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上传人:易**** 文档编号:17020383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调查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2023年12月 目录 0前言 . 3 1根本灾情 .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 3 2.1自然地理条件 . 3 2.2水文气象条件 . 3 2.3地形地貌 . 4 2.4地层岩性 . 4 2.5地质构造 . 5 2.6工程地质条件 . 5 2.7水文地质条件 . 5 2.8区域地壳稳定性 . 6 3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及成因分析p . 6 3.1灾害规模、特征 . 6 3.2地质灾害成因分析p . 6 4地质灾害现状危害及开展趋势 . 8 5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及防治效果 . 8 5.1已采取的应急防治措施 . 8 5.2防治效

2、果及存在问题 . 8 6今后的防治工作建议 . 8 7应急调查准备和平安问题 . 8 0前言 1根本灾情 2023年9月2日13时19分,位于长江一级支流青干河支流锣鼓洞河左岸的杉树槽发生重大岩体滑坡。初步估算,滑坡体总面积3万m2,估计总方量约80万m3。滑坡地点位于秭归县沙镇溪镇三星店村2组、3组交界处,间隔 青干河河口约5.15 km。滑坡导致G348国道约200m损毁中断,大岭电站3栋房屋被掩埋,损毁柑橘园约60亩,损毁镇村公路2条450m,16个村(居委会)133个供电台区全部停顿供电,紧急转移撤离沙镇溪初级中学师生、当地村民、电站职工家属共计953人,估算直接经济损失3220万元。

3、 2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条件 2.1自然地理条件 秭归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三峡工程坝上库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81110,北纬30383111。东与宜昌市夷陵区原宜昌县的三斗坪、太平溪、邓村交界,南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榔坪、贺家坪接壤,西临巴东县的信陵、平阳坝、茶店子,北接兴山县的峡口、高桥。县境东起茅坪新集镇凤凰山新县城所在地,西止磨坪乡凉风台,南起桥镇向王山,北止水田坝乡懒板凳垭。县境东西最大横间隔 66.1公里,南北最大纵间隔 60.6公里。秭归县幅员面积2427平方公里。据2023年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秭归县国土实际总面积22.74万公顷。本次调查的杉树槽滑坡位于秭归中部

4、的沙镇西镇流锣鼓洞河左岸。 2.2水文气象条件 滑坡区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潮湿、雨量充分、四季清楚,多年平均气温1719,多年平均降雨量1 493.2 mm降雨具时段和频度相对集中的特点,雨季多暴雨,一日最大降雨量达358 mm年降雨量由南向北、从低到高,逐渐增多,一般年降雨量9501 590mm降雨日数与降雨量分布根本一致,大局部地区为120159 d,个别高山地区达200 d以上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月平均降雨量150457.6 mm,多暴雨,最大日降雨量358.0 mm;日降雨量达50100mm的暴雨410月均有发生,100mm以上的暴雨主要集中在6、7月,年平均频次34次

5、。滑坡前缘为长江二级支流锣鼓洞河,在沙镇溪镇陕西营汇入青干河,全长约5 km,流量季节性明显,年平均流量约8 m3s。 2.3地形地貌 秭归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段为黄陵背斜,西段为秭归向斜,属长江三峡山地地貌。长江由西向东将县境分为南、北两局部,江北北高南低,江南南高北低,呈盆地地形。境内山脉为巫山余脉,最高点云台荒海拔2057米,最低点茅坪河口海拔40米。县境内群山相峙,多为南北走向,形成秭归县广阔起伏的山岗丘陵和纵横交织的河谷地带。由于长江水系,地面切割较深,大片平地少,多为分散河谷阶地,槽冲小坝,梯田坡地。 杉树槽滑坡位于锣鼓洞河左岸一走向北动的山脊南东侧,属侵蚀构造中低山峡谷地貌。滑坡

6、为顺向斜坡,斜坡走向北东810,倾向锣鼓洞河,斜坡顶部高程450500 m,斜坡前缘直抵锣鼓洞河河床,河床高程175 m斜坡总体平直完好,一般坡度1821,前部较陡,约为30,滑坡区域南侧为山脊,该山脊平面形态呈近三角形,两侧为陡崖,由山脊往南北两侧分别是大岭西南滑坡和杉树槽滑坡,由陡转缓,杉树槽滑坡就处在该山脊往北东方向的陡缓交界处杉树槽滑坡南侧陡崖走向108,崖顶高程280 m,长224 m,区内冲沟一般发育,滑坡区前缘为陡崖,基岩大面积出露,使滑坡具备两面临空的条件。 2.4地层岩性 滑坡区主要出露侏罗系下统聂家山组J2q地层,第四系主要为残坡积层Q4el+dl,崩坡积层Q4col+dl

7、,冲洪积层Q4al+dl。 聂家山组J2n:上部以紫红色夹黄灰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及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下部为紫红色或绿黄色泥质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夹沙质页岩。岩层产状总体为1201251921。 残坡积层Q4el+dl:粉砂质粘土夹碎石,灰黄色,碎石成分主要为砂岩。该层在大岭不稳定斜坡中前部及南北部有初露,厚度05m。 崩坡积层Q4col+dl:碎块石夹粉砂质粘土,灰色,碎块石成分主要为砂岩。主要分布于大岭不稳定斜坡两侧陡壁下部,厚度06m。 冲洪积层Q4al+dl:卵石夹中粗砂,多分布于高程175m一下,厚度15m。 2.5地质构造 滑坡位于秭归向斜西南边缘,为新华夏构造体系鄂西隆起带北

8、端和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主要构造行迹受秭归向斜、北北东向兴山断裂带影响。 滑坡为单斜构造顺向坡,岩层产状为12218,据调查,滑坡区地层软硬相间,层间剪切带发育,裂隙较发育,这对滑坡体的滑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2.6工程地质条件 2.7水文地质条件 地表水:所处斜坡范围内发育有两条冲沟,分别位于大岭不稳定斜坡两端,其流量动态变化大,枯水季节流量较小或干涸,雨季流量较大,具有暴涨暴落的山区溪流特征。 地下水:滑坡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根据含水介质不同可分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类。上覆残坡积层土体透水性较好,含水性差,通常不含水或季节性含水,主要以上层滞水的形式赋存。孔隙水承受大气降雨补给后迅速向深部浸透,补给基岩裂隙水,长石石英砂岩构造裂隙发育,易于水体下渗,含水性较差,为强透水层弱含水层。泥质粉砂岩裂隙发育多为储水构造,该层岩石相对较软弱,遇水易软化,含水性中等,为含水透水层。下部沙质页岩,岩性坚硬,岩体完好性较好,构成隔水底板,为隔水层。地下水最终沿隔水底板径流流入锣鼓洞。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