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病知识题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17029711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方病知识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方病知识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方病知识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地方病知识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病知识题(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方病有关知识1、地方病和地方病学的概念是什么?地方病:呈地方性发病特点的一类疾病;地方病学: 地方病学是研究呈地方性发病特点疾病的病因及影响 因素,发病机制和流行规律以及探索有效防治措施的一 门学科,它最终任务就是控制地方病。2、地方病的分类及曾纳入我国重点防治管理的地方病 有哪些?地方病按其致病原因可分5 类,即地球化学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地方性寄生虫病、与特定生产生活方 式有关的疾病和原因未明的地方病。我国曾纳入重点地方病防治管理的有8 种,分别是 血吸虫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 毒、地方性砷中毒、鼠疫和布鲁氏菌病。目前,血吸虫 病、鼠疫和布鲁氏菌病3 种疾病已经

2、不被纳入重点地方 病防治管理范围。3、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 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甲肿、地克病、 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 死产、先天畸形等。地甲肿是碘缺乏病最明显的表现形 式,而地克病是碘缺乏病最严重的表现形式。4、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度和分型标准是什么?在碘缺乏病防治和监测工作中,触诊法将甲状腺大 小分为三度:0 度、1 度、2 度;又将甲状腺肿分为三 种类型:弥漫型、结节型、混合型。分度0 度:头颈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不 易摸得着;即使摸得着但不超过受检者的拇指末节。特 点:“甲状腺看不见、不易摸得着”

3、。1 度:头颈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看不见、但 容易摸得着,并超过受检者的拇指末节。特点:“甲状 腺看不见、容易摸得着”。另外,甲状腺不超过受检者 的拇指末节,但发现结节者也定为1 度。2 度:头颈部保持正常位置时,甲状腺清楚可见肿 大,其大小超过受检者的拇指末节。特点:“甲状腺看 得见、摸得着”。分型弥漫型:甲状腺呈均匀肿大,触诊或B超检查未查 出结节。结节型:在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多个结节。混合型:在弥漫肿大的甲状腺上可查到一个或多个5、什么是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有几种类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 发生的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它是在自然条件下,人们 长期生活在高氟环

4、境中,通过饮水、空气或食物,使体 内摄入过量的氟而引起的全身慢性蓄积性中毒,主要表 现为氟斑牙、氟骨症,还可损伤其它器官。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大陆分布广泛,除上海市、海南 省外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病区。病区分3 种类 型,即饮水型、燃煤型、饮茶型。6、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 斑牙表现为牙齿外表失去光泽、出现白垩样变(粉笔样白 色)、着色(黄色或棕色),严重者出现釉质缺损。氟骨症 表现为骨关节疼痛、肢体变形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 丧失劳动能力乃至瘫痪。7、什么是地方性砷中毒?在我国有几种类型?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

5、 病,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 水、空气、食物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色 或/和色素沉着、掌跖角化及癌变为主的全身性的慢性中 毒。在我国有饮水型和燃煤污染性两种类型。8、地方性砷中毒临床分度标准是什么?地砷病临床分度主要以相比照较特异的皮肤体征为主,结合参考指标进行,为此首先应进行皮肤病变的分级,然后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分度。地砷病皮肤病变分级(1) 掌跖部皮肤角化I 级掌跖部有肉眼仔细检查可见,或可触及的多个散 在的米粒大小的皮肤结节状角化物;II 级掌跖部皮肤有较多或较大的明显的丘疹样角化 物;III 级掌跖部皮肤有广泛的斑块状、条索状等不同形态 角化物;或者在掌

6、跖部、手足背有多个较大的疣状物, 甚至外表有皲裂、溃疡和出血。(2) 皮肤色素沉着I 级以躯干非暴露部位为主的皮肤颜色稍变深或有对 称性散在的颜色较浅的棕色点状色素沉着;II 级以躯干非暴露部位为主的皮肤呈灰色或有较多的 深浅不同的棕褐色点状色素沉着;III 级以躯干非暴露部位为主的皮肤呈灰黑色,或有广 泛密集的棕褐色斑点状色素沉着,或有较多深棕黑色、 黑色直径1cm左右色素沉着斑块。(3) 皮肤色素脱失I 级以躯干非暴露部位为主的对称性皮肤散在的或针 尖大小的色素脱失点;II 级以躯干非暴露部位为主的较多皮肤点状色素脱失 斑;III 级以躯干非暴露部位为主的广泛和密集皮肤色素 脱失斑、鲍文氏

7、病、皮肤癌:掌跖角化物出现糜烂、溃 疡、疼痛;躯体角化物或色素斑黑变,外表毛糙、糜烂、 溃疡、疼痛,及周围皮肤红晕,并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确诊地砷病临床分度 临床分度建立在皮肤病变分级的基础上,一般以皮肤 病变为主结合参考指标分为可疑、轻度、中度和重度。可疑 皮肤仅有I级色素沉着或I级色素脱失斑, 或仅在掌跖部皮肤有 1、2 个米粒大小结节状角化物。 在燃煤污染型病区有明显视物不清、味觉减退、食欲 差等表现者。轻度掌跖部皮肤有 I 级角化,或躯干皮肤同时存在I级色素沉着和I级色素脱失斑。在可疑对象中, 如有周围神经损害者,或尿砷、发砷含量明显高于当地 非病区正常值者。中度 掌跖部皮肤角化、躯干

8、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 脱失中有一项为 II 级者。重度掌跖部皮肤角化、躯干皮肤色素沉着和色素 脱失中有一项为III级者。鲍文氏病和皮肤癌,经活体 组织病理检查确诊者。9、什么是大骨节病?临床表现是什么?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对称性、变形性骨 关节疾病。大骨节病发病主要在儿童期,发病早期骨关 节疼痛,手指弯曲或指末节下垂。大骨节病轻者关节粗 大、疼痛、活动受限,重者身材矮小、关节畸形,丧失 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终生残疾。10、大骨节病临床分度标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早期:四肢关节尚未增粗,双侧关节疼痛,双侧多 发性手指末节下垂,指尖不能触及掌横纹远侧,踝膝等 关节疼痛或指间关节有摩擦音

9、。I 度:除早期症状、体征外,双侧手指多发性指间 关节增粗,或其他四肢关节增粗,屈伸或旋转范围变小。 特点是指间关节增粗,但无短指(趾)、短肢畸形。II度:除I度症状、体征外,出现短指(趾)畸形及其 他关 节畸形,并伴有明显四肢肌肉萎缩。特点是短指 (趾)畸 形,无身材矮小。III度:除II度症状、体征外,病人身材矮小,短指、短肢畸形显著,成人手小、掌方;四肢关节挛缩严重, 肘、腕、踝、膝等关节活动显著受限,出现“鸭行步态”, 有关节内游离体的交锁,肌肉高度萎缩,劳动能力极低。 特点是身材矮小。11、什么是克山病?临床分型是什么?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 种类型,急型、亚

10、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 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12、急性克山病的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地抢救”是急性克 山病的治疗的基本原则。急型克山病治疗的关键是要做 到“三早,一就地”,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 地静脉推注大剂量维生素C和采取升压、扩容、亚冬眠、 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措施,多数病人均能缓解症 状。13、什么是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以 发热、出汗,关节、肌肉疼痛,全身乏力,睾丸肿大为 主要症状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4、布病的传染源是什么?布病的传染源有羊、牛、猪,在我省羊是布病的主 要传染源。羊患

11、布病后主要表现为流产、不孕、跛腿。 人与人之间不传染。15、预防布病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哪些措施可减少传播 感染时机?对羊群定期进行检疫、免疫、淘汰病羊,是预防布 病的主要措施。以下措施可减少传播感染时机:不要买卖未经检疫的 羊;不要直接接触羊流产物;羊只流产物应深埋;接触 羊后应立即洗手消毒;不喝生奶、吃生肉;保持环境干 净卫生。16、什么是麻风病、麻风病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支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 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周围神经,严重者可累及深部 组织和内脏器官。麻风病的诊断标准:浅感觉障碍与闭 汗;周围神经粗大;皮肤涂片或组织病理中查到麻风杆 菌;特异性的组织病理变化。

12、一般具备 上述二项或二项以上要点,可诊断为麻风病。17、麻风病临床治愈标准是什么?完成 MDT 联合化疗的病例,在监测期活动性症状 完全消失,且皮肤查菌阳性者等阴性后每3 个月查菌1 次,连续2次仍为阴性者,以及皮肤查菌阴性者,在活 动性症状完全消失后皮肤查菌仍为阴性者则为临床治 愈。18、新(复)发麻风病例的登记、报告、复核与监测程序 是什么?(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机构)、各级 各类医疗机构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在首诊麻风新(复) 发病例后,应立即登记和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报告卡,在2 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 行网络直报。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应在诊断后按规定

13、 向相应单位送(寄)出传染病报告卡,县级疾病预防控制 机构和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即 进行网络直报。(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机构):接到 麻风病新(复)发病例(含迁入病例)报告后,应及时对病例 进行检查确认,填写麻风病新(复)发病人情况登记表 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后,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核查情况按季度逐级上报 麻风新(复)发病例季度报表,对确诊的新(复)发麻风病例 进行治疗和管理。无麻风病新(复)发病例进行零报告。(3)、流行病学调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麻风病 防治机构)在接到麻风病新(复)发病例报告后 1 周内,派 人对报告

14、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病人籍贯、 职业、居住地麻风病流行情况、家庭内成员麻风病患病 情况、病人临床表现、诊治经过、麻风反应和畸残情况、 实验室检测情况等,分析发病因素。(4)、密切接触者调查:密切接触者主要指病人的家 庭成员,但也包括患者的周围邻居和朋友。县疾病预防 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机构)在进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的 同时,要对至少3 名以上密切接触者调查进行麻风病相 关症状和体征的询问和检查,填写相关登记表,并注意 定期随访检查。(5)、疫点调查:对新(复)发病人所在的疫点(独立自 然 村或村民小组、城镇街道或厂矿、学校)的普通人群进行 麻风病调查。基层医务人员经过培训,在专业人员现

15、场 指导下,一同对疫点的全体居民进行逐一体检,筛查可 能被传染而发病的遗漏患者,详细登记被查情况,对拒 绝检查者和漏查者,将其名单交由村医进行补查。(6)麻风现症病例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机构)对所有现 症病例每月 1 次进行随访检查,检查结果在患者麻风病 历的病程记录中予以记录。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 病防治机构)每例麻风现症病例填写麻风初发病例初 诊、现症病例年度随访检查及复发病例登记报告卡, 于次年1月将本年度该卡录入数据库,并逐级上报。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机构)对每例麻风现症 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每年进行1 次麻风病相关症状和体征 的询问和检查,并进行相应登记。(

16、7)麻风病周围神经炎病例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 心(麻风病防治机构)按规定对所有现症病例每月 1 次进 行麻风周围神经的检查,具体检查方法参见最新版麻 风病防治手册,并填写麻风患者畸残记录表;对确 诊为麻风周围神经炎的患者,按照麻风周围神经炎治疗 方案及时治疗,治疗期间每月随访检查并记录1 次。县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防治机构)应将神经炎监测和 处理情况逐级报告上级业务负责单位。(8)麻风病耐药病例监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麻 风病 防治机构)如遇可疑耐药监测病例,应及时通过省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 联系,进行耐药监测。19、什么是鼠疫?其传播途径有哪些?

17、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 传染病之一,具有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的特点,属传 染病防治法中的甲类传染病。鼠疫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 种。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 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一蚤一人的传播是腺鼠疫 的主要传播方式。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的啮齿动物的 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是通过呼吸、谈话、咳 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与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 疫的大流行。20、鼠疫的临床表现特征和分类是什么? 临床上以淋巴及血管系统的炎症和组织出血为本 病特征。临床上表现为高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 肿大、肺炎、出血倾向、肺部特殊炎

18、症等。依据发病部位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常分为腺鼠疫、 肺鼠疫、败血型鼠疫、眼鼠疫、脑膜炎鼠疫、肠鼠疫等。21、人间鼠疫疫区处理包括哪些内容?人间鼠疫疫区处理包括以下内容:确定疫区;建立 临时指挥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封锁;疫区消毒、 灭蚤、灭鼠;检诊检疫;预防接种;尸体处理;疫区封 锁的解除;总结报告。22、什么是性传播疾病(STD)?我国传染病防治相关法规 规定管理的性传播疾病有哪些?性传播疾病(STD)指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 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可引起泌尿生殖器 官及所属淋巴结的病变,甚至通过血行播散侵犯全身各 重要组织和器官。我国传染病防治相关法规规定管理的性传播疾病 包括梅毒、淋病、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非淋菌性尿道 炎)、尖锐湿疣、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性病性淋巴肉芽 肿和艾滋病等 8 种性病。23、性病传播途径有哪些?性病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和血液制品传 播;母婴垂直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医源性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