用了 触景生情和虚实结合 的手法, ( 点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 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发挥想像自己若做 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 一齐开放。( 析 )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 惜和不平之情。( 评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