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胡** 文档编号:170161459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三年级习作入门教学策略研究 报 告 内容【摘要】:p : 小学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人“习作”阶段。他们现有的语文知识、语言程度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学生畏难于写作,老师困惑于写作。本课题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立足于老师教学研究和学生习作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擅长挖掘习作素材,运用多种途径加强练笔,从而进步学生的书面语表达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一课题背景 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写话”的训练,但写话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写自己所说的话,重在培养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而三年级的习作却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搜集作文材料,积

2、累语言材料,学会根据作文需要,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由此,我可以看出,从“写话”到“习作”,不只是概念的改变,而是学生书面表达交流素质的质的飞跃。 1老师教学情况分析p 由于从“写话”到“习作”发生了质的飞跃,习作的内容更丰富,容量更大,语言要求更详细、更形象,所表现的主题也更深入,情感更真挚。因此,老师往往感觉无从下手,一节作文课经常从选材到写作方法讲得面面俱到,而学生的习作却达不到预期效果。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p 由于学生生活面比拟窄,经历有限,因此往往造成无材可选无事可写,再加上他们语言积累有限,写出的语句也很平淡,还有些孩子写出的习作没有层次,顺序混乱,甚至辞不达意。

3、长此以往,就造成了7 孩子的畏难心理,觉得习作怎么这么难,渐渐地失去信心,放弃习作。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 语文课程标准在书面语表达的教学方面作了教学梯度的区分,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 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为“习作”。而作为习作起始年级的三年级,由于存在以上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出实在可行的“指导策略”。 “策略”指可以实现目的的方案集合。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教学目的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施行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详细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老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而本课题所要研究的是为了进步学生书面语表达程度,为进一步的习作教学打下坚实根底的方法策略。

4、广义来说,就是老师从哪些方面来指导学生;指导时用什么方法;指导到哪种程度等等。 由于三年级作为习作教学的起始年级,具有时段性和时段的特殊要求,因此很有必要把三年级作为实验年级来研究习作教学的指导策略。 二、理论根据及意义 三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是培养学习才能、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正确时期,也是学生写作兴趣、习作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我将结合学生的学情,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理论,将新课标作为课题研究的导航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积累经历,探寻小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指导策略。 在习作起步阶段,指导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老师指导得当,才能为学

5、生奠定良好的习作根底,让学生感受习作的快乐,写出他们小小心灵中的点滴美妙感悟。另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习8 惯,使他们不再怕作文,而是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心灵感受到的用自己的笔主动表达出来。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分析p 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从新课程标准来看,小学三年级正式从“写话”进人“习作”阶段。他们现有的语文知识、语言程度都影响着他们的表达方式。起步阶段学生对习作有畏难情绪,怕写作文。因此,我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习作分析p 、小组讨论,先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展归类分析p ,这样就能做到对症下药,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总结我发现,学生习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审题不清

6、,不理解习作要求; 2素材单一,表达方式简单; 3语言表达不准确,平淡不吸引人; 4写好作文不会修改。 针对起步阶段学生习作出现的问题,我老师从学情出发,在教学中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写作意识,扩大学生的素材积累,养成学生良好的习作习惯,进步学生习作才能。 我将课题研究分三步走来进展: 第一阶段2023年4月-5月在教学中初步研究探究进展作文起步阶段训练的一些实在可行的方法,并确定其中较为有效的几个方法。总结前期研究成果,撰写前期研究报告。 第二阶段2023年6月-10月老师将自己确立的较为恰当的方法进一步进展探究试验,并进一步研究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如何恰当过渡,从写一段话到写起步作文怎样

7、转变,从写简单的作文如何过渡到能较顺利地独立作文这几方面进展研究探究。 第三阶段2023年5月搜集教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9 二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搜集整理习作起步阶段的指导策略。 在课题研究中,我采用调查问卷法、实验比照法、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p 法、经历总结法等等。我边研究、边考虑、边总结,探寻三年级习作教学的指导发法与策略。 1.确立目的,使习作指导有章可循 1研读课标,分析p 学情,制定年级习作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习作要求是: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泥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

8、深、最受感动地内容。这是对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也是对习作教学策略的指导。分析p 三年级的习作教学,我发现,学生畏难于习作,老师困惑于习作教学,而我将习作教学的门槛放低一些,将三年级的习作目的归纳为一个,即“让学生喜欢写作”,让学生好迈进来,让老师好引导学生迈进来,这样,学生乐于学,老师乐于教,互利互惠,既激发了兴趣,又到达了目的要求。 2培养兴趣,热爱写作。 小学生作文是“习作”而不是“创作”,所以不要从立意、选材、语言等各方面过高地设置要求,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只要他们写出自己所看到的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的考虑,就可以。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9、让学生的作文回到生活当中去,解决了学生的写作素材问题,让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写,没有题材、体裁、字数的限制,降低写作的难度。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事,抒自己想抒的情,写出自己的快乐,写出自己的烦恼,但凡生活作文,想写多少就写多少,这样起步作文,让孩子觉得作文并不可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与写作热情。 10 2学好语文,积累素材。 1丰富学生生活,拓展习作素材。 “作文难,难作文,下笔无言难成文;头儿空,肚儿空,空来空去空对空”。这句顺口溜反映学生怕写作文,作文内容千人一面,习作素材雷同的现状,究其原因:学生脱离社会,脱离生活,脱离感情。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原是生活的一局部,生活就如泉,文章犹如溪

10、水,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根据叶圣陶先生的教导,根据我农村生活特色及以往的教训,我在习作教学研究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封闭的课堂教学做法,带着学生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去欣赏大自然,去体验生活,参加理论活动,开拓农村小学生个性化习作教学的道路。 首先引导学生欣赏家乡美景,寻找习作素材。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也是孩子们习作素材的宝库。因此,我重视启发、引导孩子们去拥抱大自然,去亲吻这青山绿水,去欣赏家乡的菜园、绿野、果林等。这样,大量的习作素材将会激发学生的习作灵感和强烈的习作兴趣。春天,我带着孩子们出去仔细观察广阔的田野,领略美妙春光;夏天,我带着孩子们去欣赏校园、田野的美丽景观;秋天,我带着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硕果累累的果园、满地黄金的田野,感悟丰收的喜悦;冬天,我带着孩子们冲进大雪纷飞的雪野,欣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银白世界,这样不仅积累了大量的习作素材,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习作情趣。 其次走进体验田间生活,丰富习作素材。 农村的孩子公园去得少,汽车乘得少,都市的繁华见得也不多,更不用说体验都市的生活了。反之,田园、菜园、果园,他们去得多,板车推得多,他们的父母乃至祖辈,都从事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活。因此,他们最熟悉的都是栽种、施肥、除草、松土、收获等农11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