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1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7020382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535.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资源描述:

《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案1(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献检索与利用文献检索与利用主讲人:李昌彩电话:密码:lccserver教学参考书:1、穆安民编著。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材(第二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8 月。2、徐庆宁主编。信息检索与利用。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3、陈雅芝等主编。信息检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4、邓学军等编著。科技信息检索,西北工业大学出版。2006年8月。5、李跃珍主编。信息检索与利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1 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文献检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1.1 基本术语及文献检索的目的意义基本术语及文献检索的目的意义1.2 文献类型与检索工具文献类型与检索工具1.3 文献检

2、索原理与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原理与检索语言1.4 文献检索方法及检索步骤文献检索方法及检索步骤 1.1 基本术语及基本术语及文献检索的目的意义文献检索的目的意义1.1.1 信息、情报、知识、文献等基本术语信息、情报、知识、文献等基本术语(1)信息信息 信息信息的定义是物质存在、运动的表征(即物质存在的一种方式);一般指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可以使消息中所描述的事件的不确定性减少。信息的属性 普遍性、无限性、相对性、转移性、时效性、有序性、共享性、轮换性、转化性。(2)知识 知识知识是经过精心研究、领会后的有用信息,是人类对信息加工处理的产物,并非所有信息都可称为知识。知识是关于事实和思想的有组

3、织、有系统的陈述。知识是有组织的大量的信息。信息只是知识得以形成和传播的中介,而不是知识本身。知识的属性 意识性、信息性、实践性、规律性、继承性、渗透性(3)情报 情报情报的一般定义为:针对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特定时间所提供或寻找的能起借鉴和参考作用的有用信息或知识。情报是一个很特殊的概念,任何信息都可以成为情报,惟一的判别特征是“是否有用”。一旦产生需要,信息立即转化为情报,而一旦不再需要,则情报立即返回到信息或知识。情报的属性 情报的知识性、情报的传递性、情报的效用性(4)文献 文献文献定义为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文献是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非文献信息构成了信息的全部内容.文献的属性 知识

4、信息性、物质实体性、人工记录性、动态发展性(5)情报、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情报、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西方学者习惯把文献情报与自然信息等同(information),而把有关国家安全之类的情报叫做intelligence。intelligence这个词最常用的却是“智力、聪明”的意思。中文的“情报”一词,则把文献信息与有关敌情的信息混淆,尽管同时存在着现成的“谍报”一词。由于“信息”和“情报”在英语中都用同一个词(information)来表达,因此科技情报机构容易被人误解,于是我国国家科委在1992年9月决定逐步用“科技信息”的名称取代“科技情报”,并要求各科技情报所随之改名。信息的概念十分

5、广泛。信息是无处不在的,它是物质存在、运动的表征。人类通过信息来认识世界,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又把这种已经获得的信息,通过大脑思维组合、汇成知识。情报是针对特定目的、特定对象、特定时间所提供或寻找的能起借鉴和参考作用的有用信息或知识。知识是系统化了的信息,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客观知识通过交流、传递而转变为情报,人们借助情报进行思维、决策,又不断产生新的知识。这是情报与知识循环往复的辩征过程。知识在需要时可变为情报,不需要时又还原为知识。辞海对于知识的解释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成果或结晶。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信息,而情报则是运动中、交流中的知识或信息。情报、知识都属于信息这个

6、大的范畴,三者都可以被记录、储存、传递,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6)其它概念术语其它概念术语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人类经过加工处理,使之有序化并大量积累后的可供利用的信息集合。信息资源的几种分类介绍如下:1、孟广均以开发程度为依据,将信息资源划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和现实的信息资源两大类。又按表述方式将现实的信息资源分为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2、代根兴依据其载体将现实的信息资源分为体载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3、刘兹恒从信息媒体的角度将信息资源分为纸质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特种文献等)和非纸质信息资源(如缩微型、视听型、机读型、光

7、盘型、其它电子型、电子出版物等)两大类型。随着信息革命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信息资源已成为国家建设和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与物质资源和能源资源一起构成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 我国学者陆宝益等将信息污染的表现形式归结为:信息过载、信息失真、信息过时、信息重复、信息堵塞、信息错位、信息误导、信息干扰、信息无序、信息缺损、信息病毒、信息渗透等12种。信息素质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又称信息素养,即“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后来又被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信息素质这一概

8、念,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Paul 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Horton)认为教育部门应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以提高人们对联机数据库、通讯服务、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信息素质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三方面的素养。1.1.2 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文献信息检索的概念 文献信息检索文献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是指从文献信息集合中查找所需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广义的信息检索包括还信息存储,两者中往往合并称为“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存储与检索”(Information storage an

9、d retrieval)。对使用者来说,往往指的是后者信息的检索与查找过程。这也是本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根据检索的对象不同,可分为数据检索数据检索(Data-)、事实检索事实检索(Fact-)、文献检索、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三种。“数据检索”是以数据为对象的检索,如查找某一数学公式、数据图表、某一种材料的成分、性能等都属于这一范畴。“事实检索”是以特定的事实为检索对象(是以各种史实、结果、现状为检索对象);如要查找某一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与过程;某类产品是哪些厂家生产、哪个品牌最好;某一高校或科研机构的简况等均属于这一范畴。凡是查找某一课题、某一著者、某一地域、某一机

10、构、某一事物的有关文献的出处和收藏单位等,均属于“文献检索”的范畴。如要查找有否:“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的文献及相关文献出处,即属于文献检索。1.1.3 文献检索的目的和意义文献检索的目的和意义 就文献检索的高等教育的目的来说:对大学生主要培养五种能力即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科技文献检索技能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基础。对硕士生来说,在学习阶段中,主要是学会如何独立地从事研究工作,在查找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对一个博士生来说,主要是通过文献检索,总结前人经验,培养选择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方向的能力,开辟出新的研究领域。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

11、能的重要掌握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意义,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重复劳动避免重复劳动 科研具有继承创造两重性,科研的两重性要求科研人员尽可能多地占有相关的资料、情报。从实践经验看,科研中出现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有必要而且有可能通过查找科技文献得到启发甚至得到解决。可以说一项科研成果中95%是别人的,5%是个人创造的。因此研究人员在开始着手一项课题研究前,必须利用科学的文献检索方法来了解这个课题的情况,即前人在这方面做过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以及相邻学科的发展对研究这项课题提供了哪些新的有利条件等与研究课题有关的科技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制定研究方案,防止

12、重复研究,并少走弯路。据统计,科研人员大约花全部工作时间的40%查找文献,如果没有掌握科学的检索方法,则此时间还会加长。甚至使自己的全部工作成为“重复劳动”。例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为了搞“继电器接点电路合成研究”,曾经联合几家实验室研究了15年,耗资50万美元,终于成功;但当发表成果时,才发现该项目早已被他人完成。美国某轧钢厂一位化学家,花了一万美元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并解决了问题,当他不无得意地向图书馆员谈起此事时,后者告诉他,有一份德国人的报告,就是做这个实验,全部资料只要花5美元就行了。(2)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节省查找文献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提高科研效率 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凯萨工

13、学院研究基金会以及日本国家统计局的初步统计,一个科研人员在一个科研项目中,用在查找和阅读情报资料的时间要占完成该研究课题时间的50.9%,而计划思考时间占7.7%;实验和研究时间占32.1%;编写研究报告的时间占9.3%。(3)促进专业学习促进专业学习 科技文献检索的学习将把学生引导到超越教学大纲的更广的知识范围中去。一个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已获得了进行科研的最基本的知识,但在校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参加工作以后,仍需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掌握了文献的检索方法与技能,就可无师自通,很快找到一条吸取和利用大量新鲜知识的捷径,进入旺盛的创造期。1.2 文献类型与检索工具文献类型与检索工具

14、文献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要有知识内容;二是要有记载知识的物质形式,即载体。1.2.1 文献的特点文献的特点 1、文献量急剧增大。据统计,非科技内容的文献量每30年左右增加1倍,而科技文献每7至8年就增加1 倍。2、载体多样化。有印刷品与缩微声像、机读等资料共存。3、传播速度快。通过互联网传播,突破了空间界限。4、知识更新速度快。各类文献的平均使用寿命:科技图书10至20年,期刊论文3至5年,大部分文献5至7年。5、学种间的交叉渗透,造成文献 的重复和质量下降的现象更加突出。1.2.2 文献类型文献类型 文献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不同的文献类型。按文献载体划分 按文献的

15、加工程度划分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1)按文献载体划分:按文献载体划分:印刷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它利用感光材料 每张大小为1015cm2的胶片上,可容纳98页印刷型文献资料;必须借助于缩微阅读机);机机读型文献(磁带、磁盘、光盘.它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磁性存贮技术);声像型文献又称视听型文献(唱片、录音带、幻灯片、电影胶片、电视片、录相片)。实物型文献(各种文物、展品、样品等 )(2)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一次文献一次文献 指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创作的文献,也称第一手文献或原始文献。它包括期刊论文、科技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学位论文等。一些不公开发表的文献,如实验记

16、录、备忘录、科技档案、日记、信件等也可以属于一次文献,也有的称为零次文献。二次文献二次文献 指在一次文献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后产生的具有有序化和浓缩化特征的文献。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二次文献的作用不仅在于报道,更重要的是用于检索一次文献。三次文献三次文献 指利用二次文献,选用原始文献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和综合而成的评论性、综述性的文献。如百科全书、手册、年鉴、述评、指南、大全等。从文献情报的角度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目标),二次文献是检索工具(手段),三次文献是情报研究成果(既可作检索目标,又可作检索手段)。(3)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科技图书、科技期刊、报纸、专利文

17、献、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政府出版物、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资料、其它文献(十一大类型)。1科技图书科技图书 科技图书,大多是对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技术经验的概括论述,常常是作者收集大量资料,经过筛选、鉴别、融会贯通,进行全面归纳总结的产物。现在的科技图书(一次文献,但又含三次文献的性质),都有一个ISBN号,即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其定长为10个数字。这10个数字的组合,可把全世界的书都管理起来。以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一书的书号为例:ISBN7560921418/TP365 。这10位数字分为四段,各段之间用短横线相连。7为第一段组

18、号,是语言区域代码(代表国家、地区、语言区)。例如:7指中国,O和1指英语国家,2指法语语言区(如法国和加拿大法语区),3指德语区,4指日语区,5指前苏联,88指意大利,9971指新加坡等等。5609为第二段组号,是出版者代号。2141是第三段组号,又叫书序号或书名号。这里的2141是指这家出版社出版的第2142种图书,因为第一种为零。8为第四段组号,又叫计算机校验位、检验码或校验号。它的作用是可用其检查ISBN后面的数字是否有误.ISBN号前3部分都是变长结构,但总长不变(它采用弹性存储方法,即可变长存储技术,IP地址划分子网时也用到这一技术)。根据ISO有关标准,计算机校验位是用前9位数字

19、分别对10,9,8,7,6,5,4,3,2的乘积之和,对11的模数求余,再用模11减去余数而得。如此例 ISBN7560921418:ISBN 7 5 6 0 9 2 1 4 1 10 9 8 7 6 5 4 3 2 70+45+48+0+54+10+4+12+2=245 245/11=22 余3 113=8 因此,该书的核校验位是8。注意一个数对11的模数求余,可能的余数集合是0,1,2,3,4,10,当余数为1时,11-1=10,为了保证ISBN号全长10位,故用大写字母X表示.但中国的ISBN号却还要在国际ISBN号后而加上中图法的大类号和小类号,如此例:ISBN 7560921418/

20、TP365。“TP”为中图法的大类号(自动化及计算机)。将升成将升成13位的位的ISBN 1)13位码的来源背景位码的来源背景 目前国际公认用于商品包装的编码系统称为EANUCC系统,该系统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UCC)共同开发和维护,是全球统一和通用的商业标识系统,是对全球多行业供应链进行有效管理的一套开放性国际标准。EANUCC系统的编码有两种UPC条形码,该条码主要在美国使用。EAN-13条形码,EAN是European Article Number,是欧共体的“欧洲物品编码协会”吸取了UPC的经验而确立的物品表示符号。该协会于1997年更名为“国际物品编码协

21、会”。使用EAN条形码的成员国除欧洲外,亚洲多国也使用此码,我国于1991年7月参加该协会。EANUCC系统致力于编码的全球唯一性,并解决编码混乱、重复和错误译码的问题,EAN成员组织和UCC通过特定的前缀协议确保代码在全世界的唯一性。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 International)指定给国际标准书号(ISBN)系统的专用前缀码是978。2)2004年,国际年,国际ISBN中心中心(IIA)出版了出版了13位国际标准书号指南位国际标准书号指南(Guidelin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13-Digit ISBNs),描述了将于,描述了将于2007年启用的年

22、启用的13位的位的ISBN的概况。的概况。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于2005年1月出版新的标准,该标准将以13位数字的Bookland EAN条形码,作为图书和图书相关产品的唯一条形码。到2007年1月1日起,全世界所有ISBN代理机构将只发布13位的ISBN。所以,出版社将有两年时间来完成10位ISBN到13位ISBN的升级。过渡期间内(2005-2007年),鼓励出版社根据国际ISBN中心(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出版的13位国际标准书号指南为同一个文献提供10位和13位的ISBN号。3)新的新的ISBN 实际上就是现在的EAN(欧洲物品号)。现在出版的图书外封底

23、(outside of back cover)的ISBN下面就有一个13位的号码,这就是EAN-13号,例如:CALIS联机合作编目手册的外封底的ISBN下面就有一个13位的号 ISBN:7-301-04815-7 EAN-13:978-7-301-04815-3 前缀978(代表图书),中间一部分与ISBN相同,最后一位是校验码,校验位的加权算法与10位ISBN的算法不同。具体算法是:用1分别乘ISBN的前9位中的奇数位,用3乘以偶数位,成绩之和以10为模即可得到校验位的值,其值范围应该为0-9。Bookland EAN-13=978-0-393-04002-?校验位:81/10=8余1 1

24、0-1=9位置位置 Total 1234 5 67 8 9 10111213ISBN 9780 3 93 0 4 002?权重权重1313 1 31 3 1 313-乘积乘积 81 92180 3 273 0 4 006-2007年1月1日以前,各国ISBN机构尚没有分配完的10位的ISBN可以在前面加前缀978,一旦现有的10位的ISBN号用完了,新申请的ISBN号码全部以979开始。即979前缀目前用于两种情况,一是新建出版社首次申请ISBN和已有出版社在2007年1月1日以后申请ISBN号,二是如果以978为前缀的号码先用完,那么就只能用979。13位的号码与10位的号码可以通过算法互相

25、转换,转换方法见ISBN中心主页(http:/www.isbn.org/)的详细说明。2科技期刊科技期刊 期刊(journal)又称杂志(magazine),是一种有固定名称,有一定出版规律的连续出版物,其特点是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数量大、内容丰富新颖、能及时反映当代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水平和动向。期刊一般都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编辑部,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编辑原则,选登众多著者的文章,有时,也采用增刊和特辑形式刊登某一著者的专著。期刊论文是最典型的一次文献。同图书一样,期刊既有国内标准刊号-C N号,也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号(International Series Standard Number

26、),实现对全世界期刊文献的管理。ISSN号全长8位数,前7位是刊物代号,末位是计算机校验位(算法同ISBN号,模数仍用11,只是加权数用8,7,6,5,4,3,2这7个数)。如ISSN10000402(这是图书馆学通讯期刊的国际标准刊号),中间的“”只是为了便于阅读而设置的。计算机校验位2的求出如下:ISSN 1 0 0 0 0 4 0?8 7 6 5 4 3 2 8+0+0+0+0+12+0=20 20/11=1 余9 11-9=2 .期刊的出版周期常见的有旬刊、半月刊、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如查得Acta Astroaut V10.N3.Mar 1983,即星际航行学报1983年3月

27、第10卷,第3期。3报纸报纸 报纸是一种出版周期最短、发行量最大的出版物,它报道的内容极为广泛,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信息源。报纸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时效性,信息量大,但这也造成了报纸查找的不便。不过,现在很多重要的报纸都已送上网,可以在线阅读和查阅了。4专利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集技术、经济、法律为一体的一次文献)主要指专利局公布的申请文件和专利说明书。专利有专利号,国家用两个字母代替,US是美国,GB是英国,FR是法国,CH是瑞士,CA是加拿大,中国是CN。5科技报告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是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阶段进展情况和最终研究成果报告。其中美国最多,它主

28、要是AD报告、PB报告、DOE报告和NASA报告。每篇报告一个号码。科技报告的代号有:机构代号,如 TID-7641代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技术情报局的科技报告。又如STAN-CS-82-916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83年出的报告。类型代号,如TN代表技术札记,TT代表技术译文。密级代号,如C表示是保密报告,ARR是绝密报告。科技报告(既像书、又像期刊的一次文献)在我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上海图书馆收藏的科技报告比较完善齐全。6会议文献会议文献 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文献统称为会议文献(会议文献是报道最新科技动向的一次文献)。它含有大量的最新情报信息,是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动向、水平

29、和最新成就的主要渠道,是参考价值很高的科技文献。会议文献的出版形式一般有几种:一是以单卷式(图书)出版,以会议名称作为出版物名称,按会议届次编号(如会议论文集),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文集。如 Proceedings of the 9th National Analysis Instrumentation Symposium(第九届国家分析仪表会议论文集);二是以期刊形式出版的会议专号、会议特辑或增刊;三是以科技报告、视听资料等形式出版。会议类型较多,文献出版形式多样,命名方式复杂,以及文献收藏分散等等,给文献检索带来困难。7政府出版物政府出版物 政府出版物系政府所属各部门出版(是体现政府科技发展政

30、策的三次文献),是政府设立或指定的专门机构印刷发行的文件。其内容涉及两大方面:即行政性文献-如国会记录、政府法令、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决议指示、调查统计等等;科技性文献-如科研报告、科普资料、技术政策等等。科技性文献约占30-40%。其出版形式多样化,有图书、期刊;有印刷品,也有视听资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以及科技活动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8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高等院校毕业生参加不同学位考试时,提交的学术论文。有博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学士论文。(学位论文是体现毕业生学术水平和能力的一次文献。)学位论文是原始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独创性,对研究工作有一定参考价值。学位论文除少数在

31、有关期刊上登载全文或摘要,或以书本形式单册发行外,大多数学位论文不对外发行,属非卖品,仅供内部参考。由于学位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质量参差不齐,多数未公开发行,难以收集和利用。我国的学位论文在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图书馆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藏。9标准文献标准文献 标准文献(是促进社会产品质量进步的三次文献)是对工农业产品和工程建设的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方面所作的技术规定,是标准化工作的产物。它包括各种标准化期刊、图书专著、标准化组织机构发表的有关手册、通报、汇编、以及各种标准及检索工具等等。按其使用范围可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专业标准或部颁标准、企业标准。按其内容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

32、、方法标准。按其成熟程度分:正式标准、试行标准、推荐标准。它具有四个特点:严肃性、法律性、时效性、滞后性。10产品资料产品资料 厂商为了推销产品而出版发行的一种商业性宣传资料(是提供产品技术细节和规格的一次文献)。它包括:产品目录、产品样本和产品说明书等等。产品资料一般都要涉及到产品性能、结构、原理、用途、用法和维修、保管等各方面的技术问题,具有技术情报价值。利用产品资料,可以调查了解和分析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发展过程、水平和发展动向等。还可作为引进技术,判断其质量和价值的主要依据。11其它科技文献其它科技文献 有新闻稿、统计资料、科技档案(忠实记录工程项目的一次文献)、科技电影和数据等。在以上

33、11类文献中,一般把图书、期刊作为普通文献,其它九种均列入特种文献。特种文献特种文献:它通常是指那些在出版发行方面或获取途径方面比较特殊的文献,或难于搜求(如科技报告),或具有某些解决纠纷的意义(如专利和标准)的文献。1.2.3 文献类型的识别文献类型的识别 1、期刊论文、期刊论文 期刊论文的出处在文摘中都是缩写的,其特点在于它有卷、期、年、页。例如:Am Oil Chem.Soc V74 N4 Apr 1997 P445-450 V74-表示74卷 N4-表示第4期 P445-450-第445-450页2、会议文献、会议文献 会议文献出处一般著录有会议的名称、开会时间、地点、出版时间等等,判

34、断是否是会议文献还可根据表示会议特征的英文名称(conference,proceeding,congress,symposium,paper)来决定。例如:Practical Applications,Proc Conf Trackless Pipeline Proj 1997 Proceedings of the 1997 ASCE Conference on.,Boston,MA,USA,Jun 8-111 1997,ASME,NEW York,NY,USA,P383-3893、科技报告、科技报告 科技报告的标记有“科技报告号,报告入藏号”。例如:PB89-215783 LA-8098-M

35、S1989 PB表示PB报告,89表示年份 AD、DOE、NASA、PB是美国的四大报告 AD-军事报告 DOE-能源报告 NASA-航天报告 PB-政府报告4、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英国习惯称之为Thesis(复These),美国则称为Dissertation】的出版著录有学位名称,颁发的大学名称及其地址、授予学位的年份等。例如:J.A.George,“Comput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Ph.D.Dissertation,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CA.1971.Ph.D.Dis

36、sertation或者Ph.D.Thesis 博士学位论文 Bachelor Thesis 学士学位 Master Thesis 硕士学位 5、科技图书、科技图书 科技图书除著录作者姓名和书名外,主要还有出版社名称、出版地点、出版时间等。例如:This book contains.Publ by Appl Sci Publ Ltd,London,Eng,1998,372P contains-文摘 Appl Sci Publ Ltd-出版机构 London,Eng,1998,372P-出版地点、文种、年份和图书页数 6、专利文献、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除著录发明专利的题目及发明人的姓名外,其后为专利

37、文献的来源出处,即专利国别代码及专利号,说明书出版时间,有的著有页码。一般有“Patent(专利)”字样。例如:U.S.Patent NO:4,142,783.1979 7、标准文献、标准文献 标准一般有“standard(stand标准)”字样。例如:ANSI Stand n B 109.1 1973,36P ANSI Stand-美国国家标准 109.1-标准号 1973,36P-年份及总页数1.2.4 检索工具检索工具 一、检索工具的概念一、检索工具的概念 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是用以存储和检索文献线索、或报道、累积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它是在一次文献基础上经过加工、整理,而形成的二次文献。因

38、此,它具有存储和检索的功能。如前所述,科技文献的数量庞大、交叉重复、高度分散,而且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这就给文献的利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提出了压缩文献内容的办法,即提取文献的特征,加以标引,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而形成检索工具,便于人们用较少的时间从不同角度获取大量文献。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指各种目录、题录、文摘和索引。一般检索工具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检索工具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1、必须详细著录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2、必须具有既定的检索标识。如主题词、分类号、著者姓名和文献序号等。3、必须根据标识的顺序,系统地科学地排列文献,使其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4、能

39、够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二、检索工具的作用二、检索工具的作用 1、检索工具能将不同类型、不同语种的文献按学科或主题加以集中组织在一起,避免了直接检索的分散性、盲目性和偶然性,从而在查全率和查准率两个方面都能保证其检索效率。2、借助于检索工具检索文献可以缩短检索过程、节省读者的时间。检索者不必去阅读大量分散的各种类型及文种的原始文献。因为检索工具使科技人员所面对的不再是文献的全文,而只是反映原文状况的一些著录事项,因而大大加快了检索速度。3、检索工具中的标识(分类号、主题词等)是按照一定的检索语言来编排的,因此,它可以提供有规律的检索途径,使检索者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从多种角度进行检索。4、帮助科技人

40、员消除了语言文字的障碍。目前世界上出版的科技文献所使用的语言有6070种之多,科技人员直接查阅文献时,常常受到语种的限制而漏查一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献,而一种检索工具可以用一种语言来收录和报道不同文种的文献,检索者只要掌握少数几种语言后,就能查阅多种文字的文献资料。三、检索工具的类型三、检索工具的类型(一般分为目录、题录和文摘三种)1、目录(、目录(Catalogue)目录是图书或其他单位出版物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道,它以完整的单位出版物为著录的基本单位。所谓单位单位出版物出版物是指以文献名称作为一个完整出版物单位的出版物(如同一本书或一种杂志),并不涉及书中的具体章节或杂志中的具体的文章。目录

41、仅著录出版物的外表特征,按类编排,主要用于查找出版物的出版或收藏单位。根据编制目的和其社会职能,目录可分为国家目录、馆藏目录、专题目录、联合目录、出版目录与书商目录等。2、题录(、题录(Citation)题录是单篇文献外表特征的揭示和报道。题录一般只著录文献的题目、著者、出处、文种等,没有内容摘要。题录以出版物中单篇文献为著录对象。如期刊中的一篇论文。由于题录和索引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有时人们把题录也称作索引,例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就是典型的题录型检索工具。3、文摘(、文摘(Abstracts)文摘是揭示文献外部特征,摘录文献要点,报道文献内容的检索工具。文摘的著录项目与题录基本相同,但增加了

42、内容摘要。文摘根据对文献内容的深度或详细程度的报道,可分为指示性文献和报道性文献。提示性文摘(Indicative Abstracts),其文摘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在100字左右,简明扼要地介绍原文的主题范围、研究方法、结论、用途等;不涉及具体的技术内容,以使读者对原文内容不产生误解为原则,所以也有人将其简称为简介。报道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s),是对原文内容的高度浓缩,报道原文的论点、方法、设备、结论、具体数据等。我国国家标准规定,报道性文摘一般字数为200300字(西文为250个实词),如有特殊需要字数可略多。这种文摘信息含量大,参考价值高。(此外,还有资料性摘要,

43、它用于单独出版的研究文集中。)文摘类检索刊物主要由文摘和索引两大部分组成。文摘部分主要起报道作用,大多数按分类(或主题)编排,构成检索刊物的正文,索引部分起检索作用。所以索引的种类是否全面,编制是否合理,使用是否简便,直接影响整个检索工具的检索效率,它是衡量一个文摘刊物质量的重要标志。(索引索引Index 索引就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文献特征标识,如文献标题、著者、分类号、主题词、序号等加以编排,并注明文献地址供检索使用的检索工具。索引一般包括主题索引、分类索引、著者索引、题名索引和序号索引等。除上述四种索引工具外,还有“文献指南”、“书目之书目”之类检索工具。)四、检索工具的一般结构四、检

44、索工具的一般结构(一种完整的检索工具一般由五部分组成)使用说明使用说明 为使用者编写的必要的指导。一般包括编制目的、收录范围、著录格式、代号说明及注意事项等。使用前请认真阅读。目次表目次表 检索工具的正文一般都按分类组织编排。所以前面都有详简不等的目次表。作为从分类查找文献的依据。正文正文 这是检索工具的主体部分。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内容不是原始文献,而是描述文献外表特征与内容特征的著录。著录本身由若干著录项目所组成,例如,篇名、著者、出处、文摘等。著录后的每篇文献都有一个固定的序号以与其它著录相区别,这个序号称为文摘号或顺序号。把大量的文献按一定的规则(一般是分类)组织起来(著录),就构成检索

45、工具的正文。辅助索引辅助索引 为了迅速、准确、全面地查到所需文献,仅从分类途径入手是不够的,还要有主题、著者、序号等多种途径,所以索引也就有多种形式,但任何索引都不能单独存在,它们是依附于正文主体的辅助部分,也是检索工具的关键所在。掌握检索工具的实质就是掌握各种辅助索引的使用方法。附录附录 附录部分主要是使用该检索工具必须参考的一些内容。例如,引用期刊一览表、文献来源名称缩写与全称的对照表、缩略语的解释以及收藏单位的代码等。同学们在学习使用新的检索工具时,应首先阅读其使用说明,然后根据所查文献的逮属学科或专业,查找目次或分类表,经过浏览选中文献。如果已知主题词、著者名、机构名或其它代码(如专利

46、号、科技报告号、化学分子式等),则利用索引到达正文,可迅速、准确地查得所需文献。使用说明使用说明:为使用者编写的必要的指导 目录目录:通常以分类方法给出本检索工具的内容、分类号及其页次 正文正文:可以有目录、题录和文摘等形式。一般按照 分类顺序排列,每一篇文献都有顺序号、期 刊等的简称或全称 索引索引:包括主题索引、附录附录:引用文献一览表、著者索引、号 引用的期刊、图书、码索引等 会议论文等 图图1-1 检索工具的一般结构示意图检索工具的一般结构示意图1.3 文献检索原理与检索语言文献检索原理与检索语言 1.3.1 文献检索原理文献检索原理 各种检索系统的检索原理基本相同,文献(信息)检索就

47、是将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标引标识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或信息标引的标识中包含着检索提问标识,则含有该标识的信息就从检索工具中输出。文献的存储过程文献的存储过程就是按照检索语言(主题词表或分类表)及其使用原则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形成信息特征标识,为检索提供经整序了的信息集合的过程。具体来说,信息的存储包括对信息的著录、标引及编排正文和辅助索引等。对信息的著录著录是按一定规则对信息的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加以简单明确的表述。信息的标引标引是对其内容按一定的分类表或主题词表给出分类号或主题词。文献的检索过程文献的检索过程则是按照同样的主题词表或分类表及组配原则分析课题,形成检索提问标识,根据检索

48、工具所提供的检索途径,从信息集合中查找与检索提问标识相符合的信息特征标识的过程。信息处理人员存储过程 用户检索过程原始信息信息分析、著录和标引检索课题课题分析检索语言(主题/分类)检索工具检索结果 图1-2 文献存储与检索原理 1.3.2 检索语言检索语言 检索语言的概念:检索语言的概念:检索语言是根据文献存储与检索的需要,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规范化了的一种人工语言(又称为情报语言,标引语言,索引语言等)。它贯穿于文献存储和检索的全过程,是沟通标引人员与检索人员思想之间的约定语言。检索语言的功能检索语言的功能:能够准确地标引文献内容及特征,保证不同的标引者在标引文献时表达一致;能使主题内容相同或

49、相关的文献集中,提高检索效率;能在标引者与检索者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使二者在文献主题概念的理解和表达上达到一致,提高检索的准确性。检索语言的类型:检索语言的类型:检索语言的种类很多。按描述文献的特征不同,检索语言可分为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和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描述文献外表特征的检索语言包括题名(书名、篇名)、著者姓名、代码(专利号、报告号、标准号等)和引文语言(被引用著者姓名和被引用文献的出处)等。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包括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两种。其中主题语言又有关键词语言和叙词语言等之分。描述文献外部特征的检索语言,如篇名

50、、著者姓名、文献序号,它们作为文献标识与检索依据,直接明了,使用时较为简单。而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也就是分类语言分类语言和主题语言主题语言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是我们主要学习的对象。一、分类语言一、分类语言“类”是指具有许多共同属性事物的集合。每一个事物都有多种属性,用其某一种属性作为划分依据来对一类事物进行划分就称为分类。分类是人类逻辑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分类语言是用分类号来表达学科体系的分类语言是用分类号来表达学科体系的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各种概念,将各种概念按学科性质进行分类和系统排列。和系统排列。具体地说,它是以学科分类为基础,按照概念划分的原理,将知识概念从具体到

51、一般,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级划分,每划分一次就形成一批并列的概念-下位概念,它们同属于一个被划分的概念-上位概念。例如:“科学”这个类可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子类。“自然科学”又划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等等子类。“自然科学”为被划分的类,即上位类(上位概念),它所划分出的几个子类,即下位类(下位概念)。这几个下位概念之间体现的是平行关系,而上下位类之间则是逮属关系。每个类目都用分类号作为标识,每个分类号就代表特定的知识概念。体现这种分类体系的就是图书分类法。分类法很多,比较有影响的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国际十

52、进制图书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和杜威分类法等。中图法作为我国文献分类标引工作的国家标准,被我国图书情报界广泛应用。分类语言包括等级体系分类语言(体系分类法)和分析-综合分类语言(组配分类法)。前者主要应用概念划分与概括的方法;后者主要是应用概念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并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图法就是采用的体系分类法。体系分类语言中图法的优点和不足:优点:按学科或专业集中而系统地揭示文献。不足:一是间接性,检索时要经过多重间接转换(主题概念学科概念语言标识符号),转换过程难以掌握,不便于检索。二是局限性,由于体系分类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难以适应新

53、学科,新技术,新理论的变化。中国法中国法分类结构如下分类结构如下:5 大部 22 大类 2 级目录 3 级目录马列主义 A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哲学 B 哲学 C 社会科学总论 D 政治,法律 E 军事 F 经济社会科学 G 文化,科学 TB 一般工业技术 教育,体育 TD 矿工工程 H 语言,文字 TE 石油,天然气工厂 TU 建筑基础科学 I 文学 TF 冶金工业 TU19 建筑勘测 J 艺术 TG 金属学 TU2 建筑设计 K历史,地理 TH 机械,仪表工业 TU3 建筑结构 N自然科学总论 TJ 武器工业 TU4工力学,地基,O 数理科学和化学 TK 动力工业 基础工程 P 天文学,地

54、球科学 TL 原子能技术 TU5 建筑材料 Q 生物科学 TM 电工技术 TU6 建筑施工机自然科学 R 医药,卫生 TN无线电电子学,械和设备 S 农业科学 电讯技术 TU7 建筑施工 T工业科学 TP自动化技术,计算技术 TU8 房屋建筑设 U 交通运输 TQ 化学工业 TU9 地下建筑 V 航空,航天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97 高层建筑 X 环境科学 TU 建筑科学 TU98 区域规划 TV 水利工程 城市规划综合性图书 Z 综合性图书 TU99 市政工程 注:在26个英文字母中,有4个英文字母L、M、W、Y 没有用到中国法分类中.二、主题语言二、主题语言 主题语言是一种描述性语言

55、,它用词语直接表达文献的主题,这些词语就是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识。将这些标识的语词按字顺排列并使用参照系统来间接表达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主题语言。1、根据词语的选词原则、组配方式、规范方法,主题词语言又分为标题词标题词语言语言(它属于先组式语言,如美国EI早期使用的工程标题词表)、关键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和叙词语言叙词语言。标题词语言标题词语言是以标题词作为文献内容标识和检索依据的一种主题法语言。标题词是来自自然语言中比较定型事物的名称,并经规范化处理的能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所谓规范化处理主要指对词义、词形及词组的组合方式进行处理。规范化处理一般包括同义词(如“激光”与“菜塞”)的

56、规范、近义词(如“实验”与“试验”)规范、词型(如汉字的简写、繁体、异体)的规范、词组组合方式(正叙、倒叙、并列)的规范以及用注释方式对标题词的内涵进行限制的规范。比如:同义词“计算机”和“电脑”,选择“计算机”作为正式的标题,则排除“电脑”一词。关键词语言关键词语言是以关键词作为文献内容标识和检索依据的一种主题法语言(是对表达文献主题具有实质意义并在揭示和表达文献主题内容上起关键作用的词或词组)。关键词选自文献题目、文摘乃至正文中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关键词语言是不受词表控制的非规范化语言。美国化学文摘的期关键词索引和化学题录的主题索引均以关键词语言编辑。叙词语言叙词语言是主题语言的高级形式(

57、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经严格规范化处理的主题法检索语言)。叙词是从文献内容中抽选出来的,从概念上不可再分的基本概念单元词汇。检索时利用这些表达概念单元的叙词进行组配,以表达一个复杂的概念。叙词语言是近代用途较广、既适用于手工检索,又适用于计算机检索的后组式检索语言。如何运用主题语言中的关键词、叙词语言查找文献要在讲解相关检索工具时详细介绍。2、按组配方式划分,检索语言可以分为先组式检索语言和后组式检索语言。先组式检索语言-在检索之前已事先组配好了的检索语言。它又可分定组型和散组型。前者是在编制词表时已预选固定组配好,后者则是根据标引文献时的实际情况,按组配原则临时组配。分类语言即是先组式检索语言

58、。后组式检索语言-在检索之中根据实际需要按组配规则临时组配的,称之谓后组式检索语言,比如叙词语言即是。如何运用叙词语言查找文献要在讲解相关检索工具时详细介绍。检索语言的种类很多,但在手工检索手工检索时主要使用体系分类语言、标题词语言、叙词语言和关键词语言;在计算机检索计算机检索时,主要使用叙词语言,偶尔也用关键词语言。检索语言归纳如下图:检 分类法语言 体系分类法语言 索 组配分类法语言 语 主题法语言 标题词语言 关键词语言 言 叙 词 语 言 图1-3 描述文献内容特征的检索语言1.4 文献检索方法及检索步骤文献检索方法及检索步骤 一、检索方法、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追溯法、文

59、献检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追溯法、工具法和循环法(又叫综合法)三工具法和循环法(又叫综合法)三种。种。1、追溯法追溯法 是一种传统的方法,它是利用参考文献进行深入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现在的追溯法包括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原始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另一种是利用引文索引检索工具(数据库)进行追溯,如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检索原理就是后者。利用原始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科学研究的边缘性和继承性决定了学术论文之间的相互参考与借鉴。一篇学术论文往往要参与或引用几篇、几十篇,甚至上百篇其他论文的内容,并在文末将其作为参考文献列出。利用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扩大文献来源。但参考文

60、献数量有限,查找的文献不够全面,而且往往追溯的年代越远,文献内容越旧,与课题关系越小;所以,一般在没有检索工具或检索工具不齐备的情况下,把追溯法作为查找文献的一种辅助方法来利用。2、工具法工具法 也称常用法,即利用检索工具查找文献的方法。它又可以分为顺查法、倒查法和抽查法三种。顺查法是按课题的起始年代,由远及近逐年查找的检索方法。由于逐年查找,故查全率较高,而且在检索过程中可以不断地筛选、剔除参考价值较小的文献,因而误检的可能性也较小。利用这种方法检索文献比较全面、系统,但耗时费力,效率较低。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内容复杂、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研究课题。倒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利用选定的检索工具,由

61、近及远地逐年逐卷地进行查找文献的方法。根据课题需求获取近期文献,即以“查准”为主时,最好采用倒查法,这样比顺查法节省时间,效率较高。抽查法就是集中查找课题所涉及的学科内容发展的高峰时期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检索者必须熟悉学科的发展特点,了解该学科文献发表较为集中的时间范围,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而适用于要求快速检索的课题。3、循环法循环法 又称分段或交替法。它是常用法和追溯法的结合,即先利用检索工具查出一批相关文献,然后利用这些文献所附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由此获得更多的相关文献。通过对已获得的相关文献的主题分析,提出新的检索项,再利用检索工具检索,如此循环使用常用法和追溯法进行检索,直至检索

62、结果满足检索提问需要为止。这种方法兼有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但前提是原始文献的收藏必须丰富,否则有可能造成漏检。二、检索步骤二、检索步骤 文献信息检索大体有分析研究课题、选择检索方法、确定检索工具和检索途径、查找文献线索以及索取原文五个步骤。1、分析研究课题、分析研究课题 任何检索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依据书籍条件查找未知情报的过程。每一项检索课题都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要求,而目的越明确,范围越具体,掌握的线索越多,查获所需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首先要分析研究课题的主题内容、所属学科性质,明确研究课题所需的情报内容,从而提出能准确反映课题核心内容的主题概念。其次要通过分析确定文献的类型。如果属于基础理论性

63、探讨,要侧重于查找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如果是尖端技术,应侧重于科技报告。如属于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则应侧重于专利文献。如为产品定型设计,则需利用标准文献及产品样本。明确课题对检索深度的要求,要求提供题录、文摘,或者提供论文。另外根据课题研究的起始年代和研究的高峰期确定检索的时间范围。2、选择检索方法:、选择检索方法:追溯法:如果检索工具不齐备,研究课题的主题概念不太复杂,涉及面不广,不要求查全率的情况下,可用追溯法。顺查法:如果研究课题要求的信息要“全”和“准”,像课题立项审查和科研成果鉴定类项目可用顺查法。倒查法:如果研究课题属于边缘学科或新兴学科及老课题补充新资料,要求的信息“快”和“准”

64、,可用倒查法。抽查法:如果要掌握研究课题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对所属的学科发展变化进行详细地了解,可用抽查法。综合法:在研究课题涉及范围广、主题概念复杂、持续时间长的情况下,可采用综合法。3、确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工具 检索工具种类繁多,仅书本式文摘杂志全世界就有近两千种,中国有一百多种,所以必须有针对性的加以选择。选择检索工具的原则是要看其存储的内容是否广泛全面,标引深度如何,提供的检索途径是否方便有效,报道的时差如何,同时还要注意专业特点,选择专业对口的检索工具。不仅要注重利用权威性的综合性检索工具(如全国报刊索引),而且还要注意利用针对性强的专业性检索工具(如美国工程索引),同时还要善于利用

65、单一类型的检索工具(如中国农业文摘-植物保护)。4、确定检索途径、确定检索途径 由于文献有多种不同的特征,提取文献特征编制的检索工具就可能提供多种不同的途径。检索途径一般有以下几种。(1)、篇名途径 根据已知的书名或篇名进行查找的途径。使用的工具如“图书书名目录”、“期刊刊名目录”等(国内的检索工具有全国新书目、中国国家书目、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这类目录索引,均按书刊资料的名称字顺来排列。由于文献篇名较长,检索者难以记忆,加之按篇名字顺编排,造成相同内容文献分散,不能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2)、著者途径 根据已知的著者姓名查找文献的途径。文献著者包括个人著者和团体著者。一般的检索工具都有

66、“著者索引”和“机构索引”等。这类索引均按著者姓名字顺排列和检索,故使用方便。由于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相对稳定,同一著者名下往往集中了学科内容相近或有内在联系的文献,所以这种检索途径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族性检索的要求。但是某一个人或团体著者,发表的文献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因此著者途径不能满足全面检索某一课题的需求,属于一种辅助性检索途径。此外还有题中人名途径。(3)、序号途径 按文献资料特有的序号进行检索的途径。序号途径使用的索引包括报告号索引、合同号索引、入藏号索引、专利号索引等等。在已知文献特定序号的前提下,利用序号途径检索文献非常简便。(序号包括文摘号、报告号、专利号、标准号、合同号等。)(4)、分类途径 按照文献主题内容所属的学科体系和事物性质进行分类编排所形成的检索途径。常通过分类号来进行检索。比如国内编制的科技文献检索工具,主要是按中图法分类的,以固定的号码表示相应学科的门类。如“T”代表工业技术大类,“F”表示经济学大类,F23代表“会计”类,这样凡是经济类的文献都集中在F类,凡是涉及会计类的文献都在F23类。这一途径是以学科概念体系为中心排检文献的,能较好地满足族性检索的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