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及管理规定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7033739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及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及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及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河南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及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及管理规定(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河南电网输电线路防舞动技术及管理规定(试行)为规范河南电网输电线路舞动治理管理工作,指导应用防舞动技术, 特制定本规定。1.1 范围 本技术及管理规定提出了河南省架空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安装、 及防舞动治理的原则,并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及指导性意见。1.2 引用标准及参考依据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 文。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由于防舞 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无完整的标准可供选择,本技术管理规定是根据河 南省电力公司防舞动治理技术经验和若干科研成果为原则进行编写。DL/T 5092-2009 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2、GB/T 19519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一 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准则DL/T 864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JB/T 8460 高压线路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 尺寸与特性GB/T 2314-2008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2317-2008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GB/T 10431-2008 紧固件横向振动试验方法DL/T 1098-2009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DL/T 1058-2007 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相间间隔棒技术条件1.3 总则1.3.1 易舞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必须遵循已有的架空输电线 路设计规程,在不违反相关规

3、程的前提下结合舞动防治的需要进行防舞设 计,必须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 适用。1.3.2 易舞区架空输电线路的防舞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 特点,灵活应用,并积极慎重地采用具有成功经验的新设备、新方法。1.3.3 新建线路的防舞设计可从多个角度开展工作,可采取单一的 预防手段,也可因地制宜、综合应用。无论是采取单一手段,还是综合应 用,都应该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既要技术可行,又要造价合理。1.4 术语1.4.1 舞动 当风吹到因覆冰而变为非圆截面的导线上时,产生一定的空气动力, 由此会诱发导线产生一种低频频率(约0.13 Hz )、大振幅的自激振荡, 由于其

4、形态上下翻飞,形如龙舞,称舞动。1.4.2 舞动的危害 线路闪络、跳闸、杆塔螺栓松动、脱落。严重的会发生金具及绝缘子损坏,导线断股、断线,甚至倒塔,导致重大电网事故。1.4.3 易舞区架空输电线路舞动易发地区,这些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冬季易于覆 冰,并且风力较强,冬季主导风向的夹角与线路走向的夹角较大(一般大 于 45),容易具备导线发生舞动的条件。1.4.4 舞动微气象、微地形地区 即易于发生舞动的局部敏感地段,例如:风口、开阔地带、江河湖 面等易于覆冰,且风激励较强的地区。1.5 线路舞动与覆冰的观测1.5.1 舞动资料的采集 线路发生舞动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以最短的时间抵达现场, 应收

5、集的资料如下:气象资料:现场的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导线 覆冰厚度、形状和临近杆塔地面附属物覆冰类型以及厚度; 线路结构参数,可见光照片; 舞动过程的录像:要求录像资料画面尽可能的稳定并持续一定时间 段、覆冰照片清晰,有条件的现场观测时尽可能使用高清晰度的录像及拍 摄器材等。记录舞动的频率和幅值及故障情况; 尽快取得当地气象台站气象证明,并于24 小时内上报省公司。 按下表格填报,连同故障影像资料和初步分析资料上报省公司。1.5.2 数据表格表 2-1 * 地区线路舞动观测统计表序 号单位线路 名称电压 等级舞动 时间覆冰舞动 区段范围区段地理特征 气象状况线路 走向导线 排列型式舞动情况1

6、表 2-2 * 地区舞动气象资料统计表气象站名称:气象资料统计的时间段:序号冬季结构物覆冰时气象情况(单次统计情况)时间雨雪情况气温及其变化情况覆冰厚度mm空气湿度只日风向风速范围及平均风速m/s121.6 新建线路气象、地形条件勘测1.6.1 舞动及气象、地形条件的勘测和调研应对工程所在地区进行舞动及气象、地形条件的勘测和调研,必要时提出线路防舞动可研报告书。勘测和调研的重点是以下四个方面。(1)线路工程所在地区已建线路的历史舞动情况。(2)线路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情况。(3)线路路径经过地区的易舞动的微地形、微气象。(4)运行经验。同时结合河南电网舞动区域分布图确定线路的防舞动设计。1.6.2

7、 新建线路舞动可能性的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进行未来新建线路舞动可能性的分析,主要从线路 “覆冰”、“风的激励”、“线路结构与参数”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覆冰”是架空输电线路发生舞动的必要条件之一。“风的激励”是架空输电线路发生舞动的另一必要条件,在导线覆 冰的情况下,当风速在417m/s,且风向与线路走向的夹角45时,导 线易舞动。“线路的结构和参数”也是形成舞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统计资料来 看,在相同的环境、气象条件下,分裂导线要比单导线容易产生舞动,大 截面的导线要比常规截面的导线易于产生舞动。因此,应在对新建线路所在地区的已有线路的舞动情况及气象、地 理情况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线路本身的特

8、点,对新建线路发生舞动的可能 性及舞动强度进行充分研究,对存在舞动可能性的线路应进行综合设计。1.7 新建(改建)线路防舞设计方法1.7.1 防舞设计的基本方法对于经过易舞区的新建(改建)线路的防舞设计主要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进行综合考虑:(1)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路径;(2)提高线路电气间隙的绝缘强度;(3)提高线路的动荷载能力;(4)采用杆塔防松措施;(5)加装防舞装置;(6)采用新型导线;(7)适当减小档距,缩短耐张段长度。1.7.2 合理选择线路走向和路径在综合地质、环境、生态、造价等允许的条件下选择合理的线路走 向和路径。(1)新建线路应尽可能避开舞动多发区,尽可能避开或少穿雨淞或 冻雨

9、地带。(2)尽可能避免横穿风口、江河湖面。(3)在平原开阔地带,应尽可能避免线路走向与冬季主导风向夹角 过大,一般小于 45为宜。1.7.3 提高线路电气间隙的绝缘强度(1)舞动电气间隙的确定导线及地线的布置要求应首先满足110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应根据线路特点及舞动强度的分析进行必要的电气间隙的设计,适 当放大空气间隙,以保证舞动后不发生相间闪络及相对地短路跳闸。(2)舞动振幅的估算为确保舞动时线路不产生相间及相对地短路,需保证在可预测的舞 动振幅的情况下相间及相对地有足够的电气间隙。为此,应根据线路的气 象状况估算可能发生的舞动的振幅,可依据以下公式进行估算:a

10、=qU cos P / fw式中:a舞动振幅(椭圆轨迹的长轴);Uw风速;耳 舞动的气象系数,一般取耳=0.15 ; 0 风向与导线轴线的夹角;f 舞动频率。1.7.4 提高线路的动荷载能力提高线路机械强度是指适当提高杆塔、导线、金具、绝缘子等的机 械强度,在线路舞动时不致因设备强度不足而发生送电事故。可分别从以两个方面进行:(1)提高杆塔机械强度的设计方法适当提高铁塔设计安全系数,增加铁塔强度,对重要的动荷载受力 点进行适当补强,提高其抵抗舞动产生动荷载的能力。加装防舞设施后,应考虑导线自重增加对杆塔垂直荷载的影响,以 及导线弧垂增大对交叉跨越、对地距离进行校核,并考虑对加装防舞动装 置金具

11、连接处的导线进行保护。500千瓦同塔双(多)回线路和500 千瓦线路重要跨越推广应用钢管 塔。(2)改进金具及绝缘子的设计方法提高金具的耐磨防松性能,提高引流线金具的强度。对耐张塔引流 线采用引流线硬过桥或增加跳线金具强度等抗舞改进。直线绝缘子采用V型悬挂,500kV线路除耐张串外全部采用复合绝缘 子。1.7.5 采用杆塔防松措施舞动多发地区的杆塔,应加强螺栓的防松性能。杆塔所有螺栓改用 双帽螺栓,外面螺帽具有可靠的防松防盗性能,外面螺帽必须经过防松性 能考核,要求具有良好的防松性能。安装螺栓时严禁涂抹黄油等润滑剂。杆塔主要受力面、受力点增加螺栓数量。1.7.6 加装防舞装置防舞动装置能在一定

12、程度上改变导线舞动的振形、降低舞动的幅值, 减少线路跳闸的几率,维持杆塔的强度。根据河南省电力公司防舞动综合 治理的经验,220kV及以下线路应优先采用相间间隔棒进行防舞动治理, 也可以采用双摆防舞器、防舞鞭、失谐摆。对于线路所加装的各种抑舞装置,必须对线路的影响进行校核方能 实施。相间间隔棒应设计合适的长度和足够的强度,具备一定的抗冰闪能 力,能满足舞动时动荷载要求。配套金具应采用防电晕、可绞式金具。根 据以往的经验,相间间隔棒可根据档距大小安装一组或两组,一般应安装 在1/2L或1/3L处。对于220kV线路,档距300m时,应安装2组相 间间隔棒。双摆防舞器应设计合适的摆长和重量、具备足

13、够的耐磨强度、良好 的防电晕性能、与导线连接处应有防磨损导线措施。安装位置可选择在 2/9L或1/3L处,档内双摆防舞器重量应占导线重量的58% ,以此来确 定安装个数。防舞鞭是具有刚性的、耐腐蚀性的和热塑性非金属材料预绞成型的 防舞装置。它是利用空气动力学扰流原理,强制性改变了舞动气流的方向, 使导线变成非圆截面,破坏了舞动条件,从而达到降低舞动幅值,舒缓舞 动强度的作用。防舞鞭的具体安装方案为:安装数量为奇数时,先以档距 中点为中心安装一组,再每隔 4.5m 间隔向两侧安装;安装数量为偶数时, 以档距中点为中心先空出4.6m (中心两侧各2.3m ),再向两侧安装,每 相邻两根间隔 4.5

14、m。防舞鞭设计选用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刚度和合适的长度,应有良好的 防紫外线和抗氧化性能,电气绝缘性能满足防舞动的要求,螺旋夹紧部不 应磨损导线。在设计安装时可进行防舞鞭安装数量的计算,在档距内所需 防舞动鞭安装数量为偶数时,以档距的1/2处为中心,空出4.6m,然后 在其两端各安装一根防舞动鞭,再按相邻防舞动鞭间相距4.6m(净距)依 次对称安装。在档距内所需防舞动鞭安装数量为奇数时,在档距的 1/2 处安装一个防舞动鞭,再按间距4.6m依次在两侧对称安装。失谐摆与双摆防舞器的作用和安装方法相同,适用于单导线线路。 比照双摆防舞器进行设计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各种防舞装置都只能够降低舞动幅值,而不

15、能完全 消除舞动。应视具体情况选择技术合理、造价经济的方法。(1)500 千瓦线路的抑舞装置 对于500千瓦线路,目前国内尚无可靠的防舞动治理方法,目前500千瓦线路主要采用加装双摆防舞器和相间间隔棒(紧凑型)的治理方式。 从防止效果分析,单独使用双摆防舞器抑制舞动效果一般。推荐应用500 千瓦 相间间隔棒,并研究“夹头可回转式间隔棒双摆 防舞器”等。(2)220 千瓦线路的抑舞装置对于 220 千瓦线路,推荐安装相间间隔棒。当应用于水平排列的单 回 220 千瓦线路时,推荐采用刚性相间间隔棒;当应用于垂直排列的同 塔多回 220千瓦线路时,可采用柔性相间间隔棒。对于刚性和柔性相间间隔棒其安装

16、位置相近。当档距L 300m时,建议每档采用两组间隔棒,分别安装在 AB,BC 相之间,离悬挂点 L/3 处,采用轴向排列或采用S=5m错开方式排列。220kV相间间隔棒安装见图2-1。a: L300mL/2Lv300ma: L300mb: L300mL300mBCb: L300mA图 2-1 相间间隔棒布置方式(3)110千瓦线路的抑舞装置对于110千瓦线路,小截面和单分裂导线可加装防舞鞭,垂直排列 线路推荐采用相间间隔棒,失谐摆可用于人口稀少地段的水平排列线路。相间间隔棒的安装数量:推荐240m以下档距装1组,240m及以 上档距装2 组。1.7.7 采用新型导线可以采用新型导线如耐热导线

17、等。1.7.8 适当减小档距,缩短耐张段长度 减小耐张塔两侧档距差:耐张塔两侧档距差较大时,两侧导线舞动 张力的幅度和相位存在差别,形成较大的不平衡张力。减小耐张塔两侧档 距差,可以有效降低舞动不平衡张力。1.8 易舞区运行线路改造措施1.8.1 500千瓦线路对于500千瓦运行线路防舞动治理,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优化防舞 动治理方法,多措并举,针对线路特点制定相应的防舞措施;1.8.1.1对抗舞能力不满足安全运行需要的杆塔关键受力点进行局部 加强。1.8.1.2同塔双回(多回)输电线路优先采用相间间隔棒、线夹回转 式间隔棒等防舞装置或将其组合应用;单回输电线路可采用线夹回转式间 隔棒、双摆防舞

18、器等;紧凑型输电线路优先采用相间间隔棒,其次是线夹 回转式间隔棒或将其组合应用。1.8.1.3研究舞动时导线弧垂的变化,对重要交叉跨越处线路重新按 照舞动幅值校验交叉跨越距离,必要时局部升高杆塔;1.8.1.4必须在充分调研且有科学依据的前提下慎重考虑改变线路走 向;1.8.1.5对已加装双摆防舞器的500千瓦输电线路,应对安装位置和 配重进行校核计算。对不满足运行要求的,进行调整、改造。1.8.1.6舞动区线路杆塔所有螺栓应改用双帽螺栓,外面螺帽具有防 松防盗性能。1.8.1.7对于易舞区符合舞动条件的线路,提高金具的耐磨防松性能, 提高引流线金具的强度。1.8.2 220千瓦线路 对于22

19、0千瓦线路,在易发生舞动区域的线路上首先推荐以相间间 隔棒为主的防舞动治理方式。1.8.2.1水平排列的单回线路,推荐采用刚性相间间隔棒.1.8.2.2垂直排列的同塔多回线路,可采用刚性或柔性相间间隔棒。1.8.3 110千瓦线路比照220千瓦线路处理1.8.4 舞动区域分布图的应用原则河南电网输电线路舞动区域分布图是根据河南省历次线路舞动故障 情况的统计图,该图可作为新建和已建线路防舞动设计和治理依据。舞动 图可以根据河南省的舞动情况和生产实际情况适时修订。对于处于 3 级舞动区(重舞动区)的线路区段,必须按照防舞动治 理原则采取防舞动措施,应将此区域新建线路防舞动设计纳入设计范围, 对已建线路应纳入防舞动治理综合改造范围;对于处于 2 级舞动区(中舞动区)的线路区段,对重要线路、主要 联络线必须按照防舞动治理原则采取防舞动措施,对于东西走向且垂直排 列的线路应采取防舞动措施,按照上述原则应将此区域新建线路防舞动设 计纳入设计范围,对已建线路应纳入防舞动治理综合改造范围;对于处于 1 级舞动区(轻舞动区)的线路区段,可以根据线路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