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chap12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0125174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0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经济学chap12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chap12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宏观经济学chap12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chap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chap12(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施雯1参考教材v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v课件下载:v邮箱密码:kejian2宏观经济学学习的相关网站宏观经济学学习的相关网站vhttp:/ 天则经济研究所天则经济研究所vhttp:/ 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国务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vhttp:/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vhttp:/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vhttp:/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vhttp:/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vhttp:/ 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

2、究中心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vhttp:/ 复旦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vhttp:/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与WTO研究所研究所vhttp:/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3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4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5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 6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经济增长与波动7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中国宏观经济现象 失业与通货膨胀8第十二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第三节

3、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9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v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v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v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v宏观经济分析有其微观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决非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10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v一、中间产品、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由其最后的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中间产品中间产品: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的产品的产品。v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个经济社

4、会一个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市场价值。v三、国民生产总值GNP 某国国民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1举例v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v买入一栋二手住房;并支付给经纪人佣金;v某年生产100万美元的产品,销售80万;v面粉厂生产的面粉;v购买的日本产丰田汽车。u(3)一定时期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一定时期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u(1)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包括自产自用。)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包

5、括自产自用。GD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u(4)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仅计算本年产品价格总和,不包括以前产出。是流量而非存量。是流量而非存量。u(2)是最终产品,而不包括中间产品是最终产品,而不包括中间产品。以免重复计算。以免重复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国内生产总值的特点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基本总量。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基本总量。13GNP与GDP的比较v封闭条件下,封闭条件下,GNPGNPGDPGDP。v如果如果GNPGNPGDPGDP,说明本国公,说明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外

6、国公民在本国市场价值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uGNPGNP按照国民原则。以本按照国民原则。以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国公民为统计标准。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uGDPGDP按照国土原则。以地按照国土原则。以地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理上的国境为统计标准,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其人口包括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的外国公民。外国公民。u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uGDP本国公民在国外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

7、的市场价值。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v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中国诺基亚公司归芬兰人所有,所以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该公司在中国经营得到的利润,虽是中国中国GDPGDP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一部分,但不被统计为中国GNPGNP,而应归入芬兰,而应归入芬兰GNPGNP。v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中国海尔在美国工厂的利润,应作为美国美国GDPGDP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一部分,但应被统计为中国的GNPGNP。v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围的GDPGDP相对重要性上升。相对重要性上升。14GDP的缺陷u 修改:绿色修改:绿色

8、GDP对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的环境成本。(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2)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3)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效率和效益。(4)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不能反映人们的生活质量。(5)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不能反映社会收入和财富分配的状况。n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有困难。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有困难。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方面的障碍。方面的障碍。挪威、芬兰、法国、美国

9、、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虽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活动的最重要指标,总量活动的最重要指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5中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1)20世纪世纪50年代建立中央计划年代建立中央计划体系,采用体系,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s v建立在建立在“生产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基础上,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3)统计部门对)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

10、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建立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SNA)两个缺陷两个缺陷:n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一是仅反映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业,低估了经济活动规模。n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二是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高估了经济活动规模。高估了经济活动规模。(2)改革后,服务业迅速发展。)改革后,服务业

11、迅速发展。从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16四、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几种方法v1、定义法。v2、生产法:通过核算各行业(企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的价值增值来求得。v3、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出总和来求得。v4、收入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收入来求得。17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v一、用支出法核算GDPv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vGDPCIG(XM)18u【C】消费 consumption:居民支出,占

12、GDP一半以上。购买消费品和劳务支出,不包括建造住宅。19【I】投资investmentu投资:投资: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厂房、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的支出。投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投资fixedu居民住房投资居民住房投资u企业固定投资企业固定投资u固定:可固定:可以长期存在以长期存在和使用。和使用。u存货投资存货投资inventory 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货。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即产量超过销量的存货。20总投资投资投资u重置投资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对磨损的补偿折旧u净投资每年新净投资每年新增

13、资本增资本u=投资折旧(重置投投资折旧(重置投资)资)u=期末的资本存量期期末的资本存量期初的资本存量初的资本存量用支出法计算用支出法计算GDP,指的是总投资。,指的是总投资。21【G】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u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如救济金,失业保障金。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不包括政府的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以避免重复计算。利息等。以避免重复计算。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因为转移支付仅仅把收入转移,没有交换的产生。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

14、消费和投资(主要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是消费)。22【XM】净出口l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外国人支出而实现。l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是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消费和使用的净支出。使用的净支出。net exports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X出口出口M进口进口23年 份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 出 口投资率(%)消费率(%)19804551.3 2976.1 1590.0-14.8 34.9 65.4 19847164.4 4694.5 2468.6 1.3 34.5 65.5 198916466.0

15、10556.5 6095.0-185.5 37.0 64.1 199018319.5 11365.2 6444.0 510.3 35.2 62.0 199225863.7 15952.1 9636.0 275.6 37.3 61.7 199774894.2 43579.4 28457.6 2857.2 38.0 58.2 199879003.3 46405.9 29545.9 3051.5 37.4 58.7 200198592.9 58927.4 37460.8 2204.7 38.0 59.8 2002107897.6 62798.5 42304.9 2794.2 39.2 58.2 20

16、03121511.4 67442.5 51382.7 2686.2 42.3 55.5 支出法计算的中国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亿元)按当年价格计算(亿元)24二、收入法 income approach 把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起来;p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收入代表供给,收入法也就是供给法,又称要素支付法(factor payment approach)。)。GDP工资利息税前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n5块:块:(1)要素报酬收入)要素报酬收入(2)非公司企业主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3)公司税前)公司税前 利润利润 (4)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企业转移

17、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5)资本折旧)资本折旧产品最终价值:除要产品最终价值:除要素收入外,还有折旧、素收入外,还有折旧、间接税、公司未分配间接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收入利润等收入25(1)生产要素报酬收入 工资:所有对工作的酬金、津贴和福利费,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利息:给企业提供的货币资金所得利息,如银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消费信贷利息。租金:出租土地、房屋等租赁收入;专利、版权等收入。v主要指自办业务的医生、律师、农民和小商贩的收入,个体户收入。v利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佣,工资、利息、利润和租金常混在一起,无法区分。(2)非

18、公司企业主收入26 (3)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和未分配利润等。v企业转移支出企业转移支出 对非赢利组织的社会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v企业间接税企业间接税 货物税、销售税、周转税。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4)企业转移支付及间接税 (5)资本折旧27收入法计算的中国收入法计算的中国GDP年份年份GDP劳动者劳动者报酬报酬固定资固定资产折旧产折旧生产税生产税净额净额营业营业余额余额2003135539.14 67260.69 21551.46 19362.42 27364.57 2002118020.6960099.14 18493.77 165

19、73.12 22854.642001106766.2654934.65 16779.28 15027.36 20024.97200097209.3749948.07 14972.41 13760.27 18528.61199987671.1345926.43 13209.04 11870.17 16665.49199775606.4139860.68 10365.119989.99 15390.75199557632.7830453.777116.337407.30 12655.38199225892.3112970.553331.733462.906127.13199121141.26110

20、27.822606.082805.254702.11按当年价格 单位:亿元28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固定资产折旧国民收入:NINI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贴29个人收入:PIPI PI NINI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公司所得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险(税费)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DPIDPI用来消费用来消费C C和储蓄和储蓄S S。DPI=PI个人所得税30综综 合合GDP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NDP p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某年某国的最终消费为80008

21、000亿元,亿元,国内私人投资国内私人投资50005000亿元(其中亿元(其中500500亿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元为弥补当年消耗的固定资产),政府税收为府税收为30003000亿元(其中间接税为亿元(其中间接税为20002000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亿元,其他为个人所得税),政府支出为府支出为30003000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亿元(其中政府购买为25002500亿元、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为亿元、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为500500亿元),出口为亿元),出口为20002000亿元,进口亿元,进口为为15001500亿元。亿元。vGDPGDP=8000+5000+2500+2000

22、-1500=16000vNDPNDP=16000-500=15500vNINI=15500-2000=13500vPIPI=13500+500=14000 vDPI=14000-(3000-2000)=13000NDP 间接税 企业转移支付 政府补贴NI NI 企业所得税 社会保险税 公司未分配利润 政府给个人转移支付PI PI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DPI31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1.两部门的收入构成v简化:假设全社会只有两部门:消费者和企业,不存在税收和进出口。假定没有折旧。uGDP=NDPNIY若生产与消费均衡:生产=消费32从GDP的计算得出国民收入公式假设:一国内所有收入都用以支出

23、。即总支出总收入GDP总支出总需求总支出总需求=C+IGDP总收入总供给总收入总供给=C+S假设企业:全部是实物资产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由于把企业没有售出的产品计入存货投资,所以从事后和名义上看,存在恒等式:总需求总供给从总支出的需求角度看,从总支出的需求角度看,GDP=消费支出消费支出C投资支出投资支出I从总收入的去向角度看,从总收入的去向角度看,GDP=消费用途消费用途C储蓄用途储蓄用途S uC+I=GDP=C+S 即:即:I=S 这就是投资储蓄恒等式。这就是投资储蓄恒等式。33I=S恒等式的解释大写的I=S,会计方面不论经济状况如何,储蓄和投资都相等。v是事后的实际发生的国民收入均衡;v

24、也是名义上的,按照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本教材,小写的i=s,经济方面 却不一定存在n是事前均衡问题,指意愿、计划的储蓄和投资。n也是剔除了价格变动、根据实际价格计算的。i=s(总需求=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i s(总需求 s(总需求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n储蓄由消费者提供;投资由企业进行。n个人的储蓄动机和企业投资动机不同,储蓄与投资可能不一致。342.三部门的收入构成v三部门中,包括政府部门。三部门中,包括政府部门。Y YGDPGDPv支出方面:Y=C+I+G消费投资政府购买政府转移支付不在内,因为:政府的转移支付给予后,无非是归入个人消费和投资(主要是消费)。v所以:所以:C+I+G=Y=C

25、+S+TC+I+G=Y=C+S+T,v即即 I+G=S+T I+G=S+T,I=S+I=S+(T-GT-G)v(T-GT-G)为政府储蓄)为政府储蓄v投资储蓄投资储蓄 的恒等式仍然存在。的恒等式仍然存在。v收入方面:Y=C+S+TT是政府净收入(净税金)=T0-Tr 全部税金转移支付。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忽略掉转移支付居民要交纳税收,又要得到政府的转移支付(忽略掉转移支付也可以)也可以)。353.四部门的收入构成v四部门三部门国外部门v支出方面:支出方面:Y YC+I+G+C+I+G+(X-MX-M)(X-M)(X-M)为净出口为净出口v收入方面:收入方面:Y YC+S+T

26、+KC+S+T+Kr r K Kr r为是本国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为是本国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如救济性捐款等,都来自要素收入。付,如救济性捐款等,都来自要素收入。v所以 C+I+G+(X-M)Y C+S+T+Krv即 I+G+(X-M)S+T+Kr vI S+(TG)(MKr X)v 本国居民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36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名义GDP:用当年价格计算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当年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既反映了实际产量的变动,又反映了价格的变动。实际GDP只反映产量的变动。只有实际GDP才能准确反映一国经济增长情况。名义GDP有

27、时会造成一些假象,即名义增加,而实际减少。GDPGDP某年实际某年名义折算数GDP37两类税收间接税:能够转嫁税负,即可以通过提高商品和劳务的售价把税负转嫁给购买者的税收。一般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征收,如增值税:主要针对货物,13-17税率营业税:主要针对劳务,3-15%税率关税等:针对进出口。v直接税:不能转嫁税负,即只能由纳税人自己承担税负的税收。v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38练习题v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v(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值多少?v(2)计算GDP为多少?v(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3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