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17015677 上传时间:2020-11-06 格式:PPT 页数:86 大小:2.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资源描述: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ppt(8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必修一 第 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唐太宗 汉武帝 宋太祖 元世祖 第一单元第三节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纲要求: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要求: 列举从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 史 实 ,说明中国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 特点 。 【 重点 】 从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 ? 【 难点 】 从 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 理解概念:中朝与外朝 ;三省六部制; 行省制度。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汉初 A概况: B影响: 汉高祖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 剖裂疆土, 然诸侯原本 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 者睽孤横逆,以害身国。 地

2、方行政制度? 为什么? 后患? 材料一 制度:郡国并行制 原因:历史 吸取秦亡的教训 现实 汉初形势 后患:王国问题 知识清单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汉初 A概况: B影响: 2)汉武帝 A概况: B影响: 汉武帝 材料二 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 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 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措施?内容? 作用? 知识清单 措施:推恩令 内容:政治体制上实行强干弱枝 作用:削弱王侯权力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2唐朝 1)唐中期 A概况: B特点: C影响: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2唐朝 1)唐中期 A概况: B特点: C影响: 2)安史之乱后 A

3、概况: B影响: 天生丽质难 自弃,一朝选在君 王侧。 回眸一笑百 媚生,六宫粉黛无 颜色。 白居易 “ 安史之乱 ” 是怎么发生的?其实质是什么? 知识清单 实质: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原因:节度使权力大 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 藩镇割据现象的 实质是什么 ? 实质是 中央集权 与 地方分权 之争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安史之乱 ” 后星罗棋布的藩镇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3北宋 1)目的: 2)措施: A军事 B行政 C财政 3)影响: 关键词三:强干弱枝 (北宋) 宰相赵普 宋太祖 角 色 体 验 为什么? 怎么办? 你的主意 (模拟文臣、武将) “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

4、凡易八姓,战斗不息 , 生民涂 炭,其故何也? ” “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削夺其权, 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 皇权 宋 太 祖 采 取 了 哪 些 措 施 ? 有 何 影 响 ? 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有何现实意义? 思 维 延 伸 措施 兵 :_ 权 :_ 钱 :_ “杯酒释兵权” 充实中央禁军 文臣任知州 设通判监督 转运使运赋税 收精兵 削实权 控财权 现实意义: 要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 知识清单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积贫积弱 A、历史原因: 吸取北宋过分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 的教训

5、。 B、现实原因: 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 制 。 C、民族因素: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4元朝 1) 实行 行省制 原因 :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4元朝 2)内容: A地方: 实行 行省制 (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 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度 B腹里: 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 C边远民族地区: 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 3)特点: 4)影响: A对元: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B对中国: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关键词四:行省制度(元) 中国行政图 ( 1)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度? (

6、 2)元行省制与今天的省制有什么不同? 调查考证: 你知道湖南、湖北省名的由来吗? 查一查:我们家 乡在元朝时属于 哪个行政区? 湖 广 行 省 腹里 (中书省 直辖) 澎 湖 巡 检 司 宣政院辖地 5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 、中央集权的发展 6 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秦 (郡县) 汉初 (郡、国) 汉中后期 (州郡县) 隋 (州县) 唐 (道 州县) (藩镇) 北宋 (路 州县) 元 (省、路、府、州、县)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盛行的时 代 奴隶社会 (西周 ) 几乎整个封建 时代 元朝 和中央关 系 侯国相对独立,权 力地位世袭 中央政府下属 行政机构,郡 守县令皇帝任 免 是中

7、央中书省 的派出机构, 行政长官直接 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和影 响 一定时期产生过积 极作用;但从长期 看破坏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安定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 家的统一 7 古代中国重要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1)、不同点: 2)、相同点: A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B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C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思考 : 从汉至元,哪些朝代的地方权力会有可能 危及中央集权的,分别指出其原因和表现? 答:汉初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随着 诸侯王 实力增长,日益威胁中央政权。唐 中后期地方军镇 节度使 越设越多,权力越 来越大,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两汉:

8、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隋唐:丞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宋朝:丞相大臣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 明朝:明文规定“大朝仪”须“众官皆跪”。 清朝: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丞相 由坐到站再到跪 的上朝礼仪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专制皇权日益加强 中央集权的发展 君主专制的演变 学 习 新 课 关键词一:内外朝制(汉) 关键词二:三省六部制(唐) 关键词三:中书门下(北宋) 关键词四:中书省(元)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 1)汉初 2)汉武帝 A目的: B措施: 中、外朝制 C影响: 汉代的内外朝 中朝: 针对“外朝”而言,又称“内 朝”,指皇帝的亲信左右侍中、尚

9、书等组 成的参谋、决策机构。 外朝: 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三公九 卿组成的官僚机构,是政务的执行机构。 影响: 由于中朝常常对重要政事先做出决 策,因此中央的决策权由外朝向内廷转移, 相权受到限制。 两汉中央政治制度 1、沿袭皇帝制度 -汉承秦制、有所变化 2、西汉的中、外朝制度 中朝 : 决策机构 外朝: 执行机构 、东汉 尚书台 中枢机构 “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 , 皇帝总揽大权 中朝:皇帝侍从、 秘书任尚书令、侍 中,参与军国大事 决策。尚书令权力 日显。 外朝;以丞相为首 三公九卿组成。且 以布衣为相。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外朝制 姓名 离职原因 任职时间 窦婴 免职 1

10、年又 2月 许昌 免职 3年又 8月 田蚡 去世 3年又 9月 薛泽 免职 7年又 6月 公孙弘 去世 2年又 4月 李蔡 畏罪自杀 3年 严青翟 畏罪自杀 2年又 10月 赵周 下狱死 2年又 7月 石庆 去世 8年又 3月 公孙贺 下狱死 12年又 2月 刘屈氂 下狱腰斩 1年又 2月 田千秋 (汉昭帝时去世 ) 2年 汉武帝在位 54年间 ,先 后用相 13人 .其中除 4人 在任上正常 死亡之外 , 有 4人被免 职 ,2人畏罪 自杀 ,3人被 下狱处死 . 汉武帝时代丞相任职离职情况表 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皇 帝 提 拔 的 人 才 亲 信 的 将 领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太 尉

11、 九 卿 中朝 外朝 有事上报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 退居闲曹。 ” 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 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A尚书被中书取代 B 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 朝,丞相属外朝 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 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 想一想 :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2 魏晋南北朝 1)概况: 2)影响: 3 隋唐 1)内容: A三省 B六部 2)影响: A对皇权 B对中国 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决策、草拟、颁发诏令 执行 皇 帝 中书省 尚书省 吏部 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礼仪、科举 军政 刑狱 国家的工程建设等 审

12、议 特点 : 门下省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户籍、土地、赋税 相权一分为三 ;各部门分工、合作,监督、 牵制 ,保证君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的重大创造 (决策) (执行) (审议) 六部 三 省 皇 帝 唐朝三省六部制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考考你: 唐朝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部门的三省六部 实施该工程的运转机制是 A、尚书 中书 门下 户部 B、中书 门下 尚书 工部 C、中书 门下 尚书 吏部 D、门下 尚书 中书 工部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这一制度开始于魏晋南北朝 b、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c、它标

13、志这中央集权制的衰弱 d 、这一制度对隋朝以后各朝影响深远 A、 abcd B、 bd C、 bcd D、 abc 答案: B 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 相比,有何本质区别? 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 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3)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4宋代 1)措施: “二府”、“三司” 2)影响 : 枢密院 参知政事 副 相 三司使 最高行政机构 长官行宰相职 长官枢密使,低 于宰相 分行 政权 皇帝 二 府 机构 职能 官职及权利 中书门下 最高军政机构 分财权 削弱宰相权利 皇帝总揽大权 宋代中央政治制度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 二府”、“ 三

14、司” 中 书 门 下 枢 密 院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参 知 政 事 (二府 ) (决策) (执行) (审议)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六部 三 省 皇 帝 唐朝三省六部制 北宋分割相权 中书门下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中书省 尚书省 门下省 枢密使 三司使 皇 帝 参知政事 3)唐、宋为加强皇权,中央官制异同: A相同: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B不同: 职能 : 唐加强三省六部制的职能, 宋三省六部有名无实, 最高行政机构: 唐以尚书省 宋以中书门下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4宋代 1)措施: 2)影响 : 5 元朝 1)措施: 2)影响 : 枢密院 最高行政机关

15、 领六部 行宰相职 皇帝 机构 职能 官职及 权利 中书省 最高军事机关 加强皇权方面 有新发展 统宗教 管西藏 宣政院 元代中央政治制度 一省 二院 请归纳:君主专制的演变 君相矛盾的解决有何演变特点? 朝代 中央官制的演变 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中书门下 元 中书省 相 权 不 断 削 弱 皇 权 不 断 加 强 内外朝制 三省制 三省六部制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 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 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思考 : 从汉到

16、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 特点 中央 地方 秦 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承秦变化 开创建立 承前启后 进一步加强 有新发展 发展完善 中朝 外朝 尚书台 郡国 .州郡县 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 州县 二级 道州县 三级 二府 三司使 参事 文臣路州县 一省 二院 行省制 皇帝 、三公九卿 郡县制 6 汉至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演变 三省体制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7:自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 基本趋势: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利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益完善 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 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汉:察举制。地方官吏察访,再举荐 给中央。 魏晋南北朝:

17、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 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 )。 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 衰落于明清。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 贱有常辱,贵有常荣。即官职世袭。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进的三阶段: “ 世官制” “ 察举制” “ 科举制”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 1)目的: 2)措施:察举制 3)影响: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 2、魏晋南北朝 1)背景: 2)措施:九品中正制 3)标准: 4)影响: 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 然后授官的制度 上上,上中,上下 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 2、魏晋南北朝 3 隋唐 1)内容: 2)影响 :

18、秀才看榜图 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 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 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 秀才看榜图 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 1994年韩国再现科举 宋代科举考试 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 选拔官员 隋炀帝:政府开设进士科,科举制 形成 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过程: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 1)内容:科举制 :形成 、发展、 作用 2)影响 : 3)评价 : 评价科举制 : B消极 :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 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 A积极:科举制是封建选官

19、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 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 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三 选官 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 2、魏晋南北朝 3隋唐 1)内容:科举制 :形成 、发展、 作用 2)影响 : 3)评价 : 4 选官制度的变化规律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汉朝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填填看 古代选官制度有什么演变规律? 朝代 制度 标准 方式 汉朝 魏晋南 北朝 隋唐 填填看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考试 孝廉 门第 才学 举荐 品评 考试 1)、标准: 由门第到才学,趋向公开公平

20、。 2)、选官权: 从地方收归中央, 反映了中央集权 ;是 时代发展的结果。 3)、方式: 由举荐到考试,趋向严密、科学。 4 选官制度的变化规律 监察制度 是我国政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 , 有着悠久的历 史 , 从先秦的御史开始 , 一直延续到清末 , 对封建统治的 维护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 你还知道中国古代有哪些监 察制度 ? 试作一简要评价 。 5 监察体制 秦: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 汉: 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刺史 2)、评价: 御史台、督察院 后世: A极: B局: 唐: 观察使; 宋: 通判制度; 明: 厂卫特务机构; 1)列举 2) 评价: A极:一定程度规范执政;

21、 在其前期 ( 秦 、 唐 、 宋 ) 巩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 , 利于防止割据势力的出现 , 保证了政令的统一 , 有利于社 会的发展; B局:实际效能有限 , 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 。 封建社会末期 , 明朝所实行的特务政治则损害了 司法制度的正常执行 , 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表现 。 1、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是因 为这一制度 A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B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D提高了政令施行的效率 2、隋唐时期,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一 现象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宰相权力越来越大 B皇帝与大臣的矛盾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

22、 C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练习 3、元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4、 (1998上海 )在下列机构中,其长官行使 的职能与秦朝丞相相近的是 A (唐 )门下省 B (宋 )枢密院 C (元 )中书省 D (元 )宣政院 5、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其共同的策略 之一是 A.召开政事堂会议 B.众设宰相,分化事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怄密院,与宰相抗 衡 A C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6.下列地方行政制度,具有很强割据性的是 西汉的王国 唐朝的地方军镇 北宋的“路” 元朝的行省 A. B. C. D. 7.自

23、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管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地方势力越来越大,中 央势力越来越弱 对边疆的管辖和治理日益完善 中央对地方官的控制和监督逐步强化 A、 B、 C、 D、 8、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是: ( ) A、削藩 B、郡国制 C、推恩令 D、分封制 9、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 ) A、郡县制的实行 B、郡国并行制的推行 C、三省六部制的推行 D、行省制度的创立 10、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是继承并发展:( )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11、唐朝中期,长安某地发生旱灾,政府要拟定一个方案救灾,按当时的 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A

24、、尚书省 中书省 门下省 礼部 B、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礼部 C、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礼部 D、尚书省 门下省 中书省 礼部 C D B B 12、( 2010年海南高考)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 三省长官均号称宰相,共同承担政务,其主要目 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C分割宰相权力 D利于集思广益 巩固练习: B 13、( 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 据 南台备要 记载: “江浙省 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 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 (如今)凡有 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 交他每 (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 浙行省( ) A与中央权力之争

25、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 B 14、 (南京市 2010届高三三模 )唐朝杜牧在 上宣州高大夫书 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 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 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 当时的选官制度 ( ) 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 15、( 2011年江苏历史) 右图所 示为 唐书 所载 830名进士的出 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 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

26、善 D D 16、( 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 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17、( 2010年高考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 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 D 19、钱穆在 国史新论 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 代宰相是委员制。”对于此说法理解不正确的是 A相权不断遭到削弱 B

27、皇权不断得到加强 C皇权受到更多牵制 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C 18、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 央集权的是( )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 丘。东就国 ” 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 有五世则迁之宗。” 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 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 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 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政治制 度的核心,它的确立、完善和不断加强, 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发展的基本轨迹。 结合有

28、关史实,请回答: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 其 发展历程中两对基本矛盾是 什 么 ? (2)以北宋为例 , 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 的 ? 练习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什么?其发展历程中 两对基本矛盾是 什 么? 皇权至上和地方服从中央。 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2)以北宋为例 , 说明统治者是如何解决上述两对矛盾的 ?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宰相之下分设参知政事,枢密 使等分割相权。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北宋在军事上强干弱枝,削夺大 将、地方节度使的权利;地方官由文官担任。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

29、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 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 孔光传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 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 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 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 南雍志 材料四:清高宗(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 ,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闒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 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 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

30、使 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 也 。” 十二朝东华录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 区别?(并说明有无本质区别的原因) ( 2)统治者对宰相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 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 孔光传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 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 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 患,相从而命之,往往

31、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 南雍志 材料四:清高宗(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 ,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闒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 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 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 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 也 。” 十二朝东华录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中各朝统治者对宰相的态度是怎样的?有无本质的 区别?(并说明有无本质区别的原因) 态度:汉哀帝把宰相视为股肱,放在很高的地位;唐 太宗认为国家大事与宰相等大臣商量,保证了决策的正 确性,有利于克服个人决策的局限性

32、;明太祖认为秦朝 以来宰相的擅权威福往往危及君主的统治,但是大多数 君主并没有总结这一教训;清高宗认为以宰相治天下之 乱,自己便成了傀儡,这是要不得的,而宰相以天下之 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是更要不得的。没有本质的区 别。 因为重视宰相的作用和贬低宰相的作用都是从巩固其统 治考虑的。 材料一:汉哀帝曾经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 理海内,辅朕之下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 孔光传 材料二:唐太宗曾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 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 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明太祖曾说“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

33、秦设相之 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 南雍志 材料四:清高宗(乾隆帝)曾说:“昔程子云:天下之治乱系宰相 ,此止可就彼时朝政闒冗者而言。若以国家治乱专倚宰相,则为 之君者,不几如木偶旒缀乎?且用宰相者,非人君其谁为乎?使 为人君者,深居高处,以天下之治乱,付之宰相,大不可也。使 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 也 。” 十二朝东华录 请回答: ( 2)统治者对宰相态度的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 2)形成了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 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君主专制,又 使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得不偿失因循守 旧之风。同时,它又必然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从而导 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所有这一切,都极大 地妨碍社会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